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要诚信》说课稿
诚实守信说课稿

诚实守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诚实守信”在教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典型的事迹,揭示了诚信做人的真谛,强调了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强化道德观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石。
2. 培养良好品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3. 提高社会认同感:本文旨在让学生明白,诚信是融入社会、获得他人信任的关键。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诚信的定义:阐述诚信的含义,让学生对诚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2. 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案例、事迹,展示诚信在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 诚信的实践:列举诚信做人的具体表现,为学生提供行为准则。
4. 诚信的培养:探讨如何培养诚信品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诚信的定义,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掌握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品质,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诚信的尊重和敬畏,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在于:1. 诚信的定义和重要性: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事迹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
2. 诚信的实践:如何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做到言行一致,是教学难点。
3. 诚信的培养:探讨如何从自身做起,培养学生诚信品质,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这些重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诚信做人的真谛。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诚实守信”的内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了自己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社会呼唤诚信》说课稿

《社会呼唤诚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诚信是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呼唤诚信,人们的内心更是渴望诚信。
通过《社会呼唤诚信》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引发学生思考约定、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了解调查的方式与方法,从内心的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从内心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教学难点: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一条基本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依据: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是由诚信对于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决定的,它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人与人交往之前提,必须吃透这一点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明礼诚信,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运用根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动手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利用媒体加强情境创设教材介绍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有关各行各业间的诚信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认知理解上比较有困难,因此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使学生感知社会对诚信的期待。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大社会,让学生体会到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准则。
诚信主题班会课说课稿(精选5篇)

诚信主题班会课说课稿(精选5篇)第一篇:诚信主题班会课说课稿诚信主题班会课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诚信主题班会课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主题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老实是傻,老实人要吃亏的。
说谎欺骗的人往往事事顺利。
由于这样的认识存在,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人类道德意识沦丧。
因此,开展诚信主题的班会,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诚信为人的意识。
1、设计意图:首先,我来说说这节班会课的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诚信”已写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对学生实行诚信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在学校,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诚信伴我成长》,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诚信的含义,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2、活动目标这节课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视频、朗诵、演唱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让学生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学会做讲诚信的人,在生活中增强学生自信,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
3、说教学重难点本次主题班会的重难点是.使学生懂得诚信的含义,学会做讲诚信的人。
二、说教法我觉得这节课最关键、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情感升华法。
教学时,我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与同学间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景,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自主体会,领悟,明白怎样才是诚信,最后以评选诚信之星和种植诚信树这一环节,让情感升华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三、说学法这节课,我的设计是让学生激情体验、积极参与,大胆热情实践,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学法体现的最为突出,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中,知道诚信的'含义,愿意做诚信的好孩子。
诚信真可贵教案说课稿

诚信真可贵教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诚信真可贵》。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自觉抵制不诚信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的定义:诚信是指一个人在言行上保持真实、诚实和守信的品质。
它包括诚实不欺、守信用、重承诺等方面。
2.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保障。
一个人的诚信直接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3. 诚信与个人成长:诚信是个人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诚信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更容易获得成功。
4. 诚信与社会发展:诚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诚信的社会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5. 诚信的践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重承诺。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诚信的行为,为建设诚信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或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讨论和学习做好铺垫。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关于诚信的经历和看法,从而深化对诚信概念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诚信或不诚信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从而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诚信问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需要诚信》教学案例

