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与应用及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溃疡、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在本文中,将进行对奥美拉唑的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的详细分析。
以下内容将分为胃酸分泌的生理过程、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举例来进行阐述。
一、胃酸分泌的生理过程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溶解和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这就需要胃产生大量的胃酸。
胃酸主要由壁细胞分泌,分泌胃酸的过程受到神经、内分泌和组织学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迷走神经刺激可增强酸的分泌,而交感神经刺激可抑制胃酸的分泌。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不同的激素来调节胃酸分泌。
其中,胃酸的分泌主要由胃泌素、组胺和胃泌素释放多肽(GRP)等调节。
二、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以拮抗胃壁壁细胞上H+/K+-ATPase 的有效位点,从而实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
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奥美拉唑的主要作用位点是质子泵即胃壁上的H+/K+-ATPase。
奥美拉唑通过共价结合起作用位点并与H+/K+-ATPase中Cys813灵敏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共价结合是不可逆的,并使质子泵失去对阳离子质子的泵运输功能。
2. 入胃后,奥美拉唑会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终阶段,主要在胃壁上的酸分泌细胞内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
这是通过在酸性环境中酯酶催化下的氧化代谢而实现的。
3. 由于这种不可逆的酶位点结合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奥美拉唑的药效复苏时间较长,一般为24小时。
三、临床应用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与胃酸过多相关的疾病。
以下将介绍奥美拉唑在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举例。
1. 胃溃疡:奥美拉唑在胃溃疡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胃溃疡是一种导致胃黏膜破损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上腹不适和胃痛等。
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浓度,从而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THANKS
抑制胃粘膜损伤
奥美拉唑可以抑制胃粘膜损伤因子对胃粘膜 的损伤,如抑制胃酸、胃蛋白酶、酒精等对
胃粘膜的损伤。
奥美拉唑对胃肠道平滑肌的调节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
奥美拉唑可以调节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缓解胃肠痉挛和胃动力不足等问题。
调节胃肠激素分泌
奥美拉唑可以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奥美拉唑对消化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
奥美拉唑的发展历程
奥美拉唑的研发背景
随着胃酸分泌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研制一种 高效、低副作用的胃酸分泌抑制剂成为临床需求。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
奥美拉唑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02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
奥美拉唑的胃酸抑制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奥美拉唑概述 •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 •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与禁忌 • 奥美拉唑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01
奥美拉唑概述
奥美拉唑的结构与性质
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化学结构包括苯并咪唑和 吡啶基等核心基团。
卓-艾综合征的治疗
总结词
奥美拉唑对卓-艾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卓-艾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酸分泌过 多、腹泻和低血糖等症状。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 ,可减轻卓-艾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总结词
奥美拉唑对其他消化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创新剂型
研究新型的奥美拉唑制剂,如口腔速崩片 、口腔速溶片、脉冲胶囊等,提高患者用 药的便捷性和依从性。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引言: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质子泵的酸分泌,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量。
奥美拉唑通过共价结合胃黏膜上的H+/K+-ATP酶,抑制胃酸的产生。
它能够显著降低胃酸的酸度和分泌量,从而有效地减轻消化道溃疡的症状。
2. 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治疗中,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够显著缓解溃疡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并降低溃疡复发的风险。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用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一项针对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试验发现,与传统抗溃疡药物相比,奥美拉唑能够更快地缓解疼痛症状,加速溃疡的愈合,并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
另一项研究发现,奥美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中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
此外,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项研究发现,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的治愈率,并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奥美拉唑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胃肠道微生态,促进溃疡的愈合。
4. 奥美拉唑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严重的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骨折风险增加等较为罕见。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剂量的选择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21 0 2年 4 月 第 7 卷 第 2
1 61
阿莫 西林 和 克拉 霉 素 , / ,周 疗 法 的 H 2次 d l p根 除率 超 过 9 % 。李 俊英 等 应 用 质 子 泵 抑 制 剂 +克 拉 霉 素 +阿莫 0 西 林 治疗 H 感染 患者 16 , 除率达 到 8 .% 。为 了获 p 0例 根 20 得更 高 的 H 根 除率 , 人在 以 P I p 有 P 为基 础 的三联 疗 法 中加 入铋 剂 , 获更 高 的 H 可 p根 除 率 ( 5 以 上 ) ,] 9% 。虽 然 四 联疗 法 H 根 除率 高 , 稳定 , 药 时间短 , 用药 过多 而 p 疗效 用 但
2 1 治疗消化 性溃疡 ( e t l rP 目前 质 子泵 抑制 . ppi uc ,U) c e 剂是 治疗 酸 相 关 性 溃 疡 的 首 选 药 物 。王 红 艳 报 道 , 对
