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b4eb95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6.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开始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对于习惯养成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因此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睡眠习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睡眠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他们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良好。
家长可以在晚上规定一个固定的睡觉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孩子充分休息。
老师在学校也可以进行睡眠教育,让学生了解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饮食习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的饮食观念。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食品的选择,保证学生每天摄入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和垃圾食品。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餐桌礼仪,养成慢咀嚼、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要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让他们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卫生习惯卫生习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对环境的负责任程度。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教育学生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要教育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内裤,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要引导学生做到环境卫生,养成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保护周围环境的清洁整洁。
四、学习习惯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未来学习生涯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主动性。
怎样培养好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怎样培养好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1d1c76230066f5335a8121d5.png)
怎样培养好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身边的小事,适时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一年级的孩子处于特别善于模仿的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①培养交往合作的习惯要鼓励孩子和同学交往,一起游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教育孩子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自私、不任性。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子女学会关心、体谅别人。
②培养遵守规范的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等习惯。
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如课堂常规方面有:不迟到、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响亮等,日常不乱扔垃圾等。
③学会整理书包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坚持让孩子自己整理,培养责任意识——只能指导,不要替代。
整理书包是学生的事,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整理书包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
当家长的一定要投入点时间,督促孩子认真执行。
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受益,大人也省心。
④学会应急放学接送的衔接,当家长有事不能准时来接或不能来接,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办?这也需要提前训练。
要告诉孩子碰到这种情况,应该主动去找老师想办法,而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应该从一年级起就要养成按时完成回家作业的习惯,否则一旦孩子到家后先玩,置学习于不顾,那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拖拉作业的坏习惯将会使你很头疼。
另外,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
大人的一些娱乐活动,不要影响做作业的孩子。
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是不留笔头作业的,但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有时也不得不布置一些,但数量不会太多,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适合孩子兴趣的辅导书,比如特级教师主编的新华学习报纸书,要生动有趣,符合孩子心理,引导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因为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要检查,开始时不能简单地对孩子讲,做完作业自己检查,当给你看的时候发现了问题,你就严厉训斥。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3篇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6e82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5.png)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精选3篇(一)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的建议:1. 每日定时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早起、按时吃饭、早睡等。
2. 读书时间: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儿童读物。
3. 定期学习规划:为孩子制定定期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会有效学习和时间管理。
4. 家庭作业辅导: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的质量,及时纠正错误。
5.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各种兴趣活动,培养他们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6. 适度的课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活动,如音乐、艺术、体育等,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7. 均衡的饮食和运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鼓励他们参加适量的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8.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乐于分享。
9.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整理书包、整齐衣物、爱护公共财物等。
10. 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健康: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关注和帮助解决问题。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安排。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一年级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笔握姿势及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正确的笔握姿势:学生需正确握笔,保持指尖和中指之间的弹性,使笔能够自由地在纸上移动。
2. 学习基本的笔画:引导学生掌握直线、横线、竖线和斜线的书写。
3. 学习基本字母的写法:教授学生如何书写基本字母,包括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
4. 书写常见的汉字:逐步引导学生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例如“人”、“山”、“水”等。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1)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1)](https://img.taocdn.com/s3/m/0892575b02768e9951e738c2.png)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一、学习方面1.每天坚持课前预习。
2.每天独立、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书写工整3.专心听讲,做到身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4.测验、考试时,要实事求是,不作弊。
5.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再去请教他人。
6.注意使用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二、遵规守纪方面(一)学校纪律1.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认真做三操。
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放学按时回家。
3.着装整洁,按照规定穿校服。
爱护公共财产。
4.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自觉遵守考试规则。
5.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站队要快、静、齐,听从口令。
6.教学楼里要保持安静。
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
游戏时自觉遵守规则,不打架、不骂人。
学生平时上下楼,应该靠楼梯右边行走。
7.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铁路附近游戏,追逐打闹。
三、卫生方面1.着装整洁,勤洗手。
勤洗头,常理发。
2.饭后漱口。
早晚刷牙。
不抠鼻子。
3.勤剪指甲。
饭前便后洗手。
4.不购买小摊小贩不卫生的食品、饮料。
不喝生水。
四、文明礼仪方面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
2.脱帽肃立,目视前方,神态庄重。
听国旗下的演讲时要专注,并适时适度鼓掌。
3.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
