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仙居

合集下载

《慈孝仙居》第一册 四月《我爱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仙居七小 泮俏静

《慈孝仙居》第一册  四月《我爱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仙居七小  泮俏静

《慈孝仙居》第一册《我喜欢我的家人》教学设计仙居县第七小学泮俏静教学设计内容仙居县地方文化系列教材《慈孝仙居》第一册四月《我喜欢我的家人》。

文本解读《我喜欢我的家人》是《慈孝仙居》第一册四月的一课。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理解,可操作性强。

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家庭就像一棵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就像树的枝和叶子,互相依靠,互相爱护。

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心血,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

为了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父母的爱,唤起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围绕“我爱我的家人”为主题,以讲故事、唱歌、配乐诗朗诵、舞蹈表演等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开展中队活动课。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主题中队活动课的仪程。

2.通过追忆爱、感受爱、体验爱、歌颂爱、回报爱五个层次激发学生难忘亲情的关爱,让学生体味家的温暖,激发爱父母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对家人的爱。

如对父母说贴心的话,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理解家人的爱,回报家人的爱。

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2.能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学生家庭生活的照片、视频片段; PPT课件;爱心贴纸;教学过程一、中队活动仪式中队长:全体安静,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小队长:稍息,立正,报数。

(转身跑到中队长面前互敬队礼,报告)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队员12人,实到12人,报告完毕。

(互敬队礼)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小队长:(跑回原位)稍息!其余三小队依次整队报告。

中队长:全体立正!(跑到中队辅导员面前,敬礼,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二(3)中队原有50人,实到50人,报告完毕。

中队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走回原位)全体立正!(此时,旗手、两名护旗手出列,站在队列前方做出旗准备)中队长:敬队礼,出队旗。

(旗手、护旗手随着少先队出旗曲)一名少先队员上台指挥全体队员唱队歌中队长:齐唱队歌。

再造传统:祠堂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再造传统:祠堂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背景
2 O 世纪7 O 年 代 末8 0 年 代初 以来 ,随 着 国家 基层 权 力 的收缩 ,
这是 全球 化 和 现代 性 运动 背 景下 发 生 的与现 代 化运 动 互相 照 应 的 有 一部 分祠 堂遭 遇 失火 、耗损 、无 人 管理 和坍塌 等状 态 。 表一 :仙居县县级 文物保 护单位 ( 祠 堂部分) 地方 性 话语 表 达 。浙 江地 区将 传 统 祠堂 进 行文 化礼 堂 式 改造 的做 法 ,正 是 出于 传统 祠 堂 的惩 戒等 功 能 日渐 消 失 ,取 而 代之 的文化 序 号 名称 礼堂 突 出 的是 凝聚 人 心 、文化 展 示 的功 能 。这 种 由官 方 发起 、又 1 应 氏 宗祠 石 狮 得到 民间强烈 回 应 的运动 过程 值得 倾注 学术 关怀 。
修 建 的祠 堂 ,其 典 型 的青砖 斜 顶 、雕梁 画 栋 的古 建筑 结构 ,适合 探 幽 访 古 ,追 思古 人 。但 如果 迟迟 不对 广 大村 民开放 ,i k 人 感 到
有 些 遗憾 ,实 在应 该 引起各 方 的反 思 。 ( 三 )政 府角 色 定位 的 问题
系研 究 中心 第十 六 批规 划 课题 : 《 文 化 资本 视 角下 的祠 堂重修 现 多头 管 和没 人 管 的 问题 :对 于祠 堂 的管 理 ,没有 一 个对 应 的 象 研 究—— 以 浙 江省 仙 居县 的 祠 堂重 修现 象 为 例》 ( 课题编号: 管 理单位 ,文 物保 护部 门、宣 传 部 门、 乡镇 政府 都 有关 联 ,但 却 Z X | 6 2 2 6 )的研 究成果。

都 不是 直 管部 门。地方 政 府 从文 物保 护及 古 民居 保 护角 度对 已被
列 入文 物 保护 单位 的祠堂 及 列为 国家 级传 统 村落 的 古 民居提 供 保

