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影子的秘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影子的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2. 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影子现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表达影子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画笔、卡片。

2. 学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让幼儿观察地面上出现的影子,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教师通过展示、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3. 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1)教师演示:改变手电筒与物体的距离、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2)幼儿实践:分组进行探索,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影子图案,让幼儿判断是由哪些物体形成的。

5. 随堂练习: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光线与物体的距离:近大远小。

光线与物体的角度: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注明是由哪个物体形成的。

(2)观察家里的影子现象,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

(2)引导幼儿探索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秘密”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影子的形成、变化及其与光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认识到光与影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影子与光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2. 学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观看皮影戏,引导学生关注影子。

(2)讨论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例题讲解(1)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讲解光与影的关系。

(2)通过手电筒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手电筒、白纸等材料,进行影子实验。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影子与光的关系。

(2)强调合作、探究、创新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与家人分享。

(2)观察日常生活中影子现象,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的关系3. 影子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影子游戏设计与实践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一个影子游戏,如:手影、影子画等。

2.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答案:学生需记录至少三种不同场景下的影子现象,如:阳光下、灯光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与影的关系。

但在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影子游戏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了解光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影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发现、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难点: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各种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导幼儿讨论影子的特点。

2. 探索影子秘密(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物品,让幼儿观察它的影子,然后剪下影子,让幼儿尝试将影子与原物品配对。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影子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画出它们的影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彩虹桥的影子:弯弯的,像一座小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探索影子的秘密,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户外等环境中继续观察影子,记录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光照条件下影子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是由光的照射产生的,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索影子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积木、卡片等。

学具:手电筒、白纸、铅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布,让幼儿观察白布上的影子。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教师演示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如: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手电筒照射积木,观察积木的影子。

(2)让幼儿将观察到的影子用画纸和铅笔记录下来。

(2)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影子的知识?”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让幼儿了解影子无处不在。

(2)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与影子相关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操作性;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性。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中班科学活动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探索影子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描述影子的特点和变化。

3.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影子的秘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玩具,一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各种影子图片,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发放玩具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影子。

3. 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幼儿一起探讨影子的秘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秘密2. 板书内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观察和描述家中的影子,并尝试用卡片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效果,并根据幼儿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影子剧表演,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对影子的理解和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为了让幼儿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观察,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光与影子的关系。

例如,可以让幼儿手持手电筒,观察玩具的影子是如何随着手电筒的光线移动而变化的。

还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如阳光下、室内灯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从而引导他们发现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秘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中第三节《影子秘密》。

详细内容围绕影子形成原理、光与影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影子现象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解影子是由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

2. 掌握影子基本特性,如形状、大小、方向等。

3.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探索影子奥秘。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理解,以及影子与光关联。

2.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和探索影子现象,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书本、玩具等)、白板、画笔。

2. 学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手电筒照射书本,观察地面上出现影子,引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

2.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物体背后形成光照不到区域就是影子。

3. 例题讲解:展示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让学生预测并观察其影子形状和大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观察并记录影子特点。

5. 影子与光关联: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影子方向、大小与光方向、强度之间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条件:光、不透明物体、照射。

2. 影子特点:形状、大小、方向。

3. 光与影子关系:方向、强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影子,记录影子形状、大小和方向。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影子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学生对影子形成原理和特点有更深入理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光照射方向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利用手电筒和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创作有趣影子画,培养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影子现象,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激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我特别设计一个简单实践情景:用手电筒照射书本,观察地面上出现影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

2. 能够观察、描述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探索影子的秘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投影仪、卡片、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在白布上投射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如太阳光下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的影子。

(2)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4. 影子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追踪”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幼儿互相观察、描述对方的影子,提高表达能力。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影子现象和游戏心得。

(2)幼儿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3. 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影子,用文字描述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答案示例:太阳光下的影子,影子随着时间变化,由长变短,由短变长。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影子游戏。

