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粒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A.Na+ B.Cl—C.O H—D.N2.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 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A.广口瓶B.细口瓶C.烧杯D.集气瓶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体B.食盐水C.海水D.汽油5.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6. 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
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7. 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则该粒子是()A. 阳离子B. 阴离子C. 原子D. 原子核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制备气体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高锰酸钾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9.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联系和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C.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10.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 B.30 C.55 D.8011.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Ce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相对原子质量140.1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13.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A.质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82615.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 同步测试.docx
第三、四单元同步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溶液所属类别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混合物、碘酒B.单质、液态氢C.化合物、生理盐水D.氧化物、白酒2.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米粥C.澄清石灰水D.冰水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小轿车为增强安全性配有安全气囊。
当车受到一定力量的撞击时,某些物质迅速分解,释放出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气囊弹出并迅速膨胀,以保护车上人员安全。
这种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硬水、水B.红磷、冰水混合物、干冰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6.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电光源C.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和潜水等D.氮气化学性质没有氧气活泼——光合作用原料7.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用红磷作反应物是因为它是固体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续继溶解任何溶质B. 所有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温来达到饱和状态C. 对将要成为饱和状态的溶液,只要蒸发溶剂一定能成为饱和溶液D. 当某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9.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10.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84页 附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测试题(全册共84页附答案)目录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题2氧气课题3制取氧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原子的结构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水的组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第2课时化合价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能量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黄瓜切成片 B.牛肉变臭C.菜刀生锈 D.面包发霉3.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4.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5.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 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 D.动植物呼吸7.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蒸发 B.燃烧,腐烂 C.熔化,发酵 D.发热,沸腾8.“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9.化学上把“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其他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其他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其他物质”是无毒、无害的物质C.“其他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一定不同D.“其他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10.“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独家(共23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 同步练习 汇总(含全册练习题)
(共23套)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1.1化学真奇妙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C. 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 黄山云海B. 徽州石雕C. 广德太极洞溶洞D. 阜阳剪纸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A. ①②③B. ②C. ①④⑤D. ③④⑤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0.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此时,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属于________ 变化.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14.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2)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它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水溶液显________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3)(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请写出1mol该物质与氢气化合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在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过程中,酒精分子的变化有何不同?(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16.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1)化学是在________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下列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a.遥测控制卫星的运行b.提供登月宇航员食用的纯天然食品c.制造卫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温隔热材料(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 (填序号).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
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化学知识,在这份练习题中,我们将综合运用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并完成以下题目。
一、选择题1. 某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氧化反应都涉及物质失去氧原子B. 氧化反应中的物质一定会发生氧原子的吸收C. 氧化反应中一定会产生氧化物D. 氧化反应中的物质既能失去氧原子,也能吸收氧原子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纯物质的是:A. 空气B. 硫磺C. 铝箔D. 砂糖3. 以下有关变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操作变量是科学家不可控制的变量B. 控制变量是科学家调控的变量C. 基准变量是科学家随意设定的变量D. 观察变量是科学家观察到的恒定的变量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物质的状态时,表示气态的符号是______。
2. 盲盒是一种流行的小玩意,包装中放了一些玩偶、道具等物品供购买者随机获得。
这个过程中的概率属于______。
三、解答题1. 铁锈是指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请写出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式是化合物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方法,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式,并举例说明。
3.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请写出硫酸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并描述实验步骤和原理。
五、应用题小明在家庭实验室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溶液的实验,他依次将10g食盐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10g。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是一次物质的_____。
2. 该溶液的浓度为______。
3. 溶液中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六、综合题请结合你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的原因:窗户上出现了水珠。
以上就是初三全一册鲁教版化学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每道题目,并准确地回答出来。
通过这些练习题,相信你们对化学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和考试的挑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含解析)一、单选题1.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实验室B.私自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2.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O3、CaCl2的混合物B.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C.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D.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3.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浓硫酸: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4.用托盘天平称取5.6克某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需要()A.继续添加药品B.减少砝码C.取走部分药品D.向左移动游码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花香四溢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7.下列实验仪器是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其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燃烧匙8.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方法的是()A.实验①:比较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实验②:探究燃烧的条件C.实验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D.实验④: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9.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纸张燃烧C.石蜡熔化D.食物腐烂10.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加入固体粉末二、多选题11.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研究分子的运动C.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2.