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2(鲁教版必修1)
地球的宇宙环境-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学目标•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环境。
•理解地球的磁场、大气层对宇宙辐射的影响。
•掌握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知道地球的磁场反转现象。
二、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环境。
•地球的磁场、大气层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地球的磁场反转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展示夜空中的星星图片,提问:这些星星是什么?在哪里?2. 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环境(2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鲁教版必修一》P30-P31页的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所处环境。
•解释宇宙中黑暗、真空和辐射等概念,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提问:地球需要对付什么样的宇宙环境?环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3. 探究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30分钟)•提供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概念和相关的图片。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作用。
•许多辐射会被地球磁场与大气层吸收或反射,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结合P32页的表格,让学生了解地球对宇宙辐射的防御作用。
4. 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0分钟)•提供太阳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讨论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观看《鲁教版必修一》P33页的影片。
5. 拓展知识:地球磁场反转现象(30分钟)•提供地球磁场反转现象的概念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磁场反转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地球磁场反转现象与地球物种演化的关系。
6.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作业。
五、教学反思在课程设计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环境,我们使用了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
同时,在讨论中采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除此之外,在探究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时,我们还使用了表格和图表等信息可视化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2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 2 课时一、教课目的:1.运用资料联合实质说明太阳辐射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剖析太阳系模式图,联合图表信息归纳总结地球一般又特别的原由二、教课要点: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既一般又特别的原由三、教课难点:地球既一般又特别的原由四、教课方法:主题研究、总结五、教课过程:2、xx(1).xx 的概略:学生阅读归纳总结: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 6000K,能量根源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响,(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
太阳络绎不绝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这类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只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抵达地球,可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倒是不行估计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学生联合生活实质体验议论,而后再联合课文简要的归纳保持地表温度;供给能量;供给能源(惯例能源、新能源)。
(3).太阳活动的种类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强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学生阅读第 6 页知识窗,列表对照太阳活动的主要种类。
(从种类、发生的地点、周期等方面剖析)太阳大气的异样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读图 1-1-15“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有关性”,思虑一下问题:① 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② 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③ 假如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基本符合,大概为 11 年。
二者之间存在着必定的有关性,太阳活动确实会对天气有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7、8 页归纳: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
好多同学都相信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天体应当具备如何的条件呢?假如你生活在其余星球,你以为这颗星球应为你的生计供给什么条件?3.地球( 1).地球的一般性依据图 1-1-11 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散布。
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宇宙、太阳本节内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1、解释了宇宙的概念,特点,组成,分析了天体和天体系统,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3、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层次,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分布。
综合思维:结合航天资料,学会分析航天基地建设条件。
学会综合分析宇宙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分析太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特殊性,增强学生爱护地球的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增加宇宙环境保护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户外观察和生活体验,学会判断天体,了解太阳系。
1、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学会判断天体的方法。
3、识别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学会航天基地建设条件的分析。
5、掌握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6、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火星上是否存在着或存在过生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科学家研究认为,火星上存在水冰和有机物质。
2018年11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关注。
问题: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吗?火星具备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吗?一、宇宙(一)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二)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宇宙具有物质性特点,宇宙中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类型: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鲁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鲁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教材简介1. 教材概述《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鲁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
通过本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宇宙环境,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宇宙中的天体等内容。
2. 教材特点•知识点丰富:本篇文章内容涵盖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宇宙中的天体等多个知识点。
•生动有趣:通过适当的比喻和描写,引导学生对宇宙环境的理解。
同时,融入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呼应课堂:本篇文章与学生在课堂上已学到的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了解宇宙中的一些天体,如星球、星系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科学思维。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包括对科学事实的认同和尊重。
•促进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的掌握。
•学生对宇宙中一些天体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宇宙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材《地球的宇宙环境》•黑板或白板•讲义、作业和试卷2. 教材解读•对教材的每个段落进行细致解读,明确知识点和重点。
•理解教材的主旨和融入的故事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同学们,地球与太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
(等待学生回答)2. 阅读教材教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地球的宇宙环境》这篇文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阅读教材。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的第一段,了解一下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2024学年高中地理《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鲁教版必修1
- 《自然》杂志中关于地球磁场与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的文章,加深学生对地球磁场保护作用的理解。
- 《航天知识普及》系列图书中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计划的部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准备实验用的安全器材,如护目镜、手套,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 如果条件允许,准备模拟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
4. 教室布置:
- 将教室分为讲演区、实验操作区、小组讨论区,便于不同教学活动的进行。
- 在讲演区设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方便展示辅助材料。
