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光动力(PDT)疗法综述

合集下载

pdt光动力机理

pdt光动力机理

pdt光动力机理PDT(Photodynamic Therapy,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利用光能激活某些特定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机理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光敏剂、光源和组织中的氧气。

下面将对PDT的光动力机理进行详细说明。

一、光敏剂光敏剂是PDT治疗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光活性物质,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

在PDT中,光敏剂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二是作为光动力反应的引发剂。

光敏剂通常是一些具有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如卟啉类化合物、菁类化合物、叶绿素等。

这些化合物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会产生单线态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与组织中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二、光源在PDT中,光源是用来照射光敏剂的,要求其能够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以激发光敏剂产生化学反应。

常用的光源有激光、发光二极管等。

其中,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PDT治疗。

在PDT治疗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光敏剂和病变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照射剂量。

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PDT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三、组织中的氧气氧气是PDT治疗中另一个关键要素。

在光敏剂被激发后,产生的单线态氧等活性物质可以与组织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扩大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组织中的氧气不足,就会影响PDT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在PDT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充分的氧合,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在PDT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适当的加压和按摩等措施,以增加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四、化学反应机制当光敏剂被合适的光源照射后,会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机制:1.产生单线态氧:在光敏剂吸收光能后,会激发到激发态,然后再回落到基态时释放出能量。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一概述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新方法,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肿瘤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

二原理将光敏剂输入人体,在一定时间后,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和光生物学反应,在分子氧的参与下,产生单态氧和/或自由基,氧化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使异常增生活跃的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使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

三适应证1.癌前期皮肤病和皮肤恶性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癌;2.治疗非恶性肿瘤性皮肤病如:尖锐湿疣,血管畸形,寻常痤疮。

四步骤1.由医护人员随用随配新鲜药液,以备治疗时使用。

2.新鲜药液湿敷患处3小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局部封包。

3.红光照射病灶局部,照射时间通常为20分钟。

五不良反应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照光时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大部分患者可以忍受,或稍后会自行缓解,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嘱咐患者不必过度紧张,对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或通知医生做其他进一步其他特殊处理。

六费用1.药物的费用盐酸氨酮戊酸(艾拉,ALA)每支药物800多元。

一般面积不是很大的尖锐湿疣患者,每次治疗使用1支。

面积大则增加用量。

2.治疗费用每次约300元/光斑,一般局部照光时间为20分钟。

3.时间通常每周治疗1次,约半天时间;3次为一个疗程。

七注意事项1.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如疣体发生在尿道口、尿道内、外阴部腺体开口周围的)可以直接选择光动力治疗,疗效好,复发少。

2.局部二氧化碳激光或冷冻治疗后,反复复发的患者,建议局部光动力治疗2~3次。

3.常规传统治疗后,可以选择光动力治疗2~3次,进行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4.对较大的疣体,建议先用二氧化碳激光或冷冻的办法去除大的疣体后,再选择光动力治疗,这样既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又能缩短治疗时间。

5.任何一种治疗目前都不能绝对防止尖锐湿疣的复发,一般光动力治疗3次后,疣体复发率小于10%。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疗法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疗法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疗法肿瘤治疗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点研究之一,而光动力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因为其疗效优良、无创伤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光动力疗法,以及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又称为光动力癌症治疗,是指将一种特殊的光敏剂注入体内,然后用激光照射敏感区域,使敏感区域的癌细胞因光照射而死亡的一种治疗方式。

光敏剂通常在白细胞中注射,激光照射后能够瞬间启动氧化反应,将生长癌细胞的供养血管破坏,破坏癌细胞的氧化与养分供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二、光动力疗法的优点1.无创伤性: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完全无创伤性治疗肿瘤的方法,无需手术切除,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2.高效性:光动力疗法能瞬间破坏癌细胞,治疗效率高,疗程短,患者可以尽早恢复健康。

3.光动力疗法对预防肿瘤扩散和转移有重要作用,不会让肿瘤细胞通过造影物质侵入人体,从而成为治疗癌症的一大利器。

4.光动力疗法可以精准治疗,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对健康细胞的危害,让患者免受化疗的痛苦。

三、光动力疗法的应用1.头颈部肿瘤治疗: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

但是由于放射治疗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光动力疗法成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能够瞬间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2.皮肤癌治疗:光动力疗法可以治疗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光动力疗法对于局部浅表的皮肤癌非常有效。

