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通用版)
2024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2篇)
![2024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aeb8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1.png)
2024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绩效评定和考核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并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绩效评定和考核管理。
第四条绩效评定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成效情况进行评估,以衡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
第五条考核管理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改进。
第六条绩效评定和考核管理应当具有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以及有效、及时、准确、可操作的特点。
第七条绩效评定和考核管理应当与企业奖惩制度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二章绩效评定第八条绩效评定包括年度评定和周期评定。
第九条年度评定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所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
评定周期为每年一次。
第十条周期评定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定周期内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
评定周期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绩效评定应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情况、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绩效、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情况、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等综合考虑,确定绩效评定等级。
第十二条绩效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为最高等级,D为最低等级。
第十三条绩效评定等级的确定应根据评定标准和评定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记录并向企业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考核管理第十四条考核管理由企业领导组织,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十五条考核管理应包括日常监督、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不同形式。
第十六条日常监督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安排情况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4篇)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f094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d.png)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细则1. 目的: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责任,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内容:(1)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文件的编制、落实情况进行评定。
(2) 安全生产工作的整改情况: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评定,包括整改措施的采取、整改时间要求的完成情况,以及整改效果的评价。
(3)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责任划分、救援措施、事故调查报告等进行评定,包括各部门的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和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情况。
(4)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内容、形式、培训人数、培训效果等进行评定,包括各部门人员参与培训的情况和是否达到培训要求。
(5) 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和检查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宣传目标等进行评定,包括各部门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工作情况。
3.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考核指标:(1)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情况: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对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包括目标的制定、计划的编制、实施的情况等。
(2)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和伤亡事故率: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事故率进行评定,包括事故的性质、原因分析、责任划分等。
(3)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包括文件的编制、培训的开展、隐患的整改、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4) 安全生产宣传和检查的效果:对安全生产宣传和检查工作的效果进行评定,包括宣传的覆盖面、参与人数、宣传效果等。
(5)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效果:对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效果进行评定,包括培训的内容、参与人数、培训效果等。
4.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的程序:(1)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及考核管理制度,明确评定的内容和考核指标。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参考)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3a71ad427d3240c8547ef81.png)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帮手”作者: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侯茜/文、图来源:《现代职业安全》杂志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1日研究背景近年来,通过开展“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9年7月〜2010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部署,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提出进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已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课题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出普遍适用于我国企业定量的、科学的、体现预防为主的、用来衡量当前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趋势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众所周知,传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即“问题出发型管理”,重点在事故发生后肇因分析、吸取事故经验的被动反应、消极控制的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安全工作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普遍是根据发生事故的情况来评比,造成了事故预防工作呈现被动态势。
其主要缺点:1.凭经验直观处理生产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少,难于彻底改善系统安全;2.对于企业是否“安全”往往是进行定性评价,一般来讲,符合或达到国家、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就是“安全”,否则就称“不安全”。
“安全”与“不安全”缺乏定量评判的手段,往往在伤亡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措施,属于事后处理型。
3.缺乏系统性,解决安全问题时总是片断和零碎地进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处堵漏洞的被动局面。
4.我国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多数是根据发生事故(尤其是伤亡事故)多少来评比的,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
