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

合集下载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静态路由是一种简单且灵活的路由配置方式,它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以指定网络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相比动态路由,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更新路由表,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和维护。

静态路由配置的过程相对简单,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在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1.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目标IP地址选择最佳的转发路径,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2. 路由表(Routing Table):用于存储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包括目标子网地址、下一跳的IP地址等信息。

3. 目标子网(Destination Subnet):表示要传送数据包的目标网络,通常用子网地址表示。

4. 下一跳(Next Hop):表示将数据包转发到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也可以是直连子网的出接口。

5. 接口(Interface):指路由器连接到子网的物理端口,不同接口之间相互隔离。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静态路由的配置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具体的步骤如下。

1. 登录路由器首先,需要通过终端或者远程登录方式登录到要配置静态路由的路由器,一般使用SSH、Telnet等协议进行登录。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成功登录后,可以进一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或"conf t",并按下回车键。

3. 配置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使用"ip route"命令来配置静态路由。

该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ip route {目标子网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的IP地址或出接口}其中,"目标子网地址"表示要传输的数据包的目标网络,"子网掩码"用于指定目标子网的范围,"下一跳的IP地址或出接口"表示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或直连子网的出接口。

H3C-preferrents静态路由配置

H3C-preferrents静态路由配置
目录
1 静态路由配置 ····································································································································· 1-1 1.1 简介 ···················································································································································1-1 1.1.1 静态路由 ·································································································································1-1 1.1.2 缺省路由 ·································································································································1-1 1.1.3 静态路由应用 ··························································································································1-1 1.2 配置静态路由·····································································································································1-2 1.2.1 配置准备 ·································································································································1-2 1.2.2 配置静态路由 ··························································································································1-2 1.3 静态路由显示和维护··························································································································1-3 1.4 静态路由典型配置举例 ······················································································································1-4 1.4.1 静态路由基本功能配置举例 ····································································································1-4

实验6-1 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6-1  静态路由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组号:课程:班级:实验名称: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姓名__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通过不通过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名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二、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方法。

背景描述:设校园网通过1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的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讯。

三、实验设备:每一实验小组提供如下实验设备1、实验台设备:计算机两台PC1和PC2(或者PC4和PC5)2、实验机柜设备:R1762路由器两台计算机两台3、实验工具及附件:网线测试仪一台跳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技术原理: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

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管理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络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学习自动产生的路由信息。

(注:本次实验不涉及)五、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实验中严禁在设备端口上随意插拔线缆,如果确实需要应向老师说明征求许可。

2、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实验报告。

3、本次实验结果保留:是√否4、将路由器的配置文档、验证计算机的TCP/IP配置信息保存。

5、将路由器的配置信息以图片的形式保存到实验报告中。

6、切记不要关闭独立网卡,不要修改独立网卡上的IP地址。

7、注意区分实验设备,留意指导文档中实验设备的名称,不要用错配置参数。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一、概述静态路由是一种预先定义、不随时间变化的路由策略,它是在网络设备之间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是路由器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型网络环境中,它们有助于确保数据包按照预期的方式传输。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二、准备环境确保已连接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配置。

为了进行静态路由的配置,需要具备基本的网络和路由知识。

三、配置步骤1. 打开网络设备的命令行界面(CLI),并使用管理员权限登录。

2. 启用路由功能,具体方法取决于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型号和操作系统。

3. 添加静态路由表项:a.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或“全局配置模式”。

b. 添加静态路由,指定目标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c. 保存配置。

4. 验证静态路由是否成功添加到路由表中。

5. (可选)调整静态路由的优先级,以确定数据包传输的顺序。

6. 退出配置界面。

四、示例配置以下是一个示例静态路由的配置过程,假设我们需要在设备上添加一条前往目标网络192.168.1.0/24的静态路由:1. 打开设备CLI并登录。

2.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或全局配置模式),例如:```Router> interface vlan 1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3. 添加静态路由:```vbnetRouter#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上述命令将目标网络192.168.1.0(子网掩码255.255.255.0)的流量发送到下一跳地址192.168.2.1。