4.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坚持“让先”。
6.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7.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8.进老师办公室时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9.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
见家长离(归)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85a15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d.png)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培养引言:一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日常规划和作息时间表良好的作息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学习发展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明确的日常规划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每天有规律地进行作息,包括早睡早起、定时吃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通过坚持按照时间表行动,孩子会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洗手、刷牙、洗脸等日常卫生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刷牙技巧,并与他们共同养成每日定期刷牙、洗手的习惯。
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指甲是否干净整齐,培养良好的修剪指甲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课堂积极互动等。
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定期检查学习成果、奖励学习进步等方式激励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关注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开拓孩子视野、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绘本、儿童文学作品等,引导他们主动阅读。
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阅读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孩子积极的阅读习惯。
五、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交习惯一年级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交的阶段,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礼貌用语,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还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的意识和习惯。
六、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对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协商和解决。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d6a765069eae009581bec7b.png)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上课或下课的时候不允准冲出或冲入教室。
应该轻声慢步进出教室。
2、不能在3号楼和4号楼间的橱窗下穿过。
3、不能爬上花坛去玩:(跳远、追逐等。
)花坛只可以坐。
4、不能玩你推我推的游戏。
更不能追逐打闹。
5、下午放学了在等待家长接的时候:不能在校门口、书吧、
草地上追逐打闹。
可在书吧里看看书或做作业。
6、下雨天学生不能到操场上玩。
更不能在雨中追逐打闹,
或玩水。
7、到饭堂吃饭,有秩序地排队,不乱扔垃圾,节约粮食。
不能弄脏桌面和地下。
8、上下楼梯靠右行,有秩序的行走,不大声喧哗,不追
逐打闹。
9、每天打扫好本班卫生,认真拖地,将卫生工具整齐摆
放,做好值日。
10、不乱扔垃圾,并随手捡起校内的垃圾。
11、出进教室动作轻,不摔门。
12、校园内不准吃零食,上学路上不买零食。
13、懂礼貌,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
14、不欺负同学,更不能和同学打架。
15、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手、脸。
不留长发,保持一天的整洁。
16、午睡的时候不疯闹,不说话,不影响别人睡觉,安安静静把觉睡。
17、大开水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到手。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3afb91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e.png)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教师
1、以身作则。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跟着做,做到言传身教。
2、奖惩结合。
在学生取得进步或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必要时进行实物奖励,如贴小红花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扬方式。
此外,当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做不好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3、有耐心。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行为上管不住自己,特别是在课堂中常不遵守课堂纪律。
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感染他,让他慢慢的去改正。
4、寓教于乐。
对于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参与一些活动,在课堂中多用游戏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多创编儿歌让学生对常规进行识记,在儿歌中养成规则。
5、及时提醒。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稍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时,发现错误后及时提醒,并引导学生做出改正。
(二)、家长
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在学校有老师进行系统管理,而在回家以后就需要家长进行时刻监督,
如果发现孩子有行为不一致的,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同时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严格,让他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学生。
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所以在养成在于单他们能够充当教师的小帮手,可以将教学生分为几组,选出组长,监督其组员,而组员可以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监督对象,让自己在有管理权的同时,帮助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帮助自己改正不好的行为。
学生在自己当管理员时,往往能比教师发现更细致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发展,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2b865e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a.png)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一些实践建议:1. 帮助孩子养成每日学习习惯,包括确定学习时间表,坚持每日定时阅读和作业任务。
小试成功的理念可应用在这一点上,将学习任务具体、难度渐进地增加,让孩子能在小试成功后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具有探索性和互动性。
勾起孩子的探索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约束力,让他们理解学习任务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避免分心。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4.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选择简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孩子更专注于学习。
5. 建立学习动力,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让数学变得有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帮助他人,以此建立持久的学习动力。
6.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活动,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例如,举办家庭小超市,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总的来说,家长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ba9aea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e.png)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知道,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小,那么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好习惯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篇一(一)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
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
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
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篇二1.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要想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
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0aa82f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b.png)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学好习惯,从小做起。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们学习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一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这些好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家长和老师应该监督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质量,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2.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讲,做到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
