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幼儿卫生学 第二章

幼儿卫生学 第二章
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价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 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 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方法:测前将游锺放到“0”刻度上。测时让
幼儿只穿背心、短裤。 3岁以上幼儿可站在秤 台中央;3岁以下可蹲于秤台中央;1岁以下可 躺着测量。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处于水平 位,读取读数即为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最 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2、测身高(身长)
工具:量床、身高计
方法:3岁以下:小儿脱去鞋袜,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 者扶住小儿头部,使其两耳在 一水平线上,颅顶接触头板。 另一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 手轻压小儿双膝,使下肢伸直 并紧贴床板,右手移动足板, 使之接触小儿足跟,读取量床 上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判断正误
1、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 2、体格发育的速度是呈阶梯状上升的。 3、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程序,由头部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肢 4、胎儿后期是人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的阶段。 5、在儿童各大系统的发育中,运动系统领先发育。 6、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影响。 7、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儿童成年后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父母的身高,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 8、小儿超过1岁半了,胸围仍小于头围,其生长发育仍属正常。 9、“年龄别体重”比“身高别体重”更能反映儿童身材的匀称程度。
1、身高(身长):反映骨骼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发育水平和速度。
第一年生长最快,1岁时75cm左右。 1岁后,身高=年龄×7+75(cm)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七、测量方法
身长、身高测量
体重测量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的高速度: 胎儿期
身体比例 2、发育的不平衡: 各系统发育
25%
90%
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1、先天因素:
胎内环境
疾病 辐射 情绪
营养 2、后天因素:
体格锻炼 日常护理 疾病 其他因素
四、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50cm 3公斤
78cm 10公斤

生长:身体在量上的变化,比
如身长、体重的增加;
发育:身体上质的变化,爬

一、年龄阶段的划分法: 胚发育期(0-8周) 胎儿期(8周-出生) 新生儿期(出生-1月)
婴儿期(1月-1岁) 幼儿期(1岁-3岁) 学前期(3岁-6、7岁)
身高、体重
形态指标 坐高、手长
生理功能指标
五、常用的评价方法
3岁女孩,身高88厘米, 体重16公斤
4岁男孩,身高103厘米, 体重20公斤别体重
六、粗略的评价方法
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体重
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年龄×2+8公斤
身高
年龄×5+75厘米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123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123

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决 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课堂练习
1、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 2、体格发育的速度是呈阶梯状上升的。 3、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程序,由头部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肢 4、胎儿后期是人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的阶段。 5、在儿童各大系统的发育中,运动系统领先发育。 6、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影响。 7、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儿童成年后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父母的身高,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 8、小儿超过1岁半了,胸围仍小于头围,其生长发育仍属正常。 9、“年龄别体重”比“身高别体重”更能反映儿童身材的匀称程 度。
一般规律(顺序规律): :上→下;近→远;粗→ 细;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第一条规律:从上到下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 八爬周会走 2岁:双足并跳 30个月:单足跳 36个月:两腿交叉下楼 梯

第二条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一握三抓六会敲,九用两指周会勺 18个月:能叠2~3块积木; 2岁:可叠6~7块积木,会翻书。 “一哭二喉三咿呀,四笑六单八bama, 周岁理解会叫人(物)” 2岁:能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 3-4岁:说歌谣、唱歌; 5-6岁:能讲完整的故事
身体各部分的增长 幅度:头部增加1 倍,躯干2倍,上 肢3倍,下肢4倍
(四)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 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神经系统领先发育 ,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 90% 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 第一个10年发育特别 迅速,10岁左右达高峰 •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童年时期进展缓慢, 到青春期迅速发育
(五)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每个儿童 的体型,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六)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是 密切联系的

