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题 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让语文走进生活(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双促双发”课题组李文忠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双促双发”课题实验在宜昌市教育教学中心总课题的统一部署下,在学校“走科研兴校之路”办学理念的统一规划下,经过实验教师的艰辛劳动,风风火火又走过了一年,随着实验的深入,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教学实验的班级在逐步增多,教学实验成果显著,老师和同学们初步尝到了课题实验的甜头。

一、转变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是语文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

“双促双发”课题实验开展以来,教师们自我提高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很多教师冲破了师道尊严的清规戒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民主平等真正走进了语文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了较好的突破口。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前上课,老师们总担心学生不清楚,不明白,总是事无巨细,从头道来,生怕一个小地方没讲到,学生跟不上,结果常常是老师嗓子冒烟,学生昏昏欲睡。

课题实验展开后,实验教师们系统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开展优质课竞赛,评教评学,取长补短。

此外,我们还选派青年教师到省或全国参加优质课观摩,还组织全组教师观看全国中语会举办的优质课竞赛(光碟)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唱独脚戏,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之后,教师应大胆退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应放手交给学生,充分发扬民主,学生一时解决不了的,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

如高二年级陈永红老师上李煜《虞美人》一文时,从阅读到拓展全部交给了学生,在老师“读得准,读得美”的要求下,学生读、学生评、学生分组分组提问,综合有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引荐,学生研究,综观李煜的词作,对“亡国诗人的爱国词”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其次,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往前走。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导学探究》课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导学探究》课题

孟凡振2002年10月加入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09年9月成为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全国名师俱乐部会员。2003年指导菅广凯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平邑一中教学能手”;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参加临沂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6年6月被评为平邑县教学能手;指导李丽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平邑一中教学能手”;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参加临沂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三等奖,2006年6月被评为平邑县教学能手。2004年指导赵凯老师参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语文学科第一名),指导贾阴芳老师、王燕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五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5年指导张丽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被评为平邑一中第六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第一名)。2006年11月指导赵凯老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七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曾祥群同年也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七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参加平邑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课题为《将进酒》);在临沂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曾祥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08—2009学年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获“优秀教学奖”(平邑县教育局荣誉证书0903045);在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参加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学习成绩优秀,又被评为“优秀学员”(山东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刘兆勇在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平邑一中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1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平邑一中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项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项原则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项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课题的准备,包括课题内容的选择及方案的设计上不宜过细,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

教师只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二、探究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不重在引导学生研究出什么结果,而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

在研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应指导学生立足本地区,如方言研究、名人研究、县史、村史研究等。

在研究过程中应允许学生走弯路、犯错误,通过失败走向成功。

三、实践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探索、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正确的结论。

四、综合性原则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开展中往往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多途径、多方位的定位,学生必须将现有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整体。

五、协作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体活动和集体合作的统一。

课题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集体的合作,指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意见;活动成果也应体现出集体的智慧。

中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

中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

中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当代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格的健全,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往往与语文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兼备的特质,下面店铺给你分享中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欢迎阅读。

中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篇一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的有效手段。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内涵把握不清,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在课堂提问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视若无睹甚至尚不自觉。

因此,笔者在结合理论与语文教学实例的基础上,欲对上述问题予以解析,以期对语文教师教学与对课堂提问研究的丰富有所裨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问题解析;对策探讨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并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有意注意及记忆,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情境,并对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问的功能发挥常常不尽如人意。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促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维、推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与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每个教师及教育工作研究者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内涵概述课堂提问,简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向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说,课堂提问就是由一连串的课堂问题组成的。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课堂提问虽然是几个问题,但究其课堂提问的具体内涵,则包括了提问的含义与性质、类型与要求及其重要性等等。

早在1912年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的研究指出,教师们大约每天提问395个问题,每分种约问2-4个问题,教师的发问时间占80%的教学时间。

[1]因此,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而且兼具开启学生思维和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步骤之一。

