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物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试卷双向细目表

中考物理试卷双向细目表
中考物理试卷双向细目表内容标准第一次测试一二三四模块分值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中考物理试卷双向细目表
内 容标 准
第一次测试




模块分值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
33
(3)实验探究平面镜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4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5
(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6
(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51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52
(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3
(5)了解热量的概念。
54
(6)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55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56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11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12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13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完整版)《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word版

(完整版)《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word版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5.凝固过程中放热及其应用

6.查熔点表

汽化和液化
1.蒸发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腾现象

5.沸点

6.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7.沸腾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8.液化现象

9.液化过程中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和凝化
1.升华和凝华现象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功的原理

3.机械效率

4.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能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乐音、噪声
1.乐音的三要素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的条件
2.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
3.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热现象
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3.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内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水平要求
考试次数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热现象
熔化和凝固

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4.测量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5.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内 知识
分项细目
水平要求
考试次数
容点
ABCD12345678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
2.参照物
运动
3.机械运动
√ √

匀速 直线 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光 光的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现 直线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象 传播
光的 1.光的反射现象
反射 2.光的反射规律
3.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平面镜成像特点
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凸透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的条件
磁场 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对电 2.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流的
作用
电磁 1.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 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6
7

3.力的单位

4.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5.力的三要素

6.画力的示意图

7.力的作用效果

1.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

重力 2.重力的方向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5.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 √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新版)教学提纲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新版)教学提纲
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查密度表

5.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6.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

4.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5.力的三要素

6.画力的示意图

7.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1.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

变速运动
1.平均速度的意义

2.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惯性
1.惯性现象及简单解释

2.惯性定律

压强
压力与压强
1.压力的概念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

5.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能和电功
1.电功的概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读电能表的示数

电功率
1.电功率的概念

2.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4.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内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水平要求
考试次数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详目表考试内容要分求值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物质质属性物质的结构和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描绘固、液随和三种物态的基本特色。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一样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有的温度值。

认识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有的温度计丈量物体的温度。

试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布自己的看法。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结点和沸点,认识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研究过程。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认识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情况。

相关怀环境和节俭用水的意识。

5.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绘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7.理解密度。

解说生活中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会丈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8.认识人类对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平时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9.知道常有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认识原子的核式模型。

认识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11.认识人类研究太阳系及宇宙构造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12.认识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概尺度。

13.认识一些新资料的特色及其应用。

认识新资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AADDAADAD6AADCDAA 4ADAAAA多种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多样16.认识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色。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运的基本看法。

动形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式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18.会依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采纳适合的工具丈量长度和时间。

19.用速度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经过实验丈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0.会丈量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版(最新整理)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版(最新整理)


质量

6.用量筒测体积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密度
4.查密度表
√ √
5.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6.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
力的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律 电阻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 √
的串 流关系
并联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 √
压关系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 √
阻关系
电能 1.电功的概念

和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电功
3.运用电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 √



4.读电能表的示数

电流 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 √

2.电荷[量]及单位

3.电流的形成

4.电流的方向


5.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6.用电流表测电流
定 电压 1.电压的作用
√ √ √

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滚动摩擦

力的 1.合力的概念

合成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二力 1.二力平衡概念

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长度 测量
3.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尺度估 √ 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4.测量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 √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

注:1、读数时不要求估读。

2、十个重点知识就是:比热容与热量得计算、光得反射定律与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得特点、电功率、力得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

3、探究实验从原来得12个增加到20个,内容与要求都有所提高。

具体增加与变更得就是:
(1)将原来得“探究固体得熔化过程”改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得规律”;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改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得关系”改为“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得电流、电压得关系”
(2)删去“探究碘升华与凝华过程”、“探究光得折射定律”、“探究重力与质量得关系”。

(3)增加“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得因素”、“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得关系”、“探究声音得发生与传播”、“探究通电螺线管得磁场”、“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得条件”、“探究滑动变阻器得作用”、“探究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要求分值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A4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ADD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AAD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AD物质属性5.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A6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D 7.理解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D 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A物质的结构和尺度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A 4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AD 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A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A新材料及其应用1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A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A运动和相互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216.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A 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作用机械运动和力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DD3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替代法测电阻(描点画图 象) 竖直上抛 带电质点在电场和磁场组 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 动、圆周运动)
23
46
易,在0.5-0.8之间为中,在0.3-0.5之间为较难,在0.3以下的为难。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电磁感应(平均值 求电量)
爆炸(动量守恒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及解释、热力 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两部分气体 的玻意耳定律应 用) 几何光学、折 射定律 波、波动图象
6
15
15
3以下的为难。

