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名人名言类(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名人名言类(含解析)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名人名言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度过一个全民抗“疫”的非同寻常的寒假,终于可以开学了。

请你从下面几句名人名言中任选一句作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1)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动不得。

(宋程颐)(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3)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4)没有知识,我们希望的世界不能建立起来。

(英国罗素)(5)最崇高、最尊贵的财富,除了生命之外断无他物。

(日本池田大作)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

——恽代英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

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

——斯大林青年时的失败要比壮年时的胜利、老年时的成功更令人满意。

——迪斯雷里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鲁迅以上是关于青年的几则名人名言,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其中的一则或几则,以“青春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巴金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路遥以上名人名言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原题呈现】1.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泰戈尔)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3.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疲倦懈怠)。

(孔子)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6.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是“选句关联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审题需要在所给“名句”范围内,进行“有机联系”,在“原句含义”和“选句关联”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立意”,另外,此题目还要求对“名句”进行“合理引用”。

命题意图:首先,弄清原句原意。

第一句:人要有信仰理想追求;第二句:人心中要有国家民族兴盛繁荣的信仰理想;第三句:我们在探索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第四句: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即使身处卑微环境,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阳光,于平凡处铸就生命的伟大;第五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达到新的境界;第六句: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忘记探索追求,要对世界充满兴趣与好奇,在科学研究中拥有一颗不断创新进取的心。

其次,进行选句关联。

名句①②④⑥:可谈“人要有信仰”的话题。

可从国家民族、个体生命精神、科学创新等方面来谈。

名句③④⑥:可谈“身处逆境也应有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世界充满热情,充满希望,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话题。

其余组合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有两则以上组合,要论证选定组合存在的逻辑关系!阅卷观感:考生立意选择面比较窄,高频立意为“信仰”、“学习(读书)”,鲜有个性化的新颖角度。

高考备考: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

高考备考: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

高考备考: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文题设计】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宿构或抄袭。

【写作导引】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

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比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

由此入手,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

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经典语句组合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经典语句组合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经典语句组合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①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①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礼记》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解】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供先秦的五句名言,考生需要先理解这些名言的意思,然后才能进行写作。

①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这句名言强调“意志坚韧和“勇挑重担”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宽广、坚韧的品质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①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

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此句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①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可见生活中要重视积累,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而且祸患常积于忽微,要防微杜渐。

①的意思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解释了中国人独特的逻辑“由个人而至天下,由一点向外扩展”,指出个人“心正”的重要性,强调家国情怀是个人情怀的最高追求。

①意思是:劲摇桨的人才能在竞渡中跑在前面,告诫人们要发奋努力、敢于拼搏。

要敢于竞争,敢于争先,做时代的弄潮儿。

试题要求以材料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进行写作。

对此,可结合①①①谈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说明光有知还不够,还要重视行动的积累;可结合①①谈对自己人生规划、目标实现的影响,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家国的发展兴衰融合在一起,立志报国,心系人民;如结合①①谈奋斗与坚持的关系,说明唯有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奋斗才有意义。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写名言观点型作文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写名言观点型作文

高中语文备考-如何写名言观点型作文一、案例名言观点型作文一般是给出1~3则名人名言或观点以组成作文材料,这些名言一般都包含某种观点,是对某些现象发表的比较经典的评价、看法,或者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归纳概括,反映某种人生哲理。

这类名言或观点往往富含深邃的哲理,如要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的深层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

请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案例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位作家说:是的,我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

另一位作家说:总觉得别人把你看轻了,实则是你把自己看重了。

【案例三】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案例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地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则名言代表的就是一种观点,比如案例一,它就是对做事难与易的经验概括,反映了一种人生哲理,自然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一类型的作文,一般情况下就是选择具体的材料,论证这个观点。