3.前列腺癌治疗: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但是光动力疗法相比传统治疗方法更加安全、有效,能够治疗原发性前列腺癌。

4.胃癌治疗: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是由于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征状,因此常常被误诊,给治疗带来不小的难度。

光动力疗法能够快速定位癌细胞,精确治疗,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四、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前景光动力疗法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新方法,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一、引言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长久以来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肿瘤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其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低的副作用,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那么,光动力疗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又是如何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二、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1. 光敏剂的选择与定位光敏剂的种类: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在于光敏剂。

目前,常用的光敏剂包括卟啉类、酞菁类等。

这些光敏剂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规律,能够优先聚集在肿瘤组织中。

定位机制:光敏剂能够通过被动靶向或主动靶向的方式聚集在肿瘤细胞中。

被动靶向主要依赖于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而主动靶向则通过光敏剂与特定抗体或配体的结合实现。

2. 光照激活光敏剂光源选择:通常使用激光作为光源,其波长需与光敏剂的吸收峰相匹配,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激活光敏剂。

光照剂量:光照剂量需要精确控制,既要保证治疗效果,又要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活性氧的产生与杀伤作用单线态氧:光敏剂在光照下会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

这些活性氧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能够迅速与周围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

细胞损伤:活性氧会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活性氧还能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

三、光动力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光动力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如皮肤癌、食管癌、肺癌等。

对于早期肿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禁忌症:对光敏剂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不宜使用光动力疗法。

2. 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治疗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还需进行光敏剂皮试和肝肾功能检查。

光动力学治疗血管瘤的原理

光动力学治疗血管瘤的原理

光动力学治疗血管瘤的原理光动力学治疗(PDT)是一种利用药物和特定波长光线相结合的疗法,用于治疗血管瘤等血管异常病变。

其原理是通过激活光敏药物,使其释放出氧分子,进一步引发氧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从而破坏血管瘤组织。

光动力学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光敏药物。

这些药物在光敏化之前是无毒的,但在特定波长的光线激活下,它们会变得有毒。

最常用的光敏药物是卟啉衍生物,如卟吩。

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光敏药物经过静脉注射或局部涂抹的方式给予患者。

药物会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渗透到血管瘤中。

之后,在治疗区域施加特定波长的激光,以激活光敏药物。

激光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它必须与光敏药物的吸收峰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光敏化效果。

常用的激光包括红光(630 - 690 nm)和近红外光(800 - 840 nm)。

这些波长的光线能够深入组织,使光敏药物充分激活。

当光敏药物被激活后,产生的活性氧分子(如单线态氧和三线态氧)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使血管瘤组织受到破坏。

活性氧分子会与周围的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和脂质)相互作用,造成细胞膜的破裂、细胞器的破坏以及DNA断裂等。

此外,活性氧还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进入治疗区域,增强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瘤的消退。

治疗过程相对较短,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具体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血管瘤的类型和大小。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佩戴特殊的护目镜,以保护眼睛免受激光的伤害。

光动力学治疗的优点是它具有选择性和局部性。

光敏药物主要富集在异常血管组织中,激光也可以针对性地照射到治疗区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相比,光动力学治疗不需要大面积的手术切口,减少了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尽管光动力学治疗在治疗血管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血管瘤类型和大小。

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敏药物的浓度、照射剂量、光敏化时间以及血管瘤的血供情况等。

因此,在进行光动力学治疗前,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适用性和预期疗效。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医疗疗法,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光敏剂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PDT的原理涉及到光敏剂、特定波长的光线和氧气三个要素。

首先,光敏剂是PDT治疗的关键。

患者会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摄入光敏剂,这些光敏剂会在体内积聚在病变组织中。

光敏剂本身是无害的,但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导致病变组织的损伤和破坏。

其次,PDT需要特定波长的光线。

当光敏剂积聚在病变组织中后,医生会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患者的体表或体内。

这些光线会激活光敏剂,使其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引起病变组织的破坏。

通常使用的光源包括激光和特定波长的非激光光源。

最后,氧气是PDT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PDT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进行。

这也是为什么PDT通常用于浅表肿瘤或病变组织,因为深部组织可能供氧不足,影响PDT的疗效。

总的来说,PDT的原理是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这种治疗方法在一些癌症和皮肤病变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有望为更多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肿瘤光动力疗法