作业要求:请幼儿设计一个关于影子的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答案示例:影子追踪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知道光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玩具,让幼儿观察白布上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影子会有不同的形状?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一个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玩具和白布。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幼儿补充,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物体之间的关系3. 不同形状的影子七、作业设计1. 观察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在不同光线下产生的影子,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动手作业: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一个影子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阳光下的影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5.总结与拓展:5分钟,引导幼儿总结所学,激发探究欲望。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引导性,激发幼儿思考和参与。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影子现象。
2.通过邀请幼儿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动手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今后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1)让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物体的关系。
(2)拓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
六、板书设计
1.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2.影子与物体的关系:影子是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投影。
3.制作影子步骤:画、剪、贴。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2)使用图片或实物辅助:展示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看到影子。
2.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的目的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影子的产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时机:确保教室内的光线充足,让幼儿能够清晰地看到影子。
(2)邀请幼儿参与:让一名幼儿到台前,用手电筒照射他,使其他幼儿观察到影子的产生。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影子特点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影子特点,动手制作影子。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二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影子的变化和探索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 能够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影子创作。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影子与光源关系的认识。

重点: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进行影子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手电筒、白纸、画笔、剪刀、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卡片,在白纸上形成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特点,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子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影子随光源位置、方向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探索影子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

(2)分享探索成果,引导幼儿描述影子的特点。

4. 影子创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和画笔创作影子画。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影子的特点4. 影子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光源,尝试用画笔和剪刀创作一幅影子画。

2. 答案:根据观察,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光源与影子的关系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在不同场景下观察影子,了解影子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和提问环节。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影子的秘密》。

本节课将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帮助幼儿理解光的传播和照射原理,增强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影子产生的原因,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灯光、展台、画纸、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影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影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光的传播和照射原理,讲解影子产生的原因,让幼儿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3.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灯光和展台,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影子的秘密。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并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传播照射影子的产生七、作业设计1. 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

2. 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们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们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影子变化,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影子秘密》一、教学内容《影子秘密》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包括光是如何产生影子,影子形成原理,以及我们身边各种物体影子。

通过这节课,我将引导孩子们探索影子奥秘,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解影子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之间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形成原理,将光与影联系起来。

2.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和体验影子产生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墙、各种形状玩具、画纸、画笔。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白纸、画笔、各种形状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阳光下自己影子,引导他们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

2. 例题讲解:回到教室,用手电筒和白墙进行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光照射在玩具上产生影子,讲解影子形成原理。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用学具进行影子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玩具产生影子。

5. 拓展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或同伴影子,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原理2. 光与影关系3. 影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物体,找出它们影子,并与家人分享你发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解影子形成原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影子奥秘,让孩子们尝试制作影子戏,进一步培养他们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如何引导孩子们从实际生活情景中观察、发现并思考影子奥秘,是教学重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影子的形成原理,了解影子的基本特征。

2.调动幼儿探究影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在认识影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子的奥秘。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细心观察事物和进行简单科学探究的能力。

4.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发扬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1.教材:《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版)》中班第一册。

2.教具:灯、筷子、碗、小球、布、指南针、卡纸等。

3.环境:全教室需要较为充足的光线,如有必要可以用投影仪播放有关影子的动画片。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影子,让幼儿通过自身观察和体验,感知影子的变化过程和神秘面纱。

2.引出影子,比如教师可以手持简单的玩具或道具,在光线下晃动,让幼儿看到产生的影子。

3.引导幼儿讨论和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影子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什么?3.2 观察影子1.教师拉上窗帘,让整个教室的光线变暗,然后在教室中央摆放一盆花,再让一名学生举起筷子,发现筷子上出现一条影子。

2.让学生们轮流来掌灯制造影子,观察影子的形态,然后用碗、球等道具,体验影子的大小、变化及其位置。

3.把影子的形状和变化记录在黑板上。

3.3 探究影子1.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上画下自己的影子。

2.用灯光和不同的物体制造不同的影子,比如用卡纸制造孔雀、蝴蝶的影子,引导幼儿探究影子的形状。

3.让多个幼儿站在固定位置,用指南针探究影子的方向,引导幼儿探究影子的位置和方向。

4.独立或小组完成实验记录表,了解影子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

3.4 拓展1.播放与影子有关的科普动画片,提供进一步的影子知识。

2.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影子,比如分组找到相同形状的影子等。

鼓励幼儿探索影子的神秘深度,比如为什么影子没有颜色?为什么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等。

