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 又章编号] 0 6 0 2 2 0 ) 7 O 8 4 [ 1 0 O 2 (0 6 0 - 0 7 0 中图分类号] U 8 1 + [ T 9 4 13 文献标识码] B
我 国城 市 空 间规 划 的理 论 与研 究 进展
口 何 子 张
城市 空问研 究是城 市研 究 的一个 重要方 把握 必须 将其置 身于复 杂 的社 会 系统 中,而 面,如 果城市研 究 的成果 无法落 实到城 市空 不 是将其 简单地 抽象 。空 间的社会 属性 决定 间上, 则说 明其已经 超过 了城市 规划所 要研 其 与社会 经济诸 要素 紧密相 关,空 间并 不是 种与政 治和 意识形 态保持 距离 的科学 的对 究的范围 。空间研究是空 问规划 的理论基础 ,
r t ai e ar h s Th C S i e f t r e a c ei s c re c e ef U t u r o n h u e es r h
固 史
壅 垦
门独 立 的学科展 开研究 ,并 介绍 了城镇 空 间研 究的概 念 、与 相关学 科 的关系 ,以及 研

在研究 对象上 ,空 间研究 从城镇 的整 体 中选 象 ,而是 直被 历史和 各种 自然 的力量所 改 择 物质 空间形 态为研 究范 畴,但 多学科 交叉 变和 重建,这本 身就是 个政 治过程 。因此,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研究成果非常 研究 乃是 其特 征口。近年来,城市空 问研究逐 本 文所论 述的城 市空 问,不 再是传 统意 义上 ]
果体现 在城市规 划 之中, 并通过 城市 规划 的 在研究 了社会 需求、经济发展、文化传统 、行
划 调 控 机 制 , 是 将 来 城 市 空 间 研 究 的重 点 。 应 作 用机 制控制 和 I 导城市 空 间的发展 ,我 们 为规 律 、视觉 心理和政 策法 律之 后的空 间规 积 极 探 讨 新 的城 市 空 间 规 划 技 术 方 法 , 从 城 市 将这种规 划过 程称之为 “ 城市空 间规 划” 。到 律研 究和规 划设 计应用 J 。 空 间 设 计 转 向城 市 空 间 政 策 的 制 定 , 开 展 城 市 空 间 规 划 的 比较 研 究 , 进 而 建 立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8
γt = γ (Yt, Nt, f (t))=γ0 + γ1Yt + γ2Nt + γ3 f (t)
代入负指数函数模型(1)式中,得: lnDt(x) = lnDt (0)-γtx = ln(α0+α1Yt+α2Nt+α3 f (t))-(γ0+γ1Yt+γ2Nt+γ3f(t))x 成为下文将叙述到的可变系数模型 (VCM) 。 因(4)式表现为高度非线性结构,Alperovich并未对(4)式直接 进行评估,而是在假设城市空间均衡的状态下,先用城市中心区 的实际值代替α0+α1Yt+α2Nt+α3 f (t), 即 lnDt (0)=1n (α0+α1Yt+α2Nt+α3 f (t)) 而后代入(4)式,得到 = γ 0 + γ 1Y t + γ 2N t + γ 3 f ( t ) (5) 之后采用1961年至1976年的Tel Aviv都市圈人口密度数据对 (5) 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收入和城市规模的系数均为负 值,说明随着收入上升和人口规模增加,人口密度斜率变缓。而 代表运输费用的时间变量符号为正,可能是因为其他变量的多重 共线性影响。
An Econometric Study on th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 A Survey

中村良平
摘要:自Clark (1951) 提出城市空间传统密度模型 后,城市空间人口密度分布研究进入了一个繁盛 阶段。McDonald (1989) 对70年代至80年代后半期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论文 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反映城市化 (尤其是其中的 郊区化) 进程中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变 化的人口密度模型进行归纳整理。作为综述论文 虽与 McDonald (1989) 会有部分重复,但论文范围 扩展到90年代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 Abstract: Since the seminal work by Clark (1951), a number of researches on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on have been appeared in several journals. In 1989 McDonald conducted a survey on the econometric study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 On the base of McDonald's previous work, this paper put an emphasis on the survey of modern urban density functions, whic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burbanization. As a summary paper, it may overlap with McDonald's paper in some areas, but more recent discoveries after 1990 have been added into the paper.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密度模型;郊区化 Keyword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 Suburbanization

