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觉图像与设计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
视觉框架分析:图像研究的框架视角及其理论范式

视觉框架分析:图像研究的框架视角及其理论范式一、概述随着视觉文化的崛起和图像传播的普及,视觉框架分析已成为图像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且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框架分析多关注于文字和语言层面,而视觉框架分析则试图从图像的视角切入,打开框架分析的视觉向度。
本文旨在探讨视觉框架分析的理论内涵、意义机制及其回应现实议题的可能性与想象力。
视觉框架分析,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不仅拓宽了我们对图像认知和理解的边界,也为我们解读图像背后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复杂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它通过对图像中的视觉元素、构图、色彩、光影等进行分析,揭示出图像所传达的信息、情感和观念,进而探究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视觉框架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视觉语法理论、视觉修辞理论和视觉思维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视觉框架分析提供了认知结构、意义法则和意义结构等方面的支撑。
同时,视觉框架分析也借鉴了修辞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全面、深入地解析图像的内涵和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视觉框架分析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广告、媒体、艺术、社会科学等。
通过对图像进行视觉框架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揭示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复杂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视觉框架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像研究方法,不仅拓宽了我们对图像的认知和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来解读图像背后的复杂因素。
在未来,随着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图像传播的不断普及,视觉框架分析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提供有力支持。
1. 介绍视觉框架分析的概念与重要性视觉框架分析,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它主要关注于如何通过视觉元素来构建、解读和理解图像信息,从而揭示出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视觉框架被视为一种认知结构,它帮助人们理解、分析和解释视觉信息,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感知、态度和行为。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是指通过人类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它涵盖了艺术、设计、影像、媒体等多个领域,通过视觉表达和交流,传递人文思想、审美观念和社会观念。
视觉文化研究则是对这些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视觉文化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和解读视觉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它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
通过研究视觉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视觉分析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了解到不同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直接感知和体验不同文化的视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视觉文化研究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艺术作品、设计作品、影像作品、媒体作品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他们也可以研究不同设计作品的功能和表达手法,从而探讨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影像和媒体作品,了解到不同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和影响。
视觉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同时,它也为我们创作和传播视觉作品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视觉文化研究是对通过人类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视觉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视觉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文化——精选推荐

视觉⽂化1.视觉⽂化的概念1913年匈⽛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
电影作为⼀种新的视觉⽂化的样式,成为视觉⽂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传⽂化与印刷⽂化,电影主要是⼀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化,电影史视觉⽂化的诸多表征之⼀。
视觉⽂化的概念(名解)其⼀,视觉⽂化概念是指⼀个⽂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化就是当代⽂化发展的⼀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
其⼆,视觉⽂化也可以⽤来标⽰⼀个研究领域,或是⼴义的⽂化研究的⼀个重要分⽀,它是⼀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化。
2.解析视觉⽂化的当代发展趋势①视觉性成为⽂化主因当代⽂化或⽂化中的⾼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告形象到影视节⽬,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的视觉图像⽆处不在。
当代⽂化⾼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
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视觉因素⼀跃成为当代⽂化的核⼼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段。
当代⽂化不仅体现出⾼度视觉化的特征,⽽且是⼀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视觉化领域⼴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字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和诱惑⼒,读图已经成为⼀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学⽽⾔,⽂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步强化了⼩说⽂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们爱看图像更胜于⽂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从⼴义上说,读图时代这⼀表述揭⽰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
