植物激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激素的发现过程
类型: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乙烯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合成、产 生的部位 分布、作 用部位 运输特点 运输方式
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的幼嫩 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 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 和果实等。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 主动运输
形态学下端)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 。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吲哚乙酸IAA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 苯乙酸PAA , 吲哚丁酸IBA 。 还有
习题
1.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
•不含生长素的 琼脂块(片)
备注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在尖端,生长素还可以横向运输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纵向的极性运输
•1.这个实验设计是否严谨?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 推理是否严谨?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尖端的横向运输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郭宾
植物的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 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达尔文的实验
使用材料 胚芽鞘:禾本科植 物种子萌发时,包 在胚芽外面的锥形 套状物,是植物的 第一片叶子,可保 护生长中的胚芽。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火柴棍作 为直立对 照
•实验前
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 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 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史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激素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类植物激素,有关知识最初来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金丝雀虉草向光性研究.达尔文把一盆金丝雀虉草的幼苗放在房内,发现幼苗总是朝着太阳光照射的一边弯曲。
如果用锡箔或其他不透光的纸包住幼苗的顶芽,或者把顶芽切去2.5~4毫米,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光照的方向弯曲,达尔文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向光性”。
根据上述事实,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达尔文把他当时得到的结论写在他的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1880年)中:“当金丝雀虉草幼苗暴露于单侧光时,某些影响由上部传到下部,因而引起后者发生弯曲。
只是幼苗的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当把幼苗尖端遮光时,则不发生弯曲”。
那么,胚芽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们开始了禾谷类胚芽鞘的研究。
菲廷(1907年)在水汽饱和的小室内横向切割燕麦胚芽鞘尖的一侧或两侧,不妨碍影响向下传导,在单向光线照射下,胚芽鞘仍然发生弯曲。
詹森(1910年)发现胚芽鞘尖端的影响,能穿过明胶薄片向下传导,发生向光性弯曲;但不能穿过不透水的云母片。
拜耳(1914年)把切除胚芽鞘尖端放回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没有单侧光的影响,也促进这一侧的伸长生长,发生弯曲。
梭登(1923年)发现切去顶尖导致燕麦胚芽鞘生长停止,当重新放回切去的顶尖,伸长生长又恢复,从而证明植物的生长受激素所调节。
斯达克(1917-1921年)将含有燕麦胚芽鞘尖端榨出的液汁的琼胶片,放在胚芽鞘残桩的一侧,也促进这一侧的生长,引起弯曲。
由此,证实胚芽鞘尖的液汁物质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荷兰科学家温特(1928年)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5:植物的激素调节
深化突破
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 B组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组去掉顶芽,切口处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 结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根的向地性
深化突破
根的向地性原理如图所示: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近地侧生长慢,远地侧生长 快)→根向地生长。 知能拓展 (1)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 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 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情况。
2.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分析
深化突破
原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 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
深化突破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 ①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②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
深化突破
易混辨析 (1)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生长、顶端 优势现象,而胚芽鞘的向光弯曲和茎的背地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 生长作用。 (2)对生长素两重性在理解上的偏差主要集中在对“高浓度”“低浓 度”的理解上。就坐标曲线而言,横坐标以上的部分所对应浓度的生长 素,都起促进作用,而横坐标以下的部分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都起抑制 作用。不要误把最适生长素浓度看成“分水岭”。
答案 D
深化突破
解析 色氨酸是否转变为生长素与光照无关,A错误;结合题意分析
图1和图2,b侧为背光侧,a侧为向光侧,b侧生长素分布比a侧多,细胞伸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3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2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注意:确认某生长现象是否体现“两重性”当器官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出生长不均匀时,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更多”所致,则可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如顶端优势及根向地生长现象等,否则,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较少”所致,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的一个方面如茎的向光性及背地生长现象等;D>C, B>A, 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四、生长素的应用: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棉花摘心、果树修剪、花木整形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1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对不易生根植物在插枝下端涂抹生根粉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扦插繁殖时,保留枝上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2促进果实发育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诱导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草莓3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4其他,如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五、其他植物激素:1、赤霉素GA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2、脱落酸 ABA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六、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应用实例①农业生产的运用实例使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莴苣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在采收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喷施芹菜、苋菜、菠菜等可促进营养生长,增加产量;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黄瓜、南瓜可促进雌花分化;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青鲜素可用于处理洋葱、大蒜、马铃薯块茎,延长休眠、抑制发芽,延长储存期,但青鲜素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水果远未达到成熟期,营养物质没有得到足够积累,盲目地用乙烯利催熟,必然改变水果的营养价值及风味;1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均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4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可能在bd之间B.