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 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⑴房室传导阻滞。
(2) 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⑶急性心肌梗死。
(4) 窦房结功能不全。
(5) 室上性心动过速。
(6) 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 IflL管迷走性晕厥。
(8) 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 心脏移植患者。
2. 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 超速抑制治疗。
⑶病窦综合征。
⑷心动过缓。
⑸心脏骤停。
(6) 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 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 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 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 重度主动脉反流。
2. 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 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3、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
4、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疼痛、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安置起搏器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基本过程,消除其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埋藏式永久起搏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
3、抗生素皮试。
4、术前4小时可进流食。
5、术前停用抗凝剂。
6、病情需要行心电监护时,粘贴电极片位置应避开手术区域。
(二)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遵医嘱给予局部麻醉。
2、配合医生做好起搏器置入、起搏器功能检测等相关工作。
3、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率、节律及有无出血等病情变化。
(三)术后护理1、迎接并安置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
2、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3、取平卧或半卧位,24小时不宜右侧卧位。
4、切口沙袋压迫6小时,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感染。
一般术后7天拆线。
5、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
6、观察并发症: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有无切口渗血、红肿,监测体温、脉搏、心率及心电图,以尽早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有无导管电极移位或起搏器功能障碍,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快、过慢(低于起搏器频率5次/分)或有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3、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1个月内应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
4、避免接触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备、变电站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
嘱患者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博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
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与内膜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代替起搏点发放脉动,使心脏有规律的收缩,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术中、术后配合。
2、签手术同意书,做血常规、凝血、感染四项、心电图等项检查。
3、术前备皮:右或左锁骨下皮肤。
4、术前留置套管针。
5、术前禁食4-6小时,可以饮水。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一天,尽量少搬动病人,非搬动时应平稳。
避免患侧上肢外展活动,颈部过度牵拉,第二天晨起换药后可下床活动。
2、伤口处沙袋压迫2-4小时,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感染。
3、术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低于起搏心率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监测术后体温情况。
常规应用抗生素一天,预防感染。
5、术后食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7、教会病人数脉搏,以便自我监测起搏器功能。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术前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2.术前检查是否完善3.青霉素有无过敏术前干预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简要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并发症,消除疑虑。
2.术前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
3.起搏器植入部位应清洗干净,但避免擦伤皮肤,在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
4.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后评估1.了解手术情况:起搏器植入型号,术中出血2.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神志3.穿刺部位情况:有无出血、血肿、疼痛、皮下气肿4.起搏器工作情况的观察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6.心理支持术后干预措施1.常规心电监护术后常规做12导联EKG以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贴电极片时需避开起搏器植入部位。
2.体位术后沙袋压迫12小时,24小时内保持平卧位或抬高床头30°,限制肩关节活动。
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肘关节适当运动。
24小时后嘱患者取半卧位,无不适者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
3.皮肤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红肿,皮下气肿。
如无并发症,一般拆线时间为7-10天。
4.饮食嘱多饮水,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
5.常见并发症5.1 感染:局部伤口红、肿、热、痛,囊袋内有感染分泌物。
原因:无菌操作不严密,导管难插,手术时间长,埋藏处皮肤过度紧张,术后囊内积血。
5.2 囊袋血肿:与术前未停抗凝药,术中止血不充分有关。
5.3 电极脱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
多表现为起搏失灵或感知不良。
5.4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在早期。
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
5.5 起搏器综合征: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血管搏动、头胀、头昏等症状,通过程控调整起搏频率,尽可能恢复其自身心律或适当调高起搏频率后症状好转。
教育1.体位及活动起搏器植入后,埋入起搏器的一侧手臂在1-2周内不要高举,但可以轻微活动手臂。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常规1、概述人工心脏起搏是由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导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适应证] 心脏传导阻滞、伴有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逸搏心律<40次/min或心脏停搏时间<3s、反复发生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前后的“保护性”应用、心脏病的诊断等。
2、术前准备: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必要性、安全性,保证充足的睡眠。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凝血象)、胸片、心电图等。
手术区备皮、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
停用抗凝剂。
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3、术中护理(1)临时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采用电极导管经外周静脉(常用右股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电极接触到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
