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及各义项间的关联性,则表明一词多义不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映,更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是由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扩展延伸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有关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外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和范畴;意象图式;隐喻1.原型和范畴模式下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客观世界是由不同性质、形态和颜色的各种事物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杂乱性和无序性。
人类为了充分地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储存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要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
人们根据事物和现象的特性来认识世界,经过认知加工过的世界便成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程,它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进而能够推知语言符号的意义。
范畴化有两种模式:客观主义传统模式和经验主义原型模式。
意象图式最早由MarkJohnon(1980)提出,后来很多语言学家,如Lakoff,Langacker,Sweeter,Turner等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是人们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和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
当一个概念被影射到另一个概念时,意象图式也在其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经验(如感知环境、身体动作、感受力量等)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进而逐步形成了我们头脑中的语义结构。
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们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用它加以描述和解析。
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看一词多义词“套”
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看一词多义词“套”魏培娜【摘要】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去探讨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和转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也是语义延伸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套”一词为例,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管窥.研究发现:(1)转喻在“套”的词义延伸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大于隐喻,但隐喻也不容忽视;(2)在“套”一词的词义延伸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两种认知思维模式.一是运用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整体中部分和部分相互指代”的转喻思维模式,如“容器指代内容”、“部分指代整体”和“整体指代部分;二是运用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思维模式.同时,也有少数义项是交叉运用转喻和隐喻两种思维模式.【期刊名称】《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3)008【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隐喻;转喻;套;认知【作者】魏培娜【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一词多义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汉语,汉语词汇的发展受到历时和共时的双重影响,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共时发展的成果,才形成了现在的汉语词汇系统。
随着人们的认识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利用自己的认知思维使得词义由最原始的意义或者说本义一步步扩展到现在的众多义项,这些义项存在某些相似性的关联,文章拟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来探讨一下“套”一词的义项形成过程,以期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一些更深的理解。
索绪尔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一个双面心理实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1]因此,一个词的词形与其原始意义之间的关系也是任意的,比如:表示“成本的著作”这一概念,英语中用book,而汉语中用“书”,字形和意义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
但是,词义的任意性当是相对于词义的本义而言的,或者说最原始的意义。
在其本义产生以后,词的本义与其派生意义之间的关系却是有理据的,它们之间存在逻辑承接(传递)关系。
论述认知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应用
论述认知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应用一词多义现象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轻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它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语言词汇中的普遍现象。
Lyons指出,几乎可以肯定现在没有、以往也未曾有过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只存在一词一义。
认知语义学认为描述变幻莫测的真实世界的语言是以隐喻的形式来体现的,这些语言现象可归纳在意象图式中,各种意义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系统的、自然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呈现连锁状,即前一个义项是后一个义项的基础。
本文将在认知视角下探讨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及其翻译策略。
1 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从词的起源和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多义词的若干意义可以分为:原始意义与派生意义;中心意义与次要意义。
原始意义指词的最初意义,也可称为本义。
派生意义是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可称为转义。
从社会因素来看,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和发展。
