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汾河绽新颜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践
汾河流域生态治理现状及修复措施
降、 水体污染 、 植被退化 , 流域 生 态 环
境 受 到 了极大 破 坏 为从根 本上 解决 汾河 流 域 生 态 问题 , 山西省委 、 省 政 府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战 略部 署 . 牢 固树立 “ 山水林 田 湖 系统 治理 ” 理念. 从 全 省经 济总 量最 大、 人 口集 聚最 多 、 生态 环境 最 弱 的汾 河 流域人 手 . 2 0 1 5年 l 0月启 动了第 五 次 汾河流 域生 态修 复工程 . 突出“ 综 合 治理 、 自然 修 复 ” , 力争 通 过 5年工 程
日.汾 河 流域 生 态 修 复 治 理 工 程启
第 四次 治 理 . 实施 了“ 千 里 汾 河
域 生 态修 复 与保 护条 例 ( 草案 ) 》 进 行
初审。 2 0 1 7年 1 月 1 1日. 省十 二届 人 大 常 委会 第 三 十 四次 会议 通 过 了《 山 西 省 汾 河 流 域 生 态 修 复 与 保 护 条
市2 7个 县 近年 . 随着经 济社 会 特别
2 . 修复现状及成效
( 1 ) 强化 顶 层 设 计 。 构 建 三 位 一 体 治 理 格 局
2 0 1 7年 上半 年 完工 蓄水 : 汾河 中段世 泰湖 1 2 0 0亩 ( 1亩 = 1 / 1 5 h m2 ) 的滩 涂 湿 地每 年补 给地 下水 资 源约 6 0万
8 2 . 2 k m 的 汾 河 中 游 核 心 区 干 流 蓄 水
建设 、 1 0年 自然 修复 , 使汾 河流域 生态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生态修复总体思路探析
14 0m 左右ꎬ 到 2004 年临汾盆地地下水位持续降
1 概况
低到 82 0m 左右ꎬ 地下水位降幅达 68 0mꎮ 主要是
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ꎬ 被誉为母亲河ꎮ 临
地下水抽采的过多ꎬ 补给的过少和保护不够三大因
素ꎮ ①地下水开采量增加ꎮ 改革开放以后ꎬ 随着国
汾市属汾河中下游地区ꎬ 境内汾河长 161 5kmꎬ 约
汾河两岸修建的堤防间距在 2 0 ~ 3 0kmꎬ 随着经
的支流浍河ꎬ 流域面积为 2060km ꎮ
2
济社会的发展ꎬ 两岸的水域、 湿地被改造为良田或
临汾市汾河流域属汾河中下游ꎬ 流域内地势北
高南低ꎬ 山区面积大于平川ꎬ 约占 68% ꎬ 境内林
被村镇扩张挤占和压缩ꎬ 汾河宽度被压缩到只有
地面积较少ꎬ 约为 1629km ꎬ 复盖率为 16 1% ꎬ 总
地表径流量持续变小ꎬ 水域面积不断缩小ꎬ 植被破
坏退化加剧、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ꎬ 以及河流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ꎮ
2 1 地下水位持续降低
自 1970 年 以 来ꎬ 临 汾 盆 地 地 下 水 位 平 均
32
收稿日期: 2020 ̄03 ̄24
E ̄mail: 1074610054@ qq com
植被覆盖逐步降低、 水土流失随之加剧、 湖泊面积
析ꎬ 1979 年之前年均降水量 555 7mmꎬ 年均径流
逐步湮没、 水旱灾害的频次增加ꎮ 现在汾河流域生
量 10 43 亿 m3 ꎻ 1980—2000 年 年 均 降 水 量
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流域地下水位持续降低ꎬ
516 5mmꎬ 年均径流量 7 58 亿 m3 ꎻ 2001—2017 年
大ꎬ 蒸发能力强ꎬ 水面蒸发量在 900 ~ 1100mm 以
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
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一、前言市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此次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尽可能减少治理和修复成本,使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二、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1. 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逐步恢复流域的植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流域内的土壤流失。
2. 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内的河道、沟渠、滩区等进行整治,保持其良好的水土流失控制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3. 土壤改良措施:通过施加有机肥、改良土壤物理性能和结构等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水能力,并减少水土流失现象。
三、水体净化工程1. 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通过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等方式,逐步恢复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中的污染源。
2. 农业源污染控制:对农业生产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农药等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3. 工业废水净化:通过升级现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和新建相关设施,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处理效果和管理水平。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1. 水生生物保护和修复:通过加强汾河上游和下游的保护,恢复江豚和鲟鱼等绝灭或濒危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2. 水域湿地生态修复: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修复湿地生态,使其恢复到自然状态,保持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
3. 生态旅游开发工程: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逐步征服当地居民,从而增加靠近流域的农村地区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五、总结为了保护市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加强治理与修复活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汾河流域土壤、水、植被、气候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措施。
以上方案只是治理和修复之一,下一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采取适合当地的治理方案,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最新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最新1.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汾河沿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河岸塌陷、野生动植物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汾河生态系统,制定最新的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汾河流域的研究背景入手,介绍汾河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并介绍生态修复后的预期效果。
最后,对生态修复施工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 汾河生态系统现状与问题2.1 汾河流域的研究背景汾河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山西省的母亲河流。
多年以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水质污染、河岸塌陷、湿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已成为该地区关注的焦点。