针对传统安全管理的弊端,在吸纳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运用安全定量科学的思想,课题组提出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概念,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综合、定量的判断,为合理分配安全资源,确定隐患排查治理重点,为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行政许可等工作提供依据。
(完整版)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完整版)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7e8f80f46527d3250ce08d.png)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一、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1.前期准备,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3.划分评价单元4.定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具体程序如图4—l所示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6、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结论。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况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高度概括评价结果;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沦;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等。
(一)安全预评价内容1.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
安全经济学
![安全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84456c561252d380eb6e71.png)
边际效用:指对某种物品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
其中总效用指一个人从消费某些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总好处或总满足程度,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
机会成本:指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这里指做出的一种选择是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价值: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
安全成本: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它是衡量安全活动消耗的的重要尺度。
安全成本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安全投资:安全活动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前提的。
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称为安全投资。
安全收益:安全收益具有广泛的意义,它等同于安全的产出。
安全的实现不但能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而且能通过维护和保护生产力实现促进经济生产增值的功能。
安全经济学的形成是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认识到以下几点:安全的要求水平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安全科学的重要目标包含着发展社会经济;在安全科学领域内,存在着提高安全活动效益的问题。
安全经济学:安全经济学是研究安全的经济(利益、投资、效益)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安全活动效益规律;安全经济的科学管理。
安全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对比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安全经济学的特点:系统性、预见性、优选性、部门性、边缘性、应用性。
安全活动的基本特性:避免事故或危害有限性,有两层含义。
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事故或危害事件虽可以避免,但难于完全或绝对避免;各种事故或危害事件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能避免,但难于完全或绝对避免。
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极端性,有三个含义。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一无穷大”事件;描述安全特征的两个参量——安全性与危害性具有互补关系;人类从事的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
安全生产指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指数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5633286fec3a87c24128c42c.png)
安全生产指数1、安全生产指标什么意思?企业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好处:(一)能够落实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明确要求,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自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能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三)能够加强安全监管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地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不同安全生产水平的企业数量,为加强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四)能够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2、安全生产指标怎么写复制的,这个可以吗辽宁省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软件下面分七个方面向大家综合介绍一下这套指标体系及其应用软件。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和指导思想企业的发展要靠两个轮子,一个是“管理科学”,一个是“技术进步”,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也体现了这两个宗旨,企业只有遵循这两个原则,才能取得最好的经营成果和树立最佳的企业形象,企业才能有发展后劲。
这套评价体系力求全面考核企业的“管理科学”,和“技术进步”程度,并力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进行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把总产值最大化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这样就造成了企业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抓生产、不抓销售;只重投入、不重挖潜。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5fe62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d.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Basic norms for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enterprises 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4。
1原则4.2建立和保持4。
3评定和监督5核心要求5.1目标5.2组织机构和职责5。
3安全生产投入5。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5教育培训5。
6生产设备设施5。
7作业安全5.8隐患排查和治理5。
9重大危险源监控5.10职业健康5。
11应急救援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前言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
本标准首次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f27e33bceb19e8b8f6badf.png)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一、安全生产指数理论1.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安全生产指标分为安全生产发展指标,或称事故预防指标,如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指标、安全管理发展指标、安全教育发展指标等,如图1。
2.事故指标体系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的另一大类就是事故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指标体系包括五大绝对指标和四大相对指标,如图2所示。
安全生产的指标是反映安全生产现实状况和客观状态的重要、基础的指标。
但由于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因此,在反映安全生产或事故的一般规律上具有局限性和信息包容量的有限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安全生产指数”理论。