肿瘤光动力疗法
处理并发症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皮肤过敏、光敏反应等),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康复。
03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优势与限 制
优势
高度选择性
光动力疗法能够精确地针对肿 瘤组织,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
作用。
微创性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 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或化疗 ,患者耐受性好。
肿瘤光动力疗法
目录
• 肿瘤光动力疗法简介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过程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优势与限制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 • 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01
肿瘤光动力疗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肿瘤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利用光敏 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来治疗肿瘤的 方法。
原理
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 长光的照射下产生化学反应,从 而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 的目的。
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联合治疗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 方向,将光动力疗法与其他治疗 方法(如化疗、放疗等)相结合,
有望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社会经济影响与政策建议
光动力疗法的推广应用将为患者 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减轻医疗负 担,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政府应加大对光动力疗法研究的 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和研发,促 进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
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适 当的光照剂量,确保足够 的光能量到达肿瘤组织。
光照方式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 性质,选择适当的照射方 式(如表面照射、腔内照 射等)。
治疗过程
在光照治疗过程中,需密 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光照 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后续处理与观察
后续观察
治疗后需定期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有无复 发迹象。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一、光动力疗法简介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局部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激发光敏剂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因此在皮肤科、肿瘤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光敏剂的吸收与分布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中的关键成分,它是一类能够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化合物。

在光动力疗法中,光敏剂被选择性地摄取并滞留在病变组织中。

在接受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光敏剂被激发并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进一步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三、光敏剂的光激发过程在光动力疗法中,特定波长的光线是用来激发光敏剂的。

当这些光线照射到涂有光敏剂的病变组织时,光敏剂分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在激发态下,光敏剂分子不稳定并迅速返回基态,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例如组织中的氧分子,从而产生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四、光动力效应的形成当光敏剂被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并被激发时,会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进一步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这些活性氧物质主要包括单态氧、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

这些活性氧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和细胞毒性,可以破坏病变组织并导致细胞死亡。

五、细胞损伤的机理在光动力疗法中,细胞损伤的主要机理是活性氧物质的氧化作用。

这些活性氧物质可以对细胞器、细胞膜和DNA等造成损伤,导致细胞死亡。

具体而言,单态氧可以与细胞器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细胞器损伤和功能丧失;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则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发生反应,导致细胞膜损伤和细胞死亡。

光动力疗法(PDT)

光动力疗法(PDT)

光动力疗法(PDT)自1995年以来,人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应用PDT 对继发于AMD的CNV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经过近3年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1998年,人们开始对PDT对CNV 的作用进行多中心的1期、2期以及3期临床研究,又经近3年的临床研究,美国FDA于2000年4月正式批准PDT用于治疗老年黄斑变性。

我国也于2000年6月开始引进PDT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人。

我们在国内经过3年的临床应用,也证实PDT确实有较满意的效果。

PDT治疗是从静脉内泵入一种特殊的光敏剂Visudyne,然后利用689nm波长的激光照射CNV区域。

由于Visudyne中的光敏活性成分verteporfin极易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而CNV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因此verteporfin大量聚集在CNV中,受到特定的波长的光照射后,从基态激发为激发态,在向基态或三重态转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并传递给氧,经Ⅰ型和Ⅱ型光化学反应生成氧自由基和(或)单线态氧,进而损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封闭、萎缩。

PDT治疗可以用于黄斑中心凹下的典型性为主或无典型性成分的CNV,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和传统激光相比,PDT治疗可以更有效的减缓CNV引起的视力下降。

但是PDT治疗也不能阻止CNV的复发和再生,常常需重复治疗,第1年平均治疗次数是3.4次,第2年2.1次。

3年内平均7次。

由于PDT治疗中的激光在局部升温不超过2℃,对视网膜不会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所以安全性高,并且可以重复治疗。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因为如此,它还可用于激光、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其他方法失败或复发后的再治疗。

相信随着大量的临床研究,PDT治疗必将能够更加完善。

PDT(光动力)疗法小介绍

PDT(光动力)疗法小介绍

PDT(光动力)疗法介绍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

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

其过程是,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

光动力疗法的原理介绍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病变部位,然后用特定波段激光照射患病区域。

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动力反应并导致病变部位出现光性过程,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等杀死异常增生的细胞,而邻近组织则不受任何影响。

此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和医院的要求较高。

相比传统疗法,光动力疗法的一些优势介绍1.创伤很小:借助光纤、内窥镜和其他介入技术,可将激光引导到体内深部进行治疗,避免了开胸、开腹等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2.治疗区域的选择性:PDT疗法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对病灶底部和周边的正常组织无损伤,这种选择性杀伤行为是其他常规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由于光敏剂只被病变细胞吸收并保留,无全身毒性,作用光波不为正常组织吸收,所以治疗只针对病变组织而保证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