4. 保存配置并退出:```vbnetRouter# commitRouter# quit```注意:在实际网络环境中,需要替换上述示例中的目标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为自己的实际配置。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问题:静态路由未生效怎么办?解决方案:请检查配置命令是否正确,并确保已保存配置。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1.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设置的路由,通过手动配置网络地质和下一跳地质,指定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路由路径。

3.静态路由配置的步骤3.1.确认网络拓扑在配置静态路由之前,需要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各个网络的地质和连接方式。

3.2.确定路由器接口确定需要进行静态路由配置的路由器的接口和IP地质。

3.3.添加静态路由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使用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或图形界面,添加静态路由的配置。

在添加静态路由时,需要指定目标网络的地质和下一跳地质。

3.4.验证静态路由配置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或其他网络工具验证静态路由是否正确配置。

4.静态路由配置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4.1.目标网络不可达如果目标网络不可达,首先确认静态路由的配置是否正确,检查IP地质和下一跳地质。

如果配置无误,可能存在链路故障或其他网络问题。

4.2.路由路径选择错误在多个静态路由配置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路径选择错误的问题。

需要根据优先级、跃点数等因素进行调整。

4.3.静态路由失效静态路由可能会失效,这可能是由于下一跳地质不可达、下一跳路由器故障或网络拓扑变化引起的。

需要定期检查静态路由的状态并及时修复。

5.附件本文档附带静态路由配置的示例代码。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动设置的路由,指定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路径。

6.2.IP地质:网络中用于标识主机或路由器的唯一地质。

6.3.下一跳地质:指定数据包从源网络转发到目标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质。

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步骤

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步骤

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静态态路由的配置方法2.理解静态路由的工作过程和使用环境二、应用环境1.在路由器较少而且网络比较问题的环境里,为了减少路由器的开销和带宽的占用,通常手工配置静态路2.该网络的每个路由器都必须有所有目的网络的路由3.需要配置所有非直连的路由三、实验设备1.DCR-1702 三台2.CR-V35FC 一条3.CR-V35MT 一条四、实验拓扑五、实验要求六、实验步骤第一步:参照实验三,按照上表配置所有接口的IP地址,保证所有接口全部是up状态,测试连通性第二步:查看ROUTER-A的路由表Router-A#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BC - BGP connectedD - DEIGRP, DEX - external DEIGRP, O - OSPF, OIA - OSPF inter areaO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O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O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OE2 - OSPF external type 2DHCP - DHCP typeVRF ID: 0C 192.168.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直连的路由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 !直连的路由第三步:查看ROUTER-B的路由表Router-B#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BC - BGP connectedD - DEIGRP, DEX - external DEIGRP, O - OSPF, OIA - OSPF inter areaO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O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O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OE2 - OSPF external type 2DHCP - DHCP typeVRF ID: 0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第四步:查看ROUTER-C的路由表Router-B#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BC - BGP connectedD - DEIGRP, DEX - external DEIGRP, O - OSPF, OIA - OSPF inter areaO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O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O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OE2 - OSPF external type 2DHCP - DHCP typeVRF ID: 0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第五步:在ROUTER-A上PING 路由器CRouter-A#ping 192.168.2.2PING 192.168.2.2 (192.168.2.2): 56 data bytes.....--- 192.168.2.2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 !不通第六步:在路由器A上配置并查看路由表Router-A_config#ip router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配置192.168.2.0 的路由Router-A_config#ip router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2!配置192.168.3.0 的路由Router-A#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BC - BGP connectedD - DEIGRP, DEX - external DEIGRP, O - OSPF, OIA - OSPF inter areaO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O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O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OE2 - OSPF external type 2DHCP - DHCP typeVRF ID: 0S 192.168.2.0/24 [1,0] via 192.168.1.2S 192.168.3.0/24 [1,0] via 192.168.1.2C 192.168.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注意到出现刚才配置的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五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路由协议的分类。

2、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对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和特定主机路由并对终端设备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三、实验环境
安装有wireshark软件的联网计算机1台。

四、实验步骤
1、构建拓扑结构
2、路由器的配置
3、各主机的配置
4、测试不同网段的连通性
5、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
6、测试不同网段的连通性
五、实验结果
1、构建拓扑结构
2、路由器的配置
3、各主机的配置
4、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
5、测试不同网段的连通性PC1 ping PC2
PC1 ping PC3
PC1 ping R4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主要练习了路由器的配置,了解了静态路由的配置原理,掌握了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要认真的练习和虚心的请教,这样才能在今后有更好的进步。