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字,表明了视觉⽂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常⽣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偏向逐渐由文字描述性的抽象化表达转化为图像性的视觉化、形象化的表达上来,这也被称为“读图时代”的到来。
而这种大众化的视觉文化,它应运人自身的需求以及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产生,具有日常生活性、图像霸权性以及消费倾向性的特征。
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所处的媒介图像环境,也能找到图像与人之间更好的对接方式。
关键词:图像;视觉文化;视觉表征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为核心的文化,“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的到来,可以说是从语言文字到图像的转向,图像压倒文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广告、视频等喷涌而出,媒介环境被各种各样的图像占满,这种以视觉刺激为主的视觉文化,其背后所隐射的,是当今人类思想意识的转化,即享受图像所带来的直接感官体验,这种图像化的表达,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更能满足其内心的感性需求。
一、视觉文化的形成(一)人类自身的视觉需求黑格尔认为,视觉是“认识性的感官”,如果失去了对于整个世界的视觉感官认知体验,那么人类将会对所生存的环境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该如何生活,这种对整个世界的懵懂感,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可以说,视觉文化给了人类生存的可能。
其次,视觉需求反应的是人类最直接的心理需求,从以前的自然景观图像到现在的各种人造视觉图像,人们的视觉要求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多样,各种图像也就成为了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以及猎奇心理的工具,而正因为如此,视觉文化也就成为了“注意力经济”的依据。
(二)现代化发展和科技创新从古代社会到现在的都市化、现代化城市,这是一个从依赖自然环境到自己创造环境的过程,人们越来越懂得如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现代社会有了多元的文化生产形式,也有了高级的科学技术,这促进了视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媒介技术让图像以及影像的生成变得简单,传播变得迅速,表现形式变得多元,可以说,现在的我们处于高度符号化的媒介环境,而现代意义上的视觉文化正是多种科学技术综合条件下的产物。
《视觉文化》研究生课.ppt

➢以导读、演示、对 话、讨论的教学方 式为主;
➢将课堂讲授、案例 研讨、作品演示与 分析评价相结合;
➢开展发散创新的课 内外思辨性与行动 研究的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
➢ 丰富多彩的个案 实例分析 (与理论探讨相 结合,引导、咨 询、分析、评 价);
➢ 艺术、技术、传 播、教育等多学 科交叉(作品鉴 赏、审美体验、 传播分析、技术 艺术);
课堂思辨讨论活动:
“怎样能让我们看得更好?”
➢正方:让我们看得更好的正面因素 解析
➢反方:影响我们看得更好的负面因 素解析
“怎样能让我们看得更好?”
➢ 正方:让我们看得更好的正面因素:TV ➢ 反方:影响我们看好的负面因素:TV
A window and a weapon: TV news coverage of the Iraq war
考察“观看之道”
➢
➢ ➢ ➢ ++ +
观构视观
看 物 光 照
成 影 像 的 条 件
觉 感 官 的 生 理
看 的 条 件 与
光 的 反 射
:
特 点 与 局
局 限
:
或限
折
射
考察“观看之道”
➢ ➢ ➢
➢
需常并观
要 借 助 于 媒 体
借 助 于 他 人
不 总 能 亲 临
看 的 条 件 与
辅眼现局
助睛场限
通过反思文本表达的丰富性 来考察 “观看行为”的多样 性
➢英文关于“看”的词义差异比较: Look,See,Watch,Read 等;
➢中文关于“看”的词义差异比较 :
➢瞥,看,查看,凝视,监视,阅 读 等;
➢视觉观看与各种形式的阅读(翻 译、解码、破译等)之间的异同 比较;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
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rsiyofwshin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授课教师:alndrcmllhlvi()课程说明: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第一周:知觉理论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第三周:符号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第五周:视觉的机制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第六周:模拟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第八周:信息环境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shunivrsi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研究计划说明: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
视觉研究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涉及到心理学、哲学、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视觉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视觉研究的深入探讨,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二、视觉研究的意义1. 增强审美能力视觉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视觉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2. 培养创新思维视觉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心理学、哲学、艺术等。
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在视觉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方法和观点,这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3. 促进跨学科交流视觉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如心理学、哲学、艺术、设计等。
通过视觉研究,我们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4. 提高生活质量视觉研究不仅关注学术领域,还关注人们的生活。
通过对视觉环境的研究,我们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活空间。
三、视觉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 观察与分析观察是视觉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视觉作品,分析其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等。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视觉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
2. 实验与测量在视觉研究中,实验与测量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理论假设,探究视觉现象的规律。
同时,测量可以帮助我们量化视觉现象,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视觉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了解视觉现象的具体表现,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4. 跨学科借鉴视觉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视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四、视觉研究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1)视觉现象的复杂性:视觉现象涉及到多个领域,具有复杂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
