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连云港
![连云港](https://img.taocdn.com/s3/m/9a13e0233169a4517723a350.png)
连云港港口一、历史背景连云港伴随陇海铁路东延寻找最便捷出海口而于1933年兴建,起初是陇海铁路终点海港,此后取“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得名,寓意“航交旺盛,帆舰连云”。
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注连云港,希望连云港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如今的连云港,历经76年的风雨洗礼,特别是近10年的跨越发展,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二、地理区位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
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2010年连云港港口完成吞吐量1.35亿吨;完成集装箱387.1万标箱。
三、港口现状连云港港目前拥有包括集装箱、散粮、焦炭、煤炭、矿石、氧化铝、液体化工、客滚、件杂货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
根据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
根据腹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预测连云港港2010及2020年吞吐量将达1.2亿吨和1.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340万TEU和800万TEU。
连云港港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是中国沿海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应加快发展成为集装箱运输干线港”。
连云港港分为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五个港区。
俞向阳介绍,在所谓的“一体两翼”的组合港中,连云为主港区,赣榆、前三岛位于北港区,徐圩、灌河位于南港区。
其中,连云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赣榆、徐圩港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功能;前三岛港区以石油运输为主;灌河港区以散杂货、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修造船功能。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6b6e4c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c.png)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连云港港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集装箱运输因其运速快、安全性强、运量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已成为全球港口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连云港经济腹地广阔,具备发展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优势。
一、连云港港口发展概况(一)地理位置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北部是长达6公里的东西连岛,南部则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云台山,现为江苏省最大的海港,也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
(二)发展进程连云港港口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开始对外开放的大浦港。
当前的港口地址是1933年以后逐渐建设起来的。
建国后,国家对连云港原有的港区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造,兴建大型码头和泊位,扩大主要作业港区的建设规模。
目前,连云港港已成为集旅客集散、货运管理、中转运输、装卸搬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交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三)发展现状1.港区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口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港区五个港区构成。
其中,连云港区是连云港的主港区,赣榆和前三岛港区位于北部,徐圩和灌河港区位于南部。
2021年年底,徐圩港正式通航,初步形成“一體两翼”组合大港的局面。
2.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江苏省政府都很重视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不断推进港口航道建设,兴建大型深水码头,以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对港口航道和码头的要求,并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目前港口已建成30多个码头泊位,开辟有40多条班轮运输航线,可到达欧美、中东、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
3.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情况。
连云港港口的经济腹地覆盖了我国中部与西部的广大地区。
其中,苏北地区作为连云港港重要的经济腹地,受到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政府大力促进苏北地区经济、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推动港口腹地的城市化进程。
4.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集装箱量运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546万TEU,排名全国第九。
徐圩港区
![徐圩港区](https://img.taocdn.com/s3/m/3fade1c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e.png)
历史文化
徐圩片区坐落于连云港市区东南端,境内有一座小山,名为东陬山。“陬”字何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角 落的意思。1855年徐圩片区海岸由大板桥嘴至埒子河口一线向陆域后退了0~4公里,这就首先造成了一个先决条 件,即徐圩港区建港后不会淤塞。道光20年(1840年),由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徐圩滩涂,已有刘姓垣商前往进 行盐业开发。在地势稍高处,建有刘圩盐滩;稍后,大伊山的徐姓垣商也前往埒子河北进行开发;在刘圩东建有 东徐府1986年组织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权威地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任美锷先生为队长的江 苏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考察队在其调查报告中论述道:云台山周围地表下30米即钻到第三纪红层,其上覆盖着 晚更新世陆相沉积物和全新世海相淤泥层。其地层:地表以下至2米为灰黄色粉沙粘土,现代河流沉积;2~9米 灰黑色淤泥、夹沙、贝壳碎屑,海相沉积:9~16米,黄棕色亚粘土,为晚更新世陆相沉积;再下为风化的基层。 这一论述充分说明30万吨级航道开挖是可行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不会遇到硬度很高的地层障碍。