3.有效性:光动力作用能引起的血管损伤及由此导致的病变组织局部的缺血缺氧,最终杀灭病变部位。

并且由于治疗过程基于较强的药物定位效应。

自动产生于所有病毒疣、疱疹部位,与此同时又能增强机体本身的免疫机制,防止复发或转移,治疗彻底、无复发,可以彻底根治。

4.无耐药、毒副作用:由于制剂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很快被代谢,不在体内产生蓄积,机体也不会对光敏制剂产生耐药抗药性。

因此,光动力疗法可以反复使用。

5.灵活性:光动力疗法不受其他治疗方法限制,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6.无创性:对发病器官上皮结构和胶原支架的损伤小,使创面愈合后保持器官外形和功能的完整性。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08级药学2班陈昌斌1 引言光动力疗法可定义为这样一种操作:对身体遭受损害(常常但并不总是由于癌变)的病人系统的或者局部的施用一种被称作光敏剂的无毒药物或者染料,接着在一段时间后用可见光(通常是长波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受损部位,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凋亡[1]。

在这里首先要区分三个基本概念:光疗(phototherapy),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以及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疗是一种包含光诱导这种光化学现象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光化学疗法是光疗的一种形式,除光之外还使用一种化学物质。

而在光动力疗法中,联合使用了O2,光以及光敏剂。

因此PDT既是光疗的一种形式,又是光化学疗法的一种形式[2]。

PDT是一种主要影响目标组织具有双重选择性的治疗方式。

其双重选择性是基于光敏剂在正常组织和目标组织中浓度的差异,以及通过空间限制和聚焦的方式使光对目标组织直接照射。

光敏剂在注射3-96小时后积聚在目标组织,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光敏剂。

在积聚期间,用光直接照射目标组织以活化光敏剂,活化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基态氧(3O2, 3∑g-)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活性氧,损伤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组织的破坏[2, 3]。

生物体系中光敏化的,氧依赖的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action)[4]。

光动力疗法这个概念源自于二十世纪早期工人们利用一些染料比如曙红与光结合治疗皮肤癌的实践[5]。

血卟啉第一次被使用也是在这个时期[6],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关于卟啉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聚集以及暴露在可见光下症状恢复的零星报道[3]。

现代对PDT兴趣的急剧增加源自于1960年Lipson和Baldes对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发现[4],Dougherty等人在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大大推动了这一趋势[5-7]。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光敏剂过敏试验 肿瘤患者静脉应用光敏剂 一段时间后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富集 应用适当波长的光源针对肿瘤组织照光 注意避光,防止日光灼伤
光 动 力 治 疗 示 意 图
光敏剂注射给药
一段时间后光敏 剂在肿瘤局部富集
肿瘤被选择性的破坏
肿瘤局部照光治疗
激光器和光敏剂情况
630-PDT 半导体激光器由DIOMED LTD制造,波
PDT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特性(3)
光敏剂注入患者体内后,会在肿瘤组织中形成相对较
高的蓄积,尤其高分布于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上, 所以光动力作用引起的血管损伤及由此导致的病变组 织局部的缺血缺氧,在PDT的临床治疗机制中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并决定着PDT的选择性杀伤特性。 这种光敏剂选择性在肿瘤组织蓄积和我们选择性针对 病变组织照光一起构成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双选 择性(药物选择性富积和选择性光照激活)。
什么是光动力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光激发的化学疗法,光敏剂吸
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受激发的光敏剂将 能量传递给氧,产生一些氧化活性分子(radical oxygen species,ROS)。氧化活性分子通过氧化 作用来攻击细胞结构,这种损伤可能是细胞膜或 蛋白的氧化损伤,当氧化损伤的积累超过一定的 阈值时,细胞便开始死亡
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6-81岁, 平均55.6岁,中位年龄55岁。 皮肤基底细胞癌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例,皮 肤黑色素瘤3例,乳腺外paget’s病5例,乳腺癌 皮肤转移6例,舌鳞癌2例。胃癌皮肤转移、直 肠癌皮肤转移、皮肤血管肉瘤及阴茎癌各1例。
临床疗效
本组30例患者,14人共行1个疗程PDT,9人行2
长 630nm. 输出功率2000mW 光敏剂为PHOTOFRIN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学疗法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学疗法