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途径与策略

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途径与策略

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途径与策略
滕盈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下旬)》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慈孝教育课程化,即把慈孝教育列入学校课程系列,由指定教师担任引领者,定期、定点开展慈孝教育.其意义在于,慈孝教育不再是随机的、可有可无的某一项或几次活动,而是学校必须长期进行的育人工程,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同等位置.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途径与策略:一、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1.坚持慈孝育人为首.把慈孝教育提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慈孝育人工程,系统、扎实地把慈孝教育落实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及至每一堂课,坚决摈弃用形式主义思想应对慈孝教育的开展与落实,坚决反对用虚夸的包装汇报慈孝育人的成果.
【总页数】2页(P4-5)
【作者】滕盈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第一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15
【相关文献】
1.慈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2.论教育硕士导师增强基础教育实践性的途径与策略--基于某省属师范高校教育硕士导师的调查
3.“慈孝文化”在社区教育中
的传承与弘扬路径探索——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4.如何在小学班级道德教育中融入慈孝文化5.高职院校辅导员主题教育课程化建设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仙居文化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仙居文化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仙居文化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王铨然(浙江省仙居中学高三<4>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一个地区张显个性、突出特色的本源。

仙居县旅游主要以观光型为主,景区个性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视发展仙居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仙居文化旅游的开发背景仙居有一流的山、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气,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仙居旅游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仙居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仙居有刚被命名的神仙居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2007年被命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目前仙居已经开放的有7个景区,包括神仙居景区、永安溪漂流、淡竹休闲谷、皤滩古镇、景星岩、响石山、高迁古民居等。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山、水、林、古、月”特色景区框架,以优美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八方来客前来旅游。

然而面对区域条件、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等“先天不足”,如何实现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是仙居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此,要从仙居县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态势,通过加强旅游规划,加快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充分挖掘仙居的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等举措,让仙居县旅游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仙居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仙居发展文化旅游就是要充分仙居挖掘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把本地的“文化”包装起来,增强游客的吸引力。

仙居县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为迅速。

同时,仙居迎来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

1、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挖掘潜力大。

仙居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A国家级神仙居风景名胜区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与一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纯自然生态景观。

而且有着非常灿烂的人文景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被列为全国八大古文字之谜蝌蚪文石刻;距今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下汤文化遗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明清时代民俗民居的皤滩古街和高迁古民居;有被誉为全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的括苍洞;有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

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与实践转型: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

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与实践转型: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

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与实践转型: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一、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在当代社会,慈孝文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

传统慈孝文化的价值理念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存在较大的冲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竞争压力和物质追求,使得人们对慈孝文化的理解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偏离和偏差。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淡化,慈孝观念在家庭教育和社会互助方面的作用和传承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慈孝文化的实践载体和途径相对单一,传统的祭祀、供养等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需求创新和转型来使慈孝文化的实践更有活力和影响力。

二、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浙江省仙居县作为国家级慈孝文化传承示范区,积极探索本土特色的慈孝文化实践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慈孝仙居”品牌。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构新型传统慈孝文化实践体系。

在传统的祭祀和供养方式之外,仙居县将慈孝文化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中,如扶贫助学、助老敬老等。

通过这些实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慈孝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 倡导现代慈孝观念和方式。

在传统观念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需求和特点,仙居县鼓励创新慈孝实践的方式和形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开展亲情主题创意比赛、慈孝微电影大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让慈孝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

3. 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互助。

仙居县通过定期开展慈孝文化教育活动和培训,加强了慈孝观念的传承和引导。

倡导邻里互助、社区关爱等实践活动,促进了慈孝文化实践的深入。

4. 建设多层次的慈孝文化载体。

通过建设慈孝文化博物馆、主题公园等载体,仙居县丰富了慈孝文化的传播形式,提升了慈孝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传统慈孝文化面临现代困境的应当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径和途径,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转型:1. 倡导现代慈孝新理念。

慈孝文化的传承发展应立足当代社会的特点,推动慈孝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取向。

仙居县情况简介

仙居县情况简介

仙居县情况简介仙居地处浙江东南部,面积2000平方公里,地形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总人口51万,下辖17个乡镇、3个街道,418个行政村(包括403个村、15个社区)。