静态路由配置的一般步骤

静态路由配置的一般步骤

静态路由配置的一般步骤
静态路由配置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网络拓扑:了解网络拓扑,确定哪些网络需要进行路由配置。

2. 选择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和需要配置路由的网络数量,选择合适的路由器。

3. 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通过命令行界面(CLI)或其他管理界面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4. 配置路由器接口:为每个需要进行路由配置的网络接口分配IP地址,并启动接口。

5. 启用路由:启用路由器上的路由功能,使其能够进行路由转发。

6. 配置静态路由:通过命令行界面输入相关命令来配置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可以手动配置,并且需要指定目标网络、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

7. 验证配置:通过测试或查看路由表等方式验证路由配置的是否正确和生效。

8. 保存配置:将路由器配置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以便在重启后能够恢复配置。

9. 定期维护和更新:定期维护和更新路由配置,根据网络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请注意,以上步骤只是一般步骤,具体配置步骤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使用的路由器型号和操作系统。

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

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

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静态路由是一种通过提前配置好的路由表来指定数据包从哪个路由路径传输的技术。

在动态路由中,路由器使用路由更新消息来交换路由信息;而在静态路由中,则需要手动配置路由信息。

下面将介绍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

1. 配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要配置静态路由表,首先需要确定目标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例如,要将数据包从本地网络发送到外部网络,需要配置目标 IP 地址为 192.168.1.1,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2. 创建静态路由条目在配置好目标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后,需要创建静态路由条目。

静态路由条目可以使用以下格式进行配置:路由条目类型:目标 IP 地址/子网掩码例如,上面的静态路由条目可以配置为:路由条目类型:static目标 IP 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13. 配置默认网关在创建静态路由条目时,需要指定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是数据包从本地网络发送到外部网络时的默认路由路径。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默认网关可以配置为 192.168.1.1。

4. 验证静态路由表配置在配置好静态路由表后,需要验证配置是否正确。

可以使用 ping 命令来测试数据包从本地网络发送到外部网络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 ping 目标 IP 地址来验证数据包能否成功传输。

以上是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

要创建评分最高的内容并拓展,可以参考上述步骤,添加编造成分,例如虚构一个目标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并虚构一些验证测试的步骤。

但是要注意,虚构的内容不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并且不能添加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摘要:一、静态路由概述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1.路由器命令语法2.配置举例三、静态路由的优缺点四、总结正文:一、静态路由概述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它不需要依赖路由协议(如OSPF、RIP等)来学习和传递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的配置主要目的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路由表来实现。

在小型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配置较为简单,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配置和管理静态路由将变得复杂。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1.路由器命令语法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基本语法如下:```ip route <目的地网络> <下一跳地址>```其中,`<目的地网络>`表示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表示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例如,配置一条静态路由,将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目的网络192.168.1.0/24,下一跳地址为192.168.2.1,可以使用以下命令:```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2.配置举例以下是一个静态路由配置的实例:```router> enable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router(config)# exitrouter# write memory```三、静态路由的优缺点优点:1.稳定性高,不受路由协议故障的影响。

2.易于管理,可以通过手动修改路由表实现网络调整。

3.适用于小型网络,配置简单。

缺点:1.扩展性差,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配置和管理复杂度增加。

2.需要耗费较多管理员精力,不适合大型网络。

四、总结静态路由作为一种基本的路由配置方式,在小型网络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无线路由器逐渐成为家庭和办公场所网络连接的重要设备。

在配置无线路由器时,静态路由功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态路由功能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无线路由器。

一、什么是静态路由功能静态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方式,通过管理员配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相对于动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不需要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小、网络拓扑变化少的情况。

二、静态路由配置步骤1.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首先,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管理地址,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通常情况下,路由器的管理地址为192.168.1.1或192.168.0.1。

2. 导航到静态路由配置界面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路由设置或网络设置等相关选项,进入静态路由配置界面。

