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分析
《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差异
《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差异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玄宗李隆基与其宠妃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帝王妃子的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许多作家作品创作的题材。
从古到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被写成各种的版本。
如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宋代的《杨太真外传》,元代王伯成的《天宝轶事诸宫调》,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简称),明代吴世美的《惊鸿记》以及洪�的《长生殿》是较为人熟悉的。
虽然各部作品对杨贵妃的描写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杨贵妃有美若天仙,且擅舞蹈。
如《梧桐雨》写道:“妾貌类嫦娥”来形容杨贵妃的美色,在戏曲中多次描写杨贵妃最擅霓裳羽衣之舞“腰鼓声干,罗袜弓弯,玉佩丁东响珊珊,即渐里舞�云鬟。
施呈你蜂腰细,燕体翻,作两袖香风拂散。
”《长生殿》中用“姿容艳丽”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并对杨的才华有进一步的描写。
如杨梦里听一遍就能记住音节,“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
醒来音节记无差,拟翻新谱消长夏”,杨写下来,传授给宫女,再让宫女传授给梨园弟子。
对杨贵妃的整个舞蹈过程有详细的描写:“【羽衣第二叠】【画眉序】罗绮合花光,一朵红云自空漾。
【皂罗袍】看霓旌四绕,乱落天香。
【醉太平】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
【白练序】浑一似天仙,月中飞降。
(合)轻扬,彩袖张,向翡翠盘中显伎长。
【应时明近】飘然来又往,宛迎风菡萏,【双赤子】翩翻叶上。
举袂向空如欲去,乍回身侧度无方。
(急舞介)【画眉儿】盘旋跌宕,花枝招展柳枝扬,凤影高骞鸾影翔。
【拗芝麻】体态娇难状,天风吹起,众乐缤纷响。
【小桃红】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象管音飘荡,【花药栏】恰合着羯鼓低昂。
按新腔,度新腔,【怕春归】袅金裙,齐作留仙想。
(生住鼓,丑携去介)【古轮台】舞住敛霞裳,(朝上拜介)重低颡,山呼万岁拜君王。
”《长生殿》详细地描写出杨贵妃跳舞的过程,表现了杨贵妃的多才多艺的,如此惟妙惟俏的描写在《梧桐雨》中是没有的。
《长生殿》——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长生殿》——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第一篇:《长生殿》——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长生殿》——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祈祷,并发誓相守一生的场景。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一直被传唱至今,他们之间的爱情被赞颂、被质疑,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独一无二的爱情之所以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是因为在封建王朝时代,一个君王对一个女子钟情如此长的时间是很少见的。
虽然玄宗偶有拈花惹草,但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杨贵妃。
那个“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杨玉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使得玄宗忘却了失去武惠妃的痛苦,最终放弃了梅妃选择了她,并且玄宗在杨玉环死后,仍对她念念不忘。
在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之后,命人造了杨玉环的像,并抱像痛哭,一代明主,抱像而泣,此情此景,可谓感人肺腑。
沉浸于爱情的唐明皇就像一个平常百姓一样,宠爱着自己的爱人,这让我们看到了英明神武的玄宗的另一面。
他专一、重感情,并非只看重杨贵妃的美貌,试想一个大唐国君,何等惊艳的美女没有见过,他看中的是情,是义,是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心灵默契,并非都是本能地欲望驱使,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
”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杨玉环跳起这支曲子的时候,玄宗甚至会亲自为其击鼓伴奏,且配合的颇为默契。
此时的玄宗已忘记了自己一国之主的身份,完全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幸福中的老百姓。
而此时的杨玉环呢?也俨然是一个掉进了幸福之中的平常妇人,为自己的爱情而喜,为自己的爱情而泣。
由寿王妃一夜变成了杨贵妃,她骄傲而自信,她是大唐的新女主,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骄傲过后,她仍然是那个初长成的杨玉环,小心而认真的经营着自己的爱情。
论《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的塑造
论《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的塑造王芳甘肃庆阳环县第五中学摘要:本文对《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的塑造作了论述,认为她与以往“李杨”文学作品相比具有更加丰满、细腻的人物形象。