当然也要注意,这个观点并不能成为普遍规律,因为有的容易的事情,你认为容易,也是容易完成的,并不会变难;有的事情本来很难,但心态上轻视它,反而容易成功。

名句组合类作文写作指导;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主题导写,附优秀例文

名句组合类作文写作指导;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主题导写,附优秀例文

名句组合类作文写作指导;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主题导写,附优秀例文吴国梁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骚》)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兰亭集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材中很多名句,不仅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启迪。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名句组合类的材料作文,我们需要在分析各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组合。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郑国”和“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爱国主义,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危急关头,一人之身系一国之安危,勇气、担当、时势与英雄的关系。

可与结合写人生短暂,要懂得顺应时代潮流,有所作为;可以与结合写个人要在大局中发挥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说的是高洁的品质,自身的修养,坚定的内心,不与世同流合污的信心,代表着一种道德的力量,是一种对抗不良社会环境的力量,内心坚定,有定力,有自信。

可以和结合写内心的坚定、“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虽万千人吾往矣”。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之相与,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俯仰之间,侧重于时间、生命的短暂、有限。

从这两点得出珍惜身边人的人、珍惜时光,奋发有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浪费时间,不虚耗生命。

理论上,可以和其它五句结合起来写,人生的短暂与价值的永恒的辩证关系。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奋斗是主观能动性,成功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所以奋斗可能不会成功,不奋斗一定不会成功,只要全力以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使事情不成,自己内心也是没有遗憾的。

由许多名言组成的材料作文

由许多名言组成的材料作文

由许多名言组成的材料作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的这句名言常常在我心头回荡。

生活,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爬山。

那座山不算特别高,但对于当时缺乏锻炼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出发的时候,我满怀信心,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轻松登顶。

一开始,山路还算平坦,我走得轻快,心情也格外舒畅,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心里美滋滋的。

我心想:“这爬山也没什么难的嘛!”可随着路程的推进,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脚下的石头也不再那么稳当。

我开始气喘吁吁,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滴落,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抬头望着那似乎遥不可及的山顶,心中打起了退堂鼓:“要不,算了吧?这也太累了!”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比我小很多的孩子,在他父母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坚定地向上爬着。

那小小的身影,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这时,我想起了爱迪生的那句话:“天才是 1%的灵感加 99%的汗水。

”是啊,哪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轻易成功的呢?不付出努力,怎么能看到山顶的美景呢?我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我的手紧紧地抓住路边的树枝和石头,脚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踏实的落脚点。

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大口喘气。

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登上山顶!终于,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攀爬,我登上了山顶。

那一刻,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连绵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云朵仿佛就在脚下飘荡,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和美好。

就像苏轼说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都会想起这次爬山的经历,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山顶的风景!生活或许会给我们出各种难题,但只要我们拥有热爱和坚持,就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高考作文中名言素材运用例析

高考作文中名言素材运用例析

高考作文中名言素材运用例析无论是叙述文写作,还是论述文写作,引用名言几乎已成为考生考场写作的常规操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考生只是为了装点文章门面而引用名言,甚至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而不顾及名言的特定含意与文章表达的具体需求,致使名言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似可惜。

其实,名言如“他山之石”,为的是“攻玉”,因此考生考场作文时首先要用对名言,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好名言。

名言不是文章的附着物,而应深深地植入文章内部,成为文章的血肉,以丰富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化文章的思考维度,提升精神境界。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研究打开名言的正确使用方式。

技法1:准确——语意上高度契合准确,是考生写作时运用名言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考生要对名言的出处有所了解,务必从原文本的具体语境出发,揣摩原作者表述相关名言的真实意图,切忌断章取义。

其次,考生要对自己试图表达的含意有确定的认知,意明才能言清,警惕外引名言歪曲自己的表达意图。

搞清楚了“我要表达什么”和“这句名言能表达什么”,考生就可以进行两者之间的语意对接了。

由于名言是固定的,不可擅改,考生可适当改变自己的表述形式,将名言与自己作文内在的意义融为一体。

高分示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袁枚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朵渺小的苔花,知道自己没有牡丹的华贵,却依旧昂首舒展出牡丹的自信。