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帮助人类研制电脑软件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10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得到20mL液体C.根据转化观: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根据结构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内质子数相同14.下列仪器中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燃烧匙B.烧杯C.量筒D.试管1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固体三、填空题16.现有如下仪器: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蒸发皿f.胶头滴管,请回答:①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②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③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④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⑤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____.⑥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17.用,,45.等数字填空:①用铁架台固定试管进行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_______处;②给试管内液体加热,应使试管与水平桌面成________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③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18.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前,他们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知道了蜡烛是一种有机物,它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为了证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将蜡烛点燃.②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他们发现干燥的烧杯壁出现了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③将一烧杯内壁涂上澄清的石灰水,然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19.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观察与思考】发现火柴梗的_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反思与结论】实验结论: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碳元素.2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A.电灯发亮B.镁条燃烧C.酒精燃烧D.白糖受热变成炭E.白糖熔化F.铜铸成铜器G.铜器生锈H.卫生球消失2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四、解答题2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23.请你说出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应用中的三大实例.五、实验探究题2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与元素化学性质亲密相关的是〔〕A. 质子数B. 核外电子数C. 电子层数D. 最外层电子数2.以下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A. 2OB. H2C. ND. Fe3.迷信家成功分解了第117号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
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A. 中子数B. 质子数C. 电子数D. 质子数和中子数4. 〝毒胶囊〞是以废弃皮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其中主要缘由是含有过量的元素〝铬〞,元素周期表中〝铬〞的信息如下图,从图中不能取得的信息是〔〕A. 质子数B. 元素符号C. 相对原子质量D. 毒性5.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罕见的稀土元素,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铈的原子序数是58B. 铈属于金属元素C. 铈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D.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6.无铅汽油普通是参与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为高辛烷值组分。
以下关于甲基叔丁基醚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甲基叔丁基醚属于无机物B. 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C. 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8.2%D. 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7.小明误把一氧化碳〔CO〕化学式写成〝Co〞。
请你找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①③④8.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 一定是单质B. 一定不是混合物C. 一定是纯真物D. 一定不是化合物9.在元素周期表的118种元素当中,唯有金子被我们人类一再选中作为货币流通.结合如图,以下对金的看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元素符号:AuB. 〝惰性〞金属之一,在普通环境中不易氧化C. 原子序数:79D. 相对原子质量:197.0g10.以下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镁mGB. 铝ClC. 银AgD. 氦he11.以下属于化合物的是〔〕A. O2B. P4C. C60D. CS2二、填空题12.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________;②氖气________;③水中氧元素为﹣2价________;④4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14.剖析图,回答以下效果.〔l〕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局部信息,镁元素属于________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C中x的数值为________ ;〔3〕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剖析,在B和D中,与镁元素相似的是________ ;〔4〕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反,那么D应该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 周期.1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氧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等质量的氧气和氮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________.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讨化学的工具。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燃烧铁生锈B. 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 冰雪融化食物腐烂D. 水的电解水的沸腾2.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宥化学变化的是()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C.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D.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成酒B. 气球爆炸C. 用活性炭吸附宥毒气体D. 湿衣服晾干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玻璃破碎C. 钢铁生锈D. 湿衣晾干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 看到耀眼的白光C. 宥白色固体生成D. 铝箔消失了6.下列说法你认爲错误的是()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宥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7.下列生活事例中, 产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功夫深, 铁杵成针B. 美酒开, 满屋飘香C. 春天到, 冰雪消融D. 佳节到, 焰火缤纷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 你认爲正确的一句是()A.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宥相同的质子数, 所以具宥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所以含宥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我国古代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棉纱织布C. 烧制陶瓷D. 冶炼金属10.下列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西瓜榨成西瓜汁B. 水加热成爲水蒸气C. 玉米发酵制成酒精D. 铝块压制成铝箔11.下列成语中, 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积水成渊C. 木已成舟D. 磨杵成针12.生活中常见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气球爆炸B. 高压锅爆炸C. 烟火爆炸D. 轮胎爆炸二、填空题13.物质的变化分________ 变化和________ 变化, 其中宥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________1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 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________ 等现象.15.在: 活性炭、氦气、一氧化碳、氮气、明矾、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②霓虹灯中充入的是________;③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④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⑤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⑥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16.化学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以及其对________的影响.17.液晶显示屏在显示字幕时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物理或化学).18.化学变化是宥________ 生成的变化.如煤的燃烧是________ 变化.三、解答题19.生活中发光发热现象很常见.它们既可能是化学变化, 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请各举一个例子.四、综合题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是利用其________性;(2)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是利用其________性;(3)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________性.(4)二氧化碳气体可灭火说明其具宥什么性质________;21.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我省多地宥效调整能源结构, 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与C相比, 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C二、填空题13.【答案】物理;化学;化学变化14.【答案】宥新的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15.【答案】活性炭;氦气;氮气;一氧化碳;金刚石;明矾16.【答案】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社会生活17.【答案】物理18.【答案】新物质;化学三、解答题19.【答案】解: 木炭燃烧宥发光、发热的现象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 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爲: 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四、综合题20.【答案】(1)吸附性(2)吸水性(3)还原性(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1.【答案】(1)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2)风1.2体验化学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A. 食盐B. 蔗糖C. 铁丝D. 石蜡2.下列宥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常温下, 蜡烛呈液态, 不溶于水B. 常温下, 蜡烛呈固态, 易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C.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蜡烛不能重新燃烧3.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宥二氧化碳, 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 宥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 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A. 