本文试从深层次来诠释这一形象,认为这一形象的塑造应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道教女性观,二是“至情”观与遗民心态。
关键词:杨玉环;道教女性观;至情;遗民心态一直以来,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就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创作题材,众多的剧作家和诗人都对其进行过描述和感叹,《长生殿》便是其中的名作。
与以往的观念相比,洪昇对杨玉环进行了更深层次更广角度的诠释。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对《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进行阐释。
一、道教女性观的体现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杨玉环常常被判定为“红颜祸水”,李杨爱情也因此被扭曲,被视为安史之乱的直接根源,二人的关系也往往被泼污水,甚至怀着阴暗心理在描写中极力夸饰其宫廷淫乱。
例如《惊鸿记》中,将杨玉环被描写成与安禄山私通的淫妇,与梅妃不择手段争宠的悍妇。
而在《长生殿》中,杨玉环则被塑造为“若得一个长久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的痴情女子,除了继承《长恨歌》、《长恨歌传》的意蕴外,更深层的原因是道教女性观的影响。
(一)从“红颜祸水”到痴情女子“明清时代,道教教团的衰落虽为大势所趋,但道教的宗教观念却通俗化、世俗化,脱离道教教团而深入民间……”①明清社会,道教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经成为封建时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对女性的独特态度也渗入到文学创作中。
道教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道”,道生成混沌之气,混沌之气又一分为二成为阴阳二气,阴阳交融,从而生成了宇宙万物,从阴阳和谐的角度出发,道教重视阴柔的作用。
作为人类社会中阴的象征的女性,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受道教贵柔崇阴的尊重妇女、赞美女的态度的影响,《长生殿》中杨玉环不再是男权判决下的“红颜祸水”,而是“性德温和,姿容艳丽”,才艺卓绝的痴情女子。
她既不关心朝政的斗争,也不在意家族的利益,只担心皇帝的移情别恋。
浅析杨贵妃形象的变迁
浅析杨贵妃形象的变迁杨贵妃是个天生丽质的绝代佳人,并且多才多艺,甚至可以说她是美的化身。
然而,正应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这一古谚,这位绝代佳人纵然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最终还是难逃“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剧命运。
然而,杨贵妃非同寻常的死亡,却让她在文学艺术中得以永存。
她的悲剧命运被一代代的文人骚客所传诵。
“人们不愿意她死,因而驰骋想象,希望她能活在世间,以致出现了死而复活、死而升仙等传说。
”于是,在这种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她的生命力永不衰竭,一代代的文人骚客,都在她身上寄寓了不同的哀思,也因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杨贵妃的形象也一再变化,臻至完美。
一、经典作品中的杨贵妃形象。
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唐以来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题材,历代皆有作者选取这个题材进行创,“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慨歌传》,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官调》、白朴《梧桐雨》,明代吴世美的《惊鸿记》、屠隆的《彩亳记》,清代孙郁的《天宝曲史》、洪昇的《长生殿》等”。
[1]这些作品对杨贵妃的措写不同,丰神各异。
下面就重点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三部作品为例,希冀能从中看出杨贵妃形象变迁的转迹。
(一)《长恨歌》中纤弱无无辜的佳丽。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古诗,“他以喜剧开头,以悲剧结束,在政治上是讽刺的,在爱情上是歌颂的”[2],作者本来的创作意图是“不但成其事,变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3]作品在结构上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以杨贵妃之死作为分界线。
前一部分极写杨贵妃的美丽与受宠及至推恩杨门,不但她自己“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在一身”,杨氏家族“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门户生”民间也“不重生男重生女”。
于是日日笙歌,夜夜狂欢,“从此帝王不早朝”。
然而欢娱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终日的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于是出逃幸蜀,“六兵不发无奈何”,最终“宛转蛾眉马前死”。
明眸皓齿今何在——《长生殿》中杨玉环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杨玉环是剧作家洪昇塑造过的一个形象十分饱满的角色,《长生殿》里的杨玉环也是诸篇以李杨之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中性格描写较为丰富的版本。