适用于急需起搏、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恢复、超速抑制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或需“保护性”应用的病人。
(2)永久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将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送至右心室尖部,并将电极接触心内膜,带有无关电极的起搏器埋藏在胸壁胸大肌皮下。
用双腔起搏器需另置一起搏电极于右心房。
术中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心律的变化,备好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等抢救药品,协助医生测试起搏阈值及相关参数。
4、术后护理(1)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做好生活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意识状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炎症:潜在的并发症:感染、心肌穿孔、电极脱落、电池耗竭、导线折断、起搏器感知障碍。
(2)健康教育①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
②发现植入部位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③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脱落。
④避免强磁场和高电压的场所。
⑤外出时随身携带起搏器提示卡,定期随访。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受凉。年龄较大者 ,要注意活动双下肢 ,以防止 发生血栓及下肢
1 术前护理
1 1 心理护理 . 由于患者对安装心脏起搏器 知识不了解 , 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 恐惧和疑虑心理 , 护士应针对不 同表现 , 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讲解安装永久起搏 器的必要性和安全 l 生、安装方法、过程及注 意事项 ,消除其 紧张 情绪和思 想顾 虑,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2 术前准备 . 术前 3 天停用抗凝 血、抗 血小 板药及活 ~5 血、扩血管药物,防治手术部位及起搏器囊袋内出血 。术前 3 天 开始训练患者在 床上大小便 ,防治术后便秘 、尿潴留。完善各项
饮食,烹调方法 多用烧 、煮、炖 ,少用油炸,食用时多喝汤 ,这 样既可 以增加营养,还可促 进乳汁分泌 ,每 日除三餐外 ,可适 当
— —
参考文献
… 张佩琦 母 乳的 营养 妇产科 护理 学 中 国和平 出版社 19 2() 6 96 1 1: 8
133
——
当代医学
2 0 年 1 月第 l 卷第 2 期总第 l4期 08 2 4 3 5
C n e o a y Me i n ,D c 0 8 V 1 1 o 2 su . 5 o tmp r r dc e e .2 0 , o .4 N .3 I e No 14 i s
永 久性 人工 心脏起 搏器 置 入术 的护 理
指导 患者进食高蛋 白、高维生素 、富含纤
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促进伤 口愈合 ,
作者单 位 O 10 保 定市解 放军 第二五 二 医院心 内一科 ( 亚平 70 0 段
医务人员应加倍关心产妇 ,并让家属 也参与关心 ,耐心指导并帮 助产妇护理 和喂养 自己的孩子 ,鼓励产妇表达 自己的亲情 ,并与
浅谈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
浅谈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摘要:通过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的观察,证明术后精心的、恰当的护理,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可提高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主要探讨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在对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能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①我国从 2002 ~ 2012 年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总数,年平均增长在12% 左右,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
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也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与发展,起搏器功能和种类如雨后春笋,而永久性起搏器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永久性起搏器是采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脉冲维持心脏有效泵血功能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实践表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效果尤佳,但术后因创伤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却客观存在,因此,术后并发症也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尽管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可并发症的发生却没有因为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备受医护人员高度关注,为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些许参考。
③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频脉冲刺激心肌,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的一种电子装置。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治疗重度缓慢性心律失常,也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
11、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采用适当的形式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手术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
必要时手术前应用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
2、协助检查: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时间、胸部x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
3、皮肤准备:术前双侧颈胸部或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抗生素皮试。
5、训练病人平卧位床上排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而出现排尿困难。
6、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如不能停用者,术前用准备止血药,以备术中使用。
7、术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抗生素一次。
二、术中配合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关注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三、术后护理1、休息与活动:术后将病人平移至床上,植入式起搏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8-12小时,避免右侧卧位。
如病人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度-60度。
术侧肢体不可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落,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应用镇咳药。
安置临时起搏器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术后第一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2、监测: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脉搏、心电及病人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
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病协助处理。
出院前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和起搏器功能测试。
3、伤口护理与观察:植入式起搏者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小时,且每间隔两小时解除压迫5分钟。
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换药,术后24小时换药一次,伤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一次。
