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打印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参考答案

打印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测量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获得其量值的实验过程。

测量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方法,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两部组成。

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2.电子测量是泛指一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测量。

即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以及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的测量。

3.在电子测量的各项内容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频率、电压、时间和阻抗的测量。

4.电子测量按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按被测量性质分为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和随机测量。

5.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

6.计量基准通常分为国家计量基准、国家副计量基准和工作计量基准三类,也分别称作一级、二级、三级基准。

7.比对的目的是考核量值统一性。

8.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9.随机误差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有界性、对称性和抵偿性。

10.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测量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1.测量结果通常用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三个参数来评定。

12.某测试人员在进行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试验中,测得其平均值为10000Hz,则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X=2Hz,相对误差A=2/10000。

13.在线性仪表进行测量时,为尽可能减小示值误差,一般应使示值指示在仪表满刻度值的2/3以上区域但对于指针式欧姆表,量和的选择应以电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偏转角度的1/3~2/3区域为宜。

14.为提高曲线修匀时作图的准确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组平均。

15.电子测量食品的功能包括变换功能、信号处理与传输功能、测量结果与显示功能三种基本功能。

16.电子测量食品的接地有两类,安全接地的目的是保障操作者人身安全,技术接地的目的是保证电子测量仪器正常工作。

二、选择题1.在电子测量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测量是(A)。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答案解析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答案解析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一、填空题1.比较法;数值;单位;误差。

2.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测量仪器。

3.频率;电压;时间。

4.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5.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6.国家计量基准;国家副计量基准;工作计量基准。

7.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8.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9.有界性;对称性。

10.绝对值;符号。

11.准确度;精密度。

12.2Hz ;0.02%。

13.2/3;1/3~2/3。

14.分组平均法。

15.物理量变换;信号处理与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16.保障操作者人身安全;保证电子测量仪器正常工作。

二、选择题1.A 2.C 3.D 4.B 5.B 6.D 7.A 8.B 9.B 10.D 三、简答题1.答:测量是用被测未知量和同类已知的标准单位量比较,这时认为被测量的真实数值是存在的,测量误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引起的。

计量是用法定标准的已知量与同类的未知量(如受检仪器)比较,这时标准量是准确的、法定的,而认为测量误差是由受检仪器引起的。

由于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了计量,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计量予以保证,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

测量又是计量联系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测量,计量也将失去价值。

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答:量值的传递的准则是:高一级计量器具检定低一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同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只能通过比对来鉴别。

3.答:测量误差是由于电子测量仪器及测量辅助设备、测量方法、外界环境、操作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误差、影响误差、理论误差和方法误差、人身误差、测量对象变化误差。

按照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大类。

误差的常用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四、综合题1.解:绝对误差 ΔX 1=X 1-A 1=9-10=-1V ΔX 2=X 2-A 2=101-100=1V相对误差 11111%100100%A X A γ-=-∆=⨯= 22211%100100%A X A γ=∆=⨯=2.解:ΔI m1=1m γ× X m1=±0.5%×400=±2mA ,示值范围为100±2mA ;ΔI m2=2m γ× X m2 =±1.5%×100=±1.5mA ,示值范围为100±1.5mA 。

电子测量 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 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电子测量这门课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用以检验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今天,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电子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它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

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它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组成。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特性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校准和补偿来减小。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

3. 什么是直流电压?直流电压是指电压大小和极性都保持不变的电压信号。

它通常用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单位为伏特(V)。

4. 什么是交流电压?交流电压是指电压大小和极性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

它通常用交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单位为伏特(V)。

5. 什么是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压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能够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图像,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电路中的问题。

6. 什么是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信号频谱的仪器。

它能够将复杂的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分量,并以频谱图的形式进行显示,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信号的频率成分。

7. 什么是示数?示数是指测量仪器上显示的数值。

它是被测量物理量的近似值,通常包括一个数字和一个单位。

8. 什么是量程?量程是指测量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或最小量值范围。

超出量程的测量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9. 什么是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对输入信号变化的响应程度。

灵敏度越高,测量仪器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越敏感。

10. 什么是校准?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调整测量仪器的指示值,使其与被测量物理量的真实值相符合的过程。

校准可以提高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

第二章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2.10用图2.22中(a )、(b )两种电路测电阻R x ,若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电流表的内阻为R I ,求测量值受电表影响产生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并讨论所得结果。