每一种语言都会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真实地反映这些变化以满足表达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需要,然而无限的客观世界和无限的人们想象面对的是人们有限的词语数量和有限的造词能力。
因此,一词多义现象便应运而生。
从认知角度来看,人类认知的范畴化导致了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
如果词汇的多个义项被视为一个范畴的话,那么该范畴系统是这样形成的:在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以基本义(本义)为原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其它义项(转义)。
这个以原型义项为核心而形成的范畴系统是以家族相似性为前提的,即原型与非原型成员、非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之间可相互有联系,或者说,本义与转义、转义与转义之间互有联系。
可见,一词多义的存在是有理据的。
一词多义的形成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其存在的理据性。
一词多义主要通过辐射型,连锁型和综合型三种方式形成。
辐射型是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许多意义。
连锁型是从原型意义出发衍生出第二个意义,然后再从第二个意义产生出第三个意义,以此类推。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是指在英语中,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义,或者一个
意义有多种表示方式。
这种现象是英语中的句法特征,其主要原因是英语
的发展史长期以来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这些外来语言不同的词汇和语法
特点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
针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认知分析。
第一,根据句法的结构特点,尤其是名词的变化,可以确定一词多义的现象,并
进行细致的语法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具体的语言系统。
第二,可
以根据词的词义变化,通过归纳总结,对词语的语义和可能的含义进行深
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用法。
第三,根据句子及文章的
语境,仔细考察每个句子和每个词语的含义,以便更好地掌握词语的用法。
一词多义的认知探究及其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A Co g n i t i v e S t u d y o n Po l y s e my a n d t h e En l i g h t e n me n t f o r Po l y s e my - t e a c h i ng i n En g l i s h Co u r s e
E —m a i l :s k@ y na u .e d u .c n
I S S N 1 0 0 4—3 9 0 X ;C N 5 3—1 0 4 4 / S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3 9 0 X ( S ). 2 0 1 4 . 0 1 . 0 1 7
SHI Yi h o n g
( C o l l e g e o f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 Y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1 ,C h i n a )
一
词 多义 的认 知探 究及 其对 英 语 多义 词教 学 的启 示
史 一鸿
( 云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云南 昆 明 6 5 0 0 9 1 )
摘 要 :一词 多义是人类认 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在语 言层 面的具 体体现 ,也是 英语 词汇教学 的重要 内容。隐
喻 与转 喻思 维是 一词 多义现象产生的 内在动 因;词汇意义 的延伸是通 过隐喻 与转喻联 想 网络 得 以实 现的 ;英
n a r y n e t w o r k o f p o l y s e my a n d he t c o g n i t i v e me c h a n i s m o f p o l y s e my s h o ld u e b t a k e n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
从认知角度浅析“头”的一词多义现象
从认知角度浅析“头”的一词多义现象作者:王梅洁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12期摘要: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
传统的语言学大多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常见词“头”的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一词多义“头” 认知语言学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
它反映在词典上就是一个词条的所有义项。
传统的语言学大多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一词多义现象。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常见词“头”的一词多义现象。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头”的解释,“头”的意义有以下几项:1.头 tóu①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②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③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鼻头;④事情的起点或终点:从头说起、头绪;⑤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⑥头目、首领;⑦方面:心挂两头;⑧第一:头等;⑨领头的,次序居前的:头车、头羊。
⑩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三天;〈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两年;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用在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三头五百;量词。
2.头 tou①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b.接于动词性词根:念头;c.接于形容词性词根:有准头;②方位词后缀:上头、外头。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在同一个原型范畴中,各义项成员并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其典型程度,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的、非典型的义项之分。
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最早获得的义项,是“直接”意义。
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
在“头”的语义范畴中,义项①表示“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的意义,是人们最初的认识,其意义最原始、最基本,是“头”这个词的原型义项。
认知视角下名词“Heart”的一词多义分析
2 . 1 原 形 范 畴 理论 与一 词 多义