然而,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导致讨论环节耗时过长,影响了教学进度。此外,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地球宇宙环境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展现了积极的参与态度,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但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设计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2)结合地球仪、星空图等工具,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理解这些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宇宙环境对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3)作业难度适中,既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所学,又能让优秀学生发挥潜能,提升自我。
3.作业评价:
(1)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注重作业的质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过程:
(1)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宇宙观。
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针对地球宇宙环境的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2.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如地球宇宙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类生活的影响、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做好记录,形成共识。
(3)组织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2.学生对地理观测、地理实验方法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教学活动。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联系生活实际:再次强调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一道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选择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问:告诉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提问,老师会及时解答。
3.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兴趣:以一颗“丢失的行星”为情境,展示观测数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1.通过观察、分析天文观测数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天文软件、星空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3.创设情境,以“丢失的行星”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联系生活实际:本案例多次强调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地球的宇宙环境鲁教版必修一教案修订稿
地球的宇宙环境鲁教版必修一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课标要求】一.标准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活动建议1.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宇宙的物质性,以及宇宙中常见的天体,描述其基本特征。
2.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及主要组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知道常见天体类型的基本特征。
3.知道天体系统的层级以及主要组成。
【教学难点】1.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能说明宇宙的主要特点。
2.知道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依据。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宇宙到底有多大》,从地球出发,按由低到高的天体系统级别一直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使学生大致了解到宇宙的大小,激发起学生探索和认识宇宙以及宇宙中的地球等知识的欲望。
【讲授新课】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但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吗?地球、太阳在宇宙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太阳对我们地球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说地球既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星球,又是一颗特殊的星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来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
(板书)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宇宙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宇宙?生:(可能的答案)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师:“上下四方”——“宇”“古往今来”——“宙”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板书)2.天体及其主要类型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1.什么是天体?2.天体的常见类型有哪些?最基本的类型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1.宇宙中多种多样物质的统称。
2.常见的类型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教师展示主要天体类型的图片。
(问题承上)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3.恒星和行星有什么样的特征?生:(可能的答案)3.恒星和星云的物质组成和特点如表所示。
类型物质组成特点恒星炽热气体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光、发热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呈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问题承上)4.行星有什么样的特征?生:(可能的答案)行星:自身不发光,沿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如地球绕太阳运动。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测试要求: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基础知识:一、天体系统1、最基本的天体是 和 。
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2、天体系统(1)成因:天体之间 、 形成(2)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判断:总星系就是宇宙。
( )3、太阳系(1)中心天体: ,原因是 。
(2、 、 、 、 、 、 、。
(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 、 。
(4) 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行星(包括 、 、 、)、 行星(包括 、 )、 行星(包括 、 )。
(5)小行星带的位于 和 之间。
(或 和 之间)二、太阳1、太阳巨大能量的来源 。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②③三、地球1、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的表现是 。
(一)单项选择题图2为“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
读完图完成1-2题。
1、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2、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与太阳距离太远B 、宇宙环境不安全C 、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 、没有昼夜更替现象3、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A 、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B 、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C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不来自它D 、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5、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 )6、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可能引起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 )7、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
( )(三)综合题8、图14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鲁教版必修1
地球的宇宙环境(2课时)导入:今年6月份,我去了一趟上海世博园参观。
其中,有个展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太空家园馆,在那里,我看了一场3D电影《万户飞天》,讲的是我国宋朝有个小伙子叫万户,非常想去天上看一看,想体验一下飞翔的感觉。
他寻求了各种办法,有一天,他受到启发,想出了燃放鞭炮而飞到空中的办法。
于是,他在一张椅子上绑了许许多多的鞭炮,经过了多次试验,他终于被冲上了天,但是,他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直到今天,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息,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所以,今天我们不必付出生命,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教室中,一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板书: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讲述: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比如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宇宙的认识观念以盖天说为代表。
盖天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
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出现了浑天说。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就国外来说,公元2世纪,古希腊的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
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地心说的观点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543年,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质疑,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转的,这就是有名的太阳中心说。
但是,由于当时受到教会的阻扰,这一观点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后,日心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到了18世纪,天文学家们逐渐引进了“星系”的概念。
2024学年高中地理《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鲁教版必修1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公开的宇宙环境相关视频、图片资源、科普文章等。