2.2 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2.2.1 水质恶化由于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汾河的水质恶化严重。
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导致水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2.2 河岸塌陷河岸的破坏与工业、农业活动密切相关。
不合理的河岸管理和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河岸的塌陷,威胁到沿岸农田、村落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汾河流域的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但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活动,湿地退化现象逐渐严重。
湿地退化不仅影响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也影响了汾河的水文循环和水质净化功能。
3. 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3.1 生态修复的目标3.1.1 恢复水质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水体的净化处理,改善汾河的水质,并恢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3.1.2 修复河岸采取合理的河岸管理措施,预防河岸塌陷,恢复河岸的稳定性,并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通过植物恢复、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措施,促进湿地的恢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3.2 生态修复的原则3.2.1 依法依规生态修复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过程必须合法合规进行。
3.2.2 综合施策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包括生态工程、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综合施策才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汾河治理实践报告
汾河治理实践报告1. 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逐渐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治理水资源成为各国重要的工作之一。
汾河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汾河流域的水资源,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报告将对汾河治理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2. 汾河水质改善措施为了改善汾河的水质,相关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2.1 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汾河流域的重点城市和工业园区,新建了多个污水处理厂。
这些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排放水质。
同时,还建设了配套的污水管网,将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水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了直接排放。
2.2 农村污水治理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相关部门在汾河流域的农村地区推广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模式。
该模式将农村地区的污水集中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再进行排放,提高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
2.3 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汾河流域的一些受损生态区域,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
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湿地恢复、植被覆盖恢复、河道整治等措施。
通过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3. 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汾河流域的水资源,相关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3.1 水资源调控根据汾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制定了水资源调控方案。
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保障流域内各个地区的用水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水资源监测建立了汾河流域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水量等参数。
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和水量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3.3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汾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严禁乱倒废水、乱排污染物等行为。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保护汾河流域的水资源。
4. 汾河治理效果评估针对汾河治理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从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两方面进行评估:4.1 水质改善效果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和水质评价标准,对汾河流域的水质进行评估。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25•【字号】晋政办发[2008]59号•【施行日期】2008.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5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2008〕9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请认真传达贯彻,抓紧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省委、省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机遇,提出重点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任务,并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作了郑重承诺。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涉及水利、环保、林业、农业、建设、国土、煤炭、焦化、化工、冶金、造纸、引黄、扶贫等十多个行业和全省6市40个县(市、区),是目前我省跨越区域最大、实施内容最多、受益面积最广的综合性工程,是实现山西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蓝天碧水战略的重点示范性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在山西境内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工程的实施,不仅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而且对全国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为实施好这一工程,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实施目标与实施重点(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全局。