范 畴( C a t e g o r y ) 是 指 事物 在 人 之 中 的归 类 。客 观事 物 固有
的特 征 经 过 认 知 在 思 维 和 语 言 中 固定 下 来 ,这 个 过 程 就 是 范 畴化 ( C a t e g o i r z a t i o n ) 。2 0 世纪5 O 年 代 ,俄 国 著 名 哲 学 家 Wi t t g e n s e i n 在 他 的著 作 《 哲学研究》 中提 出 了著 名 的 “ 家 族 相 似 性” 理论。 2 O 世纪6 0 、 7 O 年代 , 人类学家B e r l i n 和K a v 发 现 人 类 会 按 照焦 点 色 对 颜 色 进 行 切分 和范 畴 化 。 心 理 学 家E・ R o s e h 首 次 提 出了“ 原 型理论 ” 一词 . 具体来说 。 他 的 基 本 观 点 可 总 结 如 下: 原 型 是 与 同一 概 念 的成 员 有 更 多共 同属 性 的 实例 , 是 一 个 范 畴 中特 定 的 、 具体 的 、 最典型的成员。一个原型范畴就是 以 原 型 为 中心 , 其 他 成 员 围绕 原 型 组 成 的 成员 。 个 词 在 产 生 之 初 可 能 只 有 一 个 意 义 。但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 可 能 会 出 现 词 义 的扩 大 、 缩小 、 转移 或 是 词性 变化 等 , 这 就 可 能 导致 一 个 词 有 好 几 个 义 项 。这 几 个 义 项 就 可 以组 成 一 个
2 0 1 4 年第 6 8 期是 争 试周 刊
认知视角下名词“ He ar t " 的 一 词 多 义 分 析
曲 玉 雪
从认知角度分析“hand”一词的多义性
从认知角度分析“hand”一词的多义性摘要:一词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以“hand”一词为例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因和生产机制。
一词多义是以原型范畴为基准,通过隐喻、转喻而形成的。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隐喻转喻1.引言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
“多义是人类话语的一个基本特征。
”(Ullmann,1962:159)关于一词多义,David Cristal(1980:274)是这样定义的,“ a term used in seman tic analysis to refer to a lexical item which has a range of different meanings.”即一个词语有多个不同却具有相互联系的意义认知语义学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具有相互联系意义的语言现象,其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有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过程和概念化的结果(赵艳芳,2000:36)。
2.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一次多义现象是指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
从语言词汇的发展演变来看,词汇意义可以分为本义和延伸义(或拓展义)。
词汇的本义是词汇的原义,一般是具体的,是人类对事物的最初认识;而词汇的延伸义是指从原义派生和演化来的词义。
人们不可能无限制地创造新的词汇来描述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于是人们用已有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或描述新现象。
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延伸或扩展,一个词便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3.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认知是语言历时发展的必备条件,没有人的主观认知能动性,语言不可能发展”。
(林正军,杨忠,2005:5)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相互联系意义的语言现象,其研究表明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通过隐喻机制看“上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通过隐喻机制看“上下”的一词多义现象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认知方式,它有效地解释了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用隐喻机制来分析“上下”这一常用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以及产生和变化机制。
标签:隐喻机制认知方式映射上下一词多义“上下”作为一个多义词,大致可以将它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几个:①方位词,与左右的用法类似,大约,附近之意;②指尊卑,长幼,有礼貌的意义;③公人,衙役;④专指父母,作为偏义复合词出现的,只指上,不指下,或者专指父母中的一方,父亲或母亲。
首先,利用认知语言学中一词多义的隐喻机制来分析“上下”的各个意义彼此之间的引申关系。
隐喻作为一种表述方式,为新事物命名确立了一种理据,提供了一种参照,就是指新的词汇意义产生时必然要求它与所借之词在内部形式中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如“上下”在产生之初指地形的高低,二字均属于指事字。
最初,人们在表述中并没有延伸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多意义,而随着“国家”这一政治实体的出现,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阶级高高在上,而被统治阶级则处于被奴役地位,这种情况与地势的高低上下在感觉上十分相似,于是人们在类比思维的引导下,将人的地位高低,上下等级相互比拟,使得二者的相似特性成为关注焦点并且互相彰显、互相映射,于是就参照地形的上下高低特征和形状来认知和解释封建等级社会人们的地位等级高下,建构起了反映人们地位高下与地形高低相似的心灵概念,即词汇意义“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
如“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又如“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从而形成了给人们等级高下造词的需求和基础。
另一方面,人们普遍有很重的家国观念。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地位也是不平衡的,因此,也顺便把表地势高低的“上下”两个词借用过来,使之发展为一个新的词义:指尊卑,长幼,如《周礼·夏官·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故事与其上下之法。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一词多义现象理据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理据探究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