该剧中的杨玉环美丽且多才,工于心计且善妒,她的一生极尽荣华,却在死后完成了自省的升华。
本文即从以上几个方面探析《长生殿》中杨玉环的人物形象,管窥这位传奇的贵妃的一生。
关键词:《长生殿》;杨玉环;人物形象明眸皓齿今何在——《长生殿》中杨玉环的人物形象分析■ 王诏名垂中国古代文学史、戏曲史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多见,杨玉环却是其中之一,常见于文人墨客笔下。
杨玉环的形象历1来颇受争议,她令人称奇,却未在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里留下身影;她是误国的皇妃,却也并非十恶不赦。
《长恨歌》里白居易开篇就以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为全诗定下基调,因此通篇读下来,似乎这位贵妃留给读者唯一的印象就是“美”;在《梧桐雨》里白朴又从头至尾都将杨玉环处理成一个负面的形象,她骄纵专横,甚至一面接受着唐明皇的爱一面与安禄山私通……诸篇描写杨玉环的作品里,《长生殿》可算是角度清奇,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为饱满。
《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发展的。
一、美艳多才的奇女子杨玉环的美自是人人称赞,洪昇也用了极多的笔墨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杨玉环的美。
唐明皇对杨贵妃,不是日久生情,而是初见美人一见钟情。
第二出《定情》中唐明皇第一次见到杨玉环,便给了她“丰姿秀丽”[2]的评价,翌日便册封其为贵妃,之后更是称赞她的容貌“绝世无双”[2]。
唐明皇的宠爱,始于美艳的外表,而后方有日日承欢,情意渐浓。
杨玉环有两位贴身仆人永新和念奴,在两位仆人眼里,杨贵妃是“临风百种妖娆,对镜千般婀娜”[2],甚至在贵妃死后祭奠贵妃时,仍然不免“名花无恙,倾国佳人,先归黄壤”[2]的无奈与惋惜。
在第二十一出《窥浴》中,作者更是处理大胆,从偷看皇帝与贵妃沐浴的仆人视角出发,侧面写杨贵妃的美丽动人——永新和念奴从疏隙处望去,眼中的贵妃亭亭玉体、轻盈臂腕、绰约腰身、霞骨雪肌,二人不免发出相同的感慨:“休说俺偷眼宫娥魂欲化,则他个见惯的君王也不自持。
《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的文化学诠释
《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的文化学诠释 自唐代以来李隆基与杨玉环 的爱情故事 就是比较热门的一个创作题材习称天宝遗事。
清代以前最著名的作品有唐代白居易 的《长恨歌 》与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
清康熙年间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两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其中之一就是洪升的 《长 生殿》 比较而言洪升笔下的杨玉环形象塑造得更为鲜明动人比起以往世俗的观念 与唐诗 、 元杂剧的有关描写这部戏曲突破较大作者对杨玉环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独特 的诠释使传奇表现出了较为鲜明而进步的妇女观。
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并从文化学的角度解析这一新的戏曲现象。
一《长生殿》的作者洪升 Agt—A 是钱塘今杭州市人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 孔”康熙二十七年公元年 《长生殿》 三易其稿而成传奇不仅改变了以往李杨故事 的悲剧结局而且真实细腻地展示了帝妃的爱情生活刻画了具有高度艺术真实的 杨玉环形象。
与同类题材相比洪升在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突破显现 了清人进步的妇女观一杨玉环注重真情情痴而妒突破了“三从四德”、 “夫为妻 纲”传统妇女观的束缚洪升删除了以往写杨贵妃“涉秽”的情节这一点与 《长恨 歌》 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描写相同但不同的是传奇强调“借 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 《长生殿》 细腻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女人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她追求专一爱情 的精神痛苦。
戏曲中的杨玉环既不过问朝廷争斗也不在意家族利益却常常担心皇帝的移 情别恋甚至是情痴而妒。
她不满李隆基与虢国夫人的暧昧举动惹恼了明皇被撵回了杨国忠的丞相府。
此时杨玉环的内心极为痛苦“乍出宫门未定惊魂渍愁妆满面啼痕。
其间心事多少难论。
1 / 11”“不提防为着横枝陡然把连理轻分。
”唱词中反映了她注重真情渴望专一爱情的一面。
后因献发致歉李、杨二人重归于好。
后来当得知李隆基与梅妃旧情复燃杨玉环十分恼怒说道“唉江采苹江采苹 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当听到万岁爷晚上已宿到翠华 西阁梅妃那里了《长生殿》几次写到她肝肠寸断的表情和动作“旦呆介”、“泣 介”、 “旦作不语掩泪叹介”并有一段唱词前腔闻言惊颤伤心痛怎言泪介把从前 密意旧日恩眷都付与泪花儿弹向天。
(完整版)《长生殿》杨贵妃的形象研究
《长生殿》杨贵妃的形象研究摘要:洪昇的文学作品《长生殿》,向世人描绘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洪昇的笔下,杨贵妃的文学形象得到了新的诠释,她漂亮、痴情、善良,最终得以永远和唐明皇相伴,二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取了真正永恒的爱。
在文学作品《长生殿》里,杨贵妃和唐明皇最终得以天长地久。
本文对杨贵妃这一文学形象展开系统分析,并且梳理了有关于杨贵妃形象描绘的古代文学作品。
而且对于杨贵妃这一文学历史形象的诞生、发展、延续、变化,都一一做出了系统的分析。