图2.22 题2.10图 解:(a)vX v x v x x R R R R I IR R IV R +===)//('∆ R=VX Xx x R R RR R +-=-2'R r =%10011100100⨯+-=⨯+-=⨯∆XV VX X XR R R R R R R在R v 一定时被测电阻R X 越小,其相对误差越小,故当R X 相对R v 很小时,选此方法测量。

(b)I x I x xR R I R R I IV R+=+⨯==)(' I x xR R RR =-=∆'R r 0100100⨯=⨯∆=XI XR R R R在R I 一定时,被测电阻R X 越大.其相对误差越小,故当R X 相对RI 很大时,选此方法测量。

2.11 用一内阻为R i 的万用表测量下图所示电路A 、B 两点间电压,设E =12V ,R1=5k Ω ,R2=20k Ω,求:(1)如E 、R1、R2都是标准的,不接万用表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U A 为多大? (2)如果万用表内阻R I =20k Ω,则电压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和实际相对误差各为多大? (3)如果万用表内阻R I =lM Ω,则电压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和实际相对误差各为多大?解:(1)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V 6.9k 20k20k 512E221=+=+=R R R UA(a )(b )R 1 5K Ω(2)U A 测量值为:k 20//k 20k20//k 20k 512////E 221+=+=I I AR R R R R UV 0.8k 10k10k 512=+=所以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200.86.90.8-=-=∆=Ux U xγU A 的实际相对误差为%176.96.90.8-=-=∆=UAU Aγ(3)U A 测量值为:M 1//k 20M1//k 20k 512////E 221+=+=I IAR R R R R UV 56.9k 6.19k6.19k 512=+=所以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42.056.96.956.9-≈-=∆=Ux U x γ U A 的实际相对误差为%42.06.96.956.9-≈-=∆=UAU Aγ由此可见,当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习题答案一)习题1答案1.解:Δx =x -A =100V -95V=5VC =-Δx =-5VA =x +C =100V -10V=90V Δx =-C =10V2.解:Δx =x -A =40mA-38mA=2mA%5%100mA 40mA 2A =⨯=∆=A x γ%3.5%1008mA3mA 2x≈⨯=∆=xx γ3.解:∵mm mx x ∆=γ∴Δx m1=γm1x m1=±1.5%×10V=±0.15V Δx m2=γm 2x m2=±1.0%×20V=±0.20V>Δx m1 ∴选用第一块表。

4.解:Δx =x -A =94.5mA-90mA=4.5mAC =-Δx =-4.5mA%5%100mA 90mA 5.4m =⨯=∆=A x γ∵%5.4%100mA100mA 5.4mm m=⨯=∆=x x γ∴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应定为5.0级。

5.解:ΔU m =±0.5%×10V=±0.5V本次测量报告值为8V ,测量记录值为7.5V 。

6.解:54.79—54.8,86.3724—86.4,500.028—500,21000=2.1000×104—2.10×104,0.003125—0.00312,3.175—3.18, 43.52—43.5, 58350=5.8350×104—5.84×1047.解:有效数字为18.4V ,有效数字+1位安全数字为18.44V 。

8.解:相同数据有2.100kΩ,2100Ω,2.100×103Ω,0.2100×10kΩ (二)习题2答案1.答: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通用信号发生器分为正弦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四类。