课题论文模板

课题论文模板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郧西一中“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执笔:贺德才课颗成员:乐有良贺德才樊华录苏和平陈娟陈炳银胡青松徐涛何忠宝王相和黄妮娜陈艳胡传兵杨仕芳贺茂功课题组长:贺德才研究时间:2005.12——2007.12提要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3)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4)四、研究方法与计划 (6)五、研究过程与成果 (7)(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三大实践活动 (7)1、开展语文活动:在实践中学习 (7)2、开展创新阅读:在创造中学习 (8)3、开展专题研究:在反思中学习 (11)(二)教师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课题教学法 (12)六、问题与建议 (16)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教育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之适应的是个别式学习;工业社会是大工业生产,与之适应的是集体接受式学习;信息时代最大特点是信息的复杂繁多,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能力尤为重要,效率低下的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之适应的应该是高效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需要。

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和西方现代语文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在提高国民语文水平、普及国民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在流变的过程中泥沙俱下,该吸收的被吸收了,该扬弃的却没有扬弃,在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奏出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综合考察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主要还有着三方面痼疾:一是受传统封建语文教育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飘浮着“专制主义”的阴影。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教学课题研究,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

那么,以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11 前言《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xx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xxxxxxxxx,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认真研究,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

多人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奖,探索出了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编辑了相关练习册、论文集。

2 问题的提出2.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背景我校是xx省有效教学实验学校,省教委曾在我校举行现场会。

我校语文教研组接受了相关的先进理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了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但阅读高效课堂教学仅有一个雏形,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初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学生发展,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今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

(2)目的与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环节和主要特点,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

基于这种认识,在我校前期提高课堂效益调研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2.2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

2.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最大程度、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益。

论文范文:探析“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中的应用

论文范文:探析“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中的应用

论文范文:探析“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中的应用前言一、研究缘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汉语文化的精髓。

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的理想追求、痛苦的现实挣扎以及矛盾的生活和情感。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古代诗歌已经在这过去的5000多年的时间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汲取古典诗歌中的文化营养,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知人论世”法是产于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但历代诗歌评论家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误区,这虽与评论者自身水平有关,但主要是因为运用方法不当。

(一)“知人论世”法在古诗词鉴赏中运用不当的表现“知人论世”法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毋庸置疑,它在我国古代的文章解读和古诗词鉴赏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方法探索的不成熟等原因,“知人论世”法在古诗词鉴赏中还存在着一些运用不当的地方:(二)“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在实际的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我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访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古诗词鉴赏题,学生面临古诗词鉴赏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或知道怎么做也不清楚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学生在古诗词鉴赏考试题中得分不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知人论世”法是由我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演变而来的一种应用于教学领域的诗歌鉴赏方法。

在诗歌鉴赏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教师的诗歌鉴赏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鉴赏是继承“《诗》教”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践行语文新课标的需要。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会使用“知人论世”这种诗歌鉴赏方法的,但在其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使用不当等问题。

这主要是在使用方法上有偏差:二、“知人论世”作为研究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能够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材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语文学习环节中的诸多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切实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发言。

教师在执行实际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该设计出更多能够符合班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学指导计划,让学生能够依照科学合理的步骤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借此机会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课堂;语文教学;大单元教学教材是所有教学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执行任何教学任务前都应该对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主题内容加以分析,并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展开探究,这样才能够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让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得以显著提升。

本文对现阶段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更多教师在执行语文教学任务的时候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营造大单元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学生在学任何知识的时候都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在使用教学手段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提升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也能够借此机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最为适合的教学手段。

尤其在讲授一些描写具体事物的文章时就应该积极应用此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研究语文的知识内涵具有更加广泛的思路和更为高涨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的时候可以积极应用多媒体设备对每篇文章中的动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对相关动物朋友的可爱外表及与人之间的交互拥有清晰认知,从而学生会对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深度思考。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极为基础的重要学科,然而,由于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高,容易懈怠,这就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的顺利进行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竭尽全力改变此种局面,构建高效课堂,以便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从而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首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从各个方面强化语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完整性、全面性及时效性,不断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现今社会,国家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教学目标已经从三维目标增加了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上种种也在处处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挑战。

其次,从生活方面来看,一个人从小学习汉语,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的古诗词、汉字,到了初中语文,又是加深难度的时候,注重了写作、理解、交流,语文是一切的基础,是沟通交流的必要品。

在学科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一切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的,语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进而有助于数学、物理等学科题目的理解,实现个人学习能力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