幼儿园卫生保健第二章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

幼儿园卫生保健第二章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PPT课件

消化系统
总结词
消化系统发育影响幼儿的营养吸收
详细描述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以便身体细胞吸收利用。在幼儿 期,家长应关注幼儿的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确保幼儿获得足够的 营养。
呼吸系统
总结词
呼吸系统发育影响幼儿的氧气供应
详细描述
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在幼儿期,呼吸系统的发育对于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至关重要。家长应 关注幼儿的睡眠姿势和空气质量,以促进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
要点二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如情绪状态、性格 特点等。
04
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价
生长监测的方法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
定期体检
在幼儿园内,应定期为幼儿测量身高、 体重,并记录数据,以便观察其生长 趋势。
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定期带幼儿进 行体检,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
观察体态变化
观察幼儿的头、颈、肩、胸、腰、腿 等部位的形态变化,以及脊柱生理弯 曲的出现和变化。
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挑食等,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疾病与药物
感染性疾病
幼儿期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 育,如长期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感染等。
药物影响
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如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可能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因素
要点一
运动与睡眠
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 乏运动和睡眠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连续性和阶段性
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 续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 中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特征。
不平衡性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肢 增长比躯干快,1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 53%。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四)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 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 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出生时平均32~36㎝ 一岁时约46㎝ 2岁时约48 ㎝ 较小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增长超常可能提示脑积水。
体 重 增 长 的 一 般 规 律
新生儿体重:

初生体重与母亲营养状况、胎 次、婴儿性别等有关,足月新 生儿出生体重男婴平均为3.3公 斤,女婴平均为3.2公斤。
体 重 增 长 的 一 般 规 律
新生儿体重: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一 周内由于摄入不足 、水分丧失 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 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 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 程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五)胸围:指沿乳头下缘水平 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约32㎝ 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 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六)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 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 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 肉、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水 平。 评估标准: >13.5㎝为营养良好 12.5~13.5 ㎝为营养中等 <12.5 ㎝为营养不良

二 牙 齿 的 发 育



小儿乳牙一般多于4~10月开始萌出。 乳牙共20颗,最晚于2岁半出齐,若2 岁半乳牙仍未出齐也属异常。克汀病、 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 乳牙数=月龄 – 4~6 恒牙于6岁时开始萌出,12岁时萌出第 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 6~12岁乳牙逐个被恒牙替换。 出牙时一般不伴随任何症状,有的小 儿可有暂时流涎、烦躁不安或低热。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难点: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常用评价方法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3、指数评价法
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 水平的方法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Kaup指数 : 体重(g)/身高(c㎡)×
表示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 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
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2、肺活量、呼吸频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4、最大耗氧量
胎儿形态发育: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乱动
一把抓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生 长
胎儿中期,是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突 增
胎儿后期,是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幼儿身体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幼儿身体生长发育
连续性:前后阶段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 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ppt
3
(一)身高、体重的增长呈波浪式 第一年内,身长增长20—25厘米,增长值为出
生时身长(约50厘米)的50%;体重增加6—7 公斤,为出生时体重(约3公斤)的两倍。无 论身长、体重在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长最快的 一年。以后增长速度逐渐缓慢下来,直到青春 发育期再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
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编辑ppt
17
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 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反之,环境污染则带来不良影响,如儿童 铅中毒,可导致智力低下。
编辑ppt
18
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
的,主要取决于父母的职业,文化水平和家庭经
济状况。如南斯拉夫对7~19岁儿童发育状况调
查的结果表明:生活比较优裕的儿童,身高增长
较快,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父母的职业和文化
水平。有资料表明,居住在贫民窟的儿童,恶劣
环境同样会造成生长发育的严重障碍,当他们做
复杂的协调运动试验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
我保护能力,常出事故;遇到困难时,不愿去做;
缺乏学习的能力,对书和故事不感兴趣;与别人
编辑ppt
16
疾病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阻扰作用十分明显, 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部位、病程的长短及病情 的程度。
有些疾病严重影响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急 性胃肠道疾病对消化吸收能力有明显的干扰。营 养不良不仅使体重减轻,而且可推迟语言和动作 的发育。
有如慢性病气管炎等则会影响幼儿活动能力,进 而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编辑ppt
13
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的因素,小儿 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许多研究表明,早 期营养对智力发育有决定性的影响,最关键的时 期是在妊娠的后3个月至出生后6个月这一阶段。 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可以引起胎儿的脑细胞分 裂减少,以致脑细胞数减少,也可使树突数目减 少,造成胎儿脑损伤。小儿出生后,长期营养不 良,尤其是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可影响大脑 的发育及以后的学习能力,还可导致体重不增, 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和使机体的 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低下。营养过剩 或不平衡,导致肥胖、营养素过多症,也会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