仙居立县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曾名乐安、永安。

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赐名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仙居历史悠久,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逢人说项”等成语典故的发源地。

境内留有很多文化古迹,有距今1万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江南最早寺院石头禅院、国内八大奇文之一蝌蚪文,“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镇,还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刺无骨花灯,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其中下汤文化遗址是目前浙东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居住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流星索等为我省首次发现。

仙居生态环境优良,是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两个国家公园试点县之一。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9%,境内溪流密布,水质清澈,全年空气指标基本都在二级以上。

境内有神仙居(5A)、永安溪休闲绿道(4A)、永安溪漂流(3A)、皤滩古镇(3A)、淡竹原始森林等一批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神仙居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最高处达8.8万个/立方厘米,被称为“天然氧吧”,是浙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栽培杨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明朝古杨梅树历经百年沧桑,今日依然生机勃勃地生长在仙乡大地上。

仙居杨梅色美、味甜、个大、核小,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具有消暑生津、利尿健脾的医疗保健功能。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品尝仙居杨梅后,赞不绝口,欣然题写了“仙梅”二字。

仙梅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标记注册证书及中国驰名商标,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仙居杨梅观光带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2023年合规竞赛题目

2023年合规竞赛题目

个人必答题(20题)1、单选题: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天累计人民币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银行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 D )A. 20万,2万B. 50万,5万C. 100万,10万D. 200万,20万2、单选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明确引起操作风险事件的重要因素类别为( B):A. 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B. 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C. 内部程序和员工D. 内部程序、业务操作、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3、单选题:以下关于RACA(风险与控制评估)重要作用的描述,哪项是对的的?( D)A .可以实现对操作风险的量化计算。

B .有助于业务管理部门从“被动参与”转为“自发开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

C .有助于对风险进行辨认并推动对其进行防范,使防范风险、扼制大要案件关口前移。

D .B和C皆对的。

4、单选题:下面描述中哪些关于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关系的描述是对的的:( C)A.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独立的,互相之间没有关系B.信用风险损失也许由操作风险导致,但是市场风险损失不也许由操作风险导致C.信用风险损失、市场风险损失都也许由操作风险导致D.市场风险损失也许由操作风险导致,但是信用风险损失不也许由操作风险导致5、单选题:根据贷款新规,关于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的关系,下面论述对的的是?(A)A、受托支付时贷款支付的基本做法,自主支付是贷款支付的辅助做法。

B、自主支付时贷款支付的基本做法,受托支付是贷款支付的辅助做法。

C、受托支付取代自主支付D、自主支付取代受托支付6、多选题:在银行发放信用贷款限制性的规定中,限制的发放对象为关系人,那么什么是关系人呢?以下理解对的的是( CD )。

A、关系人是指与银行业务关系比较密切的那些客户B、关系人是指银行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那张“关系网”的总称C、关系人是指银行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和信贷业务人员的近亲属D、关系人是指C项所列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7、多选题:下列关于贷款发放核算对的的是( AC )。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礼仪●道德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闪耀着文明光芒的璀璨明珠。

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至家庭的和谐、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礼仪文化的熏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曾几何时,我们引以为荣的礼仪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礼仪被忽视,对道德约束力的认识日渐淡薄,这些现象的频现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礼仪文化的影响力,正视礼仪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礼仪与道德关系极为密切,是“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德”成于中,“礼”形于外。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礼仪具有道德功能,道德亦具有礼仪功能,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

一方面“德”决定“礼”。

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

日常生活中,得理不饶人、失理不道歉、无理搅三分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都源于心中无“德”。

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他会处处为他人着想,尊敬他人,因为他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

所以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由道德决定的,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

另一方面“礼”可导“德”。

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

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之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礼仪使抽象的、无形的道德变成真实的存在,文明礼貌的言行折射出道德的“真”与“善”,礼仪素养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礼仪和道德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完善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提倡用道德和礼节来感召人,使之达到知耻而向善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学习、熏陶的过程。

现在社会很多人崇尚速食文化,无论是对知识的学习,还是对经验的积累,都希望能一口吃成胖子,然而效果却是一时的,并不能终生受益。

2017年时政热点:农村老人如何“老有所养”