一方面这些义项的不断拓展反映了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的不断发展和对周围世界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多义词中一个中心义项统领其他义项的现象也反映了认知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象似性原则等基本原理。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一词多义;经济原则;省力原则;象似性原则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1-02西方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两大主流的认识论,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而当前流行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自己既不完全是经验主义,也不完全是理性主义,根据lakeoff等人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更具体的说是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理论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基于体验哲学,对于语言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自身和空间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身体部位和空间概念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和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它们成为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从而逐步发展出我们的推理能力,语义系统和知识体系(王2005)。
归根到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
语言符号也是这样,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进展程序,在很多情况下语言纷繁的语义现象背后是存在理据的,认知语言学就是要解释语言符号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将根据认知语言学中所主张的心智的体验性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背后的理据性。
一、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诸多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多义词的词义是固定的,孤立的,忽视了语言内部系统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忽视了人对语言的认知过程。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
一方面这些义项的不断拓展反映了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的不断发展和对周围世界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多义词中一个中心义项统领其他义项的现象也反映了认知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象似性原则等基本原理。
一词多义现象成因的认知分析及启示
因此 , 一词多义现象 的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意义便 日 益 凸显 。本文 试从 原 型 理论 的基 本 观点 人 手 , 释 解 词 多义现象 产 生 的原 因 , 并揭 示 其 对 二语 词 汇 教
一
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构建, 其边界依成员典 型性程 度 向外扩展 , 形成边界难以确定 的更大的范畴 。 ( ) 型 范畴 理论 二 原
21 0 2年 8月
一
词 义 象 因认 分 及 示 多 现 成 的 知 析 启
口 王 巍
( 长春 大 学光华 学 院 公 共外语 部 , 吉林 长春 10 3 ) 30 1
[ 摘
要】 在人们交往 和使 用语 言的过程 中, 一词 多义是一种 最普遍 、 最常见 的语 言现 象。一词 多义不仅
[ 作者简介 ] 王 巍 (9 O ) 男, 18 一 , 吉林省公主岭 市人 , 大学光华学院公共 外语部讲师 , 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 言文学硕士。 长春 外
・
16・ l
大 的是 Wignti(93 家族 相似论 ” 以及 在 tes n 15 ) t e 的“ ,
此原 理基 础上 提 出的 “ 型范 畴理论 ” 原 。 。 认 知 范畴 可 以分 为 上位 范 畴 、 本 层 次范 畴 和 基
下位 范 畴 , 例如 : 子 属 于基 本层 次 范 畴 , 椅 而家 具 属 于 它 的上 位范 畴 , 椅 属 于下 位 范畴 。基 本 层 次 范 摇
范畴。一个多义词构成一个语义范畴 , 可被次范畴 化 , 个次 范 畴有一个 次原 型 , 可 由此类 推 。在次 每 并 范畴 化 的过程 中 , 义范 畴是没 有 明确边 界 的 , 随 词 它 着该 词义 范畴 的扩展 而不 断扩 大 , 边 缘 也 变得 越 其 来越 模糊 , 并会 出现 与 其 它 词义 范 畴相 互 交叉 或 重
小学语文一词多义方法
小学语文一词多义方法对一个字而言,一般情况下意义是多样的,即一字多义。
一字组多词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个字的意义进行全面解读、全面认识,从而全面运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一词多义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一词多义方法1、明确指向与集中比较明确指向。
在识字教学的扩词练习中,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字组多词的真正内涵是让学生从字的多种意义上组词,从而实现对字的多种意义的全面理解,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所以,我们可以把“谁还会组其他的词”指向再明确些:“‘花还可以表示其他意思,比如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这样一引,学生立即心领神会,脑袋瓜儿也一下子转过来了:“花布”“花车”“花灯”……如果我们继续从意义上引导:“花”还可以表示(眼睛)模糊迷乱,所以,还可以组“眼花”“昏花”……这样组出来的词语带给学生的信息更丰富,学生对“花”的理解更全面,词汇积累更扎实,词语的运用会更灵活。
词组完了,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挑几个表示不同意义的词写在书上。
这样天天留意,课课积累,我们还愁学生说话、写作时无词可用或词不达意吗?集中比较。
比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能力,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集中比较的方法加强训练,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程度。
如理解“光”字的多种意义,可以首先将几个句子集中板书出来:(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 )(2)我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
( )接着要求学生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联系内容查字典,比较分析各个句子中“光”的意思,得出答案:(1) 只,单; (2) 一点儿不剩;(3)光线;(4)荣誉;(5)身体露着;(6)光滑; (7)景物。
通过这样的集中比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解“光”字的多种意义,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某些汉字的多义特点,懂得正确理解字义不能脱离语言环境,从而掌握正确理解字词的方法。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词 汇 的 延 伸 义 指 的是 从 原 义 派 生 和 演 化 出来 的词 义 。语 言
开 后 留下 的空 间 , 句 () 前 三 种 意 义依 次 出现 。 几个 意项 之 在 4中, 这 间至 少 一个 或者 几 个 共 同 的属 性 , 没有 任何 属 性 是 所 以成 员 但 都 共 有 的 ,所 有 意 项 的 家族 相 似 性 表 现 在都 与 窗 有 关 。 因 此 ,
第 6卷 第 4期
Vo . N04 16 .
