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试卷
《中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试题A.抽象性B.严谨性C.广泛应用性D.艺术性A.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C.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A.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B.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C.单纯记忆与理解并重原则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原则在数学教学中,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讲解式教学B.探究式教学C.直观式教学D.演绎式教学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数学思维的基本过程?()A.归纳与演绎B.抽象与具体C.分析与综合D.创新与联想下列哪一项不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环节?()A.概念引入B.概念定义C.概念巩固D.概念运用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A.题海战术B.精讲多练C.死记硬背D.探究式教学下列哪一种教学评价最适用于检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A.平时测验 B.期中考试 C.期末考试 D.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A.题海战术B.精讲多练C.死记硬背D.活动式教学下列哪一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A.提供标准答案B.讲解解题技巧C.引导学生自主探究D.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数学教学中,_________是数学教学的基础,_________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中学数学教学应重视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_________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_________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_________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_________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请简述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种类和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有讲解、示范、练习等,这些方法属于()。
A.教学方法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模式D.教学原则正确答案是:A.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论试卷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A. 运算能力B. 推理能力C. 创新能力D. 综合应用能力2.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念。
A. 空间观念B. 数形结合观念C. 实践观念D. 应用观念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
A. 问题意识B. 目标意识C. 合作意识D. 竞争意识4.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
A. 规范书写习惯B. 独立思考习惯C. 合作交流习惯D. 反思总结习惯5.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A. 学习兴趣B. 探索兴趣C. 创新兴趣D. 实践兴趣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D.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A. 以教学内容为主,教学方法为辅B. 以教学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为辅C.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重D.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直接关系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践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创新性原则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C. 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D. 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方案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A. 知识掌握情况B. 能力发展情况C. 学习兴趣D.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论述题(10分)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普通高中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简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3、数学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请解释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5、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列举四种评价的主体,并简叙述评价多元化的意义。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谈谈你对“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数学教学原则的理解,并举一具体案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该教学原则的。
2、如何进行中学数学命题教学?并举一具体案例说明你是如何进行命题教学三、教学设计题(40分)《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活动等。
请完成下列任务:(1)设计“函数概念”的教学目标; (8分)(2)写出“函数概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8分)(3)设计“函数概念”的教学过程。
(24分)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简述“数学化”的两种方式。
3.数学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请简述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中举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5、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哪些要求?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叙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数学教学原则的内涵,井举具体案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该教学原则的。
2、如何进行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并举一具体案例说明你是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的?三、教学设计题(40分)《相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
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等。
(1)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相关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8分)(2)写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救学难点: (8分)(3)设计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题目及答案

第一、七小组所出的考题一、几何定理证明的一般步骤?答:(1)弄清定理的题设和结论(2)依据定理的内容画出对应的基本图形(3)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证明方法。
二、定理教学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探究阶段,构建阶段,深化阶段。
三、定理与定义的区别?答:根本在于定义不可证明,而定理一定要经过证明,数学就是在定义和公理基础上演绎出的一整套定理组成的了,逻辑体系。
四、定理的概念()。
答: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幷作为推理根据的真命题。
第二组所出题一、课堂引入可以采用------------形式(至少填三种)答案:讲故事,做游戏,提问题二、课堂引入有哪些方法:答案:1.复习引入法2.作业引入法3.目的引入法4.悬念引入法5.“游戏”引入法6.趣题引入法7.史话引入法8.故事引入法9.实践引入法10.讨论引入法三、用实践引入法设计一堂课的引入。
四、你觉得一堂好的课引入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答案:(1)让学生身临其境。
(2)让知识急待应用。
(3)让学生兴趣盎然。
(4)抽象思想变形象(5)引起学生求知欲五、引入的应注意哪些误区答案:(1)一味强调引入,课堂本末倒置。
(2)引入方式传统,伤害学生自信。
(3)引入过于花哨,缺乏数学味第三组所出考题1、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遵循哪些数学教学原则?1)思想性和科学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和同学主动统一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请说说总计的观点和理由?(没有固定答案,阐述有理即可)3、谈谈你对数学美的认识!(从对称、和谐、简单、明快、严谨、统一、奇异、突变等方面阐述)4、这学期,我们经历了微格教学,你有什么收获?5、优秀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
发展过程;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3)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4)提供必要的数学情景,按照数学学科形式化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5)编制合理的数学问题,用问题驱动数学学习;第三、四组所出考试题1、概念的特性?答案直观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发展性2、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及他们的关系概念的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在质方面的反映,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C. 仅仅为了通过考试D. 以上都是答案:B2.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A.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B. 单一的讲授法C. 利用多媒体教学D. 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答案:B3.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记忆公式和定理B. 逻辑推理C. 快速计算D. 重复练习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数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随机评价答案:D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忽略错误,继续教学B. 批评错误,以防止再犯C. 分析错误,帮助学生理解D. 惩罚犯错的学生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答: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种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最后,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技能。
