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基本特征
12种气候特征
![12种气候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8633f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b.png)
12种气候特征
气候是地球表面长期平均的大气状态,可以通过一些气候特征来描述。
以下是12种常见的气候特征。
1. 温度:气温是描述气候最基本的一种特征。
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别很大,有些地方趋于极寒或非常炎热。
2. 降水量:气候中的降水量指在不同地区每年降水的总量,若干年来收到的平均值。
3. 湿度:空气中云和雾的出现和蒸发率的大小都能对湿度造成影响。
不同气候区域中的湿度也会有所区别。
4.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的流动速度,它受到气压差异及地型、海流、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5. 气压:气压指大气压强,它是由大气组成气体的压强所决定的,气压的大小会影响积聚的气团产生的影响力。
6. 雾霾:雾霾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一些污染物质的作用,使得空气不太容易透明,出现的迷雾及雾状。
7.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是一种给予生命很大伤害的辐射,特别是在没有防护措施时。
8. 辐射能量:辐射能量是指辐射物质的能量传递方式,例如太阳辐射能。
9. 水循环:水循环是由大气中水的蒸发、降水、地下水以及海洋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
10. 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指地表植被覆盖的比例或面积,它会对气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1. 冰川面积:地球的圆盘上有大量的冰功能,它们对气候的形成和演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 地形:地形指地球表面各处的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应考虑它对气氛的影响。
例如,高原地区往往温度低且通风性差。
以上这些气候特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不同地区天气的变化规律,以及调节大气状态的机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变化趋势。
总结11种气候的特点
![总结11种气候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d481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c.png)
总结11种气候的特点1. 热带雨林气候 (Af)特点:•年平均温度高,常年在20℃以上。
•湿度高,年降水量多,常年保持高湿度。
•季风影响明显,常年有降雨。
•植被丰富多样,热带雨林独特的生态系统。
•稳定循环的气候特征,少有极端天气。
2. 热带季风气候 (Am)特点:•年平均温度高,范围在20℃以上。
•湿度高,夏季多雨,冬季相对干燥。
•季风影响明显,夏季来自海洋的潮湿气流带来降雨。
•季节性变化明显,有湿季和干季的交替。
3. 热带草原气候 (Aw)特点:•年平均温度高,常年在20℃以上。
•降水量较少,明显的干旱季节。
•草原植物适应干燥环境,以耐旱草本为主。
•大范围舒展的草原景观,动物资源丰富。
4. 热带沙漠气候 (BWh)特点:•年平均温度高,常年在20℃以上。
•降水极少,非常干燥,几乎没有雨水。
•高温和干燥导致植被稀疏,大部分为荒漠景观。
•高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5. 温带海洋性气候 (Cfb)特点:•年平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降水均匀分布,四季都有降水。
•受海洋气流的影响,相对湿润。
•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6. 温带大陆性气候 (Dfa)特点:•年平均温度较低,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相对较少,以夏季为主。
•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温差大。
•适宜农业和动植物多样性较高。
7. 温带季风气候 (Cwa)特点:•年平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冬季和夏季温度较高。
•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降雨明显。
•降水量适中分布较均匀。
•季节性温差较大,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8. 温带草原气候 (Bs)特点:•年平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相对温暖。
•降水较少,干旱季节较长。
•草原植物适应干燥环境,以耐旱草本为主。
•干旱和温差导致植被稀疏,大部分为草原景观。
9. 温带沙漠气候 (BWk)特点:•年平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极少,非常干燥,几乎没有雨水。
•沙漠植被稀疏,高温和干燥导致荒漠景观。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基本特征 课件2021-2022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基本特征 课件2021-2022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7a43119b89680202d825dc.png)
。
4、既是二三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
山脉是
。
5、我国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
决
定的。
6、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
性特点。
7、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有多种多样的
,又有
多种多样的
。
8、海南岛属
气候,东北平原属
气候,塔里木
盆地属
气候,西藏
属气候。
阿拉伯半岛
江南水乡
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 景观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
洪涝
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衡 量气候的干湿程度。
1.我们济宁属于 半湿润 区。 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属于 湿润
区。
3.我国兼跨四个干湿地区的省 甘肃 、 西藏
4.秦岭—淮河线基本上和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 内蒙古 。 分界线相一致。
降 水 量 对 植 被 类 型 的 影 响
干湿地区 湿润区 分界线
我国地域辽阔,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 响,各地气候千差万别。
从总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西 北内陆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 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1.我们济宁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2.秦岭—淮河线基本上和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3. P37活动1
1.我们济宁属于 暖温带 带。 2.秦岭---淮河线大致与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3.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天山----长城 4.兼跨四个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省 。 5.有热带的省区: 云南 、 广东 、 海南