具体的路径可能会因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而有所不同。

3. 添加静态路由在静态路由配置界面中,点击添加路由或添加静态路由等按钮,开始添加静态路由信息。

需要填写的具体信息包括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等。

4. 配置路由参数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配置相关的路由参数。

例如,设置静态路由的优先级、开启路由信息协议、设置数据包优化等。

5. 保存配置并生效在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后,点击保存或应用配置等按钮,将配置信息保存并生效。

路由器会立即根据新配置的静态路由表开始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三、静态路由的注意事项1. 路由表不要冲突在配置静态路由时,要确保新添加的路由不与已有的路由表发生冲突。

否则,可能导致数据包丢失或无法正确转发。

2.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关系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默认路由是指当路由表中没有匹配到目的网络的路由时,会将数据包转发到默认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3. 路由规划要合理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时,要根据网络拓扑和通信需求进行合理的路由规划。

避免出现死循环、路径过长等问题,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

混合路由配置示例
配置目的
结合静态和动态路由的优点,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配置命令
同时配置静态和动态路由,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自的比例和优先级 。
配置步骤
分别配置静态和动态路由,确保两者之间的兼容性和优先级设置合 理,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动态路由
适用于大型或复杂的网络环境,能够自动适应网络规模和结 构的变化。
路由协议的安全性
静态路由
安全性较高,因为不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动态路由
安全性相对较低,因为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和攻击风险。
04
CATALOGUE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
负载均衡
动态路由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 络性能。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
• 安全性:通过加密和认证等机制,提高网络安全 性。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
配置复杂
相对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较为复杂 。
对路由器资源要求较高
动态路由需要路由器进行较多的计算和交换 信息,对路由器资源要求较高。
可能存在路由环路问题
如果没有正确配置动态路由,可能会导致路 由环路问题。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 置
目录
• 静态路由配置 • 动态路由配置 • 静态和动态路由的比较 •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 配置示例
01
CATALOGUE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
静态路由是指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不随网络拓 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静态路由适用于网络结构相对固定、路由需求较 少的情况。
静态路由的优点在于简单、可靠,不需要额外的 路由协议开销。

静态路由总结

静态路由总结

静态路由总结静态路由是一种基于手动配置的路由选择协议,它通常用于小型网络或者需要特定路由路径的网络环境中。

相比较于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的路由表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因此它的配置和维护相对简单,也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和计算成本。

本文将总结静态路由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1.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静态路由是一种简单的路由选择协议,它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静态路由的路由表由管理员手动配置,通常包括目的地址、下一跳地址和出口接口等信息。

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根据其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并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地址或者出口接口。

静态路由的路由表不会自动更新,必须手动配置和更新。

2. 静态路由的使用方法静态路由的配置相对简单,通常需要配置以下几个要素:(1) 目的地址:是指需要转发数据包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

(2) 下一跳地址:是指数据包流向目的地址时,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3) 出口接口:是指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出去时,经过的出口物理接口。

以下是静态路由的一个配置实例:配置静态路由:将目的地址为192.168.2.0/24的数据包通过192.168.1.2转发。

(config)#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在上述配置中,192.168.2.0/24是目的地址,255.255.255.0是子网掩码,192.168.1.2是下一跳地址。

静态路由的优点在于配置和维护相对简单,也不需要额外的计算成本和资源占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在网络规模较大或者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手动配置和维护路由表将变得极其繁琐和复杂。

综上所述,静态路由是一种基于手动配置的路由选择协议,它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需要特定路由路径的网络环境中。

在实际应用中,静态路由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和拓扑结构来权衡和选择。

试验十静态路由的配置

试验十静态路由的配置

试验十:静态路由的配置1.1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网络层的工作2.深入了解选择路由的方式3.掌握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通的方法;4.了解静态路由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2实验内容:虚拟应用背景: 本学院组建局域网, 院长办公室有5部主机和1台打印机, 学院行政办公室有6部主机和1台打印机, 教师机房有20部主机和2台打印机, 学生机房有24部主机和2台打印机, 得到一个c类地址193.168.2.0, 请为组网进行子网划分,并为各网段和路由器接口合理分配ip地址.为以上虚拟网络配置静态路由1.3试验条件:PC机一台安装了Net- sim1.4试验指导:1.4.1路由选择基础知识路由是将对象从一个地方转达发到另一个地方的一个中继过程学习和维持网络拓朴结构知识的机制被认为是路由功能。