《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产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3.激发幼儿对于"影子"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重点:知道影子产生必须有光的照射;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难点:通过做影子小实验,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方向。

活动准备:小电筒每人一个、镜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树荫》2.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小熊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二、教师实验,孩子观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

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

三、运用各种操作资料,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

1.分组请幼儿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3.操作要求:(1)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

(3)交换操作材料。

四、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五、游戏:捉影子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幼儿用手捕捉,用脚踩影子。

六、延伸活动: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教学内容附录:树荫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爽的树荫,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

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哟,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过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的第三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探索光与影的关系,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影子的基本特征,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重点:观察、探索影子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投影仪、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兔子、小鸟、树叶等)、白布。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影子投射在白布上的形状。

(2)引导幼儿讨论:影子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影子的形成过程,讲解影子的原理。

(2)让幼儿分组讨论,观察、探索影子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画笔和剪刀制作自己的影子?(2)幼儿根据思考,动手制作自己的影子,并在小组内分享。

4. 影子游戏(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影子猜猜看”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用自己的影子进行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影子的秘密2. 副光与影的关系3. 主要内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的特征制作自己的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影子,并介绍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影子名称:小鸟影子特征:翅膀尖尖,尾巴长长,身体椭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1)开展“影子剧场”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影子进行表演。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影子的变化和探索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以及如何组织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卡片、剪刀、铅笔、尺子等。

2. 学具:手电筒、卡片、剪刀、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玩具,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引发他们对影子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使影子发生变化。

4. 探索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电筒、卡片、剪刀等制作影子戏。

每组展示自己的影子戏,分享制作过程和发现的问题。

6. 归纳知识点(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影子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原因。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影子戏,拍照记录,并分享制作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

同时,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提高家庭科学教育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探索活动5. 作业设计对于这些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手电筒的光线充足,使影子清晰可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二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动手制作影子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和光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的关系。

难点: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动手制作影子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画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

(2)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影子会出现在这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和光的关系。

(2)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形象。

(2)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为什么影子会变形?影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 动手制作影子戏(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影子戏。

(2)让幼儿分组,动手制作影子戏。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制作的影子戏,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2)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的关系3. 影子变化的原因4. 动手制作影子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影子形象,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影子戏,拍照记录制作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的原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动手制作影子戏的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困难。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班科学领域“影子的秘密”。

教材选用《幼儿科学探索》第3册“光和影”章节,详细内容涵盖影子形成的原因、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简单探索影子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理解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探索影子变化的规律。

重点: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白纸、剪刀、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光线的变化,引导他们关注影子现象。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如树影、人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2)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见过的影子现象。

(2)分组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索影子规律。

(2)强调影子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形成的原因(2)生活中的影子现象(3)影子变化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家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影子变化。

(2)动手制作一个影子玩具,如手影、纸影等。

2. 答案:(1)影子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和傍晚影子较长,中午影子较短。

(2)根据制作过程和创意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影子形成原因和影子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影子剧场”活动,让学生创作影子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生活中各种影子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投影仪。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10分钟)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不同物体,让幼儿预测它们的影子形状,并用投影仪验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和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影子现象。

5. 影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影子猜谜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影子的形成原理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影子猜谜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答案示例:太阳下,树叶的影子是圆形的,房子的影子是方形的。

2. 作业要求:用画纸、彩笔和记录表完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持续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影子探索过程,共同感受科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知道产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3.激发幼儿对于"影子"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重点:
知道影子产生必须有光的照射;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难点:
通过做影子小实验,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方向。

活动准备:
小电筒每人一个、镜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树荫》
2.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
小熊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
二、教师实验,孩子观察
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

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

三、运用各种操作资料,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

1.分组请幼儿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
3.操作要求:
(1)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

(3)交换操作材料。

四、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五、游戏
捉影子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幼儿用手捕捉,用脚踩影子。

延伸活动:
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