从完成蓝天碧水战略任务的高度,围绕全面建设和再现汾河流域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构建和谐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目标,针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能宽则宽,能弯则弯,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治理修复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宏大实践
SHANXI WATER RESOURCES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宏大实践◎杜向润,张建龙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流域面 积39 471 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流域范围涉及 9市51县,干流全长716 km,自北向南纵贯6市27县。
流 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历来是山西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汾河孕育了三晋文明,承载了 三晋悠久历史,以其博大、宽广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 一代山西儿女。
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 长,流域内用水量持续增加,加之煤炭开采、植被退化 对水资源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解决汾 河的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先后组织了四 次大规模治理。
2008年以来实施的“千里汾河清水复 流工程”,实施了调引客水、污染防治、源头及干流两 侧污染企业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汾河干流全年不断 流,流域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但流域生态环境仍未根 本性好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依然严峻。
一是水资源过 度开发;二是地下水位回升速度不快、幅度有限;三是 泉域内岩溶水超采,重点保护区内仍有煤矿开采活 动;四是水域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削弱对地下水的补 给;五是高郁闭度的森林植被面积少,涵养水源能力 弱,大部分一级支流断流;六是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 加,面源污染不断加剧,部分支流河床内垃圾倾倒严 重,地下水质日益恶化。
上述问题相互影响,互为因 果,恶性循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 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 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路、新举措,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方略。
针对汾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山西省委、省政 府高度重视,在多次现场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大战略工程,要求通 过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坚持节水优 先,保护优先,以自然修复为主,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用工程措施促进自然修复,用人工修复促进大自然进 人良性循环,把“海绵城市”延伸到“海绵流域”,使汾 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一)水土流失严重
汾河流域忻州段位于宁武、静乐两县,流域面积3441平方公里。境内山多川少,沟壑万千,土地贫瘠,植被覆盖度小,水土流失面积2692.19平方公里,占汾河流域总面积的78.2%。按地形地貌划分为三大类型区,即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阶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形支离破碎、起伏不平。沟壑密度大,地表植被差,地表为黄土覆盖,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该区总面积846.8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静乐县),占流域总面积的26.9%。流失面积840.95平方公里,占本区域内总面积的99.3%。该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7101吨/平方公里;在本区域内沟缘陡坡地侵蚀模数为7000-10000吨/平方公里;占本区域内44%以上的沟谷地,地形复杂,多为35°以上的坡沟、悬崖,常出现崩塌、溜泻等重力侵蚀现象,本区域侵蚀模数多在10000吨/平方公里以上。土石山区,山坡陡峭,石厚土薄,岩石裸露。该区总面积1914.4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60.82%。水土流失面积1698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77.3%。该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500吨/平方公里,侵蚀总量为457.4万吨。黄土丘陵阶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川及盆地区域,地面起伏不大,但有些地方冲沟正处于发育期。另外,该区阶地区是河两岸延伸沟壑区,它具有其本身特点,又有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共性。该区为流域内主要产粮区,生产条件较好,其水土流失方式主要以洪水冲刷蚕食,使之产生坍塌为主;该区总面积387.4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2.3%。其流失面积363.7平方公里,占该区面积的93.88%。该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7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冲毁农田,剥蚀土壤、减低肥力,而且容易造成水库泥沙淤积、自然河道堵塞,导致生态失衡。
山西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与对策探讨
3 汾 河 中下 游 流 域 主 要 生 态 问题
31 河 水污 染严重
生态健康 。因此 , 山西省委 、 省政府提出了“ 千里汾 河, 清水复流” 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战略工程。 从“ 生态治河” 的理念出发 , 汾河生态修复应立 足河 流生 态 系统现 状 , 建设 必要 的辅 助人 工措 施 , 最
孕 育 了灿 烂 的 三 晋 文 明 ,被 山 西 人 民亲 切 地 誉 为
“ 亲河 ” 母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和 经 济 结 构 的 不 断 调 整 , 河流 域 面 临着 人 口 、 源 、 境 与经 济 社 会 汾 资 环 发展 的巨 大压 力 , 济 社会 的可 持 续发 展 和 和 谐 社 经 会 的 构 建 必 须 依 托 于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和 汾 河 的
山西汾河流域 生态修复技术与对策探讨
王健 陈 晓 东
(. 1山西省水利厅汾河 中下游水务管理局 , 山西太原 0 00 ;. 3 0 2 2沈阳环境科学研究 院, 辽宁沈 阳 10 1 ) 10 6
摘 要: 汾河流域近年 来污染严重 , 污染治理和生态修 复 已引起 高度重视。通过对汾河中下游流域存在问题 的分析和 以人 其 工湿 地 为 主 的 生 态修 复技 术 的 概 述 , 出汾 河 流 域 的 污 染 治理 和 生 态修 复 的 对 策 。 提 关键词 : 污染 治 理 ; 态修 复 ; 河流 域 生 汾
大 限度地 发挥 生态 系统 自我修 复功 能 ,使其 具有 健 康性 和可 持续性 的综 合设 计理念 。
汾河 中下游 流经 太原 、 临汾等 大 中城 市和古 交 、