4.教学手段: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理解恒星的一生和银河系与太阳系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其次,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对于提出的问题,他们往往保持沉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外,在课后拓展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宇宙环境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困惑。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课后总结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宇宙的基本组成,掌握恒星的形成、演化过程,了解银河系与太阳系的关系,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提高学生对宇宙环境的区域认知能力。
-学生可以参观天文馆、博物馆等,亲身体验宇宙环境的相关展览,提高对宇宙的认知和兴趣。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走进宇宙环境的世界,让他们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殊性,以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程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目标】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运用资料说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4.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境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课本图1-1-1“火星次表面水冰分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二)新知学习。
1.宇宙。
客观、准确的说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想知道,也一直在探索。
“探索无止境”,我们来看看目前最简洁最经典的结论: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知识点说明:这句话表明:(1)宇宙是时空的总和。
(2)宇宙有三大特点:物质性、运动性、发展性。
教法说明:在物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知识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内容然后相互交流,也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静态、动态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行体、卫星、星际物质,认识物质性特点,还可以通过理论、学说介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说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在运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系统知识学习中,可以引入物理学知识,从万有引力引入到天体系统概念。
而天体系统层次性学习则一定要读图1-1-6“天体系统示意图”,并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将天体系统示意图转换、设计成框图。
然后进行成果交流。
探讨转折:恒星有2000多亿颗,为什么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北斗星……呢? (学生讨论交流,会说出很多太阳对于地球的特殊、重要之处,教师加以梳理) 2.太阳。
1.1地球的宇宙环境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观测等,解决问题并总结成果。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问题解决过程和成果,促进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地理探究任务。
2.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如模拟月球探险、地球磁场探测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思维,激发创意,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4.注重小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提升小组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地球宇宙环境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关注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地球与月球有哪些相互关系?”等,激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2.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作业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五、案例亮点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学设计记录主备人:审核人:最低高潮位和最高落潮位。
【知识拓展】钱塘江大潮成因①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②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促进了潮水的快速上涨;③沿海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知识小结】三、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导入新课】NASA的科学家观察发现,火星部分地区表面存在着一层神秘的薄雾,在火星轨道上的太空船和地球上的巨型望远镜都能观测到这层“火星雾气”。
而进一步研究表明,“火星雾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专家推测,这些甲烷气体正是由一种叫做“产烷生物”的火星生命释放出来的气体。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吗?火星具备人类生存的环境吗?(一)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八大行星运动特征:1.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同向)2.轨道近似圆形(近圆)3.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结构特征: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属于类地行星。
(二)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宇宙环境:1.安全的宇宙环境;2.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2.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地球大气层3.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探究活动】开普勒452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发现的外行星,直径是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距离地球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
这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系之外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环境与地球相比应该有哪些相似之处?(表面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2、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将会是怎样的情形?(没有大气层,就不会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不会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就会加大,不利于生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1.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进行月相观察,通过互联网或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整理近年来的天文趣事,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盛夏的夜晚,我们坐在户外乘凉,仰望那满天的繁星,常听老人们讲“天上”的故
板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推进新课
生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或神话故事传说等向全班汇报。
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述)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但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可见宇宙范围估计为140
生读P
6活动材料,完成1、2
生(回答)1.光年是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秒,所以可以计算出1光年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约为135×1023千米。
2.面对以上天文数字,我们感到宇宙是巨大而深远的,人类是十分渺小短暂的,在天
文学上用千米这样的距离单位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天文学这一领域,为此人们引用了光年这一新的距离单位。
通过计算,我们已经感觉到,宇宙是巨大的,各种天体之间的距离也是遥远的。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一简短的儿歌中,
板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师(总结)从刚才的儿歌中我们可能感悟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的天体之间相互吸
1
2
生
1.天体系统可分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级别,主要由恒星、星云、行
2.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总星系只是我们探测到的可见宇宙部分,其空间范围不过是140
师
师
板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生(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我们的地球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它由2000多亿颗恒星
恒星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需以光年为最小单位,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为比邻星,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
银河系外还有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恒星系统,我们称为河外星系。
目前我们探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它们都与银河系一样,包含着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如下图所示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星系合起来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
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其中有一颗对我们人类来说特别重要,这颗恒星以及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有何特点呢?请同学们了解下一部
板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师(播放课件“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让学生观察太阳系及组成,提出探究问题:
问题1:太阳系中行星为什么不能发射可见光?为什么太阳能够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
问题2:太阳系由哪几大行星组成?它们有何共同特征?如何正确区分内地行星、地外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及所包括的行星?