正弦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或系统检修提供低频、高频等幅正弦信号或振幅调制波等已调波;函数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或系统检修提供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波形;脉冲信号发生器为分析研究电路或系统的瞬态特性提供矩形脉冲波或双脉冲波等波形;随机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模拟噪声信号,为分析研究电路或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等提供模拟噪声。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此题中的被测量为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由影响量引入包括重复测量过程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由a类评定得到一般采用贝塞尔法自由度为n1和数字表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由b类评定得到给定为最大允许误差按均匀分布处理自由度为无穷大然后用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合成公示将b类进行合成即可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自由度按课本144式进行计算
④判断: 测量次数为 9 次,置信概率 99%,查表可得 G=2.32
GS (V ) = 2.32 × 0.13 = 0.30
比较可得无残差大于 0.30 的数据 1.4 解: ①平均值
∴测得数据无异常
1 n 1 X i = (52.953 + 52.959 + 52.961 + 52.950 + 52.955 + 52.950 + 52.949 + 52.954 + 52.955) ∑ n i =1 9 = 52.954 X =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A 类评定: u1=0.084KΩ B 类评定: u2=0.019KΩ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u12 + u2 2 = 0.086 K Ω
v=u4/( u14/v1+ u24/v2) ≈ 9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按 t 分布处理, 概率可取 95%, 查 t 分布表得到包含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U95=K95 uc =2.26x0.086=0.19 KΩ 完整的测量结果为:R=(13.40±0.19) KΩ (K95=2.26,P=95%) Veff=9 1.11 解:y= x1 x2 ⋅ x 3 3 =x 1 ⋅ x 2
20ns / div ~ 0.5s / div 10 20ns / div 显示一个周期波形时,被测信号的周期范围为 × 10div ~ 0.5s / div × 10div 10 即20ns ~ 5s 1 1 ~ ,即50 MHz ~ 0.2 Hz 则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20ns 5s 带有扫描扩展“×10”功能的示波器,其Dt的总范围为 2.17 解: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
目前本课程教材选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主编王川2010年7月第一版,教学过程中在教材里选择合适的习题作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章
1-1见教材P4
1-2见教材P5
1-3 Δx1=1v,Δx2 =1v ,γA1=10% , γA2=1%
1-4 (1)Δx=0.03v ,c=-0.03v
(2) γA=0.86%
(3)1.0级
第二章
2-1见教材P13-14
2-3见教材P23
2-4见教材P26
第三章
3-2
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有效值表 1.77V 1.44V 2.5V
均值表 1.77V 1.39V 2.76V
峰值表 1.77V 1.77V 1.77V
3-3选均值表较为合适,均值表的波形误差相对较小
3-6见教材P57-59
3-10(1)甲为4位乙为4位半
(2)当乙的基本量程为2V时,乙具有超量程能力,甲没有超量程能力
(3)0.01mV
第四章
4-1见教材P98-99
4-4(1)先让所用通道的垂直耦合接地,确定电压为零的位置,然后换到直流耦合,测量高低电平的电压大小。

(2)分别读取方波波形上升沿10%—90%的时间长度与下降沿90%—10%的时间长度,即为前沿时间和后沿时间。

4-11见教材P117
第五章
5-2见教材P134
5-9见教材P146
第六章
6-2见教材P168-169
6-3见教材P165-166
6-5测频量化误差分别为±0.00001%,±0.0001%,±0.001%。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ppt课件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ppt课件

u1
u2
x1 x
Dt x1 360
Dt x 1.5 360
8 67.5
第三章作业评讲
3.1 用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均值电压表测量正弦 波、方波和三角波,读数都为1 V,三种信号 波形的有效值各为多少?
正弦波 U A 1 V U A K F ~ 0.9A 0.9 1 0.9 V
由于三个输入量可能值的分布为 正态分布, 因此判定被测量的分布接近于 正态分布,
则 k 95 t95(18) 2.10 测量结果y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U95rel k u 95 crel ( y) 2.10 2.61% 5.5%
第二章作业评讲
2.16 某示波器时基因数范围为20 ns/div~0.5 s/div,
0.05%1.56 0.02% 2 kp
3
1.18 10-3 V
20 V挡
U 0.05%U x 0.02%U m 0.05%1.56 0.02% 20
4.78 10-3 V
u
A
4.78 10-3
0.0028V
kp
3
3.8 双斜积分式数字电压表的基准电压Uref= 10 V,积分时间T1=1 ms,时钟频率fc= 10 MHz,数字电压表显示经过T2时间的计数 值N2=5 600,求被测电压Ux。
Dt
t x
2.5 10
0.25
ms/cm
2.30 某数字存储示波器用8位A/D作为Y通道的模数转换器, 该A/D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5 V。示波器采用线性插值显 示,其时基因数的范围为50ns/div ~50s/div,水平长度为10 格,每格的采样点数为400,试问: ① 该数字存储示波器Y通道能达到的有效存储带宽是多少? ② 信号的垂直分辨力是多少伏?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11.1 什么是测量?什么是电子测量?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

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测量与计量两者是否是缺一不可?答:测量与计量是缺一不可的。

计量是测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测量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测量是计量联系生产实际的重要途径,没有测量就没有计量,没有计量就会使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测量就会失去价值。

因此,测量与计量是相辅相成的。

1.3 按具体测量对象来区分,电子测量包括哪些内容?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3)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等:(5)特性曲线显示如: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4 电子测量技术有哪些优点?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1.5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答:(1)时域测量的仪器:电子电压表、电子计数器、电子示波器、测量用信号源等。