(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现有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难以全面、深入地揭示视觉现象的本质。
视觉文化_从传统到现代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视觉文化: 从传统到现代引言视觉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传统到现代的角度,探讨视觉文化的演变过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传统视觉文化1. 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国传统视觉文化源远流长,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卜辞、刻石和金石文。
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及由它们演化而来的篆刻、绘画和装饰艺术,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人们重视和强调自然之美,追求和谐与平衡的艺术表达,并借助于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体系传达思想和信息。
2. 东方视觉文化除了中国,东方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视觉文化。
例如,日本的宇治茶道、花道和插花都是以自然与人的和谐为核心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追求简约、自然的美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寻求内心平静和和谐的价值观。
第二部分视觉文化的现代转变1. 工业革命与现代视觉文化工业革命的兴起给视觉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术和电影等新兴艺术形式逐渐崛起,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审美观念。
摄影术使得艺术形象的再现更加真实和便捷,而电影则将故事和声音融入其中,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同时,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传媒的出现,也使得视觉文化从传统的精英文化转变成了大众文化,使更多人都能够接触和参与其中。
2. 数字时代与现代视觉文化数字技术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视觉文化。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
传统的媒体形式逐渐被数字化取代,平面设计、动画、网络艺术等新兴媒介开始崭露头角。
与传统视觉文化相比,现代视觉文化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充分展示了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部分视觉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 视觉文化与身份认同视觉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服饰、建筑到艺术作品,它们都反映了群体特征和个体价值观。
人们通过视觉文化表达对自身群体和社会的归属感,加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2024年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范文

《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了后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摄影、电影到电视、网络媒体,再到现在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视觉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和阐述。
二、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后现代视觉文化是指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以视觉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多元化:后现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这些形式在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
2. 交互性:后现代视觉文化强调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使得观众能够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方式。
3. 虚拟化: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后现代视觉文化越来越倾向于虚拟化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能够体验到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效果。
三、后现代视觉文化的研究现状目前,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等。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视觉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
2. 视觉文化的传播方式:探讨视觉文化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方式以及影响。
3. 视觉文化的社会影响:分析视觉文化对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4. 跨学科研究:将后现代视觉文化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关系等。
四、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影响后现代视觉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多元化:后现代视觉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
2. 传媒变革:后现代视觉文化推动了传媒的变革,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同时也为广告、娱乐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着视觉文化研究展开,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到微观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相关概念和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然后分析了视觉文化研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接着回顾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从起源到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最后展望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其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视觉文化研究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视觉文化研究, 理论框架, 方法论, 当代社会, 发展历程, 未来发展方向, 价值和意义1. 引言1.1 视觉文化研究概述视觉文化研究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旨在探讨视觉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视觉文化指的是通过视觉传达和表达的文化现象,包括视觉艺术、影像传播、视觉符号等。