3.“安全生产指数”理论与方法图1安全生产发展指标体系我们应用现代的量纲归一化理论,依据于信息量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和原则,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安全状况的“安全生产指数”理论。
安全生产(事故)指数是一综合的无量纲指数。
用这一理论可动态地反映安全生产持续改善水平,对地区、行业进行综合的横向比较分析,有利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政策和科学激励。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是利用重要的核心指标作为指数基元,根据分析评价的需要进行指数测算,从而对安全生产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
其指数概念有两个:一是Y—指数(也称同比指数),是纵向比较指数,能反映本企业、本地区自身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的(持续)改善水平。
其数学模型是:Ky=(R1/R0)×100式中:R是行业安全生产特性指标或综合指标R1是当年指标,R0是参考(比较)指标(前一年指标、基年指标或者近n年平均(滑动)指标)。
二是X一指数(也称综合指数),是横向比较指数,反映企业、地区、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相对水平。
可以对企业、地区或国家间进行横向综合比较。
综合指数的第一种计算模型是企业、地区或国家间的两两比较模型:Kx=R1/R0×(W0/W1)×100式中:R1是被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指标;R0是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指标;W1是被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W0是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f20c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对工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指数逐渐成为了衡量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标志。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包括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等级、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
通过对安全生产指数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人员财产的安全。
正文安全生产指数的定义安全生产指数是衡量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综合指标。
可以从全面的角度对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价,也是衡量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优劣的重要依据。
安全生产指数的具体数值通常是由安全隐患发现情况、事故发生率、安全培训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得出,反映了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生产指数的计算方法安全生产指数是通过对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一个评价得分的指数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安全生产指数 = 安全文化氛围 * 安全管理措施数量 * 安全事故发生率 * 安全检查合格率 * 安全培训情况其中,各个因素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可根据管理者的预期目标、职责和角色分配情况确定。
此外,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地增减指标。
安全生产指数的评价等级根据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指数得分情况,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通常将其划分为以下五个级别:•A等级:90分以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非常优秀;•B等级:80-90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好;•C等级:70-80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一般;•D等级:60-70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差;•E等级:60分以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非常差。
通过评价等级,可以为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
对于各级别的企业,单位还需给出合适的对策和专家指导,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安全生产指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安全生产指数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单位,尤其是工贸类企业、单位。
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11e3cea6852458fb760b561a.png)
安全生产管理指标1、如何将安全生产管理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管理指标细化、分解及控制指标考核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根据公司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依据制定的,目的是保证公司年度安全伤亡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公司根据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良好秩序,现将各级安全生产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
一、公司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年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得超过1 起、不得有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不得超过2 人、财产损失不得超过0.5 万,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和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二、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细化和分解公司为落实2013 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安全生产,现将公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细化和分解如下:2013 年公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1、全年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得超过1 起、不得有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不得超过2 人、财产损失不得超过0.5 万,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和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2、公司成立以***为组长,道班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
依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3、全年召开驾驶员安全例会不得少于12 次,全年组织违法驾驶员专项培训不得少于2 次。
每季度以安全宣传栏、黑板报、安全短信等方式进行安全宣传和事故预防措施。
4、全年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隐患自纠自查行动(重点检查驾驶员资质、车辆安全技术、养护施工机械、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5、GPS 设备完好率达100%,监控率达100%。
6、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7、公司内不发生责任事故,不发生恶性案件。