若e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5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1 B 2A 3D 4A C 5 A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能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会抑制茎的生长D.能促进根生长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最适浓度答案B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衰老细胞迟钝;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最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也会促进茎的生长;在大于最适浓度的一定范围内,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仅是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因此A、C、D项错误;2.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答案C解析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体现的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的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两重性;3.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A.3 mg·mL-1-1-1 B.6 mg·mLD.4.5 mg·mL -1-1 C.9 mg·mL答案D解析据实验结果可先排除C项,因为C项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其生根;A项和B项浓度相差很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都是“最适浓度”,所以最适浓度在3~6 mg·mL之间; 4.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生长1 cm所用时间较长,说明生长较慢;P点所在的曲线说明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慢,也就是对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P点时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作用对象应该为根,具体部位最可能为d点;5.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曲线表示的植物种类以及应当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A.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B.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A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D点浓度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因而A曲线表示双子叶植物,选用生长素浓度最好是C点浓度,因为此时既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能极大地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二、非选择题6.已有实验证明NAA对某种植物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NAA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以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按照下表设置了浓度梯度:21已有实验相当于该同学进行实验之前的________;该同学的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应该________;除该同学设置的三个浓度之外,还应设置的浓度有________;2该实验中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实验中选用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3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特性,即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生根,在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___;答案1预实验不能浓度设置过小再设置几个较大的浓度10mol/L、106-8-mol/L2浸泡法沾蘸法只能用浸泡法或沾蘸法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3形态学下端解析根据已有实验的结果可知该同学设置的浓度过小,还应设置几个大于10-10mol/L的浓度,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即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但实验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7.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_mol/L;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__侧生长快,茎3将________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答案1b或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去除顶芽10 2g或k c 向右向光弯曲3e a 向重力弯曲g或k c ⑤ 向上背重力弯曲410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10-6~10 10-2-10~10 -8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差答案D解析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生长的影响;曲线没有反映出生长素对幼嫩细胞与成熟细胞的作用,因此从题图中不能得到D项所述的结论;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由此可初步推测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相同C.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不再生长D.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4 -8-4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生长素浓度为10mol/L时,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而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生长速度降低,但不是不再生长;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3.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a、b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中甲所示;若把柳树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根和芽的生长情况是-8-8-4-6-7A.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长,越靠近a端根越长B.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短,越靠近a端根越短C.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长,越靠近b端根越长D.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短,越靠近b端根越短答案C植物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故a端长芽,b端长根;a端切口处生长素只向下运输,没有来源,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芽生长;b端生长素在由上端向下端运输途中被消耗利用,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0-11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由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该题中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故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5.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严格控制无关变量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D.先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C.