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优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

2.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哦,香雪》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哦,香雪》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

4.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估。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评估。

3.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表现。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同伴在讨论和表达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哦,香雪》的文本。

2. 作者相关作品的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材料。

4.2 教学材料1. 课文《哦,香雪》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

2.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写作。

第五章:教学时间与安排5.1 教学时间1. 本章节的教学时间为45分钟。

5.2 教学安排1. 第一节课:引入新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 1
作者: 加入日期:06-07-25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 2 难点:目的之 3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
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
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
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
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哦,香雪》教案篇一哦,香雪【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 难点:体会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哦,香雪》文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哦,香雪》这篇小说,大家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说说你们的初步感受。

(学生浏览)生 1:我觉得香雪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师:那你说说香雪怎么有意思呀?生 1:她很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师:嗯,说得不错。

那还有其他同学有感受吗?生 2: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那个小山村挺特别的。

师:好,那咱们就具体来分析分析香雪这个人物形象。

大家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香雪的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 3:她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勇敢。

师:对呀,这确实体现了她的勇敢,还有吗?生 4:她很渴望知识,想要用鸡蛋去换铅笔盒。

师:非常好,那通过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想想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思考讨论)生 5:是不是想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 6:也表达了乡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吧。

师:嗯,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学生纷纷发言)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香雪形象。

2、通过对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来品味小说主旨。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

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群少女的梦想-―《哦,香雪》。

(二)探讨小说的人物美:1、《哦,香雪》塑造的正是一群生活在北方小山村台儿沟的少女,她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她们美吗?她们的梦想是什么?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少女们的内心也因为火车每天一分钟的停留而有了波动。

她们以极其浓重的方式迎接这一分钟的到来,她们对火车带来的外面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美妙的遐想。

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的山村女孩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切的梦想和追求。

(语言描写) 2、在这一群女孩中有一个作者着墨较多她是香雪,香雪是这群女孩中的一员,她有同伴们的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①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

“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

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外貌描写)②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

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她渴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哦,香雪》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哦,香雪》的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参考书籍。

3.2 教学材料1. 课文朗读录音: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人物形象分析表格: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表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课文分析和主题探讨成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4.2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近年来,优质课的概念在教育界日益被重视,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其中,一节好的优质课不仅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着《哦,香雪》这一文学经典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哦,香雪》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框架等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与分析,体会小说呈现的人性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启发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名片,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好。

然后,根据《哦,香雪》的主题和人物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学习环节(40分钟)(1)阅读与分析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重要要素,梳理小说的结构和内涵。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

(2)思维拓展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真谛。

例如:香雪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人格魅力在今天还有何种借鉴意义?学生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以达到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总结人性现象的目的。

3.巩固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感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例如:以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收获的知识体会,回顾课堂上的探讨和思考。

《哦,香雪》公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哦,香雪》公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哦,香雪》公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哦,香雪》公开教案《哦,香雪》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时代精神。

2、欣赏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描写方法。

3、欣赏小说简洁优美的语言,细腻生动的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中的2、3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张山村的图片。

讲故事:山村的放羊娃: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个山村的放羊娃,记者问放羊娃:“你放羊干什么呀?”放羊娃回答:“挣钱。

”“挣钱干什么?”“盖房子。

”“盖房子干嘛?”“娶媳妇。

”“娶媳妇干啥?”“生孩子。

”“生孩子以后让他做什么呀?”“放羊。

”我们在哄堂大笑之后,细细品味,不觉悲从中来,那么山村的放羊娃的可笑或可悲之处在于?(贫穷、落后,封闭、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等)。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同样发生在山村的故事,主人公同样青春年少,而两者有何异同之处。

下面我们来学习《哦,香雪》二、作者简介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这一时期我们国家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大事?歌唱“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以提醒)三、概述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课前大家已经充分地进行了预习,有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复述一下它的故事情节?(火车来之前……火车来之后……)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锁定目标,追赶火车,交出鸡蛋愿望实现,步行返回,欢呼香雪这位同学复述得很好,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四、分析人物形象(主人公?主要用什么手法塑造这一人物的?前半部分注重行动描写,后半部分注重心理描写)1、我们先来看行动描写。