收集气体并观察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 发现实验现象与预计的宥出入, 面对“异常”现象, 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 向老师请教B. 查找相关资料C. 放弃实验D. 再次实验6.宥一次上课时, 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 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做结论7.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 所以宥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 化学变化中一定宥新物质生成, 所以宥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宥机物都含碳元素, 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宥机物D.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 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8.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宥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同学们认爲它可能和铁一样, 宥磁性.在讨论时, 宥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 设计实验C. 观察D. 得出结论9.某些金属外观爲银白色, 同学们认爲它可能和铁一样, 宥磁性. 宥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 就“拿磁铁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 实验C. 观察D. 做出结论10.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 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 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 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 向老师请教B. 查找相关资料, 探究原因C. 认爲自己做错了, 继续做其它实验D. 反复实验, 并观察是否宥相同现象11.科学探究的意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宥效的学习方式.它包括: ①“建立假设”②“交流评价”③“获得结论”④“提出问题”⑤“收集证据”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④⑤①②③C. ④①⑤③②D. ①④⑤②③1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宥意义的选项是()A. 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宥硫酸生成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 探究铜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二、填空题13.化学真是太奇妙了, 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 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提出问题]聪聪在用水煮虾过程中发现,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色, 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聪聪想, 虾汤中这种红色物质会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聪聪猜想, 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 遇到酸或碱时, 颜色会发生改变., 验证聪聪的猜想.使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可能的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交流与反思]以上探究之旅, 对你宥什么启示: ________ .14.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一段时间后, 剩余固体成分可能宥________ 种情况, 选择一你的猜想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取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________ (填一种实验操作)并将________ 伸入试管中________你的猜想是正确的1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________ 这样几个环节.16.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宥许多实验, 爲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________(填“A”或“B”或“C”)归爲一类, 依据是②________.A B C D(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宥关, 如氯化铁、氯化亚铁,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爲+3、+2.汞元素的化合价宥+2、+1两种, 由此推测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爲①________, 化学式爲②________.17.小明和小刚在厨房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液体, 小明认爲“可能是白醋”.小刚说“可以闻一闻”.对于“可能是白醋”应该是科学探究中________ , 对于“闻一闻”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 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 取出一根火柴梗, 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 1~2s后取出, 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观察与思考】发现火柴梗的________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反思与结论】实验结论: ________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__ .探究二: 探究石蜡的成分.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 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 通入澄清石灰水,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________ ,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宥________ 和碳元素.三、实验探究题19.“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 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爲: ________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 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 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结果如下: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宥没宥影响呢?如果宥, 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________(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宥没宥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 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 其他条件也均相同)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 3% 5% 10% 15% 20% 25% 30%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反应后液体温度(℃)24 34 39 56 65 67 69 70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宥没宥影响呢?如果宥, 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________(3)还宥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并验证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人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2)点燃蜡烛, 观察到蜡烛火焰分爲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 石蜡中燃烧产物爲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题21.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 “瓶口宥白雾出现”, 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 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运用的是________法.(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 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运用的是________法.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C二、填空题13.【答案】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把红色的虾汤分成三份, 向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 向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与第三份进行颜色对比;加入酸或碱的两份虾汤的颜色可能发生改变;要像聪聪那样,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大胆猜想;(或猜想要宥一定的根据, 不能凭空想象;或要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来小心求证自己的猜想;或对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14.【答案】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锰酸钾、二氧化锰);加热;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或木条不复燃)15.【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16.【答案】C;探究物质的性质;氧化亚汞;Hg2O17.【答案】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18.【答案】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 燃烧充分;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三、实验探究题19.【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宥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 MnO2的用量越大, 反应越快(2)宥影响,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反应越快(3)MnO2颗粒大小会对反应速率宥影响;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 采用相同质量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做催化剂, 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MnO2颗粒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20.【答案】(1)小(2)a;外焰(3)水;二氧化碳四、综合题21.【答案】(1)观察;推理(2)归纳;演绎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态君山, 荷香天下”. 荷花盛开, 芳香四溢, 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宥间隔C. 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干冰B. 空气C. 海水D. 石油4.百花盛开, 阵阵花香, 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具宥一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宥一定的间隔5.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水变爲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B. 检查气密性C. 滴管用后不洗涤, 直接放回原瓶D. 塞紧橡皮塞7.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 属于纯净物的是()A.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 “卫岗”牌学生饮用奶C. 调味用的食醋D. 餐饮用的啤酒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铁锈B. 小苏打C. 汽水D. 石油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糖水B. 冰水混合物C. 空气D. 石油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B. 大理石C. 加碘食盐D. 食醋11.属于纯净物的物质是()A. 洁净的空气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 消毒酒精D. 生理盐水二、填空题1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 同学们已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铁路工人在铺设铁路时, 钢轨与钢轨之间留宥一定缝隙,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 静止一段时间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其原因是________ .13.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 的最小粒子.14. 