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义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范本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范本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有效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投影仪、录播设备、音响系统等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教育平台、网络等附属设备。

第四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需积极配合。

第二章设备购置与维护第六条设备购置应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学校的财力状况进行合理规划,经过预算审核程序,由学校决策部门批准。

第七条设备的采购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八条设备的维护应定期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第九条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设备的操作能力。

第十条设备的报废应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严禁私自处置设备。

第三章设备管理和使用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登记、存放、调配和使用,对设备进行定期清点和盘点。

第十二条设备的存放应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防止损坏和丢失。

设备的保管人应妥善保管设备,不得私自带离学校。

第十三条设备调配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保证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公平分配。

第十四条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教学计划和使用规定进行,不得超时使用或私自使用教育技术装备。

第十五条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正确操作并维护设备。

对设备的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设备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员和使用内容等信息,以备查阅。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用设备、扣发工资等。

第十八条对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将不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考核,对管理不到位或使用不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和处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1、有条件的学校,实验教学仪器可按Ⅰ类两套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一人一组,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2、初级中学和小学的班额分别以每班50人和46人为基准。

学校应根据班额人数的多少,相应调整分组仪器的数量;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品目和数量,按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配备目录执行。

对易出故障和易损、易耗的仪器设备应适当增加,以备随时添补。

(二)、现代教育装备配置标准说明:1、学校规模按12班/校、初中按50人/班、小学46人/班标准计算;2、现代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分必配和选配,“数量”有“()”的为选配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三)、图书室(馆)装备配置标准一、图书室(馆)建筑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建图书馆。

2、图书室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面积每千册占地2-3平方米。

3、室内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

二、室内设备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设备。

三、书刊藏量图书室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藏书量(含电子图书)不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下,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规定标准的1%。

四、藏书分类比例表(四)、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依据学校规模:小学6—12个班、初中12个班标准制定。

学校规模大于此标准,每增加6个班按比例增加原基数20%配置。

每学期更新量不低于原配置的10% 。

附件五: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一)、音乐教学器材配置标准1、本目录列入了学校完成音乐、美术课教学任务应具有的基本教学器材。

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音乐和一个美术教室,每室50人的需要量进行配备的,暂没有音乐、美术教室的,可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 行)【2011】23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  行)【2011】23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缩小我区义务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办学基本标准》)。

第二条本《办学基本标准》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小学、独立设置初中、完全中学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

部分标准适用于非完全小学,并做出了具体规定,未规定部分不适用于非完全小学。

第三条本《办学基本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标准化建设、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进行督导评估的基本依据。

第二章学校设置第四条学校设置规划总体科学合理。

城乡中小学布点应符合城乡规划,就近入学走读半径小学不超过3公里,初中不超过5公里。

根据人口分布、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等因素适当保留教学点,设置适当的附设班。

寄宿制学校设置符合当地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满足标准化办学要求。

城市中小学新建与扩建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并与居住区开发、旧城改造同步规划。

中小学设置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局,使学校适应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第五条学校设置以师生安全为前提。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质塌陷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以及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工业污染区、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电磁塔、油(气)库、加油(气)站、垃圾场、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公路干线等不得穿越校区。

学校设置保证学生上学路线不应跨越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的主干道。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_0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_0

---------------------------------------------------------------最新资料推荐------------------------------------------------------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附件四: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1、有条件的学校,实验教学仪器可按Ⅰ类两套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一人一组,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2、初级中学和小学的班额分别以每班 50 人和 46 人为基准。

学校应根据班额人数的多少,相应调整分组仪器的数量; 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品目和数量,按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配备目录执行。

对易出故障和易损、易耗的仪器设备应适当增加,以备随时添补。

-9- (二)、现代教育装备配置标准 -11- 说明:1、学校规模按 12 班/校、初中按 50 人/班、小学 46 人/班标准计算;2、现代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分必配和选配,数量有()的为选配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12- (三)、图书室(馆)装备配置标准一、图书室(馆)建筑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建图书馆。

2、图书室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面积每千册占地 2-3 平方米。

1 / 33、室内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

二、室内设备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设备。

三、书刊藏量图书室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藏书量(含电子图书)不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下,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规定标准的 1%。

-13- 四、藏书分类比例表 -14- (四)、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依据学校规模:小学 612 个班、初中 12 个班标准制定。

中小学音、美器材和卫生与健康教育设备配备标准(DOC)