(2)频域测量的仪器:频率特性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

(3)调制域测量仪器:调值调制度仪、调制域分析仪等。

(4)数据域测量仪器:逻辑笔、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数据通信分析仪等。

(5)随机测量仪器:噪声系数分析仪、电磁干扰测试仪等。

思考与练习22.1 测量时为何会产生误差?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是什么?答:测量是用实验手段确定被测对象量值的过程,实验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标准量和比较设备不一样,都可能使实验的确定值与被测对象的真值有差异,即都会产生误差。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电子信号的各种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以下是一些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供同学们参考:习题一:解释什么是数字多用表,并说明其主要功能。

数字多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多种电子参数。

其主要功能包括:1. 直流电压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

2. 交流电压测量:测量电路中的交流电压。

3. 电阻测量:测量电路元件的电阻值。

4. 电流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电容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

6. 二极管测试:检测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7. 温度测量:测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习题二:简述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信号输入:将待测信号通过探头输入到示波器。

2. 垂直放大:信号通过垂直放大器放大,以适应屏幕显示。

3. 水平扫描:水平扫描产生周期性的扫描线,与输入信号同步。

4. 显示:经过放大和扫描的信号在屏幕上形成波形,供观察和分析。

习题三:解释什么是频率计,并说明其应用。

频率计是一种测量周期性信号频率的仪器。

其应用包括:1. 测试电子设备的时钟频率。

2. 测量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3. 校准其他测量仪器的频率响应。

4. 在实验室中测量实验信号的频率特性。

习题四: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步骤如下:1. 选择适当的电流测量范围。

2. 断开待测电路。

3. 将万用表设置为电流测量模式。

4. 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中。

5. 闭合电路,观察万用表读数。

习题五:什么是信号发生器,它有哪些类型?信号发生器是一种产生特定频率和波形的电子信号的设备。

其类型包括:1.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形的信号。

2. 方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形的信号。

3. 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波形的信号。

4. 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多种波形的信号。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习题答案应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和习题要求进行编写。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的_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的_课后答案

第三章 信号发生器思考题与习题已知可变频率振荡器频率f 1=~,固定频率振荡器频率f 2=,若以f 1和f 2构成一差频式信号发生器,试求其频率覆盖系数,若直接以f 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其频率覆盖系数又为多少 解:因为差频式信号发生器f 0= f 1-f 2所以输出频率范围为:400Hz ~频率覆盖系数301055000Hz400MHz0000.2⨯===k如果直接以f 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则其频率覆盖系数8.1.4996MHz2MHz5000.40≈='k、要求某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 =8~60MHz ,已知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C 的变化范围为50pF~200pF ,请问该如何进行波段划分,且每个波段对应的电感应为多大解:2502002121minmax maxmin min max ===C CLC LC f f k ==ππ 而5.7Hz80MHz6==∑k ,n k k =∑ 443.3255.0875.08.1lg 5.7lg 9.0lg lg ≈====∑k k n由MHz 8pF2002121maxmin ==L LC f ππ=,所以H 979.10μ=L相邻波段的电感值满足:21k L L nn =-,所以可以计算得出 H 495.01μ=L H 124.02μ=L H 031.01μ=LXFG-7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f=100kHz~30MHz ,试问应划分几个波段(为答案一致,设k=) 解:而30000KHz10MHz3==∑k ,n k k =∑(84.7334.0477.24.29.0lg 300lg 9.0lg lg ≈==⨯==∑k k n简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试设计一个利用微处理器产生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方案,并讨论如何提高任意波形的频率答:在存储器里存储任意波形的数字量,通过微处理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数据,并送D/A 转换器进行转换,并将电压信号送滤波器进行滤波,一直以相同的转换时间间隔取下一个数进行转换,这样就可得到任意波形发生器。

电子测量与仪器及课后答案 宋悦孝 主编

电子测量与仪器及课后答案 宋悦孝 主编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教学资料宋悦孝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本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多数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第三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3年12月~《电子测量与仪器》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与仪器》是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

主要介绍电子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基本原理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与操作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电子测量技术与测量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原理、测量仪器以及测试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培养职业道德、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本概念方面: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与组成,以及测量原理等方面的概念。

掌握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基本概念,尤其对那些在工作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概念应能够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并注意个别概念间的区别。

(2)测量技术方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电压测量技术、波形显示与测量技术、频域测量技术、元器件测量技术、频率/时间测量技术、数据域测量技术等。

测量技术是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指导,也是测量仪器构成与应用的理论依据。

电子测量与仪器大纲和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大纲和习题答案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贯通制教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测量和仪器电子教学资料宋悦孝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电子测量和仪器》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本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多数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第三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3年12月,《电子测量和仪器》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子测量和仪器》是电子和信息技术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