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答案C解析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农度,要先选择大小及发育状况一致的插条并做预实验,确定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然后配制一系列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保证单一变量;根据不同浓度条件下根的长度及数量,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本实验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上已经形成了相互对照,不需要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O~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当生长素浓度大于D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部位,结果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大于顶芽,当该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超过D时就会抑制侧芽生长,而顶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较低,生长迅速,从而使植物表现顶端优势;7.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答案B解析顶端优势不解除,需要顶端提供生长素,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比较高才行,去掉顶芽没有生长素继续提供,顶端优势解除;如果再在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就可以继续提供生长素给侧芽,保持顶端优势;二、非选择题8.请据图回答问题;1分析图1,用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2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上H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图1的装置①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若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答案1③、④ 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该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大于m,小于2m解析1要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自变量应为单侧光的有无,所以应选用装置③、④进行实验;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由于植物一直接受来自窗口处的光照,故茎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曲线上C 点表示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H点表示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故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2m;9.为了证明吲哚乙酸对小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取干燥小麦种子若干,放在垫有两张滤纸的培养皿中,暗箱培养,待小麦胚芽鞘长到30 mm时,取出备用;②取出培养好的小麦胚芽鞘60株,切去胚芽鞘尖端3 mm,再切取下面5 mm;③将5 mm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④将6个锥形瓶分别标号A、B、C、D、E、F,在A中加入蒸馏水50 mL,B~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溶液;⑤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洗后,用滤纸将切段表面的水分吸干,平均分装到上述6个锥形瓶中,注意使胚芽鞘切段完全浸没在溶液中,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旋转器上,在暗室中培养;⑥24 h后,用镊子取出胚芽鞘切段,测量并记录长度;1将用做实验材料的5 mm胚芽鞘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没在吲哚乙酸溶液中培养,需要在暗室中的旋转器上进行,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的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以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为纵坐标,以吲哚乙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出曲线并加以分析;处理长度-对照长度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原来长度-10mol/L、10mol/L、10mol/L、10mol/L、10mol/L的等量的吲哚乙酸-9-8-7-62避免光照或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曲线如下图所示;图示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10mol/L范围内时,对切段伸长的促进效果随浓-8度升高而增强;如果在达到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的浓度继续升高,则对切段伸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植物激素发展史
植物激素发展史生长素,即吲哚乙酸,是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生长素是包括吲哚乙酸在内的具有和吲哚乙酸相同生理效应的化合物总称)。
生长素的发现是由达尔文、温特、郭葛三人的阶梯型实验完成的,从实验目的和在科学中认识的作用来看,达尔文的实验属于探索性实验,温特的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温特的实验的可信之处在于他的试验中运用了分开解决的科学办法,即在实验中只采选一个可变因素,这一可变因素是琼脂块中是否有生长素。
从达尔文的胚芽鞘试验算起,到郭葛最终得到纯品吲哚乙酸,并为之命名,大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他们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科研的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推理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重要实验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父子首先进行了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他们发现金丝草的胚芽鞘在单方向照光的情况下向光弯曲生长。
如果在胚芽鞘的尖端套上锡箔小帽,或将顶尖去掉,胚芽鞘就没有向光性。
他们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运动的本领》一书中指出:胚芽鞘产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下产生某种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速度不同。
用胚芽鞘切段证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通常只能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相反。
这种运输方式称为极性运输,能以远快于扩散的速度进行。
但从外部施用的生长素类药剂的运输方向则随施用部位和浓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长素可随蒸腾流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二、詹森的实验1913年,丹麦人鲍森·詹森发现,切除燕麦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不再向光弯曲生长。
如果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片凝胶,再将切下的尖端放在凝胶片上,在单侧光的情况下,凝胶以下部分仍发生弯曲。
他还设计了另一个试验,在胚芽鞘背光面插入一云母片,向光性仍发生。
他认为胚芽鞘尖端可能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具体如下所示:1.过程:设置两个实验组: A组:将胚芽鞘顶端切掉,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B组:在胚芽鞘顶端插入琼脂片,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学案)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实验处理及现象:(3)实验结论:①②实验: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
①③④实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4)结果解释: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实验:(1)实验处理及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生长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1)实验处理及现象: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向右弯曲生长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向左弯曲生长(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4.温特实验:(1)实验处理及现象:(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1)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2)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吲哚乙酸。
6.植物向光性的解释:通过达尔文实验现象,能否确定胚芽鞘的生长主要是尖端下面一段生长,还是尖端自身生长?为什么?提示:不能。