2.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答: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别辅导、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再次,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挑战和发展。
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解释数学教育中“反证法”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反证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技巧,它通过假设某个命题的否定是真的,然后推导出矛盾或不可能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教学论考试试题

教学论考试试题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一、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当代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就是什么?答:数学教育的发展受到数学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当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①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②更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③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口;④教学模式将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⑤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2、阐释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念答:在新课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辅导者,而教师所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某种知识而设计的,所谓的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要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观念而去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可以分四类:①教学的战略重点放到学生身上。
即为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考量为中心,教师的责任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学信心及兴趣,并鼓励学生抒发出来自己对数学的认知。
介绍学生所抒发的概念后,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回去刊登恰当的概念就是什么。
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经验中辨认出:应当多听到学生的声音,以介绍学生对该课题的见解,再鼓励其自学,可以协助老师介绍学生的见解,因此也就能够多听到学生的声音,去展开教学。
②使学生一起探讨。
即为在教学展开时,必须多使学生探讨,一起深入探讨、一起找到答案,使学生可以抒发出来自己对该课题的见解,并说其他同学他的见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细致的思索数学题,充份发掘他们的创造力。
从深入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学生的见解,并统整学生的见解,化解本课的重点。
③引导学生的学习。
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
这是因为学生是“主动”的选择对其有意义的知识(与其先前经验有关的知识),并将之建构于其心智中。
有时学生关心的,却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
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思维发展D.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
A. 传授者B. 引导者C. 评价者D. 以上都是3.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C.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D. 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发展目标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
A. 以文字为主B. 以图形为主C. 以动画为主D. 多样化呈现,结合文字、图形、动画等5.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B. 检验教学效果C. 促进学生发展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2. 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论述题(20分)1.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谈谈你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看法。
2.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
四、案例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案例】某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拿出一个蛋糕,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蛋糕有多少块?(2)引导学生观察蛋糕,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3)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制作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4)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1. 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 评价该教师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D二、简答题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游戏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邢台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论》 考试用时120分钟 系别: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____和____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_____ 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____、___、___三个阶段。
★4、概念间的关系有:__、___、___、交叉关系。
★5、备课的主要程序:__、__、__、___编写教案。
★6、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
★7、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是要( ),也就是要充 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
★8、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 D 、教学时间 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 ) A 、运算能力 B 、空间想象能力 C 、观察能力 D 、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 …………………………装………………… ……………………订……………………… ……………………………………………… 线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⑦教育性⑧主体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④⑥⑧、D、①②③⑤⑦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A、解题能力B、推理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
()A、假言判断B、负判断C、联言判断D、关系判断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C、师生关系D、分析学生8、判断分为:()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9、教师是学习的()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 12 分)★1、定义的规则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数学教学论试卷四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论》期中考试试卷学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一: 填空题(每题3分, 共6小题, 18分)1 数学的特征: , , 。
2 所谓数学“双基”, 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和。
3 , ,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心理学将概念的应用分为两个层次, 即和思维水平的应用。
5 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途径是 , , 。
6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重过程, 重应用, 重体验, 。
二: 选择题(每题4分, 共5小题, 20分)1 下列关于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特点的描述, 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专研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教育性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布鲁尔B 加涅C 桑代克D 斯尔福特3 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这个过程的?()A 输入阶段B 相互作用阶段C 操作阶段D 领悟输出阶段4 下列关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的描述, 哪一项是错误的?()A 继承和创新的原则B 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原则C 揭示思维过程的原则D 内涵深刻而形式多样化的原则5 下列各项中, 哪一项是教育工作的灵魂?()A 专业知识教育B 思想品德教育C 人文知识教育D 社会实践教育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4小题, 20分)数学学习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四: 简答题(每题6分, 共5小题, 30分)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普通高中课改的具体目标学生学习的特点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五: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相关案例分析(共1题, 12分)课题名称: 经过三定点的圆(注: “师”代表老师, “生”代表学生)(提出问题)师: 有一破损的圆形铁轮, 现要重新浇铸一个, 需先画出圆形铁轮的轮廓线, 怎么画出这个圆呢?师: 确定一个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生:圆心和半径(半径定圆的大小, 圆心则定下了圆的方位)。