主要介绍电子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基本原理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操作使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电子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使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原理、测量仪器以及测试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培养职业道德、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和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本概念方面: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电子测量仪器使用和组成,以及测量原理等方面的概念。

掌握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基本概念,尤其对那些在工作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概念应能够牢固掌握、灵活使用,并注意个别概念间的区别。

(2)测量技术方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电压测量技术、波形显示和测量技术、频域测量技术、元器件测量技术、频率/时间测量技术、数据域测量技术等。

习题册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

习题册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

2.0.8A
§2-4 晶体管毫伏表
一、填空
1.直接检波式 检波放大式 放大检波式 2.检波器检波 3.检波器 直流放大器 指示器 4.放大 非线性失真 mV 5.射极跟随器 放大电路 检波电路 6.表头指示分贝数 代数和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三、选择
4.找一只准确度较高的毫安表或无故障的万用表作标准表,与故障表串联后去测 量一直流电流。若故障表读数比标准表大得多,则多为分流电阻开路所致。若无 读数,可将故障表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最低挡 (如 2.5V 挡),直接去测量一节新 干电池的电压,若仍无读数,则为表头线路开路;若有读数且指示值大于 1.6V,则为 分流电阻开路。
4.【解】因∆L=L-L0 求得真值:L0=L-∆L=2310-0.020=2309.98(mm)。 故:最大相对误差=0.020/2309.98=8.66×10-4 %=0.000866%
模块二 电流与电压的测量
§2-1 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
一、填空
1.磁电系测量机构 磁电系表头 2.磁路系统 通电线圈 3.永久磁铁 固定在磁铁两极的极掌 4.均匀 5.电磁力矩 6.正比 7.并联 8.满刻度电流 Ic 内阻 RC
模块一 电子测量基础
§1-1 电子测量概述
一、填空
1.真实值 2.同类标准量 3.测量数值 测量单位 4.电能量的测量 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电信号的波形及特性的测量 备性能的测量 特性曲线的测量
5.检测 测量 器具 6.模拟式 数字式 7.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 8.零值法 差值法 代替法
模块三 万用表
§3-1 模拟式万用表
一、填空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电⼦测量课后习题答案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进⾏的实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较,从⽽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数值和单位共同表⽰测量结果。

从⼴义上说,凡是利⽤电⼦技术进⾏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测量;从狭义上说,电⼦测量是指在电⼦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解释名词:①计量基准;②主基准;③副基准;④⼯作基准。

答: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平,以最⾼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起来的专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置等。

②主基准也称作原始基准,是⽤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依据。

因此,主基准也叫国家基准。

③副基准: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对,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批准的计量器具。

其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平时⽤来代替国家基准使⽤或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

④⼯作基准:经与主基准或副基准校准或⽐对,并经国家鉴定批准,实际⽤以检定下属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找不到啊!)(见作业本)⽐较测量和计量的类同和区别。

答:测量是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较,从⽽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数值和单位共同表⽰测量结果。

计量是利⽤技术·阳法制⼿段实现单位统⼀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计量可看作测量的特殊形式,在计量过程中,认为所使⽤的量具和仪器是标准的,⽤它们来校准、检定受检量具和仪器设备,以衡量和保证使⽤受检量具仪器进⾏测量时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

列举电⼦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3)测量的准确度⾼;(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习题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第2版)李明生主编《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第1章1.1 (1)不是,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利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非电子学现象;(2)是,利用传感器测量温度,运用了电子技术,属电子测量。