肿瘤治疗中的光动力学疗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而光动力学疗法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方式,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1. 光动力学疗法的原理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以光化学反应为驱动力的治疗方式,通过将特定的光敏剂注射到患者体内,再利用可见光或近红外线的特定波长激活光敏剂,使其产生光学过程以杀死肿瘤细胞。

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是指那些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产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

光敏剂通常会在体内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一种高度活性的物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而导致局部的缺氧和炎症反应,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2. 光动力学疗法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光动力学疗法有以下优点:(1)比传统治疗方式更加温和,副作用小光敏剂只有在特定的光波长下发生反应,而光源的波长是可以精确控制的,因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他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整体的副作用。

(2)局部作用,具有定位性强光动力学疗法只对注射光敏剂的部位进行治疗,并且光源的照射范围也是可以精确控制的,因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他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整体的副作用。

(3)可重复性强传统的治疗方式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尤其是手术治疗具有一定风险,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

而光动力学疗法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内多次进行,对于复发性肿瘤的治疗也具有一定优势。

3. 光动力学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光动力学疗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包括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皮肤癌、口腔癌、胆道癌、前列腺癌等方面。

在临床应用中,光敏剂的选择尤为重要。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光敏剂,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

例如,对于实体瘤,ALASense、BPD-MA等光敏剂可以显著地提高超声成像下的肿瘤显影率,并促进光动力学疗法的疗效。

光动力综述

光动力综述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传统的三治疗肿瘤手段,后2方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损伤正常细胞,甚至带来些严重的并发症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ˉnamic the rapy,PDT)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疗法[1],是指光敏剂(Photosensitizer)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在一段时间里会在肿瘤组织中形成相对高浓度的积聚,此时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肿瘤组织,将激活其中的光敏剂分子,在肿瘤组织内引发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进而和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同时,光动力反应还广泛破坏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进一步导致病变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后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常常起着关键性作用。

另外,也有证据提示光动力学疗法能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2,3]。

本文就光动力学疗法的研究历史、原理、适应证、安全性与局限性以及光动力学疗法中的两关键要素———光敏剂和照射光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旨在让大家对光动力学疗法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1 光动力学疗法研究历史光动力学疗法属于光医学范畴。

1903年Niels Finsen因发明紫外线辐射治疗皮肤结核病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光动力学疗法应用于肿瘤治疗始于1903年,Jesionek和Tappei ner用伊红致敏肿瘤,引起肿瘤细胞破坏。

1976年Kelly和Snell应用一种血卟啉衍生物(h ematoporphyrin derivaˉtives,HpD)治疗膀胱癌成功,由此开创了光动力学疗法。

近年来由于光敏物质、光激活装置以及导光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光动力学疗法已逐步成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4]。

总之,可归纳为3个阶段[5]:(1)经验性应用阶段(萌芽阶段):时间约从3000余年直到19世纪。

此阶段以应用天然的物质结合阳光来治疗皮肤疾病为主。

(2)实验室研究阶段(光动力学治疗形成阶段):时间从19世纪至20世纪7 0年代。

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传统的化疗、手术和放疗治疗肿瘤常常会造成大面积的伤害,同时还有诸多副作用,使得肿瘤的治疗难度增加。

因此,寻求一种更有效,较少副作用的治疗方式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问题。

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治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结合光敏剂和可见光的治疗方法,可用于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治疗。

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光敏剂引入体内,然后经过激活后释放能量。

这种能量与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氧化反应,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光动力疗法更为精确,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损伤,且有助于保护周围组织的完整性。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实验结果显示,光动力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且还能够增强免疫力,降低癌细胞的复发率。

此外,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光动力疗法有更少的副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

在肿瘤治疗中,光动力疗法主要应用于口腔癌,皮肤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

在口腔癌的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可以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对于皮肤癌的治疗,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同时修复受损的皮肤组织,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而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激活相应的光敏剂,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复发和扩散。

由于肿瘤的发展有其独特性,光动力疗法的应用也因情况而异。

此外,光动力疗法还要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如手术和放疗等,进行整体治疗。

因此,在选择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考虑病情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深入,光动力疗法将会在未来的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肿瘤光动力的治疗方法

肿瘤光动力的治疗方法

肿瘤光动力疗法( PDT, Photodynamic therapy) ,是光敏剂与相应波长的光,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单态氧和(或)自由基,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其过程是,静脉注射光敏剂,癌组织大量吸收光敏剂,而正常组织甚少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组织摄取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和多种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对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等亚细胞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同时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激发激活T 细胞,有效凋亡原位扩散的肿瘤,清除肉眼不可见的癌灶。

