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

合集下载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一、名词解释(3*5)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操纵子:操纵子(operon):原核生物能mRNA出来一条mrna的几个功能有关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调控区域,称作一个操纵子(operon)。

3、启动子(promoter):真核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点周围的一组转录控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录起始点及一个以上的功能组件。

4、冈崎片段:冈崎片段就是由于解链方向与激活方向不一致,其中一股子链的激活,Gondrecourt母链求出足够多长度才已经开始分解成引物接着缩短。

这种不已连续的激活片段就是冈崎片段。

5、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在诱变后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生长因子)的能力,使其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必须加入相应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体。

6、准性生殖:就是一种类似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完整的一种生殖方式。

可使同一种生物的两个相同来源(即为同种相同株)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通过有丝分裂而引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

准性生殖常见于某些真菌,尤其就是半知菌中。

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8、密码的自旋性:密码的自旋性就是多个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

9、转座子(transposons):转座子是可以从一个染色体位点转移至另一个位点的分散的重复序列。

转座子也包括含有两个反向重复序列的侧翼,内有转座酶基因,并含有抗生素耐药基因等其他基因。

10、微生物繁育:人为地使用物理、化学的因素,引致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选育成为新品种的途径。

二、是非题(2*5)三、选择题(3*5)1、限制性内乌酶的种类、辨识位点、功能、区别根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和是否需要辅助因子,限制与修饰系统主要分成三大类。

ⅱ型酶所占到的比例最小,相对来说最简单,它们辨识回文等距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研磨dna。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变异(variation): 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 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 型的改变。变异频率一般为10-5~10-10、变化后新性 状稳定,可遗传。
饰变(modification):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 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不遗传。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碱基类似物, 如5-溴尿嘧啶,5-氨基尿嘧啶,8-氮鸟2氨基嘌呤,6-氯嘌呤等。
其作用是: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活动掺入 到DNA分子中。
2、移码突变:DNA序列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增加或缺失
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改变,进一步引起 转录和转译错误的基因突变。
(1)、移码突变的种类
作用机制:它们的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很相似,能 嵌入两个相邻的DNA碱基对间,使双螺旋部分解开, 造成碱基增添或缺失。
3、染色体畸变:某些强烈理化因子引起染色体结构上 的缺失、重复、插入、移位和倒位,以及染色体数目 的变化。
诱变剂:电离辐射、烷化剂、亚硝酸等
作用机制
(二)、自发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 发生的低频率突变,约为10-6
存在菌:根癌土壤杆菌或根癌农杆菌
(5)、Ri质粒 与Ti质粒相似,但不形成癌,仅生出可再生新植株的 毛状根。
作用:毛状根离体培养,可合成次生代谢物,可作外 源基因的载体。
存在菌:根瘤菌属
(6)、mage质粒(巨大质粒) 含有与共生固氮相关的基因。存在于根瘤菌属。
(7)、降解性质粒
作用:可为降解复杂有机物的酶编码,如CAM(樟 脑)质粒、OCT(辛烷)质粒、TOL(甲苯)质粒、 XYL(二甲苯)质粒、NAP(萘)质粒等。
1、碱基置换: 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1)、种类 ①转换:从一种嘌呤变到另一嘌呤 或从一种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代谢、发育
遗传型 + 环境条件
表型
变异(variation): 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性 状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异分不遗传的变异和可 遗传的变异。 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的变异。 遗传物质的改变方式有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原生 质体融合等。 饰变:即不遗传的变异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 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3、常见的变异形式是基因突变,它可以涉及 到任何性状:形态构造、代谢途径、生理类 型等。 4、大多数微生物为无性繁殖,一旦发生变异 很容易在性状上表现和保留出来,有利于筛 选好的特性。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质粒、转化、转染、转导、流产转导、局限性转导 (专性转导)、普遍性转导、接合、高频重组株、缺陷噬菌体、营 养缺陷型、准性生殖。 2、质粒的特点、举例说明质粒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简述基因突变的机制。 4、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异同。 5、解释F 质粒在细胞中的4种存在形式,3种雄性菌株与雌性菌株 接合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6、什么是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组。 7、在转导实验中,在基本培养基上除了正常大小的菌落以外,还 发现有一些微小的菌落,试分析出现这些微小菌落的原因。 8、试述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选育方法和原理。 9、某人将一细菌培养物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涂在加有链霉素 (Str)的培养基上,放在有光条件下培养,从中选择Str 抗性菌株 ,结果没有选出Str 抗性菌株,其失败原因何在?
放射型土壤杆菌
糖盐培养基 粘液型菌落
植物蛋白水解培养基 非粘液型菌落
诺卡氏菌
胰蛋白胨培养基
脑心浸液培养基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特点
1、大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构造简单,通常为单倍 体,而且直接接触外界环境,任何条件的变化, 都可影响微生物,从而降低了遗传的保守性。 2、繁殖速度快,可在短时间重复多次,即使变异 的频率十分低,也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变 异后代。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答案