读 与 写 杂 志 Re nd W rt i c l ad a iePerodi a
2O 0 9年 4月
Ap i 2 09 rl 0 一词 多义 现 Fra bibliotek 的认知分 析
张素 侠
( 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徐 江苏 徐 州 2 l 1 ) 2 16
的 事 物 是 纷 繁 复 杂 的 ,而人 的 大 脑 的认 识 和 储 存 能 力 却 是 有 限 的, 就要 求 语 言要 以最 少 量 的 符 号 传 递 最 大 量 的 信 息 。在 认 识 这 新 事 物 的 过 程 中 .人们 发 现 新 事 物 与 已 知 事 物 之 间存 在 客 观 上 的 相关 性 或 相 似 性 ,或 是 在 理 解 新 事 物 时 加 入 了主 观 上 的相 似
性 。人 们 的 这 一 认 知 思维 过程 不 可 避 免 地 要 体 现 在 作 为 思 维 工
互 相 关 联 的意 义 的延 伸 和 拓 展 主 要 依 靠 两 种 途 径 : 喻 和 换 喻 。 隐
32隐 喻 、 喻 与一 词 多 义 . 转
隐 喻 和换 喻 在 传 统 修 辞 学 中 只 是 被 看 成 是 两 种 纯 修 辞 手 段 , 而 在 认 知 语 言学 家 那 里 , 们 被 作 为两 个 认 知 概 念 来 进 行 然 它 探 讨 。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而 言 , 知 语 言 学 理 论 认 为 每 一 个 词 条下 就 认
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认知研究
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具有互相联系意义的语言现象,是通过人为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一、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所有词汇的所有意义最终是来自身体经验”(Malinowski),持经验主义语言观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不是事物本身的模印,而是事物在心灵中造成的图像的反映(洪堡特 1988:45)。
语言中词语的意义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人类用语言符号来描述其自身经历的主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经验,并赋予它们名称,从而形成语言中反映主客观经验世界的一个个概念的。
原始的概念往往是对某些具体语境下的具体事物的指称,其语义是单一的、具体的。
随着人类体验的增多,每一个事物或现象如果都用一个特定的词汇来指称,势必会产生庞大的词汇和表达式,这样容易造成人脑记忆的沉重负担,反而不利于掌握和交际。
出于语言的经济、实用原则,用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义就成了语言发展的必然,它便于人们简便、有效地交流和认识世界。
认知语言学认为,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有一定的任意性,但是在构成上位范畴的词或词组乃至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是有理据的。
这种理据不在于通过形式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事物,而在于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即语言形式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
多义词的多义义项与原始语义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语义关联,这种语义关联背后隐藏着的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它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两大认知手段来实现的。
二、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认知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的装饰,更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隐喻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
人类通常是按照“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事物→认识较远的事物→认识抽象的概念”这样一个认知模式来认识世界的,当人类需要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的时候,采用隐喻的思维方式,根据事物间的相似性,借助已知的事物去类比、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从而完成语义的延伸和抽象概念的表达。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一词多义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一词多义余开常 08工程2班 0820330210摘要: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
先前的语义学理论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本质,因此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原型理论、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真正了解英汉词汇的多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灵活、准确地运用英语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
本文主要分析英语和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一词多义暗喻一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英语词汇极其丰富,而且英语词汇的意义也丰富多彩。
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该用什么词汇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感到迷茫,也为自己在与外国人的交际中使用词汇不当造成对对方的伤害而感到难过;为理解不了他人话语中的一些词汇的隐含意义而感到尴尬。
英语词汇是英语本族人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直接认知事物的一种手段,他们用词汇来描述物体或物体所表达的含义,所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词汇来向他人传递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特别特殊的含义。
词汇特殊的语境意义取决于人的观念、使用的场合以及背景等。
(一)以往言语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讨在言语学界由来已久。
例如,Taylor以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言语方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亲密相关意义的聚合(Taylor,1995:99)。
McCauley以为在字典上把与一个语音方式有联络的一切相关意义都编排在一同是没有理由的,一个词条只能有一种语义、一个词形、一种句法范围(McCawley,1968:126,转引自Hopper & Traugott,1993:69)。
依据这一观念,世界上则应该存在一种最理想的言语,在这种言语中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这种“最理想化的言语”其实是行不通的,由于一团体的大脑要记住这么多意义的每一个词形是不能够的(Hopper & Traugott,1993:71)。
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
二、一词多义的历时解析
2. 1 词义的历时发展
“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绝对不变性是不存在的; 语言的任何部分 ( 。犅犪 都会发生变化” 索绪尔, 词汇 1 9 8 0:1 9 4) 狌 犺和 犆犪 犫 犾 犲( 1 9 9 3)认为, 犵 ·1 9 3·
① 单词放入两条斜线内表示该词的词形。