治疗方法第一步注射光敏剂静脉滴注光敏剂,药物在肿瘤组织高浓度蓄积。

(滴注过程中注意严格避光)(1)癌细胞是一种增生旺盛、高度活跃代谢的细胞,不断的从血液中摄取蛋白质等物质,特别是脂蛋白而光敏剂静脉注入血后,与血液中的脂蛋白,因此癌细胞可以从血液中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也将光敏剂也摄取进来。

(2) 癌细胞本身具有一种吞噬特性或细胞内引作用,它可以将光敏剂摄取到细胞内来。

(3) 癌细胞是新生出来的细胞,它没有足够的淋巴管来引流它,所以当它摄取到光敏剂后不能及时的通过淋巴管将光敏剂排除去。

第二步激光照射注射光敏剂48小时后对肿瘤部位进行光照(1)平面激光照射:适用于皮肤、口腔和宫颈等浅表部位,也适用于内镜引导的内腔器官的小癌灶和传统外科手术中的瘤床照射。

(2)组织间照射:体表肿瘤经皮穿刺组织间照射、B超或CT定位经皮穿刺组织间照射(适用于深的非腔内实体恶性肿瘤)。

(3)内镜引导下的腔内照射:适用于人体深部管状和囊状器官的“内生性”恶性肿瘤。

第三步激光复照首次激光照射后1~2天后进行第二次肿瘤光动力治疗首次激光照射后1~2天内肿瘤细胞出现坏死、凋亡,医生会清除坏死的肿瘤组织,然后进行第二次肿瘤光动力治疗。

新鲜的肿瘤组织一般呈鲜红色,组织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肿瘤光动力治疗后坏死的肿瘤组织一般呈暗红色,质地软,触之不易出血,用活检钳用力钳出也没有出血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光动力(PDT)疗法综述光动力学疗法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光敏剂与相应波长的光相作用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单态氧,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支气管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直肠癌、胆管癌、喉癌、乳腺癌、喉癌、宫颈癌、皮肤癌、膀胱癌等皮肤表浅及空腔肿瘤,不仅可以作为姑息性治疗,而且对某些早期肿瘤,可达到治愈目的。

光动力学疗法发展史光动力学疗法属于光医学范畴。

早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人们就发现植物中的补骨脂灵口服后会积聚在皮肤中,日光照射后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应补骨脂灵加紫外线照射可治疗皮肤白斑。

嗣后,相继应用类似方法治疗包括痤疮、湿疹、单纯疱疹和牛皮癣等多种皮肤病。

1903年Niels Finsen因发明紫外线辐射治疗皮肤结核病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PDT应用于肿瘤始于1903年Jesionek和Tappeiner应用伊红致敏肿瘤,引起肿瘤细胞破坏。

1976年Kelly 和Snell应用一种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HpD)治疗膀胱肿瘤成功,由此开创了PDT。

近年来由于光敏物质、光激活装置和导光系统的发展和进步,PDT已逐步成为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1](表1)。

光敏剂光敏剂是能吸收和重新释放特殊波长的卟啉类分子,具有四吡咯基结构。

第一代光敏剂有血卟啉衍生物(Photosensitzers derivative,HpD)、二血卟啉酯(dihaematoporphyrin ether,DHE)或porfimer sodinm(Photofrin) [5]。

Photofrin是第一个被批准应用的光敏剂,静脉注射后,组织内分布最高在肝,其后依次为脾、肾上腺、膀胱和肾以及皮肤。

从体内排除主要途径是肠道,从尿排除量仅4%。

在肿瘤、皮肤、以及网状内皮系统包括肝脾等器官内存留时间较长。

体内半寿期100小时以上。

从肿瘤内清除较之从正常组织为慢,最大的肿瘤/正常组织浓度比见于48~72小时。

第一代光敏剂有不少缺点,包括不能充分地被光转为细胞毒性物质、需光照时间较长以及持续较长时间的皮肤光敏反应。

例如Photofrin,破仅呈中度活性,这是因为激活其所需的波长的激光穿透力较差,而且在此波长下吸收带较弱,能量从光转移到细胞毒性产物的有效率仅0.5,因此其作用所及的深度仅0.5cm,而其皮肤光敏性可持续几周。