8、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应专项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三、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四项安全生产指数得到有效控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公司按季度对货运车辆进行安全考核,考核内容包含以下内容:(1)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符合要求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5c0d939ab4daa58da0114ae1.png)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安全生产预警指数近年来,通过开展“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6年7月,2016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部署,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提出进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6),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课题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出普遍适用于我国企业定量的、科学的、体现预防为主的、用来衡量当前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趋势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众所周知,传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即“问题出发型管理”,重点在事故发生后肇因分析、吸取事故经验的被动反应、消极控制的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安全工作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普遍是根据发生事故的情况来评比,造成了事故预防工作呈现被动态势。
其主要缺点:1(凭经验直观处理生产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少,难于彻底改善系统安全;2(对于企业是否“安全”往往是进行定性评价,一般来讲,符合或达到国家、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就是“安全”,否则就称“不安全”。
“安全”与“不安全”缺乏定量评判的手段,往往在伤亡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措施,属于事后处理型。
3(缺乏系统性,解决安全问题时总是片断和零碎地进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处堵漏洞的被动局面。
4(我国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多数是根据发生事故(尤其是伤亡事故)多少来评比的,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
针对传统安全管理的弊端,在吸纳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运用安全定量科学的思想,课题组提出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概念,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综合、定量的判断,为合理分配安全资源,确定隐患排查治理重点,为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行政许可等工作提供依据。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26381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旨在建立全面、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方针如下: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3.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目标:1. 实现重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2. 实现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 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4. 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原则:1. 领导责任原则: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全员参与原则: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共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秩序。
3. 预防为主原则:强化隐患排查,落实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 事故处理原则:严肃事故处理,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总体协调、决策和监督。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2)安全质量管理部: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3)安全技术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
(4)安全生产培训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5)安全生产信息部: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安全生产数据,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负责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和措施,并组织落实。
(2)负责项目安全生产资源的配置,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
(3)组织项目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024年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3篇)
![2024年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569a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3.png)
2024年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引言:煤矿安全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水平,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完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2024年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的相关内容。
一、煤矿安全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具体数据和指标进行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包括:(1)数据收集:搜集煤矿安全相关的数据,如事故发生率、事故死亡率等。
(2)风险评估:使用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煤矿安全的风险系数,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煤矿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出评估结果。
2.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主观判断和经验总结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1)主观判断: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总结,进行主观判断。
(2)风险分级:将煤矿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确定煤矿的安全状况。
(3)评估结果:根据主观判断,得出煤矿的评估结果。
二、煤矿安全评价程序1.数据收集阶段:(1)收集煤矿的相关数据,如煤矿的基本情况、煤矿事故的记录、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等。
(2)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类。
2.风险评估阶段:(1)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使用定量评价方法或定性评价方法,进行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2)计算煤矿的风险系数,得出煤矿的风险等级。
3.综合评价阶段:(1)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煤矿的综合评价指数。
(2)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得出煤矿的评估结果。
4.评估报告编制阶段:(1)编制煤矿安全评估报告,包括煤矿的基本情况、风险评估结果、评估结论等。
(2)对评估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结论:2024年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的改进是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了解煤矿的安全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煤矿安全评价程序的改进,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评价大纲整理 (doc )
![安全评价大纲整理 (doc )](https://img.taocdn.com/s3/m/1cffa7323968011ca30091ca.png)
二、安全评价基本知识1、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
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
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这个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个方针,其含义是: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
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