中小学音、美器材和卫生与健康教育设备配备标准(DOC)

附件1: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和卫生与健康教育设备配备标准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音乐教学设备(器材)配备目录注: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

注: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

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美术教学设备(器材)配备目录注: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

注: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

三、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1、小学部分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初中部分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3、高中部分(江西省高中体育科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四、江西省普通小学卫生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1、普通小学卫生室专用设备配备标准 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 数量备注1 体重秤 台 12 身高坐高计台 1 3 胸围尺 双面厘米软皮尺根 2 4 电子肺活量计 台 1 5 血压计 汞柱式台 1 6 听诊器个 1 7 灯光视力表箱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台 1 8 辩色图谱 本 1 9 串镜片套 1 10 高压灭菌锅 15L ,手提电热式个 111 体温计 支 根据需要配备数量 12 压舌板 只 13 止血带条 14 注射器 1ml 、2ml 、5ml 、10ml 、25ml 、50ml支15 污物桶 个 2 根据需要增添16 敷料缸 个 1 17棉球缸个118 器械缸 个 1 19 贮槽 个 1 20 弯盘 个 1 21 方盘 个 1 22 带盖方盘 个 1 23 酒精灯 个 1 24 冲眼壶 个 1 25 受水器个 1 26 医用剪刀 12种,140mm ~220mm 套 1 27 医用镊子 12.5cm ~25cm套 1 28 课桌椅测量尺 把 1 29 异物针 不锈钢 套 1 30 放大镜 手持式个 1 31 额镜 付 1 32 手电简 只 1 33 外伤处理器械 套 1 34 卫生箱个 1 35 综合急救箱 含内、外科急救用品、便携式氧气瓶 个 1 36 担架 小型折叠式付 1 37 诊查床 张 138 诊察桌 张 1-2 根据需要增添39 诊察凳 只 2-4 40 器械台(柜) 1-2 41 药品柜 个 1 42 健康档案柜 个 2 43 音叉 钢质 个 1 44 紫外线灯 移动式个 1 45 落地蛇形灯 台 1 46皮脂厚度测量仪个147 照度计台 148 计算机台 149 常用药品根据需要配备50 常用防治矫正仪器根据需要选配2、普通小学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五、江西省普通初级中学卫生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1、普通初级中学卫生室专用设备配备标准2、普通初级中学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六、江西省普通高中卫生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1、普通高中卫生室专用设备配备标准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体重秤台 12 身高坐高计台 13 胸围尺双面厘米软皮尺根 24 电子肺活量计台 15 血压计汞柱式台 26 听诊器个 27 秒表个 18 灯光视力表箱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台 19 远视力表张 110 近视力表张 111 遮眼板只 112 指示棒只 113 辩色图谱本 114 串镜片套 115 高压灭菌锅15L,手提电热式个 116 体温计 支 根据需要配备数量17 压舌板 只 18 止血带条 19 注射器 1ml 、2ml 、5ml 、10ml 、25ml 、50ml只20 污物桶 个 2 根据需要增添21 敷料缸 个 2 22 棉球缸 个 2 23 器械缸 个 2 24 贮槽 个 2 25 弯盘 个 2 26 方盘 个 2 27 带盖方盘 个 2 28 酒精灯 个 1 29 异物针 不锈钢套 1 30 冲眼壶 个 1 31 受水器 个 1 32 叩诊锤 不锈钢支架 个 1 33 医用剪刀 12种,140mm ~220mm 套 1 34 医用镊子 12.5cm ~25cm套 1 35 课桌椅测量尺 把 1 36 紫外线灯 移动式 个 1 37 音叉 钢质 个 1 38 放大镜 手持式个 1 39 额镜 付 1 40 手电简 只 1 41 落地蛇形灯 个 1 42 外伤外理器械 套 1 43 皮脂厚度测量仪 个 1 44卫生箱个145 综合急救箱 含内、外科急救用品、便携式氧气瓶个 1 46 担架 折叠式付 1 47 诊查床 张 148 诊察桌 张 2 根据需要增添49 诊察凳 只 4 50 器械台(柜) 个 1-2 51 药品柜 个 1 52 健康档案柜 个 2 53 照度计 台 1 54 计算机 台 1 55 打印机台156 常用药品 根据需要配备 57常用防治矫正仪器根据需要选配2、普通高中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一)、实验室功能、配置要求名称主要功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要求规划建议一、实验室(理、化、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二、科学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三、探究室(理、化、生、科学)满足新课程探究性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分组、开放等探究性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实验员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员办公办公设备准备室(理、化、生、科学)为进行实验准备和简单仪器维修。