目前,已有一组第二代光敏剂问世,包括5-氨基酮戊酸(5-ALA)、meso tetrahydroxyphenyl chlorin(mTHPC)、初卟啉锡(tin etiopurpurin, SnEtz)、亚甲基兰 methylene blue 和亚甲苯兰(toluidine blue)、zinc phthalocyanines 和aluminium phthalocyanines、苯卟啉 (benzoporphyrin) 衍生物,以及lutelium texaphyrins (Lu-Tex)。

第二代光敏剂部分地克服了第一代光敏剂的缺点,表现为光敏期短,作用的光波波长较长,因而增加作用的深度,产生的单态氧也较多,对肿瘤更有选择性[5]。

另最新第三代的光敏剂Foscan最近己通过美国FDA, 欧洲CE认证。

其穿透力达到约2cm, 波长652nm。

比其它药物如(Photofrin,Photosan,Photogem) 穿透力只达0.7-1cm,5-ALA穿透力只达0.3-0.5cm光敏剂常静脉静注。

如用Photofrin,Photosan,Photogem,剂量为1.5~2.0mg/kg,48小时后,在内镜下用630nm红色激光照射癌肿。

光敏剂也可局部给予。

如果应用5-ALA,则可口服,该物质为前药,在体内转化为光反应性初卟啉Ⅸ衍生物(PPⅨ)[5]。

另更新一代的光敏剂Foscan最近己通过美国FDA, 欧洲CE认证。

其穿透力达到约2cm, 比其它药物如(Photofrin,Photosan,Photogem) 穿透力只达0.7-1cm,5-ALA穿透力只达0.3-0.5cm光敏剂能直接掺入细胞膜内,而不进入细胞核内。

新生物组织对光敏剂优势摄取,并较长时间滞留其内。

某些肿瘤如脑瘤时,光敏剂的肿瘤/正常组织浓度之比达12/1。

光敏剂被肿瘤选择性摄取的机制不甚清楚,可能有:(1)HpD和Photofrin与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相结合,由于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具有更多的LDL受体,因此光敏剂通过LDL受体介导可较多地进入肿瘤细胞内;(2)卟啉类可被动地弥散入细胞内,而弥散效率与细胞外pH值有关,pH值越低弥散越多。

肿瘤组织代谢加速,以致其细胞外pH值比正常组织为低,卟啉类进入瘤细胞也多。

照射光照射光常采用可见红光。

大多数光敏剂能强烈吸收630nm或长于630nm的光。

激光是最方便和可携带性光源,具凝聚性(coherent)和单色性,即产生高能量的单一波长的光波,输出功率可被精确调控,能直接通过纤维光缆,引入中空器官和深在肿瘤内。

二极管激光比之金属蒸汽激光或色调(tuned-dye)激光便宜,可携带,因此常采用[1、3]。

治疗时间与光敏剂吸收光能力和光传递能量给氧的效力有关。

光敏反应不同光敏剂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差异很大,但是产生光敏效应的途径相似。

光敏剂在吸收了合适波长的激活光线后,从基态转变为激活的单线态,再与氧起反应,产生高活性单线态分子(002),后者与分子氧起反应,产生激发态反应性单态氧(activated siglet oxygen),再与邻近的分子(如氨基酸、脂肪酸或核酸)相互反应,产生毒性光化学产物。

直接的细胞毒性和局部的微血管损伤,导致癌细胞凋亡和坏死[1-3]。

有证据提示PDT尚能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4]。

适应证PDT已广泛用于治疗传统疗法无效或副作用大的癌肿。

对某些肿瘤的控制率,PDT不亚于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的效果。

归结起来,PDT具有以下优点:(1)对肿瘤细胞具有相对选择性和组织特异性;(2)毒性低,安全,不会引起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3)冷光化学反应,不影响其他治疗,与手术、放疗和化疗有相辅相成作用。

放疗、化疗或手术均不排除PDT,所有接受PDT治疗的病人均可同时应用传统治疗;(4)可作多疗程,无药物耐受性;(5)治疗时间短,48~72小时即可发生作用[2]。

迄今为止,已有数千例应用PDT治疗的报告,治疗的肿瘤多达数十种,包括食管癌、肺癌、脑瘤、头颈部肿瘤、眼肿瘤、咽癌、胸壁肿瘤、乳腺癌、胸膜间皮瘤、腹腔肉瘤、膀胱癌、妇科肿瘤、直肠癌、Kaposi肉瘤、皮肤癌等。