国外城市社区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城市社区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空间研究
SPATI AL STUDI ES
文章编 号:0 9 6 0 (01 2 0 7— 8 10 — 0 021) — 0 8 0 0 中图分类号: U 8 T 941 文献标识码 : A 作 者简介: 杨英姿 , . 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 现任职于上
范意 识等 。我 国城 市人 口日趋 增 多 城
十九世 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学者
研 究 发 现 . 对 于 城 市 社 会 环 境 .城 相 市 物 质 空 间环 境 对 犯 罪 行 为可 以产 生 显 著 影 响 继 而形 成 通 过 环 境 设 计
o t o e . th sc v r d fo t e ma r —e e t d ft e s t l iti u in o r n c i st u c m s I a o e e r m h c o lv l u y o pai srb to fu ba rme o s h ad
temir — v Ie e rho rlt n hpb t e rm e n o h co l e sac f eai s i ewe nc e r o i sa dc mmu iis s ail lme t. s l nt ’ p ta e ns a l e e we
a p c l a e su y c ri d o ti e p a ay i. e r lv n e r tc l e e r h s o h t sa t i a s t d a re u n a d e n lss Th ee a t h o e ia s a c h wst a y c t r
城 市 社 区作 为居 民 生 活 的基 本 单 元 ,其治 安状 况 关 系 到社 会 稳 定 及 民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当今,都市发展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而其中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从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行综述。

一、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其发展源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在探讨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时,开始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框架。

其中,最早的理论是由查尔斯贝尔提出的“辐射型”城市空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城市空间发达是以中心地段为主,逐渐向外地段辐射散开。

随后,威廉马歇尔提出了以“半径型”城市空间理论,即城市空间发展以中心地段为中心,以多条半径线给出定量的空间结构,并由此形成环形空间结构。

后来,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理论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其中又孕育出了马歇尔的“投影型”理论,即城市空间发展为一些正交网格,按照它们储藏的功能,由较小的空间结构“投射”到各种空间结构形成一个大型“千载”空间结构,并可以广泛分布在城市多个街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是指几何建构在城市空间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以空间结构、元素结构、功能结构三大结构的协同发展为特征的一个复合系统。

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地理空间表象的外部三维形态,其中包括空间网络结构(如道路、街道等)、建筑正反结构(如住宅、商业、文化和公共设施等)以及物理建筑结构(如绿化、城市湿地、水域等)。

元素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元素空间特征,包括城市元素的空间分布、模式、格局及其关系;功能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的实际功能,主要指居住、工作和娱乐的空间分布。

三、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根据近年来海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美城市在空间发展方面所按照的模式。

西欧城市,如伦敦、巴黎,以辐射型模式为主,其核心区域以中央商业区为主,将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的空间结构放在某一处,形成半径型空间结构;美国城市则以“投影型”空间结构为主,其中条纹型结构将空间结构正反边单独分开,但具有较高的功能交通性,从而形成有机的综合空间结构。