相一致。 相一致。
、 台湾 。
我国种作物及其熟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79e37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f.png)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
高原以及新疆北部和西藏南部地区,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量较少,山地较多,日照时间短。
这里年均气温较低,一般在0~10℃之间,
夏季的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的最低气温到-40℃甚至更低。
雨量
较少,尤其是夏季雨量非常稀少。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征是夏季
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大多数地区没有严寒或酷暑。
这里年均气温大多在15℃~20℃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最低气温只有
5℃~10℃,雨量较多,一般每年1000~1500毫米,其中以秋季多雨,夏季
雨量较少。
三、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特征是炎热潮湿,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湿度大。
一般来说,温度
在南方的年均温度都很高,一般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0℃,冬季最低
气温可以低至10℃,而雨量较多,夏季平均雨量达到500~1000毫米,冬
季仅300~500毫米。
总之,中国的气候特征多元多样,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到热带季风气候,各有特点,表现出多样的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2a8a040912a2161479298c.png)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
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
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①世界上着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
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着名的季风气候区。
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
世界各种气候的特征
![世界各种气候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b9e9c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e.png)
世界各种气候的特征1、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1、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 100 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14、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气候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太 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
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
下垫 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 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 接性的影响。
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 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 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2、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 雨。
热带草原气候.比中3高山地仙 ⑴世界各种气候的特征扩展资料:I干单地带 温惜温南堆带门池带大致在南北纬10°,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https://img.taocdn.com/s3/m/b3a7f75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a.png)
• 高原冷高压下沉运动加强了蒙古高压的稳
定度和强度。
• 高原反气旋式环流加强了东侧上空的冬季
风。
夏季高原面热低压
• 高原拔风效应加强了印度热低压。 • 高原气旋式环流加强了东侧上空的夏季风。
夏季对流层高层的青藏高压
青藏高压—— 盛夏期间,中心位置在我国青藏
总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 辐射平衡
(1) 海洋与陆地的冷热源差异
从下垫面出发,若某地区有热量从地 面输送给大气,则此地称为热源;反之,则 称为冷源。
地表面热平衡方程
• R+QA+LB+P=0 • R+QA=-(LB+P)
• R+QA>0 & LB+P<0 • R+QA<0 & LB+P>0 • (全年)QA=0 R=-(LB+P)
• 季风角 • 季风指数 • 季风的强度 • 天气气候发生季节性的明显变化
(三)气候类型多样 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
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 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 热带季风气候区 • 副热带季风气候区 • 温带季风气候区
二、气候的形成因素
•1、太阳辐射
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反射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大陆性气候强
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 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 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 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 气温年较差大 • 温度位相落后小 • 降水季节集中
(二)季风气候明显 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
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 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场差异
《气候基本特征》PPT教学课件
![《气候基本特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86471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8.png)
活动:
读图认知 •:我国气候类型的名称?
•勾画出我国气候类型各自的位置及范围。 •家乡所在省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活动:
“气候类型的分布”再认知
•将“中国气候类型”图与课本的“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对照 •将“中国气候类型”图与课本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对照 •在“中国气候类型”图上标注“秦岭—淮河”的位置
【探究一】 比较海口与哈尔滨,它们的气候特点(
气温和降水)的差别在哪些方面?主要影响 因素是什么?