(分析各种情况)师: 经过一个已知点A, 可以画多少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可在哪里?生: 经过一个已知点A可以画无数个圆。
《小学数学教学论》考试试卷备选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试卷一、单选与填空1、在概念形成的教学中,由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中间环节:A、表象B、直观C、想象D、理解2、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A、教材B、面向主体学生C、面向个别学生D、课程标准3、制订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活动目标,除了达到全面、明确、系统外,还需:A、达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B、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C、显性与隐性相结合4、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5、在小学数学教学系统中,教师得以有效传递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A、学生B、教材C、教具D、教学方法及手段6、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时间是: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是指数学教育要:8、常规教学手段有:教材和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9、依靠初始概念、公理、定义、定理和逻辑规律联结的数学系统的建构称为:10、在数学领域中,科学假设的最终肯定,必须采用的方法是:11、根据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12、数学的三大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13、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14、学习分类:15、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1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17、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18、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最典型方式:19、小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什么方式掌握新知识?20、数学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21、形成性评定、诊断性评定、总结性评定、目标参照评定22、小学数学常用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23、同化与顺应同化是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改变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24、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渗透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25、数学的研究对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26、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7、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28、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札记、案例法、自传法、档案评鉴、行动研究29、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日常检查、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二、名词解释1、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分)★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保持、再现三个阶段.★4、概念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全异关系(对立、矛盾)、交叉关系.★5、备课的主要程序: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6、数学课的类型主要有:综合课、练习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等。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 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D、教学时间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 C )A、运算能力B、空间想象能力C、观察能力D、逻辑思维能力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B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⑦教育性⑧主体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④⑥⑧、D、①②③⑤⑦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C )A、解题能力B、推理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 ( A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
( D )A、假言判断B、负判断C、联言判断D、关系判断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 ( A )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C、师生关系D、分析学生8、判断分为:( B )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 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9、教师是学习的( D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 C )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三、判断题(小题1分,共 5分)1、评教学目标,既关注预设,又关注生成目标,但手段和目的不一定一致。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十套试题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体目标关系的认识。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2)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3)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数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下是一份数学教学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 数学教学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A. 数学理论的深入研究B. 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C. 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D. 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2. 以下哪个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是重要的?A. 计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解题技巧D. 所有选项4.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教学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B. 教授数学知识C.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D.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忽视错误C. 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错误D. 惩罚犯错的学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7.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阐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0.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 数学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C二、简答题6.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包括:-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7.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鼓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提出疑问。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
- 教授学生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解题策略。
- 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反思。
8. 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包括:-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6 分)1. 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B. 分析C. 判断D. 推理2. 2× 1 可以表示1 个人手的数量,也可以是 1 双筷子的根数,它可以表示天地万物之间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这表明数学学科具有( )A.抽象性B. 系统性C. 具体性D. 逻辑性3. 数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A.问题解决B. 一纲多本C. 编审分开D. 大众数学4. 从3+6=6+3 , 15+8=8+15 ,得出a+b=b+a 是( )A.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完全归纳推理D. 不完全归纳推理5. 一年级学习10 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于( )A. 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B.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 以再造性思维为主6. 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时,商是整数而余数为0,就叫除尽;继而学习小数除法,商是有限小数,也叫除尽。
这是认知结构的( )A. 同化过程B. 顺应过程C. 强化过程D. 迁移过程7.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 )A. 射影几何B. 抽象几何C. 直观几何D. 空间解析几何8.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A. 社会实践B. 课外活动C. 动手操作D. 课堂教学9.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A.计算能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空间观念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0.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并鼓励小学哪个年级的学生使用计算器( )A.低年级B.中年级C.低、中年级D.中、高年级11.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 )A.观察B.操作C.表象D.想象12.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 )A.平行线B.圆柱C.圆锥D.扇形13. 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A.讲解法B.谈话法C.演示法D.操作实验法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和三类。
