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报告自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控制,国家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

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与侵略下,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同时它提出《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不难看出中华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断尝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为基本制度。

那么为什么例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都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最终中华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一、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由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到来自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此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之中,一方面,中国人民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历史研究报告格式

历史研究报告格式

历史研究报告格式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刘志丹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xx年6月二、提出三色论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

刘志丹认为,人民军队是进行革命战争的骨干,必须走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才能使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有光明的发展前途。

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众武装逐步集中起来,先建立游击队,后上升为正规红军。

这种办法与毛泽东建军路线是一致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根据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率部同吴岱峰阎红彦等部会师,并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所谓“白色”,就是派共产党人到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

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大胆尝试。

红石峡会议后,他返回家乡保安,采取合法的斗争方式,把该县民团改造成为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

随后,他多次打入国民党军,以合法身份发展革命武装,多次被捕和关押。

经党组织和南汉宸、杜斌丞等著名人士的营救而获释。

刘志丹为了创建革命武装,以非凡胆略,一次次打入军阀部队,出生入死,毫不退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

所谓“灰色”,就是派人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为创建人民军队准备群众基础和武装力量。

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一项成功实践。

他认为,陕甘地区有许多绿林武装,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侠肝义胆,由于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被“逼上梁山”。

他们同官僚军阀、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复杂。

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改造,他们就有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

三、创造三窟论刘志丹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他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独特贡献。

渭华起义失败后,他深深感到根据地对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向井冈山学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经过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

后来又采取“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学生打印作业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学生打印作业用)
1910年(19岁)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於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26岁)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
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北大代理教务长、1922年(31岁)北大教务长、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41岁)北大文学院院长、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1938年(47岁)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6年(55岁)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66岁)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生平重要事件:
历史评价和历史影响:
个人研究感想:
教师评语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胡适
学院:工商管理
班级:61502
学号:201562360序号:2
姓名:蔡莉
2016年6月
研究报告题目
文学泰斗------胡适
人物生平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胡适,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刘志丹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16年6月研究报告题目陕北人民的好儿子——刘志丹人物生平简介: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

1903年10月4日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刘志丹于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进入黄埔军官学校。

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

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

1932年成立红二十六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

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

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志丹才得到释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

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队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后来,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1936年,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志永久纪念。

1940年,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县城北修建了志丹陵园,1943年陵园建成,将志丹灵柩运回志丹县。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000字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000字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000字在中国近代史的探索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洪流中矛盾重重、变化瞬息不定的巨大力量与深刻影响,以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深刻体会到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挣扎、崛起和奋斗的历史。

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命运。

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们见证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衰弱,见证了中国人民为解放和民族独立所进行的不懈奋斗。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鸦片战争的发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陷入了百年的屈辱和苦难之中。

太平天国运动则是中国近代史中的又一次重大事件。

1851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发动了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一个以上帝“太平天国”为中心的政治体系。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农民起义,但最终却被清朝政府和外国列强镇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中的又一次重大事件。

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实行戊戌变法,试图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挽救清朝政府的威信和国家的面子。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阻挠,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让清政府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走向了终结。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和坎坷,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奋起抗争的坚毅和勇气。

中国的崛起和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教训,珍惜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近代史研究报告——陈独秀 PPT课件 通用

近代史研究报告——陈独秀 PPT课件 通用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五四运动思想指 导者。五四运动能够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发生那么大的影响, 与他的活动、指导、 影响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 的领导人。事实上,以陈独秀为核心的从中共 “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 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 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
陈独秀其事 陈独秀其人 陈独秀其文
历史背景
他出生的19世纪时80势年代造,英俄国雄出现了第一批马克
思主义小组。他成长过程中的中国,正处于变革的十 字路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亚洲人民反 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中日甲午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国内,康有为等人变法失败,洋务运 动破产,各种不平等条约先后签订,孙中山成立兴中 会接着成立中华民国…陈独秀像当时很多有志青年一 样,参加了反清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反袁运动等。 他还多次东渡日本留学,接受了很多先进的思想文化 教育,这些都无形中为他今后的发展成就打下了必要 的思想基础。
缺陷和不足
他之所以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是因 为他犯过严重错误。在大革命时期,他多次 独自、或与少数同志联名反对共产国际领导 层发出的一些明显的投降政策,但都遭到苏 共和共产国际当权派的政治弹压。
陈独秀之所以会犯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质上是 一个书生、学者,而不是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 的经验和手段。搞政治,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甚至无所不 用其极,是一点书生气都要不得的。对于那种错综复杂的政 治斗争,像陈独秀这样的书生、学者是应付不了的,往往会 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他和瞿秋白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都是一个悲剧。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

中国近代史之长征精神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之长征精神研究报告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一、简表研究主题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名称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班级15 级电子信息工程 1 班小组成员谭英王曦苑张慧慧杜雨璐金文萱指导老师刘小莉谭英:制作报告、 PPT王曦苑:查询收集资料小组分工张慧慧:研究报告撰写杜雨璐:查询收集资料金文萱:论文撰写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内容摘要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民族或国家,总是处于“长征”或“新长征”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在战略上,最需要的是乐观、豁达、大无畏的思维和态度,需要以超然、超现实的眼光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潮落和云卷云舒。