力求站在真实全面的立场中,对于杨贵妃这一文学历史形象做出相对比较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长生殿;杨贵妃;爱情;形象一、绪论(一)研究意义1、作品《长生殿》概述《长生殿》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近代曲家第一”。
该剧以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他们的爱情在人间发生、发展、结局,又在仙界复活并获得长生的过程,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生死不变、忠贞不渝的爱情,写出了历史的兴衰、人性的忠奸和情感的曲折,真可谓是浓缩了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真情百态。
《长生殿》可以说是对李杨爱情故事描写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描写杨贵妃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
它是一篇既讽刺又同情、既肯定又否定、具有双重属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一方面通过李隆基天天沉迷于酒色之中而误了朝政,最后导致国乱妃亡的惨痛结局,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告诫大家物极则反;另一方面通过对李杨爱情关系的描写肯定了他们对待爱情的忠贞,从而也寄托作者对爱情的理想。
2、众说纷纭的杨贵妃形象杨玉环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甚高,不仅因她拥有沉鱼落雁的姿色,更由于她与历史著名皇帝唐玄宗以及“安史之乱”事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关杨玉环的形象,也可谓多姿多彩。
自唐代以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直就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梧桐雨》,以及《新唐书》等史书巨著。
杨玉环人物分析
杨玉环人物分析杨玉环人物分析杨玉环人物分析是剖析杨玉环的哪些方面呢?对于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人们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杨玉环,这一人物形象在众多的文章及诗句中皆有提及。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隆基为满足杨玉环的要求,不惜动用驿马由广州向长安千里奔驰送荔枝,强烈抨击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骄奢淫侈及荒淫无度;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描绘的杨玉环貌若天人。
笔者此前同样接触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透露出来的批判李隆基“重色误国”的主题鲜明强烈,批判性的思维居多,现再次品读,分析作者情节安排,对诗中重笔着色的杨玉环的形象又有了一些感性的新的看法。
一些史书或影视剧中,关于杨贵妃的形象,描写的很复杂,大都以负面刻画居多。
她出身不高,能歌善舞,美艳聪慧,至于她和李隆基的爱情,也表现的并没有那么专一,是一美色误国的“红颜祸水”。
而在《长恨歌》中,白居易用了更多缠绵悱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爱情悲剧,写尽了杨玉环生前的无尽欢乐和李、杨生死相隔后双方的苦苦思念,写尽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可以说,白居易对杨玉环流露出一丝同情的态度。
《长恨歌传》(陈鸿)中,谈到了白居易创作此诗的背景,“暇日相携游仙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白居易“深于诗”,“多于情”,“感其事”而作,用浓重的笔墨润色“李、杨” 的爱情,供后人评阅并彰闻于世。
整四段的详述,都在围绕一个中心人物“杨玉环”展开,细细读来,一立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一、美丽得宠的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可算是写尽杨玉环美貌的名句,只是微微一笑的回眸,便妩媚至极,艳压群芳,“后宫佳丽三千”都失去光彩,“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皮肤滑腻,“云鬓花颜金步摇”展现的如鲜花般的面容,配以鬓边步摇一步一摇的姿态,更是给杨贵妃增添了诸多美的魅力。
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
论< < 长生 殿> > 中 的杨 玉环形 象
◎沈 鎏
( 商丘 师 范 学院 ,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
自唐代 以来 ,杨玉环和李隆基 的爱情 故事成为
宫就意味着永远失 去了皇帝的欢心。这 时杨玉 环非 常悲痛和懊悔 , 就剪 下一缕青丝交给高 力士 , 让 他转 交给李隆基 , 李隆基为, 夫妻之 间重归于 好。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 杨玉环要获得皇帝的宠爱, 就需要用才艺、 姿色 、 情感等将皇帝吸引到身边 , 后宫 斗争向来残酷, 杨玉环对此也有深切体会 , 但她并不会
洪升笔 下的杨玉环不是红颜祸 水的妖孽 ,而是
风姿秀丽 、 感情真 挚、 德性温和 的正面女性形象 。杨 玉环出身于官宦之家 , 父亲杨玄琰 曾任 蜀州司户 , 年
少时父母双亡 , 被寄养于叔父杨 玄硅家 中。杨玉环从
情不专的李隆基 , 也使 两人 的爱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 在追 求爱情的道路上杨玉环忠贞 不渝 ,也 要求丈夫 用情 专一 , 在这方面表现得 有些 悍跋骄宠 , 甚 至触犯