1.2 参见课文1.2.2及1.2.3节内容。

1.3 1.3mA;-1.3 mA;101 mA;-2 mA。

1.4 0.15 mA;1.84%;1.5%。

1.5 第二只表。

1.6 (1)-2.2 mA;2.2 mA;-2.75%;(2)2.5级。

1.7 参见课文1.4.3节内容。

1.8 86.4;3.18;0.000312;5.84×104;54.8;2.10×105;20.0;33.7。

1.9 480.0 kHz±2.6kHz;318.4 V±0.4V。

1.10 参见课文1.6.1节内容。

1.11 参见课文1.6.2节内容。

第2章2.1参见课文2.1节内容。

2.2 参见课文2.2.1节内容。

2.3 参见课文2.2.2节内容。

2.4 ×;×。

2.5 参见课文2.2.2节内容。

2.6 参见课文2.2.3节内容。

2.7 参见课文2.3.2节内容。

2.8 参见课文2.4.1节内容。

第3章3.1 参见课文3.3.1节内容。

3.2 参见课文3.4.1节内容。

3.3 400Hz。

3.4 T X=1.5T Y3.53.6(b)正极性、零电平;(c)负极性、零电平;(d)负极性、正电平;(e)正极性、正电平。

3.7 参见课文3.4.2节内容。

3.8 1、b);c); 2、a)b)c);3、b);4、a);5、a);c);d);b);6、a);b);a);b)。

3.9 (1)聚焦时未采用光点聚焦;(2)消隐电路未工作,回程轨迹未消除。

3.10 250mV 。

3.11 7.07格;7.07格。

3.12 2000Hz ;1.5V ;1.07V 。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习题册》-A05-3308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习题册》-A05-3308

模块一电子测量基础§1-1 电子测量概述一、填空1.真实值2.同类标准量3.测量数值测量单位4.电能量的测量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及特性的测量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特性曲线的测量5.检测测量器具6.模拟式数字式7.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8.零值法差值法代替法二、判断1.×2.√3.√4.×5.×6.√7.√三、选择1.A2.D3.D4.A5.B四、问答1. 直接、间接、比较测量法与其他测量相比,电子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极宽2)电子测量仪器的量程很广3)电子测量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微机化2.(1)测量数据不准确,误差大。

(2)损坏测量仪器。

(3)损坏被测对象。

§1-2 测量误差及表示方法一、填空1.测量误差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疏失误差3.附加误差4.偶然误差5.疏失误差6.两次测量平均值系统误差二、判断1.√2.×3.√4.√5.×6.√7.√8.√9.√10.×三、选择1.D2.D3.D4.A5.B6.D7.B8.B四、问答1.偶然误差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偶发性变化引起。

例如外电场、磁场的突变,温度、湿度的突变,电源电压、频率的突变等,使得在重复测量同一量时,其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产生偶然误差。

实际中,一次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没有规律,但多次测量中的偶然误差是服从统计学规律的。

这种规律之一是: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

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增加重复测量次数,再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偶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为消除外磁场对电流表读数的影响,可将电流表放置的位置调换1800后再测量一次,则在两种位置下测得结果的误差符号必然是一正一负,取其平均值后,就能消除这种由外磁场影响而引起的系统误差。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

2.1 名词解释:真值、实际值、示值、误差、修正值。

答:真值是指表征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完善地确定的量值;实际值是指用高一级或高出数级的标准仪器或计量器具所测得的数值,也称为约定真值;示值是指仪器测得的指示值,即测量值;误差是指测量值(或称测得值、测值)与真值之差;修正值是指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量值。

2.2 测量误差有哪些表示方法?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答: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有:(1)仪器误差(2)方法误差(3)理论误差(4)影响误差(5)人身误差。

2.3 误差按性质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各自的特点为: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在一定条件下,测量值显著偏离其实际值。

2.4 何谓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估计值?答:标准差是指对剩余误差平方后求和平均,然后再开方即∑=-=ni i x x n 121)(σ; 平均值标准差是任意一组n 次测量样本标准差的n 分之一,即nx s x s )()(=; 标准差的估计值即∑=--=ni i x x n x s 12)(11)(。

2.8 归纳不确定度的分类和确定方法?答:不确定度分为A 类标准不确定度和计与分散性参数两部分,而测量不确定度是以被测量的估计值为中心。

测量不确 B 类标准不确定度。

由一系列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定的分量称为A 类标准不确定度;不是用一系列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法,而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认定的概率分布来评定的分量称为B 类标准不确定度。

确定方法:(1)A 类评定是用统计分析法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u 的求法等同于由系列观测值获得的标准差,即A 类标准不确定度就等于标准差,即u A x σˆ=; (2)B 类评定不用统计分析法,而是基于其他方法估计概率分布或分布假设来评定标准差并得到标准不确定度。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出版简述计量与测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答:测量是用被测未知量和同类已知的标准单位量比较,这时认为被测量的真实数值是存在的,测量误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引起的。

计量是用法定标准的已知量与同类的未知量(如受检仪器)比较,这时标准量是准确的、法定的,而认为测量误差是由受检仪器引起的。

由于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了计量,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计量予以保证,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

测量又是计量联系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测量,计量也将失去价值。

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量值传递的准则是什么?2.答:量值的传递的准则是:高一级计量器具检定低一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同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只能通过比对来鉴别。

