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设计说明本课主要学习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经济大危机是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标要求确立学习目标,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表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等基本史实。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体会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改革的决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问题链设置、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然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家庭失去了住房,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这场危机的特点是什么?美国是如何渡过这次危机的?二、预习检查1.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2.面对危机,哪位总统领导美国进行了改革?3.美国最终度过危机了吗?从繁荣到危机1.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学生回答: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学生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大规模运用;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发战争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0世纪初,美国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2.繁荣背后的危机教师活动: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分析危机有哪些。

学生回答:贫富分化加剧,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斯福新政》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3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以及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影响产生兴趣,但也存在对复杂经济政策理解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对新政进行客观评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影响,掌握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政府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政的具体内容。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3.讨论素材: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新政的原因和目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新政的内容。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回顾。
用数据说话,是论证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经济大危机
1.展示数据: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图。
2.出示一对母女的谈话内容。
3.出示美国危机爆发后的图片,感受当时情境。
4.对这场经济大危机进行病症分析。
1.材料阅读,并情景演绎当时父母谈话内容,分析当时美国出现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柯立芝繁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及其新政。
了解“柯立芝繁荣”背后的危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的分析,逐渐培养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内容及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1.小组合作:创意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2.正反方辩论,论证新政带来的影响。
3.比较罗斯福新政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总结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逐条解读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及其带来的效果。
2.重点解读为什么《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核心措施。
3.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新政的影响,得出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再现当年的总统大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
环节
一、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并强调下划线内容为课程标准内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1.了解“柯立芝繁荣”与繁荣背后的危机。2.通过材料阅读,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危害。3.通过合作学习,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4.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得出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从繁荣到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知道经济大危机出现的原因,导火线、表现;概括经济危机的影响与特点。

(重点、难点)目标3: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说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出哪些内容说明revival (复兴)relive(救济)reform(改革)这三方面的内容?评价罗斯福新政。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教学视频:罗斯福视频中提到罗斯福曾连续四年当选美国总统,为什么罗斯福会有这么大的威望?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从繁荣到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概括美国20实际20年代经济大危机出现的原因。

并说出导火线是什么?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讨,教师讲解。

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

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三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

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

对新汽车的追求永无止境,当福特在1928年宣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以罗斯福新政为主题,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缓解经济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国历史和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方面,学生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1929年至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PPT,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例如:“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3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能力,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关注现实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与以往政策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细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4.13罗斯福新政 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4.13罗斯福新政 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难点:罗斯福新政【课前预习】初读课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一、从繁荣到危机1.一战后美国繁荣:P582.繁荣下的危机:P583.经济危机:(1)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______价格突然暴跌。

(2)时间:____________。

(3)原因:____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

(4)表现:P59(5)阅读教材P59归纳经济危机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二、罗斯福新政1. 开始时间:______ 年2.特点:采用_________经济的手段。

3. 主要内容:(1)整顿______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______指导。

(3)调整______政策。

(4)推行“_________”。

(5)建立___________制度。

4. 影响: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__________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实质:在维护_________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6.局限性:P61【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

保守势力和大商业领袖抨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批评罗斯福抛弃了自由政策。

不过,广大中下层民众热情讴歌了“新政”,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使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又成功地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可以说一战后,美国成了当时世界经济中心,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1929 年,胡佛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可是,短短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当时的美国能走出低谷吗?。

二、课题教学考点1 “繁荣”及其崩溃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_1924—1929_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__相对稳定_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经济大危机(1)爆发:__1929__年,在_美国__首先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特点:_涉及范围_特别广、_持续性__比较长、__破坏性__特别大。

(3)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经济危机引发了__政治危机__,资本主义各国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考点2 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 年。

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中心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影响(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繁荣”及其崩溃例1下列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持续时间比较长B.涉及范围特别广C.破坏性特别大D.全球首次【答案】 D【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性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因此选D。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优质教案
——罗斯福
教学
反思
答案:1929年;经济大危机。
(2)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它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措施:罗斯福新政。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教材图
片分析
1.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致使大量企业破产,美国有1 500万—1 700万人失业,穷人们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2.罗斯福发表演讲:他是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板书
设计
当堂
达标
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A)
A.经济危机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偷袭珍珠港D.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2.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D)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新政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样的复杂历史事件,仍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分析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经济概念和政策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调整的认识,理解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难点: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效果。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历史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然后重点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如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内容。

具体包括: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影响。

重点分析新政中“三R 政策”(救济、恢复、改革)以及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原因和影响。

2. 使学生解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理解其实质,分析其实施效果。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政中“三R政策”具体实施及其在美国历史上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背景,引导学生解危机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3. 讲解: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设想自己是当时美国政府一员,如何解决经济危机。

5. 例题讲解:分析罗斯福新政中“三R政策”,讲解具体实施案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罗斯福新政2. 板书内容:a.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b. 主要内容:“三R政策”(救济、恢复、改革)c. 实施过程:新政实施步骤及措施d. 影响:新政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b. 分析罗斯福新政中“三R政策”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2. 答案:a.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主要内容:“三R政策”(救济、恢复、改革)。