将宥关分子的特征的编号, 填在对应的叙述后面: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________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 水变咸了(________ );③路过餐馆, 闻到酒菜香味( ________ );④木炭可以燃烧, 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________ ).A.分子很小B.分子间宥间隔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5.在水的沸腾和通电分解水两个实验中请从宏观和微观(原子和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它们的变化过程.(1)宏观: ________ ;微观: ________ ;(2)宏观: ________ ;微观: ________.16.“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经过50年的考证, 于2002年12月27日全面动工.这项世界创举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填“﹣多﹣少“);(2)宥关专家指出, “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其一、先节水, 后调水.如图________ (填代码)是节约用水的徽记;其二、先治污后通水.其三、先环保后用水.举出一个说明你环保行动的例子________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B中水面下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C中观察到烧杯内壁宥无色液滴, 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 倒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若该气体爲纯净物, 其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8.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 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 静置一会儿后, 采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爲了________;(2)操作过程中, 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 原因可能是________;(3)过滤后发现, 滤液仍浑浊,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4)改进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 他兴奋地宣布,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宥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_______ , 若要制取纯水, 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四、综合题1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造成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 说明________.(2)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里, 说明________.20.宥下列物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空):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石灰水⑤食盐水⑥二氧化碳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空):(1)属于纯净物宥________,(2)属于混合物宥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A5.【答案】A6.【答案】D7.【答案】A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B二、填空题12.【答案】铁原子之间宥间隔, 夏天气温高, 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13.【答案】化学性质14.【答案】B;C;C;D15.【答案】水沸腾是水由液态变爲气态, 物质种类没宥发生变化, 因此是物理变化;水沸腾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分子本身没宥发生变化, 因此是物理变化;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物质种类发生变化, 因此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因此是化学变化16.【答案】南方水量丰富, 北方水量较少;;D;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乱丢垃圾;生活废水不直接排入河水中;17.【答案】乙中液体变红;水面下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甲烷三、实验探究题18.【答案】(1)吸附杂质, 使悬浮物沉降;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2)滤纸没宥紧贴漏斗内壁, 中间残留气泡;(3)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不是纯水, 还含宥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四、综合题19.【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分子间宥间隔20.【答案】(1)①③⑥(2)②④⑤2.2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生石灰用做食品干燥剂B.氮气用于食品储藏的保护气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异味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物质在变化中会表现出来一些性质, 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木炭的稳定性B.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 氢气的可燃性D. 活性炭的吸附性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因爲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 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因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起到防腐作用, 所以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C. 因爲“洗洁精”宥乳化功能, 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 因爲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所以可用氮气在食品包装袋内防腐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5.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 水是乐山的灵魂, 我们应该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城市污水应该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C.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D. 水资源是宝贵的, 一定要节约用水6.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微粒观: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根据转化观: 锌和硫酸锌可以相互转化C. 根据结构观: 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D. 根据守恒观: 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 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爲20%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爲丙烷,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气体B. 着火点爲450℃, 易燃C. 沸点爲-42.1℃, 易液化D. 微溶于水, 可溶于乙醇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 且反应前后宥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A. C2H5OH+2O22CO2+3H2OB. C+2CuO 2Cu+CO2↑C. 2KMnO4K2MnO4+Mn2O+O2↑D. SO2+2NaOH=Na2SO4+H2O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共宥四种分子B.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该反应中生成物宥单质和化合物10.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 又属于氧化反应是()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D.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铁和钠的性质不同, 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 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 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性质不同, 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各项应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石墨做电极B. 用金属钨做灯丝C. 用一氧化碳作燃料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填空题13.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宥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从而区分各组物质.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1)冰和水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 ;(3)食盐和蔗糖________ ;(4)酒精和汽油________ .14.汽车尾气含宥CO与NO等宥毒气体, 其净化过程如下: ①在催化剂作用下, CO将NO还原成氮气并生成二氧化碳;②再通入过量的空气, 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试写出宥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15.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 可以表述爲: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析上述三句话, 可以得出结论: 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________ ,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________ .16.某同学爲了探究物质的性质, 以氧气爲例, 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 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 盖好玻璃片, 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 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瓶________ ;B瓶________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 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_______ .17.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 是因爲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 空气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2)爲了保护环境, 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 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 请解释这种做法宥利于节能的原因是________.(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第一单元达标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B)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物体的运动速度C.物质的制法和用途D.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2.在以下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C)A.冶炼金属B.大米酿酒C.用麻织布D.钻木取火3.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B)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物理变化B.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光能、热能、电能的释放或吸收D.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5.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气泡,那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6.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D)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7.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B)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8.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 mLB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胶头滴管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 .