第02章 生长发育

第02章 生长发育

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等 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等
二、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与测量方法
胸围
定义: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意义: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增长: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 岁左右等于头围(46cm );1 岁以后超过头围 1岁~青春前期:胸围(cm) = 头围+年龄-1
青春后期:指从第二性征已经发育似成人到体格停止生长为止,体
格生长停止,第二性征发育完成,生殖系统发育完全成熟,此期约 3 ~ 4年
二、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体格生长的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方法
均值离差法:±2SD含95.4%总体,一般认为±2SD 为正常范
围,若超出±2SD者为异常 常范围
中位数百分位法:P3~P97包括总体样本的94%。一般视为正 指数法:常用的有BMI指数即体重(kg)/身高(m)2 生长发育图法:将儿童的各项指标按不同性别、年龄绘成正常曲
运动的发育
平衡与大运动的发育
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二、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运动的发育
细运动的发育
3~4个月:定向取物
6~7个月:物品换手
9~10个月:拇、食指对指取物 12~15个月:乱涂画
18个月:叠2~3块方积木
2岁:叠6~7块方积木
三、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线图,将定期连续测量的数据每月或每年标记于图上作比较,能 直观快速地了解儿童生长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偏差
二、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生 长 发 育 图 法
二、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体格生长的评价
体格生长评估内容
发育水平:将某一年龄时点测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与

幼儿卫生学试题第二章.

幼儿卫生学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一、概念解释1、生长2、发育3、成熟二、填空题1、生长发育是一个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既有 __ 的变化,也有 _ 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 阶段。

2、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首先是会抬头、转头,然后会翻身、直坐,最后会站立、行走,这是遵循了____________ 的规律。

3、人的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___ 上升,而是_____________ 上升。

4、幼儿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幼儿_____________ 的不正常,如斜视、耳聋、口吃的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

5、遗传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 性,环境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 性,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个体的 ___ ____________ 因素与_______ 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6、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 基础。

A、______________ 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______ 手段。

8、铅、汞等污染物会影响幼儿_______ 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尘粒等能引起_____________ 疾病。

9、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 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1、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人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大多数器官和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一次是在(,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初期。

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前期D、幼儿期3、全身的肌肉、骨骼、心脏、血管、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的生长和身高、体重呈同样模式,在出生后(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再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

《儿科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儿科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二章 生长发育
(3) 行为发育
精细动作的发育 3~4月龄时握持反射消失,手指可以活动 4月龄时用手掌握物 5月龄时大拇指参与握物 6~7月龄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并将物体从一手转移到另一手 9~10月龄开始试用拇、食指指端取物,喜欢撕纸 12~15月龄学会用匙和乱涂画 18月龄能叠起2~3块方积木,会拉脱手套或袜子 2岁能叠起6~7块方积木,一页一页翻书,拿杯子喝水 3岁能叠起9~10块方积木,用筷子进餐,使用“工具性”玩具 4岁基本能自己穿衣服和鞋带 5~6岁能用笔学习写字,用剪刀剪图形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上臂围:经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可反映 儿童的营养状况。
上臂围增长规律 1岁以内上臂围的围度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增长1~2cm。因此,WHO建议在无 条件测量儿童体重和身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上臂围来评估1~5岁儿童的营养状况:大于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低于12.5cm为营养不良。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定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本章考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出生后第1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 生长高峰。 (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的规律。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指距:两上肢向左右平伸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骨的生长。 指距与身高(长)的关系 正常人指距一般比身高(长)稍短。如果指距大于身高1~2cm,对诊断长骨的异常 生长有参考价值,如蜘蛛样指或趾。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九版) -完整版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九版) -完整版PPT课件