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计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空间想象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C. 忽略错误D. 惩罚学生答案:B3. 数学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传统教学答案:C4.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活动?A. 只考虑教学内容B. 只考虑学生兴趣C.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D. 完全由学生决定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差异B. 统一要求C. 因材施教D. 只关注优秀学生答案:C6.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A. 完全替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C. 只在公开课使用D. 完全不使用答案:B7.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A. 只通过考试B. 只通过作业C. 结合多种评价方式D. 只通过课堂表现答案:C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A. 忽略不回答B. 直接给出答案C.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D. 只回答优秀学生的提问答案:C9.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创新思维?B. 鼓励C. 忽视D. 只关注标准答案答案:B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内容?A. 完全按照教材教学B.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C. 完全抛弃教材D. 只教授教材中的难点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和反思,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
2.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面哪个是代数式:A. x + yB. 2 + 3 = 5C. 1 + 1 = 2D. 5 - 3 = 2答案:A2. 方程2x + 5 = 15的解是:A. x = 3B. x = 5C. x = 7D. x = 10答案:A3. 若a = 3,b = 4,c = 5,则下列哪组数字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 1, 2, 3B. 2, 3, 4C. 3, 4, 5D. 4, 5, 6答案:C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an = a1 + (n - 1) * dB. an = a1 * (n - 1) * dC. an = a1 * dD. an = a1 + d答案:A5. 设函数y = f(x),则y = f(-x)表示什么关系?A.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B.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C.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D. 没有特定关系答案:A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函数?答案:函数是数学中起到“输入-输出”映射关系的规则。
它将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值上。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三角函数。
答案: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
3. 请简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及求和公式。
答案:等差数列具有公差相等的特点,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 d,求和公式为Sn = (n / 2) * (a1 + an)。
等比数列具有公比相等的特点,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求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 / (1 - r)。
4. 请简要解释函数的导数和导数的意义。
答案:函数的导数表示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导数的意义包括函数的增减性、凹凸性以及极值点和拐点的判定。
现代数学教学论试卷.doc

现代数学教学论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一、填空(20分,每题2分)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屮学数学教学。
2、数学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
3、影响数学学习的心理因索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分为主观因索和客观因索两个方面。
4、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可分三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运用阶段。
5、概念的应用:心理学将概念的应用分为两个层次,即知觉水平应用和思维水壬上的应用。
6、我国的学者主张将数学问题分为四类类型:综合题、数学模型、开拓探究问题、开放型问题。
7、教学原理:是对教学规律的说明和阐述,其内容相对稳定正确统一。
8、所谓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9、根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基本技能可归纳为:推理、运篡、作图。
10、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H的性。
二、选择(18分,每题3分)1、下列哪个不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D )A基础性B工具性C教育性D实践性2、由单个事例或一个刺激的若干次重复所引起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变化(A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法则学3、下列哪个不是数学命题的学习(D)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中位学习4、一般问题含有3个条件(B )A给定冃标动力B给定冃标障碍C动机目标障碍D给定过程障碍5、下列哪个不是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B )6、根据下列哪种思维的分类方式,可将思维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C )A 根据思维的抽彖程度B 根据思维的H 的性C 根据思维的智力品质D 根据思维的形式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4分)1、 数学教育学答:数学教育学是研究屮学教育系统屮的数学教育现彖、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一 门学科。
2、 双基答: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 数学学习答:是指学生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H 的、内容、要求,系统地掌握数 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4、 技能答: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口动化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或心智方式5、 教学原则答:根据教育冃的和教学冃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一 般原理,它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试卷

1. 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A. 知识性B. 技能性C. 生活性D. 理论性2. 以下哪个不属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B. 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A. 讲授法B. 问答法C. 案例教学法D. 重复练习法4. 以下哪个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A. 数与代数B. 几何与图形C. 统计与概率D. 音乐与舞蹈5.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A. 改革教学目标B. 改革教学内容C. 改革教学方法D. 改革教学评价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适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A. 期末考试B. 课堂提问C. 小组合作D. 作业批改7.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B.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C.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D. 灵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A. 讲授法B. 问答法C. 小组合作D. 案例教学法9. 以下哪个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A. 评价的客观性B. 评价的全面性C. 评价的激励性D. 评价的针对性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 讲授法B. 问答法C. 案例教学法D. 重复练习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
2. 数学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4.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5.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全面性、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针对性。
数学教学论试题

数本112班数学教学论考试题一.填空()1.数学教学论是人们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作为认识过程来深刻分析的结果.2.数学教学论亦称数学教育学.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3.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4.九年义务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段是指1至3三年级,第二学段是指4至6年级,第三学段是指7至9年级.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6.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要素.7.数学的社会价值,从数学的起源来看,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数学的源泉,从数学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实际支点.8.从数学科学的客观真理性看,社会实践是检验数学内容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9.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科学的工具价值,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数学科学的德育价值,数学科学的美学价值.10. 中学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11.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12. 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13.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14. 数学能力按数学活动水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数学(再现性)的数学能力;另一种是研究数学(创造性)的数学能力15. 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的动作协调和自动化。