不愿忏悔 。杨玉环的真情 感动 了马嵬坡土地 , 使杨玉 环复归仙位之列 , 杨玉环取 出定情钗盒给天孙看 , 希
望能帮她再续前缘 , 并表 示为青丝再续情缘谪仙班 。
后, 李隆基也非常高兴 , 认为找到了晚年的伴侣 。《 长 生殿》 中杨玉 环从 未想过依靠美色 与地位 干涉朝纲 、 祸乱 国家 , 安禄山叛乱也与她本无任何 关系 , 但 马嵬
坡 兵 乱 之 时她 却 挺 身而 出 , 以一 己 之 死 安 定 军 心 、 以
妃、 嫉妒虢 国夫人 的受宠、 剪断青丝 以示衷情等都显 现 出 了杨 玉环 的妒 妇 形 象 。 ( 三) 因情 而死 , 痴情动天 安禄山起兵造反 , 攻破潼关 , 直逼长安 , 唐 明皇李 隆基率文武百官逃向西蜀 , 到马嵬坡时六军 哗变杀死 杨国忠 , 并要逼 杀杨 玉环 , 军士高 呼“ 国忠虽诛 , 贵妃 尚在 , 不杀贵妃 , 誓不护驾” 。 杨玉环也知道形势严峻 , 她若不死 , 六军就 不会 护驾西行 , 为了深爱的丈夫和 大唐江 山她主动请死, 向李隆基讲到“ 今事势危急 , 望 赐 自尽 , 以定军心” , 李 隆基在万般无奈之下为江 山而 舍美人。 在生与死 的关键时刻, 杨玉环没有怨夫之恨 , 只有离别之痛 , 将个人情感上升到 为国捐躯 , 乐 师李 龟年曾言 , “ 一代红颜为君绝 , 千秋遗恨滴罗 巾血” 。
论《长生殿》中杨贵妃艺术形象塑造
论《长生殿》中杨贵妃艺术形象塑造张卫红(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系,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清初戏剧家洪升的《长生殿》是以历史上盛唐天子唐明皇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而演绎的一出爱情悲剧。
在《长生殿》这部经典戏曲作品中,洪升删改了前人作品中的杨贵妃作为宠妃的形象,而把她塑造成一个美貌绝伦、技艺高超,同时又非常痴情、钟情却又明白事理,并且有着强烈忏悔意识的女子。
她的形象再造,有着杜丽娘的影子,是对汤显祖“至情论”的又一种演绎,也是明清之际新女性的灵魂化身。
关键词:洪升;长生殿;杨贵妃;艺术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20)05-0074-04收稿日期:2020-05-17作者简介:张卫红(1982-),女,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教育。
随着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肯定人的情感和欲望,弘扬人间真情的文学思潮此起彼伏。
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至情论”,正是这一潮流的理论旗帜。
在这一潮流的推动下,肯定人的情欲的作品大量涌现。
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精神平等、心有灵犀的纯粹爱情,已成为当时主流婚姻诉求。
深受这一潮流影响的洪升,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改编为“专写钗盒情缘”[1]的爱情悲喜剧。
通过精心裁剪,他将杨贵妃由传统的宠妃、红颜祸水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个纯洁、温婉、美丽、聪慧,有才情的绝代美妃形象。
不仅如此,她还是忠情、痴情、为爱情而不惜牺牲自己以保全爱人,保全家国的深明大义的女子[2],这突破了“古已有之的女色误国、红颜祸水偏见”[3]。
而且,作者在《埋玉》一出之后,又挥洒笔墨着力描写她灵魂深处的忏悔意识和强烈的赎罪精神,可以说,《长生殿》中的杨贵妃是一个为爱而死又为爱得以重生的人物,是一个至情至爱的形象[4]。
一、追求真情、而又忠情、痴情的明清新女性形象在洪升的《长生殿》中,赞扬其是“(李杨爱情———引者注)爱情的集大成之作”[5]。
_长生殿_剧中杨玉环形象再析
2007.08文学教育《长生殿》作为诸多宫廷剧的佼佼者,其艺术、思想成就均为世人所认同。
该剧牵着一根帝妃的爱情主线,在壁垒森严的宫廷间展开一系列关于政治,关于爱情,关于社会甚至关于生离死别的故事情节,写出王朝的兴衰,人性的忠奸,情感的曲折,浓缩了天上人间的真情百态。
作者的笔触始终是唯美的,尤其是对待爱情。
而杨玉环作为美的化身,她以她的美丽,她的才情,她的智慧特别是她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成为了这出戏的主打。
今天看来,在那个年代的她身上已经隐隐透出女性意识的端倪。
她的存在和死亡在维护男权的同时也在消解男权的威慑力,也许她在行为间并没有一个女性意识的概念来指导她,但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才使她身上的女性尊严更真切更持久。
何为女性意识?我们今天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女性有意识地脱离男性谋求自己的生存方式时,我们可以说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女性意识。
杨贵妃,刚刚出现时只是一个被选择任人欣赏的对象,到后来她以自身美丽聪慧取得君王欢心,接下来专宠固宠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直至兵变被赐死,她无一丝乞怜之状,最后以一片痴心盼得与君王团聚,她的形象不断被丰满。
她是全剧的一个亮点,是美的化身。
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并且能在众多妃嫔中钟情于一人甚至在伊人魂归黄泉之后这份情变得更真更痴,其原因除了得益于杨贵妃的得宠、专宠、固宠以外,还在于帝妃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因彼此的才艺而钦佩对方,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心心相印,真正达到了灵与肉的结合。
自始至终,杨玉环是一个美丽的依附者,但在这种依附之中又体现出了她独立的人格。
至于杨玉环死后,明皇依然痴情依旧甚至更胜以前,自然是有其原委的。
