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设备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下面是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的解读:一、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前,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将试样和相关试剂准备好。

2.仪器开机: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正确开机,并进行温度平衡。

仪器启动后,可以通过液晶屏或计算机软件查看仪器的工作状态。

3.仪器调试:根据实际实验需要,调整仪器的各项参数,如进样速度、温度梯度等。

调试时需要小心谨慎,防止误操作。

4.进样: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气相进样、液相进样、固相进样等),将样品进入仪器。

注意进样时的时间和进样量,避免造成过样或缺样的情况。

5.气路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好气相色谱仪的气路,包括储气瓶、气体流量计、气体分配系统等。

6.分析条件设置:在进样之前,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分析条件,如柱温、柱流速、进样口温度等。

7.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如峰面积计算、峰高计算、谱图分析等。

8.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具,如手套、眼镜等。

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及时清理和处理好废弃物。

二、注意事项1.仪器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清洁柱子、调整气路、更换消耗品等。

同时检查仪器的安全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样品处理:样品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应符合相应的实验标准或方法,避免污染或损坏仪器。

3.柱子选择和保养:根据分析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柱子,并定期对柱子进行保养和更换,避免柱子老化和污染。

4.气体使用:使用纯度高、质量稳定的气体,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

注意气体的存储和处理,避免泄漏和爆炸等危险。

5.分析条件优化:根据实验需求和样品特点,不断优化调整分析条件,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和结果。

6.结果判读:对于分析结果的判断,要结合实验条件、仪器性能和样品特性,理性分析和合理解释。

7.故障排除:在分析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噪声增大、峰形异常等,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再进行实验。

气相色谱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前言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测试仪器,具有高分辨率、高检测灵敏度等优点,因此在科研、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但是,在正确使用气相色谱仪的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确保设备持续正常运行,同时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

本文将从设备操作、样品处理、仪器维护等方面,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气相色谱仪设备的正常使用。

设备操作安全规程1.设备准备•气源:检查氢气、氮气、氦气等气源是否充足,充气压力是否在设备规定的范围内。

•地面:检查仪器是否接地良好,并确保工作环境干燥。

•清洁:检查仪器是否清洁干净,有无杂物和垃圾。

2.样品处理•样品制备:合理制备样品,规避潜在危险。

•样品装载:将样品装入色谱柱前,先检查色谱柱连接件是否松动,是否在流动状态下。

•样品数量:不得超过色谱柱容积的10%。

•性质:确保样品或试剂废液不可燃或易燃。

3.气路调节•正确选择仪器的气体总流量、载气流量等参数。

•检查进样设备、氢焰离子探测器、柱温控制仪等设备的接口情况。

4.分析过程•操作: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使用手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参数。

•电源:使用设备前办理电源保护,确保正确连接电源。

•电线保护:检查电线是否损坏,严格遵守仪器使用环境的电安全法规。

5.紧急情况处理•眼镜:在有毒气体泄漏时,佩戴防护眼镜。

•护目镜:在紧急情况下,关掉气源或仪器电源,戴上护目镜。

•紧急处理:在发生灾害事故后,立即关掉气源和电源,采取紧急对策。

设备维护规程1.维护周期•每月维护:检查、清理仪器,排除因使用产生的小故障,维护仪器稳定性。

•每季度维护:更新仪器软件和正负控制程序,并对色谱柱进行检查。

•每年维护:对气源罐内压力、氢气、氮气等气源进行维护。

2.清洁维护•常规清洁: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仪器,保持干净、整洁。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检修。

•清洗方法:可以使用清洁剂、涂层清洗剂等专门的清洁工具,注意使用的清洁剂不得有可能对仪器产生腐蚀。

环氧乙烷残留量(气相色谱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残留量(气相色谱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检验员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适用范围适用于经环氧乙烷灭菌后产品的EO残留量检测。

3.职责质量部检验员负责EO残留量检测。

4.操作规程4.1环氧乙烷标准贮备液制备取外部干燥的50ml容量瓶,加水约30ml,加瓶塞,称重,精确到0.1mg。

用注射器注入约0.6ml环氧乙烷,不加瓶塞,轻轻摇匀,盖好瓶塞,称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即为溶液中所含环氧乙烷的重量。