第七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转座因子:具有转座作用得一段DNA序列、2.普遍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得现象称为普遍转导。

3.准性生殖:就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得两性生殖方式,这就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菌株得体细胞间发生得融合,它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4.艾姆氏试验:就是一种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得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就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得简便有效方法5.局限转导:通过部分缺陷得温与噬菌体把供体得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得基因整合,重合,形成转导子得现象、6.移码突变:诱变剂使DNA序列中得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得全部遗传密码得阅读框架发生改变、7、感受态: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得一种生理状态、8、高频重组菌株:该细胞得F质粒已从游离态转变为整合态,当与F菌株相接合时,发生基因重组得频率非常高、9、基因工程:通过人工方法将目得基因与载体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得遗传性状得一种育种措施称基因工程。

10、限制性内切酶:就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得特定序列,并能在识别位点内部或附近进行切割得内切酶。

11.基因治疗:就是指向靶细胞中引入具有正常功能得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基因得缺陷,从而达到治疗得目得。

12.克隆:作为名词,也称为克隆子,它就是指带有相同DNA序列得一个群体可以就是质粒,也可以就是基因组相同得细菌细胞群体。

作为动词,克隆就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将一个特定得基因或DNA序列插入一个载体DNA分子上,进行扩增。

二、填空1.微生物修复因UV而受损DNA得作用有光复活作用与切除修复、2.基因组就是指一种生物得全套基因。

3.基因工程中取得目得基因得途径有 _____3_____条。

4.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与染色体突变两种类型。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知识讲解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知识讲解

第五章微⽣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知识讲解第五章微⽣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名词解释1.遗传型(genotype)遗传型⼜称基因型,是指某⼀⽣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它是⼀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的代谢和发育,才可将遗传型转化成现实的表型。

2.表型(phenotype)表型是某⼀⽣物体所具有的⼀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

它是遗传型在⼀定环境下通过⽣长和发育后得体现,故是⼀种现实性(具体性状)。

3.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其特点是群体中,以极低的概率出现(约10-9-10-5),性状变化幅度⼤,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4.饰变(modification)饰变是⼀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变化,只发⽣在转录、转译⽔平上的表型变化。

其特点是整个群体中⼏乎每⼀个体都发⽣同样的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饰变后的性状是不遗传的。

5.基因(gene)基因是⽣物体内的最⼩遗传功能单位,其本质是⼀段核苷酸序列,它能编码多肽链(通过mRNA)、tRNA或Rrna.6.操纵⼦(operon)操纵⼦是原核⽣物特有的基因形式,由三种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组成,包括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

7.结构基因(structure gene)结构基因是决定某⼀多肽链⼀级结构的DNA模板,它通过转录和转译机制可指导多肽链的合成8.遗传密码(genetic code)DNA链上决定各具体氨基酸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称为遗传密码,其信息单位是密码⼦(核苷酸三联体)9.质粒(plasmid)直⽴式⼀类游离于核基因组外,具有独⽴复制能⼒的⼩型共价闭合环状dsDNA分⼦(cccDNA)。

10.F质粒(F plasmid)F质粒⼜称F因⼦或致育因⼦。

是⼤肠杆菌等细菌决定其性别并有转移能⼒的质粒。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以及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2、灭菌(sterilization):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3、消毒(disinfection):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

4、菌落(colony):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5、菌苔(lawn):众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

6、平板(plate):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的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

7、糖被(glycocalyx):包被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根据其有无固定层,层的厚度又可以分为荚膜(capsule)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和菌胶团。

8、趋化性(Chemotaxis):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指令下,进行定向运动的特征。

9、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由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

10、原生质体(protoplast):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细胞壁或者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所得到的仅有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11、L型细菌(L-form of bacteria):实验室诱发或者在宿主体内形成的无细胞壁的细菌。