2010年1月徐圩港区总体规划获得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一步提升连云港港的战略地位。
2022年8月17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航道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连云港口岸扩大开放,实现了徐圩港区的对外开放。
港口建设
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按照“一次立项、分期实施”的原则,连云港港 分别于2016年、2020年建成投用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主港区航道,累计建成航道工程70.5公里及相 应配套设施。2022年8月17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航道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d79b84763231126edb11a0.png)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江苏最大码头——连云港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开工建设
![江苏最大码头——连云港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开工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c778a55804d2b160b4ec06c.png)
原材料 、 能源等运输服务 , 具有运输 、 中转 、 仓储、 物流等 多种功 能 。
启海 港 区规划建 设 三厂 、 兴两 大作 业 区 , 连 建 设 100至 3O O E级 泊位 5 0 N 9个 , 设计 吞 吐能力
液体散 货及 危险 品泊位 l 3个 , 近期 计 划 投 资 I O 亿 元 以上 , 设计 吞吐能 力超过 1 吨 , 连云 港 总 亿 是 港完 善功 能 、 升 能力 , 务江 苏 沿 海钢 铁 、 化 提 服 石 产业 布局 的重 点 作业 区。先 期 启动 建 设 的 3 0万
起 尘风 速 以下 , 而 降低 煤炭 堆 场 的起 尘 量 。该 从 防风 网建成后 , 以有 效地 控制 东 港 区煤 炭 堆 场 可
交通运输 部和 江苏 省 联 合组 织 的专 家 审查 , 通 南
港在原 有十大 港 区 的基 础上 , 又诞 生 了一个 新 兴 工业港 区 。
的扬尘 , 补冬春两 季风 大 、 弥 气候 干燥及 洒水 受限
了启海港 区建设 , 在南 通市 港务 管理局 和启东 、 海
江 苏最大码 头—— 连 云 港港 3 O万 吨级 矿 石 码 头
开 工建设
8月 5 1 3上午 , 随着 一 根预 制 桩 缓 缓 打 人 旗 台作业 区海 岸 , 苏首 座 3 江 O万 吨 级 矿 石 专 业 码 头, 也是 江苏最 大码 头在连云 港港 正式开 工建设 ,
成 。工 程于 2 0 0 7年 1 开始 进 行 前 期 准 备 , 0月 总
投 资 65 0万 元 。 0
秦 皇 岛港煤三 期防风 网通过控 制改 善煤 炭堆
南通 港诞生第 十一大 港 区—— 启 海港 区 9月 6日, 南通 港启海 港 区总体 规 划 , 过 了 通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3231354f7ec4afe05a1df05.png)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连云港港口介绍.
![连云港港口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4de52a0c850ad02df80416c.png)
连云港港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 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连云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 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
发展目标
• 一是吞吐量,2005年达到5000万吨,力争 2010年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 二是集装箱,力争每两年上一个百万标箱 台阶,到2010年争取达到300万标箱;
连云港港拥有包括集
装箱、散粮、焦炭、煤 炭、矿石、氧化铝、液 体化工、客滚、件杂货 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 位30个;与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 航关系,辟有至欧洲、 美洲、中东、东北亚、 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 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 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 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近年来,连云港港的战略区位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
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2009年国务院把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 国家战略,2010年又把连云港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畴, 2011年正式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 区,并把连云港确立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 家战略四重叠加的政策机遇,为连云港港插上了崛起腾飞 的翅膀 。
连云港港口介绍
结构
• 连云港港简介
•
重要性
•
历史概况
•
发展现状
•
发展目标
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洲湾西南岸、 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 (主要港区)。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 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 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 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 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用智慧之笔擘画壮美画卷
![连云港港用智慧之笔擘画壮美画卷](https://img.taocdn.com/s3/m/e9b37d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9.png)
02
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 备与系统
包括自动化集装箱堆垛机、自动引导 叉车、自动化岸桥等,能够大大提高 装卸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3