加水至刻度线制成约含环氧乙烷10mg/mL的溶液,作为标准贮备液。

4.2供试液准备4.2.1抽样频次、数量从每个灭菌批的同品种产品中随机抽样,一般情况下,每个灭菌批同品种随机抽样数量为2个最小包装。

4.2.2供试液制备取样品易于拆卸、剪取及不易于环氧乙烷解析的部位(与人体直接接触部位优先),截成5mm长碎块或10mm2片状块,取1.0g样品放入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水5ml,密封。

4.3绘制标准曲线用贮备液分别配制1μg/ml∽10μg/ml六个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精确量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将六个系列浓度标准溶液的顶空瓶放入顶空进样器的槽位中(气相色谱仪参数设置如下表,样品类型选择为“标样”),自动进样,依次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并使用气相色谱软件中的“校正”功能,依次添加六个系列浓度标准溶液的数据,绘制出标准曲线(X 轴:EO浓度,μg/ml,Y轴:EO峰面积)。

4.4样品测试将装有供试液的顶空瓶放入顶空进样器的槽位中(气相色谱仪参数设置如上表,样品类型选择为“试样”),自动进样,依次进行气相色谱检测,记录供试液EO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供试液相应的浓度C。

4.5环氧乙烷残留量(相对含量)计算=5C/m计算公式:CEO式中:C:产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相对含量),μg/g;EO5:量取的浸提液体积,mL;C:标准曲线上找出的供试液相应的浓度,μg/mL;m :称样量,g。

4.6注意事项1)使用环氧乙烷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环氧乙烷的瓶子及移取器具应于冰水浴中降温;2)环氧乙烷标准贮备液应在4℃以下密闭保存备用,存放时,储存容器宜倒置存放;3)每月需配置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校准,若偏差较大,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4)如果试验样品测量结果不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应改变标准曲线的浓度重新作标准曲线。

30环氧乙烷残留检验操作规程

30环氧乙烷残留检验操作规程

30环氧乙烷残留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环氧乙烷残留检验的操作步骤,确保环氧乙烷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环氧乙烷的生产和质检过程中对其残留量进行检验。

三、设备和试剂1.环氧乙烷残留检验仪器:气相色谱仪、样品瓶、移液器等。

2.试剂:二氯甲烷、丙酮、乙醇。

四、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1)取适量环氧乙烷样品,将其转移到样品瓶中。

(2)将样品瓶密封并进行标记,确保样品不会泄漏或混入其他物质。

2.样品提取(1)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合适的提取方法将环氧乙烷样品中的残留物提取出来。

可以使用溶剂提取法或固相萃取法等。

(2)将提取的残留物转移到样品瓶中,确保样品不会泄漏或混入其他物质。

3.样品预处理(1)将样品瓶中的残留物与二氯甲烷进行适量的稀释。

稀释倍数视实际样品情况而定,一般为1:10或1:100。

(2)使用适量的丙酮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物中的杂质。

(3)使用适量的乙醇进行再次洗涤,以去除残留物中的残留丙酮。

(4)将预处理后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

4.气相色谱检测(1)将分离后的样品取出,使用移液器等装置将其转移到气相色谱仪中。

(2)设置气相色谱仪的相关参数,如进样模式、流速、温度等,确保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3)进行样品的气相色谱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五、质量控制1.每批次检验前,应进行仪器的校验和调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每个样品的提取和处理过程应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样品污染和误差。

3.定期参与相关质量控制方案,与其他实验室比对检测结果,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1.将检测到的环氧乙烷残留浓度与相关标准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2.统计和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评价。

3.根据结果评价,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使用有害溶剂时,应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溶剂对身体的伤害。

详细说说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详细说说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详细说说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的操作规程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在制药行业、医疗领域、化妆品行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确保仪器的安全、准确、高效运行,下面将详细介绍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2、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完成电源、气源等的安装与连接。