12、芽孢(endospore):某些种类的细菌在一定的时期,其细胞内产生特殊休眠结构。

13、真菌(fungi):是一类单细胞或者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子代与亲代生物学的性状基本相同,且代代相传。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基因型(genotype):细菌的遗传物质。

●表型(phenotype):基因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基因型变异。

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

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第一节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结构——两条互相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功能——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复制——半保留复制特点——复制中易发生错误—基因突变蛋白合成——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基因与基因的转录结构基因——编码结构蛋白质基因结构非结构基因——编码功能蛋白质基因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第二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染色体(chromosome)①一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按一定构型反复回旋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②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裹;③约含有5000个基因;二、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1、质粒的特征:①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②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③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④质粒的转移性。

⑤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2、质粒的分类(1)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进行传递①接合性质粒②非接合性质粒(2)根据质粒在细菌内拷贝数多少①严紧型质粒②松弛型质粒(3)根据相容性①相容性——几种质粒同时共存于同一菌体内②不相容性——不能同时共存*可借此对质粒进行分组、分群。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三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三

第七章1,遗传型(genotype):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2,表型(phenotype):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再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所以它与遗传型不同是一种现实性,具体性状3,变异(variation):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称遗传型的改变,其特点是在群体中只以极低的概率一般为10-5到10-10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4,饰交(modification);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情变化,其特点是整个群体中的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变化,形状变化的幅度,因其遗传物质未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例如黏质沙雷氏菌在25℃下培养时会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把菌落染成鲜血状,可是当培养在37℃下时,此菌群体中的一切个体都不产色素。

5.核基因组:不论真核生物的细胞和或原核生物细胞的核区都是该微生物遗传信息的最主要负荷者,被称为核基因组和染色体组,或简称基因组。

6,卡巴颗粒:是草履虫放毒者品系中的,是一类属于杀手杆菌属的共生细菌。

7. 2um质粒:又称2μm环状体,存在于酿酒酵母的细胞核中,但不与核基因组整合,长6300bp,每个酵母细胞核中约含30个2μm质粒。

8,单倍体(heploid):如果一个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就称单倍体。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多数都是单倍体,而高等动植物只有其生殖细胞才是单倍体。

9.二倍体(diploid):一个细胞中含有两套功能相同的染色体。

只有少数微生物如酿酒酵母的营养细胞以及由两个单倍体性细胞通过结合形成的合子等少数细胞才是双倍体,而高等动植物的体细胞都是双倍体。

在原核生物中通过转化转导或结合等过程而获得外源染色体片段时,只能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称作部分双倍体的细胞。

微生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二)

微生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二)

1、自然选育:从自然界直接分离和筛选菌种或在生产中利用自发突变选育优良菌株。

2、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然后运用合理的程序与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优良菌株。

3、代谢调控育种:利用现有的代谢调控知识,筛选特定突变型,改变代谢流量或流向,从而提高目的产物产量的一种育种技术。

4、重组育种;利用微生物间的遗传重组来改变其遗传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

5、原生质体融合育种;通过人为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从而实现遗传重组的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

6、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在体外构建重组DNA分子并导入宿主内高效表达,从而获得重组微生物的育种技术。

7、突变:遗传物质核酸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

8、突变体:带有突变基因的细胞或个体9、突变型:突变体的基因型或表型称为突变型,和其相对的原存在状态称为野生型。

10、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genesis):未经任何人为处理而自然发生的突变;11、诱发突变(induced mutagenesis):由人们有意识地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生物体进行处理而引起的突变。

12、整倍体:含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13、非整倍体:含有不完整状态的染色体组,一般是指二倍体中成对染色体成员的增加或减少。

14、部分二倍体:原核生物中由一整条染色体和外来染色体片段所构成的不完整二倍体。

增变基因(mutator gene):其基因突变会导致整个基因组的突变频率明显上升的一些基因。

15、前突变:诱变剂所造成的DNA分子某一位置的损伤16、光复活:指细菌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用可见光照射,可以显著地增加细菌的存活率,降低突变率。

17、表型延迟phenotype lag:突变体表型改变落后于其基因型改变的现象。

18、分离性延迟segregational lag :突变基因由杂合状态到纯合状态所造成的表型迟延19、生理性延迟physiological lag :由于基因产物的“稀释”过程所造成的表型迟延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基因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DNA分子,进而形成新遗传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