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
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
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
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
所谓统一性,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
智慧安监-安监指数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安监-安监指数应用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5f34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e.png)
智慧安监安监指数应用系统设计方案XXX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2)二业务用户 (2)三业务流程 (4)四业务功能 (4)五技术方案 (5)5.1 信息接入 (6)5.2 指数模型 (10)5.3 指数多维展示及发布 (11)5.4 指数分析应用 (12)5.5 辅助决策 (15)5.6 指数管理 (17)5.7 系统管理 (22)六系统配置 (23)一系统概述安监指数应用子系统通过对公共信息平台的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XX市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形成科学有价值的指数结论,把握城市安全生产的态势及相关信息,并对宏观态势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二维GIS、三维GIS)。
通过分析指数波动的变化,一是智能化地分析指数波动原因,查找导致指数变化的事件;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应对策略。
为安监局职能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指导,实现对安监局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的考核和指导,协助安监局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化。
二业务用户安监指数子系统用户表本系统业务用户包括XX市市领导、市安监局监管人员、集聚区监管人员。
监管主责单位主要是根据指数系统提供的辖区内安监态势统计数据,查阅日报、周报、月报,根据安监指数的指标及趋势进行分析,领导根据安监指数应用子系统对辖区安监事件进行统一分析、指导和预判。
三业务流程安监指数应用业务流程图四业务功能(1)通过对公共信息平台的安全生产的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XX市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形成科学有价值的指数结论,把握城市安全生产的态势及相关信息,并对宏观态势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二维GIS、三维GIS)。
(2)通过分析指数波动的变化,一是智能化地分析指数波动原因,查找导致指数变化的事件;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应对策略。
(3)为安监局职能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指导,实现对安监局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的考核和指导,协助安监局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化。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表征与分级预警技术运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表征与分级预警技术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f5ba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2.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表征与分级预警技术运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表征与分级预警技术运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先阐述了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点和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运输等领域安全风险管控面临的挑战,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和研判、加强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加大对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力度、注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隐患排查的闭环管理,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等,还引入分级预警技术,进而不断的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表征;分级预警技术;运用引言:当前,为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和工艺以及设备等复杂耦合问题,有必要提出基于事件树和保护层风险动态表征以及分级预警模型,实现涵盖风险评估的风险动态量化特征,并利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预警等级指数,达到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目的,以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点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原料品类繁多,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非常高。
而在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期间,不管是所利用的原辅料,还是半成品和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危害,比如易燃易爆炸、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
受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相继的增加需要原辅料数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有的危险化学品产品数量和体积虽小,但都具有相当的危害力。
产品生产工艺非常的特殊。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流程较为复杂,而不管是对环境温度,还是压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生产环节中,需要经过的化学反应比较多,涉及各种原辅料,在生产时也具有危险性。
这为实现生产,除了要严格的按照生产流程外,还应严格的遵循技术标准。
企业生产规模大。
危险化学品企业具有非常多的特点,不仅规模大,还生产连续性,涉及的仪表器械非常多,也对生产设备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此同时,有必要定期的去维护设备,因为这非常的关键,如果对设备没有及时维护,很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整理)安全生产指数.
![(整理)安全生产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902fedc59e31433239689397.png)
【字体:小大】第二节安全生产指数理论一、安全生产指数概念及意义“指数”是一种无量纲的相对比较指标,出于具有直观易懂、科学准确、内涵丰富等特点,能够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将“指数分析法”应用于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一个趋势。
“安全生产指数”是应用量纲归一化理论,依据信息量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和原则,对安全生产的指标体系的创造性发展。
安全生产指数能够反映地区综合性或行业的事故特征,通过安全生产指数可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状况和水平利用“安全生产(事故)指数”进行表达,能够综合评价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生产状况和事故水平,这是对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同时,由于安全生产指数是一综合的无量纲指数,用这一理论可动态地反映安全生产持续改善水平,对地区、行业进行综合的横向比较分析,有利于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评价(排行榜)、有利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政策和科学激励。
二、安全生产设计的思路及原则1.设计思路“安全生产指数”不仅要能在横向上对各行业、企业、地区进行综合比较,还需要能够在纵向上反映地区或企业(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水平。
且基于选用的“基元指标”要具有相对数的特点。
基元指标的选取应遵循设计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有效原则及简约原则。
基元指标可以是某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或特性指标(如亿元产值事故率、损失率,干人死亡率、伤亡率、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频率,亿时死亡率等)。