3、根据仪器说明书要求,将仪器放置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

二、试剂准备1、准备所需的化学试剂,并按照要求配置标准溶液。

2、注意试剂的保存条件,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因素影响试剂的质量。

三、校准与检验1、按照操作手册要求,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

2、定期对仪器进行检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显示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四、样品准备1、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在进行样品测试前,请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干燥度等符合要求。

2、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气体吸附、液体萃取等。

3、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检测过程1、将样品导入到仪器中,根据操作手册要求设置相关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开启仪器,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检测。

3、在检测过程中,如遇到仪器故障或检测结果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六、结果分析1、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环氧乙烷残留量。

2、将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样品中环氧乙烷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3、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报告。

七、设备维护1、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整洁。

2、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仪的操作规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

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

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O)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然而它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爆炸性。

因此,对环氧乙烷进行检测和监测是必要的。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再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下面是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步骤:1. 样品制备:将环氧乙烷样品采集到气体采样袋中或以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采样。

2. 气相色谱仪条件设置: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

常用的柱材为具有极性的化合物,例如聚酯硅胶柱或聚血清硅胶柱。

色谱柱温度和流动相的流速也需要进行调整。

3. 样品注射:将样品中的环氧乙烷注射到气相色谱仪中。

常用的注射方式有进样器注射和头空注射。

4. 待测物分离:样品中的环氧乙烷会在色谱柱中与其他组分进行分离。

分离的时间取决于样品矩阵和色谱柱的选择。

5. 检测器检测:利用选择的检测器检测环氧乙烷的信号。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6. 定量分析:通过校正曲线或内标法,确定环氧乙烷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气相色谱法对环氧乙烷的分析灵敏度较低,通常需要将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

此外,环氧乙烷是一种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合适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分析。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1. 检测依据:——YBB00242005-2015《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法》2. 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环氧乙烷的药品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确认。

3. 仪器、器具准备:气相色谱仪、空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水浴锅、顶空瓶。

4. 测定方法:外标法5. 实验操作:色谱条件:色谱柱检测器:FID检测器注样室温度:200℃;注室温度:110℃;氢焰室温度:200℃环氧乙烷溶液:5mg/ml5.1、对照品溶液制备:在20ml的顶空中先加入5ml的水,用微量注射器精密吸取对照储备液10ul,注入顶空瓶中,加5ml的水,密封。

5.2、样品制备:将样品取样后立即制备,将样品截为5mm的碎片,取1.0g 放入20ml的顶空瓶中,加5ml的水,密封。

5.3、将样品与对照品分别放置于60的水浴锅中,平衡20分钟,进样器预热至相同的温度,分别取1ml的液上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比较峰面积,用外标法计算相应的样品中环氧乙烷的浓度。

5.4、处理结果根据以下公式计算AX含量(CX)=CR------------ARCX ----------所测物质含量;AX-----------供试品峰面积;AR-----------对照品峰面积;CR-----------对照品浓度。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报告产品名称产品批号产品编号灭菌日期检测日期报告日期1、检测依据:——YBB00242005-2015《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法》2、标准要求:≤10ug/g3、检测环境:温度:湿度:4、数据记录:5、结果计算:6、结果判定:检验人员:复核:。

环氧乙烷用气相色谱仪

环氧乙烷用气相色谱仪

环氧乙烷用气相色谱仪环氧乙烷(EO)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高分子材料和医药、化妆品等。

由于环氧乙烷具有与生俱来的毒性和轻易产生爆炸的危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管理和控制。

气相色谱仪(GC)是一种高效的分析仪器,可以对环氧乙烷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环氧乙烷的气相色谱仪分析原理:GC是一种分离和检测方法,通过将待分析物的混合气体样品在一定条件下充分与流动载气相互作用,使混合物中各成分分离出来并被分离开或被检测到。

GC仪器的主要部分包括进样器、分离柱、探头、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

对于环氧乙烷,操作条件因型号和样品而异,但通常情况下建议采用以下操作步骤:1. 样品进样:将待分析的环氧乙烷样品通过进样器导入GC分离柱中。

2. 气相分离:将分离柱内充满分离载气后加热至恒定温度,样品中各成分分离并依据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离。

3. 检测:在通过分离柱后,各成分通过探头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针对不同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定量,并将成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入数据处理系统。

