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14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14 湘教版必修1

B 确的是 (
)
A. 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 物圈三个圈层
B.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 的大气密度小
C.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D. 生物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 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ppt课件
地壳
软流层: 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ppt课件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是地球的核 心,位于古登堡面和 地心之间。
以5100m为界,可 分为内核和外核。
内核
地核
►物质组成:可 能是极高温高压 下的铁和镍。
►物质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 固态
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
地幔
地核
观察:地壳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小结: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 拔越低,地壳越薄。 ppt课件
地壳 地幔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有氧、硅、铝、钙、钠、钾、镁、铁等。
地壳的内部结构: 大陆壳:具有双层结构(硅镁层和硅铝层),较厚; 大洋壳:一般为单层结构(硅镁层),较薄。
C.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D. 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ppt课件
课堂测验
3.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
A. 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 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 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 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ppt课件
课堂测验
4、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
第四节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

【课前预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________面和②____________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③_______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④____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________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____________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⑨__________,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⑩_____________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⑪__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⑫____态或⑬________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____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⑮________圈、⑯____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⑰____。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3.水圈:由液态水、⑱________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⑲______水、⑳_____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21________水和○22______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23________圈和○24____圈中的生物世界。

○25________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1.4《地球的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1)

1.4《地球的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1)

如何了解地球内部?
如何了解地球内部?
• 地震波 • 钻探技术 • 火山喷发物质 • 温泉、热泉 • 遥感技术
★钻探技术
• 俄罗斯已向科拉半岛地下钻了12.262公 里深的科拉超深井,为当今世界最深的 超深孔,该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A.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
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互动探究区
解析 第(1)题,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所以玉 树地震发生的圈层是地壳。
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核部分的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答案 不一样。 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 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处于湖中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通过。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17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莫霍界面
地幔
2900
外核
地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莫霍面、古登堡面比较
地壳
陆地 海洋
地幔
岩石圈
岩石圈 软流层
地核
位置: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特点: 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地球磁场示意图
地球磁场
(Earth‘s magnetic field)
地球内核物质为固态,而 外核物质接近液态,液态 铁的运动,就像在地球的 “心脏”中建起了一台巨 大的直流发电机,从而产 生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地球磁场。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结构 (共2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结构 (共28张PPT)
2、地震波的类型和特点:横波(S)、纵波(P)
A B
(一)地震波
3、地震波的波速变化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横波
纵波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
鸡蛋内部结构
第三节④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五带四季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地壳
地 莫霍界面

球 内 部
上地幔 顶 流部 层, 以软 上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 部。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共同作用结果。
小试身手
大气圈 B
物圈、水圈、岩石圈
2017年3月27日,意大利卡塔尼亚的埃特纳火山持续喷发。埃特 纳火山是欧洲最高和最活跃的火山。读地球圈层结果示意图,回答: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 B )
A.水圈 B.岩石圈 C.下地幔 D.地核
4.当北流市(北纬22.18度,东经110.51度)发生地震时,玉林 市、南宁市的观测点都测到了北流市发出的地震波,玉林市测 得地震的震级为5.2级,震中距玉林市63公里,距南宁市235公
里,则南宁市测得地震的震级为 5.2级 。 一次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
B 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地壳上部
B.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
C 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C.图中①②③合称为岩石圈
D.图中③包括软流层
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纬 22.18度,东经110.51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回答下列问题:

1.4地球的结构

1.4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课程导学】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标准解读:能自己绘制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培养地理实践;利用相关事例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

【按图索骥】【知识清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分类传播速度传播的媒介共同点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③横波较①②2.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地下④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⑤。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地下⑥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⑦,横波⑧。

3.地球的内部圈层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物质状态地壳莫霍界面33km 岩石构成的⑨外壳地幔上地幔固态下地幔地核外核古登堡界面2900km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⑩固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⑪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外部圈层⑫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⑬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⑭、⑮,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①慢②固体③改变④33 ⑤下降⑥2900 ⑦下降⑧完全消失⑨固体⑩内核⑪大气圈⑫水圈⑬生物圈⑭相互联系⑮相互制约【教材点拨】一、地震波及其应用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古登堡面处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根据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2.寻找矿产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