2017年时政热点:农村老人如何“老有所养”

最近,有媒体在关注农村养老问题时提到,“孝道在我国农村地区面临式微的趋势,孝道的践行遇到了种种挑战”。

2017年时政热点:农村老人如何“老有所养”止于“仅养”,趋于“不养”,忘于“前养”……借由学者的“调查研究”和媒体表达,当下农村地区的养老现状又一次成为被号脉问诊的对象。

目前,很多农村老人主要还得靠子辈养老,如果孝道式微,相当一部分农村老人可能会陷入“老无所养”的困境,被迫孤独凄凉度晚年。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逐步通过乡风建设、孝道基金、慈孝协议书等方式,重新激活后辈心中的孝道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空巢化”、异地分居、隔代同居成为农村普遍的家庭构成时,农村养老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命题。

当前,不少农村都面临资金严重匮乏、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敬老院条件简陋等现实短板,亟须通过各种方式补齐短板。

第50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通过研析基层现实,探索重振孝道、智慧慈孝的先进经验,为实现农村老人“身心并养”提供一些值得借鉴之法。

“量化”的慈孝协议为行孝提供保障“睦亲慈幼、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记者多次赴仙居调研慈孝文化建设,或许这里的探索能为破解农村孝道式微和养老问题提供一个范本。

仙居是浙江的一个欠发达县,但有着深厚的慈孝文化。

2012年以来,仙居紧扣当前农村孝道淡化、农民养老困境、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把传承和发展慈孝文化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县建设的主要抓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全县范围大力推进创建“慈孝仙居”。

政府的倡导怎样得到农民的认同?首要一点,在农村的“街头舆论”中,除了谁家更有钱的比较外,如果说谁家生了个不孝子,肯定在村里抬不起头。

仙居巧妙地抓住了“孝道”这个在传统文化中浸淫最深的话题做切口——提倡孝道,无人反对,这就为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奠定了基础。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传统文化情结,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也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

《仙居县志》历史

《仙居县志》历史

《仙居县志》历史仙居于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建县,仙居县志编修历程。

⼀、《万历仙居县》明万历三⼗六年(1608年)修,顾震宇纂修,王湛同辑,共⼗⼆卷,1993年由同济⼤学出版社发⾏;保存于仙居县档案馆。

⼆、《崇祯仙居志》崇祯四年⾢令萧鸣盛修,未梓,云佚;三、《康熙仙居志》康熙⼗九年知县郑录勋修,共三⼗卷;保存于上海图书馆。

四、《同治仙居志》同治九年余丽元修,今未见;五、《光绪仙居志》光绪⼆⼗年,1894年修,聚珍本,共⼆⼗四卷,附仙居集⼆⼗四卷,王寿颐主修,王芬⽊、李仲照纂,今存;1990年由同济⼤学出版社发⾏;保存于仙居县档案馆。

六、《民国仙居县新志稿》记录光绪⼆⼗年⾄民国三⼗年(1941年)历史,宁海籍⼲⼈俊独⽴编修,⼿稿。

2000年仙居县地⽅志办公室整理后出版1500册,是仙居最后⼀部旧志;保存于仙居县档案馆。

七、《仙居县志》(-1986年)增加1911年⾄1985年历史,仙居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编修,参与领导有:⽥允尚、陈思透、王猛照、李成义、滕显⽊等,编纂⼈员有:沈在秀、章宏溪、章学智、杨总灯、顾三亨、⽅炳乾、⽅刚强,摄影:郑建昇。

编纂始于1980年,1986年由浙江⼈民出版社发⾏。

与旧志不同,此时印刷技术发达,激光排版,效率⼤⼤提⾼,摄影图⽚使得县志图⽂并茂,内容更加翔实。

全本共48万字,为简化字⽽⾮⽂⾔⽂形式,采⽤篇章节等结构编制。

分为8篇,50章,分别为建置篇、⾃然地理篇、经济篇、政治篇、军事篇、⽂化篇、社会篇、⼈物篇。

书名由陆定⼀题签。

⼋、《仙居县志》(1986年-2010年)为续志,历时近10年才成,仙居地⽅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编制,2012年定稿,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此本县志,专业性更强,门类更加齐全,共分34处专业篇,还专业刻录了光盘。