实验准备台、橱柜等仪器室(理、化、生、科学)存放实验仪器。

仪器橱柜药品室 ( 化、生 )存放实验药品。

药品柜危险药品室(化)存放危险实验药品。

危险药品柜培养室(生)进行组织培养。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生物标本陈列室存放、陈列动、植物模型、标本和资料,展示实践成果。

标本柜四、生物园地与学校环境绿化能有机结合,开展生物教学、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五、数字化实验室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六、音乐室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器乐排练室进行器乐的学习、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音乐器材室存放音乐器材。

七、舞蹈兼形体室进行舞蹈和形体教学、欣赏和排练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八、美术室(含书法室)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美术器材室存放美术器材。

九、体育(风雨)活动室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活动的场所。

体育器材室存放体育器材。

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1. 引言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确保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本文档将介绍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体系结构和具体要求。

2. 标准体系结构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按以下体系结构进行划分:2.1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标准教育技术硬件设备标准主要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器、音响设备等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要求,包括性能、规格、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2 教育技术软件标准教育技术软件标准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软件、教学辅助软件、网络平台等教育技术软件的要求,包括功能、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2.3 教育技术网络标准教育技术网络标准主要包括教育局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教育技术网络的要求,包括带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4 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标准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设备管理责任、维护流程、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3. 标准要求根据普通初中教育教学的需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需满足以下要求:3.1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要求•计算机配置要求:主频、内存、硬盘、显卡等配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能够流畅运行教学软件。

•投影仪要求:分辨率、亮度、投射距离等符合教学需求,能够清晰显示教学内容。

•显示器要求: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等符合教学需求,能够显示细节清晰的图像。

•音响设备要求:音质清晰、音量可调,能够满足教学场景的音频需求。

3.2 教育技术软件要求•教育管理软件要求: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能够实现教育管理的各项需求。

•教学辅助软件要求:包括课件制作、交互式教学、在线答题等功能,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

•网络平台要求:能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功能,支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协作和交流。

3.3 教育技术网络要求•教育局内部网络要求:带宽宽裕,能够支持教育教学的网络需求,网络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多个学校同时上网的需求。

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的总体要求1.0.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应在满足基本教学装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各学科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设施,以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本标准中除班级教室外,还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和系统,要求见表1.0.1。

1续表1.0.11.0.2 本标准中未涉及的各专用教室使用面积和数量,小学、初中按《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高中暂按《浙江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试行稿)》和《浙江省等级重点普通中学评估办法(修订稿)》。

1.0.3常规教学仪器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应同样重视,要优先配备好常规仪器设备,并及时配好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所需的增配仪器,同时也应根据教学实际配备所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1.0.4 教师要熟悉新仪器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各种教学手段应综合运用,要防止出现用计算机软件代替实验,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错误倾向。

建设校园网的学校应加强培训,有人才实力。

应有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能进行网络管理和维护,能排除一般的软硬件故障。

全体教师都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1.0.5 通风换气要求见表1.0.5。

表1.0.5适用于除化学实验室以外的其他各专用教室。

各教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按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 《室内装饰2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1.0.6 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应有符合要求的防火、防化学药品伤害、防雷、防辐射等各项安全措施。

有危险化学的安全储存设施。

应符合《危险化学的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自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

如果在安全技术和经济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

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配备、

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配备、

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配备、管理、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掌握和了解我市义务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管理和使用的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指导今后的工作,招远市电化教育馆于2月29日至3月15日,深入51所学校,先后对11个乡镇、11所公办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配备、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1、教育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通过近年来的校改工程、农更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的建设,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大多数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硬件建设,设施设备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调研的51学校都建有校园网,均有多媒体室和计算机房,教师办公达到人手一机,学生微机室达到最大班额人手一机,40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

学校的通用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性常规需要,大部分学校理科实验室建设配备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理科教学专用设备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数量基本达到2人一组要求,体育器材配备基本达标,各校均设有卫生室或保健室。

良好的教育装备,为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

2、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是开展电化教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条件。