再次,从学生自身来看,由于从小接触汉语,很多孩子认为自己“会说”便是“学会”,凭借他们对于汉语的熟悉,很多孩子存在“语文不用学”的误区,加之一些孩子在小学读书面广,阅读量大,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理解力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更加轻松,可能语文课堂上并没有吸收的很好,也能取得较好的语文成绩,就会加深他们对自己错误理论的认可,久而久之,同学们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大,也不利于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 语文新课标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 语文新课标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 语文新课标论文
核心提示: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2、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 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 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 5、南安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
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6、关于仑..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2、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
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
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
5、南安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6、关于仑仓镇水暖器材现状的调查
7、梁实秋与闲适小品
8、泉州晚报透视社会现象的优点与不足
9、南安市民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
1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11、《诗经》中的景物描写
12、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
13、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
14、“新概念阅读”
15、从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看小品文的写作23
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并将该素养作用于多学科学习和多种知识获取之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如教学刻板、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并积极利用教学情境的打造、朗读教学的推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既收获语文知识,又收获成长与快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学策略语文知识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既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生字生词基础上对于大段的文字性表述有正确的理解,将其作用于自己的口语表达写作创作中,还可以实现对类似文字性内容、关键信息的提取,并可以借由文字这一形式实现对自己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

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该年龄段学生认知需求增长、对外界萌生个人认知等学习特点,创新教学理念和策略,以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一)教学方法陈旧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多以远期的高考目标和近期的中考目标为靶向,教学方法多以认字背词,逐字逐句拆解文章、挑选其中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反复讲解,并利用背诵、写作等方式巩固教学结果等为主。

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阶段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并不能实现基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教学创新,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动性得不到调动与开发[1]。

(二)教学思维刻板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仍以完成教学任务,或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为主导方向去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总结,忽略了学生在整个环节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忘却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考虑,刻板的教学思维使得教学活动程序化,教学氛围僵滞化,师生之间又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一)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的认知兴趣是开展一切探索活动的基础,也是提升学习质量、教学效率最有效的促进因素。

中学生语文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生语文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生语文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生语文论文选题参考1、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研究2、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3、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之我见4、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5、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理论和实践研究6、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排除对策7、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8、关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几个心理问题9、培养高效学习能力,铸造高效语文课堂——浅谈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研究10、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1、略谈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12、浅谈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13、提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14、营造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15、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16、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7、中学生语文学习状态低迷探因及对策18、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19、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培养20、激活中学生语文拓展阅读兴趣之策略研究——基于“六模块”教学理念进行实证分析二、中学生语文论文题目大全1、略读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2、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3、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浅谈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5、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6、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及其与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7、浅论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8、谈对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9、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10、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初探11、关于提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思考12、中学生语文学习低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分析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13、设计多元化语文作业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14、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15、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16、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比较研究17、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18、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19、砸开壁垒,提升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策略20、论培养中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三、热门中学生语文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2、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3、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铈相传岂是真——浅议中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4、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5、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6、一名中学生语文学习课外写作的调查7、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8、中学语文教学应以兴趣为饵——论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9、试论初级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10、山区县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1、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12、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13、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14、中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5、新课标下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16、论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7、论中学生语文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及对策18、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19、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20、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初探四、关于中学生语文毕业论文题目1、试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2、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下)3、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4、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级--《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之一5、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论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6、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语文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中学生语文学业评价探究8、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9、基于中学生语文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10、“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题阐述11、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探讨12、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13、文言文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14、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究15、中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养成16、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17、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18、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19、中学生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尝试20、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面面观五、比较好写的中学生语文论文题目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措施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探讨3、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研究4、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之管见5、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6、试论中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7、中学生语文学习中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及对策8、论辩演讲对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9、内外兼修,综合发展——浅析课外阅读对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影响及其对策10、论大众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11、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12、中学生语文自学指导浅论13、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14、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网络阅读”习惯的养成15、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探析16、中学生语文趣味培育策略研究17、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措施18、论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19、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弱化现象忧思20、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论文 科研课题

论文 科研课题

问题阅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肇东市第二中学张真颖(一)课题的提出1、理论依据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给出了新的、明确的教学标准,每一模块的内容完成,阅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在阅读的专项模块中,更是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形式要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

在全面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下,又要求要尊重个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古训中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话语,被读书人世代传承。