《社会需要诚信》教学案例一、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未来出版社)二、课例名称:《社会需要诚信》三、执教教师:吕河镇中心学校孙宝群四、课型:活动性学习五、年级:六年级(上册)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出自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习作编排了“诚信的价值”与“社会呼唤诚信”两部分内容。
课文用两个小故事及通过调查,说明“诚信是金”,诚信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又通过两个大公司召回不合格商品这些实例及分析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给人们生活、生产以及生命带来的危害,让学生认识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社会中不诚信的现象,树立学生对建立诚信社会的信心。
(二)、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通过自主合作,情景表演,调查研究,完成情感的体验,从而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和相互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明白不讲诚信的人会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通过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认识欺诈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生活中一些诚信和不诚信的现象。
2、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3、学生通过报纸、媒体、网络收集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的资料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板书设计:社会需要诚信七个背囊诚信的价值做人之本立木取信企业召回商品社会呼唤诚信生存之本国家宣布禁用药品(七)、教学环节:1、活动一:我最看重的是什么?(1)、师课件出示《七个背囊》的故事师:想一想,在《七个背囊》的故事中,为什么“船夫”把诚信看的那么重要?生:因为船夫认为“诚信是金”“诚信是做人之本”青年丢掉诚信背囊,船夫认为他丢掉的是做人之本。
(2)、师:如果只能保留一个背囊,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3)、师:请结合小组成员的结论,谈谈你的想法,并把感想填写在教材记录卡片中。
五年级上册《社会呼唤诚信》场景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社会呼唤诚信》场景教案设计场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目的此教案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诚信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有良好品德的公民。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学生将能够意识到与在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并掌握应对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
主要内容1.熟悉课程材料在开始学习课程前,教师需要对相关材料展开说明,并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分发课程材料,并在课上让学生自行阅读。
以此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课程。
2.诚信意识认识在课上,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并举一些现实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诚信。
3.诚信教育活动教师应安排一些诚信教育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牢记诚信这一理念。
教师可以安排以下活动:(1)游戏:通过游戏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探讨和讨论诚信的相关问题。
(3)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参与建筑诚信的活动中,掌握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4)征文比赛:安排征文比赛活动,鼓励学生撰写关于诚信的文章并选出优秀稿件。
4.知识拓展除了课程材料以外,教师还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知识,并且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看电影:教师可以安排观看有关诚信的电影,如《京城81号》、《人生中的一万个为什么》等。
(2)阅读书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在课上引导他们阅读有关诚信的书籍,并用一些案例来说明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外出考察:通过外出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诚信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教学方法此课程主要采取互动教学以及个人学习的方式,以实现课程的有效掌握。
互动教学此教案的核心在于互动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此课程中,老师应该多采用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深度探究《社会呼唤诚信》的教案设计

深度探究《社会呼唤诚信》的教案设计的教案设计引言: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诚信,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和态度,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如何在课堂中深入探究和学习诚信这个话题呢?本文将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面来设计一堂深度探究《社会呼唤诚信》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重要性,知晓欺诈行为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诚信规范的意识,提高学生判断和防范欺诈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培养正义感和责任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着《社会呼唤诚信》这一主题展开。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诚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欺诈的危害性。
3.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教学方法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模拟案例法——通过提供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持诚信。
2.群体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话题进行一些讨论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3.观察法——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他们认识提高自身的重要性。
4.经验分享法——让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四、教学评价: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和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1.学生个人总结——结束课程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总结,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很好的回顾和总结。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理解和参与讨论等,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和能力。
3.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作业,如写关于自己看到的诚信、欺诈等行为的感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是一种评判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
《社会需要诚信》课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一、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二、课例名称:《社会需要诚信》三、执教教师:何元庆四、指导教师:李强五、课型:活动性学习六、年级:六年级(上册)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一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有“诚信的价值”“社会呼唤诚信”两部分组成,结合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诚信的价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懂得“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的道理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诚信。
不难看出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最终落脚点,在本册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故事表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引导学生发现做人的真谛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使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阅读故事和相互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世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会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3、通过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认识欺诈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重点:通过课堂体验、相互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世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会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难点:通过事例体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诚信,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课前准备:收集诚信、不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
(五)板书设计: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得到别人信任是自身道德的升华不诚信: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六)教学环节:活动一、故事激趣导入。
师: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同学们喜欢听吗?生:喜欢师:讲童话故事《狼来了》。
未来版品社六上《社会需要诚信》教学设计

未来版品社六上《社会需要诚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社会需要诚信》是一篇关于诚信重要性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诚信在个人、企业和社会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诚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诚信在个人、企业和社会中的具体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如抄袭、说谎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诚信在个人、企业和社会中的作用,知道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诚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诚信的正反面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的作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诚信案例: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应包含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诚信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诚信的表现?”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诚信在个人、企业和社会中的作用。
同时,展示相关诚信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析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需要诚信教学设计