大唐政权日趋衰败,皇权由强到弱最后成了有名无实的傀儡,最后连身边能证明自己权位的妃嫔也无力保全,煊赫一时的大唐天子自然是忍受不了这种心理和地位上的落差,郁郁寡欢之时总想挽回一些什么,此时杨贵妃成了最令他丧失尊严又最能给他尊严的象征,也是这位落魄君王最后的拥护者。
《杨玉环》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杨玉环》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杨玉环是《长生殿》中的女主人公,她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就是热烈、执着地追求真挚、长久的夫妻之情。
杨玉环本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宫女,因德性温和,丰姿秀丽而被册封为贵妃。
李隆基赐给她金钗、钿盒作为定情的信物,从此,她便抱定了一个心愿:“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
”由于痴心,她把李隆基新得娇娃后的一时热情,对她色艺的欣赏,对她兄妹们的赏赐,全当 ... 情,“只道君心可托,百岁为欢”。
爱情是排他的。
她对李隆基的爱情越是专注、强烈,就越是不容许“并头莲旁有一枝开”。
她的妹妹虢国夫人就是她的一个情敌。
杨玉环不愿为了杨门的权势而放弃独占李隆基的感情要求,使气任性,给了李隆基一场没趣。
李隆基恼羞成怒,令宦官高力士将她送回娘家。
杨玉环满腔委屈和愁怨,责怪李隆基“为着横枝,陡然把连理轻分”。
但在封建帝王的威严下,她只得忍受人生的这一次厄运,忍痛剪下自己美丽的头发,托宦官向李隆基赔罪。
李隆基终于被她感动了,将她召回宫中。
这一次的风波,反使李、杨之间的恩爱更添十倍。
杨玉环懂得了,要巩固自己和李隆基的爱情,必须取宠于他,因此,她梦中录下月宫仙乐,醒后细加点勘,制成《霓裳羽衣曲》,编了一套《霓裳羽衣舞》,亲自在翠盘上表演,逸态横生,独擅千秋,直乐得李隆基无以名状。
这一招果然有效,李隆基除了亲自为她把盏以外,还赐给许多珍宝,并命人日夜兼程,从南国采来杨玉环爱吃的鲜荔枝,以作为对她的酬劳。
杨玉环的另一个情敌是梅妃。
梅妃先于杨玉环进宫,甚为得宠。
杨玉环进宫后,处心积虑地排挤她,致使她被贬置上阳宫东楼。
一次,李隆基又悄悄在翠华西阁召幸梅妃。
杨玉环闻讯,清晨赶来,大闹一场。
后来,梅妃终于被活活气死了。
对于这一场风波,历来的评论,或认为杨玉环是“女子小人挟制尊大” (吴舒凫《长生殿》评语),或认为杨玉环太妒,甚或认为是作者的无聊笔墨。
如果从杨、梅的关系看问题,人们很容易同情被夺了恩宠的梅妃。
但如果从杨玉环的角度看,她真心地爱着李隆基,自然也要求李隆基能真心地爱着她。
《杨贵妃》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杨贵妃》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杨贵妃》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杨贵妃,即杨玉环,是元代著名戏剧家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女主人公。
从精神分析法视角解读《长生殿》杨玉环
从精神分析法视角解读《长生殿》杨玉环单位所在省市:海南省海口市邮编:570228摘要杨玉环是《长生殿》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形象十分饱满的角色,历史上对她争议颇多。
在剧中,她既是一个才貌双绝的佳人,又是深情妒忌的妃子。
本文即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视角对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剖析。
关键词:杨玉环;精神分析法;人物形象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与无意识心理研究有关的理论原则。
关于精神,有三个理念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意识、无意识。
无意识与意识有其对立性,无意识活动于心理,潜在的支配着意识,意识则抑制无意识于本能上的冲动。
弗洛伊德相对精神分析提出三重人格结构说——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最原始的部分。
本我按“唯乐原则”活动,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本我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而言。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
“超我”是社会环境中经由奖励与惩罚的历程而建立的,是传统道德及规范的代表,如个人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二、无意识状态下的“本我”——纵情声色、贪恋富贵、贪图享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是一种遗传下来的原始本能,它在“快乐原则”的支配下竭力满足本能需求的冲动。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在受原始本能冲动的驱使的,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欲望性满足,主要表现为对玉环“丰姿秀丽”的肉欲贪恋与“倾国之貌”的美色之恋的肤浅情感。
之后,在二人的爱情行为中,他们所寻求的是对性欲的满足,二人的爱恋是对鱼水之欢的贪恋。
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
作者: 沈鋆
作者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102-10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杨玉环形象 《长生殿》 爱情故事 《天宝遗事》 《长恨歌》 《梧桐雨》 文学创作历史批判
摘要:自唐代以来,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都描绘了两人的爱情故事,多数文学作品将历史批判、文学审美、道德评价融于一体,把杨玉环塑造为骄妒凶悍、狐媚淫荡、祸国殃民的妖女。
