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重点掌握: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w B ,ρB ,C B 及计算及浓度间相互换算:ρB 与C B 间的换算 溶液的稀释
2.渗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渗透方向、渗透压公式 ∏=C B RT 及应用
3.血液中的渗透压单位-渗透浓度Cos ;高渗、低渗和等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般掌握:
1.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因素及聚沉方法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重点掌握:
1.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标准平衡常数K 0和实验平衡常数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
一般掌握:
1.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基本概念,有效碰撞理论
2.平衡常数的概念及一般平衡计算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重点掌握:
1.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平衡常数Ka 、Kb
2.离子酸(碱)的解离常数(HA —A -)
Ka Kb=Kw ⇒ Kb=Kw/Ka
3.一元弱酸(碱)溶液[ H + ]和PH 值的计算
HA = H + + A - Ca/Ka ≥500 [H +] =KaCa
4.稀释定律和同离子效应 :(1) 解离度 Ca
H ][+=α (2) 稀释定律 α=Ca Ka / (3) 同离子效应
5.缓冲作用原理及其PH 值计算: PH=PKa + lg HA A C C -
,
6.溶度积(Ksp)与溶解度(s)的关系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重点掌握:
1.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遵循三原则
2.共价键的特点
一般掌握
1.杂化轨道理论
2.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第六章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重点掌握:
1.原电池: (1)原电池的组成(2)电极反应(负、正极)和电池反应(3)电池符号表示式
2.标准电极电势ϕ0原电池电动势E = ϕ+ + ϕ-
3.利用能斯特(Nernst)方程
计算当离子浓度改变、酸度改变及生成沉淀对ϕ的影响
4.电极电势的应用:(1)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E>0 反应正向进行
(3)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平稳常数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重点掌握:
1.配位化合物定义、组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等基本概念)
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 ml中含有19mg K+(M=39),则血液中K+的浓度是
(A)0.49 mol • L-1(B)4.9 mol • L-1
(C)4.9×10-2 mol • L-1(D)4.9×10-3 mol • L-1 (E)4.9×10-3 mmol •ml-1
2.配制300ml 0.10mol L-1NaOH(M r=40)需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
(A)1.2g (B)1.2mg(C)4.0g (D)4.0mg(E)12 .00g
3.中和50ml 0.20mol• L-1HCl溶液,需要某NaOH溶液25ml,该NaOH溶液的浓度是
(A)0.1mol /L(B)0.2mol /L(C)0.4mol /L(D)0.8mol /L(E)2.0 mol /L
4.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细胞破裂)现象
(A)9.0g •L-1 NaCl (B)90.0g •L-1NaCl
(C)50.0g •L-1葡萄糖(D)生理盐水的10倍稀释液(E) 100.0g •L-1葡萄糖溶液
5.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1.0g·L-1NaCl(Mr=58.5) (B)10.0g·L-1CaCl2·2H2O(Mr=147)
(C)12.5g·L-1NaHCO3(Mr=84.0) (D)9.0g·L-1NaCl(Mr=58.5)
(E)112g·L-1C3H5ONa(Mr=80)
6.在室温下把青蛙的筋肉细胞放在0.2mol/LNaCl水溶液中,观察到细胞皱缩,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A)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大于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
(B)NaCl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浓度
(C)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
(D)两者的浓度相等
7.当AgNO3的稀溶液与KI的稀溶液混合时,若AgNO3溶液过量,所形成溶胶的胶团和胶粒分别带(A)正电荷负电荷(B)负电荷正电荷(C)电中性正电荷(D)电中性负电荷8.溶胶可暂时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有
(A)布朗运动(B)胶粒带电(C)胶粒扩散(D)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9.对于胶团[(AgI)m ·nAg+·(n-x)NO3-]x+·x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I)m是胶核(B)Ag+为吸附离子
(C)NO3-为反离子(D)m = n + x
(E)[(AgI)m ·nAg+·(n-x)NO3-]x+为胶粒
10.将0.01mol/LAgNO3溶液与0.10mol/LKI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K2SO4(B)Al(NO3)3(C)MgCl2(D)K3[Fe(CN)6] (E)NaCl
11.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大(B)反应速度相同的反应,活化能一定相同
(C)活化能越小,一般反应速度越快
(D)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相同(E)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12.升高温度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了活化能(B)增加了分子间碰撞(C)分子运动速度(D)增大的活化分子的分数13.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在于
(A)降低了活化能(B)增加了分子间碰撞
(C)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D)分子运动速度加快(E)增大了活化分子的分数
14.某温度下,下列反应已达平衡:CO(g)+H2O(g) === CO2(g)+H2(g) (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总压力(B)减小总压力(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入催化剂
15.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B)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C)温度改变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D)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故K也随之发生改变(E)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但不会改变K
16.某温度下,下列反应已达平衡:CO(g)+H2O(g) === CO2(g) +H2(g) (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更多的水蒸气(B)增加体系的总压力
(C)加入催化剂(D)降低体系的总压力(E)升高体系的温度
17.在酸性溶液中
(A)PH>7(B)PH=7(C)[H+]< 10-7< [OH-]
(D)只有氢离子而无氢氧根离子存在(E)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同时存在
18.NH3的共轭酸是
(A)NH2-(B)OH-(C)NH3·H2O (D)NH4+
19.已知HCN的Ka = 5.0×10-10 mol/L,则CN-的碱常数Kb为
(A)5.0×10-14(B)5.0×10-10(C)2.0×10-6(D)2.0×10-5(E)2.0×10-4
20.往氨水溶液中加入一些固体NH4Cl,会使
(A)溶液PH增大(B)溶液PH减小
(C)溶液PH不变(D)NH3的Kb增大(E)NH3的Kb减小
21.由等体积的HX和NaX组成的缓冲体系,如果HX的电离常数Ka=10-5,则此缓冲溶液的PH值为
(A) 7 (B)5 (C)8 (D)9(E)14
22.将0.10mol/L的HAc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二倍时,其[ H+]和PH值的变化趋势各为
(A)增加和减小(B)减小和增大(C)减小和减小
(D)为原来的一半和增大(E)为原来的一倍和减小
23.若要制备PH=7的缓冲溶液,较为合适的缓冲对是
(A)甲酸钠和甲酸(Ka=1.8×10-4) (B)醋酸钠和醋酸(Ka=1.8×10-5 )
(C)氯化铵和氨水(Kb=1.8×10-5 ) (D)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Ka=6.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