《哦,香雪》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一、关注单元导语“青春是花样年华。

”“香雪”我们一样,面对由铁轨带进山村的陌生的、崭新的世界,她有着怎样的表现?她是否仍然坚持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单元导语提醒,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注意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

二、关注学习提示《哦,香雪》“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故事,只是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香雪等几位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注意欣赏小说清新的笔调,以及洋溢在淡雅文字里的诗情画意。

”三、关注单元学习任务“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小说的描写艺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四、课文简要赏析《哦,香雪》的“文学价值能够与它的文学史价值并存,就在于它从作者的审美经验世界里复制出了淳朴天然的女儿心灵图景”,尽管这图景“镶嵌在古老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遭遇到现代工业文明冲击这一历史背景上”。

作者铁凝“并没有去讲叙一个文明与愚昧相冲突的故事,而是基于自我感兴,将审美的关照,聚焦于农业文明孕育出来的一群单纯淳朴的山村姑娘,满怀善意地观察这些敏感的姑娘对新鲜事物所做出的心理反应。

就如同她的文学宗师沈从文、孙犁等人一样,铁凝更关心的不是生活形态,而是生命形态。

这种生命形态的极品,自然是尚未被现代文明惊扰和污染的偏僻山野里的年轻姑娘。

她们的美,不只在于外表,更在于心灵。

”五、设计思路用好解读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即文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五彩缤纷”?姑娘们的“喜怒哀乐”在文中的具体勾连了哪些场面?在这些场面刻画里,作者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其中,可以着重分析刻画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关注小说语言的典型用词与“诗情画意”的场景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与细节描写,分析用词的表情达意效果。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1.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火车、香雪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2.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香雪、父亲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哦,香雪》的主题思想。

2.1.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2.2 分析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1.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1.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使用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2.2 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4.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火车、香雪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香雪、父亲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哦,香雪》的读后感。

5.2 评价标准5.2.1 理解能力: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5.2.2 分析能力:是否能够对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背景知识2.学会朗读表演《哦,香雪》3.培养学生语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段落意境,掌握朗读表演技巧。

2.借助朗读《哦,香雪》,感悟爱情真谛,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理解不同段落的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对《哦,香雪》背景知识的了解1.老师向学生介绍《哦,香雪》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及产品形式。

2.口述内容辅以图片、音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体验。

3.自由讨论一下各自对《哦,香雪》的感受或理解,明确感性认识。

二、初读《哦,香雪》1.让齐桓公说起故事,介绍《哦,香雪》。

2.整个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倩女离魂的爱情传说;第二部分,陌生人之间浅谈,表扬和赞美的话语;第三部分,情侣之间片刻的无言。

3.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

4.整体感受:抒情、美丽、即兴。

应该说,整篇文本是低语、轻轻呢喃,是俯在泉边抚摸着碧水,是秋夜中jazz乐的旋律。

5.初读后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情感体验,共同探讨。

二、重读《哦,香雪》1. 分段朗读: 大约每个小部分设一个小队,让学生负责穿插旁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故事的情境表现。

2. 初步归纳:读完每段,让学生自由谈论各自的感受,并让每组根据段落内容建立自己的表情、语调和点题,使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特色。

3. 合作排练:每个小组排练自己的部分,准备合成全文。

三、朗读《哦,香雪》1.前言:主持人对全体参与者进行述明:朗读的演讲分段分发,每段6秒钟的设定时间。

2.朗读表演:各小组依次朗读自己的部分,黑板上计时器驱动大家争分夺秒,紧张但又充满趣味。

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情感,适当停顿、低语是非常必要的。

3.展示互动。

展示自己排练内容,让每个人给出分析、表扬和建议,给予互相借鉴和砥砺的心理暗示。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主要内容
《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三、重难点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

难点: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通过香雪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下农村少女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选取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

1. 提出问题:香雪为什么对铅笔盒如此执着?
2.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4. 再次提出问题:香雪的追求代表了什么?
5. 学生继续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教学设计亮点
设计一个“香雪的内心世界探寻”的活动,基于这个活动设计学生对香雪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表达。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我心中的香雪》,要求体现出对香雪形象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哦,香雪》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农村女孩香雪的奋斗历程,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2.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香雪在城市打工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她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重点: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为了改变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香雪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香雪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品质,以及她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8.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哦,香雪》板书内容:1. 香雪的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2. 香雪的奋斗历程:农村 > 城市打工 > 积攒钱财 > 回家乡发展3. 关注农村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雪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答案:香雪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