3.爱护学习用品学生应该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包括书包、课本、文具等,保持整洁,经常整理。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定时作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
2.讲穷节约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们讲穷节约,不浪费食物和物品,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3.团队合作学生应该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注意个人卫生1.注意饮食卫生学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2.保持个人卫生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清洁。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方法1.身教为先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自己要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积极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
3.制定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制定养成习惯的计划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4.多交流沟通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们进行多次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051efe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3.png)
⼀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对于低年级⼩学⽣来说,从⼀⼊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今天⼩编要和⼤家分享的是⼀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希望能够帮助到⼤家,家长⽼师们赶紧收藏吧。
⼀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读书习惯。
先让学⽣养成双⼿捧书读的习惯。
⼆、写字习惯。
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 三、坐姿。
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三!”学⽣应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势予以个别提⽰,既达到了⽬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
四、注意⼒。
⼩学⽣的⼼理特点决定了⼩学⽣集中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注意⼒的能⼒。
可针对⼩学⽣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或者⾛到学⽣中间,利⽤“暗⽰法”提请学⽣注意,“拍⼀拍”、“拨⼀拨”、“点⼀点”等;如不便⾛下讲台,可⽤“稍停法”(暂时停⽌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除此⽽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法的灵活运⽤,对培养学⽣的集中注意⼒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具正确使⽤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都与⼩学⽣的学习和进步有密切关系,都应纳⼊培养教育的范围。
只要⽼师⼼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法,要求⼀致,就可使学⽣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为习惯。
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种⽐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为倾向。
它也是⼀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为⽅式。
⼩学语⽂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提⾼学⽣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的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要达到这个标准,我认为应从培养⼩学⽣良好的⾏为习惯开始。
对于⼩学⽣⽽⾔,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童长⾝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道德情操、⼼理品质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时期。
一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2af30419fd0a79563c1e72d6.png)
一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
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如何进行规范训练呢?下面我分7个小点进行阐述。
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
该动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该说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该静的时候就必须安静。
如: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10页,再拿出铅笔。
一定要学生在听清、听完要求之后再行动。
否则学生将一盘散洒,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又如()<5,括号可以填哪些数?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
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教学时说:“一二停”学生就必须停下,并马上坐好,准备交流。
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
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
语文课要求学生会读课文,数学课我们也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学语言。
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
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要让学生在审题时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书,并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
有的捧书读时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
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
”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3.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
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723fd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a.png)
汇报人:
202X-12-30
• 生活习惯 • 学习习惯 • 社交习惯 • 家校共育
01 生活习惯
饮食作息习惯
01
02
03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 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均衡饮食
鼓励孩子摄入多样化的食 物,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详细描述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阅读各类书籍, 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注意事项
家长应避免强制孩子阅读,而是引导孩子 发现阅读的乐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 习惯。
03 社交习惯
尊重他人
学会倾听
教孩子学会在他人发言时保持安 静,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
礼貌用语
教育孩子使用“请”、“谢谢”、 “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对待家人 、朋友和同学都要有礼貌。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课堂听讲规范, 如坐姿端正、目视老师、不随意插话等, 并在家中进行模拟练习。
家长应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 现并纠正不良习惯,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互 动,积极回答问题。
作业与复习习惯
总结词
规律性、自主性、质量与效率
详细描述
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 进行复习,保证作业的质量和 效率。
不嘲笑他人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不嘲笑 他人的外貌、穿着、口音等,避免 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分享与合作
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培养孩子的慷慨和分享 意识。
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手工等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孩 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189ee0e4ad51f01dc381f133.png)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知道,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小,那么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好习惯呢?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
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
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
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篇二1.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要想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