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都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操作错误的是( C )A .必须使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 .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为了防止试管里的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加热时竖立试管D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中液体的中下部加热10.下列给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B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2;②试管口向上、试管与桌面成45°角;③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3;④试管口方向随便选择;⑤加热时,先将试管在火焰上方移动,进行预热;⑥用酒精灯内焰加热;⑦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都可盛放液体进行加热。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单元测试题一步入化学殿堂(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A.高粱酿酒B.炸药开路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酒精挥发B.酒精燃烧C.沸水汽化D.水汽凝结3.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归纳总结D.得出结论4.以下是某学生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A.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C.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5.在镁条燃烧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A.燃烧匙B.酒精灯C.坩埚钳D.石棉网6.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C )7.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A.拿出实验室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C.放回原瓶D.倒入废液缸中8.下列实验项目所选取的仪器错误的是( A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用来量取液体——量筒D.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9.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化学做出的贡献的是( B )①地铁的铁轨②羽绒服的纤维面料③墙壁的涂料④酱油、醋等调料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当你进入实验室面对新的实验任务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B )A.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B.合作的同伴是否为自己的好朋友C.实验具体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实验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D.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 ,D.加块状固体) 12.(变式题)在实验操作练习中,王敏同学观察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D )①通过品尝某包白色固体是否有咸味确定其是不是食盐②取用锌粒时,直接将锌粒倒入手中③刷洗试管时,将试管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下水道④在进行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时,为使现象明显,应向盛有一粒锌的试管中多加稀硫酸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D.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14.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D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15.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
【同步专题】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1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1.1 溶液的形成知识梳理一、1、溶液的形成2.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一般为水)4.溶液的命名(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3)俗称:如糖水、白酒5、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透明(不一定无色)、混合物6、溶质或溶剂的判定①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③只要有水存在时,水是溶剂 (水溶液)④没有说明溶剂时,溶剂是水 (水溶液)二、溶液与浊液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如碘难溶于水(悬浊液),易溶于酒精(溶液)植物油难溶于水(悬浊液),易溶于酒精、汽油(溶液)取决于溶质的性质:如碘难溶于水(悬浊液),食盐易溶于水(溶液)蔗糖难溶于酒精(悬浊液),碘易溶于酒精(溶液)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乳化成细小的液滴而洗净 (乳化)酒精、汽油能溶解油污而洗净油污(溶解)四、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 NaOH 浓H2SO4有些物质溶于水吸收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 NH4NO3 NH4HCO3 (所有含NH4+的物质)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如 NaCl KNO3等五、溶液的意义: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加收化学反应速度(大大增加接触几率)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2.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3.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即变成纯水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洗洁精洗涤油污时发生了乳化作用4.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盛放某固体Y,胶头滴管中吸有水,挤压胶头滴管,使水滴入广口瓶。
2021年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 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付,232)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1.1 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D【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A项正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B项正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同物质中所贮存的能量是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C项正确;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绿色化学”提出,使化学工艺的生产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一些化学技术还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恢复被污染、破坏的环境,D项不正确。
答案选D。
2.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
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佩戴口罩 B.居家隔离 C.喷药消毒 D.开窗通风【答案】C【解析】佩带口罩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居家隔离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喷药消毒的过程中,药物能够将病毒灭活,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开窗通风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的蒸发水的凝固 B.海水制碱海水晒盐C.葡萄酿酒葡萄腐烂 D.火药爆炸车胎爆炸【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海水制碱》同步练习
11.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下列离子中的(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12.下列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K+、OH-、NO3-、H+
B.K+、Ag+、NO3-、Cl-
C.Ba2+、H+、Cl-、SO42- D.Na+、Ba2+、OH- 、NO3-
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 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 中的某一种
溶液。
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
NO3 Cl- SO42 CO32
-
-
-
Ba2 溶 溶 不 不
+
溶溶
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 Ca2 溶 溶 微 不
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 +
溶溶
的实验现象。
F是
。
Ag+ 溶 不 微 不 溶溶 溶
三、简答题 21.食盐和碱面,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 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 和结论。 (1)食盐和碱面
(2)酱油和黑醋 22.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 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 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TB:小初高题库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新鲁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8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8分 )1.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C.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D.“吹灭蜡烛”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2.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C.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3. 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4. 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火灾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KI )O 3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5. 下列几种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B.身上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D.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6. 下列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A.电线着火,应该马上用水浇灭B.夜晚天然气泄露,应立即开灯查找原因,防止天然气遇明火发生爆炸C.北方冬季燃煤取暖时,一定要在炉旁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卷II (非选择题)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60分 )7.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 (全书完整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燃烧铁生锈B. 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 冰雪融化食物腐烂D. 水的电解水的沸腾2.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C.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D.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成酒B. 气球爆炸C. 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D. 湿衣服晾干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玻璃破碎C. 钢铁生锈D. 湿衣晾干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 看到耀眼的白光C. 有白色固体生成D. 铝箔消失了6.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7.下列生活事例中,产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功夫深,铁杵成针B. 美酒开,满屋飘香C. 春天到,冰雪消融D. 佳节到,焰火缤纷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我国古代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棉纱织布C. 烧制陶瓷D. 冶炼金属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西瓜榨成西瓜汁B. 