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分析2007年至2009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手术方法和护理过程。结果除3例患者因术中不配合终止介入溶栓行保守治疗外,其余均采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70%以上脑卒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据报道中国和日本该病发病率更高[1]。由于一直缺乏一种理想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静脉溶栓已经广泛应用,但此方法用药时间长,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导管技术、医学影像学技术以及药物研究的进步,动脉内溶栓技术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热点[2],其有治残率低和近期疗效确切的优点。2007年至2009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2007年至2009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23例,女13例,年龄在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25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神经医学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患者。床表现肢体活动障碍22例,肌力0~2级,意识障碍2例,语言障碍2例,头痛、呕吐2例,抽搐3例,吞咽困难3例。
1.2方法
常规在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单,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应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首先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充分掌握血管栓塞及侧肢循环情况下,然后进行溶栓治疗, 经导管注入25~100U(5000U/m)的尿激酶,用动脉泵0.5h内注入半量。注药后行造影检查根据血管充盈程度,再以1mL/min速度维持直至血管再通或最大剂量不超过100万U。间隔30~60min复查DSA,观察用药后血管影像学变化,注意当患者意识好转或肌力恢复时手术结束。复查头CT明确有无出血带患者返回病房。
2护理配合
2.1心理护理
动脉内溶栓疗法是新技术,患者对此大多不了解,对手术是否会成功、对术后生活功能的担心等,常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应激的心理反应[4],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参与手术医生名字,职务等,介绍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引导病人表达心理感受,并根据病人诉说,细心解答问题,进行心理安慰,和患者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配合治疗[5]。
2.2术中配合
据医嘱熟练准确配制尿激酶的浓度及动脉输液泵的滴入速度,让患者处于舒适卧位,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
2.3术后护理
因术中应用溶栓药物使患者凝血时间延长,所以患者返回病房时带动脉鞘,要防止动脉鞘扭曲、打折、污染,要防止患者肢体弯曲导致动脉鞘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4h后拔鞘。拔鞘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8h,绝对卧床休息24h。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当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意识不清头偏向一侧者,准备负压吸引一套,遵医嘱给予心率、血压、血氧监测。多饮水,同时加大静脉液体量的输入,促进造影剂由尿液排出。36例患者中2例术后有发热反应,耐心向其解释发热原因,体温未超过37.8℃,经及时处理3~5d后恢复正常体温。
3结果
本组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顺利完成介入溶栓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得到良好的改善,患侧肢体肌力提高率为83.3%(30/36),住院7~20d康复出院。
4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血栓栓塞血管,使脑供血不足或血流中断产生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对适合DSA技术的患者在时间窗内行动脉介入溶栓疗法,具有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少,疗效快,致残率低等优点。但从接诊到治疗过程,要求动作迅速,必须分秒必争,要求各科室积极配合。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周密的手术后护理措施和观察内容,使手术能够成功完成,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83.
[2] 王桂香.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31).
[3] 邢志刚,陶恩祥.现代神经病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5~
146.
[4] 王社霞,王红娟.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11.
[5] 林静,张雁,谢延香,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16):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