编纂⼈员:杨总灯、⽅炳乾、陈⼦⼲、项军美、潘崇雪、张⾦宝、张耀、张国春、杨⼩燕、戴⽴军、潘喜雄。

摄影:徐⼩凤、胡晓钟、戴志弘、应寿良。

古代浙江省仙居县慈善公益事业考略

古代浙江省仙居县慈善公益事业考略

古代浙江省仙居县慈善公益事业考略作者:李君来源:《慈善》2012年第06期古人云:“日行一善,功满三千。

”慈善,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

仙居的慈善公益事业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仙居”,这个富有诗意的地名,本身就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慈善故事。

王温乐善好施、羽化成仙的故事,演绎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奇。

宋真宗赵恒听闻后,龙颜大悦,于公元1007年欣然下旨,“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将“乐安县”改名为“仙居县”。

翻阅各类史籍,我们不时感受到行善积德之风气盛行于古仙居,各类义举薪火不断、世代传承,铸就了生生不息的仙居慈善文化。

一、滥觞发轫之善举——佛寺救济探究仙居古代的慈善救济活动,首先是汉唐时期的寺院慈善活动。

史载,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佛教传入仙居,在县东十里的石牛之北,建造了有“江南第一古寺”之称的“石头禅院”。

南朝至唐五代,仙居佛教进入发展的繁盛期。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仙居建成了显庆寺、三学寺、西宝相寺、净梵寺等四座名闻遐迩的佛寺。

唐五代时期,新增广度寺、善音寺、万安寺等寺院堂观将近20所,颇具规模。

“风起于青萍之末。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寺院经济的发展,“福报”、“修福”的观念渐入人心,它的社会功能逐渐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仙居早期的民间慈善事业乃应时而起。

和各地佛寺一样,仙居寺院和僧侣用来从事慈善活动最大经济来源是社会的捐助和施舍,主要善举包括济贫赈灾、施医给药、规戒残杀、劝修善行等。

因此,在宋代以前,寺院僧侣和佛教信徒扮演了从事民间慈善事业的重要角色,是仙居民间慈善救济事业的发端。

二、亘古不变之善举——养老恤幼进入宋代以后,北方人口纷纷南迁,作为后发地区的仙居得到了有效开发,加之得益于“文教之祖”陈襄的积极推动,“始开儒学之风”,使原来人烟稀少的仙居人文荟萃,迅速后来居上,这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礼仪文化与道德修养

礼仪文化与道德修养

礼仪文化与道德修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礼仪文化与道德修养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闪耀着文明光芒的璀璨明珠。

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至家庭的和谐、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礼仪文化的熏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曾几何时,我们引以为荣的礼仪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礼仪被忽视,对道德约束力的认识日渐淡薄,这些现象的频现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礼仪文化的影响力,正视礼仪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礼仪与道德关系极为密切,是“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德”成于中,“礼”形于外。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礼仪具有道德功能,道德亦具有礼仪功能,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

一方面“德”决定“礼”。

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

日常生活中,得理不饶人、失理不道歉、无理搅三分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都源于心中无“德”。

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他会处处为他人着想,尊敬他人,因为他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

所以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由道德决定的,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

另一方面“礼”可导“德”。

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

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之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礼仪使抽象的、无形的道德变成真实的存在,文明礼貌的言行折射出道德的“真”与“善”,礼仪素养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礼仪和道德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完善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提倡用道德和礼节来感召人,使之达到知耻而向善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学习、熏陶的过程。

钟灵毓秀 醉美仙居

钟灵毓秀 醉美仙居

钟灵毓秀醉美仙居仙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号称“仙山之乡,自然之都”,是一个被美丽山川所包围的神秘之地。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钟灵毓秀,醉美仙居”。

仙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峦起伏,森林蔓延,空气清新,被誉为“浙东山水最美”。

这里有着许多著名的名胜,像天门山、五龙潭、泰宁寺等等。

天门山是仙居的一块名片,其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光。

五龙潭是一座美丽的湖泊,湖面如镜,水清如翡,潭边有着茂密的森林,非常宜人。

泰宁寺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仙居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除了自然风光,仙居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仙居是太公钓鱼、屈原放逐、范蠡隐居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仙居的传统民居建筑也非常独特,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值得一看。