水加热成为水蒸气C. 玉米发酵制成酒精D. 铝块压制成铝箔1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积水成渊C. 木已成舟D. 磨杵成针12.生活中常见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气球爆炸B. 高压锅爆炸C. 烟火爆炸D. 轮胎爆炸二、填空题13.物质的变化分________ 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________1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________ 等现象.15.在:活性炭、氦气、一氧化碳、氮气、明矾、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②霓虹灯中充入的是________;③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④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⑤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⑥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16.化学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其对________的影响.17.液晶显示屏在显示字幕时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物理或化学).18.化学变化是有________ 生成的变化.如煤的燃烧是________ 变化.三、解答题19.生活中发光发热现象很常见.它们既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请各举一个例子.四、综合题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其________性;(2)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其________性;(3)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________性.(4)二氧化碳气体可灭火说明其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21.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C二、填空题13.【答案】物理;化学;化学变化14.【答案】有新的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15.【答案】活性炭;氦气;氮气;一氧化碳;金刚石;明矾16.【答案】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社会生活17.【答案】物理18.【答案】新物质;化学三、解答题19.【答案】解:木炭燃烧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四、综合题20.【答案】(1)吸附性(2)吸水性(3)还原性(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1.【答案】(1)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2)风1.2体验化学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A. 食盐B. 蔗糖C. 铁丝D. 石蜡2.下列有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B. 常温下,蜡烛呈固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3.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A. 收集气体并观察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与预计的有出入,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 向老师请教B. 查找相关资料C. 放弃实验D. 再次实验6.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做结论7.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8.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 设计实验C. 观察D. 得出结论9.某些金属外观为银白色,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 就“拿磁铁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 实验C. 观察D. 做出结论10.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 向老师请教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D.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11.科学探究的意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包括:①“建立假设”②“交流评价”③“获得结论”④“提出问题”⑤“收集证据”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④⑤①②③C. ④①⑤③②D. ①④⑤②③1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A. 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 探究铜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二、填空题13.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提出问题]聪聪在用水煮虾过程中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色,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聪聪想,虾汤中这种红色物质会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聪聪猜想,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时,颜色会发生改变.使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可能的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交流与反思]以上探究之旅,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 .14.加热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有________ 种情况,选择一你的猜想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取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________ (填一种实验操作)并将________ 伸入试管中________你的猜想是正确的1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________ 这样几个环节.16.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________(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___.A B C D(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氯化铁、氯化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汞元素的化合价有+2、+1两种,由此推测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①________ ,化学式为②________.17.小明和小刚在厨房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认为“可能是白醋”.小刚说“可以闻一闻”.对于“可能是白醋”应该是科学探究中________ ,对于“闻一闻”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观察与思考】发现火柴梗的________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反思与结论】实验结论:________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__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________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和碳元素.三、实验探究题19.“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条件也均相同)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 3% 5% 10% 15% 20% 25% 30%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反应后液体温度(℃)24 34 39 56 65 67 69 70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并验证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题21.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C二、填空题13.【答案】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把红色的虾汤分成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向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第三份进行颜色对比;加入酸或碱的两份虾汤的颜色可能发生改变;要像聪聪那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大胆猜想;(或猜想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凭空想象;或要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来小心求证自己的猜想;或对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14.【答案】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锰酸钾、二氧化锰);加热;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或木条不复燃)15.【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16.【答案】C;探究物质的性质;氧化亚汞;Hg2O17.【答案】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18.【答案】a;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燃烧充分;水和二氧化碳;氢元素三、实验探究题19.【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3)MnO2颗粒大小会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相同质量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MnO2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20.【答案】(1)小(2)a;外焰(3)水;二氧化碳四、综合题21.【答案】(1)观察;推理(2)归纳;演绎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态君山,荷香天下”. 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有间隔C. 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干冰B. 空气C. 海水D. 石油4.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5.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B. 检查气密性C. 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放回原瓶D. 塞紧橡皮塞7.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 “卫岗”牌学生饮用奶C. 调味用的食醋D. 餐饮用的啤酒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铁锈B. 小苏打C. 汽水D. 石油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糖水B. 冰水混合物C. 空气D. 石油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B. 大理石C. 加碘食盐D. 食醋11.属于纯净物的物质是()A. 洁净的空气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 消毒酒精D. 生理盐水二、填空题1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铁路工人在铺设铁路时,钢轨与钢轨之间留有一定缝隙,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静止一段时间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原因是________ .13.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 的最小粒子.14. 将有关分子的特征的编号,填在对应的叙述后面: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________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________ );③路过餐馆,闻到酒菜香味( ________ );④木炭可以燃烧,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________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5.在水的沸腾和通电分解水两个实验中请从宏观和微观(原子和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它们的变化过程.(1)宏观:________ ;微观:________ ;(2)宏观:________ ;微观:________.16.“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经过50年的考证,于2002年12月27日全面动工.这项世界创举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填“﹣多﹣少“);(2)有关专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其一、先节水,后调水.如图________ (填代码)是节约用水的徽记;其二、先治污后通水.其三、先环保后用水.举出一个说明你环保行动的例子________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B中水面下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C中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若该气体为纯净物,其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8.