— —旧词消亡, 最能反映语言的变化— 新词产生, 现存词汇的词义变化。词 义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改变和旧词增加新义。用旧词表达新义是满足人们 交际需要的既简单又方便的途径。一词多义现象是词义历时发展中的 。 原义与衍生词义共存, 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必经阶段( 犛狑犲 犲 狋 狊 犲 狉1 9 9 0) 现象。 、认 同 词义 的 历 时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四 个 阶 段: 发 起 ( 犻 狀 犻 狋 犻 犪 狋 犻 狅 狀) ( ) 、 ( ) 、 ( )/ 犪 狉 犲 犲犿犲 狀 狋 传播 狊 狉 犲 犪 犱 词汇化 犾 犲 狓 犻 犮 犪 犾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 规约化 犵 狆 ( ) 。 ( 衍生的词义首先得由某个说话者 在特 犮 狅 狀 狏 犲 狀 狋 犻 狅 狀 犪 犾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 狊 犲 犪 犽 犲 狉) 狆 人们还没有词 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原因发起。如在打字机发明后不久, 汇来表达打印的文稿。这时有两种选择:创造新词; 用旧词表达新义。 用旧词表达新义是更简单、 方便、 经济的途径。于是便有一名发起者用 。 听话者 ( 打印文稿”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来表示 “ 犺 犲 犪 狉 犲 狉)会根据与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 狆 狆 ,结合新的语境 ( 相联系的原义 “ 手写稿 ” 打印机打出的 )推断出单词 ” 。当听话者接 打印稿、 原稿( 未印刷成书的稿件)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的衍生义“ 狆 受了这一衍生词义,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便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很快 在语言社团内传播, 越来越多的社团成员接受这个新词义。一旦新词义 获得进入词汇( 的权利, 拥有自身的地位并在语言社团内固化下 犾 犲 狓 犻 犮 狅 狀) , , 来 即词汇化和规约化了 词义的历时发展便获得成功。 理据性是词义历时发展的根本依据, 是人类思维特点的具体反映。 从历时的角度看, 衍生词义与其源词义 ( 之间存在着理 狊 狅 狌 狉 犮 犲犿犲 犪 狀 犻 狀 犵) 据性关系, 这种理据性关系, 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两大认知手段实现 ( 。 如图 1 所示, ( 见3. 2) 犪)中的词义2、词义3、…… 词义狀 是通过辐射 ( 的方式从中心词义词义1 衍生而来的, 这些衍生词义拥有同等 狉 犪 犱 犻 犪 狋 犻 狅 狀) ( ……词义狀 是 的地位, 与中心词义的距离基本相等; 中的词义2、 词义3、 犫) 词义1) 一步一步衍生而来 通过连锁( 犮 狅 狀 犮 犪 狋 犲 狀 犪 狋 犻 狅 狀)的方式从中心词义( 的, 中心词义( 词义1) 是词义2 的源词义, 词义2 是词义3 的源词义,…… , 词义狀-1是词义狀 的源词义 从词义2 到词义狀 与中心词义的距离越来越 ( 远。辐射和连锁两种方式在词义衍生过程中可任意组合, 便是其中一 犮) 例。( 犮)中的词义衍生是通过连锁和辐射两种方式完成的,词义2、词 ……词义狀 是通过连锁的方式衍生自中心词义, …… 义3、 而词义犪、 词义犫、 词义狕 又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衍生自中心词义的。从理论上讲, 我们还可以 ·1 9 4·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
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
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词义。
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
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
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
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背”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
“背”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作者:崔香银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12期崔香银(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背”是现代汉语常用词。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原型范畴、隐喻、转喻等理论来分析“背”各义项之间的关系,阐释“背”的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背”;义项;多义[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2-0068-02[作者简介]崔香银,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多义词,游玲从隐喻视角下对英汉语中的背(back)进行对比研究。
[1]此外,也有学者在研究人体名词时零星谈到过“背”的一词多义现象,但只是寥寥数笔。
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背”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加全面的阐释。
一、多义词的认知解释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成拥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
[2]550它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互动体验形成的,我们可以像对待自然物体一样对语言进行范畴化。
Langacker指出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范畴,一个典型的词项代表了一个复杂的范畴,它拥有多个相关的意义,这些意义通过范畴化的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网络……。
[3]4这些多个义项之间总会共存一定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总会有一个义项具有最典型性或者说凸显性,即原型。
Lakoff“认为词义由原型义项向四周放射扩散形成派生义项,派生义项之间相对独立,他们与中心原型义项之间远近差异的距离形成了‘辐射状范畴’。
”[4]379如下图:Taylor(2003:110)认为词义的演化是以鱼贯式语义链的形式相连的(A→B→C→Detc)。
[5]其实,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互动中,词义的衍生并非通过一种方式产生,而是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词多义就是以原型范畴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共同作用由原型义项衍生拓展出其他义项,而这一过程的主要机制就是隐喻和转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
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 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 。
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词义。
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 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 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 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 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 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
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 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
于是, 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 赋予旧词以新义, 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
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 具有了认知性。
