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务实行动坚持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途径
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题库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一、分析题(1题,每题32分)1.系统科学家M·邦格曾讲过:“如果有什么人不相信突现性质,请他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一个人的身体的组成元素,即碳、氨、钙、铁等,其市场价格估计为一元。
另一方面,我们身体中的生物分子DNA、RNA、蛋白质等,其市场价值大约为百万元。
有人说,这是信息的价格;但我可以说,这是突现结构的价格。
”该段话包含系统科学哪些原理?如何理解这些原理?1、这段话包含的系统科学原理有:系统的普遍性、系统的整体性及系统结构高层次的相对独立性。
2、系统的普遍性:用系统的观点看自然,其中任何事物都以系统形式存在,不仅由极大量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复杂的相关作用,即使比原子核还小的各种基本粒子,也是有其内部结构的物质系统。
同样,用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界,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脱离系统而独立存在。
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由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关系基础上组成的整体,这些关系的集合不能先于或脱离其部分而存在,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出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不是单纯的叠加或机械的堆积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从而使整体具有新的属性和规律这些新的属性和规律与他的各个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有质的区别。
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他的整体性。
高层次的相对独立性:高层次是从低层次中产生,产生后仍然以低层次为其基础与载体,但高层次一旦产生,就与低层次有本质的区别。
从底层次到高层次虽然组成要素还是低层次,却产生了新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因而形成新的实体,出现新的规律,产生新的属性。
2.有人说,各国在工业化与环境治理的选择上都先后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环境质量必然与其发展阶段相对应。
要治理环境无不首先遇到发展的门槛。
例如美国开始大规模治理环境污染时,人均GDP11000美元(1980年美元),日本虽然较低,但人均GDP亦超过了4000美元(1980年美元)。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而要实现这五大发展理念,需要采取以下路径:一、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
中国要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以高端制造、先进技术服务和新兴产业为核心,倡导科技创新和创意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创业法律制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创新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中国要在城乡、区域、环境等各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创造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推进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探索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开放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人文交流与互动,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营造一个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环境。
共享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
中国将通过民生福利、公共服务、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贫困人口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
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要将其融合到实践中,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在实现这些理念的过程中,要注重政策的实施,落实具体措施,倡导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发展观念,激发全社会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中国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中国这个特定背景下实现长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福祉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促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但也要考虑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因素。
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基础,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标。
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
2. 社会进步: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推进。
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上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简要理解和认识。
学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
学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五大发展理念在具体层面,每一个发展理念构成一个具体的理论子体系,下面是整理关于学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范文,欢迎阅读! 学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范文一“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也是本次全会的亮点和重大贡献。
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有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正是按照要求,建议突出理念先行、理念引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了既往和常规。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今年3月6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
他借用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2015年12月18日07: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
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发展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
创新居于什么位置?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同志对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崭新概括,具有重大意义。
今日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仍是供需矛盾,尤其是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需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
谁都知道创新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把它放在什么位置,怎样定位,却见仁见智。
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发展根本的深刻体认,在我国几千年治国理政思想史上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放眼今日世界,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如此极端重要位置,放在制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理念的首要位置,也是极为少见的。
面对今日世界,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
当今之世,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靠创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靠创新。
现在,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
党章概述
一、党章概述党章即党的章程,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一个政党的政治态度和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所制定的根本法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二、党章发展历程简述党章是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八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七次党章。
1.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条。
2.三大修正党章: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
3.四大修正党章:重视党支部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4.五大修正党章: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召开。
会上,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
但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
5.六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完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至7月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
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6. 七大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
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7.八大党章: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1956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8. 九大党章1969年4月14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方针。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独辟蹊径、注重实际情况和国情,根据中国特色和国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并实施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基础、创新驱动是核心、人民利益至上是价值取向。
中国在市场化的同时也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发展战略引导。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
中国在实施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实际的创新措施。
三、坚持全面开放的战略方针: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全面开放的战略方针。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对外开放来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与此同时,中国也对外输出了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模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国际影响力。
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还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中国通过采取环境治理、资源优化利用、生态保护等措施,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五、坚持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多元化的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努力寻求共同发展,主张平等互利、共赢合作。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贡献力量。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中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民生改善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指数。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争相追求的目标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在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中国探索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道路。
一、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国广泛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理解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第二层面是绿色发展,即通过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层面是共享发展,即让经济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福祉,保障和增进人民的权益。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1.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全球化国际环境和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绿色发展的探索已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中国在能源消费方面调整了形势。
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水平,达到了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能量的同时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其次,中国在行业和地区调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中国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生产和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2.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致力于携手各国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将所有人都纳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普惠共享”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扶持政策落实得淋漓尽致,国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贫困地区“十万村千万户”计划,为中国农民建立了全面脱贫政策框架。
同时,中国还鼓励金融投融资的发展,给予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为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基础。
三、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展望中国可持续发展方向得到了立足国人的热忱、获得世界的赞誉。
未来,中国可继续走向更高的发展目标。
首先是向高端方向加速升级。
中国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高水平研究所体系、基础研究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培育科研人才。
这可以让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科学。
其次是为可持续发展追求更广阔。
中国还可在全球视野和大国责任基础上,参与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多技术和人力支持,同时推进构建全球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聚焦四个坚持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聚焦四个坚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从“两个一百年”到“十四五规划”,中国正在朝着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四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共建共享,坚持绿色低碳。