神经心理发育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与 体格发育相互影响,主要反应在日常的行为,故又 称为行为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 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的发育 和成熟为物质基础。
一、神经系统发育
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各 系统,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
脊髓的发育: 出生时已基本成熟,2岁时已接近成人 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 4岁时平第一腰椎
生活环境
家庭资源、家庭文化、 家庭类型及社会环境等,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 要作用。
疾病
急性疾病常使体重下 降;慢性疾病可使体重和 身高都落后;内分泌疾病 常引起骨骼和神经系统发 育迟缓。
体格发育评价指标
体重
身高
坐高
一、体格生长
体重
▲ 定义: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 意义: ① 反映儿童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 ② 是儿科临床计算给药量、输液量的重要依 据。
长骨生长
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
骨化中心
骨骼发育程度、骨龄测定
骨骺融合 标志长骨停止生长
▲ 骨化中心:出生时无,3个月出现,10岁时出齐。 正常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岁数1 正常左手腕片共10个 ▲ 骨龄: 通过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 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即为骨龄
注意事项
• 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 出后进行
• 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 • 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时间
进行
身 高
身 高
正常小儿身长(高)估计公式
▲ 2 岁以后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 5 ~7cm ▲ 2~12岁: 身高(cm)= 年×770
年龄: 出生 3月 1岁 2岁 身长: 50 61~ 63 75 85

学前儿童卫生学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学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问题:
你能透过“热烈的场面”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 从 生理学的角度讲,幼儿园是不适宜开展诸如拔河、踢球、长 跑等剧烈运动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对学前儿童的生理伤 害主要体现在哪里? 哪些措施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点?你能为 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卫生保健措施吗? 本章有关学前儿童生理 解剖特点与保健的知识将为我们提供答案!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窄,黏膜柔嫩,分泌 黏液少,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纤毛运动能力差。 因此,婴幼儿的气管易感染,导致气管炎、支气 管炎,造成呼吸道狭窄与阻塞。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 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 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 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 全身,完成“吐故纳新” 的任务。
三、循环系统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 (一)心血管系统 ➢ (二)淋巴系统
(教一学效)果心/血特管色创系新 /统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 学前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血容量增长较快 ➢ 婴幼儿血管内径相对较成人大,毛细血管非常丰富 ➢ 学前儿童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年龄越小,心率就越快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保健:
①防止肥胖; ②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 ③负重不宜过度; ④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 ⑤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但量不宜 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
(二)关节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 唾液腺 ➢ 胰腺 ➢ 肝脏
教学效果 / 特色创新 / 课堂实施 / 课堂提升 / 课后分析

幼儿保育手册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

幼儿保育手册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
•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各有独有的特点,各阶段按 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下一阶段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例如,出生时只能吃流质食物,只会躺卧和啼哭,到1岁时便能吃 多种普通食物,会走路和说单词,这是很明显的变化,但在这之前必 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生长发育概述
• (五)幼儿期 • 自3 周岁至六七岁入小学前为幼儿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 • 这一时期体格发育减慢,但四肢增长较快。身高每年增加4~6 厘米,
6 岁幼儿腿长可占身高的44.6%。体重每年增加பைடு நூலகம்.5~2 千克。 • 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逐渐完善,使得语言和行为的发展出现了飞
• 因此,这一阶段应注意孕期保健,如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 多摄取富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防 止接触各种有毒物品和放射源等,以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预防 各种先天性畸形,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生长发育概述
• (二)新生儿期 •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到出生后28 天。从孕期第28 周到出生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 五、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 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般的规律,但由于儿童的先天遗传素质与先天、 后天的环境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无论是身体的形态还是机体的 功能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体形(高矮胖瘦)、生理 功能(强弱)和心理特点(智力高低)是各不相同的,没有两个幼儿 的发育水平和发育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即使在一对同卵双生子之间也 存在微小的差别。先天因素决定一个孩子发育的可能性,后天因素决 定孩子发育的现实性。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上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乱动
一把抓