全面的数字化管理与 决策平台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港 口运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管理层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能够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智能化码头建设
自动化操作流程
货物吞吐量和航运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智慧港口建设,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益和 管理水平。
推动产业升级
连云港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撑,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3
智慧港口建设内容与目标
建设内容概述
01
智能化的码头运营管 理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码头操作的全流程,包 括货物装卸、堆存、运输等,能够实 现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
自动化装卸设备与系统建设
自动化集装箱堆垛机
通过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自动化识别和操作,减少 人工操作失误,提高堆垛精度和效率。
自动引导叉车
采用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叉车的自动化引导和操作, 提高货物搬运的速度和安全性。
自动பைடு நூலகம்岸桥
通过高精度定位、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岸桥的自动化装卸和运 输,提高岸桥作业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智慧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环境影响。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关注度提高,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智慧港 口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连云港港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连云港港应加大投入,提升港口基 础设施水平,包括码头、航道、仓 储等设施的升级改造。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全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ff853651e79b896902263d.png)
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市为依托,东距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港383 n mile、1106 n mile;北至港342n mile、港107 n mile。
2.1.2 气象市位于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20万吨!连云港港靠泊开港来最大铝矾土船
![20万吨!连云港港靠泊开港来最大铝矾土船](https://img.taocdn.com/s3/m/1fb9c3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1.png)
20万吨!连云港港靠泊开港来最大铝矾土船近日,连云港港区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连云港港靠泊开港来最大铝矾土船,这是一艘载重量高达20万吨的大型货船,它的到来将为连云港港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
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中国东海沿岸地区重要的港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港口。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之一,连云港港区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而且还是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连云港港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了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此次迎来20万吨铝矾土船的到来,将极大地促进了连云港港区的货运量和物流运输效率。
这艘大型货船的到来不仅为连云港港区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据了解,这艘载重量高达20万吨的铝矾土船将主要用于运输矿砂等原材料,为当地的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铝矾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铝冶炼、制造耐火材料、轻质混凝土、人造含铝质料等工业领域,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而20万吨的大型铝矾土船的到来,将满足当地工业生产对矿砂原材料的需求,有力支持了当地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据连云港港港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这艘大型货船的安全靠泊和顺利开港,港务局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航道清淤、航标维护、码头设施完善等,确保了船舶的安全靠泊和高效开港。
港务局还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铝矾土船运输工作,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20万吨的大型铝矾土船的到来,不仅为连云港港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的港口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连云港港作为中国东海沿岸地区的重要港口,一直以来都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而闻名。
而如今,20万吨的大型货船的到来更是为连云港港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连云港港区也将通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物流产业,进一步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连云港港港务局将积极引导和支持港口企业加大矿砂等原材料的进口和出口,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丰富港口的货运结构,进一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益和经济效益。
连云港061227
![连云港061227](https://img.taocdn.com/s3/m/6ee2b17102768e9951e738f7.png)
港口简介连云港港地理坐标为119º27′E,34º45′N,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
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自然条件气象:气温:连云港港为暖温带气候类型。
