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2019年上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真题高级物理学科真题解析
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 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 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 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 3.【答案】C。解析:在 e 点进入无磁场区域至/经过一半无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线框 efgh 的向外的磁感线减少,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应向外,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 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在 f 经过一半无磁场区域至 g 点穿过无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线框 efgh 的向外的磁感线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应向里,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 的方向为顺时针。故本题选 C。 4.图 3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f=1.25s 时的波形图,图 3 乙是该时刻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 c 位置的质点比 a 位置的质点晚 0.5s 起振。则该质点可能位于( )。
1.某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一位科学家的设想:如图 1 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 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这 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提出该设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笛卡尔 1.【答案】A。解析: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 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 这一想法也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故本题选 A。 2.某种双折射材料对 600nm 的寻常光的折射率是 1.71,对非常光的折射率为 1.74。用这种材 料制成四分之一波片,其厚度至少应为( )。 A.2.1×10-3mm B.3.0×10-3mm C.4.0×10-3mm
A.带负电,位置在 OA 之间且靠近 O 点 B.带正电,位置在 OA 之间且靠近 A 点 C.带负电,位置在 AB 之间且靠近 A 点 D.带正电,位置在 AB 之间且靠近 B 点 6.【答案】C。解析:由图线可知,+qa 和-qb 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所以点电荷一定放于两个 点电荷之间。电场力均向右,说明点电荷带负电。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 A 点的电 场强度大于 B 的电场强度,说明点电荷靠近 A 点。故本题选 C。 7.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的过程中,两臂伸开时,转动惯量为角速度为叫 J0,角速度为 w0,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1:新课导入现在智能手机都有一个手电筒的功能,即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打开闪光灯,用来照明。
可大家知道闪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联想生活实际,学生猜测手机电池储存能量,在闪光灯打开时释放出来。
引出只能手机内装有容量很大的电容器,闪光灯触发时,电容器放电,发出耀眼白光。
指出不但智能手机中含有电容器,生活中的许多电器中也都含有电容器。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电容器及电容》。
环节2:新课讲授1.电容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中用到了电容器?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电器的图片。
请学生思考:这么多的电器中用到了电容器,电容器是什么样的元件?它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电容器: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解质,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
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电容器。
教师画出电容器充、放电的示意图,分析并总结:(1)电容器充电:两极板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电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
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2)电容器的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
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
放电后,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电容根据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讲解,顺势引出电容的概念。
教师总结物理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用表示电容。
环节3:巩固提高常见电容器的介绍: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根据电容器材料的不同,常见的有聚苯乙烯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环节4: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了解电容器的作用,深刻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加速度2.内容: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解析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注:图片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8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海豚“唱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豚发出的声音大家能听见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教师展示蝙蝠捕食的图片,提问学生蝙蝠是用什么来导航的?教师展示视频,在一个黑房子里横七竖八的挂一些细绳子,在绳子上挂一些铃铛,让蝙蝠在房子中捕食,发现蝙蝠绕障碍物成功捕食。
【生成概念】教师展示蝙蝠导航的原理图,总结蝙蝠是用一种看不见的声波——就是超声波来导航的。
教师展示声呐的原理图,B超的原理图,超声波碎石的原理图,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的原理图,思考超声波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1)声呐展示出超声波有方向性好的特点;(2)B超展示出超声波有穿透性好的特点;(3)超声波碎石展示出超声波有较集中的能量的特点。
教师总结,超声波有很多普通声波不具有的能力,而我们根据超声波所具有的特点将它利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展示金属探伤的原理图,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实例应用到了超声波的这些特点。
学回答:在生活中,还有超声测距,超声清洗等。
2.教师展示声波频率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
学生回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的声波是超声波,次声波在生活中常用在预报自然灾害,次声武器等。
【深化理解】环节三:巩固提高说出以下对声波的应用实例中,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1)将手聚在耳朵上听远处的声音(2)倒车雷达(超声波)(3)大气核爆炸监察(次声波)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超声波的特点,并举出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作业:回家之后搜集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下节上课之后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复习比热容的概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如何计算它吸收的热量?引出课题。
2019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物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能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物体的内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物体的内能和温度,体积,状态等有关。
教师提问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物体(如一杯水、一块铁块)的内能是否改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主要通过温度变化来判断内能是否改变。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准备好的铁丝拿出来,边想边试,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试着改变铁丝的内能,尽可能的想出更多的办法。
学生讨论的同时进行思考,提出改变方式(1)将铁丝进行弯折、敲打;(2)将铁丝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火上烤等。
教师总结,并展示实验视频。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小团小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硝化棉会燃烧起来。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迅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
而硝化棉燃烧说明筒内空气温度升高,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铁丝进行实验,感受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是守恒的,在做功的过程中铁丝的内能怎样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在做功的过程中,铁丝的内能增加,增加量和手对铁丝做的功一样。
2.教师提问,除了做功之外,还能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举出一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内能的实例。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除了做功之外,还可以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例如:烧水、炒菜、冷冻。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热传递。
教师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过程中,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效果是相同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说出以下改变内能的例子中,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的,哪些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的。