数据流经路由器进入接口穿过路由器被移送到外出接口的过程,是另一项单独的功能,被认为是交换/转发功能。

路由设备必须同时具有路由和交换的功能才可以作为一台有效的中继设备。

为了进行路由,路由器必须知道下面三项内容:l、路由器必须确定它是否激活了对该协议组的支持;2、路由器必须知道目的地网络;3、路由器必须知道哪个外出接口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

路由选择协议通过度量值来决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小度量值代表优选的路径;如果两条或更多路径都有一个相同的小度量值,那么所有这些路径将被平等地分享。

通过多条路径分流数据流量被称为到目的地的负载均衡。

执行路由操作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它们由一个或多个路由选择协议进程生成。

路由表由多个路由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指明了以下内容:*学习该路由所用的机制(动态或手动)*逻辑目的地*管理距离*度量值(它是度量一条路径的总"总开销"的一个尺度)*去往目的地下一HOP的中继设备(路由器)的地址;*路由信息的新旧程度*与要去往目的地网络相关联的接口使用命令SHOW IP ROUTE可看到以上内容。

实验二 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二 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拓扑图地址表设备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学习目标完成本实验后,您将能够:•请将交换机和路由器名称改成Sx(Rx)后面是姓名首拼,x为设备编号。

•根据指定的要求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进行记录。

•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确定适当的静态路由、总结路由和默认路由。

•测试并校验配置。

场景在本次实验中,您将得到一个网络地址,您必须对其进行子网划分以便完成如拓扑结构图所示的网络编址。

连接到 ISP 路由器的 LAN 编址和 HQ 与 ISP 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已经完成。

但还需要配置静态路由以便非直连网络中的主机能够彼此通信。

任务1: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步骤1:研究网络要求。

连接到 ISP 路由器的 LAN 编址和 HQ 与 ISP 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已经完成。

在您的网络设计中,您可以使用 192.168.2.0/24 地址空间。

请对该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以提供足够的 IP 地址来支持 60 台主机。

步骤2:创建网络设计时请思考以下问题:需要将 192.168.2.0/24 网络划分为多少个子网? 4这些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什么?子网 0: 192.168.2.0子网 1: 192.168.2.64子网 2: 192.168.2.128子网 3: 192.168.2.192这些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255.255.255.192以斜杠格式表示的网络子网掩码是什么? 26每个子网可支持多少台主机? 62步骤3:为拓扑图分配子网地址。

1. 将子网 1 分配给连接到 HQ 的 LAN。

2. 将子网 2 分配给 HQ 和 BRANCH 之间的 WAN 链路。

3. 将子网 3 分配给连接到 BRANCH 的 LAN。

4. 子网 0 用于供将来扩展。

任务2:确定接口地址。

实验 2.8.1:基本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 2.8.1:基本静态路由配置

所有内容版权所有 © 1992–2007 Cisco 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本文档为 Cisco 公开信息。
第 1 页(共 19 页)
CCNA Exploration 路由协议和概念:静态路由
实验 2.8.1:基本静态路由配置
学习目标
完成本实验后,您将能够:
• 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 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 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 解释 debug ip routing 的输出。 • 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 测试连通性。 • 收集信息并据此找出设备之间无法连通的原因。 • 使用中间地址配置静态路由。 • 使用送出接口配置静态路由。 • 比较使用中间地址的静态路由和使用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 配置默认静态路由。 • 配置总结静态路由。 • 记录网络实施方案。
R1(config)#line console 0 R1(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 R1(config-line)#line vty 0 4 R1(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
任务 3:解释调试输出。 注意:如果您已在 R1 上配置了 IP 地址,请删除所有 interface 命令,然后再执行后续操作。在任务 2 结束时,我们所配置的 R1、R2 和 R3 上不能有任何接口配置。
is_up: 1 state: 4 sub state: 1 line: 1 has_route: False RT: add 172.16.3.0/24 via 0.0.0.0, connected metric [0/0] RT: NET-RED 172.16.3.0/24 RT: NET-RED queued, Queue size 1 RT: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added to routing table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is_up: 1 state: 4 sub state: 1 line: 1 has_route: True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 ged state to up is_up: 1 state: 4 sub state: 1 line: 1 has_route: True is_up: 1 state: 4 sub state: 1 line: 1 has_route: True