年平均气温14℃,8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5.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0.6℃。
主港区和罐河口港区均为不冻港区。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852.8毫米。
每年6~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60%以上,最大日降水量156毫米,年均降雨天数近百日。
风况:常风向偏东,强风向偏北。
大风除年均一次台风影响外,一般出现在冬季,最大风速为28米/秒。
雾况:港区多雾月份为3~6月,每年有雾天数约20天左右。
雾多出现在早晨3~10时,一般不影响港务作业。
东西连岛的屏障作用,加拦海大堤的建成,港湾内一年四季风平浪静,一年365天可全天候作业。
冰况:港区一般不结冰,偶有薄冰,无碍船舶航行作业。
水文:潮汐:连云港为不规则浅海半日潮港。
平均海面2.94米,平均潮差3.39米平均大潮高潮位4.93米,平均小潮高潮位4.61米,平均大潮位潮位-1.86米,平均小潮低潮位1.79米,实测最低潮位-0.45米,实测最高潮位6.5米,平均涨潮历时5.62小时,平均落潮历时6.8小时。
潮流:由于西大堤建成后主港区城三面闭合一面向东开敞的缺口环状港湾,涨潮时潮流向西流入湾内,落潮时向东泄出。
交通情况水运交通:到目前为止,连云港港开通了至日本、韩国、美西、地中海、欧洲、沿海支线、内贸航线等多条集装箱航线,内贸航班直达黄埔、泉州等南方港口。
连云港集装箱航班密度每月已达150班,确立了华东地区内贸中转港和外贸基本港地位。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b43fc8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8.png)
多元化经营
总结词
拓展港口业务范围
详细描述
连云港港口应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开展多元化经营。除了传统的货物装卸业务外,还应发展仓储、配 送、加工、保税等增值服务,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连云港港口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
制定港口发展政策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支持连云港港口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 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由于连云港港口地理位置偏远, 运输距离较长,导致运输成本较 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
的竞争力。
仓储成本高
由于连云港港口仓储设施不足,货 物在港口滞留时间长,导致仓储成 本较高。
物流信息不畅
由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 传递不畅,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
01
02
03
港口设施不完善
连云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对滞后,部分设施老化 、陈旧,不能满足日益增 长的货物吞吐需求。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港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港口经营行为,保障 港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高校、培训机构等途径,培养一 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港口管理人 才,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引进高端人才
积极引进国内外港口管理、物流等方 面的专业人才,为连云港港口发展提 供智力支持。
生态保护问题
随着连云港港口的发展,周边生态环 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填海造 地、植被破坏等,这些问题对生态平 衡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03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
市场定位
总结词
明确港口发展目标
详细描述
连云港港口应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地理位置优势,确定港口 的定位,是作为转运枢纽、大宗货物交易中心还是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https://img.taocdn.com/s3/m/9529e6e89b89680203d825ba.png)
连云港港目录连云港港 (1)一、连云港港 (3)(一)港口简介 (3)(二)港口功能 (3)(三)港口建设 (3)(四)自然条件 (4)(五)交通条件 (4)(六)经济腹地 (4)(七)区位优势 (5)(八)历史沿革 (5)(九)发展现状 (5)(十)港区分布 (6)(十一)港口成绩 (6)二、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8)(一)发展简史 (8)(二)公司简介 (8)(三)历史沿革 (8)(四)企业文化 (9)(五)招聘信息 (9)(六)竞争优势 (10)(七)竞争劣势 (11)(八)未来展望 (13)一、连云港港(一)港口简介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和12个区域性枢纽港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最重要、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岸,全球百强集装箱港,江苏省唯一的大型海港。
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的东北端的连云港市.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中国十大港口之一,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连云港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亿吨大港。
港口现有万吨以上泊位30个,2009年,连云港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378.3万吨,名列全国第八,仅次于大连港。
连云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多个港口有着密切的通航关系和贸易往来。
连云港港目前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二)港口功能连云港港以集装箱运输和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商贸流通功能和临港工业发展并重,客运与货运相结合,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及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https://img.taocdn.com/s3/m/a373f9fef705cc17552709a6.png)
连云港港港口概况:地理位置及交通环境连云港港地理坐标为119o 27′ E, 34o 45′ N,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