问题3: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哪个位置?哈雷彗星绕日公转方向与九大行星绕日公转
问题4:地月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导
生阅读教材P8“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自主探究后,合作小组内各成员讨论解决本
第一小组:恒星与行星的根本区别在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比恒星小得多,故不发出可见光。
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第二小组:太阳系共有九颗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它们按照距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它们都是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日运行,并且绕日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的划分是以地球的位置为界,水星和金星叫地内行星,火星、木星、
木星和土星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居第一、第二位,常常把它们称为巨行星,巨行星卫星数
第三小组:小行星是一大批质量小得多的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基本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时会运行到地球与火星之间,甚至闯入地球的大气层。
很多科学家相信,6500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
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观,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
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著名的狮子座流星
第四小组代表:地月系是指由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与月球空间
师(总结)以上各小组讨论得非常积极,小组代表发言简洁生动,有的小组还展示了
(承转)根据两周前的布置,同学们已经观察过了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地球的卫星——月球,看到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并搜集到了如“嫦娥奔月,吴刚捧出桂花酒”等许多美丽
师请同学们根据活动探究中的观察记录,并利用“三球仪”演示,以小组为单位,探
生
师利用多媒体模拟日、地、月三者相对运动和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周期(注意提示观察
天体系统的概念:各种天体受彼此间的引力作用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后依次显示)
投影:
总星系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宇宙在时间上
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总星系仅限于目前天文学所说的可见宇宙,其半径约为140.52
师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所在的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其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普通一员,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
地球在太阳系中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然而又是太阳系乃至宇宙中的一颗特殊
板
三、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
投影:
“太阳系示意图”、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见教材),合作讨论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
生阅读、合作讨论,完成P
11活动1.1)(2)(3
师①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液态水、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湿度范围及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
产生这
a.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 ℃。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
c.
②除具有优越的自身条件外,地球还拥有适于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即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促使地球形成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高级智慧生命——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和探测,我们已知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
在太阳系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智慧生物存在呢?自古以来,就有“天外来客”“外星人”的传说,是否属实?我们今后将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外星人呢?这些都是每个中学生特别是天文爱好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及上网搜索材料,
据科学家预言:20
一位科学家大胆预测,如果银河系中确实生活着其他智慧生命,那么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射电望远镜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地球人在20年内捕捉到外星人的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
据科学家估计,银河系中大约有1万到100万个星球上的智慧生命也在发射无线电波,寻找生
科学家预计,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能得到足够多的无线电信号,并发现第一个地外文明。
但由于这些星球都距离地球200到1000光年。
因此,对方收到地球人的“回信”,也要经历数百年。
上图为科学家推测到的可能存在生命的某行星假想图。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宇宙之大,认识了构成宇宙的各种天体及它们之间因相互联系、相互运动构成的天体系统;知道了地球是银河系、太阳系的普通一员,地球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别,最显著的差别是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人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兴趣更浓,对自身的了解和对宇宙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提高。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1.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
1.
2.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活动与探究
探究内容: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