4. 数据处理:将探头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图谱图像,通过色谱谱峰面积和峰高度等数据对各成分进行识别和分析。

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的优点:1. 灵敏度高:GC对待分析物的分离和检测方式都非常严格,能够在很小的样品体积下达到高分辨率的分离效果。

2. 精度高、误差小:GC的分离效果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GC能够使各成分得到有效分离,避免因混杂其他成分或有干扰物而导致误差。

3. 操作简便:气相色谱法需要相对较少的人工干预,只需要将样品导入仪器即可进行分析,因此操作简单方便。

4. 适用范围广:GC可用于分析多种气体和液体样品,且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样品。

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GC已在环境、医药、食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环氧乙烷这种有毒化学物质,GC的应用为生产和使用中的监管和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总体来说,GC用于环氧乙烷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操作简单和可靠性好等优点。

气相色谱仪 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仪 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仪器概述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对物质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本操作规程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仪器准备1. 开机前检查:确认仪器电源稳定,所有连接线接触正常。

2. 准备载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载气,如氮气或氦气。

确保气源供应充足。

3. 气路状况检查:检查气体路线是否畅通,无泄漏。

三、样品处理1. 样品准备: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确保样品干净、纯净。

2. 样品进样:使用适当的方法将样品送入进样器,确保进样器干净,并且样品量在仪器承受范围内。

四、仪器操作1. 开机预热: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启动仪器,并进行预热。

待温度稳定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 色谱柱安装: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正确安装到仪器柱口上。

3. 进样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进样参数,如进样量、进样模式等。

4. 程序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包括温度程序、时间程序等。

5. 检测器设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6. 气路调整:根据需要,调整气路压力、流量等参数,确保气路通畅。

7. 标定与校准:根据需要,进行仪器的标定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样品进样:按照设定的进样参数,将样品送入进样器,保持进样器干净,避免杂质进入。

五、数据处理1. 数据采集:根据实验要求,启动数据采集软件,确保正确采集数据。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需要,使用合适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结果记录与报告:将处理后的数据记录下来,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分析方法、仪器条件和所得结果等。

六、仪器关机1. 关闭程序:按照仪器要求,正确关闭运行中的程序。

2. 关闭检测器:根据仪器要求,正确关闭检测器并清理。

3. 关闭气路:关闭气瓶出口开关和降压阀门,排空气路中的载气。

4. 关机: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关闭仪器,并进行清理和维护。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解读操作规程:1.开机:a.确保仪器的电源接地良好,并检查供气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b.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完全启动并进入待机状态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样品制备:a.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待测样品,并将其处理成适合气相色谱仪分析的状态,例如溶解、稀释等。

b.注意避免样品与仪器部件的接触,以免产生污染或损坏仪器。

3.样品进样:a.准备好进样器和样品注射器,并根据需要设置进样量。

b.将样品注射器的针头插入进样口,注射样品,并及时关闭进样口。

注意不要使进样器与进样口接触以避免污染。

4.开始分析:a.设置仪器的参数,如柱温、流速、检测器的工作温度等,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分离柱。

b.等待仪器温度稳定,确保分析环境的稳定性。

c.开始运行分析程序,记录下分析时间。

5.数据采集和处理:a.在分析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样品的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b.根据实验目的和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所需的结果。

6.关机:a.完成分析后,关闭仪器的运行程序。

b.清洗样品进样系统,并将仪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c.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并关闭气源,确保设备的安全。

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不得随意触摸仪器部件和分离柱,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使用合适的柱:根据分析目的选择恰当的分离柱类型和尺寸,确保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正确设置参数: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合适的柱温、流速和检测器温度等分析参数,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4.样品处理:为了避免分析结果的误差,样品的制备和处理必须准确无误,确保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5.质控措施:在进行分析实验之前,进行仪器的质量控制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设备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仪器,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7.聚焦操作:在操作仪器时,要时刻保持专注,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而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83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操作规程新

83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操作规程新

有限公司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法)操作规程XY1-Z1-831目的规范检验员环氧乙烷残留量(气相色谱法)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经环氧乙烷灭菌后产品的EO残留量检测。