这些视觉元素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和审美。
视觉文化研究通过对这些视觉现象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出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和意义。
视觉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视觉文化,揭示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视觉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人类的观念、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是如何通过视觉表达得以传达和传承的。
视觉文化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论、重要性、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全面展现视觉文化研究的深远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文化研究、视觉文化学、媒体学、美学和社会学等。
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着重于探讨图像、符号、视觉符号系统以及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
符号学的理论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一,旨在解析图像中的符号与符号系统。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是以视觉媒介——图片、雕塑、舞蹈(有时)为基础的人类文化,它与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口头文化和印刷文化是对立的。
视觉文化是人类智力和文化活动最古老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0年的有物体、人物、动物和象征符号的洞穴壁画,当时的人类以视觉图像记录任何东西。
视觉文化作为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创造力的永恒表达,出现在书写文化之前,人类创造了至少27000年的视觉文化产品——绘画、雕塑和其他工艺品。
01 甲马纸瘟司圣众(云南大理)云南省群众艺术馆藏。
摄影术的发明1839年1月7日,法国画家路易斯·达盖尔(LouisDaguerre)在经历了10多年的工作后,通知法国科学院(FrenchAcademy of Sciences)他发明了“摄影”(photography)。
当时的报纸说“达盖尔已经找到在暗箱内把图像记录下来的办法,这些图像不再是瞬间反射的对象,它们的固定和永恒的印象可以像绘画或雕刻那样,远离物体而存在。
——《法国宪报》(Gazette de France,1839年1月6日)英国科学家和学者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听到达盖尔成功的消息感到很惊讶,因为他自己也发明了一种似乎和达盖尔一样或非常相似的技术。
同年,英国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Herschel)发现了固定摄影图像的方法。
技术变革,电影,电视摄影是在到第二个千禧年结束时,使人类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三种技术中的第一种,它将我们从一种以文字和印刷为主的文化,转变为以形象的或视觉化为主的文化。
第二次技术革新来自于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发明的电影装置——他称其为活动照相机(kinetoscope)的电影,是在19世纪90年代早期。
在这个技术创新基础上,电影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和艺术形式,成为20世纪的主导艺术形式——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可见性与现代性视觉文化研究批判

可见性与现代性视觉文化研究批判一、本文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可见性与现代性视觉文化研究批判”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首先概述可见性和现代性视觉文化的概念,然后分析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最后对现有的视觉文化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
可见性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概念,它涉及到视觉感知、社会认知、文化认同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可见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视觉文化则是指通过视觉元素(如图像、影像、符号等)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的文化形态。
在现代性背景下,视觉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可见性和现代性视觉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探讨可见性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将分析现代性视觉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社会行为。
我们还将关注视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其他文化形态相互交织、影响。
在对可见性和现代性视觉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对现有的视觉文化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
我们将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期推动视觉文化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通过对可见性和现代性视觉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现有的视觉文化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可见性的多维度解析可见性,作为现代性视觉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其内涵远比字面上的“能够被看见”更为丰富和复杂。
它涉及到权力、社会、文化、技术等多个维度的交织和互动。
从权力的角度看,可见性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体现。
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某些人或事物被强调、突出,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焦点,而另一些人或事物则被边缘化、忽视,甚至被刻意遮蔽。
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例如,在媒体中,某些社会群体经常被呈现为“弱势群体”,而他们的声音和诉求则被忽视或淡化,这种“不可见”的状态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和歧视。
学术研究中的视觉文化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视觉文化研究方法摘要:视觉文化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涉及到图像、视觉符号、影像和媒体等视觉元素的研究。
在学术研究中,视觉文化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艺术、设计、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视觉文化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获取和理解视觉文化现象。