中岛敦曾在一本书中讲道:“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细忖苔花的内心,或许就是这种状态吧。

面对华贵的牡丹,苔花或许有些害羞与迟疑,但她更相信未来,于是同样以牡丹的热情去回报春天。

这是苔花的勇气。

——考生作文《不学牡丹开的苔花不是好苔花》教师点拨:该语段中所引名言出自中岛敦的代表作《山月记》,该书对人性的幽深与自我的存在具有深度探究,充满现代特质。

中岛敦的这句名言指向一种矛盾的自我定位——“害怕自己并非明珠”和“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由此衍生出既有“不敢”又有“不甘”的两难心理。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范文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范文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范文
嘿,你知道吗?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你豁然开朗。

就像那句“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听到这句话,我突然就觉得,人生嘛,不就是个过程嘛,有笑有泪,有得有失,重要的是和谁一起走过。

哎,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了另一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话简直就是我的座右铭啊!有时候生活就是那么苦,但你想想,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是不是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还有啊,那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是挺有道理的。

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但其实呢,只要有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些话虽然简单,但真的挺有哲理的。

每次听到或者想到这些话,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找到了什么支撑一样。

所以啊,我觉得这些话真的很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体会。

名言名句组合型材料作文讲评

名言名句组合型材料作文讲评
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收复失地为己任,然而却遭朝廷投降派 排挤而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理想难申。尽管身老沧州,却心系天山即抗 金前线。
• 表现出矢志不渝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陶渊明见官场污浊而退隐保名节, 陆游却不管官场对自己如何,始终要肩负责任,而不是要去过自己的逍遥 日子。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 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 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 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 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 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 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 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 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 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 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 ④句出自《南园十三首·其五》,诗如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李贺2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他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 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他的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在这 段时间内,他的诗歌才华受到广泛的称誉,王孙公子们争相邀请他参加宴会,作诗助兴,但没 有帮助他在仕途上升迁。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 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的生活。回到故乡以后,李贺把全部的 心血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上。他经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襄,出外寻找灵感。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 诗文为“鬼仙之辞”。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古韵悠扬,智慧传承——经典名言的力量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古韵悠扬,智慧传承——经典名言的力量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古韵悠扬,智慧传承——经典名言的力量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经典名言,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可以启迪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优秀的经典名言,无论到怎样的时代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会过时,甚至能与时俱进,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做出分析或阐释.在百年复兴路上,经典名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主要围绕古代经典名言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展开。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解读:古代经典名言具有弘扬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启迪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等作用。

优秀的经典名言在各个时代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会过时,甚至能与时俱进。

经典名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百年复兴路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典名言的传承与弘扬:可以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古代经典名言,以及这些名言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启示,强调传承和弘扬经典名言的重要性。

经典名言的现实意义:分析古代经典名言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如在为人处事、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说明经典名言具有时代价值。

经典名言对民族精神的贡献:可以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经典名言的意义,如强调团结协作、诚信守信的品质,以及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这道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关键在于抓住古代经典名言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这一核心。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佳作赏析【佳作赏析】:经典名言,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名言。

这些名言既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智慧之源。

它们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启迪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原题呈现】1.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泰戈尔)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3.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疲倦懈怠)。

(孔子)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6.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是“选句关联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审题需要在所给“名句”范围内,进行“有机联系”,在“原句含义”和“选句关联”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立意”,另外,此题目还要求对“名句”进行“合理引用”。

命题意图:首先,弄清原句原意。

第一句:人要有信仰理想追求;第二句:人心中要有国家民族兴盛繁荣的信仰理想;第三句:我们在探索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第四句: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即使身处卑微环境,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阳光,于平凡处铸就生命的伟大;第五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达到新的境界;第六句: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忘记探索追求,要对世界充满兴趣与好奇,在科学研究中拥有一颗不断创新进取的心。

其次,进行选句关联。

名句①②④⑥:可谈“人要有信仰”的话题。

可从国家民族、个体生命精神、科学创新等方面来谈。

名句③④⑥:可谈“身处逆境也应有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世界充满热情,充满希望,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话题。