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简述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简述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dde51b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简述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它是孩子今后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学习习惯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自觉的、规律的行为方式和状态,是通过教育、训练和自我调节等手段所形成的。
下面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必修课。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给孩子制定一个规律的作业时间,让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老师要给孩子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且及时批改,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2、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必需品,要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家长和老师的身上下功夫。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些图书,让孩子在阅读中悠然自得。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孩子朗读,并且让孩子做几分钟的静音阅读。
听讲是孩子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捷径,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努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培养一个好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在听的时候需要保持姿势好看不要走神。
老师可以让孩子坐直,看板书,让孩子更加专注。
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更加关注学习和生活。
要让孩子养成整洁习惯,需要从生活上下手。
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好习惯。
老师可以让孩子养成拣纸屑、整理物品等好习惯。
5、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能够及时解决。
要让孩子养成问问题的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互动。
家长可以问孩子有哪些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
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学习。
要让孩子养成计划习惯,需要进行时间上的安排。
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完成任务。
老师可以让学生规划好时间进行学习和时间的安排。
以上便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通过良好的教育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经验交流材料
新集小学王俊富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已经干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接到这个任务时仍然感到措手不及。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白纸,等待着我们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容。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认为:没有博大的爱,则没有属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
当教师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
保持地面、黑板、窗台的洁净。
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
注意用眼卫生,节约用水等。
1、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为了提醒学生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告诉学生:“上课铃儿叮当响,我们快步进课堂。
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
回答问题先举手,坐姿端正声音响。
”为了提醒学生上课的坐姿,可以告诉学生:“头正身直两肩平,两腿放在桌正中,五指执笔姿势正,三个‘一’字要记清”等。
2、利用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童话、寓言、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一味地说服教育奏效很多。
针对学生上课易溜号情况,学习课文《窗外小鸟轻点叫》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排除课堂干扰,使学生懂得上课要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听讲;在学习课文《轻轻地走路》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轻轻地走路,才不影响
他人的休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班中独生子女懒惰的现状,给学生讲童话故事《劳动最光荣》;为了强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讲故事《曾子杀猪》。
3、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特点,利用班会课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改编成易记易懂的顺口溜,使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课间里哪些事该怎样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严”的后面还要藏有“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针对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单项强化。
如:训练学生课间站排自然成行,训练学生站放学排,训练学生安静上下楼。
放学排有时在大厅学生还站得很整齐,然而刚走到甬路,就乱了,前面走得快,后面没跟上,中间出现很大空隙,这时,我会阻止队伍前行,等队伍整顿好再往前走。
这样严格要求后,学生再站放学排时队伍就整齐多了。
5、家校共育,促进养成。
对小学生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首先召开家长会,介绍养成《小学生行为规》教育的重要性。
并利用每周周末向家长宣传《小学生行为规》教育的教育方法,布置每周习惯养成的要求,赢得家长的配合。
对于个别行为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单独沟通,这样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有效地纠正。
三、选择榜样,启迪教育。
一年级孩子意志力薄弱,容易受暗示,喜欢摹仿别人,而不去考虑行为是否适当、正确。
因此,榜样要从身边去选择,在班级中选择比较适合。
如娇同学字写得好,被同学们评为“小小书法家”;柞平时努力学习,知识丰富懂得多,被同学们评为“小博士”;玉彤同学热爱劳动,被同学们评为“劳动标兵”等;让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去学,有形可看。
他们还把老师当作学习榜样,老师的举手投足都应成为学生可效仿的模。
因此,要求我们时时、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
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作为一年级老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打扫卫生,大多数孩子都不会用笤帚、拖布,就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教、以身示。
平时看到纸屑,弯腰默默地捡起来,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在教育的原野上,我们班主任教师应该向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放低自己的身份,让孩子抬起头来。
今年开学初的一天,我们班岩同学,在上语文课时,由于坏肚子,没敢对我说,憋不住拉到裤兜里了。
个别调皮的同学大声说:“老师,老师,岩同学拉裤子里了。
”说着还不时用手捂住了鼻子。
我拍了一下手,示意大家不要喧哗,然后说:“难道你就没
有拉到、尿到裤子里吗?在这个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和你们每一个同学一样,他需要得到是大家的理解、关心和帮助,而不是嗤之以鼻的讥笑和冷漠。
”同学们听了,纷纷低下了头,这时有的同学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要送他回去。
从家里回来后,岩同学没有因“拉到裤兜子里”这件事而感到自卑,又有了往日的欢笑。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班级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课下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上下课能够站排出入,能自觉上间操,按点位站好排;坚持做眼操,尽管动作并不规。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早晨来到班级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需要老师提醒、督促;放学排队走得不是特别整齐。
针对班级存在的上述不足,我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决不能懈怠,将继续对学生严格要求,课间设立班级监督岗,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并建立奖惩制度;充分利用好班级干部,交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好帮手,这样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同时向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多取经,多学习,多阅读一些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只要我们的教育能够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我们就会看到“花重锦官城”的盛景。
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步规。
2015.10.30
一年级写字辅导课教案
王俊富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
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
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请小朋友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2页,看第2、3两页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给练习认真、姿势正确的同学的作业本上打上五角星或盖上大红花。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
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
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