达尔文实验能确定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但具体是哪个部位生长,则无法证明。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植物激素:(1)概念:①产生部位:植物体内。
②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③生理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④化学本质:微量有机物。
(2)种类: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原创9: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内容索引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三、课堂练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1880年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 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 是胚体的第一片叶,它能保 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 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 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B )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3.下列是关于植物激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B ) 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孰视无睹 的现象 B.如果鲍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刺激也 能传递给下部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 布不均匀有关,首次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不知道生 长素的化学本质 D.首次分离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运输途径
相同点
植物激素
一定部位
动物激素
专门分泌腺或细胞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特定的靶器官等
极性运输等
体液运输
1.自身产生;2.微量、高效、种类多;3.调节作用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的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 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生长的方向 a 形态学上端
b 形态学下端 c 形态学下端
生长的方向 d 形态学上端
(2)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
植物激素及其作用机理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广 ,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及胚芽鞘中都有。它的含 量甚微 ,1g鲜重植物材料一般含10~100 ng 生长素。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 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端的分生组织 、形 成层 、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 , 而在 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甚少 。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一发现1948年斯库格和崔澂等在寻找促进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物质时发现生长素存在时腺嘌呤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1955年米勒等发现dna降解物能促进细胞分裂1956年米勒纯化出了激动素结晶并鉴定其化学结构呋喃氨基嘌呤1963年莱撒姆从未成熟的玉米粒子中分离出一种类似激动素的细胞分裂促进物质命名为玉米素1965年斯库格等将源于植物生理活性类似激动素的化合物统称为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腺嘌呤adenineaminopurine6氨基嘌呤胞分裂素分布于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广泛的 , 它影响细胞裂、 伸长和分化 , 也影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 促进作用促进雌花增加 , 单性结实 , 子房壁生长 , 细胞分裂 , 维管束分化 , 光合产物分配 , 叶片扩 大 ,茎伸长 , 偏上性生长 , 乙烯产生 , 叶片脱落 , 形成层活性 , 伤口愈合 , 不定根形成 , 种发芽 , 侧 根形成 , 根瘤形成 , 种子和果实生长 , 座果 , 顶端 优势 。 • 抑制作用抑制花朵脱落 , 侧枝生长 ,块根形成 ,叶 片衰老。
( 二 ) 信号转导 IP3 ,DAG 和Ca·CaM 是生长素信号转导系统的 组成。 生长素受体数量少且移动慢 , 要引发细胞内的生 化反应和特定基因表达 , 必须有赖信号转导系统 去有效地传递及扩大信息 。 实验证明 , 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 2 , 4 - 二 氯苯氧乙酸处理可提高大豆质膜上磷酸酯酶C的 活性 , 产生较多IP3 和DAG。 此外 , IP3 打开细 胞器的钙通道 ,释出 Ca2 + 到 胞质 溶胶 , 与 CaM 结合 , 因此 IP3 ,DAG 和Ca·CaM 是生长素信号 转导系统的组成。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史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激素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类植物激素,有关知识最初来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金丝雀虉草向光性研究.达尔文把一盆金丝雀虉草的幼苗放在房内,发现幼苗总是朝着太阳光照射的一边弯曲。
如果用锡箔或其他不透光的纸包住幼苗的顶芽,或者把顶芽切去2.5~4毫米,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光照的方向弯曲,达尔文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向光性”。
根据上述事实,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达尔文把他当时得到的结论写在他的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1880年)中:“当金丝雀虉草幼苗暴露于单侧光时,某些影响由上部传到下部,因而引起后者发生弯曲。
只是幼苗的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当把幼苗尖端遮光时,则不发生弯曲”。
那么,胚芽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们开始了禾谷类胚芽鞘的研究。
菲廷(1907年)在水汽饱和的小室内横向切割燕麦胚芽鞘尖的一侧或两侧,不妨碍影响向下传导,在单向光线照射下,胚芽鞘仍然发生弯曲。
詹森(1910年)发现胚芽鞘尖端的影响,能穿过明胶薄片向下传导,发生向光性弯曲;但不能穿过不透水的云母片。
拜耳(1914年)把切除胚芽鞘尖端放回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没有单侧光的影响,也促进这一侧的伸长生长,发生弯曲。
梭登(1923年)发现切去顶尖导致燕麦胚芽鞘生长停止,当重新放回切去的顶尖,伸长生长又恢复,从而证明植物的生长受激素所调节。
斯达克(1917-1921年)将含有燕麦胚芽鞘尖端榨出的液汁的琼胶片,放在胚芽鞘残桩的一侧,也促进这一侧的生长,引起弯曲。
由此,证实胚芽鞘尖的液汁物质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荷兰科学家温特(1928年)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一)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香 蕉是 三倍体 (3n = 不能受精发育成种子,需子
香蕉 33),不能形成正常的 房产生一定的生长素并自我
配子
刺激,发育成无子果实
无子西瓜
染色体变异引起的三 倍体,不能形成正常 的配子
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育成, 其结实需用正常花粉刺激(产 生生长素)才能发育成无子果 实
考向1 生长素的作用 [例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 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同一株植物的幼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芽。 棉花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地运往 侧芽(极性运输),从而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生长 受抑制。一定浓度的2,4-D 能够防止落花落果。一定浓度的IBA 溶液可以促进插条生根,用其处理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达到诱导 生根的目的。
②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 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如图 2 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 向下运输;根尖分生区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 运输不受重力影响。
(2)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运输在缺氧条件下会受到影响,同时,顶芽产生 的生长素能逆浓度梯度向下运输并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说明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植物的向光性:
2.研究生长素的常见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类别