目前PDT已被美、英、德、日等国家正式批准用于治疗食管癌、支气管肺癌、直肠癌等(表1)[1-3]。

表1 PDT治疗适应证正式批准美国食管癌辅助性治疗(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微侵袭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不适宜手术或放疗者阻滞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辅助治疗。

欧洲食管癌和肺癌的辅助治疗早期肺癌的根治(德国)日本早期肺癌浅表食管癌浅表胃癌早期宫颈癌和异型增生加拿大部分阻滞性食管癌,但不适用于Nd:5YAG治疗者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研究显示良好效果Barrett食管伴高度不典型增生和腺癌临床报告有效早期口腔癌、头颈部肿瘤、脑肿瘤、(胶质瘤)胸膜间皮瘤、腹腔肉瘤、眼肿瘤、鼻咽癌、胸壁肿瘤、乳腺癌、妇科肿瘤、直肠癌、Kaposi肉瘤、皮肤癌等可能有良好应用前景骨髓净化、牛皮癣、爱滋病、类风关、动脉硬化、血管成形术后预防再狭窄黄斑变性(macula degeneration)、牙周病龋齿齿内链球菌变异株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伤口感染在肿瘤治疗中应用PDT不仅用于治疗消化管道的癌性梗阻,而且对表浅性癌前期损害和早期癌,尤其弥漫性病变也有良好效果,特别适用于拒绝手术、其他治疗有禁忌或失败的患者[5]。

口咽部肿瘤90%的口咽部肿瘤系起源于表面上皮的鳞癌。

常规手术或放疗虽可取得55%~65%的治愈率,但往往留下毁容、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1982年Wile等[6]对16例局部复发性口咽部肿瘤进行PDT治疗,取得75%的应答率。

此后,许多学者证明PDT治疗口咽部肿瘤的优越性。

Biel等[7]报告22例T1期头颈部肿瘤,在PDT治疗后全部改善(随访期长达66个月,平均30个月)。

类似的成功也见于口腔、鼻内或鼻咽部肿瘤。

国外一些医院里,PDT已作为上述癌肿的常规疗法,早期癌肿的完全应答率达90%左右。

对于口腔癌,第二代光敏剂如5-ALA的效果尤其显著。

mTHPC能引起较深的肿瘤消融,而副作用甚小。

Grosjean等[8]应用mTHPC(0.15mg/kg)作为光敏剂,用652nm或514nm光照射,治疗31例口咽部鳞癌(27例原位癌或微侵袭性,4例T1/T2期)。

在平均15个月的随访期内,仅6例(17%)癌肿复发。

Fan等[9]使用类似方法,成功地清除了全部孤立性T3和50%的T4期口腔内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对于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是主要根治手段,但相当一部分病例或因部位特殊,或因全身状态,不适宜手术治疗。

PDT为这些病例提供了根治机会。

Sibille 等[10]应用PDT治疗123例T1和T2期食管腺癌和鳞癌,6个月时完全应答率87%,总5年生存率25%,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高达74%。

Spinelli等[11]治疗20例表浅性食管癌。

经过1~2个周期的PDT后,3个月时完全应答率达73%,其中小于1 cm 的肿瘤完全应答率达86%。

随访5~75个月(平均30个月)后,60%的病例无肿瘤证据。

Corti等[12]应用PDT治疗62例食管癌,40%获完全应答,另45%的病人加用放射治疗后获完全应答。

Savary等[13]报告31例早期食管鳞癌,PDT治疗后完全应答率达84%。

McCaughan[14]报告8例Ⅰ期食管癌均对PDT呈完全应答,其中7例以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5年生存率为62%,相当于文献中Ⅰ期食管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46%~70%)。

对于梗阻性食管癌,PDT能有效地消除癌性梗阻,改善吞咽难症状[15]。

美国Luketich等[16]报道2年内应用PDT治疗77例梗阻性食管癌的经验。

共作125人次治疗。

结果显示4周后90.88%的病例平均吞咽困难指数(1~5表示无梗阻~完全梗阻)从治疗前的3.2 ±0.7改善为1.9±0.8(P0.05)。

6例原伴有出血,治疗后全部止血。

无吞咽困难时间平均为80.3 ±5.82天,中位生存期5.9个月。

英国Moghissi等[17]报道65例不能手术切除性食管癌接受PDT治疗的结果。

所有病例吞咽困难均缓解,对颈段和环状软骨后食管癌尤其有效。

随访58例的平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和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