学校都有明确的管理组织机构,大多数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比较重视,各功能室按照制度管理,有使用、维修记录,卫生状况良好,器材摆放整齐,明细账、总帐完善,帐物相符,仪器完好、设备运转正常,发挥了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其中在理科教学仪器管理方面做的较好的学校有魁小、泉山小学部、北关实验学校、夏甸新村完小、邵家初中、大秦家初中、丽湖学校初中部、毕郭初中、十六中;在危险化学药品管理方面,各初中都设有专门的危险化学药品室,安装了排气扇、配备了灭火器,有毒药品、易燃易爆品、强腐蚀药品能够专柜存放,双人双锁管理,防自燃、防氧化措施比较到位,危险化学药品使用记录比较详尽;在学生微机室管理维护方面做的较好的单位有:北关实验学校、玲珑冯家学校、阜山镇周家庄初中、魁星小学、辛庄镇等。

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管理规定

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管理规定

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管理规定一、引言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合理管理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管理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施分类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可分为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文化媒体设备和教学器材四大类。

实验设备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器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等;文化媒体设备包括图书、音响、电视等;教学器材包括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三、使用管理1. 对于实验设备,学校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统一购置、更新、维护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台账记录设备的购入时间、品牌型号、维修情况等信息。

2.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管理应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网络畅通,以及及时更新软件和防病毒措施。

3. 文化媒体设备的管理应注意设备的放置位置、防尘、防潮,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4. 教学器材的管理应注意清洁维护,定期更换损坏或老化的设备,并优化设备的使用方法。

四、安全保障1. 学校应制定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的安全使用。

2. 针对实验设备,学校应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加强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

3.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设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

五、维修与更新1. 学校应设立设施维修与更新专项基金,并合理使用经费进行维护和保养。

2. 维修和更新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及时检修故障设备,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六、资源共享1. 学校应鼓励教师资源分享,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经验、课件等资源的共享。

2. 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七、教师培训1.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加强教学装备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2.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教育教学装备设施的使用示范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装备包括几大类

学校教育装备包括几大类

学校教育装备包括几大类
教育装备是学校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提高
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那么,学校教育装
备究竟有哪几大类呢?
第一类:信息化设备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设备可以说是学校必不可少的装备。

例如计算机、白板和投影仪等,这些设备都可以在课堂上作为多
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展示,在展示内容方面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

随着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学校也开始引入诸如智能手表、智
能笔记本等产品,以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种需求。

同时,学校
也需要管理好学生使用这些设备的方式和时间,以保证学生的学
习效果。

第二类:实验装备
实验装备是学校教育装备的另一类重要领域。

这些装备可以体
现学生科学思考和实践技能,例如显微镜、实验室仪器以及生物、
化学实验箱等。

这些实验装备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科学世界和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另外,学校也需要针对实验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在材料、过程和使用方面严格控制,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
行实验活动。

第三类:体育装备
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和协同合作能力。

因此,学校需要配备合适的体育装备,例如运
动器材、运动场地、标志器械等等。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学生展开
学习和活动,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总之,学校教育装备包括信息化设备、实验装备和体育装备三
大类。

这些装备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提高
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和关注,以创造更加优秀的教学环境,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仪器配备标准按教育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1995年7月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装备仪器。

中学全部为一类25组;中心小学和城关小学为一类24组(规模较小的一类小学可按1~2人一组开出组数;6轨以上中小学应双配套),完小按二类配备1 2组(如为单轨且班容量较小可按不超过3~4人一组开出组数);其它小学为三类6组;教学点要按教学需要配齐演示用仪器,分组仪器根据需要配备。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1、小学一类二类三类实验室 85平米 68平米 68平米仪器室 40平米 35平米 23平米准备室 35平米 18平米 15平米自制标本展室25平米以上注:班容量不足45人的实验室可按生均1.7平米计算,不含6年级的分校和教学点可五室合一不小于54平方米。

2、中学一类实验室 90平米(重点中学96~108平方米)仪器室 60平米以上准备室 36平米自制标本展室60平米以上,班容量不足45人的按生均大于等于1.8平方米计算。

3、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以上各室数量凡是平行班在四个(含四个)班以下的各类中、小学各科实验室分别为一个以上,四轨以上小学、六轨以上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4、各类中小学应设药品室,专人保管(规模较小的小学可设药品橱、通风橱)面积在20平米以上。

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应设维修室,面积20平方米以上,维修室应配齐相应的工具。