(启发,结合阅读课本“中国气候类型”图上这两个城 市的地理位置)
纬度因素
【探究二】 比较北京与银川,他们的气候特点(气
温和降水)的差别在哪些方面?主要影响因 素是什么?
(启发,结合阅读课本“中国气候类型”图上这两个城 市的地理位置)
C.阴山、冈底斯山 D.昆仑山、太行山
4.连线:
A.准噶尔盆地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内蒙古高原
季风区 非季风区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A__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冬季风,__B__图表示影响我国的
夏季风。
(2)__B__图中的__夏_______季风的性质是_温__暖__湿__润__,给我
。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降水最少地方: 新疆吐鲁番盆地 托克逊
淮河 降水最多的地
秦岭
方:台湾火烧
寮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规律:
1、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4_、__5_、__6_、__7_、__8_、__9_月, 武汉为__3_、__4_、__5_、__6_、__7_、__8_月,北京为__7_、__8_月,哈 尔滨为_7_、__8_ 月。 2、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夏__秋__多__,__冬__春__少__ 明显的差异是__越__往__北__雨__季__越__短__,_____ 。
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0714e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是指一定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
气候的基本特征取决于该地区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因素,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分别介绍气候的基本特征。
1. 经纬度的影响经纬度是衡量地球上位置的标准。
经度影响着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季节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和气温分布。
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气温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而极地地区由于太阳倾斜角度小,太阳高度角低,气温很低,极夜和极昼现象也很明显。
2. 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高度是指地面相对于海平面的高低程度。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气压也逐渐降低,空气含氧量减少,湿度变小。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力和温度递减率减小,导致空气的膨胀和冷却。
因此,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气压小,氧气稀薄,降水量也较少。
3. 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山脉对气候有阻挡和屏蔽作用,使得山脉背风面的气候比风ward面的气候更加干燥。
平原地区由于没有阻挡,气候较为湿润。
河流和湖泊对气候也有调节作用,能够增加降水量,调节温度。
4. 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流运动。
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称为副热带高压带,这里的气候炎热多雨。
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形成极地高压带,气候寒冷干燥。
此外,存在于赤道两侧的副热带低压带和温带高压带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大气环流系统决定了地区的风向风力和降水分布。
气候的基本特征受到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对于预测天气、农业生产、旅游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气候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气候资源。
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dbf2e4b2cc58bd63086bd61.png)
热带气候(4种) 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湿季多雨;分布于热 带雨林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少雨;分布于南北回归 线大陆西岸
全年高温,雨季多雨;分布于南 亚及中南半岛
温带气候(5种) 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洲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中高纬度,大陆内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
(南北纬30°附近大陆东岸)
寒带气候(2种) 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
冬季风 西北风
南亚 西南风
东北风
(六)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脉 该分界线地理意义: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分界线 ④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七)我国气候总体特征: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大陆性气候强
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 ③海陆位置(比热) (三)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⑴在大气环境中: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反比关系) ⑵在封闭容器环境内: 气温越高,气压越高(正比关系)
(四)气候的分类及基本特征:
苔原气候
全年低温,降水稀少;(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解析版)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18cf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8.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知识梳理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 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受纬度和冬季风的影响)②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受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的影响)1月份0º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冬季:最热----曾母暗沙(纬度因素),最冷----漠河(纬度因素);夏季:最热----吐鲁番盆地(地形因素),最冷----青藏高原(地势因素)2. 温度带(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见八上P31图)①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漠河附近②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③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④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秦岭—淮河以南⑤热带(一年三熟)——水稻、天然橡胶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和海南省。
⑥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青稞、小麦青藏高原二、降水与干湿地区重点1.降水分布规律:(主要是季风的影响)①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为地形雨);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2.干湿地区分布及天然植被①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山地——森林②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森林、草原③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草原④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荒漠三、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②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4、5月——东南沿海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该处为“伏旱”);7、8月——华北、东北雨季;9月——南撤;10月——雨季结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气候基本特征
![气候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3ea541b14791711cd791703.png)
气候基本特征
预习案:
1、由于我国地处亚洲,太平洋,大部分地区深爱影响,冬季与夏季盛行的、、都有着明显差异,形成了典型的气候。
2、我国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岭-- 山-- 山---
-- 山----- 山脉。
3、我国冬季风主要受来自和一带的风的影响,风向是为主,夏季受来自的季风影响,风向是以为主。
4、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非季风区则相反。
5、夏季风的、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
6、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长。
7、气候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和。
8、我国降水量受、、等因素的影响,年降水量呈现出自向递减的规律。
9、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月代表冬季,代表夏季,冬季我国南北很,夏季温差较,普遍,只有地区气温较低。
10、根据我国各地活动积温可划分为五个气温和气候区。
11、我国各地区干湿状况差异也很大,一般用量和量的对比关系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据此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地区,我们广西位于区,塔里木盆地位于区,东北平原呢?
