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EBM: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

前景问题:是关于处理、治疗患者的专门知识的问题,也涉及与治疗相关的患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方面。背景问题:是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可涉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方面。

RCT(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对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某种疗法或药物的效果进行检测的手段,特别常用于医学、药学、护理学研究中,在司法、教育、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所应用。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在这种严格的条件下对照效果的不同。在研究对象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抵消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对各组的影响。

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指尽可能全面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原始研究证据(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只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SR(systematic review):系统评价,是针对具体临床问题,运用系统、明确的方法检索、筛选相关研究,对研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收集、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的研究方法。

Cochrane SR:是对医疗卫生领域干预措施效果的系统总结,旨在帮助人们偱证做出临床决策。

CPG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临床实践指南,是针对特定临床问题,经系统研究后制定发布,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决策的指导性文件。临床实践指南是针对具体临床问题,分析评价最新研究证据后提出的具体的推荐意见,以指导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

CDA(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是由临床医务人员针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风险(risk)及获益(benefit)不确定性(uncertainty),在充分调查已有证据(evidence),特别是在最新、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备选方案,从中选择最优者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过程。HTA(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是指对卫生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功效、效果和生活质量)、经济性(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和社会适应性或社会影响(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进行系统评价,为各层次的决策者制定卫生技术相关政策提供信息依据,从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RRR:相对危险度减少率,RRR=|CER-EER|/CER=1-RR

ARR:绝对危险度减少率,ARR=CER-EER

NNT(number needed to treat):多减少1例不利结果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1/ARR=1/(CER-EER),治疗证据的评价指标,越小越好。

NNH(number needed to harm):多出现1例不利结果需要观察的人数,NNH=1/ARI=1/(EER-CER),越大越好。

Meta分析:对具有共同研究目的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给予定量分析、合并分析,剖析研究间差异特征,综合评价研究结果。

漏斗图(funnel plots):是用每个研究的处理效应估计值为x轴,样本含量大小为y轴的简单散点图。估计值的精确性随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小样本研究的效应估计值分布于图的底部,其分布范围较宽;大样本研究的效应估计值分布范围较窄。当无偏倚时,其图形呈对称的倒漏斗状。

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指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研究结果是否支持作者的结论等。

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又称适用性(generalizability),指文章结果和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病例的推广应用价值。

循征诊断:指临床上选用何种诊断试验,采用何种诊断标准用于所经治的患者,都必须建立在当前最佳研究结果获得的证据和最佳临床专业知识基础上,使患者最大获益。

盲法(blind):为了避免研究结果受研究者和受试者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结合试验特点,要求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干预措施执行者、结果测量者)、资料分析者或研究对象均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在的组,也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敏感度: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例组中经诊断试验查出阳性结果人数比例a/(a+c)

特异度:有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的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查处阴性结果人数比例d/(b+d)

PV(predictive value):预测值,又称预告值,是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来估计患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阳性预测值:试验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PV+ =a/(a+b)】

【阴性预测值:试验结果中真正未患病的比例。PV- =d/(c+d)】

LR(likelihood ratio):似然比,试验结果使验前概率提高或降低了多少,同时反映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阳性似然比=敏感度/(1-特异度) 阴性似然比=(1-敏感度)/特异度】

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真阳性率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可表示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相互关系。

工作偏倚:由于诊断试验阳性和阴性患者接受金标准试验的机会不同造成,可导致结果缺乏假阳性资料。

Co-intervention(干扰):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了试验措施以外的其他处理,从而人为地影响试验措施的疗效。

Contamination(沾染):是指对照组研究对象有意或无意接受了实验组治疗,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减小。

Per protocal(PP分析):即完成治疗分析,又称符合方案分析或效力分析(efficacy analysis),只分析那些实际完成整个治疗的人,放弃那些失访或脱组的人。

ITT(intention to treatment,意向治疗分析):为了保证随机化,必须确定所有研究对象(包括中途停药或接受了其他治疗的研究对象)均按照原始分组进入分析过程。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更易被投稿和发表。其可能过分夸大干预效应或因果关系、强度,导致临床个体的治疗和卫生决策的失误。

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诊断试验前对患者患病概率的估计。

验后概率(post-test probability):根据诊断试验结果重新估计的患者患病概率。

后效评价(reevaluation):对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从事医疗活动后的结果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临床医师或其他卫生工作者自己对循证临床实践的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循证治病实践时,对单个患者的效果评价,从而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和业务素质。

同行评价(colleague evaluation):主要指对群体患者的后效评价,请相关专家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循证临床时间做后效评价。

决策树(decision tree):按逻辑、时序把决策问题中的备择方案以及相应结局有机组织起来并用图标罗列出来。PICO analysis:前景问题通常包括三个或四个基本成分,可按PICO原则确定:

①患者或问题(patient或problem,P):应包括病人的诊断及分类;

②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包括一种暴露因素、一种诊断试验、一种预后因素、一种治疗方法等;

③对比措施(comparison,C):与拟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的措施,必要时用;

④结局指标(outcome,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