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文化研究方法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关注图像、视觉符号、影像和媒体等视觉元素,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术研究中,视觉文化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艺术、设计、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二、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应用1.图像分析图像分析是视觉文化研究方法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图像的视觉元素、符号系统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揭示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
图像分析的方法包括视觉观察、符号解读、语境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图像的内涵和价值。
2.影像研究影像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像是一种综合了视觉、听觉和动态元素的艺术形式,它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对影像的叙事结构、视觉风格和符号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影像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
影像研究的方法包括叙事分析、符号解读、情感分析等。
3.媒体研究媒体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包括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
通过对媒体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媒体对社会的塑造和影响。
媒体研究的方法包括内容分析、形式解读、受众研究等。
三、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超越传统的语言文字的限制,以更直观、生动和丰富的形式呈现信息。
通过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图像、影像和媒体等视觉元素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从而揭示视觉文化现象的内涵和价值。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摘要】视觉文化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视觉感知、传播和文化符号的理解。
本文首先介绍了视觉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演变,从视觉艺术到数字媒体时代的变迁。
随后讨论了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视觉语言、符号学和视觉社会学等,以及影响视觉文化研究的因素。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视觉文化研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指出其对文化交流、跨文化理解和艺术表达的影响。
展望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跨学科合作和数字化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推动视觉文化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研究、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当代、方法、因素、重要性、社会、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视觉文化研究简介视觉文化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人类视觉文化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传播和影响。
视觉文化研究探讨了视觉传达的各种形式,包括艺术、影视、广告、摄影等,以及这些形式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变化和演变。
视觉文化研究旨在理解人们如何通过视觉媒介来构建和表达他们的身份、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这些视觉文化产品如何影响社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通过对视觉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变化,以及视觉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2. 正文2.1 视觉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视觉文化是一个涉及视觉艺术、视觉传播、视觉符号等多方面内容的概念。
它是对人类社会中视觉现象和相关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
视觉文化的内涵包括了视觉的历史变迁、视觉表达形式、视觉艺术、视觉传播等方面。
视觉文化不仅仅是关于图像或者艺术品的研究,更是关于视觉在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探讨。
在视觉文化中,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和理解世界,通过视觉艺术、设计等方式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视觉文化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方面。
视觉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不断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得以拓展和深化,它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不断受到新技术、新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与理解世界以及表达和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方式。
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内容包括艺术、设计、摄影、电影等各个方面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包括视觉符号、视觉习惯、视觉语言等。
视觉文化与其他的文化形式如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建筑文化等一样,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视觉文化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感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
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通过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来理解和认识世界。
视觉文化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去观察、思考和发现真实世界以及世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艺术作品以及设计作品都是从艺术家和设计师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思考和表达中而来。
其次,视觉文化是一种表达和传达的工具。
人们通过视觉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和价值观。
通过视觉形式的表达,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
例如,广告中使用的图像和设计元素可以通过视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
再次,视觉文化是一种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集合。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理解和认同也会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感认同与西方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象征着危险和警告,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和习惯是人们在视觉交流中所共识的一种潜在语言和规则。