3.地震发生时的感觉由于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如果人在陆地上,那么会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才会感觉到前后、左右摇晃;如果人在水面(湖面、海面)上,则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例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A.铁矿B.有色金属C.石油D.煤解析根据地震波的特点,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图中横波在A处消失,可能储藏液态矿产,选项中对应的是石油,C对。

1.4地球的结构

1.4地球的结构

莫霍面 软流层
17千米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 硅、铝、铁)。 ②厚度不均,洋壳平均厚度6km; 陆壳平均厚度33km。 ③大陆地壳(上层:硅铝层,下层: 硅镁层)
2900 古登堡面 千米
6370千米
组成: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 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 很大(铁、镍),可能是地 磁产生的主要原因。
3、地幔的物质成分是什么。
主要是硅酸盐类,随着深度的增大,铁、镁含量逐渐增加,可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
4、地核可分为哪几部分,有何不同。
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物质为液态或熔融态,内核物质
一般认为是固态。
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划分有何不同。
内部圈层的界限相对明显,外 部各圈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 互制约,并无明显界限。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 层部分。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 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 可能是什么?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和生陆 部分 ) 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这里,纵波波速
2900千米处 忽然下降,横波完 全消失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壳:(1)定义: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地壳的组成物质: 养O闺Si女Al贴Fe给Ca哪Na家K美Mg
(3)分层: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上层: 硅铝层
1、大气圈:(1)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离地面2000-3000千米的高空——星际空间。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

水圈
生物圈
练习
1、关于地球内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软流层与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B.地壳与地幔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D.横波可以通过地核中的外核
答案:C
所经物 质状态
传播 速度
固体、液体 气体
较快
固体
较慢
共同点
都可通过 固体
在不同介 质中传播 的速度不 同(反射、
折射)
想一想: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内核
固态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 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
图1.27地球外部圈层示意
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海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外部圈 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 气 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物 组成的包围地球 质,主要成分 的复杂系统 是氮和氧
2000---3000千米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
圈层名称
不连续 厚度

(km)
特征
地 壳
地 幔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平均
固态
17KM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 薄,大陆部分厚,平均
莫霍界面 33km 厚17千米
软流层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固态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
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古登堡界面 2900km

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一)

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 理
必修1) (中图版 · 必修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大气对流层特点的理解判断 解析】 能力。对流层大气由于热量直接来源于地表,故距下垫 面越远,气温越低。所以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第 一 章 而递减。由于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 把下层水汽带到高空,凝云致雨,因而天气现象复杂多 变。某地对流层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该地对流 运动的强弱。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因而对流运动 比高纬地区强烈。这也导致了低纬地区对流层的厚度要 比高纬地区大。 【答案】 B 答案】
第 一 章
飞机多在________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层中有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层的电离层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状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 解析】 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 【答案】 (1)地面 答案】 (2)下 上 水平 (3)A B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 B C
第 一 章
平流层
对流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 理
2.水圈 水圈
必修1) (中图版 · 必修 )
(1)组成:海洋是 主体 。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 泽水等都是其组成部分 (2)作用
第 一 章
①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 自然带 和自然景 观类型。 ②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 ③水循环可以调节 气候 、净化大气。 3.生物圈 . (1)含义:是由地球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 极其重要的圈层。 (2)范围:分别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 地壳上层 。 (3)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P28[活学巧用]1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联想: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
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 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们怎么办???
1、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地圈震层来了的,依陆 据
(1)概念:
地上的人先感
(2)分类:
觉到什么震动, 后感觉到什么
震动?海洋上
纵波VS横波
的人呢?
primary
sec快ondary固、液、气 上下震动划分依弱据