新课改也把传统的阅读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基础,注重对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2、课题提出的目的和实际运用价值语文学科和生活的密不可分性,使学生就会感觉“字”我认识,话天天都在讲,忽略了对语文的总体的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学生也缺失对语言文学的的审美和深层次的感知。

对古代文学缺少在额定土壤环境中的理解和运用。

把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运用分割开来,让瑰丽的语言文化只存在于面对新的知识结构和全新的理论系统,我们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模块教学进行全新的安排;同时,由于新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强调,我们必须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1. 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课题研究论文:人教版初中语文亲情题材作品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人教版初中语文亲情题材作品教学研究

147801 学科教育论文人教版初中语文亲情题材作品教学研究一、亲情作品选文摘要(一)选文的表现形式人教版教材中的亲情题材作品体裁类型有:诗歌、书信、小说、话剧、散文等。

其中最多的是散文,共6~8篇;其次是小说,共3~5篇;诗歌、文言有1~2篇。

人教版在九年级上册中选过两篇应用文书信体,是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其溢于言表的是浓浓的教诲之情。

亲情作品的叙述角度通常有很多:用成年的“我”的口吻追忆亲人,用儿童视角来观察亲人,用成人视角来观察孩子等。

但发现一个问题,从孩子视角来书写亲情故事的课文非常之少,只有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而且文章呈现出一定的家庭矛盾及冲突。

书信体是以成人角度来书写孩子的课文,人教版当中很少涉及。

(二)选文涉及内容1.亲情关系亲情关系主要包括三种:夫妻、兄弟姐妹、长辈晚辈,其中描写长辈晚辈的篇幅最多,有13篇,占总亲情篇数的92.9%,这类亲情关系中主要涉及外祖母、祖父、父亲、母亲、叔叔等。

亲子关系是话题焦点,人教版有11篇课文是描写父亲母亲的,涉及兄弟姐妹的较少,描写姐妹的课文更是少之又少。

描写兄弟关系的人教版只有1篇,是鲁迅的《风筝》,至于夫妻关系,人教版尚未体现。

2.亲人的形象塑造最多的还是父母的形象,一般都为恩师、慈父形象。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父亲非常乐于助人、善良和知书达理。

《背影》中的父亲体贴细心、迂执困顿。

《台阶》中的父亲性格忠厚善良、勤劳朴实。

母亲的形象通常是奉献、勤劳。

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则体现出母亲的宽容善良,但不失刚气十足。

外祖父母通常是慈爱的。

比如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外祖母形象是比较乐观坚毅的,是知心朋友;《呼兰河传》中的祖父豁达慈祥。

总之,父母通常是人生师长,多为威严。

父系人物多为严格勤苦,母系人物多温柔勤劳。

相比之下外祖父母更?榇认椋?让“我”感觉出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3.“非主流”亲情当然,除了歌颂亲情美,一类“非主流”亲情,即“悲情”,也出现在课文中,目的是为了将世界的真实一面展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学生金口不开的原因与对策绪论随着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原来的应试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必将为创新性教学模式所代替,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论文将重点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金口不开”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创新性教学。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最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由教师对学生不仅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因材施教,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负责,实现素质教育,学生获得自身的发展和提高的一种关系[1]。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影响学习。

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心理上的信任和认同,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从而对人生充满希望。

学生亲近教师,相信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活动中能够良好合作,提高教育效率,同时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在性格塑造、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金口不开的原因(一)学生方面1.不自信,总觉得回答错会被人取笑。

这是不回答问题最基本的原因,这个每个人都知道,就不具体说了。

2.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当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又知道问题的答案时,每个人就总会先看看周围的同学。

当别人都没举手时,自己就会想这问题应该不是我想得那么简单吧!于是大家都有这个心理,但都不说出来。

等到老师说答案时,大家才知道原来就是这么简单3.觉得回答问题没必要,等老师说答案就好。

这可能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吧。

同学们都觉得没必要回答问题,等标准答案就好了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思考。

4.没有回答问题的动力。

回答了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有些同学可能这么想,表面看的确是这样,答对没有奖励,答错有可能被人嘲笑,还可能被认为是太高调。