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分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和临时起搏器两类,永久起搏器安装以后护理事项如下:
1、手术以后对创口进行压迫,用纱带压迫4-6个小时,避免囊袋内出血,同时要检查敷料情况,有没有渗血、渗液,局部皮肤有没有红肿等情况;
2、术后减少活动,特别在安装起搏器一个月以内,患侧即起搏器植入一侧上肢要避免大幅度运动,防止电极脱位;
3、有磁场的地方尽量避免前往,手机打电话最好用另外一只手,并保持在30cm以上;
4、避免起搏器安装部位皮肤受到撞击或者经常去触碰;
5、要定期随访,因起搏器在体外能够程控,所以患者定期要去检测数据是不是正确。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评估人工心脏起博器置入的适应证、禁忌证。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常规备皮;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术中呕吐致窒息;术前医嘱用药、皮试;术前休息及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
3、检查术前有关用物,包括人工心脏起搏器、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电器等。
【护理措施】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心脏起搏器置入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给予心理支持。
2、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3~5天,术侧肩关节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右侧卧位。
术后5~7天可下床活动,逐步活动术侧肩关节,避免提重物。
3、术后2~3天内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4、术后用沙袋压迫伤口6~8小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伤口敷料隔日换药1次,潮湿时及时更换;起搏器囊袋处避免外力压迫、冲击。
5、密切观察起搏器异常的症状和体征,如头痛、眩晕、胸痛、气短、打嗝、肌肉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6、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测体温至少每4小时1次。
7、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按要求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自我照顾和监测起搏器功能。
(1)随身携带起搏器急救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型号、数字、设置频率等,以便发生应急事件时参考。
(2)测脉搏。
每日早、中、晚自测脉搏1次,每次1分钟。
如发现脉搏低于起搏频率5次以上或节律异常,应及时就诊。
如起搏器工作慢,注意电源是否耗竭。
(3)尽量避免与强电磁场、某些家电、理疗电器设备等接触。
(4)定期复查心电图。
出院后分别于第1、3、6月复诊;稳定后则每半年复诊1次;接近起搏器寿命阶段每1~3个月复诊1次。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及房室传导阻滞,了解各脏器功能,评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及禁忌证。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术前相关用物是否完备。
二、护理措施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简单过程及配合要点,给予心理支持。
2.完善术前准备,包括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训练患者平卧位床上排尿,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皮试,停用抗凝药物,术前晚保证良好睡眠,必要时应用镇静药。
3.术后做12导联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心电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
4.安置临时起搏器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平卧或左侧卧位,术侧肢体制动,避免屈曲。
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8~12 小时,避免右侧卧位,可抬高床头 30°-60°,术侧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5.伤口护理与观察∶植入式起搏者伤口局部以沙袋压迫6小时,每隔2小时解除压迫5 分钟,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血肿,术后24小时换药1次,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
密切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7天拆线,临时起搏器每天换药。
三、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起搏器功能,外出随身携带起搏器卡,避开强磁场及高电压场所。
如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立即离开现场或者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2.教会患者每天自测脉搏2次,出现脉率低于设置起搏频率10%或节律异常及时就医。
3.移动电话距离起搏器至少1Scm,拨打或接听电话时采用对侧。
四、出院回访1.指导避免剧烈运动,术侧上肢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羽毛球、举重物等)。
勿随意抚弄起搏器植人部位,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使电极脱位。
2.指导患者定期随访,一般要求植入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稳定后每 3个月至6个月随访1次。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是对于接受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提供的医学指导和护理服务。
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心脏病的医疗器械之一,它通过接电线和心脏连接,为心脏提供电刺激以达到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效果。
在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保证起搏器的功能和患者的健康。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1. 患者起搏器植入后需保持休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时间和休息状态,以便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
减少运动、不要大力咳嗽、深呼吸来达到保护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2. 做好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
要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清洗伤口时给起搏器带来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3. 避免磁性和无线电波干扰起搏器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使用起搏器的患者需要避免磁性干扰和无线电波干扰。
患者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 定期复诊和调整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参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对患者的起搏器进行调试和调整,以保证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状态。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健康指导1. 健康饮食为增强心脏功能和预防心脏病加重,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健康饮食。
低盐饮食和低脂饮食是恢复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适量锻炼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适当的运动,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制定。
例如,适当的步行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3. 定期检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状态。
患者可以使用各种健康检测仪器,例如心电图机和血压计等。
4. 患者需了解起搏器的基础知识患者需要了解起搏器的基础知识,例如起搏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这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起搏器的使用方法。
结语本文介绍了永久性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包括患者需要注意的休息、伤口护理、干扰因素、定期复诊和调整、饮食、锻炼、定期检测以及起搏器的基础知识等方面。
永久性起搏器手术的护理常规
❖ 嘱患者定期复查, 随访,出院后一个月一次,以后两至 三个月一次,一年以后半年随访一次. 当接近起搏器 寿限后期时,应加强随访,每半月甚至每周一次.