社会需要诚信教学设计《社会需要诚信》教学设计课型:活动性学习教材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和做事的道德核心,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单元主要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新内涵的同时,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立业之本,立国之本,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不单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更多的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渐近的过程。
虽然会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他们懂得“诚信是金”的道理。
并能初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尽管如此但却还不能用诚信来作为做人的一种标准,孰不知:诚信是千金难买的,讲诚信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得到更多的快乐,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 1、调查身边诚信和不诚信的人。
2、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和录音、插图、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哪个更重要教师活动:教学引入,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囊。
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太小了,太重了!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能安全的渡过难关。
”思索了一会,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 1.请你们想一想年轻人应该丢掉哪一个背囊?为什么? 2.诚信可以扔掉吗?为什么? 3.设想一下,这个青年扔掉诚信后会怎样?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丢掉了诚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呼唤诚信》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呼唤诚信》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社会呼唤诚信》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认识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诚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诚信方面的不足,如抄袭、说谎、欺骗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价值,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诚信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使学生成为诚信的社会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有关诚信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并说明原因。
3.诚信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谈谈对诚信的认识,以及诚信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价值。
4.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如诚实守信、不作弊、遵守诺言等。
5.角色扮演:设置一个关于诚信的场景,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展示诚信的重要性。
《社会呼唤诚信》政治说课稿

《社会呼唤诚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社会呼唤诚信》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介绍社会诚信、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对诚信有一定的了解,但受现有知识的影响,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结合教材、学情,我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将目标制定如下:第一:关注社会诚信问题,做诚信的人;第二:了解社会诚信,知道诚信的重要性;第三: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信守承诺。
根据教材、学情,结合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社会诚信,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诚信,如何从自身做起。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方法我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等,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下面主要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部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教学。
首先,导入新课,我采用故事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末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学生观看思考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表达观点,教师总结,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社会呼唤诚信,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讲授新课。
根据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将学生分为8个组:活动一:阅读文中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从海尔砸冰箱到温州鞋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小组讨论,派出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得出:毁掉信誉很快,但重建信誉需要很长时间。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活动二:回归诚信大活动: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诚信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并将想法写在纸上。
通过学生交流发表观点,教师总结得出:诚信需要从我做起,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诚信需要大家努力,共建诚信社会。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在巩固提升环节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句话的意思,教师总结。
社会需要诚信说课稿

社会需要诚信说课稿
《社会需要诚信》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中的第一课。
“诚实守信”是保证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保持社会生活稳定以及经济秩序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诚实守信”更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我们从小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撒谎是不对的,不信守诺言是不对的。
但是当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一些人往往为了获得某种既得利益而讲谎话、瞎话、违背诺言。
加上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的现象屡屡发生,使得校园也受到了不良风气的侵蚀,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学习这一单元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说教学目标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和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需要诚信》说课稿
《社会需要诚信》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
二、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诚信的基本含义。
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的人。
情感目标:愿意做诚信的人,对自己不诚信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行为目标: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在学习、评比、竞赛中不弄虚作假,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承诺后努力兑现。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诚信的要求和重要性,并能够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四、说教法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 因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我运用文字材料,通过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情绪调节法、讨论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五、说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凡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欣赏、辩论、诚信签名等形式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六、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
因此,借助《七个背囊》的故事,营造一种“言必信、行必果”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
在讲完故事后,请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小结。
从这个故事中,说明一个人不能没有诚信。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社会需要诚信》。
(二)活动体验、入境动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 因此,我在课中设计了“实话实说”“情景表演”“唇枪舌剑”“诚信调查”四个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环境设身处地体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
活动一:实话实说
老师说一则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故事,让学生正确辨别出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各组派代表发言并归纳出“诚信的要求”: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行诺言。
活动二:情景表演
在学生已经明确了“诚信要求”的基础上,出示小品《五十块钱》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店主会怎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小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演一演。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按诚信的要求做事,达到以境引情、入境动情的目的。
活动三:唇枪舌剑
新课标要求:品德课的设置要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因此,根据六年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意识强的特点,本环节设计了一场“小小辩论赛”。
以“海尔集团老总挥锤砸烂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的行为是浪费资源还是诚信表现?”
为题,组织全班学生通过辩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诚信的现实意义,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活动四:诚信调查
学生通过前面三个活动已经知道了诚信的要求、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这里通过一份《诚信问卷调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诚信度。
(三)化情为行,教育延伸
根据板书总结本课:只有做到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行诺言”,我们的生活中才会盛开美丽的“诚信”之花。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希望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道德认识,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