3职责实验室检验员负责照此规程进行EO残留量检测。

4操作程序4.1 环氧乙烷标准贮备液制备。

取外部干燥的50m1容量瓶,加水约30m1,加瓶塞,称重,精确到0.1mg0用注射器注入约0.6m1环氧乙烷,不加瓶塞,轻轻摇匀,盖好瓶塞,称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即为溶液中所含环氧乙烷的重量。

加水至刻度线制成约含环氧乙烷IOmg/m1的溶液,作为标准贮备液。

4.2 供试液准备。

4.2.1 抽样频次、数量从每个灭菌批的同品种产品中随机抽样,一般情况下,每个灭菌批同品种随机抽样数量为2个最小包装。

4.2.2 供试液制备取样品易于拆卸、剪取及不易于环氧乙烷解析的部位(与人体直接接触部位优先),截成5mm长碎块或Iomm2片装块,取1.0g样品放入20m1顶空瓶中,精密加水5m1,密封。

4.3 绘制标准曲线取10mg∕m1的贮备液分别配制IUg∕m1,2ug∕m1,4ug∕m1,6ug∕m1,8ug∕m1,10ug∕m1六个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精确量取5m1,置于20m1顶空瓶中,密封。

将6个系统浓度标准溶液的顶空瓶放入顶空进样器的槽位中(气相色谱仪参数设置如下表,样品类型选择为“标样”),自动进样,依次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并使用气相色谱软件中的“校正”功能,依次添加6个系列浓度标准溶液的数据,绘制出标准曲线(X轴:EO 浓度,ug∕m1,Y轴:EO峰面积)。

4.4 样品测试将装有供试液的顶空瓶放入顶空进样器的槽位中(气相色谱仪参数设置如上表,样品类型选择为“试样”),自动进样,依次进行气相色谱检测,记录供试液EO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供试液相应的浓度Co4.5 环氧乙烷残留量(相对含量)计算计算公式:CEO=5C∕m式中:C EO:产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相对含量),ug/g5:量取的浸提液体积,m1C:标准曲线上找出的供应液相应的浓度,ug/m1m:称样量,g4.6 结果判定环氧乙烷残留量相对含量不得超过10μ√g o具体要求见各产品技术文件中相应产品的要求,检验结果应符合各产品要求。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仪器。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待分析样品在气化室气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亦称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样品中各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气路连接应正确无误,并打开载气检漏;
3、信号线接所对应的信号输入端口。

二、开机
1、打开所需载气气源开关,稳压阀调至0.3~0.5Mpa,看柱前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方可开主机电源,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
2、在主机控制面板上设定检测器温度、汽化室温度、柱箱温度,被测物各组分沸点范围较宽时,还需设定程序升温速率,确认无误后保存参数,开始升温;
3、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纯净空气泵的阀门,氢气压力调至0.3~0.4Mpa,空气压力调至0.3~0.5Mpa,在主机气体流量控制面板上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按《点火》按钮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待基线走稳,即可进样;
三、关机
关闭FID的氢气和空气气源,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载气气源。

关闭气源时应先关闭钢瓶总压力阀,待压力指针回零后,关闭稳压表开关,方可离开。

四、注意事项
1、气体钢瓶总压力表不得低于2Mpa;
2、必须严格检漏;
3、严禁无载气气压时打开电源。

环氧乙烷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环氧乙烷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环氧乙烷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环氧乙烷检测仪(Ethylene Oxide Analyzer)是一种用于检测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tO)浓度的仪器。

由于环氧乙烷具有高毒性、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所以在操作和保养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本文将就环氧乙烷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进行介绍。

一、操作前准备1.1 环境准备环氧乙烷检测仪需要在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特别是测量环氧乙烷浓度时,应保证测试区域无其他大气污染源,并保证空气流通。

1.2 仪器准备(1)确认环氧乙烷检测仪的电源输入符合您所在地区的标准电压。

一定要使用供应商提供的确定型号和等级的电源线。

(2)检查仪器中的气瓶是否充足,如气瓶不足应及时更换。

(3)查看检测仪是否连接纯净水源,清洁纯净水源对仪器读数的稳定性和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清洁纯净水源应该有回流防止进口的污染。