除了自然和文化,仙居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这里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是一个天然的疗养胜地。

仙居还有着各种特色农家乐和民宿,可以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和乡土味道。

仙居还有着丰富的文艺演出和庙会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在仙居,人们可以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山间小径,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山的地形使得仙居也是徒步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还可以到温泉度假村和民宿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无论是欣赏山水风光,还是感受乡村田园,都可以在仙居找到满足。

仙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追求自然之美,还是渴望感受乡村之情,仙居都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在仙居,你可以感受到钟灵毓秀、醉美的氛围,留下美好的旅行回忆。

沐慈恩践孝行

沐慈恩践孝行

沐慈恩践孝行――二(4)中队慈孝主题活动动课活动背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无数的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感恩的教诲。

在仙居县委、县教育局有关“慈孝德育”文件精神的引领下,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生命、感恩身边的一切,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旨在将慈孝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生活实践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并在社会实践中传播文明、促进和谐,为共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作出新的贡献。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2.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活动形式:由班干部主持,班主任协助,观看视频(节目表演)、小组讨论、集体宣誓,个人发言等形式活动准备学生:从父(母)子教、感恩他人、善待自然、回馈社会这四个方面选择其一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编排节目,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一、引入1.播放FLASH动画《感恩的心》,直到正式上课。

(渲染气氛)2.主持人: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礼貌。

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

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

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

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

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总结(4篇)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总结(4篇)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总结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让我向大家汇报一年来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一年来本人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一、思想政治方面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____教育方针,忠诚____教育事业: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良现象的侵蚀,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便更快地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二、教学工作方面为提高教学质量,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后及时辅导答疑,作业全批全改。

同时根据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

经过不断地努力,教学效果在不断得到提高。

虽然教学工作量很大,但终于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三、教改与科研方面本年度完成了一项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的结题。

本年度顺利完成了第五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题工作,并成功申报了第六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

以个人身份,协助____老师指导了两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在上周周三通过了论文答辩。

积极参加教改,参与了《常微分方程》典型训练习题集的编写,参与了《常微分方程》课程考试改革试点的工作。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总结(二)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同时还担任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仙居教育》通讯员等职,并参与横溪镇中心小学校刊编辑及由仙居教育局负责的《慈孝仙居》地方课程读本的编写工作。

十一年来,我尽心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下面对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和表率作用。

因此,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____,深入学习“____”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忠诚____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与同事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开拓创新,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多次被各级部门授予荣誉称号:____年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____年度被评为“镇学生最喜爱教师”;____、____年度均被评为“镇先进工会员”;____年度被横溪镇党委政府评为“镇优秀教师”;____年度被评为“镇优秀教师”;____年度被评为“镇十佳德育导师”、“县先进教育工会会员”;____年度被评为“镇最受欢迎老师”,同年再次被横溪镇党委政府评为“镇优秀教师”。

《新集慈孝传》导言

《新集慈孝传》导言

《新集慈孝传》导言
向柏霖;聂大昕
【期刊名称】《西夏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夏文《新集慈孝传》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重点论述了书中反映的西夏语动词形态和解读西夏文献时使用的语法标注手段.这种新的解读格式值得中国学者借鉴.
【总页数】7页(P40-46)
【作者】向柏霖;聂大昕
【作者单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弘扬慈孝文化践行慈孝活动 [J], 张卫星
2.弘扬慈孝文化践行慈孝活动 [J], 张卫星;
3.第六届中华慈孝节开幕“江北慈孝基金”项目获全国慈善最高奖 [J], 王建安;
4.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与实践转型: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 [J], 屈群苹;
5.慈孝文化的现代困境与实践转型:浙江\"慈孝仙居\"的经验表达 [J], 屈群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仙居县田市镇水各小学万亚萍摘要: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也一直是我们国家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的基础。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面,以神山秀水著称,慈孝文化的渊源却颇为久远。