关于城镇体系研究的综述

关于城镇体系研究的综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关 系 , 提 出 实 施 城 镇 体 系 并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除 此 之 外 , 有 许 多 学 者 对 城 镇 体 系 还 规 划 的理 论 及 实 践 进行 了研 究 。 而且 , 的 总 说 来 , 于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研 究 的 学 者 相 对 对
摘 要 : 着人 们对城镇体 系的研 究方 式从 广义 的定性描述逐 渐向复杂 、 随 多样的 定量与定性结合 , 其本 质的认 识也从静 态转 向动态非线 性 演化。 文章对 关于城镇体 系 究的相 关著 作和1 4 研 9 年以来 的文献进 行整理 , 9 从城 镇体 系的演变 、 形成与发展机 制的研究 , 点与结构 特
城镇 体 系也 称 为城 市体 系 或城 市 系
城 镇 体 系 以 一 个 区 域 内 的城 镇群 体 为 模 式 需 做 的 几 方 面 的 工 作 的 建 议 。 彦光 陈 研 究 对 象 , 不 是 把 一 座 城 市 当作 一 个 区 等对 城 镇 体 系空 间 结构 的 多分 形 性 质 进行 而 域 系 统 来 研 究 , 具 有 “ 统 ” 具 有 的所 了 实 证 研 究 。 吾 扬 提 出 的 城 镇 体 系等 级 它 系 所 杨 有特征 : 规 模 一 数 量 模 式 。 家 泰 等 人 将 我 国城 宋 区域 性 和 地 方 性 三 级 () 1整体性 ; ) ( 等级 性 或层 次性 ; ) 2 ( 动态 镇 体 系 分 为 全 国性 、 3
1城镇体系的概 念及 其特征
镇 体 系的 影 响 。 此外 , 学者 对 各 个 具 体 的 系 规 划 的意 义 、 容 、 法 及 实施 进 行 了系 有 内 方 省域 、 域 以及 县 域 城 镇 体 系 的演 变 、 市 发展 统 的 论 述 。 保 兴 研 究 五 个 统 筹 对 城 镇 体 仇 统 , 的 是 在 一 个 相 对 完 整 的 区 域 或 国 家 进 行 了 研 究 。 指 系 规 划 的 重 要 性 , 高 城 镇 体 系规 划 编 制 提 中 , 同 职 能 分 工 , 同 等 级 规 模 , 系 密 3 2对 城 镇体 系特 点与 结构 的研 究 不 不 联 . 的 科 学性 以及 加 强 城 镇 体 系规 划 实 施 的 可 切 , 相 依 存 的 城 镇 的 集 合l。 互 】 1 徐 斌 提 出 了建 设 一 个有 效率 的城 市化 操 作 性 。 贯 成 等 论 述 了城 镇 体 系规 划 与 郭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基于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基于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视角

[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 产业结构 ; 土地利用结构
[ 基金项 目] 广西壮族 自治区研 究生教 育创新计划 , 目编号:0 90 0 00 M7 项 2 0 16 2 2 2 5 [ 作者简介 ] 夏艳婷 , 西师 范大学硕 士研 究生, 究方向 : 广 研 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 , 广西 桂 林 ,40 4 翟 宁, 5 10 ; 广西师
构的变动过程 , 第三产业成为社会 的主流 , 多中心 西方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的研究建立在经济 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巨型城市带形成。 学、 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 。早期的研 ( ) 利 用结 构研 究 二 土地 究 是 以宗祠 、 场 、 广 王府 、 场 等 为 核 心 的空 间结 市 西 方对 城 市 空 间 结构 的研 究 主要 从 土地 利用 构, 主要以静态形式为主。 0 2 世纪初期至 5 年代 , 与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相关联 的角度 ,并主要 以三 0
国外相关研究
发展与大城市郊 区化 的研究 角度 ,反映出产业结
城市空间的新结构出现 ,人们转而研究城市空间 大学派为线索 。2 世纪 2 年代产生的生态学派 , 0 0 功能。 0 2 世纪 6 — 0 0 9 年代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城 以人类生态学、 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 研究土地 市空间结构 的研究侧重于聚居行为 、生态环境等 利用 的空 间形 态 及 其 演 进 模 式 。代 表模 型 有 人文关怀方面。9 年代 以后 , O 随着知识经济 、 信息 B r s 的同心圆模式 、 o 的扇形模式以及 H r ug s e Hy t a —
科研 究的角度 不同, 故难 以形成统一 的概念表述 。在 经济学研究领域 , 国内众 多学者认 同把 城市空 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外部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城市设计系列研讨会”。

它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 ,而是更多地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对“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设计和管理(Carmona, 2003)。

城市设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创作方法,并在过去的20年里,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日趋成熟,被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学界所认知和接受。

城市设计最初起源于对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的一种批判声音、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它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

这种对当时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

书中从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强烈地谴责了以CIAM为首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对美国城市的大肆破坏,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