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答: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主振级、调制级、内调制振荡器、输出级、监视器和电源等六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是:(1)主振级。

其作用是产生高频等幅载波信号,也叫高频振荡器。

(2)调制级。

将主振级产生的高频等幅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音频调制信号(400Hz或1KHz)同时送到调制级后,从调制级输出的就是载有音频信号的已调波了。

(3)内调制振荡器。

其作用是产生内调制信号的,也叫内调制振荡器,一般的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内调制信号有400Hz和1kHz两种。

(4)输出级。

其作用主要是对已调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衰减器对输出电平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和输出阻抗的变换,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5)监视器。

监视器主要用来测量输出信号的载波的电平和调幅系数,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波形等,对输出信号进行监视。

(6)电源。

电源供给各部分所需的直流电压。

频率合成的实现方法有那几种?各有何优缺点?3.答:频率合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合成法与间接合成法。

直接合成法的优点是频率的稳定度高,频率转换速度快,频谱纯度高,频率间隔小,可以做到0.1Hz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影响。

正确度(ε)说明仪表指示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所谓真值,是指待测量在待定状态下所具有的真实值大小。

正确度反映了系统误差(如仪器中放大器的零点漂移、接触电位差等)的影响。

准确度(τ)是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反映。

准确度高,说明精密度和正确度都高,也就意味着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因而最终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也高。

1.4 解:各类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具有物理量的变换、信号处理与传输和测量结果显示三种最基本的功能。

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频率范围、准确度、灵敏度、线性度、输入阻抗、稳定性等。

1.5 解:在选用仪表时,应当根据测量值的大小来选择仪表的量程,尽量使测量的示值在仪表满刻度值(即量程)的2/3以上区域为宜。

由公式可以看出:示值越接近满刻度值,示值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1.6 解: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物理量,其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个确定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就是系统误差。

如果系统误差的大小、符号不变而保持恒定,则称为恒定系统误差,否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又可分为累进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的定义表明:在等精度测量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都是不定值。

随机误差简称随差。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结果明显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简称粗差,也称疏失误差。

1.7 解:15V,一般认为在量程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精度最高,尤其对于指针表.再就是量程选的合适,读数可以读的比较精细.数字表,量程的问题不如指针表严重。

1.8 解: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应定为5.0级。

1.9 解:略1.10 解:86.372 4=86.4 8.914 5=8.91 3.175 0=3.180.003 125=0.00312 59 450=594×1021.11 解:略1.12 解:相同数据有3.600kHz 3600Hz 3.6kHz 3.600×103 Hz第二章习题解答2.1 解:主振器、调制器、变换器、放大器、输出电路、指示器、电源。

2.2 解:主振荡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振荡器用来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其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即为信号发生器的有效频率范围。

低频信号发生器主振荡器的电路形式主要有差频式振荡器和RC振荡器两类。

缓冲放大器:缓冲放大器兼有缓冲和电压放大的作用。

输出衰减器:输出衰减器用于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或功率,通常分为连续调节和步进调节。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对电平调节器送来的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之达到一定的输出功率。

要求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工作效率高、谐波失真小。

监测仪表:监测仪表主要有电压表和频率计。

电压表用于指示输出信号的幅度,频率计用于指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它们可以是指针式的也可以是数字式的。

2.3 解:低频信号发生器中一般有50 、600 、5k 等各种不同输出阻抗;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只有50 (或75 )一种输出阻抗。

匹配阻抗主要为了减少失真。

2.4 解:RC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际上是一种电压反馈式振荡器,它由负反馈放大器和一个具有选频作用的正反馈回路组成。

如图2.2-4中R1、C1、R2、C2组成具有选频作用的串-并联正反馈回路,R t和R f为负反馈回路,它们构成一个电桥,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取自电桥的两个对角线上,输出信号则送至电桥的另两个对角线上。

2.5 解:差频式振荡器的可变频率振荡器和固定频率振荡器分别产生可变频率的高频振荡f1和固定频率的高频振荡f2,经过混频器M产生两者差频信号f=f1–f2。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电路复杂,频率准确度、稳定度较差,波形失真较大;最大的优点是容易做到在整个低频段内频率可连续调节而不用更换波段,输出电平也较均匀,所以常用在扫频振荡器中。