选修3-5 能力要求 难度 理解 推理 分析 数学 要求 实验 能力 能力 综合 运用 √ √ √ √ √ √ √ √ √ √ √ √
内 题 型 题 分 序 容
项 目 值
必修1 牛顿第二定律的 图象问题
14 单 选 题 15 16 17 18 19 多 选 题 20
6 6 6 6 6 6 6 匀速直线运动
21
6 胡克定律实验涉 及卡尺读数
实验 题 计 算 题
22 23 24 25 33 (1 )
5 10 12 20
5
选 考 题
33 (2 )
10
总计
34 5 (1 ) 34 10 (2 ) 35 6 (1 ) 35 9 (2 ) 110分
6
备注:难度系数在0.8以上为易,在0.5-0.8之间为中,在0.3-0.5之间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
知识内容 必修2 机车启动、功、动能定理 选修3-1
点电荷电场的叠加
功能关系(机械能的变 化) 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电 流磁效应) 万有引力定律(双星圆 周) 静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 电场中的运动,等势面、 电势、电势能与电场力做 功)

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 √ √ √


√ √ √ √ √ √ √ √ √
声 现 象
声音 的产 生和 传播
乐音、 1.乐音的三要素 噪声 光 现 象 光的 直线 传播 光的 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平面镜成像特点 折射 透镜 1.光的折射现象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凸透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的条件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
功 和 能 机械 效率
3.运用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功的原理 3.机械效率 4.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 能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祝福您

√ √
知识 点 机械 运动
分项细目 A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参照物 3.机械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平均速度的意义 2.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1.惯性现象及简单解释 √ √ √
√ √ √
变速 运动
量!

动 和 力 压力 与压 强 惯性
√ √ √
2.惯性定律 1.压力的概念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 5.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 √
浮 力
浮力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新版)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新版)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平面镜成像特点

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
内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水平要求
考试次数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质量和密度
质量
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调节

5.用托盘天平测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6.用量筒测体积

密度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能和电功
1.电功的概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读电能表的示数

电功率
1.电功率的概念

2.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4.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能力目标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观 察 能 力
分析问题 与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30 实验与探 究 题 19 分
4
天平、毛皮 摩擦过 的橡胶 棒 浮力大小的 影响因 素
天平的调节及质量的称量、电荷的规定及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特点




4 5 6 7
2 2 2 2
√ √ √ √ √ √
易 易 易 中
8
2

2018中考选择题预测
• 新材料应用。根据题目新材料特点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 • 物态变化有两年未出现选择题,2018极有可能出现依据图片 或现象判断物态变化正误的相应选择。 • 发电机或者电动机原理设计的相应选择题。 • 光学可能避开凸透镜成像(17年出现),以光的折射、光的 反射或者直线传播设计相应选项。 • 力学可能涉及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惯性,穿插惯性考 察或者摩擦力的存在条件或影响因素相关设计。 • 电磁波、光纤、核裂变、内能改变方式也可能成为出题点。 • 电学及动态电路17、15出现,18年出现概率较低。家庭电路 相应安全用电15、16年出现,18年极有可能出现,以新科技 或者节能、安全为依托点进行改进。 • 声学连着三年均有相应选项,在力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判 断、超声波次声波应用、减弱噪声途径等方面估计会有涉猎。
√ √ √ √

2
2

√ √ √ √ 中
3
2
多功能车用安全锤
选择题 16 分
4
2
喝饮料、高压锅、水 坝、火车



5
2
体育运动
√ √ √ √ √

6
2
电火花发生器 安全用电、核裂变、化 石能源分类、 电路分析

7 8
2 2
易 中
2016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观 察 能 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 √ √ √ √ √ √ 能力目标
2、压强或者压力影响因素相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 的探究根据新课标要求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3、第三小题肯定是大段的阅读材料题目,考察同学利用物理方 法控制变量法等设计实验或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 规定的基本20个小实验,借助有关热点专题为介质,新科技、 环保、社会热点展开相应设计。
2015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4
量筒、弹簧 秤、温 度计、 光的反 射规律 测量LED灯 的额定 功率
基本仪器的使用或原理;由实验图片考查 实验目的


3 1
8
实物电路连线(电表接法、滑阻接法); 连接电路的规范操作要求;电路故 障分析;电表读数;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规律

