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

文章通过对茅盾的译本和其他作家的译本比较的方法对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文章从翻译目的性、时代性、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儿童化的语言、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五个方面阐释了茅盾的翻译的特点。

标签: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特点

一、前言

数十年来,现代文学界关于茅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及其他小说作品的创作方法及文学价值的分析评论上。对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成为茅盾研究中的“盲区”。金燕玉的《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介绍了茅盾儿童翻译的时代性和语言特点,没有充分地研究研究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的其他特点,也没有通过比较茅盾的译文和其他作家的译文充分的例子来研究茅盾译文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茅盾的译文《皇帝的衣服》和冯植生的译文《国王的衣服》、茅盾的《禁食节》和孙用、汤真的译文《斋戒》来研究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

二、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

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台柱茅盾,是以翻译外国儿童文学登上中国文坛的,他曾积极热情地倡导过儿童文学。在他六十余年辛劳勤勉的文学生涯中,常常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分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培育儿童文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少年儿童翻译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作品,并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茅盾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茅盾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了商务印书馆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到来。一九一八年,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已蓬勃发展起来,对茅盾以后的文学翻译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茅盾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早年用文言译科幻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两月中之建筑谭》、《理工学生在校记》;用白话文译了许多俄国和弱小民族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捷克斯洛伐克童话《十二个月》、契诃夫的《万卡》、瑞典拉格勒孚的儿童小说《罗本舅舅》、波兰犹太作家裴菜兹的儿童小说《禁食节》、智利巴里奥斯的儿童剧《爸爸和妈妈》、西班牙贝纳文特的幻想儿童剧《太子的旅行》、匈牙利莫尔奈的儿童小说《马额的羽饰》、荷兰台地·巴克尔的儿童小说《改变》、丹麦安徒生的《雪球花》、苏联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现在我们来对茅盾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具体

的研究。

三、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

(一)具有很强的翻译目的性

很显然,茅盾不是专注系统地翻译某一个作家的作品,而是取广泛选择、有的放矢的方针。“自来一种新思想发生,一定先靠文学家做先锋队,借文学的描写手段和批评手段‘发聋振聩……中国现在正是新思潮勃发的时候,中国文学家应当有传播新思潮的志愿,有正确的人生观在著作中的手段。”[1]茅盾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萌芽阶段,为了促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茅盾主张研究外国进步的文艺思潮和进步的儿童文学的观点、翻译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正如茅盾所说的:“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2]

茅盾精心选译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儿童小说和儿童剧。在当时的中国,这两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似乎是一片空白,而这两中体裁的作品都能维妙肖地刻划儿童的感情、思想和心理活动,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如《改变》作者真实细致地刻画了儿童心理状态;《马额的羽饰》莫尔奈采用了两个小孩对话的表现手法;儿童剧《太子的旅行》和《爸爸和妈妈》都是喜剧,里面充满了儿童化的语言和动作。它们来作儿童文学的范本是最合适的了。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我国的儿童小说和儿童剧渐渐兴起,茅盾亲手创作了儿童小说。茅盾对翻译苏联儿童文学都有很大的热诚,这当然出之于向中国的少年儿童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的责任心,出于对建设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热诚。正如茅盾所指出的那样:“一切文学作品的译本对于新的民族文学的跟起,都是有间接的助力的。”[3]

(二)时代性

茅盾的儿童翻译活动有着强烈的时代性。茅盾在二十年代的译作,始终围绕着“儿童问题”。儿童问题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到议程上来的。1918年,《新青年》刊登的一条征求“妇女问题”和“儿童问题”的启事,掀起一股探讨妇女和儿童问题的思潮,向歧视、忽视妇女和儿童的封建传统开火。茅盾首当其冲,就妇女解放和儿童教育写了一系列文章,他的儿童文学译作也多为反映贫苦儿童生活和儿童教育弊端,抨击社会黑暗和罪恶的作品。