而真正的和谐城市的设计应该更多地鼓励公众回归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文献和思想还包括: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City,1961)所提出的城市空间的“可读性”(legibility),强调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对城市场所的认知;高登库仑在《城镇景观简编》(Gordon Cullen, 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中提出用创造“一系列视觉印象”(a serial vision)来构筑城镇景观,并为后来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美学创作方法;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Aldo Rossi,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1965)从对传统城市的类型学研究关注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度,并提出城市的“集体性记忆”概念;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Yan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 1971)中深刻地剖析了街道、步行道和公共广场做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容器”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的重要性;而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Christopher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1977)则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有用(但并非预先确定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序列”,使城市设计具有了全局控制及阶段发展的可能性;科林若于1984年在《拼贴城市》中提出新老形式在城市空间中的并存,再次强调了城市的多元性(Variety)的重要;1985年牛津理工学院以本特利等所组织的学术团队完成的《共鸣的环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Manual for Designers)首次填补了城市设计实践方法指南的空白,从此城市设计逐渐从理论研究步入实践操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处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及其提出的“新传统邻里”(NTDs)、“步行口袋”(TOD)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都不断地为当今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垫定基础。

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工程范文.doc

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工程范文.doc

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工程-:马有才陈爱萍曲玲玲ﻭ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热点,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内研究主要包括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建设模式、创新型城市评价以及建设对策方面,国外研究从典型案例、构成要素、评价指标方面进行了分析。

最后从与产业集群升级互动的视角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展望。

ﻭ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创新型城市互动ﻭﻭ创新概念提出以后,有关创新的研究不断推进,创新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不断纵横深化。

索洛(S.C.Solo)、伊思诺(J.I.Enos)、林恩(G.Lynn)等经济学家分别对熊彼(J.A. Schumpeter)的创新进行了经济学的纵向深化;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者们开始将创新引入了管理领域由于创新理论的成功实施,人们意识到创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者从自己所从事的不同领域对创新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而使得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

ﻭ随着创新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实践中的日益重视,创新主体也逐渐从企业扩展至国家和城市,特别是面对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城市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经济功能呈现出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由制造转向研发、由生产转向服务并迈向创新中心的趋势。

城市功能和创新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城市研究之后,将“创新”定位为城市的核心功能或核心竞争力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得以不断推进。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研究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积极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此后,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战略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相关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ﻭ(一)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方面胡树华、胡钰等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应把创新作为一种科学思想方法论和社会实践方法论,运用到城市整体建设中,将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到城市主导发展战略的高度,能有效整合城市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等创新要素,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产业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建模,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对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方法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统计模型和空间模型。

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预测人口密度的数学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回归分析可以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

线性回归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的情况,而非线性回归则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情况。

2.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空间分析,建立预测人口密度的空间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地理加权回归分析,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地理加权,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可以分为全局地理加权回归和局部地理加权回归两种。

全局地理加权回归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情况,而局部地理加权回归则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的情况。

二、应用领域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领域。

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建模,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优化城市的交通和环境,提高城市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例如,可以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布局,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及其未来趋势

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及其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孙冬益 (9 3一 ) 18 ,男 ,浙江 宁波人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为核心的都市圈成 为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的骨干和主导
力量 ,相关的 都 市 圈 空 间结 构 的研 究 成 为 理论 研 究 的
热 点 。

二是关于都市圈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最初 ,学者们 多数认为都市 圈空间结构的表 现形式主要分为单核心 的都
市圈和多核心 的都市圈 ( R u C,19 ) 9 9 。后来经 过各 国学
的角度来研究都市 圈空间结构方面的问题 ,产生 了空间集 聚与空间扩散理论 ( cn 9 6 。Nc eoa mf和 A — S0 ,19 ) i nl c t n h s toyJV nbe 19 )则是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探 In eals(9 8 l . 讨了地理集聚对城市 规模 、区位及空 间形态 的重要作 用 , 并认 为城市间的空 间发展过程是地理集聚与产业 发展 的结 果……。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 ,经过梳理发现 目前 国外
在发展过程 中普遍存在社会 、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 ,这促
使各国学者加强了对都市 圈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 ,试 图对
都市 圈内部的人口分布 、产业布局和基础设 施建设进行统