(4)打开洁净毛巾,用清水擦拭检测仪外观。

并准备好其他工具和材料。

二、操作方法2.1 校准仪器在开机前就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

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校准气瓶,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确认校准后仪器读数正确后即可进行正式的测量。

2.2 测量环氧乙烷(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上的指导操作仪器的面板。

如有疑问,可随时咨询供应商或厂家。

(3)进入测量状态后,用仪器尽量靠近待检测点,取样进行测量,多次采样并计算平均浓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3 测量结束(1)测量结束后,关闭检测仪电源。

(2)卸下气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受到损坏。

(3)清理和维护仪器。

三、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3.1 应该保证空气源的干燥度,如果空气源本身不干燥,那么干燥机的使用是必要的。

3.2 应该保证仪器的电源稳定,避免电压波动。

3.3 应该保证使用仪器的操作人员受过专业的培训和了解危险性,如不具备上述条件者,不建议操作。

3.4 应当注意到气瓶存放更换的时间,超期的气瓶应该不得再使用。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仪器基本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接线、电源、气源、检测器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检查色谱柱是否安装正确,检查进样口、载气口、背压阀等部位是否清洁无污物。

(3)打开仪器电源,启动色谱仪演示程序,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2.参数设置(1)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

常用的色谱柱包括非极性柱、极性柱、手性柱等,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

(2)确定色谱柱的进样口和检测器的温度。

进样口温度应使样品迅速挥发,检测器温度应使样品有效检测。

(3)设置载气流速,一般控制在1-2 mL/min,过高的流速会导致柱温上升过快,影响分离效果,过低的流速则会延长分析时间。

3.样品准备和进样(1)样品预处理:根据待测样品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等。

(2)样品进样: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进样器,注意不要超出进样器的最大容量,确保进样量的准确性。

4.分析过程(1)打开色谱仪的进样阀,放入进样器中的样品,记录样品编号和进样时间。

(2)开始色谱分离:打开载气阀,使气体通过色谱柱,并记录柱温、流速等参数。

(3)数据记录:通过检测器采集样品的信号,记录数据。

注意检测器的灵敏度和信号放大情况,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4)分析结束:记录分析结束时间,关闭进样阀和载气阀,待仪器冷却后关闭电源。

二、操作注意事项:1.仪器操作前应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结构和操作流程。

2.考虑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

3.仪器的运行和维护需要注意安全,对于需要连接气源的仪器应注意气源的安全和稳定。

4.进样量应准确控制,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有限,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色谱柱引起不准确的分析结果。

6.柱温的控制是关键,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柱塞,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因此要根据样品以及分析要求选定合适的柱温。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气相色谱法)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气相色谱法)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气相色谱法)编号:版本:编制:日期:审定: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管理部门:发放部门:生产部 质管部 工程部 研发部 PMC 采购部 仓库 营销中心 人事行政中心 财务部一、试验目的规范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适合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经解析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三、职责实验室所有人员对此规程负责。

四、检测依据1.依据GB/T 16886.7-2015/ISO 10993-7:2008检测一次性医疗器材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环氧乙烷的残留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五、内容1. 试验原理样品在进样口处气化通过色谱柱,由于不同的物质在色谱柱内保留时间不同而且每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在色谱柱内保留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汽化后的样品在通过色谱柱后会发生分离,之后,样品通过检测器收集信号。

2.试验仪器及试剂文件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气相色谱法)版本页码3/6分析天平FA1004 精度0.1mg容量瓶50ml,100ml,1000ml移液枪1ml、 200ul3.标样的配制及标准曲线所有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仪器需提前在烘箱内100℃下烘1小时。

目前常见的标准品有纯环氧乙烷和已知浓度的环氧乙烷溶液两种,配制方法如下(有时需要对标准品浓度进行调整,结合验证的结果来调整):(1)纯环氧乙烷标准品配制方法:A.标准储备液制备:取外部干燥的50毫升容量瓶,入20~30ml蒸馏水称重(精确至0.1mg),用注射器注入约1ml标准品后,不加瓶塞,轻轻摇匀,盖好瓶塞,再次称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即为标准品的重量,定容,计算出储备液的浓度,4℃以下保存备用。