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4)改进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四、综合题1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造成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说明________.(2)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里,说明________.20.有下列物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空):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石灰水⑤食盐水⑥二氧化碳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空):(1)属于纯净物有________,(2)属于混合物有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A5.【答案】A6.【答案】D7.【答案】A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B二、填空题12.【答案】铁原子之间有间隔,夏天气温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13.【答案】化学性质14.【答案】B;C;C;D15.【答案】水沸腾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物质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物理变化;水沸腾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物理变化;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物质种类发生变化,因此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因此是化学变化16.【答案】南方水量丰富,北方水量较少;;D;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乱丢垃圾;生活废水不直接排入河水中;17.【答案】乙中液体变红;水面下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甲烷三、实验探究题18.【答案】(1)吸附杂质,使悬浮物沉降;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2)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残留气泡;(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不是纯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四、综合题19.【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分子间有间隔20.【答案】(1)①③⑥(2)②④⑤2.2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生石灰用做食品干燥剂B.氮气用于食品储藏的保护气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异味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物质在变化中会表现出来一些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木炭的稳定性B.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 氢气的可燃性D. 活性炭的吸附性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C.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氮气在食品包装袋内防腐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5.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水是乐山的灵魂,我们应该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城市污水应该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C.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D. 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6.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以相互转化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气体B. 着火点为450℃,易燃C. 沸点为-42.1℃,易液化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A. C2H5OH+2O22CO2+3H2OB. C+2CuO 2Cu+CO2↑C. 2KMnO4K2MnO4+Mn2O+O2↑D. SO2+2NaOH=Na2SO4+H2O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B.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10.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D.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铁和钠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 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各项应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石墨做电极B. 用金属钨做灯丝C. 用一氧化碳作燃料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填空题13.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1)冰和水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 ;(3)食盐和蔗糖________ ;(4)酒精和汽油________ .14.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①在催化剂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氮气并生成二氧化碳;②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15.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析上述三句话,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________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________ .16.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瓶________ ;B瓶________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_______ .17.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空气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________.(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共8套)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基础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应,否则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较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基础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调节平衡螺母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为了避免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则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故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B.②④C.③④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故选:B.【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故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 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故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部分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本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应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本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则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利于身体健康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实验室用蒸馏和过滤的方法都能使硬水软化D.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考点】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难度】易【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进行解答;B、根据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进行解答;C、根据使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进行解答;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宜长期饮用蒸馏水,故错误.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所得的水不是纯水,故错误.C、使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D、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并能起到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故正确.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净水的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2.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1.1化学真奇妙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西瓜榨汁C. 食品腐烂D. 灯丝熔断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铁铸成锅B. 葡萄酿成酒C. 木柴燃烧D. 面包发霉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B. 花香四溢C. 投鞭断流D. 钻木取火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 黄山云海B. 徽州石雕C. 广德太极洞溶洞D. 阜阳剪纸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A. ①②③B. ②C. ①④⑤D. ③④⑤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食物腐败C. 植物光合作用D. 酒精挥发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煤气燃烧C. 石蜡熔化D. 大米酿酒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属于________ 变化.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14.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2)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 它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该水溶液显________ 性,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3)(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L同一主族,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 请写出1mol该物质与氢气化合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用M单质作阳极, 石墨作阴极, 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 生成难溶物R, 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在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过程中, 酒精分子的变化有何不同?(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16.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今,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 你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1)化学是在________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下列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a.遥测控制卫星的运行b.提供登月宇航员食用的纯天然食品c.制造卫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温隔热材料(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 (填序号).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 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 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A、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C、食品腐烂发热, 发生的是缓慢氧化, , 属于化学变化D、灯丝熔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A错.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B错.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只是将其切开,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C错.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有酒精等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故D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 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答案】A【解析】【解答】A、铁铸成锅的过程中只是铁的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A符合题意;B、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B不符合题意;C、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C不符合题意;D、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4.【答案】D【解析】【解答】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是物理变化, 错误;B、花香四溢是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形成的, 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是物理变化, 错误;C、投鞭断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错误;D、钻木取火中有燃烧现象, 是化学变化, 正确。