介休 、 霍州等工矿城市 , 每年接纳的污废水量达 3 3 . 3 亿 t占山西省 排污 量 的 4 %。20 , 8 0 0年 山西省 水环 境
汾河治理实践报告
汾河治理实践报告引言汾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一条河流,流经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山西省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汾河的水质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处于较差的状态。
为了改善汾河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山西省政府于xxxx年启动了汾河治理实践项目。
治理目标汾河治理实践的目标是实现汾河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的标准,恢复汾河流域的生态功能,提升汾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水平。
治理方案为了实现治理目标,汾河治理实践项目提出了以下主要方案:水源保护汾河治理实践项目从源头保护入手,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 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开发活动; - 强化水源地巡查和监测,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
水污染治理针对汾河水体的污染问题,汾河治理实践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 建设和改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 河道整治,清理河道内的垃圾和污泥; - 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管理和监测,提高企业自我治理和减排能力。
水生态修复为了恢复汾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功能,汾河治理实践项目进行了水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包括: - 河湖湿地的恢复和保护; - 植树造林,恢复河岸带的植被; - 开展水生态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实施情况自xxxx年启动以来,汾河治理实践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成效包括: - 汾河流域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有所改善; - 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水源地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减少; - 河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河道环境得到改善; - 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见效,湿地面积逐渐恢复。
然而,汾河治理实践项目还面临一些挑战: - 河流污染仍然严重,水质改善工作仍需加强; - 水源保护工作需要加大力度,防止违法开发活动; -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存在污水直排现象; - 河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治理力度。
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
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1.12•【字号】•【施行日期】2017.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2017年1月11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范流域内开发、利用、建设等活动,实现汾河流域生态良好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汾河流域,是指汾河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以及出露带在流域范围内的岩溶泉域、跨流域向汾河补水的水源和输水工程沿线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汾河流域内生产、生活、生态修复与保护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在汾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科学修复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专项资金,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机制,协调和解决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立河长,实行河长负责制,逐级落实本行政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行目标责任制。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目标任务应当逐年分解落实,其完成情况应当纳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第九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
第十条对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山西水利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柴向斌(山西省汾河流域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02)[摘要]随着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以汾河流域为单元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治理发挥着突出作用。
文章阐述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目标,并结合当前汾河流域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加生态补水、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加强水污染防治等综合治理建议,可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对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修复;保护治理;汾河流域[中图分类号]TV21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9)09-0029-022016年4月,水利部、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提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目标为通过建设和自然修复总计15年,构建“两山两盆一河”发展格局,重现汾河水系大河风光,将汾河建设“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
与以往历次汾河治理不同,本轮治理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更加突出以汾河流域为单元的生态修复及保护系统治理。
1流域概况汾河发源于宁武县境内管涔山,是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被称为山西的“母亲河”,干流全长716km ,自北向南纵贯6市27县。
汾河流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流域面积39471km 2,南北长412.5km ,东西宽188km ,范围涉及全省9市51县。
2流域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建国以来,山西省先后在流域范围内实施了四次大规模汾河流域治理:一是汾河干流水库、枢纽水闸、支流水库及流域内自流灌区等以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为目的的骨干性工程;二是在流域内大规模开展打井抗旱、山区新建淤地坝等开发利用地下水及控制水土流失为目的的多点工程;三是汾河干支流河道修建堤防等建设防洪体系为目的的堤防主体工程;四是如清水复流工程等以解决汾河干流断流问题为目的的引调水工程。