在他的译作中,《万卡》和《禁食节》描写了贫民百姓的艰难生活,抨击了社会资产阶级的黑暗和罪恶;《皇帝的衣服》对封建官僚机构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社会里种种落后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他的译作中,有九岁的孩子就被送进鞋铺当学徒,受尽虐待,孤苦无助,而只能写信向乡下的爷爷诉说自己的痛苦、思念和愿望,但这封信却永远也到不了爷爷的手里(《万卡》)。还有孩子们在挨饿,而做父母的没有办法只好欺骗他们是过“禁食节”(《禁食节》)。我们还看到,传统的力量如何在压迫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使他们不能自由健康地生活(《罗本舅舅》)。我们还看到,爸爸和妈妈的日常争吵已经影响到孩子那天真幼稚的心灵,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模仿着(《爸爸和妈妈》)。我们还看到,一个从书本上学会一切的王子在实际的旅行中认识了真实的人生,真正懂

得了神话故事和文学的真缔一一“我们为要造出美的世界,必须先梦想着美的世界”[4]。(《太子的旅行》)

1925年,茅盾翻译了勃兰兑斯《安徒生论》中的《文艺的新生命》一节。1935年,茅盾翻译了安徒生的作品《雪球花》。那么,在有百余篇之多的安徒生童话中,茅盾为什么单单选中《雪球花》呢?在我国黑暗如“子夜”,禁锢如牢笼的1935年,不正需要雪球花那样勇敢抗争、努力生存的这种精神吗?1935年,被国民党称为所谓的“儿童年”,大量毒害少年儿童的作品泛滥,象上海街头的“连环画小说”。这时的文艺性儿童读物“实在是一个垃圾堆”[5]的情况下,《雪球花》就更显其珍贵了。

1946年,茅盾译了苏联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作品写小万尼亚历尽苦难,后来投入苏联红军成为“团的儿子”,他勇敢、机灵、倔强地与敌人斗争,最终成了个出色的小英雄。这部著作,被誉为苏联描写卫国战争的一部最出色儿童文学作品。那时候的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已取得抗战胜利进入了一个争取和平民主的时代。中国的儿童文学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儿童文学中对孩子们在抗战期间所表现的英勇行为反映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八路军的‘小鬼’一一这些现实的但又具有‘传奇色彩’的适合儿童心理的‘小书’的题材”还没有被写进儿童文学作品。而充塞上海街头“小书摊”的,“依然是那一套调调儿”[6],如《剑侠奇传》、《小水浒》等等。为了用优秀的儿童读物取而代之,为了产生中国的《团的儿子》,茅盾才选译了《团的儿子》。

(三)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对于文学翻译,茅盾一向是主张神韵派,力主通过“单字的翻译正确”和“句调的精神相仿”[7]去求得原作神韵之不失。他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译本保留原作的风韵。匈牙利小说家米克沙特用讽刺幽默的笔调抨击了封建社会官员腐败,社会的黑暗,在茅盾的译文《皇帝的衣服》中,茅盾保留了米克沙特的写作风格。我从茅盾的译文和冯植生1981年由上海疑问出版社出版的《米克沙特短篇小说集》中的《国王的衣服》将举三个例子进行比较:

《皇帝的衣服》中有个情节:皇帝告诉他的臣子他用一张空白的死罪状的用途时的对话。茅盾译为:“我打算把一个顶美貌的女人弄到手呀……嘻—嘻—那齐—不许告诉任何人—”[8]冯植生译为:“向一个美貌的女人求爱……嘘,嘘,那齐士,谨防搁墙有耳……我想,事情将会是这样的。”[9]

再有个情节:罗古偷听了皇帝和他情妇的对话,他们说要用那张空白的死罪状将她丈夫处死时,罗古的想法。茅盾译为:“‘在我父亲那里使了卑鄙的诡计

来了!’,罗古斯心里想。”[8]p137冯译为“‘我的父亲长的是木头脑袋呢!’,罗古暗自忖

量。”[9]p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