其余组合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有两则以上组合,要论证选定组合存在的逻辑关系!阅卷观感:考生立意选择面比较窄,高频立意为“信仰”、“学习(读书)”,鲜有个性化的新颖角度。

在进行选句引用时,大多缺乏对“名句”本身的分析和解读,使得文本缺乏对“名句”的深思、文章少有启迪。

而表达上,也缺乏接地气的生活味道。

中国的青年,思考浅显,立意偏狭,空谈道理,这绝不是高考所希望看到的。

考生文章中其他比较合理的立意:名句①③⑤:学习(读书)之法。

名句①④:人生渺小,也可精神伟大。

名句③⑥:好奇心促学思。

名句⑤⑥:创意(创新)活水来自好奇心的触发。

名句①②④:人生应有向上的姿态。

【主要问题】1.关联差——对材料的使用:句子之间的联系比较弱,逻辑性不强;引用名句很生硬,没有集中立意。

2.思想浅——没有对名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分析,少了辩证在思考,缺乏深度探究,只是字面解析。

3.例证少——没有例证或者例证太少;对例证进行分析也很浅、使用不贴切。

记叙文则缺乏细节,承载的内容不丰厚。

【好题撷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所以同学们应该在“自拟标题”这个“要求”上,有所用功,或直白、或隐喻、或文艺、或深警。

下面提供考生作品中一些好题,以供借鉴。

初心为伴,信仰为歌身处果壳,心怀宇宙信仰甘霖润心灵沃野生如蚁而美如神如鸟讴歌,为花绽放少年大志渺小亦伟大信仰如光,纵小也光信仰之下无卑微学海无涯“志”作舟我心即宇宙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佳作举隅】心中有光,不惧黑暗当人发现自己身处黑暗时,是会选择哭泣,还是会选择继续前进——用那心中的光?曾听人说,一天中最暗的时候不是子夜,而是黎明。

那是一段月亮已经落下,太阳还未升起的时间。

世间万物在这个时候最安静——以睡眠来躲避这段黑暗。

可偏偏有一群人,或是环卫工人,或是卖早点的,选择在此时忙碌。

因为他们知道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刻,知道几个小时后即将迎来的收获——世界虽暗,心中的太阳早已升起,代表着指向未来的希望之光。

恰如泰戈尔所言“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鸟儿不顾黑暗与否而大声歌唱,是因为它相信自己属于临近的光明;而人们选择在黎明工作,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迎接的是耕耘后的丰收。

这一份充满希望的光,坚定于人自身的幸福,坚定于未来的光明,使人敢于在任何时候继续前进,使普通人也有变得伟大的勇气,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它是一种自知,能照亮自身,将全身上下原本不明朗的东西——弱点、优点、渺小之处、伟大之处,通通照得透彻。

凭这种力量,即便是摆脱不了渺小,也能明白自己的伟大之处。

就像帕斯卡尔说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或许苔花并不比野草强大,但它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如米小”的本质,以此为根,向上生长,灿如牡丹。

它又表现为一种勇气,从身体溢发出来,照亮前方阴影里的路。

它或许不能扫除所有黑暗,但能用一缕光指明方向,让你看清那些困难,向它们冲去。

孤身一人又怎样?高慧云毅然扎身于古籍修复中,在浩如烟海的、已是混沌一片的古籍里,重燃一束光,让许多只剩名字的文明重见天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有书与文化来陪伴。

无人理解又怎样?冯满天立志投身于中阮创新,在传统流派的不屑中,在围观大众的不解中,摸索着民族乐器走向世界的路。

三十年,少年熬成苍老,终把中阮带进了金色大厅,唱响世界。

所以说,它更是笃定的光,超越空间,更超越时间,成为我们在黑暗里战胜现在的武器,直达未来的美好。

冯满天不嫌三十年太长,是因为他早已预见三十年后,又或四十年后,自己总有踏入金色大厅的那一天。

也正因如此,法国大革命的斗士们与封建君主斗争到底,抗日先烈们在炮火中战斗到最后一刻——这份生生不息,取于冲锋的力量,不来自外界一草一木,而来自内心的光——对光明未来的映射。