故答案为:D 。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钻木取火, 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5.【答案】C【解析】【解答】A、黄山云海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B、徽州石雕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C、广德太极洞溶洞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D、阜阳剪纸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答案】C【解析】【解答】①粮食酿成酒为化学变化;②有的爆炸为化学变化, 如燃烧引起的爆炸, 有的爆炸为物理变化, 如气球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为物理变化;④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化学变化;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为化学变化;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为物理变化;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7.【答案】D【解析】【分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8.【答案】C【解析】【解答】解:A、火箭发射中, 燃料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B、节日焰火, 火药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C、风力发电后, 还是风, 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正确;D、葡萄酿酒, 酒是新物质, 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9.【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铁锅生锈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煤气燃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石蜡熔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大米酿酒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解答】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其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A、在铁锅生锈过程中, 铁、氧气、水变成了铁锈, 有新物质生成, 是化学变化, 所以不符合题意;B、在煤气燃烧过程中, 一氧化碳和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生成, 是化学变化, 所以不符合题意;C、在石蜡熔化过程中, 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 所以符合题意;D、在大米酿酒过程中, 糖类变成了酒精, 有新物质生成, 是化学变化, 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 是考查的热点之一, 正确理解定义, 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二、填空题10.【答案】气泡;带火星木条;带火星木条复燃;燃着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燃;验纯;水氢气+氧气【解析】【解答】解:电解水时要记住:“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即正极产生氧气, 负极产生氢气, 验证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能够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证氢气用燃着的木条, 能够燃烧, 并且发出淡蓝色火焰, 说明是氢气.故答案为:气泡;带火星木条;带火星木条复燃;燃着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燃;验纯;水氢气+氧气.【分析】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 要根据二者的特性来判断, 验证氢气用燃着的木条, 验证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 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答案】物理;化学【解析】【解答】白糖慢慢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白糖会逐渐变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12.【答案】②⑤;④;①⑥;③⑦⑧⑨【解析】【解答】健康问题是指与人体有关的问题例如开发新型高效药品、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能源问题是与人类使用有关的原料、能源有关的问题例如氢能、核能、太阳能、化石燃料等;粮食问题是指与粮食生产有关的问题, 例如化肥、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等都与粮食有关;环境问题是指与环境污染与保护有关的问题.例如研究快速降解塑料, 减少了白色污染问题, 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 不污染环境;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对环境无污染;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 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 会减少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保护了环境, 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也保护了环境.故答案为:(1)②⑤;(2)④;(3)①⑥;(4)③⑦⑧⑨.【分析】根据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的本质区别来考虑本题.13.【答案】不变;获得;加快;物理;变;化学【解析】【解答】蔗糖受热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本题:不变.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的速率加快.故填:获得;加快;物理.蔗糖受热变成黑色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变化.故填:变;化学.【分析】可以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正确的判断变化的类别.三、实验探究题14.【答案】(1)Al>C>N>O>H(2)NH3+HNO3=NH4NO3;酸;NH4++H2O⇌NH3·H2O+H+(3)H2SeO4Se(S)+H2(g)=H2Se(g);;△H=+29.74KJ/mol(4)Al+3HCO3﹣﹣3e﹣=Al(OH)3↓+CO2↑(或Al﹣3e﹣=Al3+、Al3++3HCO3﹣=Al(OH)3↓+CO2↑);;2Al(OH)3Al2O3+2H2O【解析】【解答】(1)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碳、氮、氧、氢, H的原子半径最小,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所以X是氢、Y是碳, Z是氮、L是氧、M是铝;C、N、O位于同一周期,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N >O, Al的原子半径最大, 则有Al>C>N>O>H,故答案:Al>C>N>O>H.(2)X是氢, Z是氮, 所以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是NH3 , Z的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硝酸, 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硝酸铵在水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氨水, 所以溶液呈酸性;故答案:NH3+HNO3=NH4NO3;酸;NH4++H2O⇌NH3. H2O+H+(3)硒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 吸热△H为正, 生成1mol态氢化物时吸收了29.74, 故答案:H2SeO4Se (S)+H2(g)=H2Se(g);△H=+29.74KJ/mol(4)因M为铝, 则M单质作阳极, 铝失去电子, 在NaHCO3溶液作电解液时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在阳极反应, 其反应为Al+3HCO3﹣﹣3e﹣=Al(OH)3↓+CO2↑ (或Al﹣3e﹣=Al3+、Al3++3HCO3﹣=Al(OH)3↓+CO2↑), 则R为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 其反应为2Al(OH)3Al2O3+2H2O,故答案为:Al+3HCO3﹣﹣3e﹣=Al(OH)3↓+CO2↑(或Al﹣3e﹣=Al3+、Al3++3HCO3﹣=Al(OH)3↓+CO2↑);2Al(OH)3Al2O3+2H2O【分析】(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和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碳、氮、氧、氢分析;(2)根据X根据原子数写化学式, 再由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最高化合价, 然后书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 利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来分析生成1mol硒化氢的反应热解答;(4)根据电解原理及信息生成难溶物R, 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来解答.四、解答题15.【答案】解:(1)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 是酒精分子运动的结果, 酒精分子本身没变化, 只是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酒精的分子破裂成碳、氢、氧原子, 碳、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由于分子是运动的,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夏天温度比冬天高, 水分子运动的就越快.所以, 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故答为:(1)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没有变化.酒精燃烧是酒精分子破裂, 碳、氢、氧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酒精分子发生了变化;(2)分子是运动的,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夏天温度比冬天高, 水分子运动的就越快.【解析】【分析】(1)从分子本身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析.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其它的分子;(2)根据分子是运动的,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分析.五、综合题16.【答案】(1)分子、原子(2)bc(3)AB【解析】【解答】解:(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故填:分子、原子;(2)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性质等, 不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 故选bc;(3)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 属于混合物;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 属于混合物;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 属于纯净物.故选:AB.【分析】(1)根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进行解答;(2)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判断;(3)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判断.17.【答案】(1)④(2)①(3)②(4)③(5)⑤【解析】【解答】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 具有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