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截止2003年末,拥有生产性泊位3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包括煤炭、集装箱、木材、粮食、危险品等专业码头,泊位岸线6 273米,年设计吞吐能力2 265万吨;目前已形成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三大港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大中小泊位配套,散杂货、集装箱并举,运输功能齐全,内外贸兼顾,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运输枢纽港。
自然条件水文潮汐。
连云港港为不规则浅海半日潮港。
平均海面2.94m,平均潮差3.39m,平均大潮高潮位4.93m,平均小潮高潮位4.61m,平均大潮低潮位负1.86m,平均小潮低潮位1.79m,实测最低潮位负0.45m,实测最高潮位6.5m,平均涨潮历时5.62h,平均落潮历时6.8h。
气温。
连云港港为暖温带气侯类型。
年平均气温14度;8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5.8度;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0.6度,但港区一般不结冰,偶有薄冰,无碍船舶航行作业。
雨况港区年均降雨量为852.8mm。
6~9月份为多雨月份,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年均降雨天数近百日。
雾况港区多雾月份为3~6个月,每年有雾天数约20天左右。
雾多出现在早晨3~10时,一般不影响港务作业。
导航信息为淤泥质,总长20.35km,水深-9m。
其中外航道63。
--243。
走向,底宽160 m,弯道段底宽为160 m至270 m,通航水深-9m,总长12.35km,3.5万吨级船舶可双向航行,5万吨级可单向航行。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60eda66edb6f1afe001f03.png)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多降水量 mm年最少降水量 mm日最多降水量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751fd2c850ad02df804169.png)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多降水量mm年最少降水量mm日最多降水量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26cd1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3.png)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连云港是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背靠淮河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备受关注。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是十分喜人的。
截至2024年,连云港港口已经建立了丰富的港口产业链,包括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港口建筑和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
港口物流是连云港港口最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港口自身拥有5000多米的深海岸线,配套设施完善,为物流货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连云港港口还大力发展航运服务,服务于国内外的货运船只,并通过开辟国际班轮航线,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提升港口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连云港港口还注重发展港口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码头和船坞设施,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
连云港港口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连云港港口周边的港口竞争激烈,如青岛港、上海港等,这些港口都有着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对连云港港口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次,港口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劳动力成本、燃料成本等,给港口经营带来了负担。
此外,连云港港口的港口深度、港口的航道等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改造,以适应大型船只的进出,进一步改善港口的竞争力。
然而,连云港港口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物流需求将持续增长,港口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连云港港口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将会受益于这一趋势,并有机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其次,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连云港港口位于黄海、东海和太平洋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
因此,连云港港口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港口之一,担当起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的桥梁作用。
同时,连云港港口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港口发展的多元化水平。
总之,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61e5f3f705cc17552709b9.png)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c77bc10b4e767f5bcfce67.png)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市为依托,东距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港383 n mile、1106 n mile;北至港342n mile、港107 n mile。
2.1.2 气象市位于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表1-1 风速特征值统计表Table 1-1 Wind speed eigenvalue statistics(四)雾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1km)20d,最多36d,最少11d。
全年以3~4月雾日数最多。
雾的出现以晨雾居多,一般上午10时后消散,全天有雾时很少。
图1-3 大西山海洋站风玫瑰图Figure 1-3 Lianyungang Daxishan ocean station wind rose diagram图1-4 大西山波玫瑰图Figure 1-4 Lianyungang Daxishan wave rose(五)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
(六)灾害性天气1、台风地区受台风影响不太严重,基本为台风边缘影响。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1.5次。
1997年的9711号在登陆时对地区的影响较大,台风过境时新浦实测最大风速32m/s,风向ESE;海洋站最大风速瞬时35m/s,风向不详。