临汾市汾河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实施效果
径流减少、河床淤积、主槽萎缩以及河道 内人为大量设障 ,堆
放垃圾 ,各类阻水建筑物不断增多 ,大范围的围垦河滩地等现 象使行洪能力大为减少 ,壅水、洪水缓慢下泄将大大地增加河 道堤 防的压力;( 5 )沿河泵站取水 口不是因河道采砂导致河道 下切 ,就是 因河道淤积严重 ,或者是主河槽偏移 ,造成取水困 难 ;( 6 ) 本流域干旱少雨缺水 , 生态环境 自身维持平衡能力差 , 在承受人类活动 的作用和影 响上 ,表现 出更大的脆弱性。
人为地对汾河 的污染 ,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受 到了严重的破
冲刷深度的安全要求 ,对河道通过设计洪水 时,水流斜 向冲刷
所必须有 的坡脚护基 8 0 %以上堤 防段没有设施 ,严重威胁堤
坏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造福子
孙后代 ,满足人们 亲水 的天然本性 ,有效提升 当地人的生活 品 位 ,在 维持当地生态环境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
2 . 河 道 治 理 的 必 要 性
临汾市百公里汾河 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它 以合理 利用 流域资源 ,充分发挥 综合 生产力 ,追求多 目标统筹兼 顾和经 济、社会、 生态效益 总体 最佳 为前提 。沿汾河两岸 ,打造 临 汾市 的绿色 心脏 ,构建 生态经济发达 ,景观环境优美 ,适 宜
三 、工 程 建 设 的 任 务 及 实 施 对 策 1 . 工程 建 设 的任 务
防安全 ; ( 3 ) 有些堤防在修建加高时直接从堤防前 的滩地取土 ,
形 成了近堤沟槽 ,还 有部 分河段附近村 民在堤边 开挖 引渠灌 溉 ,洪水漫滩后将形成堤河 ,危及堤 防安全 ;( 4 )近年来河道
稠密 的地 区 ,目前两岸堤 防存在 比较大 的安全隐患 ,防洪安
重现大河旖旎风光——我省开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新时代
以想象彼时的汾河水量是多么惊人。
山西 水 利富
专题报道 ・ 2 0 1 5年第 9期
在 不断 反 思 和不 断治 理 中 , 山西 也 渐渐 明 白必须 与 汾河 和谐 相处 的道 理 。党 的十八 大 和十八 届 三 中全
在 三晋 大地 拉开 了帷幕 。
2 0 0 4 年之前 的 3 0 余年中,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
深由 7 . 6 m下 降至 8 9 m, 下 降 幅度 8 1 . 4 m。 实测 水文 资料 显示 , 1 9 5 6 —1 9 7 9年 ,汾 河平 均 地 表 径流 量 为 2 6 . 5亿 m , 1 9 8 0 - - - 2 0 0 0年 平 均 值 降 为 l 7 . 4亿 I n , 2 0 0 1 -2 0 1 3 年 则低 至 1 3 . 3亿 m。 。
许慈 祥 , 但 流域 内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和人 口的迅 速 增加
却又让 生 态环境 面临新 的挑 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汾。楼阳生 、 郭迎光等省领导也就此做了专题调研。
该 如何 面对 汾河 之 痛 , 该 如 何疗 治 汾河 之 伤 ?我
省 今 年 7月 印 发 《 汾 河 流 域 生 态 修 复 规 划 纲要 ( 2 0 1 5 -2 0 3 0年 ) 》 已经给出答案 : 必须重现汾河旖旎 风光 , 让她成为三晋大地的“ 生态长廊” “ 宜居长廊 ” 和 “ 富民长廊” 。 由此 ,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 , 力度最 强 的生 态化 、 全流域 、 系统 性 汾河 流域 生态 修 复工 程 ,
山西 曾有 千 泉之 省美 誉 , 湖泊 沼 泽遍 布 胜 似今 日 江南 。 汉 代 可溯 汾而 上 , “ 泛 楼船 ” “ 扬素波” , 汾水何 其 壮 阔 。盛 唐之 际 , 汾 河仍 漕 运 繁 忙 , 有 万 舟 竞 发 的盛 景 。宋 太宗 赵光 义 曾引 汾 水淹晋 阳取得 军事 胜 利 , 可
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实践与启示
控 流面积 7 7k 2泥 沙拦截 614万 m , 地 规模 面 8 m , 0 3坝 积 l. m ;淤滩 造 地 工程 27处 ,实 现 荒滩 面积 07 k 2 6 3 4.3k 2 可 用 种 植 面 积 2 m ;梯 田 建 设 面 积 53 m , 6k 2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水 土保 持 工作实践 和成效
水土保持 ・O 1 2 l 年第 7 期
巨大 突破 , 同时 , 项工 作 的研 究 不仅 涉 及 流 域 的减 该 水 和 减沙 效应 研究 , 且针 对 汾河 流 域水 土 保持 措 施 而 的水 文水资 源效应 进 行 了深入研 究 。仇亚 琴等 应用 具 有物 理机 制 的分 布式水 文模 拟 模 型 , 模拟 了不 同下 垫 面条 件 下 的水 循 环 过 程 , 究 水 文 水 资 源 效应 , 现 研 发
说 明汾 河上 游 水土 保 持项 目的 实施 对 汾河 水 库 淤积 量的减 少发挥 了重要作 用 。
23 水土保持 工作后 续研 究 .
效 整合 , 建立 了规 模化 的集 中治 理 区。 同时依托 统 一
经过 多年治 理 , 汾河 流域 的水 土保 持工作 取得 了
山 水利 西 富
生 产能力 和农 村经济 发展水 平 有 了很 大 提高 。 同时 ,
期 的降水量及 来水量 。通过 统计分析 发现水 库淤积量
逐渐 减少 ,9 8年 以后 总量 和 幅度 的减 少最 为 明显 , 19
按 照生态 经济发 展 的要 求 , 土保持 工 作致力 于建 设 水
生态 大示范 区 的 目标 , 将原来 的小流 域治 理 区进 行 有
著 成效 。 同时 , 在水 库治沙 方 面 , 建 国 、 张 赵兴 安分 析
共护汾河水清河晏——我省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综述
山西水利磁窑河是汾河的重要支流,其水质对汾河水质影响很大。
长期以来,磁窑河水质超标、水生态环境遭破坏。
3月初,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联合开展为期2个月的磁窑河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4月初,我省又下发了关于对磁窑河等水质污染严重市县进行挂牌督办的通知,对磁窑河水质污染严重的相关市县挂牌督办,并要求于今年9月30日前完成问题整改。
一场汾河流域磁窑河支流污染整治大会战全面拉开,力度之大、手段之硬,均超过以往。
磁窑河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是我省针对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
4月12日,我省发出了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决定的政府令。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我省首次针对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发出政府令,其意义不言而喻。
治汾先治污,为实现汾河“水质好起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切实做好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
首先确定的是严促重点工程治理,以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作为主抓手,全面落实《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人工湿地建设、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沿河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等汾河流域重点工程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流域水质改善。
为此,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按照“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的治水思路,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污染治理,强化减污与增水并重,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综合施治。