2.6 解:主要包括脉冲式、正弦波式、三角波式三种类型。

正弦振荡器输出正弦波,经缓冲级隔离后,分为两路信号,一路送放大器输出正弦波,另一路作为方波形成电路的触发信号。

方波形成电路通常是施密特触发器,后者也输出两路信号,一路送放大器,经放大后输出方波,另一路作为积分器的输入信号。

积分器一般是米勒积分电路,它将方波积分形成三角波,经放大后输出。

同样,三种波形的输出由放大级中的选择开关选择输出。

2.7 解:调谐信号发生器的振荡器通常为LC振荡器,根据反馈方式,又可分为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也称电感三点式或哈特莱式)及电容反馈式(也称电容三点式或考毕兹式)三种振荡器形式。

(1)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2)电感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3)电容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通常用改变电感L来改变频段,改变电容C进行频段内频率细调。

2.8 解:锁相环主要由压控振荡器,鉴相器,低通滤波器,以及参考频率振荡器组成。

压控振荡器主要实现电压与频率的变换,鉴相器主要实现把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与参考频率振荡器的频率进行比较。

低通滤波器主要是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参考频率振荡器提供参考频率。

2.9 解:由(LC等)调谐振荡器构成的信号发生器称为调谐信号发生器;利用锁相技术实现频率合成的信号发生器称为锁相信号发生器。

由于锁相信号发生器是在高性能的调谐信号源中进一步增加了频率计数器,并将信号源的振荡频率用锁相原理锁定在频率计数器的时基上,而频率计数器又是以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为基准频率的,因此可使锁相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能达到与基准频率相同的水平。

2.10 解:相位锁定时:f1/n=f2/m ,f2=f1 m/n,当m=1,n=10时f2min=f1/10=0.1MHz;当m=10,n=1时,f2max=10f1=10MHz2.11 解:数字直接合成法又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它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方法,它将先进的数字处理理论与方法引入信号合成领域,通过控制相位变化速度来直接产生各种不同频率信号。

2.12 解:频率覆盖系数为1.8。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解:1、要求对原电路工作状态无影响或影响非常小,要求表头的内阻大,取样电流非常小2、根据测量电压范围规定测量精度。

3.2 解:均值检波法广泛应用于万用表中交流电压、电流测量电路的交直流转换电路中。

均值检波法构建的交直流转换电路对交流信号进行半波或全波整流,再对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信号采用积分电路得到较平缓的直流信号,直流信号的幅值就是被测信号的半波整流平均值或全波整流平均值,再利用被测信号的半波整流平均值或全波整流平均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即可计算出被测信号的有效值。

峰值检波法是常用的交直流转换电路之一。

峰值检波法构建的交直流转换电路对交流信号进行半波或全波整流,再用充电电容保持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信号的峰值,得到较平缓的直流信号,直流信号的幅值就是被测交流信号的峰值,再利用被测信号的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即可计算出被测信号的有效值。

3.3 解:平均值:1.5V,正峰值:3V,负峰值:-1V,峰峰值:4V,有效值:1.73V3.4 解:正弦波:U=U0=10V,U1=9V;三角波:U=0.9U0·KF=10.36V;方波:U=9V3.5 解:数字万用表是在电压表的基础上配以合适的转换器构成的。

其核心是数字电压表。

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量。

3.6 解:相对误差=0.0008/1.2x100%=0.067%,N=0.01%x2/分辨率=2(字)3.7 解:略第四章习题解答4.1 解:(1)能显示信号波形,可测量瞬时值,具有直观性。

(2)输入阻抗高,对被测信号影响小。

测量灵敏度高,并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3)工作频带宽,速度快,便于观察高速变化的波形的细节。

(4)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可描绘出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量的函数关系,可作为比较信号用的高速X-Y记录仪。

4.2 解: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

灯丝h用于对阴极K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阴极发射电子。

栅极G1电位比阴极K低,对电子形成排斥力,使电子朝轴向运动,形成交叉点F1,并且只有初速度较高的电子才能够穿过栅极奔向荧光屏,初速度较低的电子则返回阴极,被阴极吸收。

如果栅极G1电位足够低,则可使发射出的电子全部返回阴极,因此,调节栅极G1的电位可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荧光屏亮点的辉度。

4.3 解:电子示波器由Y通道、 X通道、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电源几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作用略。

4.4 解:频带宽度和上升时间:频带宽度(BW)表征示波器的最高频率响应能力。

上升时间(t r)是一个与频带宽度BW相关的参数,它表示由于示波器Y通道的频带宽度的限制。

扫描速度:扫描速度是指荧光屏上单位时间内光点水平移动的距离,单位为“c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