因港区的地形特征而产生狭管效应,局部风速较大。
2000年12号台风对外围有些影响,台风过程降雨量达到890mm,为近20年来的最大值。
2、寒潮地区的寒潮影响每年为3-5次,寒潮带来大风和降温。
50年代最低气温曾有过 -18.1℃的记载,近年来最低气温基本在-11℃左右。
3.雷暴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经常受到江淮气旋和黄河气旋的双重影响,常有雷暴出现,并伴随有雷雨大风,对港区作业产生影响。
2.1.3 水文(一)潮汐地区受南黄海驻波系统控制,无潮点位于本海区东南部外海约34°N;122°E附近。
处在北部的海州湾湾顶为潮波波腹所在,地区距海州湾顶较近,潮差较大,潮流流速则相应偏小。
1、验潮情况的潮位观测自1951年开始在海峡中部报潮所设站,1986年6月撤站,同年庙岭站开始验潮。
期间两站进行了半年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两站潮时相差十分钟,潮位值相差不大。
西大堤工程的修建,港区潮汐状况发生变化。
1993年西大堤全部合拢,庙岭站完全处在人工海湾水域,受到海湾潮波反射影响,这时年平均潮差达到最大值。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湾潮位变化情况,1994年8月在湾口向至湾顶沿程4站进行了一个月的同步潮位观测。
2、潮汐性质根据多年来报潮所潮位资料统计得出,本海域属正规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不显著。
3、基面关系根据1975年审定的理论最低潮面与零点的关系,各基面相互关系如下:当地平均海面“56”黄海基面2.94m 2.87m理论最低潮面(验潮零点)4、潮位特征值根据上述实测潮位站的同步资料分析,涨潮潮波进入主体港区东口门后,受地形及工程建筑物阻挡,潮波逐渐变形。
沿程潮差不断增大,但增幅较小。
各站潮位特征值(以理论最低潮面起算)见表1-2。
两翼新港区因处于前期研究阶段,潮位特征值可参考下表。
表1-2 各站潮位特征值单位:mTable 1-2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water level stations5、设计水位根据上述资料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本次规划各港区的工程设计水位如表1-3:表1-3 各港区工程设计水位表单位:mTable 1-3 Each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water level indicator6.乘潮水位根据验潮资料统计:乘潮2小时保证率为90%的水位3.84m。
(二)波浪1、波况规划北港区拟沿西大堤向南扩展,规划东港区背靠云台山,东邻黄海,其东北方向有东、西连岛为天然屏障。
西大堤建成后,港区成为一半封闭的海湾,港区水域大多波浪较小,仅有东部港区受外海波浪影响较大些。
根据大西山海洋站(地理位置34°47´N;119°26´E)多年实测波浪资料、东港区南侧羊山岛测波站(地理位置34°42´N;119°29´E)短期实测波浪数据,本海区波况统计分析详见表1-4:表1-4 各站波浪特征值统计表Table 1-4 All stations wave characteristic values tab上述统计分析表明,两站的常、强浪向基本一致,均为NNE- NE 向,实测波型多为风浪、风浪与涌浪组成的混合浪。
冬、春季以W 、NNE 向为主,夏、秋季以E-ESE 向居多。
本海区测得的最大波高H max 为4.6.m 的大浪(波向NNE )是由寒潮大风造成的风涌混合浪。
波玫瑰图见图1-4。
2、设计波要素根据大西山海洋站的长期实测波高资料、羊山岛的短期数据及气象站的设计风速资料推算出外海设计波要素,经浅水折射、绕射、缓坡地形引起的底摩擦衰减,传至规划港区前沿,初步推算出规划港区处的设计波要素(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如表1-5:表1-5 各港区设计波要素表Table 1-5 Each port design wave elements table(三)海流本海区的潮流特征属正规半日潮流,海域海流以潮流为主,余流一般较小。
由于受到东、西连岛及周边海岸轮廓线和水下地形的影响,外海区潮流以旋转流为主,近岸多为往复流。
西大堤建成后海峡变成人工海湾,湾外海域仍受外海潮流控制,—6米等深线以外为旋转流,湾水域涨落潮流均从单一东口门进出,涨潮向西流,落潮向东流。
湾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实测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涨、落潮最大流速均出现在中潮位附近,反映了由海峡向海湾转变后潮流特性由前进波向驻波型转变。
据西大堤建成后1994年8月的实测海流资料统计分析:湾口向湾的纵向分布上(B1-B3)湾口流速大于湾流速;湾口横断面(A1-A3)分布上,航道附近是主流所在,流速最大。
实测最大流速统计详见表1-6。
(四)余流本海区余流流速较小,一般在3 - 20 cm/s之间,港区余流方向偏西向,外海区为偏北及偏东北向,表层余流流向有时受风向影响较大。
表1-6 各站实测最大流速表单位:流速:cm/s,流向:度Table 1-6 The measured maximum velocity meter注:上表中1#、2#、9#、10#为田湾核电站附近水域的实测流速最大值,1#站为往复流,9#和10#为旋转流。
涨潮主流向偏西南向,落潮主流流向东北向,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
2.1.4 地质地貌本区基底地层为前震旦纪变质岩,主要岩性为白云片麻岩为主,埋藏普遍较深。
岩层上部堆积第四纪堆积物,含中、下更新统陆相沉积物和上更新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表层为全新世海相淤泥层,厚度在4~30米,近岸浅薄,海峡中部、东部较深,西部较浅。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港区海域发育有10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各层岩性特征和分布区域如下:淤泥(mQ4)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有机质含量高,孔隙比大,具触变性。
平均含砂量8%,在墟沟和庙岭港区夹有厚数毫米的粉细砂薄层。
淤泥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为:海峡西北部淤泥沉积厚度小;海峡东南部近高公岛海域,冲刷强烈;在墟沟及连岛港区等淤泥上分布有粉土粉砂;在海积沙滩分布区基本无淤泥分布。
Q)粉质粘土(23灰黄色粉质粘土,潮湿、可塑,层厚2-4米,底板标高一般-8~-12米。
在老港区、磨刀塘及高公岛海域一带该层缺失。
Q)粘土(23主要为黄、棕色粘土,次为粉质粘土,可塑~硬塑,厚度一般2~5米,底板标高一般-9~13.5米。
老港区一带该层缺失。
Q)粉细砂(23以黄色—褐黄色,粉细砂为主,粉土次之,饱水,稍密—中密,近岸边地段相变为黄色粉质粘土。
海峡西北部,砂质厚1-2米,中部及东部砂层厚度增加,最厚达9米,海峡东口及高公岛海域砂层分布不连续,岸国地段砂层薄,底板标高一般-9~-15.7米。
老港区附近该层缺失。
Q)粘土(13以粘土为主,粉质粘土次之,棕黄色夹白色、黄色、可塑—硬塑,除岸边地段外,海峡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厚度逐渐增加,一般厚度为2~4厘米,最厚达7.0米。
底板标高一般-12~-19米,该层在老港区及磨刀塘、高公岛海域一带缺失。
在庙岭港及海峡中部的局部地段,该层相变为淤泥质土。
粉细砂(23Q )以黄色粉、细砂为主,次为粉土,饱水,中密,岸边地段厚度小,海峡中心厚度增加,厚度一般0.9~3.9米,该层起伏较小,底板标高一般为-16~-20米。
老港区及高公岛海域该层缺失。
粘土(213+Q )黄-棕黄色夹少量灰白色、青灰色,稍湿、多为硬塑状,该层分布稳定,一般厚5~10米,底板标高一般-18~-28米。
局部地段分布有透镜状淤泥质粘土,灰色、软塑状,厚度一般2~5米。
粘土,中细砂互层(2213Q Q -) 棕黄色、褐黄色、稍湿、硬塑,局部为可塑。
中细砂为饱水、中密,砂层在海峡西北部较厚,达5~10米,向东逐渐变薄,底板标高-20~-2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