实践证明,治理水污染是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省印发实施了《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紧抓“四河一渠”治理重点,制定了从源头管控到末端治理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力攻坚措施,这一系列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
污染必查,环保与公安联动,严厉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目前两部门正联合在汾河流域全面开展以排查取缔小炼油、小化工、小橡胶等“土小”企业和“散乱污”企业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对流域范围内水污染源进行地毯式排查,分类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山西汾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生态修复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11期全流域I .游卜游图1汾河流域水资源数量分布1.2降水量与水资源蕴含量流域水资源数量U 当地气候、植被、地形等自然条忡和社会 经济发展中用水、保水等I :程措施密切相又伴随符个球气候变 暖的趋势,半个徵霜以来汾河流域千旱化趋势明显,年降水量呈 不断下降趋势,上个世纪70-90年代尤甚"I 进人新世纪if ;•这种十 旱化趋势有所缓和,2000-2013年流域内平均降水M :为510mm , 比90年代的平均462.9m m 回升了 10%121 2007年和2008年属干 异常干旱年份,流域年降水置只冇新世纪平均值的45%和34%, 1 j 丨956-2000年的平均值相比也足远远不及(阁2)2501_地衮水资源W ■地下水资源M •水资源总t t 孩降水I d -15010050J1956-200020072008图2汾河流域降水量与水资源蕴含量流域水资源量与'3地降水irt 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反映了 今地下垫面性质和人为十预对降水转化为水资源过程的综合影摘要:山西汾河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 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此,通过回顾和分析汾河流域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 对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在新一轮的汾河流域治理过程中,生态-资源-环境-社会- 经济五大要素需均衡考量,缺一不可;从部门分治到流域 共治,从被动去污到主动防污,从只注重干流工程建设到 全流域均衡控制,需要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做出新的观念和 行动调整关键词:汾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修复引言汾河是中国山两省境内第一大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一 级支流。
全流域面积39741km 2,涉及忻州、太原、抒中、吕梁、临 汾、运城、长治7市的45个县(市、区),以不到全密丨/3的水资源 量承载着省内41%的人口,贡献了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山两煤 炭的储量和产量都占到了全国的丨/4,出省外调域占全国的 70%,半个世纪以'遺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是全省范围内 的生态环境恶化,而作为山两省经济发展M 为集中的地K ,汾河 流域一 A 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顽疾 的困扰,成为了地方发展的瓶颈,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整 个山两省的生态经济发展乃至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来说都至关 重要文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回顾和分析汾河流域内水资源数M 、质址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为未来流域水资源幵发利川管 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性思考和建议1汾河流域水资源基本概况1.1数量分布在山西省水资源公报中有分流域水资源蕴含t t 的统计,其 中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id :般还分为中上游和下游两部分 1956-2000年间,汾河流域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M 为33.59亿m 3,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M 为20.67亿m \地下水资源bt 24.09亿 其中,中上游河川径流M 为13.27亿以,地下水资源M 14.76亿m 3; 下游河川径流f i 为7.40亿m \地下水资源t t 9.33亿汾河流 域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表水与地下水f (复在水资源 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32%-35%),当一些岩溶大泉用并采方式 利用以后,河流中的清水流M 迅速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如图丨所示,通过与2007年和2008年水资源数M 对比来 看,汾河流域水资源数M 荷所缩减,两个年度总域分别减少了 17%和28%,其中中上游减幅为15%和27%,下游为66%和 45%;中丨:游地表水资源敏分別减少了 26%和38%,地下水资源丨i t 不仅未降反而有小幅增加;卜'游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丨d :均大幅度降低,降幅达40%-60%山西汾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生态修复研究乍军伟李恩慧穆阳阳张晓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605040302010响作川从表1的汁算结果可以看到,2007和2008年流域内降 水M资源转化率956-2000年相比在不断提高,总水资源量 转化韦提岛•倍以上-由于上游来水的荇加作用,下游K域降水 资源转化半更是提高了 7-8倍这与汾河流域建国后进行的水土保持和凋蓄水治理T.作是分不开的,到2000年汾河流域就经 历了 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四次大规模的规划治理,建打大塑水庠3座,中型水库丨3座,总控制流域面积14736km\丨1丨个流域面积的3終,总你粹丨4.42亿m3;还有小型 水作5()吨,总拧制流域而积丨53丨7km:,总丨彳:荇丨4.48亿m3表1汾河流域降水资源转化率/%年份地表地下®复总计1956-2000总计10.3512.06 5.6016.81 2007总汁16.5926.0312.3930.23中h游20.6533.7016.6037.75下游74.50108.5948.21134.88 2008总计18.3931.5515.6034.33中丨•.游22.7941.6321.3543.07下游83.18126.7257.88152.022汾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2.1利用现状水资源超载迠汾河流域一 A存在的N题,也是导致其生态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时期治水思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的实践
山西水利论坛.2016年第10期新时期治水思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的实践李杜元(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新时期治水思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设计中,针对山水林田湖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治理思路、方法以及具体工程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可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修复;治水思路;汾河流域[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6) 10-0047-02汾河流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山西省第一大 河,流域面积39 471 km2,占山西省国土总面积的1/4, 河道干流全长716 km,沿途汇聚吕梁、太岳山区面积 50 km2以上的一级支流83条,面积大于1 000 km2的支 流9条。