示意图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暗箱类 插入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①向右侧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下学期生物学案: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目标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总结胚芽鞘系列实验的5个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
(2)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必修3P48小字:植物向光性的另一种理论: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植物激素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必修3P48“知识链接”: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比较(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2)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A TP水解提供能量(×)(4)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5)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1)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源于必修3P49“技能训练”)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①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结论?为什么?提示不能。
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②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实验更具说服力?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如图所示。
1.向光性的原理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1)表现(2)原因3.探究向性运动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方法规律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1.(2020·广东珠海模拟)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不能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答案 C解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植物体内没有产生激素的专门器官,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的;生长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具有两重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形成无子果实。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知识清单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也被称为吲哚乙酸(IAA),是一种植物激素。
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建成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1、达尔文的实验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进行实验,观察到单侧光会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他提出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的假说。
2、鲍森·詹森的实验鲍森·詹森进行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拜尔的实验则表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温特的实验最为关键。
他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而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弯曲。
从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三、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部位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产生,如胚芽鞘、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很广泛,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这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四、植物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
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2、促进生根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插条生根,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笔记)
v1.0可编写可改正植物的激素调理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思虑】:实验①(与黑暗状况下比较)说明什么植物生长拥有向光性。
实验①与②比较说明什么植物向光曲折生长与尖端有关。
实验③与④比较说明什么植物感觉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达尔文的推论是:胚芽鞘的尖端不单拥有感光作用,并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递,在单侧光的照耀下,致使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平均,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思虑】:该实验说了然什么胚芽鞘尖端的确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类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别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立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实质是吲哚乙酸 ,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3个试验结论小结】: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②感觉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③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说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散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进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状况的方法(三见解)①一看有无生长素:假如没有生长素,则不可以生长;②二看可否向下运输:假如不可以向下运输,则不可以生长;③三看能否平均向下运输:假如平均向下运输:则直立生长;假如运输不平均:曲折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合成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响转变而成。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素作用部位:尖端下段( 即伸长区 ) ,机理为促进细胞伸长5、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②惹起横向运输的原由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例题剖析】6、生长素的散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散布规律】(1)产生部位<累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7.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块运输给尖端下部,可并编辑引ppt起下部生长和弯曲。
15
问题4、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鉴定出 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吲哚乙酸,并取名—生长素。
(二)植物激素的概念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 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 机物叫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可编辑ppt
1
• 教学目标:课标要求: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②解释植物向光性 的原因 ③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④说出生长素的产 生、运输和分布
• 重点: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 素的过程和方法
• 难点: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 素的过程和方法
可编芽光鞘照是\否黑生暗长环与境 光照无关
可编辑ppt
B组
向光右性侧的单外侧因光是照 单侧光
9
二、生长素的发现(一)发现过程 问题1: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外界因素是什么?