最后,视觉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视觉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传统的视觉文化是在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沉淀中形成的,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
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先进的视觉表达方式使得视觉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视觉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视觉文化能够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视觉文化表现出来的视觉符号、形式和风格各有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差异。
浅析当代图像传播的视觉文化意义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量 r
浅析 当代图像传播的视觉文化意义
【 摘要 】我们正 面临着一个视 觉文化 时代 ,一 方面是 对视 觉文化 的过分依赖 , 我 们通过 电视新 闻、 图片新 闻来感知世界 , 通过 图像 、 图标 和图例 来获取 知讽 方面是视 觉刺激 的 负重 ,复制技术 的发展使 大量的 图像 不断冲击人们 的视 野。在现代传播技 术的作用下 ,现代 文化 正脱 离以语 言为 中心的理性主义形 态 ,读 图时代 的来临 ,不但 标志着一种 文化 形 态的转 变和形成 ,也标志着一 种新 传播 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 思维方式的不断转 变。
面。
息。因此 , 传统 的图像 更具 有物质 性 , 而 当代 的 图像 更具 有 符 号 性 。从 这 个 意义上来说 ,当代社 会的图像应 更; 隹 确地称 为影像 ,这是 当今 图像最主 要
为 当今 人 类传 播 沟通 的 重要 手 段 之
作品本身和 受众 之间的互动性 。 如果说传统 的图像 需要 经过 手的
二、视觉文化的 内涵 “ 觉 文 化 ” 的兴 起 来 源 于后 视
化意 义 图像 在 表 现 一个 事 物 时 ,把 这 个 事物直 观地一 览无余 地呈现在人们 面 前 ,知 觉和 思维之间没有任何 回转余 地 ,看 到什么 ,人们 就会思考什么 ,
有两层含 义 :从 广义上来说 ,作 为大
众传 媒 的 电视 、互 联 网 、广 告 、 电 影 等 皆 可 归入 这 一范 畴 ;狭 义 的视 觉 文
化仅 限于 文艺领域 、娱乐业 、表演 业 等 ,它的外延 包括戏剧 、歌 舞、文艺
来 越 强 化 其 娱 乐 功 能 、 消 闲 功 能 、商 演 出、杂技 、时装表演 等等 。本文适 时意味着对传统 图像 的概念 提出了新 业 功能 ,而弱化 了以往传统 图像 中所 用 的是 广 义 的视 觉 文 化概 念 。所 谓 视 的挑战 ,迫使传统绘 画 “ 对客观世 强调 的认 识作用 、教育作 用和 审美作 觉文化传播 ,即由试 听媒介 或视 觉媒 从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思考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思考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术研究领域,涉及了艺术、设计、传媒、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范围广泛、丰富多彩,为人们对当今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在进行视觉文化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视觉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从广告到电影、从服装到产品设计,都包含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视觉感知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这对于对这些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视觉文化研究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视觉元素是如何被人们所接受、理解、诠释和应用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
其次,视觉文化研究需要关注文化背景。
视觉文化是在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视觉文化研究时需要关注具体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对人们的视觉理解和应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文化的历史和社会历史对视觉文化的影响,这对于深入理解和解析视觉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视觉文化研究需要关注视觉语言。
视觉文化是一种表达方式,视觉语言是其有效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进行视觉文化研究时需要关注视觉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视觉元素可以通过形状、色彩、线条、纹理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这些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组合和运用,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
因此,进行视觉文化研究时需要关注视觉语言的规律和特点,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析视觉文化现象中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最后,视觉文化研究需要关注社会实践。
视觉文化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学术领域,它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视觉文化所表达的是文化和社会现象,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视觉文化现象进行研究,需要关注社会实践的具体背景和实际需求。
只有在考虑到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视觉文化现象的实际价值和深层意义。
视觉文化及研究综述

视觉文化及研究综述图像过剩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文化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1、视觉文化及其内涵研究视觉文化并不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具有视觉器官,图像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与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几乎同样久远。
只是在过往历史中,并没有将视觉以及图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在原始时期,图像是作为岩画、图腾等仪式被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继而演变为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视觉文化的明确定义是二十世纪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预言,他认为电影的出现将产生新的视觉文化来取代旧的印刷文化。
在西方哲学史中,黑格尔曾经断言:“一切艺术都是从人的眼睛开始的,而人的心灵则从现实的物质材料和形式里获得其形象。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一预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将当今时代描述为“世界图像时代”。
这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本质是以图像来把握世界,也就是说,用形象的思维去认识和把握世界。
