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课程教学设计
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1、把茎横向切断,观察横切面。 2、把茎纵向切开,观察纵切面。
21
观察思考二 思考以下问题:
1、将被红墨水浸染的枝条进行横切和纵 切,观察切面被染成红色的部分分别呈什 么形状? 2、从枝条纵切后的红色区域推测,水分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 3、环剥枝条,观察、推测染成红色的部 分位于茎的哪部分结构?(回顾木本植物 茎的结构) 4、参考课本47页,探究植物体运输水分 的结构是什么?
关注身边的 生物现象
学习目标
1、理解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明确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3、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自主学习
谁能举出生活 中的例子,证明植 物体内含有水分?
p45页
农民为了便于种子储 存,先进行晾晒。晒干的 种子含水吗?你能验证吗?
瓜果果肉 >90%
绿叶
树干
休眠芽 风干种子 40% 10%-14%
根毛
思: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对
于吸水有什么重要意义?
根吸收水分的部位
根 尖 的 结 构
成熟区 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
18
联系实际
避免损伤根毛。
损坏根毛和幼根,影响根吸收 水和无机盐。
观察思考二
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 运输途径
将自己提前在家中 用红墨水浸泡的植物茎 进行以下操作: (小心操作,以免划伤手)
尝试总结
叶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叶、花、果实的导管 ↑ 茎的导管 ↑ 根的导管 ↑ 根毛细胞 ↑ (水分)经土壤溶液
23
茎
根毛
土壤Βιβλιοθήκη 长形、管状细胞,上下 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 形成中空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 活细胞上下 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 的横壁上有 许多小孔, 称为“筛孔 ”。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2.植物根从土壤里吸水的顺序是()A.表皮内的各层细胞,根毛细胞,导管,茎,土壤溶液B.土壤溶液,表皮内的各层细胞,茎,根毛细胞,导管C.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D.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茎3.导管输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A.有机物从上向下B.有机物从下向上C.无机盐和水从上向下D.无机盐和水从下向上4.你见过如图中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B.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下运输到根部D.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5.世园公园中常常会看到园林工人给刚移栽的树木进行“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应该插入树干的()A.树皮B.木质部C.韧皮部D.形成层6.植物体内细胞之间相互联系、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分别是()A.筛管和细胞质B.导管和细胞膜C.胞间连丝和维管束D.胞间连丝、木纤维和韧皮纤维7.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A.木质部的筛管B.木质部的导管C.韧皮部的筛管D.韧皮部的导管8.根尖成熟区所吸收的物质。
在植物体内依靠哪一个结构进行运输()A.筛管B.导管C.气孔D.叶肉9.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D.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光合作用10.植物的导管被破坏,将会影响到()A.水和无机盐的运输B.无机盐的运输C.有机物的运输D.所有物质的运输二.解答题(共5小题)11.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的植株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案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案设计思路: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节课有两个内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与水分的运输途径。
关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的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植物通过根吸水,引起学生探索植物根吸水的具体部位的兴趣。
然后通过实际观察和估算,确定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做好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什么?”。
让学生就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设计探究方案,并亲自动手做一下,证实“植物体内确实有专门运输水的结构”。
教师再将导管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并以人体的血管比喻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筛管的知识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树环割后会长瘤子?”自然的让学生理解植物体内筛管的存在,最后再对导管和筛管的功能进行比较和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联系和理解。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一个动态的完整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示这一过程;对学生理解植物体茎中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植物细胞吸水的道理及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及观察、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能力,运用本节有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加深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统一规律的认识,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与吸收水分相适应的特点”和“水分在植物内的运输途径”。
教学难点:根与吸收水分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式:教师:谈话法、探究性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观察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芹菜、红墨水、萝卜条、盐、锥形瓶、课件。
教学过程:。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课件
导管、筛管的区分
类型 存在部位 运输物质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运输方向 自下向上
构成细胞 (死活)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自上向下 活细胞
树干上的肿瘤是 怎样形成的?
学习任务四 解读实验数据
需水总量 每天需水量 发育期 天数 (米3/公顷) (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22
拔节期 23
1.导管运输水分的同时,也运输了什么物质? 无机盐
2.导管是怎样形成的?构成导管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 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构成,上下 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形 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构成他们的细胞是死的。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线: 植株各处
3.根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D ) A. 根冠 B.伸长区 C. 分生区 D.成熟区
4.植物体的结构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B ) A.导管 B.筛管 C.根毛 D.气孔
5.植物茎的结构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A ) A.导管和筛管 B.韧皮纤维 C.形成层 D. 木纤维
6、想一想,成语“拔苗助长”的行为行得通吗? 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叶内导管
从 茎内导管
下
到
根内导管
上
根毛细胞
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
走进生活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下断面上会 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什么结构里 渗出来的?