流域地貌形态主要为石质山地、土石山地、黄土丘陵及盆地平川,其中黄土丘陵区面积占26%、盆 地平川区面积占25.8%。
流域为山西省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省会太原位于汾河流域中游地区。
2012年流域总人口 1 3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流域总耕 地面积116.6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7.8万hm2。
1流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1.1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量挤占生态用水汾河流域流域水资源总量仅28.6亿m3(1980-2013年),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6%,却承担着全省 38%的灌溉面积、39%的人口和43%的地区生产总值 供水任务。
2003年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通水前,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要求,依靠大中型水利枢纽增加地表径流供水的同时,大量超采地下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达147%;到2012年,随着外调水 的增加和地下水压采,流域年总用水总量28.97亿m3,扣除4.5亿m3的外调客水和再生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 用率仍高达80%以上。
随着大量生态环境用水被挤 占,流域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大幅下降。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
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引言汾河是我国重要的黄河支流,流经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是许多地方的重要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
然而,由于长期的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汾河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汾河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施工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汾河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的方法。
1. 修复目标汾河生态修复的目标是恢复和改善河流的水质、水文特征和生态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恢复汾河的自然水流,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入侵物种的数量;•重建汾河的生态系统,恢复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2. 施工方案设计2.1 水流调节措施水流调节措施旨在恢复汾河的自然水流,并减少人类活动对水流的干扰。
具体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清淤、修建堤坝等措施,恢复河道的通畅性;•水库调度:合理控制水库泄洪和蓄水,维持汾河的正常水位;•河岸修复:加固和恢复河岸,防止河岸的坍塌和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在河岸和河床上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2.2 水质改善措施水质改善措施旨在减少汾河的污染物排放和入侵物种的数量,提高水质。
具体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修建污水处理厂,对汾河流域的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工业污染防治:建立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工业污染的监管;•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修复受污染的湿地,提供生物滤净和自然净化的功能。
2.3 生态系统重建措施生态系统重建措施旨在重建汾河的生态系统,恢复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具体措施包括:•水草种植:在汾河的河床和河岸上进行水草种植,提供鱼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鱼类放流:放流适应性强的鱼类,增加汾河的鱼类资源;•生物监测与保护:建立汾河的生物监测体系,对汾河生态系统进行长期跟踪和保护。
3. 实施计划针对汾河生态修复的施工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3.1 阶段一:水流调节和水质改善•进行河道整治工程,清淤和修建堤坝;•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汾河流域的污水进行处理;•加强农业和工业污染防治措施;•修复受污染的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汾河绽新颜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践
佚名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3页(P50-52)
【正文语种】中文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至今依然绵延不绝的旋律无疑是最具山西风情的一张名片。
然而曾经逶迤蜿蜒、浩浩荡荡纵贯我省6市27县绵延716公里的汾河干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跳脱了人们的视线,“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成了常态,流域生态的日趋恶化绊住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今年1月1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
此举意味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首次上升到了法律保护的层面,也意味着我省对汾河的治理跃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这些日子,我们走近汾河,去听,去看,去感受。
顶层设计理念升级,“综合治理、自然修复”让汾河开启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探索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源于莽莽山林的汾河大小支流100余条,流域面积39 471平方公里。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先后4次对汾河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从最初着力于兴修水库保障发展用水的需要,疏渠筑堤完善防洪体系,到2008年实施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治理理念从用水与治水并重,逐步向生态修复转型,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给、节水治污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束了汾河
多年断流的历史,流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但是由于长时期的积淀,汾河流域生态趋于恶化的现实仍然难以遏制。
汾河之痛何解?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秉承“综合治理、自然修复”思路,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纳入“十三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