二、探究案:
1、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影响我国夏季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气候类型有哪些 特征是什么
![气候类型有哪些 特征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ddfdd6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d.png)
气候类型有哪些特征是什么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整理了具体内容,来看一看吧!气候类型、特征、分布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匀称;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掌握。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掌握。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掌握。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四周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掌握。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掌握。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柔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掌握。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掌握。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有;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掌握。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柔潮湿,降水匀称;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掌握。
10、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快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掌握。
11、气候类型:苔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快短促;分布:极圈四周纬度较低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掌握。
12、气候类型:冰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快短促;分布:极圈四周纬度较高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掌握。
13、气候类型:高山高原气候;特点:状况简单,不好一概而论;分布: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_气候的基本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_气候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3cb2c8d83d049649b6658e6.png)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 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风气候给人们带来丰沛降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
暴雨造成水灾
气候干旱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风
源地:海洋
夏 季 风
风向:偏 性质: 。
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再见
1.写出图例所示的气候类型名称A B C D E 2.甲、丙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有什么差异? 甲: 。 丙: 。 【基础知识】 一、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最 的地方;夏季,我 国大部分地方 我国大 部分地区的 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 变化 也较大,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 的特点。 2.习惯上,以 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 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 , 非季风区受 、 等因素的影响,降水稀少。 、雨热 同期是我国的气候资源的两大优势。 二、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 带,又有多种多样的 地区, 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我国东部多为季风气候,自南而北依次 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4课 气候的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项目 名称
来自 哪里
陆地 海洋
风向
冷暖 干湿 状况
寒冷 干燥 高温 多雨
影响范 围大小
大
冬季风 夏季风
偏北 偏南
小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本课小结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的风向更替 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东部广大地区盛 行偏南风,气候暖热湿润 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 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明显。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有多种多 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0162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c.png)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环境多样的国家,其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的特征也因地形、纬度和海洋气候的影响而多样。
本文将对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进行探讨,并重点介绍它们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可分为: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六大类型。
1. 寒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
这一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大,季风明显。
冬季风向为西北,夏季风向为东南。
常见的城市有哈尔滨和乌鲁木齐。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
该地区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度和降水量在四季间有明显的变化。
3. 地中海型气候地中海型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西南部地区,包括昆明和拉萨。
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点是雨季明显,冬季降水要比其他季节少。
4.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中南部、内蒙古和华北地区等。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温差较大,降水分布较为均匀。
常见的城市有沈阳和呼和浩特。
5.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江南、华南地区,包括广州、杭州等城市。
这一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季风明显。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6.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省和海南省等地区。
全年气温较高,降水量充沛,夏季时有台风侵袭。
其中,台湾气候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湿润程度较高。
二、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气象要素是指观测和测量大气状态的各种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量、风、湿度等。
1. 气温中国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和季节特征。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较大;南方地区冬季相对温暖,夏季炎热潮湿。
2. 降水量中国的降水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和季节特征。
初中地理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共15张PPT)
![初中地理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216f5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6.png)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的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站在西北风中,你有什么感觉?
印 度 洋 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暖热湿润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太 平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受不到夏季风影响 的主要原因是 _远__离__海_洋__;__山__脉__阻_挡
小结
风气候。 一年中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与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相对的风是什么呢? 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暖热湿润 一年中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 与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相对的风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季风? 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
回事吗?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变化 的风。
与寒冷干 燥的冬季风 相对的风是 什么呢?