本文通过分析孝文化的内涵、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慈孝仙居”的途径和措施。

“慈孝仙居”的创建对于增强我国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加强国家凝聚力、实现个人价值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孝文化慈孝仙居创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也是一个以孝育德的民族。

慈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慈孝不仅是自然的感情,而且被提升为重要的伦理原则,小至家庭关系,大到社会政治,莫不与之息息相关。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面,以神山秀水著称,慈孝文化的渊源却颇为久远。

例如:朱熹二度送子求学、陈襄《劝学》传为美谈,王温升天、逢人说项耳熟能详。

承接这一传统,如今,慈孝正引领仙居全县乡风文明,成为“精神富有、人文仙居”的首要内涵。

历经数千年的流播发展,仙居慈孝文化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拓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弘扬传统慈孝文化的精神内核,对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善代际人伦关系,构建和谐家庭,建设效益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认识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孝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该躬行的。

孝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恪守孝之礼仪。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从甲骨文的字型上看,孝字的上部像个弯腰弓背、手拄拐杖、白发飘拂的老人,而下部像个双手朝上伸出,作行礼、服侍状的子孙。

在先秦古籍中“孝”的原意为“奉先思孝”,“尊祖敬宗”。

《说文解字》中对孝这样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赡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

在诗经中有大量的诗句表达了当时孝的内涵,《诗经·周颂·载见》:“率见昭孝,以孝以享。

”意为祈求子孙繁衍的祖先祭祀。

实际上孝养父母在先秦古籍中是用畜、养两个字来表示的。

”第一个将养老之‘畜’‘养’字与事神之‘孝’字二义结合起来的人就是孔子。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来孔子把孝的内涵总结为以礼制孝养父母、和颜悦色地孝养父母、以敬爱之心孝养父母、体谅父母所担心的事,就是尽了孝心。

至此,孝思想的内涵被孔子由宗教祭祀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

围绕这一核心内涵,曾子、孟子等历代儒家大师都不断地完善,丰富这一传统思想。

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并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等伦理关系。

自此以后,孝忠思想成为历代封建政治统治的伦理精神基础。

在古代典籍中,孝文化是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

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实践中,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简介。

丰富和补充了孝文化的内容。

所以,传统孝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养亲敬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承志立身、移孝为忠。

二、明确“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仙居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坚持以慈孝仙居创建引领乡风文明,不断强化慈孝创建的时代性、影响力和覆盖面。

”创建“慈孝仙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积极创建慈孝仙居,打造中国的慈孝之乡,不断彰显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江最美精神在仙居大地上的实践和探索。

新时期,弘扬慈孝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家庭和睦,维护社会安定。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是最小的社会政治单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通过家庭表现出来的。

因此,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美满,整个社会就会安定祥和。

当代社会的慈孝文化,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的互益性,是子女孝、父母慈的有机结合。

尊老敬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父母对子女也有慈爱与教育的义务。

亲子关系是双向良性互动的,父母应以慈养孝,子女应以孝养。

在互爱、互尊、互重、互敬的关系中,慈与孝才能有效运作,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和谐家庭伦理关系的形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和万事兴,社会治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看家庭关系是否融洽。

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

家庭在社会中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家庭和睦有利于社会和谐、国泰民安。

只有家庭和睦才有社会和谐,而家庭的和谐又是以慈孝为基石的。

因此,慈孝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

(二)提高仙居人文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仙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仙居县中,人们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利字当头,道德滑坡现象很明显。

但不管人们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依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近年来,农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农民生活不断富裕的同时,但是仍存在着不孝敬老人、家庭邻里不和睦,乃至诚信缺失等诸多不良社会风气。

我们仙居县随着国家的老龄化发展趋势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日益严峻。

仙居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就有10余万人,空巢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特别突出。

庞大的老龄人口将给仙居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在全县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风尚,妥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精神抚慰等各方面的保障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弘扬慈孝文化是仙居社会在转型期的客观需要,它不单单要解决个别家庭问题,而是要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所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传统孝道观念的积极因素,提倡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形成正确的以尊老、敬老为荣的荣辱观,这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慈孝仙居”的创建着眼农村精神文明领域问题,全力倡导孝老爱亲传统文明道德观。