在最暗的年代,木心说“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他与我们一样,也只是个普通人,无法叫整个世界为自己发光发热。

但我们有青春,有热血,有心中的光。

讴歌为黎明,开花向牡丹,我们还可以点亮自己,点亮前方,点亮未来。

他还说,“我是一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黑暗如此,倒又张扬如此。

他心中的光,该是有多亮呢?点评:本文取泰戈尔和袁枚的名言进行关联,文思自然流畅。

文章从设问引入“光”的意象,从“心中向着未来的希望之光”角度切入;从“光之来源”、“使人自知”、“展现勇气”、“直达未来”等角度进行阐述,层层递进,逻辑性强,发人深省。

行文中,灵活使用了引证、例证、喻证,引用名句自然合理;分析深刻,观点有启发性。

从源而学,为梦而兴追溯华夏文明的清渠,漫步东方历史的烟海,无数文化基因,千万组历史密码,等待着人们从源头寻找答案……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便是学习的根本,为学的本质。

唯有从源头出发,不浮于表面,不修于皮囊,方能领悟学习的真谛知晓做人的奥秘。

曾记否,王阳明在竹林连坐九日,在自然之景中得心学之理?曾记否,柏拉图爱师敬师,俯身倾耳以请,终超越导师,练就自己的理想国?曾记否,院士袁隆平实践于田间,研究在土地,日复一日,只为寻找生命的根本,觅学习之源头?而反观那些在表面上下功夫在无用处费心思的学者,岂不令人叹息扼腕?他们为功利之心,不惜高价代写论文,甚至抄袭;他们为晋升获利不知羞耻,购买假文凭;他们有人更是打着“大师”的幌子,用所谓的“专利”,所谓的“研究”,迷惑人心,谋财害命。

看着他们的学术之“源”,哪里比得上真实而有价值的实践学习?然而,“活水之源”不仅来自于亲身躬行,致力研究;从传统文化中寻觅时代所需,更是为现代所珍贵的不竭之源。

你看《千里江山图》又在眼前展开,青绿之墨色,山河之伟景,无不描绘出古人的创新之魂。

你听载着大唐窑的驼铃缱绻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华夏儿女自古以来所拥有的包容与情怀,正如这清脆的驼铃悠扬婉转。

你瞧那一个个真实而逼真的历史文人从《国家宝藏》中走来,那一笔一划的诗词美文从《中国诗词大会》中传承。

那一唱一吟中所传颂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又从这吟唱中,披上时代的外衣,迈着沉重的步伐,步入现代,继往开来。

中华文化,是一部洪宏篇巨制,更是一汪民族力量的不竭之源。

从源头中学习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从民族历史中寻找历史密码、文化基因,这不只对于个人的学习研究有好处,更有着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文化意义。

当我们不断从源头中汲取养分,吸收力量时,伟大的人格悄然树立;当个人不断完善人格时,一个崛起的中华蓝图定会打开。

或许时至今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有些空洞乏力了,可当我们每一个人从源而学,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时,那千千万万个小梦想定会汇集成一股非凡的力量,助中国梦的兴起。

点评:本文取朱熹和周恩来名言进行关联。

文章结构严谨,层层递进:从“文化”视角切入,辨析“源头”开始;先通过正反对比论证阐述学习的本质、实践的意义;再回溯传统文化的精神源头;最后点明“从源而学,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民族文化意义。

全文从浅论学习、实践,到深析文化基因,由浅入深,逻辑清晰。

用例涉及古今中外,视野宏大。

语言灵动有文采,卷面整洁美观。

但在引用周恩来名言的部分有些牵强生硬,分析事例时,个别地方(如王阳明例)缺少“过程性”分析,未能完全贴着观点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