读图回答
夏季风:风向?源地?性质?
温暖 湿润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既有来自_____洋的
太_平____季风,东也南有来
自______洋的
印_度____季风。 西南
(二)冬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风向
西北、东北
特点
寒冷干燥
首先影响
北方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的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 行偏南风,气候暖热湿润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总结:
东南季风 [太平洋]
影响我国东
部广大地区
中国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 响明显的地 区]
受夏季风的 影响
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 响不明显的 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 江中下游 _______
地区迎来“梅雨” 季节;7~8月份,雨带继续 华北 地区;9月份, 北移到达___ 雨带快速南撤到华南 ___沿海地区; 10月份雨季结束。
由上可知:
南方雨季开始___ 早 、结束 晚 、雨季___ 长 ,北方雨季开 ___ 短 。 始___ 晚 、结束___ 早 、雨季___
1月份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合作探究
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2.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使得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也为各种动植物 的生长和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自主学习:读图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衡 量气候的干湿程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西 北内陆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 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 季节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5、6、7、8、9 降水较多的月份,台北为___________________ 月,武汉为 4、5、 6、7、8 7、8、9 月,乌鲁木齐为_____ 6、7 月。 __________________ 月,兰州为_________
自主学习: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合作探究
1.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有哪些?
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因素
2.季风气候有何影响?
有利影响: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影响:旱涝灾害频繁
达标练习:
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 “春风”是指(C )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2、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 B)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3、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 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D )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知识树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雨热同期 ,有利于 农业生产 夏季风 正常年 份
旱涝灾 害频繁
夏季风 不稳定 年份 自东南沿 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
空间
夏秋多、 冬春少 季节
夏季风的 源地、风 向、性质
季 风 显 著
气候复杂多样
自主学习:读图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合作探究
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 多 , 速推到北方,北方降水____ 少 南方降水____ 。 夏季风很弱的年份,雨带持 续在南方徘徊,南方降水 多 ,北方降水____ 少 。 ____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导 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降水年际变化大。
牛刀小试
1、由此图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58 __ 1965 年。 年,最少的年份是____
3.显著的季风气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 另一方面: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哈尔滨的夏天炎热
哈尔滨的冬季寒冷
海南三亚的夏天
季风气候给人们带来丰沛降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
暴雨
台风
干旱
海啸
长白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松花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布达拉宫属于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海南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多, 2、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降水:有的年份降水__ 少 ,年际变化__ 大。 有的年份降水__
观图:1.查找我国的等降水量线 400mm等降水量大致和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基本一致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 秦岭---淮河 基本一致
自主学习: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
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 C ) A、地势高低不同 B、纬度位置差异大 C、季风活动不稳定 D、海陆位置不同 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B ) A、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递减 C、北部多于南部 D、西部多于东部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 答6~7题 6.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 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 致是 (B)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7.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 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C)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1.在图中找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阴山山脉
●玉门
●黄梅县
广大 ,_______ 季风气候显著 2.读图可知,我国季风区面积____ 是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季风活动不稳定,使我
旱涝 灾害频繁。 国 _______ 夏季 海陆位置 和____ 地形 因素的影响,季风区受_____ 3.受______ 夏季 风很 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非季风区______
各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季,可见我国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对照上图,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哪些?
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一般情况下,踞海越近降水越多,反之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脉起屏障作用,阻挡了夏季风深入内陆 季风因素:夏季风影响下降水较丰沛
第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 风气候是一回事吗?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 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 的季风而行成的气候类型。
由于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地区 深受季风影响,冬季与夏季盛行风的风向、冷暖、 干湿都有着明显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难到达,降水较少。
1月风向
西伯利亚.蒙古
偏北风
寒冷 干燥
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 特点?
7月风向
夏季风:源地?风向?特点?
偏南风
温暖 湿润
冬、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1月)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东北(偏北风)
夏季风(7月)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西南(偏南风)
风向
性质
寒冷、干燥
暖热、湿润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