通过“慈孝仙居”的创建,我们要树立优良家风、民风、村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弘扬慈孝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责任感和凝聚力孝文化在中国作为伦理学的核心纵贯了几千年,犹若血液流身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有丰富内涵、不同层次和各种形态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时代、各个阶段、各个政治范围和地理区域中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凝聚力。

而孝文化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般形态的凝聚力,它不受时空限制而广被人们所接受,孝就是这一形态凝聚力的核心。

孝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凝聚力的核心,是由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潜在根系是以血统为基础,以大宗小支为脉络分流下去的,贯穿通达各宗各支各派各族各群人之间人性人情的潜动力就是孝意识。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孝意识的凝聚功能与通达作用,并且有效发挥这种作用,才能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探索“慈孝仙居”建设的路径(一)政府高度重视,探索慈孝活动开展路径慈孝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惠于我们仙居的老百姓的,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报告用整整一段的篇幅阐述了“慈孝仙居”创建工作,既充分肯定了前阶段的工作成绩又科学谋划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慈孝仙居”这个词汇第一次进入党代会报告,并且表述内容份量重,目的明,思路清,既说明了县委对”慈孝仙居”创建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又充分展示了仙居人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勇气。

慈孝文化活动开展得更深入、更感人、更有影响力、更具传播性,必须坚持群众性,体现创新性,在活动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要探索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市民、农民参与慈孝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

组织动员全县各个阶层人士按照自愿自主原则确定“我的尽孝日”,填报相关信息,建立专门档案,以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学校企业、部队军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为单位,实行归口备案管理,日前温馨提示,日后记录情况,推动全市上下共创人人有尽孝日,日日有人尽孝”的生动局面,形成人人讲孝德、天天行孝道的浓厚风气。

二要探索机关团体、企事单位、社会名流、商界精英、私营业主支持孝德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

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激励社会各界支持孝德文化活动的有效办法,对出力支持、出资赞助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精神奖励。

在全县上下营造社会各界合力共建孝文化名城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仙居慈孝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二)广泛开展慈孝文化教育活动,加强舆论监督我们要提高慈孝认识的理论水平。

立足于现实需要,高瞻远瞩,站在理论的高度,批判地继承慈孝文化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对慈孝普世价值进行重新诠释和利用,使传统的慈孝文化从家庭层面推广到社会层面。

邀请一批国内慈孝文化专家,深入挖掘研究,举办“慈孝文化建设研讨会”等研讨活动,多角度、高层次地提炼和总结慈孝仙居创建的核心价值和制度安排。

我们要深入开展慈孝宣讲和文化宣传。

组建和完善县慈孝讲师团,深入全县学校、企业、机关、农村开展巡回宣讲。

举办慈孝文化大讲堂、慈孝论坛等活动,按照“阵地固定化、布置有形化、教育日常化”的要求,邀请慈孝文化研究专家到仙居授课,县级新闻媒体可创新设立专题栏目,以慈孝论坛探讨、传播慈孝文化。

建立“慈孝仙居”独立网站,更新栏目,完善内容,单独设网,开展在线课堂教学,互动讨论等,加大宣传链接力度,提高慈孝仙居网的知名度。

建设慈孝文化街、慈孝文化林、慈孝文化长廊等。

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仙居慈孝历史文化和当代慈孝典型事迹,创作慈孝文艺作品,编排以慈孝为主要内容的小品、三句半、说唱、莲花等文艺作品,深入乡镇农村企业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慈孝仙居工作。

举办一场规模大、规格高的慈孝文化节,与社区文化节相结合,也与慈孝人物、慈孝家庭等慈孝典型颁奖相结合,不断提高慈孝创建影响力。

(三)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仙居慈孝制度落实的专门机构仙居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引导开展各类志愿活动。

加强慈孝制度建设,推动创建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

因此各地各单位要着眼长效机制,积极思考,敢闯敢试,勇于探索,让一些好的制度和机制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

所以,制度保障是落脚点。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

对“慈孝仙居”创建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

鼓励各单位找准工作切入点,选准开发的项目,抓好项目谋划,跟踪督查,狠抓落实,倒逼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