静态路由的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一静态路由的配置1.静态路由的具体配置拓扑图其中Router0Router1Router22.配置过程⑴准备工作先配置Router0,Router1和Router2的基本信息,注意Router1作为DCE提供时钟频.Router0Router>en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 r0r0(config)#int f0/0r0(config-if)#ip address192.168.3.1 255.255.255.0^%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r0(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r0(config-if)#int s0/0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0(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downr0(config-if)#endr0#%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0#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1Router>en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 r1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s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s0/1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1, changed state to downr1(config-if)#endr1#%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1,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2r2>enr2#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config)#int f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1 255.255.255.0r2(config-if)#noshut^%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r2(config-if)#int s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endr2#%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再分别配置PC0、PC1和PC2的基本信息PC0PC1PC2⑵配置Router0静态路由并验证Router0了解自己的网络192.168.3.0和192.168.1.0(直接相连),所以Router0的路由表必须加入192.168.2.0,192.168.4.0和192.168.5.0的信息,注意下一跳接口(数据包经过的下一个接口)如下:r0>enr0#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0(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1.2r0(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r0(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1.2r0(config)#endr0#%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0#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S 192.168.2.0/24 [1/0] via 192.168.1.2S 192.168.4.0/24 [1/0] via 192.168.1.2S 192.168.5.0/24 [1/0] via 192.168.1.2r0#⑶配置Router1静态路由并验证Router1所需要学习到的网络应该是192.168.3.0和192.168.5.0,注意它们的下一跳接口地址,配置如下:r1#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1(config)#ip route 192.168.3.3 255.255.255.0 192.168.1.1r1(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2.2r1(config)#endr1#%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S 192.168.3.0/24 [1/0] via 192.168.1.1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S 192.168.5.0/24 [1/0] via 192.168.2.2⑷配置Router2静态路由并验证Router2所需要学习到的网络应该是192.168.1.0,192.168.3.0和192.168.4.0,注意它们的下一跳接口地址,配置如下:r2#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1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r2(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2.1r2(config)#sh ip route^%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r2(config)#exitr2#%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S 192.168.1.0/24 [1/0] via 192.168.2.1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S 192.168.3.0/24 [1/0] via 192.168.2.1S 192.168.4.0/24 [1/0] via 192.168.2.1C 192.168.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⑸验证整个网络的连通性第一台计算机:Packet Tracer PC Command Line 1.0PC>ping 192.168.4.2Pinging 192.168.4.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4.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loss),PC>ping 192.168.5.2Pinging 192.168.5.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5.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loss),第二台计算机:Packet Tracer PC Command Line 1.0PC>ping 192.168.3.2Pinging 192.168.3.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3.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loss), PC>ping 192.168.5.2Pinging 192.168.5.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quest timed out.Reply from 192.168.5.2: bytes=32 time=12ms TTL=126 Reply from 192.168.5.2: bytes=32 time=16ms TTL=126 Reply from 192.168.5.2: bytes=32 time=9ms TTL=126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5.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3, Lost = 1 (25%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9ms, Maximum = 16ms, Average = 12ms第三台计算机:Packet Tracer PC Command Line 1.0PC>ping 192.168.3.2Pinging 192.168.3.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Reply from 192.168.1.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3.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loss),网络设备配置PC>ping 192.168.4.2Pinging 192.168.4.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12ms TTL=126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12ms TTL=126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13ms TTL=126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12ms TTL=126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4.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2ms, Maximum = 13ms, Average = 12ms从测试结果看,两两都能ping通,说明没有问题,网络已经建立好。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实验目的1、熟悉模拟器Packet tracer的使用环境;2、掌握路由器的几种工作模式及模式之间的切换;3、掌握路由器常见端口的配置步骤;4、理解路由表的查找原理,理解静态路由的概念;5、掌握设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方法;实验环境Packet tracer 5.0实验步骤1、使用模拟器Packet tracer构建如下的网络拓扑:注意: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路由器和计算机之间应该采用哪种电缆?2、PC机的IP配置进入PC机配置环境,按照图中的要求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3、路由器模式切换Router>enable /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特权模式进入配置模式用户模式用户只能查看路由器的一些基本状态,不能进行设置;特权模式用户可以使用show 和debug命令进行配置检查,还不能进行路由器配置的修改;配置模式用户才能真正修改路由器的配置,比如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详细的配置命令需要参考路由器配置文档。