主要是从茎内木质部的导管中渗出来的。
有机物的运输
除了导管以外,在植物体 方向 内还有一种物质运输管道 叫做 筛 管,它是具有运 输 有机物 的作用。它存 在于树皮的__韧__皮__部___中。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课件(共26张PPT)
6.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近气孔腔 的细胞壁_厚_,不易伸展;远离气孔腔的细胞 壁_薄_,较易伸展。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气孔_张_开_;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收缩时,气孔 _闭_合_。
7.植物通过_蒸__腾__作__用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谢谢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保卫细胞 气孔 表皮细胞 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卫细胞
外
壁
(
内壁(薄)
厚
)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气孔张开
气体进出气孔,水分 也会通过气孔散失。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闭合
叶片的生产活动停 止,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水由根部进入,再由根→茎→叶向上运输。
根毛
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增加吸水的表面积
根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水?
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根吸收水分主要 靠根尖成熟区的根毛,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 加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思考:根毛是什么?
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管状结构。
木质部
(有导管)
韧皮部
(有筛管)
说明水分通过木质部的导管从下往上运输。
叶的导管
植株各处 茎内导管
根内导管
根毛细胞
根毛
土壤溶液
【练习】
1.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防止( D )
A.水分散失
B.植物不适应环境
C.营养流失
D.对幼根和根毛的伤害
2.下列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B )
A.成熟区
B.伸长区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 植物根系吸收水分
植物的根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
在土壤中,有很多空隙,根系能够通过这些空隙,将周围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同时,植物的根系也能够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促进周围的水分向根部聚集,便于吸收。
2. 植物叶片通过气孔吸收水分
植物的叶片表面通常会有许多气孔,这些气孔可以通过调节大小,密度和数量来控制水分的吸收和排出。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时,气孔会张开,周围的水分能够被植物叶片吸收。
反之,当空气中的湿度很低时,气孔会收缩,防止植物水分过多流失。
3. 植物枝干和茎部吸收水分
除了根系和叶片,植物的枝干和茎部也能够吸收水分。
在植物的年轮中,会有许多导管,这些导管同时能够用于输送水分和养分。
当植物需要水分时,它能够通过这些导管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4. 植物的吸水压力和表面张力
植物的根系和叶片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吸水压力和表面张力。
吸水压力能够帮助植物克服重力和散力的影响,使得植物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吸收水分。
表面张力则能够促使周围的水分向植物表面聚集,便于吸收。
5. 结论
植物的根系,叶片,枝干和茎部都能够吸收水分。
通过吸水压力和表面张力等机制,植物能够将周围的水分吸收到体内,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 表面玉积米,提幼 高苗根吸水的效率。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小实验
合作探讨: 1.你观察到枝条有什么变化?
2.红墨水是通过茎的什么结构 运输的?你想如何处理实验材 料?
用小刀将茎分别横切、纵切,观察剖面变化
返青返期青期 29 21.96035 拔节拔期节期 23 38.08976 抽穗抽期穗期 20 47.89056 灌浆灌期浆期 31 38.415192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返青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返青期
拔节期
发抽育穗期期 灌浆期
随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不直接涉及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
A.连接细胞
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支持细胞
4.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及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途 径的先后顺序是( )