(正侧发展规律)
胎儿形态发育:
头部
躯干
四肢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第一年,是出生后身长体重增长最快(20-25cm,6—7kg)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四)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现状标准:
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体格发育状况较理想,而高于一般儿童水平的标准 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 。每5-10年就应重新修订一次
理想标准:
是用以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一)生长发育标准
二、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
(二)身体发育的评价方法
1、发育等级评价法
3、量血压
4、测肺活量
测前将标尺指在零点。测时受测者取立位,做一二次扩胸动作或深呼吸,然后深吸一口气,吸满后迅速向吹嘴尽力吹气,直到不能再吹为止。此时立即关闭气管的开关,待浮筒平稳后读数。重复3次,取最大值记录,单位为毫升。
先让幼儿静坐5-10分钟。测时取坐位,使上臂中点与右心房同高。将血压汁的袖带缠于右臂,将听诊器探头放在肱动脉上,打气加压,至水银柱大约升至180mmHg 。然后徐徐放气,同时仔细听声,当听到第一次脉跳声时,汞柱所指数值代表收缩压;继续放气 ,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数值代表舒张压
4、测头围
5、测胸围
布尺
测前布尺必须用钢尺或木尺校正。以小儿眉间为起点,将尺右侧经过枕骨最突起处,绕至左侧,回到起点,其长度即为头围 测量时布尺要贴紧头皮,左右对称,但不可过紧或过松。测女孩时,应将头发向上下分开。误差不得超过+ 0.1厘米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七、测量方法
身长、身高测量
捷克语:Díky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的高速度:胎儿期
身体比例 2、发育的不平衡:
各系统发育
25% 90%
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1、先天因素:
胎内环境
疾病 辐射 情绪
营养
2、后天因素: 体格锻炼 日常护理 疾病
其他因素
四、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身高、体重 形态指标
坐高、手长
生理功能指标
五、常用的评价方法
3岁女孩,身高88厘米, 体重16公斤
4岁男孩,身高103厘米, 体重20公斤
五、常用的评价方法
年龄别身高 年龄别体重 身高别体重
六、粗略龄×600克 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年龄×2+8公斤
身高 年龄×5+75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Kaup指数 :体重(g)/身高(c㎡)×10 4
2021/2/21
正常值为15-19(如>22为肥胖,13-15为消瘦,13-10为营养不良)
15
4、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
4、测肺活量 湿式肺活量计
测前将标尺指在零点。测时受测者 取立位,做一二次扩胸动作或深呼 吸,然后深吸一口气,吸满后迅速 向吹嘴尽力吹气,直到不能再吹为 止。此时立即关闭气管的开关,待 浮筒平稳后读数。重复3次,取最 大值记录,单位为毫升。
2021/2/21
22
填空
1、生长和发育从客观上看,生长是
可过紧或过松。测女孩时,应将头发向上下 分开。误差不得超过+ 0.1厘米
Image 5、测胸围 布尺 测时,小儿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呼吸 均匀。测量者立于幼儿下前方,将布 尺置于背侧左右肩胛下角下缘,沿胸 两侧至两乳头的中心点测量。
取在安静呼吸时呼气之末吸气初始 时的胸围读数。误差不得超过+ 0.1厘米
2021/2/21
10
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一)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以测出的各种量度
1、体重: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反映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 1~10岁体重(kg)=年龄×2+8
2、身高: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
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 2-7岁身高=年龄×5+75(cm)
(一)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1、测体重 工具:杠杆秤
方法:测前将游锺放到“0”刻度上。测时让
幼儿只穿背心、短裤。 3岁以上幼儿可站在秤 台中央;3岁以下可蹲于秤台中央;1岁以下可 躺着测量。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处于水平 位,读取读数即为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最 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2021/2/21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s 至 X-s
X-s 至 X-2s X-2s 以下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2021/2/21
14
2、曲线图评价法
根据某项发育的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分 别标在坐标图上绘出五条曲线,作为评定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2021/2/21
20
(二)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
1、测心率 听诊器
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将听诊器的探 头置于小儿心尖部位听诊
2、测脉搏
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用左手握持幼 儿之手,取手掌上位,以右手食指、 中指及无名指按其腕部的桡动脉。 连测3个10秒钟的脉搏数,其中两 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 脉跳,可认为是安静状态,然后以 1分钟的脉博数作记录
2021/2/21
21
3、量血压 台式血压计
先让幼儿静坐5-10分钟。测时取坐位,使上臂 中点与右心房同高。将血压汁的袖带缠于右臂, 将听诊器探头放在肱动脉上,打气加压,至水 银柱大约升至180mmHg 。然后徐徐放气,同 时仔细听声,当听到第一次脉跳声时,汞柱所 指数值代表收缩压;继续放气 ,当声音突然变 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数值代表舒张压
2021/2/21
8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遗传 骨骼系统的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父身高+母身高)
男孩成人时身高(cm)=
2
× 1.08
(父身高× 0.923 +母身高)
女孩成人时身高(cm)=
2
2、性别 男孩比女孩重而高 ,女孩青春发育期比男孩早
3、内分泌 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及激素
7、
是WHO近年来推荐的一种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它
用三项指标,即“
”、“
”和“
”全
面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2021/2/21
23
单项选择
1、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是:
A.婴儿期(0-1岁) B.幼儿前期(1-3岁)
C.幼儿期(3-6岁) D.青春发育期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查“年龄别体重”表,3岁女童体重的正常范围是11.2—17.9公斤,小姑娘的 体重是16公斤,属正常。
查“身高别体重”表,女童身高88厘米时,体重的正常范围应是10.3—14.1公 斤。小姑娘身高88厘米,体重16公斤,超出正常范围
由此可见,这位小姑娘体型偏胖,目前营养过剩
2021/2/21
16
实践与训练
育则是
的变化。
变化或增加,而发
2、新生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成人不同,其体型