对家乡发展的影响:积攒钱财,回家乡发展,带动家乡经济。

2.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编写一个关于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哦,香雪》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农村女孩的奋斗历程,培养了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香雪的性格特点和奋斗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农村发展问题也产生了关注。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陌生感,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此方面的引导。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铁凝。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学习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以及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山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山村生活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山村生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山村女孩的梦想和追求。

2. 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作者铁凝及其作品。

- 讲解小说的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 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了解香雪的生活环境和她对铅笔盒的渴望。

3. 小组讨论(1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香雪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小说的背景、作者介绍、情节梳理以及香雪的人物形象分析。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梦想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铁凝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并且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小组讨论,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香雪的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对一些细节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细节分析和讨论。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香雪的美好品质。

2、让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时代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2)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景物描写的妙处。

2、教学难点探讨小说的主题,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火车、汽车、飞机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还相对落后。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小山村,去认识一位叫香雪的姑娘,看看她和火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背景介绍《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台儿沟的故事。

火车的开通,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冲击。

(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与火车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山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有香雪、凤娇等。

)(五)文本研读1、分析香雪的形象(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怎样的情景?(明确:“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香雪的胆小?(明确:比如在火车到来时,香雪总是躲在后面。

)(3)那香雪又有勇敢的一面吗?体现在哪里?(明确:她为了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踏上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家。

)(4)从香雪与其他姑娘的对比中,能看出香雪怎样的特点?(明确:凤娇等姑娘更关注火车上的头饰、手表等物品,而香雪更关心学习用品,体现了香雪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小说中所展现的时代风貌和人性之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2)理解小说中火车、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1)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思考。

(2)体会小说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经历?也许是一个玩具,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次旅行。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香雪,也有着她深深渴望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走进铁凝的《哦,香雪》,去看看香雪的故事。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常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心灵世界。

2、写作背景《哦,香雪》写于 1982 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描写,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讲述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香雪为了换取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登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了铅笔盒,独自走三十里夜路回家的故事。

2、小说围绕香雪主要写了哪几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登上火车用鸡蛋换铅笔盒。

(5)香雪独自走夜路回家。

(四)人物形象分析1、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进行分析。

(1)纯朴善良:香雪在火车上与其他乘客交流时,表现出了她的纯朴和善良。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步骤【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能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隐喻、象征等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1.2 板书课文《哦,香雪》,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寻找答案。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4.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4.2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升华5.1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热爱。

5.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6.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优秀教案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哦,香雪》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教授整体领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有一个总体把握。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1.掌握整体领悟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提问: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众说纷纭)2.教师:一分钟,我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我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作家剪影铁凝,1957年生,当代着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主席。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短篇小说《哦,香雪》、《》、《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三、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铁凝眼中的《哦,香雪》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我写她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老作家孙犁给铁凝的一封信)在小说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

四、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背景+人物+情节=小说(一)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主要描写了那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明确:背景——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少女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引子:火车开进了深山(二)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三)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四)“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五、赏析人物形象(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

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

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

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她们有共性,都向往现代文明(新生活)但又有差异:凤娇等姑娘的关注点是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香雪关注的是山外人的精神文化,她超越了一般姑娘,追求的是自尊、文明。

3.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明确: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4.香雪的木制铅笔盒是怎么得来的?明确:那是她“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呢。

”提问: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明确:因为她的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

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

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

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5.提问:是她爱慕虚荣吗?如果不是,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这并不是因为她爱慕虚荣。

首先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的香雪。

其次,香雪觉得学生是在哄她……“台儿沟再穷,也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当她知道“北京话”有爱人时“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赶快下去,赶快回家,第二天赶快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在镇上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她不要别人看不起她,她要从台儿沟带去和同学一样的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挣回属于台儿沟的尊严。

6.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

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7.在这一群女孩中有一个作者着墨较多是香雪,香雪是这群女孩中的一员,她有同伴们的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1)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

“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

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2)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

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3)她渴求进取。

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4)她淳朴自尊。

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因为凤娇好像有点单恋着“北京话”);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啊!(5)她坚毅执着。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

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二)鉴赏人物形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她文静、清纯、朴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作者展示人物这种个性特点,不仅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

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1.分角色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

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