办公室面积在20平米以上。

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设施配备要求1、实验室①自然、化学、生物,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

②各科实验室电源要到实验台及演示台,并在前面有总开关控制。

(注意电源插座与水源要尽量远离)。

③生物实验室要光源到实验台,一般在桌上安装40瓦管灯一个。

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小学)
小学
数学 科学 语文 英语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美术
音乐
舞蹈室 电子琴
体育
卫生 保健 劳技 社会实践 计算机 图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家具
仪器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种类和数量
班数
基本配种类
基本配数量
60
718
176
1592
9
7
13
24
12
16
122
18
25
139
24
26
147
12
20
77
18
22
99
24
22
118
根据校舍条件设置
根据条件和需要选配
12个班以下
30
327
13个班以上
37
364
21
52/600人以下、54/600 人以上
14
16
选四种(陶工、木工、金工、纸工、手工缝纫、编 501/12个班、524/18个
织与刺绣、种植、烹饪)
班、548/24个班。
4
19/12个班、29/18个班 、39/24个班。
农村生均≥25台、城镇生均≥15台
生均藏书≥20本、复本数≤12本(含纸质图书、数字资源、电子图书)工具
书220种、报刊杂志100种
16
根据专任教师数及学生数 配备
22
必须满足学校需要

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评价办法
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装备目标的设定:明确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目标,如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

2. 技术装备需求评估:根据学校的教育需求和现有技术装备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所需技术装备的类型和数量。

3. 采购与配置评估:对技术装备的采购和配置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信誉和服务能力、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等。

4. 使用和维护评估:评估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包括设备的使用率、故障率以及维修周期等。

5.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技术装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

6. 资金投入评估:评估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情况,包括采购费用、维护费用和更新费用等。

7. 资源共享评估:评估技术装备的资源共享情况,包括设备的共享率、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等。

8. 管理措施评估:评估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包括技术装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教师培训和管理人员的监督等。

以上是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评价办法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第 1 页共 1 页。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是为了规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示例:
1.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目标: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 负责单位:建立专门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

3. 购置程序: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预算情况,由相关部门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的采购、招标和评估。

4. 设备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将教育技术装备进行分类管理,如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

5. 设备使用: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应符合教学需要,并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相关教师需要按照规定接受培训,掌握使用技能。

6.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教育技术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修理或更换。

7. 设备安全:要加强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安全保护,如设立安全区域、设置密码和防盗措施等。

8. 设备处置:教育技术装备的报废或淘汰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及时报批和处理。

9. 设备统计:建立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统计制度,定期统计和报告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

10. 监督与评估:建立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这是一个基本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具体制度内容和执行程序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兵团义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兵团义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兵团义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兵团教育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2012年4月25日兵团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目录兵团初中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一、理科实验室建设(二)实验室数量要求说明:1 . 4个平行班以下的配备1个物理实验室,化学、生物可合用1个实验室。

2. 仪器室、准备室数量根据实验室数量适当增加。

数字化实验室可根据学校的条件进行选配。

3. 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间,生均不小于1.8㎡。

数字化实验室(理化生)使用面积建议在120㎡以上。

但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86㎡。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

实验室(楼)应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建议实验楼为独立建筑,有消防通道,与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教师演示台面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

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应低于1700mm,宜安装窗帘。

4.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o5.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7.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 a。

冬季管道应有防冻措施,室内有水源总开关。

8.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配电源型实验桌标准: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
多媒体控制
与管理系统
可采用纯硬件,软件结合,纯软件传输方式进行信号控制,30台教室软硬件均可,45台教室宜采用硬件网。
在实时屏幕广播时,应保持良好的流畅性,其工作界面传输速度,视频传输速度,三维动态传输速度不得有明显的视觉延迟,丢祯和停顿,且颜色不得有明显的失真;声音实时传输时不得有失真和断音,声音录制和回放效果无明显失真和交流干挠。
链路RL值>0db。