2.设计原则中国安全生产(事故)指数结合原有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并建立新的体系,在指数及体系的设计和指标的选取上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安全生产(事故)指数旨在改进中国安全指标纷繁杂乱的现状,科学动态地反映中国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状况,指数及体系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
(2)科学性原则指数的设计及体系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
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才具有可信性。
安全生产指数
![安全生产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f63790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c.png)
安全生产指数安全生产指数是评价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障员工安全的关键因素。
一个较高的安全生产指数意味着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员工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现将如何提高安全生产指数总结如下。
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操作机械设备,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要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
同时,要加强安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各种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如灭火设备、防护设施等,必要时进行更新和更换,提升安全设备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还应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要建立良好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进行报告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也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合力。
最后,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执法。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执法工作,严肃追责,从而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提高安全生产指数是企事业单位安全思想和管理水平的体现。
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设备维护与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以及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执法,才能够提高安全生产指数,保障员工安全,推动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1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及应用(通用版)
一、安全生产指数理论
1.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指标分为安全生产发展指标,或称事故预防指标,如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指标、安全管理发展指标、安全教育发展指标等,如图1。
2.事故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的另一大类就是事故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指标体系包括五大绝对指标和四大相对指标,如图2所示。
安全生产的指标是反映安全生产现实状况和客观状态的重要、基础的指标。
但由于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因此,在反映安全生产或
事故的一般规律上具有局限性和信息包容量的有限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安全生产指数”理论。
3.“安全生产指数”理论与方法
图1安全生产发展指标体系
我们应用现代的量纲归一化理论,依据于信息量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和原则,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安全状况的“安全生产指数”理论。
安全生产(事故)指数是一综合的无量纲指数。
用这一理论可动态地反映安全生产持续改善水平,对地区、行业进行综合的横向比较分析,有利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政策和科学激励。
“安全生产指数”的设计是利用重要的核心指标作为指数基元,根据分析评价的需要进行指数测算,从而对安全生产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
其指数概念有两个:
一是Y—指数(也称同比指数),是纵向比较指数,能反映本企业、本地区自身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的(持续)改善水平。
其数学模型是:
Ky
=(R1
/R0
)×100
式中:R是行业安全生产特性指标或综合指标R1
是当年指标,R0
是参考(比较)指标(前一年指标、基年指标或者近n年平均(滑动)指标)。
二是X一指数(也称综合指数),是横向比较指数,反映企业、地区、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相对水平。
可以对企业、地区或国家间进行横向综合比较。
综合指数的第一种计算模型是企业、地区或国家间的两两比较模型:
Kx
=R1
/R0
×(W0
/W1
)×100
式中:R1
是被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指标;R0
是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指标;W1
是被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W0
是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
综合指数的第二种模型是n行业、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综合比较,其数学模型是:
Kx
=[R0
×W0
]/[∑Wi
Ri
/n]×100式中Wi
是第i个地区的危险权重系数。
二、安全生产指数理论的应用
1.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公报
我们建议国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公报的制度。
每年国家和各级政府,将地
图2事故指标体系
区安全事故状况、行业安全安全事故状况和公共安全事故状况进行定期公报.在公报指标体系中,用同比指数和综合指数的方法,可简明和充分地表述安全生产状况,并争取将安全生产指数(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指标体系中。
如表1。
2.用同比指数探索事故高峰规律
应用安全生产同比指数反映纵向变化的规律,因此可用于分析持续改进的情况,探索或预测灾变年(高峰期)的状况。
为此,我们提出事故高峰的判断理论和原则有三:一是事故总量增长过大;二是同比指数水平超过110;三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发生突破性重特大事故。
3.用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和分析安全生产现状
对于国家、地区或行业,应用综合指数对外可认识自身的综合相对地位,对内可进行合理评价,进行综合评比公报或内部排行。
如根据2001年LLO(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20余个国家的劳动工伤10万人死亡率指标,我国的数据是8.1人,世界20个国家平均值是8.496人,美、英、德、法、日5国平均是3.18人。
基于这一指标,可得出我国综合安全生产(事故)指数水平,即:相对发达国家是255,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95.3(其它一些国家的综合安全生产指安数水平是美国47,英国8.2,德国40.2,日本38.8,意大利94.1,加拿大78.8,
表1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统计公报
见表
俄罗斯169,澳大利亚47,巴西218,韩国224,乌克兰108,墨西哥106,阿根延254,奥地利57.6,丹麦35.5,波兰64.7,马来西亚124.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综合安全生产水平略好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给我国“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而艰巨的任务。
4.科学制定我国安全小康的发展战略目标
应用安全生产指数理论和方法,我们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安全小康的战略目标原则:一是安全生产发展指标有较明显的进步或事故预防指标有新的突破;二是避免事故高峰再度出现或延长出现的周期,即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同比指数低于110,在发展进程中特大恶性事故无突破性状况发生;三是力求各类事故指标平均增长率下降,如各类事故死亡总量增长率低于6%或同比指数低于106;五是事故综合指数在世界上(对于省市而言范围在国内)的相对位置降低;六是使重特大事故发生率(或起数)降低。
用安全生产指数理论和方法,我们还将进行全球性的对比分析研究,以及对我国省市地方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罗云)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