固态
左右晃动 强
速度都随物 质性质的变
化而变化
纵波横波 波速都明
速度(千米/秒) 0 3 6 9 12 15
显增加
1000
深 度 2000
横波

米 3000
莫霍界面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 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 是液态。
思考?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教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地震波的概念,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认识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3.熟悉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并能够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推测其物质形态。

4.了解岩石圈的结构,注意它跟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区别。

5.熟悉地球的外部圈层,并知道他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1.地震波类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区别。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介绍。

3.岩石圈概念及特征。

4.地球外部圈层划分的层次、特点及外部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纵波和横波的区别。

2.通过纵波和横波波速变化推测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结构。

3.软流层的相关介绍。

4.岩石圈的划分依据和岩石圈与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嫦娥奔月”和“土行孙”两幅神话人物的图片。

“嫦娥奔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也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从神舟五号飞船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出舱活动、飞船与在轨飞行器交会对接、太空生活等一系列空间实验,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说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非常深入。

谈天是为了说地,对于我们脚下的大地来说,它的探索难度远大于太空,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位神话人物——土行孙。

他可以钻地,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吗?(学生回答:不能)。

1.4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1.4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课时内部圈层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并特点上区分横波与纵波;(2)学生能够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结构特点。

(3)学生能够学会区别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探究,了解地震波的特点及其作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的原因; (2)通过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分析并由此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3)通过读图与列表对比,区分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三者特点。

(4)播放地震波的示意动画,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地球背部圈层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三、教学难点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横波与纵波的区别;2.地壳、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1.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横波与纵波,地壳、岩石圈与软流层;2.活动探究法:通过活动探究地震波的特点;3.讲授法:通过讲解与总结相关知识点,解答学生疑惑。

五、教学课时1个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分几层?2.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削开,那又该如何知道?好,通过这一节课就来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三层。

从生活切入,吸引学生兴趣。

过渡承接虽然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但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至今入地无门。

那我们要怎么得知地球的内部结构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夏天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将西瓜托在一只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靠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 的因素。
1.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 A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P波,上下颠簸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知道地球内部圈层划 分的依据。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分界及特征,知道地壳的组 成元素及分布多少的顺序,知道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知道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掌握各圈层与人类的关系特别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 没有关系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D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3.莫霍界面是
( A )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不透明,因此地球的内部对人类来说始终是 神秘的,我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组成的呢?
阅读:1.何为地震波 ?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地震波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名称 纵波(P) 横波(S)
传播速度 快 慢
通过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波速变化
在不同介质中速 度不同,在通过 不同介质的界面 时还会发生折射 和反射
1.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海洋水
陆地水
2.分类 大气水
——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水
(三) 生 物 圈
外部圈层 质,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
意 义
是地球生命生 存的基础条件 之一 陆地水与人 类社会的关 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和大气 圈、水圈和岩 石圈组成生态 系统。生物是 其主体和最活 跃的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横波 纵波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古登堡界面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莫霍界面 地壳 外核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5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
(三)地球内部圈层最内层——地核
1地核的概念 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地核的组要组成物质 铁和镍 外核 液态或熔融状态 3地核的分层 内核 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圈 水圈
(一)大气圈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000~3000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大 气密度下降
(二) 水圈
洋壳
平均厚度: 6KM
平均厚度: 33KM
地壳厚度与海拔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二)地球内部圈层中间层——地幔
1 地幔的概念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 地核之间的圈层。
2 主要组成物质:
硅酸盐类矿物
上地幔
3 地幔分层 4 岩石圈
下地幔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合称岩石圈。
3、地震波与界面
思考: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根
据波速的变化,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
(一)地球内部圈层最外层——地壳
1地壳的概念:地壳位于地球表面 以下,莫霍面 以上的固体外壳。
2地壳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8种化学元素(由多到少):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3地壳的内部结构 陆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17KM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 液态水、固态 水、气态水、 圈层 地球表层生物(植 地壳、大气 物、动物、微生物) 圈和水圈中 及其生存环境(空 气、水、岩石、土 的生物世界 壤)的总称
生物圈
地震波 地壳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33KM) 古登堡界面 (2900KM)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