1.计算机网络教室一般要求小学1~2间,人均面积1.91㎡,初中要求2~3间,人均面积2.13㎡。(45台计算机,数量保证每生一机)
2.较高要求小学2~3间,人均面积1.91㎡,初中要求3间,人均面积2.22㎡。
3.基本要求小学1间,初中1间,使用面积不低于30㎡。
4.(1)计算机网络教室辅房(功能):教师,管理人员工作,维修及放置软件资料,供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室之前更衣换鞋之用,同时可作配电房。
可实现远程控制,如远程开关机,锁定学生机键盘.鼠标等。具有教学,示范,监视,分组讨论,电子举手,枪答等项功能。
设置教师机管理界面与学生座次的实际环境相对应。
电缆性能
采用网络测试仪FLUKE DSP-4000进行测试认证,其性能参数;
链路的连通性和连接正确性;
链路的频率衰减:基本链路100MGzs时23.2db;
(2)计算机网络教室辅房(要求):可放置工作台,资料柜,鞋柜,衣架,稳压电源,灭火器等。
注:平行班多的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连同辅助用房)的数量相应增加。(按每个年级6个平行班,每班小学45人,初中45人设计,最少45台计算机,数量保证每生一机。)
教师机
(品牌机)
CPUCore2E7200同性能产品以上/内存2GDDR800以上/显可独立AGP256M以上/声卡/硬盘320G以上7200转/光驱DVD(采用”防刻死”技术)/软驱1.44M/网卡100M/液晶显示器19″以上(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刷新率不低于85Hz)/有源音箱/光电鼠标/视频输入接口/USB2.0接口/1394接口/硬盘还原卡(可网管)/立式机箱/网卡一个以上/支持网络同传和硬盘保护/耳机话筒组(话筒,音量在线调节)。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附件四: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1、有条件的学校,实验教学仪器可按Ⅰ类两套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一人一组,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2、初级中学和小学的班额分别以每班50人和46人为基准。

学校应根据班额人数的多少,相应调整分组仪器的数量;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品目和数量,按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配备目录执行。

对易出故障和易损、易耗的仪器设备应适当增加,以备随时添补。

(二)、现代教育装备配置标准-11-说明:1、学校规模按12班/校、初中按50人/班、小学46人/班标准计算;2、现代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分必配和选配,“数量”有“()”的为选配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三)、图书室(馆)装备配置标准一、图书室(馆)建筑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建图书馆。

2、图书室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面积每千册占地2-3平方米。

3、室内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

二、室内设备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设备。

三、书刊藏量图书室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藏书量(含电子图书)不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下,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规定标准的1%。

-13-四、藏书分类比例表(四)、教学软件配置标准说明: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依据学校规模:小学6—12个班、初中12个班标准制定。

学校规模大于此标准,每增加6个班按比例增加原基数20%配置。

每学期更新量不低于原配置的10% 。

-15-附件五: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一)、音乐教学器材配置标准-17-说明:1、本目录列入了学校完成音乐、美术课教学任务应具有的基本教学器材。

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音乐和一个美术教室,每室50人的需要量进行配备的,暂没有音乐、美术教室的,可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团义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兵团教育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2012年4月25日兵团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目录兵团初中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一、理科实验室建设(二)实验室数量要求说明:1 . 4个平行班以下的配备1个物理实验室,化学、生物可合用1个实验室。

2. 仪器室、准备室数量根据实验室数量适当增加。

数字化实验室可根据学校的条件进行选配。

3. 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间,生均不小于㎡。

数字化实验室(理化生)使用面积建议在120㎡以上。

但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86㎡。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

实验室(楼)应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建议实验楼为独立建筑,有消防通道,与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教师演示台面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应低于1700mm,宜安装窗帘。

4.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o5.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7.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 a。

冬季管道应有防冻措施,室内有水源总开关。

8.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配电源型实验桌标准: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

学生实验桌设单相220V二、三孔插座。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º;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备。

配备药箱,以便应急处理烫伤、割伤和化学药液溅入眼中等事故。

11.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和新增实验室设备时要选用环保型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2.环境:各科目的实验室环境布置应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且要突出科目特点,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探索和学术氛围,具有启迪作用。

13.数字化实验室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应根据教学要求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计算机和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应用分析软件等),将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实验。

14.实验员工作室(准备室)设置网络信息口,配备计算机。

理、化、生实验员可以合署办公。

暂时无条件的学校,实验员工作室可设在准备室或仪器室内,但不能设在化学药品室及化学实验准备室内。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1.物理实验室(1)物理实验室功能要求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所,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员工作室等配套设施。

2. 多媒体设备配备不少于1套。

说明:仪器室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有余地,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说明:准备室使用面积30㎡左右/间,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实验和实验研究。