(3)难
3 2
7
两个弹性球 选择测量器材;应用控制变量法验证猜想 叠放一 (能识别不变量和自变量,会根据 起下落, 实验要求控制不变量,能分析数据 着地后 得出两个变量的关系); 弹起
依据:
中考选择题特点:
1. 知识点多。每题四个选项每一个都涉及一个相关知识点。 2. 出题题目容易设置误区。比如,选出其中不正确的选项。 3. 图例丰富,利用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 难度不大,但是题目设置很巧妙,必须仔细审题提炼信息
2015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 • 卷要素细目表
解 读
户家初中 朱红艳
研修目的:研究《中考试题》,解读《中考说明》, 把握教材能力。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团队意识,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资源共享,智慧众筹。 新课标,中考说明,近三年中考题。根据高频考 点进行筛选和分析,综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和 要求,立足双基,注重能力的考察和物理方法的 2018年中考试题预 渗透。对可能出现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预计和估 测:在研究陕西省 测。 近三年中考试题的 基础上,遵循稳中 有变,变中有新的 命题规律,结合 能力目标: 2018年新增题型与 知识目标: 研读《中考说明》, 考点,纵向梳理, 解读三年来各题的出题载 四大领域各个子项目, 归纳出陕西省2018 体立足于哪个小实验,出 年中考试题命题方 题主体及其具体的知识点。 各条考试要求。明确 考到什么程度和复习 向。结合社会热点, 考察的侧重点以及方向。 侧重点和方向。培养 新科技,环保等热 学生观察能力,实验 点话题结合物理知 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识点设定命题。 际问题的能力。
7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摩擦 力方向、控制变量法应用



(2)(3)难
2017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分析问题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观 察 能 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3 0 实验与 探 究 题 19 分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分析问题 与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1 2 3 选择题 16 分 4
2 2 2 2
唢呐演奏 生活实际数据 估测 图像与物理量 之间关系 人类对世界 的认识
乐音三要素及其判断、乐音的物理学和生 活中的定义及甄别 长度、时间、温度、质量的常见数据的估 测 晶体熔化图像、液体沸腾图像、路程与时 间图像、质量与体积图像 原子的构成、分子研究工具、运动的相对 性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分析问 题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观察 载体 考查内容 能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综 合 题 16 分
33
7
斜面
斜面相关功、功率、机械 效率的计算;识图能力, 信息提取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
34
2017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分析问题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观 察 能 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24
3
装水的瓶子 经冷冻 后变形 百米赛跑 可燃冰
密度;物态变化;热传递改变内能


填空与 作 图 题 19 分
运动与静止、惯性的过程分析 √

26
4
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图像识图能力、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滑动变阻器的调节 电磁继电器、安培定则、奥斯特现象 作图:重力的示意图、力臂、凹透镜的光 路图

27 28 29
3 3 4
动态电路 温度自动报 警器 凹透镜,路 灯

√ √ √
中 中 易
2016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易 易 中 易
5
6 7 8
2
2 2 2
安全用电常识
图例 新材料:精细 陶瓷 太阳能电池
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发电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工作原理,区别 物质物理属性的判断 √ √

√ √ √ √ √

易 易 中
能量的转化、能源的分类、kwh与J单位 换算
2017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观 察 能 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能力目标 分析问题 与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9
小家电, 利用R=U2/P计算电阻,Q吸 储水 的计算,利用t=w/p 计 式小 算时间,p=UI进行相关 厨宝 电功率的计算


(3) 难
2016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观察 载体 考查内容 能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分析问题 与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分析问题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观 察 能 力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自 学 能 力
实 验 能 力
难度
24
2
衣服吸附灰 尘
摩擦起电的实质、带电体的性质
√ √ √ √ √

25 填空与 作 图 题 19 分 26
3 3
羽毛球运动 长征六号运 载火箭 漂浮水面 的甜瓜 动态电路




31
8
称量法计算浮力、浮力的影响因素、控制 变量法的应用



(3)难
32
7
雨刮器
导体与绝缘体、利用表格提取有用知识点、 思维创新活动



(2)(3)难
2016年中考物理考试要素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能力目标
题型
题 号
分 值
载体
考查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 察 能 力
分析问题 与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填空与作图题2018中考预测
1. 压强浮力连着两年有题,今年因该不会有。有关滑轮杆杠等机 械效率的计算应该是一个出题点。或者热学吸放热计算、热机 的效率。 2.动态电路15、16出现,17年没有,可能在动态电路出题。而数 形结合图像和电路图结合亦是热点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 能力,和根据图像和题干提取有效数据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3.作图题最小力的作图或者浮力的示意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4、有关惯性的填空题。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 平衡力与非平衡力等力与运动的关系。 5、验电器的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及力的作用效果。 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实像和虚像大小的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