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武陵源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十一:武陵源案例

一、武陵源简介

张家界是当今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家之一,我国首家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部,距省会长沙约400公里。风景区面积369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264平方公里,由中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景区四大部分组成,共有30多条游览线。精华游览线有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黄龙洞、宝峰湖等五条。新近开发的杨家界景区因其独特的生态资源的绝美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游人心弛神往。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共有4项,即生态环境、地质构造、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上苍似乎格外垂青张家界,它事实上拥有这4项标准的基本条件,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张家界,被国内外游客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天下第一奇山”、“山的代表、山的典型、山的精灵”、“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中国山水画的原本”。景区内三千座岩峰热拨地而起,耸立在原始旷野之上,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莽荡峡谷之中,可谓融、林、洞、湖、瀑于一身,集奇、秀、幽、野、险于一体,“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因而被评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从而填补了中国无国家公园的空白。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张家界下属的武陵源接纳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对象,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后,境内的天门山又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1986年,中国的第一条漂流旅游线在市境内的茅岩河开发推出。至今,全市又新增省级风景名胜区三个(茅岩河、九天洞、天门山)。全市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500平方公里。

二、武陵源旅游的发展历程

从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区以来,武陵源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表

II-1 表明了武陵源旅游的发展历程。

三、武陵源自然遗产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教训1[1]

(一)遗产旅游开发

由于在旅游开发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缺乏严格控制,违章违法建筑不断出现,并且逐步挤占核心景区。它们不仅仅是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升高,更重要的

是大煞风景,影响了风景区整体形象。“错位开发建设”使武陵源核心景区呈现出严重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趋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体、大气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恶化加剧,已经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警告。指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变成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范围内。和九寨沟的情况一样,考察组对于武陵源的旅游业基础在1992年评估后发展的速度十分震惊。在峡谷入口处和天子山这样的山顶上,其城市化对自然界正产生影响之深度尚不清楚,但美学的影响是显著的。武陵源现在像个城市郊区的植物园或公园,旅游设施泛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主要成因有:

其一,早期开发与建设缺乏严格及时规划。现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所辖4个乡镇1988年之前分属于原常德地区和湘西自治州的慈利县、大庸县和桑植县。由于个区县的经济利益冲突,武陵源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本谈不上什么以大局为重,统一规划,而是相互争地盘、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1988年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的成立才顺应了武陵源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合理的整合,才有了这颗世界风景名珠的整体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对武陵源旅游资源整体开发与利用缺乏长远的规划、科学的管理、严密的论证和严格的控制,社区对旅游的参与不够。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布局上的问题。在新的开发建筑项目中,无视生态的举动仍屡见不鲜,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本不经过水利行政部门的审查就直接上马的比比皆是。“搞了环保影响评估就等于搞了水保方案,搞了评审就等于经过了审批,收费就用于发工资,这种做法实在少见。”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析一语中的:“影响景区最主要的因素是各主要出口处和某些山顶的旅游设施。景区管理人员指出他们曾尝试拒绝过不合适的建筑项目,但是由于武陵源是湖南省的贫困

地区,许多人都想从旅游业分享经济效益,因此景区管理人员发现很难老是讲

‘不行’,并且他们的决策常常被宣告无效。”另外,规划没有及时更新,“世界第一电梯”的建造就与此有一定的关系。据了解,1992年百龙公司与张家界武陵源区政府签订电梯项目协议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还没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标准比全国风景名胜区的要求高,”但即使如此,百龙电梯在1998年并未获得建设部的批准,但最终却在省建委获得了通过,张家界市政府是在动工后才知道这个项目已获批准了。不过当时的审批部门也并非无章可循。在1990年编制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可以找到依据:“以现代的技术为人们增添游览趣味和经历……老屋场神兵聚会处,拟建升降梯。”这个规划在1992年通过了建设部审批,是由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在当时属国内一流水平;同年,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但是规划并没有随之调整。

其二,环保意识弱,污染处理步伐滞后。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缺乏生态观念,他们的目的是最求最大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在经济、环境、生态效益权重,不惜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代价,建造了大量的旅游设施来满足游客的需求。使张家界市自然风景区出现严重的“城市化”现象。生态核心区的悬崖上于2002年8月建成了全场326米的钢架电梯,不仅破坏了山体,而且于整个自然景观极为不协调,产生了负面影响。再者污染处理设施缺乏。根据调查,1998年武陵源风景区内有锅炉75台,有茶炉13台。年耗煤量5930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62万吨,固体废弃物1400吨,而且近几年的污水排放量还呈现出增

加的趋势。武陵源风景区内的水系,金鞭溪和索溪因为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正遭受严重污染。金鞭溪河床卵石上已滋生大量藻类,原来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河床呈现黑色,严重损害了金鞭溪“黄金游道”的形象。除省重点工程外其余开工工程均未编制水保方案工程施工随意倾倒渣土;施工水泥石灰呛死娃娃鱼;景区城市化污染环境;修筑公路占据河道;施工后植被被破坏;河道被渣土堵塞;核心景区常住人口有7000多人。无视生态环境的开发无异于自掘坟墓。

其三,管理目标混乱,多头管理2[2]。我国地大物博,往往容易出现一地两牌,甚至更多。如,武陵源在不大的范围内更是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四块国家级牌子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两块世界级牌子于一体。我国受保护的各类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多采取属地管理,同一块区域难免重叠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实际上是想将方方面面的可利用资源一网打尽。由于在这四类管理体系中我国最先组织起来的是自然保护区,而自然保护区对商业开发的管理是最严格的,许多自然保护区为了不被政策限制,利用几块牌子的评审体系资源要求上的共同点和开发限制上的不同点,再挂一块牌子,就能两手抓,两边都抓钱。这种“一地两用”不仅引起了管理目标的混乱和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冲突,也给地方故意混淆二者管理界限、无序开发留下了突破口。有些地方甚至在地方领导的“统筹”下遇什么事打什么牌子,以致对保护区的违规开发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其他几类保护地的管理尽管对经济开发的限制和要求有所不同,也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二)过度开发的代价与理性回归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示的“黄牌”,代表国家履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武陵源区人民政府立即决定采取有效措施,一定要不遗余力地保护好自然遗产。在着手进行违章建筑拆迁的同时,着手《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旅游村镇规划》编制,确保武陵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驶入法制和科学的良性发展轨道。区委、政府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自然遗产保护为基础,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导向。通过深层次的分析,他们认识到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某一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一次总体梳理,要有一揽子解决方案。为此也有了我国第一个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于2001年正式实施。

1999年,武陵源启动第一期“大拆违”,对景区内游道、公路两旁和游客集散地有碍观瞻的190余处2.5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2001年10月,第二期“大拆违”共拆除袁家界、水绕四门、天子山等景区59家旅游接待设施,搬迁景区内世居居民377户1162人,基本解决了景区城市化倾向问题,还世界自然遗产以本来面貌。眼下,黄石寨、金鞭溪、索溪峪林场、杨家界等区域的65家旅游接待设施和169户世居居民,已列入第三期景区房屋拆迁范围,年底完成。届时,武陵源将彻底告别景区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