浓度: W1=50-加入标准品前的质量加入标准品后的质量精密量取1ml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时溶液浓度为W2=B.标准工作液制备:分别取1ml、2ml、3ml、4ml、5ml的W2溶液至100毫升容量瓶中,定容。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稳定性,进行气相色谱仪操作时需要遵守一系列规程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的建议,供参考:操作规程1.安全操作:使用气相色谱仪前,必须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并穿着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

同时,需要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仪器准备:启动气相色谱仪前,确保仪器连接好整机电源、天平电源和联网电缆。

检查气源是否充足,并启动气源以及色谱柱炉等附件设备。

在仪器加热至操作温度之前,应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达到热平衡。

3.标样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合理选择标样,精确称取或配制标样浓度。

标样可能涉及毒性、易燃等性质,应小心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存储。

4.样品处理:根据分析目的,对样品进行处理。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提取、浓缩、洗脱等步骤。

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或污染。

5.色谱柱选择: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包括固定相类型、尺寸、长度等。

注意不同的色谱柱可能需要不同的操作条件和保养要求。

6.方法设置:根据分析目的,设置适当的方法参数,包括进样方式、进样量、柱温程序、流速、检测器类型等。

同时,注意调整方法中的控制条件,如峰宽、峰形等,以优化分离效果和信噪比。

7.质量控制: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测量标样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果标样浓度变化较大,可在实验中加入内标物以进行定量分析。

8.结果记录与解释:在完成分析后,记录分析结果,并辅以样品信息、操作条件等相关数据。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对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1.高压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色谱柱、进样器和检测器等部件的高压和温度。

不得随意改变仪器设置和调节高压参数,以免发生异常或危险情况。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器-检测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器-检测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器-检测操作规程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器-检测操作规程气相色谱方法,可用弱极性毛细管柱,顶空方法,用水溶解样品和对照品,对照溶液可用2种方法配制,法1:在冰箱中打入水容量瓶中,用增量法定量,具体方法见10版药典,明胶空心胶囊方法,法2,用电位滴定测定环氧乙烷对照溶液,具体方法见10版中国药典二部,吐温80,聚山梨酯中方法。

1. 目的连同生物试验一起,证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可用。

2. 适用范围适合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经解析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

3. 检测依据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七部分ISO 10993.7-2008 EO灭菌残留量4. 使用仪器仪器名称型号备注气相色谱仪 GC2020 FID检测器氮氢空一体机深圳三利毛细色谱柱 TM-624 0.5um*30m水浴锅 /顶空进样瓶 20mL硅胶封口垫聚四氟乙烯膜一次性注射器 1mL分析天平 / 精度0.1mg容量瓶 50mL/100mL4. 操作过程4.1 样品处理:将样品透析包装打开,选取易于拆卸、剪取及不易于环氧乙烷解析处的部位,将样品剪成5mm长碎块,取1.0g样品1份,放入20mL顶空进样瓶,加纯水5mL,密封,放入恒温60??1?水浴中浸提40min。

4.2 抽样频次从每个灭菌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样。

一般情况下,每个灭菌批次随机抽样数量为5只。

4.3 环氧乙烷标准贮备液的制备取外部干燥的50 mL容量瓶,加水20,30 mL,加瓶塞,称重,精确到0.1mg。

用注射器注入约0.1mL环氧乙烷,不加瓶塞,轻轻摇匀,盖好瓶塞,称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即为溶液中所含环氧乙烷的重量。

计算出贮备液浓度,4?以下保存备用。

4.4 标准工作液制备各取1mL贮备液分别配制1×10-3g/L、2×10-3g/L、4×10-3g/L、6×10-3g/L、8×10-3g/L、1×10-2g/L六个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引言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中。