成熟区内导管 土壤 成熟区内的各层细
胞
根毛细胞
茎内导管
叶脉内导管
A. B.
C. D.
5.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
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 插入茎的( )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组成导管的细胞没 有 细胞质 和细胞核, 上下细胞之间
的 细胞壁 已经消失, 形成了一根中空的 管道,由下往上运 送 水和无机盐 。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植物体各处 茎导管 根导管 根毛 土壤溶液
植 物 输 液
? 农谚:“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
发育发期育期 天数 每天需水总量量 (米(3/米公3顷/公)顷)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课程教学设计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是()A.养花需要经常浇B.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生成水C.农田需要合理灌 D.旱灾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对任务一的学习进行及时巩固提升。
任务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温馨提示】观察长出根毛的幼根,阅读P46相关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哪儿?根毛主要着生在什么部位?2.观察小麦幼根上的白色“绒毛”---根毛,估算一下根毛的数量。
3.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链接生活:植物移栽时往往会出现萎焉的现象,这是为什么?怎样能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阅读课本P46,完成导学案任务二(一)中的问题。
要求:1.小组合作观察幼根的结构。
2.能在书上划出问题的关键词。
3.准备全班展示交流。
4.时间5分钟。
复习之前学过的根尖的结构,完成任务一的内容。
(二)水分运输的途径【温馨提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解决。
科学推测:你观察到的枝条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推测一下茎内水分运输的管道位于。
实验探究:1.对比插入清水中的枝条和红墨水中的枝条,分别进行横切和纵切,观察切面染成红色的部分是茎的哪部分结构?2.将已经准备好的芹菜的茎,进行横切和纵切,观察切面,在分离芹菜中被染红的管道--导管,结合课本P47文字说出导管有什么作用?深入了解:1.导管长长的中空结构的细胞是什么阅读课本P46,思考导学案任务二(二)中的问题。
要求:1.小组之间分工明确,组长负责。
2.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3.准备全班展示交流。
4.时间6分钟。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任务二的相关问题。
导管的特点: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
另外,除了茎中有导管,根、叶、花、。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生物下第三单元第三章水分第一节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设计
5.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植物是如何在干旱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有哪些?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讲解植物吸水过程。
-使用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形式、吸收和运输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3.创设互动式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4.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前,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发展及学习兴趣进行深入了解。六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但对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等过程的理解尚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喜欢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然而,对于较为抽象的水分运输过程,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观察家中或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分析水分对这些植物生长的影响。要求学生以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并撰写观察报告。
3.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影响植物吸水的环境因素(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观察指标和预期结果,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生物下第三单元第三章水分第一节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植物生长提供合理的养护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植物与水分”的科普短文,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作业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能体现学生对植物水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作用的生动画面,如雨后的植物、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等,引发学生对植物体内水分的思考。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植物与水分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讲述与植物水分相关的趣味故事,增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度。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分?”“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植物水分相关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其效率?”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分享观点,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形式、功能、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3.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生物下册:3.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案
第单元第课时授课人:签字:日期:学习任务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回忆:根尖的结构包括几部分?2.观察萌发种子的幼根,可以发现幼根上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这就是什么?它位于根尖的什么部位?3.资料分析:据统计,在成熟区,每平方毫米根毛的数目,玉米约有420条,豌豆约有230条。
有人将黑麦栽培在木箱里,观察到其抽穗时的根毛多达150亿条,其总面积约有400平方米。
从资料来看,根尖的成熟区有什么特点?这对吸水有什么意义?(提示: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吸水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因此,根尖的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学习任务三水分的运输途径阅读教材P46下方“观察与思考”及P47,回答:1.导管的结构特点是?2.导管的功能是运输什么物质?其运输物质的方向是?3.导管分布于植物的哪些器官中?4.归纳: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提示:土壤中的水分→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花、果实4.将带有几片叶的木本植物茎插入放有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置于阳光下几小时后,取出,将茎横切,观察到变红的部位是如图中( )A.2B.3C.4D.55.下列关于导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B.导管只存在于根和茎中C.导管属于输导组织D.导管将水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五、梳理总结、反思升华(3分钟)引导学生谈课堂收获,并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并展示交流、集体完善。