早的都市 圈是 以城郊之 间的通勤 比率来界定 的 ,认为 中心
与外 围之 间相互联系并具有一定空间层 次、地域分工和景
协调和合理规划 。其 中在都市圈空 间结构演化过程 的研
观特 征的城镇 体系就 是都 市圈 ( e t 0 ,l8 ) 。 K 衄el x 95 J lF
究方面 ,C Ca 、G yI f F lrn . l k w I a 和 e r n等学者都做 出了很 r d lI a 大的贡献 ,都从定 量的角度探讨了都市 圈内人 口和产业变 动的空间过程 ,探 索 了都 市圈 空间结构 演化 的规 律和机

032、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研究综述和展望

032、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研究综述和展望

我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研究综述和展望宁一瑄章征涛摘要:非正规现象是地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特征在空间上的反映,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但在我国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与研究框架。

本文从概念特征、形成原因、价值判断、改造建议等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城市非正规空间相关研究文献的观点,认为其概念内涵的界定可由“管制之外”和“自发形成”两方面入手,从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的角度去看待非正规空间。

通过物质改造手段与制度、政策的引导,将其融入城市正规空间,并对其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可从研究方法的创新、多学科对非正规空间的价值判断以及改造方法的选择和改造效应的检验等方面着手,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以期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政策的引导下,为我国城乡治理、政策研究与规划制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非正规空间;综述;研究展望;城乡治理1引言20 世纪以来,社会极化、隔离、分异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推动了西方国家针对城市低收入、被隔离阶层的研究。

国外对于非正规现象的最早研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学者开始从社会底层的经济状况的研究出发,奠定了非正规研究的起点,其后的研究进一步由经济属性的研究转向对空间、社会属性的研究[1-2]。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非正规现象,最早集中在经济和劳动领域,如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等,但并没有直接关注到非正规现象所投影的城市物理空间上。

后来,逐渐有学者开始从城市规划、人文地理的角度对空间的非正规现象进行研究。

城市规划关注于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等问题;人文地理学则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方面关注空间的人群特征、社会文化、经济结构的组织方式等问题。

虽然国内已经有学者对非正规空间进行了一些研究[3-5],但相比西方国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证的研究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其成果在我国城市治理、政策研究与规划制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城市空间模型及在中国的应用”学术研讨会综述

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城市空间模型及在中国的应用”学术研讨会综述
规划 最大 的 挑 战 ; 就 城 市 整 合 模 型 而 言 , 大 的 而 最 挑 战在于模 型 的透 明度 、 为模 拟 及 实证 分 析 的有 行
和《 界经 济》 志社 的 4 世 杂 0余 名 专 家和 学 者参 加 了
此 次研 讨会 , 清华 大 学 恒 隆 房 地 产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刘洪 玉教授 致开 幕词 。 本 次研 讨 会 分 为 学 术 文 章 交 流 和 圆 桌会 议 讨
予 以发 表 . 以期 引起 对 这 一 问题 更 深入 广 泛 的探 讨 。
作 为一 家 以城 市 为主 要 研 究对 象的 学术 刊 物 , 刊 愿 与 国 内外 城 市研 究 者 、 市 决 策 者 和 各 类 以城 市 为 研 究 本 城
对 象 的科 研 机 构 协 作 , 同为 中 国城 市的 可 持 续 发展 贡 献 力 量 。 共
自 U b n i 项 目 的 经 验 ” (A por t n f ra Sm p rpi i o ao
Ad a c d Re e r h i Ur a Mo e i g: Le s n vn e sac n bn d ln so s
并不具 备像 美 国一样 成 熟 的 城 市交 通 模 性 。在 中 国 , 类城 市 空 间 模 型 尚 处 于 初 期 阶段 , 然 有 着 广 阔 的 前 景 , 也 面 临 着 基 础 理 此 虽 但
论 、 据 整 合 等 方 面 的 挑 战 。2 1 年 8月 8日 , 华 大 学恒 隆 房 地 产 研 究 中心 主 办 了“ 市 空 间 模 型 及在 中 国 的 应 数 01 清 城 用” 术研 讨会 , 交流 城 市空 间模 型 方 面 最 新研 究 进展 , 讨 在 中 国研 究 和 推 广 城 市 空 间模 型 的 理 论 依 据 、 术 学 以 探 技 方 法 、 点 及 解 决 方 案 。 本 - 应 邀 参加 研 讨 会 。 经 与会 议 组 织 者 商 议 , 特 选 择 研 讨 会 部 分 论 文 宣 讲 学 者 的 论 文 难 T ' 】 现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文超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文超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综述王文超摘要:国外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历史渊源流长,成果丰富。