微生物学 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学 遗传变异和育种

(4)选用最适剂量
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常常要经过多次试验。就 一般微生物而言,诱变率往往随剂量的增高而提高, 但达到一定剂量后,再提高剂量反而会使诱率下降。 根据对紫外线、X射线和乙烯亚胺等诱变效应的研究 结果,发现正变转多地出现在偏低的剂量中,而负 变较多地出现于偏高的剂量中;还发现经多次诱变 而提高产量的菌株中,更容易出现负变。因此,在 诱变育种工作中,目前比较倾向于采用较低的剂量。
例如,粘质沙雷氏菌,在25℃下培养时, 会产生一种深红色的灵杆菌素,把菌落染成 似鲜血那样。可是,当培养在37℃下时,群 体中所有细胞都不产色素。如果重新降温至 25℃,产色素能力又得到恢复。只有遗传型 的改变,即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的变 化,才称为变异。
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
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 方便建立纯系。 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 量生长繁殖。 物种和代谢类型多样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体内的遗传基因转 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 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 重组可使生物体在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 也能产生新遗传型的个体。 重组是分子水平上的一个概念,可以理 解成是遗传物质分子水平上的杂交。


真核微生物中的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及原核 生物中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 等都是基因重组在细胞水平上的反映。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由于杂交 育种是选用已知性状的供体和受体菌种作为 亲本,因此不论在方向性还是自觉性方面, 都比诱变育种前进了一大步。
(二)、核酸的结构与复制

1、DNA的结构
(A、T、C、G)

2、RNA的结构
(A、U、C、G)
3、核酸的复制--半保留复制

考研微生物名词解释

考研微生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微生物育种:1.营养缺陷型:因突变而丧失产生某种生物合成酶的能力,并因而成为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类型。

2.抗性突变型——因突变而产生了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

3.条件致死突变型——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生长繁殖,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的突变型。

4.形态突变型——因突变而产生的个体形态或菌落形态的非选择性变异。

5.抗原突变型——因突变而引起的抗原结构发生改变。

6.产量突变型——因突变而获得的在有用代谢物产量上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

7.转换(transition):嘧啶(或嘌呤)碱基的位置上置换成另一嘧啶(或嘌呤)碱基8.颠换(transversion):原来链上是嘧啶(或嘌呤)碱基的位置上置换成另一嘌呤(或嘧啶)碱基9.错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中一种氨基酸的位置上,变成另一种氨基酸;10.无义突变:正常翻译为氨基酸的碱基置换后变成UAG(琥珀突变)、UAA(赫石突变)或UGA(乳石突变)等终止密码子,造成多肽链合成的中止11.同义突变:碱基发生了置换,但由于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而并没有影响原来的氨基酸顺序。

如密码子GCU置换成GCC后,它们都是丙氨酸的密码子12.沉默突变:碱基置换造成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但该氨基酸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多大的影响,并没引起细胞表型变化。

13.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在可见光(300~600nm)的活化作用下,由光复活酶催化胸腺嘧啶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的过程14.转导噬菌体:能将一个细菌宿主的部分染色体或质粒DNA带到另一个细菌的噬菌体。

15.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使之发生溶源化,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而使后者获得了新性状的现象。

16.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17.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18.有性杂交:一般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的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过程19.生活史:动物、植物、微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全部过程20.准性生殖: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更原始的生殖方式,是通过同一物种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不经过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微生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一)

微生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一)

1、工业微生物菌种:在大规模培养条件下,批量商业性获得微生物细胞或其代谢产物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或利用微生物特定代谢过程,规模化加工或转化特定底物或环境物料的微生物菌株。

2、天然菌种: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

3、诱变菌种: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获得产量或/ 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

4、重组菌种:通过遗传重组技术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

3、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①缺失:指染色体片段的丢失。

②重复:指染色体片段的二次出现。

③倒位:指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180°的位置颠倒,造成染色体部分阶段的位置顺序颠倒,极性相反。

④易位:指一个染色体的一个片段连接到另一个非同源染色体上。

4、基因突变: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包括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缺少、插入或置换。

①碱基置换:DNA链上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所取代。

(注意转换和颠换的区别)②移码突变:在DNA序列中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而使其后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移动,进而引起转录和翻译错误的突变。

5、错义突变:一对碱基的改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另一氨基酸密码子的突变。

无义突变:一对碱基的改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6、形态突变型:指细胞个体形态或菌落形态改变的突变型。