在满足仪器贮存的情况下,准备室和仪器室可合一使用。

2.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功能要求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所,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和实验员工作室等配套设施。

2. 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3. 配备洗眼器和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确保在有效期内。

说明:仪器室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有余地,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说明:1. 准备室使用面积30㎡左右/间,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实验和实验研究。

在满足仪器贮存的情况下,准备室和仪器室可合一使用,但不能和实验员工作室合用。

2. 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配急救箱。

3. 污水排入地下污水管道,实验废液参照化学实验室要求处理。

4. 化学药品不能与仪器、模型、标本存放一起。

说明:1. 有条件学校的化学药品室(橱)内可安装自动(强制)通风、排气系统,采用机械柜顶抽排气方式,安装排气管道。

2. 化学药品不能和化学专用仪器、模型、标本存放一起。

3.生物实验室(1)生物实验室功能要求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所,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员工作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电源插座。

2. 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设备配备不少于1套。

(3)生物仪器室配置要求说明:仪器室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有余地,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4)生物准备室配置要求说明:准备室使用面积30㎡左右/间,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实验和实验研究。

在满足仪器贮存的情况下,准备室和仪器室可合一使用。

(5)生物模型标本室配置要求(选配)5.生物园地配置要求(选配)1. 生物园地应与校园环境和校园绿化有机结合,能美化校园环境。

2. 生物园地面积:不小于300m2,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地平坦、水源充足。

3. 生物园地可分植物区、动物区、实验区,也可将各区域有机结合。

4. 生物园地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阴棚、花架、水池、水箱、铁笼等。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温室、无土栽培室、组织培养室和工具房。

室外的水电设施和各专室应有安全、保护措施。

二、实验室仪器配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参照本《标准》配备,学校可根据不同版本教材要求适当调整。

演示实验仪器:按每四个平行班配备一套。

分组实验仪器:各学校仪器数量应达到一至二人一组,班级数较多的学校应增加仪器数量。

三、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年以上。

有三名以上实验教师(实验员)的学校设一名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验教学经验,组织能力较强,且为相应专业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实验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应专业对口,必须通过本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并通过兵团级及师级以上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持证上岗。

实验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要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并将学生实验安排上墙公布,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学校应确定一名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实验室工作,学校领导要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合理规定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制定劳动保护用品和营养费的发放标准,并督促执行,在工资待遇、职务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保证实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四、实验室管理(一)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仪器设备借还和报损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教师(实验员)考核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并严格执行。

学生实验守则应张贴在实验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分别张贴于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和准备室。

(二)必须建立的账册: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

“总账”一年填写一次;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登入“分类账”;玻璃仪器、药品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并接受财务监督。

做到定期盘点,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总账、分类账的账、卡、物相符率达100%。

要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三)仪器及环境管理1. 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

实验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按仪器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专柜,教师演示实验仪器亦可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分开存放。

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化学试剂采购要有计划,分类存放要正确合理,注意避光。

剧毒药品和易燃药品必须入危险品柜。

2. 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

教学仪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并根据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化学试剂瓶标签清楚、完整;生物标本室应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防蛀等措施,保持标本处于良好状态。

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后入橱。

每年对现有仪器设备作一次常规保养,完好率应达100%。

3. 严格执行对危险品,易制毒药品和剧毒品的管理和领用制度,如:双人双锁管理,钠、钾、白磷等试剂瓶三分之二埋入危险品柜底层砂中;配置的实验用化学试剂瓶上标签封蜡保护处理等。

4. 备用实验仪器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仪器及时申请报废。

5.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经常保持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废气、废液、废品),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四)必须做好的记录:实验通知单、仪器借还记录、学生实验记录、使用仪器完好情况记录、仪器报损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学期实验开出率统计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五、实验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有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校长、教导处、有关教研组、教师、实验人员的职责。

每学期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有实验进度安排。

l. 实验教学计划落实、运作正常,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均达100%。

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和实验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

2. 分管教学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4节实验课,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安排并保证日常实验经费。

3. 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学校应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存放于图书馆向学生开放查阅。

4. 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估检查,能有效地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5.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6. 积极组织开展师生自制教学具活动,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师生创造能力。

7.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运用计算机对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设备使用情况实施过程管理。

应在校园网上开辟实验室专栏,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兵团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标准一、科学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场地设置要求(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说明:1. 2个平行班以下参照2-4平行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