板书设计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2)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及意义3.水分的运输途径:(1)导管的结构特点(2)水分的运输途径教学反思。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习题
《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习题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水分最先进入的是[ ] A.导管B.筛管C.根毛D.表皮细胞2.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 ] A.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B.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C.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D.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3.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它的茎内具有[ ] A.形成层B.木质部C.韧皮部D.伸长区4.下列结构中,由活细胞构成的是[ ] A.导管B.筛管C.韧皮纤维D.木纤维5.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6.取带叶子的枝条,放人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去枝条表面的红墨水。
用刀片横切茎,且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见有许多红色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 A.存在于韧皮部的导管B.存在于木质部的导管C.存在于韧皮部的筛管D.存在于木质部的筛管7.取甲、乙两盆已出现萎蔫现象的同种盆栽植物。
甲盆:小心地将水喷在叶片上(注意:防止水滴落到花盆土壤)。
乙盆:将水浇在花盆土壤里。
约60分钟后,观察现象目加以解释。
(1)你所观察到(或猜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解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教学设计鲁科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门路教课方案鲁科版(五四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门路【教课目的】1、说出大批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概括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门路;3、经过对生有根毛的幼根和茎对水分无机盐运输现象的观察,训练观察能力,提升思想能力,并试试用所学知识解说生产现象。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说明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门路;说出大批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教课难点:解说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镜、解剖刀。
学生准备:1、培育有根毛的豆类幼根2、浸了红墨水的芹菜、桃树、冬青等枝条【教课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课前培育好毛豆种子萌生长出根毛的幼根、课前准备冬青树枝条浸入红墨水。
学生:课前预习、采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资料、课前准备冬青树枝条浸入红墨水。
教课过程:引入:出示缺水的图片,缺水的农田,干旱造成的植物死亡,土地龟裂,学生观看思虑。
出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本45页,达成教案上自主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中三个小问题。
学生展现答案。
实验研究:观察思虑一:研究根适于吸水的特色看:观察看到的幼根有什么特色?辨:生有根毛的部分属于根尖的什么区?推测根汲取水分的主要地区是什么部位?思:成熟区有大批的根毛关于吸水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疏小组进行观察,将答案中的要点字写在教案上,并在课本中标划。
学生展现答案。
联系实质:出示问题和图片,引起学生思虑。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老是带着一个土坨。
这是为何?“拔苗滋长”禾苗死亡。
这是为何?2、出示揠苗滋长的图片,学生说一说禾苗不可以成活的原由。
观察思虑二:研究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门路学生将自己提早在家顶用红墨水浸泡的植物茎,分小组进行以下操作:1、把茎横向切断,观察横切面。
2、把茎纵向切开,观察纵切面。
学生观察思虑,达成以下问题1、将被红墨水浸染的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观察切面被染成红色的部分分别呈什么形状?2、从枝条纵切后的红色地区推测,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如何的?3、环剥枝条,观察、推测染成红色的部分位于茎的哪部分构造?(回首木本植物茎的构造)4、参照课本47页,研究植物体运输水分的构造是什么?学生展现研究结果。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案
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2.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3.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教学重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和水分的运输【教学难点】探究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教学内容】情境导入春天,你见过移栽的幼苗吗?如果将根去掉再移栽,还能成活吗?新课探究思考: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哪里?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观察与思考1.观察培养的小麦种子萌发后的幼根,有何特征?2.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根毛多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份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植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植物生长的季节,根要把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运送到叶子里;叶子则要把制造出来的有机物运送给根及植物的其它部分。
植物体内的这种水分和物质的交流,无论是在高不盈尺的小草中,还是在高达150多米的杏仁桉树上,都在日日夜夜不停地进行着。
然而,植物中的这种水分和物质的交流,是靠什么来进行的呢?水分的运输途径观察1.用刀片切断茎,观察横断面2.用刀片将茎纵向切开,观察纵切面1.当你把一条带叶的枝条放在水里切断,并立即插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在太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再把枝条从横向切断,这时,你会发现断面上有什么变化;若是再把枝条从纵向剖开,又可以看到,在茎的剖面上有变化?2.染红的部分是什么?染红的部分是植物运水的“管子”,通常把它叫做“导管”。
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的细胞壁都已消失,好像竹竿把节打通了的情形一样。
另外,没有细胞质、细胞核,属于死细胞。
3.前面所说的枝条,如果让它在红墨水里再浸几天,这时,你又会发现,连叶子上的叶脉也染红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叶脉里也有导管,而且茎和叶子里的导管是相通的。
讨论: 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由植物体下端向上运输。