1 质 子 泵 抑 制 剂 作 用 机 制 11 抑 酸作 用 质 子泵 抑 制剂 为一 类 新 型 的抑 制 胃酸 分 。 泌 的药 物 , 吸 收入 血 后 , 迅速 穿 过 胃壁 细 胞膜 , 被 能 聚集 在 强 酸性分 泌小 管 中 , 化 为次 磺 酰胺 类 化合 物 , H + K 转 与 . +-T 酶 一 位上 的半 胱 氨酸 残 基 ( y) 的巯 基 共 价 A P 亚单 Cs 中 结合 形成 二 硫 键 , 质 子泵 不 可 逆 地 失 去 活 性 , 断酶 的 使 阻 H + K+ / 转运 机制 , 而 抑 制 胃酸分 泌 的最 后 步 骤 。质 从
应 也逐渐 被 报 道 , 生 率 约 在 5 左 右 。 ( ) 化 系统 反 发 % 1消 应: 腹痛 、 胀 、 腹 腹泻 、 心 、 恶 口干、 消化 不 良、 秘 、 脏 损害 便 肝
奥美拉唑临床应用新进展
奥美拉唑临床应用新进展奥美拉唑是一种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起效迅速,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
该药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及服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现将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1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是胃壁细胞H+-K+-ATP酶特异性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作用,现已广泛地应用在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并获得满意的疗效。
吕奎礼[1]对65例胃溃疡和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内窥镜下溃疡的变化,结果愈合4 1例(6 3%),显效8例(1 2%),有效1 3例(2 0%),无效3例(4%),愈合率75%。
李波[2]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2例,好转l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
李加善等[3]对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每日清晨空腹服用奥美拉唑20 mg,胃溃疡疗程为6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治疗溃疡的药物,结果胃溃疡愈合率93%,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95%。
杜亚丽[4]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口服奥美拉唑第3天后胃痛症状明显好转,在1周内胃痛缓解者达85%,1周内症状、体征消失率达80%,10 d后症状、体征消失率达99%。
张桂芳[5]对经胃镜确诊的的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40例,每天早晨服奥美拉唑1次,20 mg/次,4周为1个疗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38例(95%),其中愈合30例(75%),有效8例(20%),无效2例(5%)。
2 反流性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促胃动力药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手段。
李献平[6]对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片20 mg,口服,2次/d,疗程为6周,结果显效34例(8 1%),有效5例(12%),无效3例(7%),总有效率为93%。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临床效果比照观察及药学探讨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临床效果比照观察及药学探讨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等内科消化系统疾病。
与常规药物相比,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临床观察和药学探讨两个方面,探讨奥美拉唑在治疗内科消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
一、临床观察1.1 奥美拉唑与常规药物治疗胃溃疡的比照观察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和H2受体阻滞剂。
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H2受体阻滞剂,而且疗效更为持久。
在临床实践中,奥美拉唑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药学探讨2.1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奥美拉唑可以通过抑制质子泵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降低胃酸的浓度。
奥美拉唑还可以刺激胃黏膜的黏液和碱性物质的分泌,增加胃黏膜的抵抗力,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免受酸性物质的侵害。
奥美拉唑不仅可以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还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尽管奥美拉唑在临床上的疗效显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腹痛、恶心、腹泻等。
在使用奥美拉唑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
长期使用奥美拉唑还可能引起钙、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增加骨折和感染的风险。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用药监测。
奥美拉唑在治疗内科消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大的临床效益。
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带来更多的希望。
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药学分析
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药学分析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疾病。
本文将从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副作用及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对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药学进行分析。
首先,药理学方面。
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胃上皮细胞的质子泵酶H+/K+-ATP酶,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
这些药物主要在胃酸分泌旺盛的胃体部位起作用,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量,降低胃酸浓度,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
其次,药代动力学方面。
质子泵抑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口服给药途径吸收,其中以米非司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最高,可达到90%以上。
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在肝脏中通过CYP2C19代谢,部分经由肾脏排泄。
其中兰索拉唑在体内的半衰期最长,通常为1-2小时,而雷贝拉唑的半衰期较短,只有0.5-1小时。
再次,副作用方面。
质子泵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头痛、胃肠道感染等。
因为这类药物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如果使用过久,可能会导致胃酸低下,增加胃部感染的风险。
同时,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还可能导致缺乏维生素B12、镁等微量元素,因此,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谨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后,相互作用方面。
质子泵抑制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物代谢和药效方面的相互影响。
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西咪替丁等药物的代谢,从而增加其药效和毒性。
此外,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与抗凝剂、抗癫痫药物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其他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药物浓度和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是一类经常使用的药物,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本文将从药理学的角度探讨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临床应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药理作用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内质子泵酶的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量,从而起到降酸的作用。