7、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能力的突变株。

8、抗性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些化学药物、致死物理因子或噬菌体具有抗性的变异菌株叫抗性突变株。

9、致死性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型。

10、条件致死性突变型: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正常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是致死的突变型叫条件致死突变型。

11、产量突变型: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产量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称产量突变型。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注:未收录英文较易推测且意义简单的名词,如carbon source,synthetic medium等】原核微生物1、microorganism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不是一个分类阶元),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真核和非细胞三大类。

2、bacteria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3、质壁空间:一般指位于G-细菌细胞壁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呈胶状,内含各种周质蛋白,包括各种酶类和受体蛋白等。

4、(endo)spore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5、Spore coat芽孢衣:芽孢外层的一种主要结构,主要含有疏水性角蛋白,抗酶解、抗药物,多价阳离子难通过,使芽孢具有耐热性。

6、Parasporal crystal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即为伴孢晶体。

7、carboxysome羧酶体: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内含物,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CO2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

8、L-form bacteria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9、fimbria菌毛:一类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10、flagella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有运动能力。

11、sexpilus(pl. pili)性毛:构造与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每个细胞一至少数几根,一般见于G-雄性菌株,具有传递遗传物质的功能。

12、mesosome间体:细菌细胞中一种由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结构,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G+细菌。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第八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点突变: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2.感受态:受体菌最易接受到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3.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体外将供体生物控制某种遗传性状的一段生物大分子-----DNA切割后,同载体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4.接合: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5.F'菌株:当Hfr菌株内的F因子不正常切割而脱离其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含有这种F因子的菌株称为F'菌株。

6.诱变育种:使用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7.营养缺陷型: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菌株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

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

9.重组DNA技术:是指对遗传信息的分子操作和施工,即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10.基因重组:或称遗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11.基因突变(genemutation)和移码突变:基因突变(gene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化就称基因突变。

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局限性转导4.普遍性转导5.转导噬菌体6.突变7.移码突变8.点突变9.自发突变10.诱变剂11.转化12.感受态13.基本培养基14.完全培养基(CM)15.光复活作用(或称光复活现象)16.转座子(Tn)17.基因工程18.基因19.突变20.接合21.转化子22.转导子23.F 菌株24.Hfr 菌株25.F+菌株26.F-菌株27.诱变育种28.抗性突变型29.营养缺陷型30.野生型菌株31.染色体畸变32.准性生殖33.异核体34.基因组35.同义突变36.原生质融合二、填空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明有()、()、()三个经典实验。

2.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

3.大肠杆菌基因组为双链环状的(),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规则小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被称为()。

4.酵母菌基因组最显著的特点是(),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后,在其基因组上还发现了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并称之为()。

5.质粒通常以()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型、()型和()型。

6.转座因子可引发多种遗传变化主要包括()、()和()。

7.在()转导中,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而在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8.细菌的结合作用是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和过程9.线粒体遗传特征的遗传发生在核外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外,因此它是一种()遗传。

10.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11.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突变: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

回复突变:突变基因通过突变回复到野生型基因。

光复活作用:光解酶在黑暗中专一地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酶—DNA复合物,当给予光照时,酶利用光能将二聚体拆开,恢复原状,使DNA损伤得到修复。

切除修复:利用修复内切酶识别DNA 链上由于嘧啶二聚体造成的双螺旋变形,并在其附近切开磷酸二酯键,除去损伤的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含有嘧啶二聚体或其它结构损伤的DNA,但当复制到损伤的部位时,子代DNA链中与损伤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出现缺口,新合成的子链比未损伤的DNA链要短一些。

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重组,缺口由母链来的核苷酸片段弥补。

合成重组后,母链中的缺口通过DNA多聚酶的作用,合成核苷酸片段,然后由连接酶使新片段与旧链联结,重组修复完成。

SOS修复:DNA受损伤而复制又受到抑制情况下发出信号,激活有关酶系,对DNA损伤进行修复,其中DNA多聚酶起重要作用,在无模板情况下,进行DNA修复再合成,并将DNA片段插入受损DNA 空隙处。

表型延迟:表现型落后于基因型的改变,即在基因型改变后要经过 2 代以上复制繁殖才能出现相应的表现型的现象。

富集培养: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目的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出一种选择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得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条件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菌株。

菌种退化:指生产菌种、优良菌种或典型菌种经过传代或保藏后,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其群体中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减退或消失的现象。