为了确保使用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安全操作2.1 实验室环境要求在使用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时,实验室应具备以下条件: - 多功能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 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充足的光照 - 消防设备齐全,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 合适的地板材料,防止火花引发火灾 -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保持仪器正常工作2.2 仪器操作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护目镜、实验手套等•在使用前,确保所有仪器和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严禁擅自更改仪器的参数和设置,以免引起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流程,严禁擅自调整气相色谱仪内部元件2.3 处理液体乙烷的安全要求•液体乙烷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操作时需保持仪器周围无明火•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乙烷倒入下水道或排污口,防止污染环境•使用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的实验室应配备专门的储存柜和安全柜•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乙烷处理方法,如密闭容器存放、专用储存区域标识等2.4 废弃物处理要求•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乙烷废弃物需妥善处理,避免其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废弃物应尽早送交专业处理机构,不得随意丢弃或倾倒在大自然中3.仪器保养3.1 定期维护•对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仪器的传感器、阀门、管道等部件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洁和更换•使用干净的、无纤维的布擦拭仪器表面,以保持其外观整洁3.2 消耗品更换•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的消耗品,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换进样针、色谱柱等易损件,以免影响分析结果3.3 定期校准•在仪器保养过程中,定期进行校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校准应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校准参数4.事故处理4.1 事故预防•在使用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前,应评估潜在的事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周围环境整洁,避免杂物积聚或堆放4.2 突发事件处理•如果发生乙烷泄漏或其他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通过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情况无法控制,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5.结论通过遵守乙烷分析气相色谱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能够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口罩环氧乙烷残留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规定

口罩环氧乙烷残留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规定

口罩环氧乙烷残留气相色谱仪安全操作规定
符号解释
•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
•PPE:个人防护装备
•PPM:每百万份
操作人员要求
1.操作前需了解仪器基本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领导
检测规程,熟悉仪器操作规范,签署《使用规定》。

2.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口罩环氧乙烷残留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培
训合格证。

3.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适合的防护服装,橡胶手套、安全镜、
耐酸碱防护鞋等PPE。

4.操作人员要求具有严格的纪律和作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和独立分析能力。

操作前准备
1.安全操作前,必须确保已经清洗干净仪器和附件,并且对
有毒性和易燃的试剂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混放和互相污染。

2.对于试剂的使用,必须按照MSDS的规定进行相应的防护
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更加小心。

如对此类化合物敏感或有过敏病症的操作人员不能从事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设备操作规程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

为了保证仪器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可靠,设备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下面是关于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设备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一、设备准备
1.检查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

2.检查色谱仪的气源气瓶是否充足,并确保气瓶连接正确。

3.检查色谱仪的进样口、进样针和柱箱是否干净,并根据需要更换或清洗。

二、仪器开机
1.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打开色谱仪的软件控制界面,并进行系统初始化。

3.检查仪器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

三、进样操作
1.打开进样口保护盖,并根据需要设置温度。

2.使用进样针吸取样品,注意不要接触针头。

3.将进样针插入进样口,注射样品,并迅速退出进样针。

4.关闭进样口保护盖,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四、柱箱操作
1.打开柱箱保护盖,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柱子。

2.将柱子插入柱箱内,注意不要损坏柱子。

3.关闭柱箱保护盖,确保柱子的温度稳定。

五、气路操作
1.打开气源开关,通过调整流量计控制气体的流量。

2.根据实验需求,设定进样口和检测器的气体流量。

3.检查气路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气体流动畅通。

六、仪器调试
1.利用相应的标准溶液进行仪器的初始调定,如调整气体流量、温度等参数。

2.运行标准样品测定,确保仪器运行正常并获得准确的数据。

3.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进一步的仪器调试和优化。

七、开始实验
1.设定实验所需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参数。

2.进行样品进样和分析过程,根据实验要求和操作指南确保操作正确、仪器稳定。

3.监控色谱仪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及时停止实验并进行处理。

八、实验结束
1.关闭进样口和柱箱保护盖。

2.关闭色谱仪电源开关。

3.断开气源连接,关闭气源开关。

4.清理进样口、进样针和柱箱,保持设备清洁。

5.记录实验数据和操作情况。

通过遵守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设备操作规程,可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可靠。

同时,合理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也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将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操作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更好地为科研、分析和检测工作提供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