这种错误的思想也是造成上课没有回答问题的原因。

(二)教师原因。

1.问题设计过难,超出学生的最大发展区。

2.老师平常好体罚学生,学生讨厌老师。

3.课堂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根本不愿听讲和回答。

4.教师语言不具体。

良好的沟通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促使我们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并达成目标。

单一教与学的模式使师生间的沟通很少,随着年龄及年级的增长,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彼此的不信任及不平等地沟通前提阻碍了师生间的沟通,部分教师不愿意面对和审视自己在与学生沟通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放下架子去与孩子沟通,这些不懂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师生交流的一大阻碍。

忽视个体的差异,当沟通出现问题时,部分教师急于求成,教育手段易简单粗暴,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致使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自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教育观念、师生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民主与平等的意识逐步树立,但教学管理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主导地位,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还需进一步改善。

小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依赖程度很高,需要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紧扣常开的策略语文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开口“说”,如何培养学生“开口”,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开口”,让“开”成为一种乐趣让学生愿意开口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从心理学角度看,积极愉快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对话的动机。

(1)师生平等,做到“目中有生”回想以前的公开教学活动,事先做了很多准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改了又改,换了又换,自我感觉非常好,可到了实际教学时,与我设想的大相径庭,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极低。

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课后静下心来,发现主要还是教师的原因。

在备课时,一直将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老师的道具,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课堂感受,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结果让学生成了局外人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真正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从而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从而让学生愿意“开口”。

(2)学会尊重、欣赏学生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欣赏。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乐意“开口”。

2、班级组建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让“开口”成为一种习惯。

让“开口”成为一种习惯,只有从课堂入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创建立新型高效课堂,山东的杜朗口的“三三六”、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些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再次提出:合作学习。

创建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赏识与信任,真正做到“知识强化,能力转化,素质内化”,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开口”成为一种习惯。

(1)科学分组,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组内异质指每个小组内的成员的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一般都喜欢问自己的好友,而不愿去请教老师,组内异质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的“开口”创造了条件,组间同质指全班分成的若干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当,这是为全班小组间的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开口”提供一定的压力与动力。

(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将学习任务分若干课题,各个小组分担课题,组内每个成员负责具体内容,这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任务,为小组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遇到困难,将在同组的成员的帮助下完成。

在此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相互交流、沟通,从而为“开口”创造空间与时间。

(3)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别指定读题员、计算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其中报告员的角色尤其重要,要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进行质疑问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当,这样让学生的发言和自我展示行为成为习惯,消除怯场的心态。

通过锻炼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学习有效果。

在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同学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互助合作分工明确,又可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在此过程中,每个成员又须互相协调,从而使每个同学的“开口成为必要与可能。

(4)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在“开口”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遇到问题不放过,遇到难题不退缩。

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各人在原来起点进行的合理竟争、公平评价的机制,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激励。

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除了课堂上的语言、眼神、动作的激励外;还可以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和小组进行发奖鼓励,颁发“积极之星”、“最佳发言人”、“先进小组”等不同项目的表彰,也可以采用积分制方式,积分与期末评优考核挂钩,让学生间、小组间形成竞争的格局;让他们相互质疑、争辩在竟争中共同提高。

最终让每个学生在“开口”体验成功的喜悦。

3、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对话,让学生自信地“开口”,让“开口”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次出色的教学对话,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功感,从此爱上语文学习。

(1)教师要掌握教学对话的一些技巧。

(2)提问要设计。

在教学中如果完全依赖于自发产生的问题,很容易偏离目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可以增加实现教学对话的可能性。

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出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案例:在教学《珍珠鸟》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说“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请问,大鸟有可能站在作者的肩上吗?为什么?在案例中,教师利用大鸟和小鸟的不同,巧妙设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目标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即使学生达不到某些层次,也会使学生将注意力转向更高水平的思考,使得学生能更清晰、简洁地表述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开口”上一个层次。

(3)提问要含蓄。

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所占比例应很小,大部分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要有一定的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要设法引起学生之间的热烈的讨论和争辩,还可以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设计成辨析题,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让学生提问成为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

结束语总之,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生生之间沟通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话可讲,有话要讲,让“开口”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

师生关系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应以对话为基础,师生之间不再是被动接受,简单的你教我学关系,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教师应当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影响和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