当然,这并不排斥把困难看得大些,把征途看得艰险些,把问题看得复杂些。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一、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忠贞精神。

二、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二、研究背景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吃苦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苦难辉煌 近代史报告

苦难辉煌 近代史报告

苦难辉煌——近代史报告近代史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而辉煌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着苦难和挣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人类经历了各种战争、革命、殖民与解放,经历了社会变革和科技革命,为现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主题。

一、战争的苦难近代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战争频繁,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期间的各种局部战争,无数人因战争而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园。

战争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使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二、革命的辉煌与战争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革命事件,都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改变。

通过革命,原本封建专制的社会秩序被推翻,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得以建立。

三、殖民与解放近代史还经历了殖民与解放的过程。

在殖民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列强殖民统治,人民遭受压迫与剥削。

但随着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与抵抗,一场自由独立的浪潮涌动起来。

亚洲、非洲等地的多个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解放了长期受制于人的人民,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发展机遇。

四、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近代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农业社会转向了工业社会。

随后,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更是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力、汽车、航空、互联网等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舒适。

总的来说,近代史是一个充满着苦难和挣扎的时期,但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战争的苦难和革命的辉煌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殖民与解放的过程使人们从压迫中获得了自由,而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则为现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近代史的经验与教训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追求和平与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00字范文(通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00字范文(通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00字范文(通用)本人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历史是人民的经验总结,为了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发展道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和自己预期相差的地方,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近代史和现代史。

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主要线索,讲述了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和民族复兴进程,主要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

现代史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讲述了1949年至今中国的社会政治进程和民族复兴历程,主要包括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历史文献、参观纪念馆等方式,逐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如太平天国的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民间反抗战争,得到了民间的广泛支持,但该运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无法推翻清朝政府,从而扭转中国历史的走向。

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颠覆中国封建王朝的革命,开创了民主共和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另外,我还参观了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长征等红色革命的历史遗址,深入感受了那个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执著、坚韧和牺牲精神,加深了我对中国革命历程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我觉得还需要在文献调查和细节了解上加强。

历史是一个细节极其繁琐的过程,只有从细节中提炼重点,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

其次,我感觉国内针对近现代史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更多全面、客观、真实的历史研究工作。

再次,我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历史是和现实相伴随的,只有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实践路线的正确性。

总之,在这次实践中,我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通过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更好地理解了当下的现实。

中国近代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为止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社会经济出现了深刻的变革,政治形势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困苦。

研究中国近代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个大致的研究报告框架:
一、中国近代史的背景
1.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与问题
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进程
1.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
3. 清末民初政府的变迁与演进
4. 国共两党的兴起与斗争
5.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革命进程
三、中国近代史的社会经济变革
1. 对外贸易的变化与帝国主义的侵略
2. 农民起义与土地改革的实施
3. 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的发展
4. 妇女解放与教育改革的推进
四、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发展
1. 清末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失败
2. 辛亥革命后各个政权的兴衰
3. 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历程
4. 长征与新中国的诞生
五、中国近代史的对外关系
1.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的侵略
2. 中日战争与中俄关系的演变
3. 新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的确立
六、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意义
1. 近代史对于理解中国今天的影响
2. 近代史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框架,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关于近代史的考察报告

关于近代史的考察报告

关于近代史的考察报告
近代史考察报告
近代史是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

本报告旨在对近代史的一些关键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政治变革
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国都经历了政治上的巨变。

一方面,许多国家逐渐从君主制转变为民主制度,如英国和法国的革命。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通过帝国主义的方式扩张领土,如欧洲列强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

二、经济发展
近代史也是经济发展的时期,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导致了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兴起。

同时,科技进步也促进了交通和通信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三、战争与冲突
近代史也是战争与冲突频繁的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变革。

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如冷战期间的东西方对抗以及殖民地独立斗争。

四、文化交流和思想变革
近代史还见证了文化交流和思想变革。

随着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繁
荣。

此外,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和运动,如启蒙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

综上所述,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历史时期。

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战争冲突以及文化交流和思想变革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视角。

通过对这些关键方面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史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包括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这些变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并且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对于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期展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并且提供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本文档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是指在这一时期内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历史时刻。

这些事件和时刻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主权1861年辛酉条约,中国赔款赔地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海陆军覆灭1898年戊戌变法,改良未果1900年义和团运动,反帝反封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9年五四运动,文化新思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党派强大1927年南昌起义,全面抗日民族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全面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和重大历史变革。

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中国近代史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变革都产生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1.政治特征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政治特征之一是封建专制的瓦解。

封建制度长期以来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它的瓦解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自辛亥革命开始,中国政治体制不断发生变革和重塑,先后出现过民主共和、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多种政治形态。

近代史实践调查报告

近代史实践调查报告

目录正文 (2)会议记录 (8)心得体会 (12)附录照片 (18)岳麓山英烈陵墓与辛亥革命历史调查报告调查时间:组长:组员:调查目的:通过走访岳麓山上各个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英烈的陵墓,了解他们对我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并由此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近代史,培养爱国情怀。