但是清代剧作家洪升却另辟蹊径,借《天宝遗事》大肆宣扬真挚、专一的爱情,对杨玉环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诠释,塑造了多才多艺、风情万种、纯洁无瑕、忠贞不屈、敢于牺牲的杨玉环形象。
浅析《长生殿》中的帝妃形象
浅析《长生殿》中的帝妃形象唐代以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历代文人笔下传唱不休。
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长生殿》因其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巨大被誉为四大名剧之一,本文以《长生殿》为蓝本,试分析其中帝妃二人的形象特点,并总结《长生殿》中帝妃形象与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异同。
标签:《长生殿》;杨贵妃;唐明皇一、才貌双绝,一往情深的杨贵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来不乏“红颜祸水”、“美色误国”的声音。
不论是新旧唐书或是民间传说,杨贵妃一直被认为是狐媚惑主、娇蛮放荡的角色。
例如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论其创作主旨为:“开元至尊,为舞霓裳失政”,“亡家若无安禄山,倾国谁知杨太真”把“安史之乱”全部归罪于杨贵妃。
白朴的《秋夜梧桐雨》虽没有直接批判责难杨玉环,但受戏曲体制的限制,整个戏本由唐明皇一人独唱,杨玉环不过是陪衬而已。
但《长生殿》中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杨贵妃的固有认知,使之从安史之乱的罪人变为政治斗争的牺牲者,塑造了一个才貌双绝、深明大义的贵妃形象。
这样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洪昇在自序中直言“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删去了杨玉环曾为寿王妃的事实,将李杨二人的爱情美化为盛世帝王与掖庭宫女的一见钟情,避开了李隆基强夺儿妇,杨玉环迎合从之的人伦大防,大大改善了李杨二人的形象。
《长生殿》中也并未涉及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二人从未有过正面接触,安禄山倒是垂涎过贵妃的美貌,但杨玉环对此事却一无所知。
这样的安排不仅洗脱了贵妃私通安禄山,穢乱宫闱的罪名,更使得安禄山为夺美人而挑起兵变成为无稽之谈。
要塑造一个完美的杨贵妃,仅仅删掉一些不利于主人公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洪昇耗费大量笔墨对杨贵妃进行了从从内而外的美化。
首先,杨贵妃的身世不再是寒门陋质的普通女子,而是因微过被贬谪凡间的蓬莱玉妃。
《春睡》中说她“生有玉环在左臂,上隐‘太真’二字。
因名玉环,小字太真。
”暗示其身份特殊。
《闻曲》一出则借月宫仙女之口直接点明杨玉环仙人的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分析
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洪升的《长生殿》主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
洪升,清初戏曲家,《长生殿》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多年,一共改稿三次。
洪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说,第一稿写于杭州,剧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前完成。
第二稿写于举家迁居北京之后,删去了李白的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
最后一稿,改为“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关于《长生殿》,有人认为作者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来抒写历史兴亡。
有人认为是单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洪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由此可见,他深为这些作品所感动,不满意前人给予李、杨的最后结局,他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之有所发展.
《长生殿》全剧一共50出,内容丰富,规模宏大。
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作为主线,并对当时社会、政治进行了全方面的描绘。
我不去解析《长生殿》的主题意义,就杨贵妃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洪升写作《长生殿》的最早依据。
当时白居易正在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白居易的笔下他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情感趋向,他把唐明皇荒于政务归结于杨贵妃的专宠,认为玉环红颜祸国.而在
洪升的笔下,杨贵妃不再是一个“具有祸水的红颜女子,她只是一个对真爱那么的执着,并一生追求的女子.
一、玉环的真
杨贵妃在《长生殿》的初次露面是在第二出《定情》中。
(丑扮高力士,二宫女执扇引旦扮杨贵妃上)。
“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妆成趋彩仗”,当玉环知道玄宗册封她为贵妃,无限欢喜,她和玄宗见面,反复唱到: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这句话出现了四次,道出了玉环的最初梦想,他希望玄宗能一天喜欢她,就像玄宗给她的盟誓:朕与妃子偕老之盟,今夕伊始.(袖出钗、盒)特携得金钗、钿盒在此,与卿定情.