同样,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描述了当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它越来越倾向于将本身没有非视觉化的东西视觉化”。
另一方面,关于视觉文化的内涵,许多学者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
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应包括视觉技术、视觉媒介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
在她看来,视觉文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与联结更为重要,而这些联结会在哲学、伦理、政治等层面体现出来,同时会影响人们如何认识观看这一行为。
在视觉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学者让·保罗·拉康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尼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认为“视觉文化”的涵盖的范围应该更广的观点。
法国学者埃雷特罗格夫也认为视觉文化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图像的研究上,而应研究视觉文化价值、哲学意义和社会内部权力关系的全过程。
德国学者米克·巴尔在他的著作《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对象》中认为,视觉文化问题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对象来解决,因此视觉研究应扩展到视觉性研究,视觉性研究就是指视觉文化何以被看到,如何被看到的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
视觉文化_从传统到现代

视觉文化_从传统到现代视觉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审美和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视觉文化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变,逐渐融入到现代的社会环境中。
本文将从传统视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到现代视觉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的视觉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将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等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视觉表达方式进行传播和宣扬。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以山水、花鸟为题材,通过墨色的运用和线条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层次感和意境。
在这些传统的视觉表达方式中,艺术家通常追求平凡与唯美的结合,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视觉文化开始发生变化。
现代的视觉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
例如,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细节和感受。
摄影具有即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能够更精准地传达出画面中的信息和情感。
同时,数字化的时代也为视觉文化带来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等。
这些新兴的媒介形式使得视觉文化更加直观、形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
然而,现代视觉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数字图像泛滥成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被视觉信息所包围,产生了一种信息过载的感觉。
相比于传统的视觉文化,现代的素材和表现形式更多样化,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内涵。
人们越来越难以欣赏和体验传统的艺术品,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视觉文化。
传统的视觉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教育和研究,推广传统艺术表演、展览和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的视觉文化。
同时,现代的视觉文化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引导。
我们应该提倡具有深度和内涵的艺术作品,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和审慎地享受和创造视觉文化。
总而言之,视觉文化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视觉图像与设计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言所不追,笔故知止”。
这些话语表明先人的智慧,他们早已意识到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和遮蔽性。
对语言形态的不信任感肇始于道家圣人们早期的修道体悟经验。
这一道哲清晰的意识也催生出古代文论中一些著名的高论,什么“述而不作”,“信书则不如无书”:什么“得意忘言”;什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津津乐道,好在人类的形象符号指意系统除了最常用的语言之外,还有古老的视觉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在形象、意象等造型和象征性传达方面,恰好成为弥补“道可道,非常道”的语言文字形象符号不足的缺陷。
当我们说“图像的蕴涵远远大于语言和文字”形似空间时,也就体现了对现代文化图像特有的视觉说服力。
而当我们用视觉图像阅读当今世界,运用跨文化的图像资料作为人文学研究的证据时,那也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发现与新认识。
从语言的贫乏和书写的局限所导致的视觉盲区,盲形的转向而
产生视觉图像的新形态,把这些新形态同造型、色彩和技术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艺术设计的直观性是由它的可视形象所决定的,受众在设计作品面前体验着最大的自然情节之中的现实生活,成为在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图像研究在理论上生动的套餐文化。
上述事实最有力地例证了依据理论的理论比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与非文字的“文化文本”(culture as text)的概念及其解读方式联系在一起。
而图像作为非文字文本所特有的视觉图像形态,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学人所关注与重视。
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文化的结晶、艺术设计的审美载体。
在信息社会里“图形”与“图像”占据着视觉的主导地位。
视觉图像不光有着承载文化与艺术的一般功能,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视觉图像文化。
视觉图像形成理论研究以法国科拉斯女神雕塑形象作为艺术史上最早的人像造型原型,所以很多同仁用了“千面多观”一词来暗示千变万化的变体形象背后三视文化的典型性史料的真实,以及那不变的母神原型与复古图像的研究。
运用现代横纵学科意识、人文知识设计结构整合一系列复古图像解读的理论,表明了复古图像解读的理论是具有现代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的。
周易太极图以解读东方文化为依据,结合图像时代的视觉转换,充斥于现实生活的图像之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许多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
正如著名文化学家詹明信指出的那样,通过商品形式的逻辑思维形式,人们生产出了极为丰富多样的设计文化产品。