以下是本文聚焦的四个坚持。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谋取福祉。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民生。
如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全民健康体系、打赢扶贫攻坚战等等,让人民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
二、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人才,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三、坚持共建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
中国政府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共建国际环保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外、国内省内、城市乡村之间的联动发展,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
四、坚持绿色低碳现代化的问题不只是经济水平提高,也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的考虑。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出许多环保政策措施,如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治理空气、水污染等,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入国际环保力量,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开始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共建共享,坚持绿色低碳的道路,势必不断超越自己,为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它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坚持“四个坚持”,即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和绿色低碳。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四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取福祉。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民生。
例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了国家医保制度,实现了大病保险全覆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等等,让人民分享到现代化的成果。
简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简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摘要:一、导言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推进全面深化改革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5.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6.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文:一、导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阐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坚定信心,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积极深化各领域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发展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七、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
【毛概课程题库】第10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令狐采学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D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文化B.交流C.外交D.发展2.( D)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传统B.政策C.教育D.创新3.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D )优先。
A.利益B.速度C.人才D.效益4.坚持协调发展,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A)。
A.整体性B.分散性C.高效性D.经济性5.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C )待遇。
A.教师B.公务员C.技术工人D.工程师6.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D)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科技、B.创新、C.政府、D.市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B)。
A.共同富裕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现代化建设8.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推动(A)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
A.供给侧改革B.产业结构升级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9.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第一道关是要完善(A)A.社会保障B.税收调节C.公共服务均等化D.市场经济10.十八大进一步把(B)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社会和谐B.生态文明C.政治D.文化1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所在。
( D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12.(C)是最大的民生。
A.卫生B.教育C.就业D.三农问题13.(C)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文化14.构建国家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题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D)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与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进程基本同步。
回顾人类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四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
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确立为人类对环境的共同看法和共同原则。
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派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出席了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部长对话并发表演讲,强调我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走出一条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定的国情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和探索,形成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将经济建设置于优先地位,通过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注重发展与民生的关系,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 坚持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 坚持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倡导共同富裕,通过实施扶贫政策、促进区域发展协调,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 坚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式是一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中国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中国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1. 创新发展: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 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4. 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5. 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的十四条内容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十
四条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重大任务,这不仅需要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更需要我们将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以下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内容: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思想上高度统一。
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
四、强化系统建设,促进制度创新和先进文化传承,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制度体系。
五、发挥优势和避免劣势,根据国家发展实际和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国家战略。
六、创新发展思路,推动以创新引领发展。
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九、建立普遍公平、共同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民生。
十、加强全球战略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
十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十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
十三、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社会建设和创新发展。
十四、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重要领域的自主权。
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
体地位,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优化环境,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初中政治】2023中考道法核心主干知识概括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核心主干知识汇总核心主干知识(一)一、基本国策、战略方略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基本路线、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四条基本方略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新发展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基本内容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技术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2. 协调: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强城市间的联动和交流,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均衡。
3. 绿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4. 开放:推进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5. 共享: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举措。
- 1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与实践路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与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与实践路径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和探讨。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这些纲领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是指根植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实践创新、系统理论的构建,并通过实践验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路。
在实践路径中,我们可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来详细论述。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和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自身建设水平,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严格党的纪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加强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
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新闻舆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理念务实行动坚持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途径
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中国参加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并作出积极贡献。
进入新世纪,中国结合国内外实践,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先进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也吸取了有益的国际经验。
中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实践者。
我们注重统筹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方面,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中国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
在社会建设方面,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不断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在环保领域,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过去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了2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亿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了15%左右。
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面积达62万平方公里。
我们用行动履行了对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中国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有力推动者。
我们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截至2022年底,中国累计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
我们积极推进南北合作,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形成了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承担了与自身能力相符的责任与义务。
展望未来,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国民收入还排在世界的90位左右,按照新的扶贫标准,还有1亿多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们将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凝聚全社会力量,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完成2022年比202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能源消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8%到10%的约束性指标,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绿色繁荣。
我们将更加积极地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并逐步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