玉环希望自己的爱情“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但是作为古之帝王,要皇帝专一爱一个人是很难的。
如果一个男子无法专一对待一个女子,那么女子会很失落,会嫉妒别的受宠的女子。
洪升第一次写玉环的妒是在第六出《傍讶》中:前日万岁爷同杨娘娘游幸曲江,欢天喜地。
不想昨日娘娘先自回宫,万岁爷今日才回,圣情十分不悦。
这是李、杨的第一次闹别扭。
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真实女子的反应,她容忍不了对方对爱情的不专,所以她才会怄气。
玉环的第二次妒是在第十八出《夜怨》和第十九出《絮阁》.作者运用两出的的篇幅写玉环的嫉妒和干涉玄宗.第十八出玉环听到丫鬟说皇上已去翠华西阁了。
玉环听到丫鬟的打听,“闻言惊颤,伤心痛怎言".玉环想起昨日还恩爱无比,今日却寂寞空房。
她伤心,她不知君心,霎时更变。
她无法容忍,竟然第二天擅闯翠华西阁,质问玄宗。
其实玉环深知皇恩似天,说变就变,第一次因为嫉妒被玄宗迁出,她知道自己这次这么闹,也许会忍得龙颜大怒。
“媚处娇何恨,情深妒亦真”,洪.正是抛弃了传统观念对妇女之“妒”的指斥,而以对个性的关注和人情的体味为基点,去审视和描绘杨玉环之妒."因为她的真实,她无法克制自己。
二、玉环的美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记载:初,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
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左卫郎将韦昭训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撰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果禄山,使宫人以财舆舁之。
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
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洪升在《长生殿》中删除了以损害李、杨爱情的一切描写,他删去玉环为寿王之妃的事实,他也不去写玉环和安禄山的传闻。
他要把玉环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女子.他在《定情》中这样写道玉环和玄宗的开始: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丰姿秀丽,卜兹吉日,册为贵妃。
洪升就这样简单交代了他们的相遇,他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全面塑造玉环的美。
在《春睡》中这样描写玉环:性格温柔,姿容艳丽,漫揩罗袂,泪滴红冰;薄试霞绡,汗流香玉。
在《窥浴》中写道: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轻盈臂腕,消香腻。
绰约腰身荡碧漪。
明霞骨,沁雪肌。
一痕酥透双蓓蕾,半点春藏小麝脐。
这两段描写出玉环的外貌形体之美,在《舞盘》中从技艺方面写道玉环的美:浑一似天仙月中飞降。
飘然来又往,宛迎风菡萏。
举袂向空欲去,乍回身侧度无方。
一体态娇难状.……宛若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玉环舞蹈技艺超群,就像仙女一样迷人。
通过这些描写,洪升塑造出一个美丽的女子,但是这都是外在之美,他在《埋玉》这出里呈现出一个内外皆美的贵妃.
当众将士要求玄宗杀贵妃时,贵妃并没有央求皇上救命,反而劝说皇上:事出非常惊诧,已痛兄遭戮,奈臣妾又受波查。
是前生,事前生,事已定薄命应折罚。
忘吾皇急切抛奴罢。
玄宗还是无法割爱,玉环又劝道: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
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
玄宗还是无法让玉环死,他说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忘,决不肯抛舍你也!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玉环知道如果她不死,也许事情会有变,她痛心对玄宗说到: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
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玉环央求玄宗下旨,她害怕最后殃及皇上,在这里,我们看到是一个为爱而甘愿去死的女子。
三、玉环之痴
玉环在死之际,仍然惦记着玄宗,她对力士说:高力士,圣上春秋已高,我死之后,只有你是旧人,能体圣意,须索小心奉侍。
她处处为皇上考虑,担心自己走后无人照顾。
当她化为鬼魂,仍然念念不忘当年的盟誓:恩已虚,爱已虚,则那长生殿里的誓非虚。
就是情可辜,意可辜,则那金钗钿盒的信难辜。
第三十七出《尸解》中写道玉环内心的思念:只是再寻不到皇上跟前,重逢一面.我想生受深恩,死亦何悔。
只是一段情缘,为能终始,此心耿耿,万劫难忘耳。
玉环并没有怪罪玄宗在危难之际,抛弃她,而是日日思念如何再见皇上一面。
当织女说“你共他两边既恁疼热,况盟言曾共设,怎生他徒地心如铁,马嵬坡便忍将伊负也?”指责皇上的负恩时,玉环极力为皇上辩护: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劫,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君何涉!
洪升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个全新的玉环。
他对玉环给予肯定和赞美,她不再是一个红颜祸水的代表,而是一个对爱很真很痴的普通女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