由此,他强调指出“设计文化正是消费自身的要素,没有任何社会像消费社会那样,有如此充足的图标与图像记摘”。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出自于引领培养商品消费的需要,商家们生产了无以数计的商业现代图像广告,它们铺天盖地的出现在街头、报纸、杂志、网络与电视中,使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是出于扩大设计文化消费的理念需要,那些活跃在设计文化产业第一线的商人们还生产了大量
的流行图书图像包括漫画、影视与多媒体产品,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对人们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于是,跨设计文化的传统意义上的情境被消解掉了,而现代都市也演变成了现代影像的图像城市。
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生存体验方式,也在一定的时代观念上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
艺术家李邦耀最近创作了一件印刷装置,名为《解毒药》。
在这件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第一自然的直表的设计作品中,艺术家将充斥于各类流行杂志上的彩色图像堆积在一起,不由得引发我们无尽的联想。
如果以这件作品为基点,然后再联系现实生活以及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我们将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得以加强的图像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斥于中国社会,并无情地包围着 __人。
更加重要的是,其不但渗透或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构成了一些新的下意识的 __与人文价值观念,这也导致 __与人际关系深刻的变异;第二,不管我们愿否承认,传统的设计话语形式正在向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形式转变,加上数码照相机、DV摄像机和电脑的普及,社会大众都成了潜在的图像制造者,所以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图像进行交流:第三、形形色色的图像在进入社会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会超越本来的含义与功能,并形成有力的文化意象,因此,在社会上流行的公共图像并不只是纯粹的消费性对象,还是艺术家可资利用的资源与材料。
这些便足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流行图像与相关的高科技媒介有着割舍不断的文化联系,进而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方法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我们所知,不少精英主义者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大
胆挪用公共图像及相关处理手段的做法是颇有非议的,其中,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理由是:公共图像及相关处理手段完全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而将神圣的艺术创作与大众文化扯在一起,只会降低艺术的品味,因为大众文化是按合理匹配方案批量制作的,具有无风格、无难度、无个性与平庸低俗的特点,甚至是商家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对大众的单向性操纵所至。
很明显,以上看法深受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阿多诺的影响。
熟悉阿多诺的人都知道,这位文化学者的“群众设计文化理论”有着强烈的“精英审美论”的倾向。
他一向强调精英文化独一无二的精神自由和设计思想的价值,甚至将大众设计文化视为低等文化。
阿多诺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引起过不少同仁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它毕竟是阿多诺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移居美国前的理论建树,在今天看来已是过去的历史产物。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众设计文化已经以极有力的方式取代了精英文化的至尊地位。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作为新的知识增长点,大众设计文化不仅能提供新的思想与设计价值取向,还能开启文化的新走向。
倘若对大众文化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只会使一个研究时下文化的人丧失必要的艺术设计文化良心。
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我个人认为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认真
研究大众设计文化人数甚少,并在创作中巧妙挪用公共图像或借鉴类
似制作方法创造一些新的艺术图像,也是天经地义和合情合理的。
诚然,按照传统标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这种做法颇有点抄袭和重复的味道。
但我们却觉得,发现公共图像与现实的替代关系,敏感地领会其中隐含现代思潮意识特殊意义,进而把其带入一种超常态的、荒谬的艺术设计语境中去,引起人们对现实文化的强烈反思与共鸣,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原创性文本的再造观念。
其实,与传统意义上的原创性不同,许多喜欢挪用公共图像的
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强调的是对公共图像的再发现与再创造。
这个发现与创造,如果没有对大众设计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切身感受,没有对当代文化的认真清理,没有观念的介入,没有智者的眼睛,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
不会借用公共图像或按类似方法制作一些新图像,去涉及敏感的文化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按大众文化的原则与趣味挪用或创造了自己需要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巧妙地赋予了作品以新的意义和新的观念。
在这个问题上,最有意味的还是世纪初到建国前关于科学精神与设计人文精神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现代科学与设计文化的密切关联和互补,二者共同构成对社会、对人的整个发展的促进,以及它们二者彼此的互动等问题上。
尤其是在复古时代以后,对西方现代图像艺术作品的译介使国内学者耳目一新,中国艺术思想研究逐渐受到西方文复思想理论的影响,并引起 __艺术现代图像学与设计文化价值的重新评价
和审定,就设计文化与现代图像由差异性隔阂而冲突的现象进行研究,
我个人以为这争执明目不分是一种片面的态度。
科学也要‘人化’。
尽管他对“现代图像人化”的内涵、目标、方法没有做具体、详细的论述,但这一见解是有先见之明的建树。
在这之后,认为现代图像与设计文化艺术在发展规律上具有同一之处。
于是在新时代美学热潮中,出现部分大众都成了潜在的隐性图像制造者。
技术美学图像制造者力图廓清现代图像技术与现代文化设计艺术、实用与审美、物质效应与精神效应的统一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宗白华、蔡仪等人都对技术美学的图像研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倡导。
钱学森认为,技术美学图像是具有交叉性的数理学科,它的主要课题是“研究技术美学图像与艺术的和谐和统一”。
进入新世纪以后现代数字图像,具有高度设计人文精神的含量与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结合成为现代设计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时代性、社会性和创造新的审美对象。
设计文化与视觉图像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在未来,设计文化将会展示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视觉图像、生生不息的时代风貌,让和谐社会从自然物质到精神世界得到美的升华。
:天慧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