百余年来,国外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城市空间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本文从城市规划、哲学、地理学三个角度对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和梳理,旨在为国内规划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空间理论1 前言城市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容器和场所,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城市生产的效率与城市发展的趋势,基于此,从上世纪初开始,国外学者针对城市空间做了大量了研究与探索,积累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城市空间的演变不仅包含了城市的物质属性,还包含了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生态属性、文化属性等等。

因此哲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规划学者等多学科从多角度对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分类梳理,有助于全面了解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空间优化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石。

2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概述2.1 规划学家的主张城市规划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空间地域规划,这种规划亦称---实体环境规划。

百余年来,规划学者们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入手,积累出了丰富的空间规划理论。

2.1.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溯源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思索与研究。

主要可以从城市分散主义和城市集中主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空间集聚论的典型代表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建筑规划大师勒*柯布西耶,他主张城市应当向高空发展,通过建造高层摩天大楼的方式来增加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

分散主义理论恰恰相反,主张采取在城市外围建设若干个相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组成城市群;或是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若干可以分担著称人口与功能的新城或卫星城等。

这些分散主义的发展思想虽然在实践当中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但同时也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值得思考的方法路径。

2.1.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深化(1)沙里宁的有机疏散针对大城市在集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紧张等弊病,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对大城市空间进行“有机疏散”的思想: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不适宜在城市衰败地区发展的城市功能剔除出来,按照预定的计划,转移到更适合它们发展的地方去,将原先大块密集得不到保护的紧密地城区转变成松散的、能得到保护的社区单元,使得衰败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作者:夏艳婷,翟宁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8期[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形式。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诸如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等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所研究。

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国内众多学者认同把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综述,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并对其简要述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9106020202M75[作者简介]夏艳婷,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广西桂林,541004;翟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战略,广西桂林,541004[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45-0004城市空间结构是由诸多机制驱动形成的,而城市经济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动力。

在现代工业生产制度下,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的功能,进而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同时,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因为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具有相互制约的密切耦合关系,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功能和性质,而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反作用于城市产业要素的集聚,甚至影响着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路径。

所以,从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互动的视角剖析城市空间结构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一、国外相关研究西方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建立在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

早期的研究是以宗祠、广场、王府、市场等为核心的空间结构,主要以静态形式为主。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文献述评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文献述评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文献述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者的关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表以下的空间,包括地下建筑、地下交通、地下管网、地下采矿等各种地下设施。

与地上空间相比,城市地下空间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不受自然条件和城市规划限制、能够提供丰富的功能空间、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因此,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关于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者中,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研究热点。

一方面,有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的理论研究不断加深,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理念愈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如北京地下商城、上海地铁系统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资源。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环境的特殊性,包括地下水、地下岩层、地下气体等因素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影响。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和运营也需要加强,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运营体系,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资源和可能性。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内容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以期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转型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肯堂、戴士根,2004)。

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之后这项研究在美国、瑞典、联邦德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空间加快集聚。

通过对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段禄峰、张沛,2009)。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以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为代表,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古典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空间结构的演变(张沛,2006)。

1.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相关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

他以城市为中心,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同心环带,从内向外依次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精细城郊农业、林业、集约种植业、栅栏农业、粗放的三年轮作、牧业与粗放种植业,被称为“杜能环”(见图1)。

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建议

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建议

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城市规划研究领域,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因此,在选择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慎重考虑,下面给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城市更新与再生产城市更新与再生产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老旧区域更新、城市更新政策、城市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更新与再生产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更新实践,总结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探讨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生态规划、低碳城市建设、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总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三、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交通规划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交通规划实践,总结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

四、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区划、城市景观规划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空间组织模式,总结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演变规律,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策略。

五、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是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规划与社会公平、城市规划与社会包容、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10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10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87[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于成果应用的研究比较薄弱,其不足表现在研究成果多为总结性、描述性和一般性,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

寻求适宜于中国发展需要的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机制,是将来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

