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题型分析。

这次考试试卷包括三大块:基础题,阅读理解,作文。基础题20分,除病句修改外,都是紧紧围绕课本出的。阅读理解涉及文言文和现代文,既有课内的文言文、现代文,又有课外的现代文。符合新课改以教材为纲,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从难易程度上说,难易程度适中,考虑到了面向全体,兼顾优差生。从分值分布上看,基础题20分,阅读理解40分,作文40分,分值的分布,体现出了母语教学的重点是读和写。总之,这次考试试卷题型设置比较合理。

考试成绩:七班90分以上1人,80分以上20人,70分以上17人,60分以上15人,60分以下7人,平均分72.28分,及格率88.33,优生率35,最高分91分,最低分14分。八班90分以上3人,80分以上5人,70分以上32人,60分以上12人,60分以下8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37分,平均分70.12分,及格率86.67,优生率13.33,

二、命题特点以及失分原因例

研究这次期中考试题,发现考查命题又在回归本真,即命题形式回归自然形态;题材选择回归社会生活;目标指向回归课堂教学;能力要求回归学生主体。下面就各个版块进行具体分析。

1、“基础积累与运用”的考查很能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拼音汉字的运用,错别字的正误判断,在句子中成语意思的正误判断,病句的正误判断,作者年代,课文内容及课文的语言特色等一一涉及。内容全面,注重运用,源于文本,拓展思路。知识点力求细密广泛,题型力求变化、创新。学生须认真扎实方能得分。

①“拼音汉字”是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所有汉拼都是出自课本,错别字的辨析均分布在课文中,这就提示我们应让学生多读书,扎实有效的读书。

②古诗文默写是学生的得分题。但阅卷标准很是严格,只要是字迹不很正规或是同音字,就会扣分,这也算给不注意书写的同学一个教训吧。

③第12题是失分题,“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仔细分析这个题并不难,但学生欠缺的恰恰是仔细,大多同学毫不犹豫就填上“表达了木兰为思家而愁的情感”。待到发下卷子来,老师根本不用讲,只要让他们再读一遍题,就都能明白自己忽略了“思乡与报国的矛盾”这个要点。

2、课内阅读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份题中的课内阅读,不是死背能得分的。学生平时大多不愿回答问题,只知记下答案来背诵,所以考试时一看到没讲过的题就傻眼了。16题、19题、21题、22题是失分题。这几个题的难度关键在命题基本是上课时老师都讲过,可考试时学生却乱答一气,分析下来是学生有的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有的只记答的内容,不记题目,有的记是记了,可答题的时候不认真,导致答题的时候题号混乱,没有答在相应区域。课内阅读可以说是本次丢分最严重的。评讲试卷后归纳得出:考试后,凡是语文阅读上丢分的同学,总能找出以下几种情况和原因,诸如“不小心答错了”、“忘记答这点了”、“我答偏了”等。如果有同学将这种丢分现象认为是“不小心”、“当时没仔细想”或是“偶然现象”,却不认为是自己在答题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话,每次考试答题没答到点上“的情况,仍将存在。其实语文阅读丢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的掌握有盲区,二是答题结构和思路有问题。

3、课外阅读题重归纳和表达能力的考察。课外阅读题都是需要理解归纳的,这是我们学生的软肋。特别是概括表达,往往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茶壶煮饺子式地词不达意。

4、作文题的命制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二是注

重了考试与教学的勾连。作文题“为了心中的_______”的作文和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既与前三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巧妙地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挂起钩来。学生有真情实感,写起来就容易得多。学生作文不能得高分的原因是:

①以为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就行,不注重审题立意

②以为创新就是形式新奇古怪,不注重思想深刻

③从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这次期中考作文题提高了审题立意的难度,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

三、教学改进措施

1、要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目的和追求,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前提。重视文本教学,向掌握方法、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倾斜。

2、重视夯实基础,但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输,不能培养背诵的机器。应着重于引领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否则,将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考试要求。

3、要培养学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鼓励学生多阅读,教给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必要的归纳和整合,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提升潜力。

4、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每一个学生制定期末考目标。对个别掉队学生多提问多检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优带差,做到生帮生,生促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5、要加大集体备课力度,群策群力,互相沟通,向优秀班级学习,共同提高。

6、加强对命题特点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科学地解决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使教学与考查巧妙而有效地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