2015年7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决定采取科学配置水土资源、实施“五水济汾”、恢复水域和重建水系、严控地下水开采、建立河源泉源保护区、加强水污染防治等措施,全面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力争经过5年工程建设、10年自然修复,投资1 130亿元,使汾河流域重现生机。
同年10月8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首批试点工程开工。
2016年4月,水利部与省政府联合印发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标志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上升至国家治水战略层面,这也是水利部会同省级政府批复的全国第一个流域生态修复规划。
我省成为国内全流域生态修复首个“吃螃蟹”的省份。
2016年9月2日,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
与保护条例(草案)》。
2016年9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
议对《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初审。
由此,汾河翻开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
科学打造精品工程,“五水济汾”、水网互济的格局为古老的汾河注入了新的血液1月16日,在介休市义安镇北盐场村段汾河大堤上,我们见到了13号坝液压翻
板阐工程现场负责人阎建斌。
他介绍,汾河中下游82公里河道上规划建设的15
道液压翻板阐去年1月份全部开工,今年上半年工程完工后汾河就要开始蓄水。
他望着远处畅想着:“到那个时候,汾河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我们站着的地方汾河水面宽度会达到200米至300米。
”
冬日的太阳暖暖地照着。
站在大堤,远望汾河,结了一层薄冰的河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是全面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从汾河二坝开始至文峪河入汾河口处,途经太原市、晋中市和吕梁市3市5
县(市),全长82.2 km。
按照规划,工程在核心区干流上共布设蓄水闸坝15座。
汾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李海军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首次引入了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和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截至目前,汾河中游段核心区15座干流蓄水闸坝工程基本完工。
河流全流域生态修复是一个新课题,既要防范水患,又需兼顾生态,堤坝护坡怎么做?在清徐县西谷乡东木庄1号坝上01标段堤防生态防护施工现场,大堤两侧护坡土石笼带正在施工,伴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朝土石笼袋中填土。
阎建斌告诉我们,这个工程没有经验可循,多方请教省内外专家最终确定了土石笼带的方案。
实施后可通过河道蓄水向堤外湿地补水,有效涵养水源,增强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省治汾频频发力,“五水济汾”工程形成了五路引水、水网互济的大水网格局,给汾河注入了新“血液”。
充分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通过关井压采,恢复和重建地下水系,逐步实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水生态。
为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抬升地下水位,净化水质,规划在汾河干流沿线、支流下游和边山峪口等区域,恢复和建设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和湿地,科学调配洪水资源。
地处汾河中段的世泰湖与汾河隔堤相望,位于文水县胡兰镇王家堡村。
汾河流域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魏涛告诉我们,1 200亩的滩涂湿地是在汾河综合治理后河道裁弯取直形成的低洼地,目前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汾河年入湖水量约80万立方米,湖区每年可补给地下水资源约60万立方米,周边地下水位显著上升,湖区周围的
井深从200米降到了80米左右。
景区负责人张利安说,湿地不仅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娱乐等产业年产值可达200
余万元。
此外,湖区还为附近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5 000多亩农田因此受益。
采访中,省水利厅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处处长武锦华解释:“几年以后,汾河两岸会依河势分布大大小小的像世泰湖这样的湿地湖泊。
眼下,流域内灌区节水改造、干流堤外湿地、堤内蓄水湿地、河流水系整治、泉域修复保护及水保工程等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汾河生态修复核心区的清徐、文水、祁县、平遥、介休5个县
的堤外高效节水工程也在同步进行。
”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汾河两岸水生态日渐恢复。
环境改善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正在逐渐显现
1月17日,在清徐县的平泉村,我们看到村里曾经断流的泉眼水波复涌,尽管是
冬季,泉水旁的沟渠仍然有村民们在洗衣洗菜。
据村里人讲,平泉村因“平地生泉”得名,后来因为周边环境的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从2003年起逐渐干涸。
这些年,环境好了,这些断流的泉眼又开始冒水了。
在太原晋祠泉地下水位监测站,我们看到了最新的监测数据,断流22年的“难老泉”地下水位已从2008年距泉口27.78米回升至目前的4.94米。
“按现在的进度,再用3—5年难老泉泉水奔涌的景象就会重现。
”“近3年汾河流域平均地下水位累计回升1.69米。
”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薛金平介绍。
重点岩溶泉域地下水位大面积回升,印证着汾河水生态的日渐恢复。
当汾河进入太原境内,汾河水库、汾河二库蓄水调洪成为省城太原的供水命脉。
据汾河二库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鲁晋讲:“汾河二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使太原城
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2008年以来,二库为下游平均每年调蓄下泄水量达2.12亿立方米。
”目前汾河二库年回补地下水,对汾河中下游特
别是太原市的生态修复起了关键作用。
太原市兰村桥,是汾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河道西侧大面积的人工湿地中,大片大片的芦苇虽已枯萎,但依然可以看得出它们曾经的葱茏与繁盛。
暖暖的阳光下,古老的汾河穿城而过。
作为太原市最大的景观廊道,汾河两岸经过一、二期的治理早已换了新颜。
1月18日,在汾河太原段治理三期工程项目部,综合办主任侯刚介绍说,汾河三期治理工程结束后,汾河景观带将向南延伸12公里,汾河蓄水量会达到1 450万立方米。
眼下水利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在进行施工前期的临时道路、地形测量等工作。
而对于贯穿太原主城区的汾河一级支流南沙河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刘君来说,虽然已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但太行路上游的工程仍然时间紧迫。
在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流域内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6市制定《汾河流域生态修复(2016年—2018年)三年项目滚动规划》。
他说,按照“一市一重点、一县一工程”的布局,争取储备两倍以上的标杆项目。
目前,一批2016年启动实施的6市行动计划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批复后即可全面启动。
过太原,从清徐到文水、介休一路沿河走来,尽管很多地方河面被或厚或薄的冰覆盖,但有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冬天的汾河依然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