实施过程:新政分阶段实施,包括救济措施、恢复经济、改革制度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设计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 掌握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危机的特点及影响2.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案自学梳理知识】知识点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迅猛发展。

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依然存在。

②直接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③其他原因: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时间:年到年。

(3)范围:从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危害:下降,贸易额减少。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激增;人民生活艰难。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

2.开始: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施新政。

3.特点:采用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农业政策、推“”、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5.意义(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是在维护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面对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4.对比分析:将罗斯福新政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目标】1. 了解美国大萧条的背景和影响。

2.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目的。

3. 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美国大萧条吗?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有什么重大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知识补充,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大萧条的背景和大规模失业、经济衰退以及人民生活困苦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二、核心内容(约3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课本图片等展示美国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2.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目的。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罗斯福新政的目标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包括哪些重要措施?3.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罗斯福新政如何改善了美国金融体系?(2)罗斯福新政如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3)罗斯福新政有哪些经济和社会后果?4.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并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新政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三、拓展延伸(约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大萧条带来的问题,那么在当今世界上,面对类似的经济危机,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总结归纳(约5分钟)1. 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强调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大萧条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一个思维导图或总结,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导学案结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活他们对知识的背景和前置知识。

在核心内容部分,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相关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

【学习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学习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课前预习】一、从繁荣到危机1.繁荣(1)何时美国经济空前繁荣?20世纪20年代(2)空前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2.危机(1)为什么经济空前繁荣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群众也怀着发财的梦想,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这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3)这场经济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爆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经济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

②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③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④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大量玉米丶小麦丶棉花和牛奶,或被当做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二、罗斯福新政1.1933年3月谁就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2.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上任后是怎样面对经济危机的?实施“新政”,采用国家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学习目标1.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

2.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3.学习罗斯福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面对危机和困难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三、自主学习(一)经济危机(1329—1933)1.原因:(1)根本原因: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2、开始标志:1929年股票价格突然暴跌(“黑色星期四”),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4、表现:下降,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将产品浪费。

5、影响:(1)穷人艰难度日(2)引发了严重政治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时间:2、目的:(1)直接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2)根本目的:维护3、措施:(1)整顿:通过,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通过投资兴建大量,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救济失业家庭4、特点: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5、评价:积极: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恢复了的信心,对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是在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

四、合作探究讨论回答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五、课堂练习1、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

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

2.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目的、特点、内容和影响。

3.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难点】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

【自主探究】(一)经济大危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时间: 年至年。

(3)范围:从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影响: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扭转经济形势。

(2)时间:年。

(3)特点:采用手段。

(4)前提:维护。

(5)主要内容:①整顿金融体系;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了《》;③调整农业政策;④推行:通过投资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6)影响:①使得到恢复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 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③新政是在维护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合作探究(一)小组一研讨材料展示材料:从1933年到1945年生产恢复图、失业率下降图影响:。

(二)小组二研讨材料(1)材料二: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在政府的宏调调控之下,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2)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影响:。

(三)小组三研讨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答:。

【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 罗斯福新政 【学历案】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通过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
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出哪些内容说明revival (复兴) relive(救
济)reform(改革)这三方面的内容?评价罗斯福新政。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从繁荣到危机
1.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 时间、开始国家、规模: 1929 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3.危害: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时间: 1929-1933 年,人物: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宣布实施:实施新政。

2、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内容: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颁布《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②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4、作用:(评价)
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美国政府的宏观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 资本主
义 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任务二:【合作探究】 1、史料
1 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史料2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
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史料3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
万家银行倒闭。

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结合材料分析,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任务三:【合作探究】
2、材料罗斯福的前任胡佛总统沿用一贯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
干预,使
得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政府出台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政府支出达350亿美元。

他(罗斯福)推翻
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
都要迅猛而激烈。

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
结合材料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
任务四:【合作探究】
3、结合今天中国的改革,你能谈谈罗斯福新政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么?
任务五:【合作探究】
4、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课堂达标巩固反馈】
一、选择题: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

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

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C )
A.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珍珠港事件
2.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见表3所示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B )
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3.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C )
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55.5% 52.2% 32.0% 36.1%
A. 一战影响
B. 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 经济危机打击
D.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4.“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B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5.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D)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对工业的调整
6.“(总统)上任后推行新政帮助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二战期间他推动美国支持并加入同盟国阵营。

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

”材料中的“总统”应是( B )
7.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B )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斯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8.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社会保障法》C.《紧急银行法案》D.《国策基准》
9.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特点是( D )
A.整顿银行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0.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下列国家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 D )
A.联邦德国B.英国 C.法国 D.美国
二、材料分析题:
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作法。

材料一
(1)说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河水利工程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相关。

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2)依据材料二,说明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发展的变化。

结合所学,说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观点一: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克服了经济危机,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

观点二: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3)从材料三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说出是否同意该观
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以工代赈(或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美国更广泛地开发利用田纳西河流城的自然资源,政府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2)苏联由相对落后的工业国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因,实现了工业化。

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观点一:不同意。

罗斯福新政环节经济危机,促进生产恢复发展,是美国人民恢复对美国制度的信心。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观点二:不同意。

苏联经济建设的核心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发展不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