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内导管——茎内导管——植株各处思考:运水靠导管,运有机物质又靠什么呢?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由上往下运输到植株各处。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年级下册:3.1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案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2.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3.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教学重难点】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和水分的运输。
2.探究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前培养好植物的幼根,准备导管、筛管模型,茎的切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一周前布置学生用种子培养植物的幼苗(绿豆或玉米的种子),上课带来。
课前布置学生采集木本植物带叶的枝条。
搜集与水在植物体内运输有关的生活实例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放一段有树有水的视频资料和一张土地干裂的图片,这是两种不同的景象,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看。
师:那么,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水分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上的内容。
体会:水对植物非常重要,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对植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展示一盆有些萎蔫的花,提出问题:请分析这盆花主要是缺少什么营养造成的?学生分析原因:缺水。
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浇水,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浇水的过程。
教师质疑:我们看到的是叶缺水,而这位同学为什么观察缺水的花,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跟随老师的总结思路,认识到根毛对于跟把水全浇到了植物的根上?解释原因: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教师展示根部完好的植物和根的结构图。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在哪儿?你们认为植物的根有哪些特点利于吸水?学生可以说出植物根比较多,比较细,比较长等特点。
教师引导:根适于吸水的特点还有哪些?根毛的形成增大了细胞的表面积。
大量的根毛并非生长在幼根的最前端,而是长在成熟区。
进一步引导: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结合分析准备移栽的秧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因为植物主要是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所以移栽植物时总带着土坨,以免损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解析版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单选题1.韩国料理中的泡菜一直很受大众的欢迎。
与腌渍前相比,大白菜腌渍后的变化()A. 大白菜会变硬、体积变小大B. 大白菜会变硬、体积缩小C. 大白菜会变软、体积缩小D. 大白菜会变软、体积变大2.水分进人植物体出后的运输途径是( )A.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B. 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C.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D. 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3.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即俗话所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
其道理是()A. 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B. 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C. 限制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D. 防止了害虫的侵害4.杨树的茎能够不断长粗是因为杨树的茎中有()A.树皮B.韧皮部C.木质部D.形成层5.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A. 导管B. 筛管C. 形成层D. 表皮6.为了迎接将于2014年10月在荆州古城举行的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荆州市的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荆州市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A. 树皮B. 韧皮部C. 木质部D. 形成层7.科学家们已经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
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8.栽种在盐碱地上的植物容易发生萎蔫不易成活,是因为()A.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B.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C.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D. 根毛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无关9.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无机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基于前置性体验的对话式课堂”课时教学设计
威海环翠国际中学刘婷
1.教师准备:①设计前置性任务单,并提前一周通过qq平台向学生发布。
任务单见下面附件。
②课前预实验准备:玉米根毛、浸染红墨水的冬青枝条和丁香花等。
③准备输导组织的模型、叶片横切模型。
④通过qq平台收集学生前置性体验的疑惑与做的较好的照片以及操作有问题的照片,梳理照片与疑惑,准备上课用。
2.学生准备:利用课余与周末时间进行前置性体验活动,然后将活动过程照片和体验的发现与疑惑填写在任务单上,用qq发送给老师。
附:前置性体验任务单
体验一:体验二:体验三:
体验过程:培养玉米种子,
直至其长出根毛,先用肉眼
观察,找到生在幼根上的白
色“绒毛”,再用放大镜进
行观察,你能估算出根毛的
数量吗?
体验过程:取一段生长旺盛且
带有叶的茎,把它放在水里剪
断,然后放置滴有红色墨水的
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
时,注意观察会发什么现象?
(哪些地方变红了?)把茎横
向切断,看看横切面上有什么
发现?然后再把茎纵向切开,
观察又有什么发现?
体验过程:将一个干燥的透
明塑料袋套在植物的枝条
上,然后将植物放到阳光下
照射3小时,观察塑料袋上
有什么现象?如果你可以
找到一个没有也的枝条,再
把塑料袋套在没有叶片的
纸条上,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我的发现:
我的疑惑:我的疑惑:我的疑惑:
前置性体验活动学生的问题收集
5.进一步补充水分运输途径的路线图,如根成熟区导管、叶肉
细胞等。
【设计意图】
一、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构建水分运输途径,培养学生对知
识的迁移、联系、应用以及逻辑推导的能力;二、整个过程中
有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老师主导的
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展示交流与表达的能力,三、过程紧紧围
绕着学生的体验与前认知,培养了学生学会有理有据的思考与
表达,有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评价中有提升,充
分体现出教学目标任务评价一致性。
【当堂总结】
1.梳理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
2.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前置性体验活动中留下的与本节
课有关的“我的疑问”:
①为什么要长那么多根毛?
②为什么只有木质部变红,树皮和髄等这些地方却不变红?
③体验三中料袋上的水滴是怎么出来的?
板书
设计
附:学习资料—课堂助学单,如下: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助学单
思考:植物是怎样把水从土壤中运送到大气中的?
任务一:请根据已有的知识与体验,写出“水分在植物体内历经的具体结构”。
采用“文字+箭头”的形式表达,并说出你的依据。
具体路线:我的疑惑:
土壤中的水
思考:为什么根茎叶能够起到“吸水、运水、散水”的功能?
结合体验与观察图片,推测根茎叶中有哪些特点保证其能完成“吸水——运水——散失水”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水分在植物体内历经的具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