应积极探讨新的城市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从城市空间设计转向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开展城市空间规划的比较研究,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综述Progres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in China/He Zizha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nough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chievements. That lack is shown by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ore summing-up,descriptive and general researches tha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es.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urban space is to look for a structural growth pattern of urban spac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planning regulating mechanism.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new technical methods for urban spatial planning and star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hifting from the design of urban space to working out policies for urban space, so as to establish a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Urban space, Spatial planning, Research review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何子张[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7-0087-04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城市空间研究是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城市研究的成果无法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则说明其已经超过了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范围。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应⽤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1国内⽣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1.1王如松“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理论国内著名⽣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态城市进⾏了深⼊的研究。

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态学实质如表1所⽰。

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的中国⽣态城思想。

认为⽣态城市的建设要满⾜以下标准:●⼈类⽣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的⽣理需求和⼼理需求、满⾜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类⾃⾝进化的需要。

●经济⽣态学的⾼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最⼩⼈⼯维护原则:城市在很⼤程度上是⾃我维持的,外部投⼊能量最⼩;时空⽣态位的重迭作⽤: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然⽣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原则;共⽣原则:⼈与其它⽣物、⼈与⾃然的共⽣,邻⾥之间的共⽣;⾃净原则;持续原则:⽣态系统持续运⾏。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

认为城市⽣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

⽣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我调节能⼒的⽣态成熟度。

此外,还提出了⽣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了⼤量的理论研究,也进⾏了⼤量的实践,⽐较突出的有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市的⽣态城市规划等。

在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环保局发起了⽣态⽰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态城市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分析城市体系理论研究的意义,城市体系相关理论发展过程以及其研究核心转变进行综合性回顾。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群;都市圈
早期城市体系研究集中于空间组织结构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经济学家廖什创立的中心地理论,演绎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腹地市场等级(功能)联系规律。

此后,许多学者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实证探讨城市对其直接腹地经济的意义,一方面利用中心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开展了对城市中心性的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批发和零售业,空间流量,来度量中心性。

另一方面,认识到城市对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强度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城市与城市影响的边缘地带就可能成为城市间竞争腹地,探讨了城市联系的空间竞争。

在接下来的1950年代以至1960年代,“计量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相关空间分析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为城市空间体系研究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这时期,
城市体系研究思想产生,伴随运输与信息网络化带动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加强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郊区化与土地扩展明显,大城市在优区位快速聚集,城市群体的现象大规模出现。

日本学者狄更生和木内信藏更是提出了城市体系地域分异的三圈层学说,之后许多学者不断延伸与发展建立城市体系的圈层结构理论,戈特曼则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及区域空间组织发展理论,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

1970年代,学者开始强调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信与动态性研究。

利用居民出行流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群的两种等级水平,一个是大都市带水平控制整个城市地区,一个是城市水平对邻里地区的控制。

且着重分析了城市群的技术等级扩散,认为在大都市层面技术扩散处于较高等级据着循环优势。

希腊学者更是大胆预测世界城市群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

80年代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群郊区化扩散中出现相对集聚现象,空间形态由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形成边缘城市。

1990年代至今城市空间体系研究则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空间流与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特征研究。

城市地理学家着重利用空间流的变动来分析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地域演变,进而揭示其发展的空间规律。

区域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空间上体现为各种空间流,地区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通过人口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形式维持区域系统
的活力,其空间分布最直接反映区际经济社会联系特征。

第二,城市群空间通达性研究,通达性体现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经济社会,地理要素的空间范围重构表现出空间通达性的变化,通过通达性变动分析从交通网络与作用可进入性方面揭示地理空间经济联系特征成为运输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第三,城市群经济联系发展与交通运输网络结构研究。

认为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网络紧密相关,强调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城市群网络系统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主要从分析运输网络与城市群发展关系,探讨交通运输网络对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通过对交通运输网络结构的研究揭示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探讨。

第四,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比尔斯科特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化阶段。

演变机制主要集中于人口,产业等的郊区化,政府调控政策,技术进步,交通运输化等几个方面。

关于都市圈概念的界定,日本经济学家周牧之认为,关于大城市圈,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是通勤圈即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中心城市(都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一般采用通勤指标来划分都市圈。

周还认为,大城市群是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

日本学者富田和晓等人认为,从地理学的角度讲,都市圈指跨越都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