3、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母亲的健康状况、
_______、
、生活制度、______、药物和社会因素等。
4、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包括体格发育
指标和_____指标。
5、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主要有





6、在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心血管 系统的基本指标。
都与小儿生长发育有关
2021/2/21
9
(二)外在因素
1、母体健康状况 母亲的营养、疾病、情绪、用药等均可影响胎儿或乳儿
生长发育; 哺乳期母亲的营养、情绪也会影响婴儿发育
2、营养 营养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影响发育,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3、疾病
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有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4、体育锻炼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呼吸、运动和心血管的功能
3岁以上:取坐位 测坐高。幼儿垂 直坐在凳子上, 将臀部和肩胛部 接触垂直立柱, 两足平放于地面 上,膝关节成直 角弯曲。测量方 法与测身长相同
2021/2/21
19
4、测头围 布尺
测前布尺必须用钢尺或木尺校正。以小儿
No 眉间为起点,将尺右侧经过枕骨最突起处,
绕至左侧,回到起点,其长度即为头围 测量时布尺要贴紧头皮,左右对称,但不
2021/2/21
5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二)生长发育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独特的特点,各阶段 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难点: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常用评价方法
2021/2/21
4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 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 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在 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17
2、测身高(身长)
工具:量床、身高计
方法:3岁以下:小儿脱去鞋袜,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 者扶住小儿头部,使其两耳在 一水平线上,颅顶接触头板。 另一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 手轻压小儿双膝,使下肢伸直 并紧贴床板,右手移动足板, 使之接触小儿足跟,读取量床 上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卧式身长体重测量仪
胎儿形态发育: 头部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2021/2/21
乱动
一把抓 拿

(正侧发展规律)
6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生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长 突 增
胎儿中期,是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胎儿后期,是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2021/2/21
3岁以上:幼儿脱去鞋帽、外衣,立正站在底 板上,脚跟并拢,脚尖分开,足跟、臀部、肩 胛间三点紧靠垂直立柱。测试者向下滑动测板, 轻触幼儿的头顶,读取所指刻度。
18
3、测坐高 坐高计
3岁以下:取卧位测顶臀长。测量 时让小儿平卧在量板上,使之身体 伸直、两腿并拢,用两手将小儿头 贴紧固定于正中位置。测量者左手 将儿童两脚提起,使小腿与大腿成 直角,右手将活动板贴住臀部,读 取读数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童年时期进展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
2021/2/21
7
(五)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每个儿童 的体型,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六)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生理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生理功能 生理缺陷会引起心理活动的不正常 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
5、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
习和劳动,定时进餐和充足的睡眠,可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6、药物 用药不当或过量,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
7、季节气候 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
8、社会因素 贫困、食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拥挤、缺乏
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021/2/21
3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 2、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3、明确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4、学会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常用评价方法 5、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时间、内容以及生长发育 形态指标的测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