请设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假设:引起向光生长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 材料: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燕麦)的胚芽鞘
变量:①无光照;②单侧光照;③均匀光照。
可编辑ppt
6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达尔文 19世纪末 向光性实验
金丝雀虉 草胚芽鞘
1 锡箔帽
达尔文结论:单侧光照 射胚芽鞘的尖端会产生 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 递到胚芽鞘下部伸长区 ,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 2 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 光弯曲。
可编辑ppt
7
3
4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 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预期:受到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无光照条件下胚芽鞘将不生长;均匀光照条件下的胚芽鞘 将直立生长
方法步骤与结果: 单侧光照下: 向光弯曲生长
无光照和均匀光照:直立生长
结论:1、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照。
2、单侧光与胚芽鞘是可否编辑生pp长t 无关
10
问题2: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光的部位是什么? 假设: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
可编辑ppt
2
• 案例引入
• 课前4-5天指导学生分成几组,培养不同 的种子(在形态上有明显方向性,容易萌 发的种子。例如发芽的小麦、玉米或大豆 种子,常用的是玉米),并观察其根、芽的 生长方向。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讨1 2
这两幅图的现象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 生物学上把这种由单一刺激引起的植物定向运动叫?
1、下图是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六个实验,用单侧光由右 向左照射。
说明:(A)移去胚芽鞘尖端(B)尖端用锡箔纸盖住(C)完整 的胚芽鞘(D)把一片云母插入胚芽鞘照光的一边(E)把云母 片插入背光的一边(F)用一薄层琼脂,把尖端和下部分隔开
(1)实验(A)的结果是:不生长、不弯曲;
(2)实验(B)的结果是:直立生长;
变量:①胚芽鞘尖端遮光;②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遮光 预期: 尖端遮光(尖端以下照光)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尖端以下遮光的胚芽鞘直立生长
尖端遮光:直立生长
方法步骤与结果:
尖端以下遮光: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对比分析:预期现象与实验结果有差异。可能是实验误差, 也可能是实验假设错误。若是实验误差可以用检验性实验加以修 正;若检验性实验与前面的探索性实验现象相同,则可判断为假 设错误。
•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 •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既是总结植物激素概念,掌握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好材料。整个过程涉及到 的科学家和实验都较多,高二学生尚未进行实验 设计方面的系统训练,对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 行性难以把握,涉及到的一些实验材料(如:胚 芽鞘、琼脂、云母等)缺乏感性认识
可编辑ppt
16
(三)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实验分析,单侧光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有生长素 的琼脂
①
②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背
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使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
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
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
弯曲生长。
可编辑ppt
17
结论: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4
问题3 :胚芽鞘的尖端为什么能引起尖端下部生 长并弯向光源?
假设: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且该物质会向下运输
并对下部造成影响。这种物质就可以通过琼脂转移,并使 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生长和弯曲。
温特实验(1928年):
实验组
对照组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可以通过琼
结论: 假设错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的
一段,可能是胚芽鞘可的编辑尖pp端t 。
11
三、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锡箔小帽罩住尖端 锡箔罩住尖端下部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可编辑ppt
12
假设: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变量:①保留胚芽鞘的尖端;②切除胚芽鞘的尖端。
预期:保留尖端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18
思考
•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 感光的部位 • 生长素运输的方向 • 弯曲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纵向 由尖端向下
横向 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可编辑ppt
19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现象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再探究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可编辑ppt
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
20
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或不生长。
方法步骤与结果 单侧光下:保留尖端:弯向光源生长
切除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结论:1、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弯曲
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2、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研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法:切除法
可编辑ppt
13
三、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保留尖端
切除尖端
胚芽鞘生长与尖端有关
论 3 单一刺激的方向与植物的运动方向是否一致?
4 这种向性运动对植物体有何重要意义?
5 若将此两装置带到太空,是否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6 产生这种向性运动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
可编辑ppt
5
向性运动
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
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意义: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
应性
产生机制: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