(1)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做功)(2)冬天,手冷时,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做功)(3)炒菜时,菜在锅里慢慢变热。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物理《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汽车转弯和过山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必修一学习过的各种运动,对比图片中展示的汽车转弯和过山车的运动,提问:这两种运动的轨迹有什么区别?归纳并总结出曲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选择哪些图片中物体所做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2.探究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教师展示砂轮切割钢材时火花四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砂轮在做曲线运动的时候,如何确定砂轮上某一点在某一位置的运动方向?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可以在某一瞬间撤去物体所受的外力,让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向就是曲线运动的方向。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提示实验方案应该遵循的原则,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出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
(1)物体做曲线运动,并在某一点撤去外力;(2)物体的运动轨迹要是可见的;(3)多次进行实验,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教师提问并归纳总结出一个可行性最好的实验:在水平板上铺一张日纸,纸和平板上刻有一道弧形窄缝,缝上嵌着一条透明胶片做的弧形护栏。
让一个表面沾有红色印泥的铁球从斜槽的顶端滚下,拉动透明胶片,改变弧形护栏的末端在窄缝的位置,重复几次实验。
提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稣寛的■這动的逢度方向(1)轨迹曲线前半段和后半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2)根据每一次轨迹,说出小球运动,离开护栏时的速度方向。
学生回答:轨迹前半段和后半段之间是相切的关系;小球运动离开护栏时速度方向是沿着原来运动的切线方向的。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曲线运动过程中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环节三:巩固提高如图所示曲线是铅球抛出后运动到B的一段轨迹,其中箭头②沿竖直方向,箭头③沿过P 点的切线,铅球经过P点时速度的方向应是()。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1.答案:A。
压强。
2.答案:C。
贴着竖直墙自由下落的物体。
3.答案:C。
动能变大。
4.答案:B。
6: 3: 2。
5.答案:C。
先逆后顺。
6.答案:D。
实际的电功率为0.3W。
7.答案:A。
红蓝靛8.答案: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初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情境如图所示,在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八下P29)A.压强B.力C.压力D.重力2.下列选项所描述的情境中,物体P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C.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的物体D.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3.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4.如图所示,在圆柱形密闭绝缘气缸内,有Oa、Ob、Oc三个可分别绕中心固定轴O无摩擦自由转动的绝热隔板,隔板把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分隔为密闭的三部分。
在温度为T0时,平衡后它们的体积之比V1:V2:V3=1:2:3。
改变温度使三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温度之比为()A.1:2:3B.6:3:2C.2:3:6D.3:2:15.如图所示,在宽度为d 的无磁场区域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边长l 为2d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efgh 置于左侧区域,线框平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对角线fh 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线框以速度v 垂直于磁场边界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在整个线框穿越无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6.在如图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 ,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7.5Ω,L 1、L 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伏安特性曲线图b 所示。
当开关S 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 1的阻值为112ΩB.L 1的实际电功率为7.5WC.L 2的阻值为12ΩD.L 2的实际电功率为0.3W7.不同色光的光子能如下表所示,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初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情境如图所示,在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八下P29)A.压强B.力C.压力D.重力2.下列选项所描述的情境中,物体P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C.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的物体D.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3.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4.如图所示,在圆柱形密闭绝缘气缸内,有Oa、Ob、Oc三个可分别绕中心固定轴O无摩擦自由转动的绝热隔板,隔板把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分隔为密闭的三部分。
在温度为T0时,平衡后它们的体积之比V1:V2:V3=1:2:3。
改变温度使三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温度之比为()A.1:2:3B.6:3:2C.2:3:6D.3:2:15.如图所示,在宽度为d的无磁场区域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边长l为2d的正方形金属线框efgh置于左侧区域,线框平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对角线fh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线框以速度v垂直于磁场边界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在整个线框穿越无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6.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7.5 Ω,L1、L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伏安特性曲线图b所示。
当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1的阻值为112ΩB.L1的实际电功率为7.5 WC.L2的阻值为12 ΩD.L2的实际电功率为0.3 W7.不同色光的光子能如下表所示,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第二部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1.答案:A。
压强。
2.答案:C。
贴着竖直墙自由下落的物体。
3.答案:C。
动能变大。
4.答案:B。
6: 3: 2。
5.答案:C。
先逆后顺。
6.答案:D。
实际的电功率为0.3W。
7.答案:A。
红蓝靛8.答案: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1.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内容: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第二张图片是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鸡蛋,请同学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所发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由此引出今天的内容——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
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
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8.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9.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
10.“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声现象”一章的实验内容为例,说明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l l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
11.物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实验题: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0246
温度计示数/℃0O09
现象有较多的冰
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
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部是水
第一类错误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个过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明显;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种比例混合.温度总保持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水质量的多少无关;冰越多,观察时间就越长: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类错误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处于三种状态;冰熔化成水要经过固、液、气三态共存的过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占、,继续吸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三类错误答案:冰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在冰水混合物中,当杯中完全是水时.它的温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对它继续加热,温度才会升高;只要水中还有一点冰.温度计示数都为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此实验题的设计意图,指出这三种错误产生的原因。
(10分)
(2)结合以上错误,请你就物理实验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
(10分)
12.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l: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
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
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
(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l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
13.下面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1)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8分)
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压强”一节.关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下: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9.1-3,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痕迹。
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图9.1-3压力作用的效果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
任务:
(1)简述压强的概念。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
(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