3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3.1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作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 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 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 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 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 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 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 即原型(prototype), 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2]Taylor(1995) 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
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类典型, 这些类典型通过家族相似性互相连接. 下面我们用范畴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
再来看看名词
“window” 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1) 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 Close the window . (3) 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 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 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5) 中, 它指的是作为房间结构的一部分的窗, 在句(6)中, 它指的是窗可以推动的那一部分,不再包括
窗框,在句(7)中,它指的是窗被推开后留下的空间,在句(8)中,前三种意义依次出现。
这几个意项之间至少一个或者几个共同的属性,但没有任何属性是所以成员都共有的,所有意项的家族相似性表现在都与窗有关。
因此,window 既有中心含义,又有扩展含义,而这些含义之间不是任意的,而是构成一个相关联的意义范畴, 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
这些不同意义的拓展通过什么手段得以完成的呢?在这种从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或拓展的过程中,这些互相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 隐喻和换喻〔3〕(Taylor1995:122)。
3.2 隐喻、转喻与一词多义隐喻和换喻在传统修辞学中只是被看成是两种纯修辞手段, 然而在认知语言学家那里, 它们被作为两个认知概念来进行探讨。
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每一个词条下的诸多含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这个词的意义范畴。
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执行义项, 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换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 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 , 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 也被列入词义条目中, 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
关于一词多义的演变, 已很难从历史上找到明确的证据,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词义的历史演变的结果使多个义项共存于一个共时平面上, 构成词语在这一共时平面上的语义范畴。
我们先举一个明显的例子。
汉语的“头”的含义构成下列共时语义范畴:①(人)头部;②(动物)头部;(物体)顶端;(事情)终、起点;③领导,头目;④(动物、物体)数量;⑤头发或头发样式。
这些义项哪个先产生, 哪些后产生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认知的研究表明, 人们认识事物是有一定规律的, 其一是将相似的事物看作同类事物, 这是相似原则。
认知的普遍规律是以较熟知的具体事物来认识与之相似的较抽象事物,即具体域向抽象域的投射。
Heine等人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排列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认为这是人们进行认知域投射的一般规律: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是不是词义的发展完全按照这一顺序, 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可以肯定, 后一认知域的义项是从排列在它前面的认知域的义项演变而来的, 而不是相反。
据此, 我们构拟“头”的语义的演变:(动物)头
(事情)终;
起点(人)头(物体)顶端(单位,部门)领导,
头目这种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投射即隐喻, 这是相似原则在起作用。
第4和第5义项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认知心理倾向于把相临的两个成分看作一个单位。
在语言上表现为由一事物认识并用词语指称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另一事物, 如由形式(容器)代替内容, 由局部替代整体等等。
这一认知机制即传统的转喻。
很明显, 第4义项是由第1、第2义项“转喻”而来。
“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 头就可以代表整个事物, 成为量词。
头发长在头上, 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也就很自然了。
可见, “头”的词义之间具有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相似原则和临近原则起作用的结果。
表示“人或动物的头部”的含义是最基本、最先产生的, 我们称为原型意义, 其他义项与这一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转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语义范畴, 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 , 有的仍保留明显的“修辞”特征, 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 也被列入词典词义条目中。
4 结语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一词多义现象是以隐喻、转喻链条而相互联系起来的。
在词的多义结构中, 各词义范畴之间地位并不相等而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
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的词义延伸过程的认知思维结构和表现方式。
一方面, 一词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理论
的一种延伸, 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没有具体相同的特征, 它们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
另一方面,词义延伸又主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 即转喻的邻近性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来实现。
参考文献:[1]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3]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Cambridge:CUP.1993. [4]Lakoff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英)Leech J N.语义学[M].李瑞华,王彤福,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Saeed J I.Seman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7] 李瑛, 文旭.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外语研究, 2006, (3). [8] 林正军, 杨忠. 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9) .
[9]Hatch,E.&Brown,C.V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CUP.1995. [10]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