如果想配置具体端口,还需要进入第4级。

4、路由器端口配置Router3:Router(config)#interface s0/0/0 //进入端口模式,配置串口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配置串口IP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0/0 //进入端口模式,配置以太网接口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4:Router(config)#interface s0/0/0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2.2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时钟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0/0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配置完成后,在PC机上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和路由器各端口以及PC和PC 之间的连通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是这种情况?5、静态路由配置给Router3配置一条静态路由信息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给Router2配置一条静态路由信息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配置完成后,在PC机上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和路由器各端口以及PC和PC 之间的连通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是这种情况?6、查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在特权模式下查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Router#show ip route观察路由表中的各条路由信息,并解释。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

无线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功能设置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指定数据包转发的路径的一种路由方式。

与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路由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的网络需求。

在无线路由器中开启并进行静态路由功能设置可以提升网络性能、实现特定网络需求,如拓展网络、实现流量控制等。

1.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的管理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2.打开静态路由功能。

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路由设置”或类似选项,点击进入静态路由设置页面。

3.添加静态路由规则。

在静态路由设置页面中,找到“添加静态路由”或类似选项,点击进入配置界面。

4.配置静态路由规则。

在配置界面中,需要填写以下信息:-目标网络地址:要配置的目标网络地址,可以是一个具体的IP地址,也可以是一个网段。

-子网掩码:目标网络的子网掩码,用于计算网络中的主机。

-网关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优先级:若有多个静态路由规则,设置优先级可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顺序。

-接口:设置数据包发送的接口,通常为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接口。

5.应用配置并保存。

在完成静态路由规则的配置后,点击“应用”或“保存”按钮,使配置生效。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实现无线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功能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静态路由时,需要确保配置信息正确无误,并避免产生冲突或重复的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时,需要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及配置要求等信息,以确保配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无线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功能设置是一项重要的基本配置任务。

通过合理的静态路由配置,可以提高网络性能、满足特定网络需求,并为后续的网络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学院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405班
姓名:张纪远(2014100518)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项目:实验五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实验类型:设计型指导老师:杜经纬实验地点:网络实验室(2)时间:2016年5月25日8时至10时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路由协议的作用。

2、掌握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默认路由和特定主机路由。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包含3个路由器、3个交换机、5台PC终端和1台服务器的网络;
2、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及特定主机路由;
3、用ping命令测试测试终端设备的连通性并记录测试情况。

三、实验方案设计:
图一静态路由和特定主机路由
图二缺省路由
四、(实验一)实验步骤:
步骤一:打开ensp,建立如图一所示的拓扑结构;
步骤二:分别为五台主机和一台服务器设置ip,子网掩码,网关;如以下五张图所示:
步骤三:为R1、R2、R3分别配置IP地址,如以下三幅图所示:
为R1配置IP地址
为R2配置IP地址
为R3配置IP地址步骤四:设置静态路由,以实现client1与client3之间的通信:
R1路由器的配置
R2路由器的配置
CLIENT1和CLIENT3可以通信
步骤六:配置特定主机路由<目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条地址>目的:实现CLIENT3和CLIENT5的通信:
R2路由器的配置
R3路由器的配置
CLIENT3和CLIENT5可以通信
(实验二)实验步骤:配置缺省路由<0.0.0.0 +0.0.0.0+下一条地址> 目的:实现CLTENT1和CLIENT3的通信
步骤一~步骤三与实验一相同;
步骤四:对R1、R2路由器进行配置:
R1路由器的配置
R2路由器的配置
CLTENT1和CLIENT3成功通信
六、实验总结:
1、理解了静态路由,特定主机路由、缺省路由的含义;
2、学会了三种路由的基本配制方法;
3、掌握了路由协议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