2、严重的心导管检查术禁忌者。 3、一过性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者。
起博器术前的护理
-.术前准备
1、导管室空气消毒: 打扫手术间,清洁地面,擦洗手术床,操作台,并用紫外线 消毒30分钟,开空调保暖。
2、术前台上准备:起搏手术包、起搏器械(共19样)、生理盐水、撕开鞘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鞘组,根据电极个数)、尖刀片圆刀片各1个, 灯罩、空针(5ml、10ml、2oml各1个)纱布若干,缝线(0、2、3号各 1个)、缝针1包。
❖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P间隔相等,R-R间隔相等,P波与QRS波群无关; 2、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3、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 部位。阻滞部位高者,QRS波群呈室上性;阻滞部位较低者, QRS波群增宽
病因
❖ 正常人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可出现不完全 型的房室传导阻滞,但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 为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 死)、心肌炎(病毒性或风湿性)、心内膜 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其 他亦可见于药物中毒(洋地黄)、电解质紊 乱、心脏手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临床表现
❖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病人除有原发病症状外,无其他症状。 ❖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型又称文氏现象,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
感,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可随心率间期改变而改变。 Ⅱ型又称莫氏现象,病人可有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该型易发展成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如因心室率过慢可导致脑缺血,可发生意识丧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植入术成功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
植入术后的注意事项1. 安静休息患者在术后需要安静休息,确保心率稳定。
医务人员需要知道术后24至48小时内的心律情况,以此来确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护。
2. 照顾伤口术后的伤口需要特别照顾。
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以保持其清洁,并在必要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患者还应避免触碰伤口,以避免感染。
3. 防止感染术后的患者免疫力通常较低。
医务人员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包括在进行任何操作时进行洗手,并在必要时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4. 控制疼痛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止痛药物,并定期对疼痛进行评估。
5. 观察出血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现象。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术后伤口的状况,以确保出血量和速度正常。
如果出血过多,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控制。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 感染感染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务人员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并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抑郁由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 栓塞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栓塞现象。
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状况,特别是在病人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时。
小结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注意事项,并注意预防和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保证患者的恢复是无价之宝,需要我们用最大的心力去呵护和照顾,以确保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的生活。
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确保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进行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和手术风险。
3.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禁食6-8小时,以减少手术期间呕吐的风险。
二、术中护理:1.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决定。
2.护士需要做好术中的观察和监护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并适时递交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三、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入观察室或病房,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2.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检查手术伤口,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4.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活动,以预防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形成。
5.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起搏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强电磁场和避孕方式的选择。
6.定期随访患者的起搏器功能和心电图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手术的不适和恢复期间的困难,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康复计划。
四、并发症及处理:1.起搏器移位或脱落:若发现起搏器异位或脱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重新植入起搏器。
2.出血:如有术后出血,应施行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输注血浆等。
3.感染:如伤口感染,应进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伤口清创等。
以上是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内容。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护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一、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患者的原发病和疾病发作时的表现及起止方式、持续时间。
2.症状评估有无心悸、头晕、疲乏、晕厥等,注意患者心律、心率、神志的变化。
3.心理反应心律失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易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4.辅助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可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二、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限制体位有关。
2.潜在并发症电极脱位。
3.知识缺乏缺乏起搏器相关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解除思
想顾虑。
必要时术前应用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
2.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相关检查。
3.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常规为上胸部,包括颈部及腋下。
4.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5.术前停用抗凝剂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或略向左侧卧位3天,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肢体不能外展及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避免电极脱位。
2.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心电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等,做好记录。
3.术后伤口局部以1kg沙袋加压6~8 小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5.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四、健康指导
1.避免剧烈运动,术侧肢体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2.告知患者随身携带起搏器卡,避免到强磁场和高电压的场所。
3.术后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当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 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4.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处的皮肤,检查该部位有无红、肿、热、
痛等炎症或出血现象,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5.定期随访,出院后1~3个月首次随访,以后每3个月至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在电池耗竭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五、护理评价
1.患者皮肤完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了解起搏器相关知识,并学会自测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