调查背景:百年前,在湖南这片热土,涌现了数以万计的辛亥革命志士,孙中山曾如是“夸赞”湖南人:“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

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

”根据史料记载,先后有55名辛亥革命志士入葬岳麓山。

这些陵墓群是岳麓山增添了更多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适合走访调查的佳地。

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1、公墓介绍: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五轮塔东向坡下,为一处民国时期简约式的烈士公墓。

据考证:在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期间和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湖南派出民军援鄂参战,牺牲者甚多。

l916年,在两次援鄂战争中牺牲的部份湘军烈士遗骸回归故土,公葬于岳麓山。

该公墓群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方形,长约12米,宽约8米,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由墓围、墓碑、墓冢、石栏等组成。

腰椎形墓围由花岗片石砌成网纹,中嵌长条形石碑一通,阴刻隶书“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墓”,高1.3米。

阵亡将士分两排并列安葬,今残存16冢,冢前各立石碑,墓群前有石栏围护。

所葬烈士有:熊亮、黄心田、王晃秋、许在堂、熊毓璠、周国宾、徐履中、刘亚清、谈星堂、熊南生、谢贤士、朱积达、郭长贵,另有无名烈士4人。

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为湖南湘军援鄂的历史见证,2005年8月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作为岳麓山辛亥革命志士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辛亥革命在湖南及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历史追溯1911 年10 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发动长沙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近代史实践教学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实践教学以我国近代史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环节,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进行考察:(1)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见证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近代民主革命的象征。

(3)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象征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4)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历史风貌区,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变迁。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近代史相关著作,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查阅历史档案,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3)收集近代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1)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2)近代史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近代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历史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加深了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会1.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报告一、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讨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开始。

通过战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运动,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们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4.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人物研究1.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倡导民主、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篇一】近代史《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泽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

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经过实践探索,毛泽东彻底告别了杜威和胡适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

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我班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在班长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参观了黄骅市博物馆。

二、调查目的人们来到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获取知识,小而言之,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大而言之,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的。

中 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

中 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中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变革与探索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崛起的曲折历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强大武力,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中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落,白银大量外流,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欺压百姓。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财富。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在这黑暗的时期,中国人民从未放弃过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洋务运动则是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军事和教育。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94 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告终,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张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宣告失败。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第一章:引言《中国近代史论著》是一本系统性较强的中国近代史论著,由历史学家王守义编写而成。

该书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主要事件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变革。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对中国近代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

其中,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典型思想,其代表人物为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通过中西文化融合,实现中国现代化。

而梁启超则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改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下的历史任务。

其次,要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最后,要充分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结论《中国近代史论著》是一本系统性较强的中国近代史论著,它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
近代史是中国史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汤各庄研究范畴之一。

研究其的目的
在于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探寻、解读和事件的记录重构,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近代史,以
及形成知识体系,为把握和研究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提供合理的依据。

本次实践,我们小组研究的主题是清朝末期的社会问题研究。

有六名成员:A、B、C、D、E和F,在合理分配研究任务后,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指导研究。

首先,我们根据课本资料,以及大家各自准备的资料,仔细认真,对清朝末期的发展
形势、社会情况进行了注意了。

其次,A、B、C、D四人依据自己的研究任务,针对社会问题做出分析,分别谈论了文化、宗教、教育等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各教派及其影响,历史
变迁,社会精神等方面开展了具体探讨,为小组研究叙述提供了深入的资料。

同时,E和
F根据自己给定的任务,着手编辑资料,吸收学习,编写总结,以及有关讨论,最终为小
组提供完善的报告。

经过一轮实践活动,不仅我们深有体会了清朝末期的特点,发掘了历史上未被引起重
视的某些问题,更加深入理解了近代历史,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经过这一次实践,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了近代历史,并增强了对它的认识和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历史视野,挖掘出近代历史价值观以及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发
展自身历史意识,扩大历史知识面。

近代史历史学术研究报告模板

近代史历史学术研究报告模板

近代史历史学术研究报告模板以下是一个近代史历史学术研究报告模板,供您参考:标题:近代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研究报告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研究目的和问题
3.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二、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
2.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简介
3.事件或人物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概述
2.研究方法和技术
3.研究过程和实验设计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
1.研究结果概述
2.结果分析和解释
3.结果与前人研究的比较和讨论
4.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五、结论
1.结论概述
2.结论的意义和价值
3.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千难万险而又不屈不挠的抗争,捍卫了国家的自主独立和人民的尊严。

本报告将以百年内忧外患为主线,梳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第一,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无力和封建统治体制的腐朽。

中方的落后导致了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经济政治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中国近代史踏上了抵抗的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时期。

这一事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争意志,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变革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标志着中国思想的觉醒和革命意识的抬头。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探索和借鉴西方文化。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组织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第四,自力更生和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由于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日本的侵略行动,中国被迫自力更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探索。

同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坚定的抗争立场。

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史,充满了烽烟和战火,但也铸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抗争意识。

第五,新中国的建立给中国近代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动荡与苦难,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事件和影响不仅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历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和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