数学技能也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但主要是心智技能。
16. 数学能力是以概括为基础,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结构。
17. 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从认知过程出发,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分为三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试卷(A 卷)
课程名称《新编数学教学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系别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0分))
1.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数学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
2. 思维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
(×)
3. 凡是正确的推理成为规则。
(√)
4. 概念的定义就是准确揭示一个概念的内涵的方法。
(×)
5. 中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成绩考核
及数学课外活动,教学研究工作等内容。
(√)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中学数学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 基础知识 。
2. 判断 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是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3. 我国数学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是《算经十书》 。
4.现代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组织者、 引导者 和 参与者 。
5.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和学的联系 、 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6.教学活动是一种 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 。
7. 证明 是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一些命题真实性的思维方法。
8.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 和 实践能力 。
9.“三说”模式是说教材、 说教学程序设计 、 说板书设计 。
“四说”模式是说教材、 说教法 、 说学法 、 说教学过程 。
10. “大众数学”是针对数学教育而言的,主要体现在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
须的数学和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被誉为“纯粹之皇冠”的学科是
(A)控制论(B)信息论
(C)数论(D)教学论(C)2.中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
(A)全面性(B)适度性
(C)发展性(D)基础性(A)3.谈话法的核心是
(A)认真倾听学生回答(B)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C)面向全体学生(D)精心设问( B )4.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含义,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B)数学来自于学习生活
(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B)5.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方法不包括
(A)讲练结合法(B)讲解法
(C)谈话法(D)抛锚式教学法( D )6.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
(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
(C)师生关系(D)板书设计(A)7.下列选项中是关系判断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B)有一角是450的直角三角行的平形是等腰三角形(C)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a 大于b则b一定不大于a (D)8.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应做到
(A)在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B)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
(C)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知识(D)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头脑( 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但不唯一(B)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完全不同
(C)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D)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A)
10.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起鲜明的特征是
(A )科学的方法 (B )独特的操作程序
(C )坚实的理论基础 (D )充实是教学内容 ( C )
四、简答题(4小题,共23分)
1、(本题5分)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些标准?
答: 1)基础性标准; ……………………………1分 2)时代性与社会作用标准; ……………………………1分 3)发展性标准; ……………………………1分 4)后继作用标准; ……………………………1分
5)适度性标准。
……………………………1分
2、(本题6分)教学设计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学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 研究教学目标; ………………………………………1分 2) 分析教材; ………………………………………1分 3) 从实际出发; ………………………………………1分 4) 抓好“双基”; ………………………………………1分 5) 加强纵横联系; ………………………………………1分 6) 书写教案。
………………………………………1分
3、(本题6分)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1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分 3)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1分 4) 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 ……………………………1分 5)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1分 6) 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1分
4、(本题6分)如何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答: 1)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1分
2)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分 3)培养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1分
4)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分
5)培养发展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 ……………………………1分 6)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1分
五、论述题(2小题,共17分)
1、(本题7分)简述新课标的新理念?
答: 1)课程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在构建数学课程体系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3)数学价值方面:数学的工具、语言、文化和思维的价值。
4)在课程内容设置与要求方面: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在学生学习数学方面:与学生的现实想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学习内涵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个性发展。
2、(本题10分)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新课程环境下教师教学将发生那些变化
答:数学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对话,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教者、与教材、与他人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从而形成“认识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三位一体的过程。
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应该是这样的:
一、探索交流解法——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组织学生生动地、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解法——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
对前面同学的解法简评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合作者”.
三、探究——教师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引导者。
数学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不断地呈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的例习题课的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变式,变式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教师进一步变式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合作”的过程,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这样“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实现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下,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自然要求,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也是教
师成长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