狭义的复壮:菌种在已经发生退化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筛选,从已经退化的群体中筛选出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回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措施。

广义的复壮: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退化之前,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筛选,以期从中选择自发正突变个体或淘汰掉少量已经退化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名词解释:1.转导2.流产转导3.局限性转导4.普遍性转导5.转导噬菌体6.突变7.移码突变8.点突变9.自发突变10.诱变剂11.转化12.感受态13.基本培养基14.完全培养基(CM)15.光复活作用(或称光复活现象)16.转座子(Tn)17.基因工程18.基因19.突变20.接合21.转化子22.转导子23.F 菌株24.Hfr 菌株25.F+菌株26.F-菌株27.诱变育种28.抗性突变型29.营养缺陷型30.野生型菌株31.染色体畸变32.准性生殖33.异核体34.基因组35.同义突变36.原生质融合二、填空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明有()、()、()三个经典实验。

2.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

3.大肠杆菌基因组为双链环状的(),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规则小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被称为()。

4.酵母菌基因组最显著的特点是(),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后,在其基因组上还发现了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并称之为()。

5.质粒通常以()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型、()型和()型。

6.转座因子可引发多种遗传变化主要包括()、()和()。

7.在()转导中,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而在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8.细菌的结合作用是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和过程9.线粒体遗传特征的遗传发生在核外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外,因此它是一种()遗传。

10.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11.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

12.受体细胞从外界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或质粒),引起基因型改变的过程称为()。

13. F+和F-杂交中,结果是供体菌成为(),受体菌成为()。

14.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和()。

15.准性生殖包括()、()、()和()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6. 1944年()等人证明了转化因子为DNA。

17.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

18.Lederberg的影印培养实验证明了()。

19.当Griffith用活的粗糙型肺炎双球菌和加热灭活的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小鼠时,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到了(),其原因是()。

20.脉孢菌(Neurospora)子囊孢子出现第二次分裂分离现象是由于染色体()。

21.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

三、选择题1.最小的遗传单位是()。

(1)染色体(2)基因(3)密码子(4)核苷酸2.细菌直接摄取外界游离的DNA片段发生变异称为()。

(1)转导(2)转化(3)接合(4)转换3.基因组通常是指全部一套基因。

由于现在发现许多调控序列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目前基因组的含义实际上包括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以及目前功能还尚不清楚的()。

(1)RNA序列(2)DNA序列(3)调控序列(4)操纵子序列4.琼脂糖胶电泳是根据()和电泳呈现的带型将染色体DNA与质粒分开。

(1)数量(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3)凝胶用量(4)线型结构5.由于个别碱基的置换、插入或缺失引起的突变称为()。

(1)染色体突变(2)基因突变(3)自发突变(4)人工诱导突变6.插入顺序和转座子有两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携带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该酶是转移位置,即转座所必需的;另一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两端都有()。

(1)反向末端重复序列(2)不同源序列(3)同源序列(4)不重复序列7.Mu噬菌体是一种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的温和噬菌体,其基因组上除含有为噬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基因外,还有为转座所必需的基因,因此它也是最大的()。

(1)噬菌体(2)插入顺序(3)转座子(4)转座因子8.F‵是携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F‵×F—的杂交与F‵×F—不同的是给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起转入受体细胞,并且不需要整合就可以表达,实际上是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此时的受体细胞也就变成了()。

(1)F+ (2)F‵(3)F—(4)F9.形成转导颗粒的噬菌体可以是温和的也可以是烈性的,主要的要求是具有能偶尔识别宿主DNA的(),并在宿主基因组完全降解以前进行包装。

(1)裂解机制(2)包装机制(3)识别机制(4)侵入机制10.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1)重组频率(2)融合频率(3)突变频率(4)调控频率11.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1)缺失(2)插入(3)颠换(4)转换12.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1)生长速度快(2)易得菌体(3)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4)所有以上特点13.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1)AGGCAA (2)CTTTGA (3)GUAAAU (4)CGGAGA14.在大肠杆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水平上。