日本学者成田孝三认为,事实上随着圈这一概念被用
来泛指任意时空尺度的地域以后,都市圈这一术语也被用于泛指任意时空尺度的城市影响地域,都市圈主要指日常生活圈。

城市群的概念则最早于1957年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发展时提出,其以Megalopolis来表述城市群的概念,戈特曼发现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发达程度和集聚程度使得传统的农村和城市的概念已经难以描述其特征,另外这一城市区域的界线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划,故以认为城市群应作为美国东北沿海独一无二的城市化区域的名称,城市群并非是过分膨胀的单个大都市区或多个都市区的简单的量上的组合,而是有着质变的变化的全新的城市群体的有机整体,具有与其他城市现象所不同的本质特征。

姚士谋在其编著1992年的《中国城市群》中,将城市群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和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张京祥在《城镇群体组合空间》中则认为:城镇群体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密切社会、经济、生态联系而呈现出群体亲和力及发展整体关联性的一组地域毗邻的城镇。

作为中国现今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致力于城市体系的研究,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

以往学者们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认为城市群等同于都市圈;认为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低
于都市圈或认为数个都市圈构成一个城市群,二者是从属关系;认为二者是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分别代表日本和美国的城市体系发展模式。

近几年,学者通过不断总结研究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关系的认识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两者即非等同也非从属关系,应该看作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别。

一是空间形态的差异。

都市圈一般为单核心都市圈,但也有双核心都市圈,主要以点—线—圈式的空间结构布局。

点指城市,线是连接各点的交通干线,圈则是依据受中心城市影响的大小和距离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划分的核心区、边缘区,这类区域呈圈层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则比较不规则没有都市圈的层次分明,具有明显的多核心结构,城市群的多个中心城市沿轴线分布,在各中心城市之间存在很多过度带分布有许多农业经济,没有清晰的分层结构。

二是发展动力不同。

都市圈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最短的空间距离内实现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的对称,这实际上是规模经济的第四个层面,故都市圈理论的发展动力是规模经济,这里的规模经济不仅是供给方面的规模经济,更是空间范围所集聚的需求的规模经济,都市圈报酬递增来源于短距离内供需对称所带来的最低运费。

而城市群理论,集聚不仅产生规模经济,更主要是创新活动。

高度集聚使城市间各种流的快速流动,利于创新,为城市群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城市群中城市主要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是发展定位窘异。

都市圈经济趋向于内向型经济,各都市
圈相对独立,在都市圈中集聚了一套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完整的制造产业体系,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在都市圈层面对称,故以圈内贸易为主。

相比而言,城市群则属于外向型经济,通过其枢纽功能连接带动周遍区域,以其孵化器功能推动群内创新对其他区域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城市群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发展的枢纽,是连接国家内部网络和国际网络的枢纽,它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局限于城市群内部,而是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另外,城市群主导带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体系理论历经从早期主要致力于空间组织结构研究,着眼于单个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单个城市及其腹地纳入同一体系加以分析,以指导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

到在50年代以至60年代的“计量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分析手段得以迅猛发展,经济学家在新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将城市体系研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城市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以此带来的对区域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将城市体系研究由微观状态引入宏观分析框架,不在单纯致力于单个城市的建设及发展,而是从城市间协调发展入手来思考城市发展问题。

进入90年代,伴随区域经济学的不断分化以及城市体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体系理论在多元研究目的引导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由中期的宏观研究范畴回到微观框架下,侧重于不同要素流对区域的影响。

由此可见,城市体现理论有着同以往所不同的非线性的波浪状的发展方向,其各时期的发展受当时的社会经济目标约束,在不同的目标下理论研究将向着不同方向发展。

故下一阶段,理
论研究将向何方向发展还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将向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进步,以次来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宋保平,潘秋玲,王兴中.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突破性发展——评《中国的城市群》一书[J].人文地理, 1994,(09).
[2] 吴启焰.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03).
[3] 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1,(12).
[4] 姚士谋,陈爽,陈振光. 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J].城市研究,1998,( 06).
[5] 刘振新,安慰. 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
[6] 罗明义. 论城市圈域经济的形成规律及特点[J].思想战线,199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