(1)转化(2)转导(3)转录(4)翻译15.转座子()。

(1)能从DNA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2)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3)是一种碱基类似物(4)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学修饰16.F因子和λ噬菌体是:()(1)与寄主的生活能力无关(2)对寄主致死(3)与染色体重组后才可复制(4)仅由感受态细胞携带17.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1)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2)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3)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4)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18.F+ 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1)F-细胞转变为F+细胞(2)F+细胞转变为F-细胞(3)染色体基因不转移(4)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19.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1)点突变(2)颠换(3)转换(4)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20.准性生殖:()(1)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2)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3)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4)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四、是非题1.Avery和他的合作者C.M.Macleod和M.J.McCarty为了弄清楚Griffith实验中的转化因子的实质,他们分别用降解DNA、RNA或蛋白质的酶作用于有度的S型细胞抽提物,选择性地破坏这些细胞成分,然后分别与无毒的R型细胞混合,观察转化现象的发生。

结果发现,只有DNA被酶解而遭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作用,说明DNA是转化所必须的转化因子。

2.大肠杆菌及其他原核生物编码rRNA的基因 rrn多拷贝及结构基因的单拷贝,也反映了它们基因组经济而有效的结构。

3.大多数酵母菌株含有一种称之为1μm的质粒,它们是封闭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周长约6kb,以高拷贝数存在于酵母细胞中,每个单倍体基因组含60~100个拷贝,约占酵细胞总DNA的30%。

4.酵母的DNA也是与4种主要的组蛋白(H2A、H2B、H3和H4)结合构成染色的14bp 核小体核心DNA;染色体DNA上有着丝粒和端粒,也有明显的操纵子结构,没有间隔区或内含子序列。

5.质粒作为细胞中的主要遗传因子,携带有在所有生长条件下所必需的基因。

6.Tn 比IS分子大,与IS的主要差别是T n携带有授予宿主某些遗传特性的基因,主要是抗生素和某些毒物抗性基因。

7.线粒体基因组可编码一些为线粒体呼吸链所需要的蛋白质,大多数的线粒体蛋白质是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

8.营养缺陷型是微生物遗传学研究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类突变型在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所以是一种负选择标记,需采用划线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

9.基因型和表型是遗传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基因型是指可观察或可检测到的个体性状或特征;表型是指贮存在遗传物质中的信息,也就是它的DNA碱基顺序。

10.自然感受态除了对线型染色体DNA分子的摄取质粒DNA和噬菌体DNA,后者又称为转化。

五、简答题1.请概述质粒、转座因子异同点。

2.什么是准性生殖?简述其过程3.根据突变的光复活修复作用、原理,你认为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什么?4.H fr×F-和 F+×F-杂交得到的接合子都有性菌毛产生吗?它们是否都能被M13噬菌体感染呢?5.简述DNA Shuffling技术6.什么叫转导?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异同。

7.比较转化与转导的区别。

8. 什么叫转导?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异同。

9. 什么是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组。

10. 举例说明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11. 简述真菌的准性生殖过程,并说明其意义。

12. 某人将一细菌培养物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涂在加有链霉素(Str)的培养基上,放在有光条件下培养,从中选择Str抗性菌株,结果没有选出Str抗性菌株,其失败原因何在?13. 给你下列菌株:菌株A.F+,基因型A+B+C+,菌株B.F-,基因型A-B-C-,问题:(1)指出A与B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

(2)当F+成为Hfr菌株后,两株菌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

14. 试从基因表达的水平解释大肠杆菌以葡萄糖和乳糖作为混合碳源生长时所表现出的二次生长现象(即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

六、论述题1、从遗传学角度谈谈你对朊病毒(Prion)的理解和看法。

2.DNA链上发生的损伤是否一定发生表型的改变?尽你所能说出理由。

3.细菌接合作用机制?比较大肠杆菌的F+、F-、Hfr和F’菌株区别?4.什么是 F 质粒?解释F 质粒与接合的关系。

5.什么是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组。

6.举例说明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7.在转导实验中,在基本培养基上除了正常大小的菌落以外,还发现有一些微小的菌落,试分析出现这些微小菌落的原因。

8.简述真菌的准性生殖过程,并说明其意义。

9.用什么方法可获得大肠杆菌(E.coli)的组氨酸缺陷型?10.试述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并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应用上的作用。

11.从遗传学研究角度看,微生物有哪些生物学特性?12.某人将一细菌培养物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涂在加有链霉素(Str)的培养基上,放在有光条件下培养,从中选择Str 抗性菌株,结果没有选出Str 抗性菌株,其失败原因何在?13.给你下列菌株:菌株A.F+,基因型A+B+C+,菌株B.F-,基因型A-B-C-,问题:1.指出A 与B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