它通过与质子泵中的酶分子结合,阻断了质子泵活性,使质子泵失去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产生。
奥美拉唑还可抑制胃内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
二、适应症1.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
2. 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缓解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3. 幽门螺杆菌感染:奥美拉唑可用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治疗,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根除率。
4. 胃酸过多:奥美拉唑是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如酸性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等症状。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用药时间:奥美拉唑一般在餐前服用,以利于其在餐后刺激胃酸分泌的最短时间。
2. 用药剂量:奥美拉唑的剂量应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一般成人每天一次口服20mg-40mg,剂量可适当调整。
3. 用药周期: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需要较长的用药周期,建议连续用药4周以上,并且在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继续用药一段时间。
4. 不良反应:奥美拉唑一般耐受性较好,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腹泻、恶心等,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和血小板减少等。
5. 低镁血症:长期大剂量使用奥美拉唑可导致低镁血症,严重时可引发血管痉挛、心律失常等,需注意监测镁离子水平。
6. 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吸收,需谨慎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尤其是需要酸性胃液环境来吸收的药物。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研究
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研究引言: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
本文将深入探讨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解析其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及其他潜在机制。
1. 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与质子泵抑制作用奥美拉唑属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的苯并环与咪唑环通过硫酰基相连。
这种结构决定了奥美拉唑的抑制质子泵的特性。
在酸性环境中,奥美拉唑会被质子化并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这种代谢物能够与质子泵的硫酰基结合,从而抑制质子泵的功能。
这种特异性的结合机制使奥美拉唑能够高效地抑制胃酸分泌。
2. 奥美拉唑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质子泵是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一种膜蛋白,负责将细胞内的质子转运到胃腔中,从而形成胃酸。
奥美拉唑通过与质子泵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具体来说,奥美拉唑与质子泵的硫酰基结合后,形成一种不可逆的共价键,使质子泵失去活性。
这种抑制作用持续时间长,通常需要新生胃黏膜细胞合成新的质子泵蛋白才能恢复正常胃酸分泌。
3. 奥美拉唑的其他潜在作用机制除了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奥美拉唑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可能通过调节胃黏膜细胞中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来改善胃黏膜的损伤。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轻胃黏膜炎症反应。
这些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
4.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奥美拉唑作为一种强效的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如胃溃疡、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够显著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酸相关症状,并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以预防溃疡的复发。
然而,长期应用奥美拉唑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维生素B12缺乏和胃肠道感染等,因此在应用时需权衡利弊。
结论: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质子泵结合抑制胃酸分泌,从而有效治疗胃酸相关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研发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健康网讯:自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奥美拉唑于1988年上市以来,PPIs已成为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仁要药物。
PPIs抑制胃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H2- RA)等所有传统抑酸药,临床应用广泛。
近年来PPIs研发不断创新,本文就此作介绍。
一.药物作用机制1973年发现胃壁细胞微粒体内存在H+-K+- ATP酶,功能是向细胞外分泌H+(即质子),故称之为质子泵,以后的研究逐步认识其结构和功能。
PPIs是特异性抑制H+-K+-TP酶活性的药物, PPIs均为弱碱性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随血液进入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和泡腔,与该处浓度很高的H+-结合,造成药物局部浓集。
PPIs与H+-结合后在酸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活性产物磺酰胺基化合物,再与质子泵半胱氨酸的SH基特异性结合,使之失活,从而抑制其泌酸功能。
大多数PPIs对质子泵的抑制均不可逆,只有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恢复泌酸功能,囚此PPIs药效比血浆药物半衰期长,通常每天用药1次,药效可持续24小时。
P PIs对功能活跃的“活性泵”结合能力强,对“静息泵”亲和力差,质子泵更新在夜间活跃,新生质子泵活性强,加上晨早是壁细胞兴奋期,此时产生大量“活性泵”,故早晨餐前服药,抑酸作用最强。
二.已上市的PPIs比较(见表1)除表中所列药物外,日本研发了莱米诺拉唑(Lemino- razoIe),于2000年12月L 市,但未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对上述药物均有化学成分相同的仿制药,商品名繁多,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otassium-compctitivc acid blockers,P-CABs)是通过竟争性抑制质子泵(即H+-K+- ATP酶)中的K+而起作用,所以亦称为质子泵拮抗剂(PPAs),山于作用直接,不需转化成其他物质即起作用,所以起效非常快(30 min);山于竟争性抑制,剂量依赖现象明显,首剂用药后很快(60 min)达最大效应(胃内pH>6),以后只要继续用药,以保持血药浓度,最大效应可以一直得到维持,本药抑酸效果和质子泵活化情况无关,临床上明显减少NAB 发生。
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20世纪前期,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从以外科手术减少溃疡复发到使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但停药后复发率仍高达60%~70%[1]。
1988年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奥美拉唑上市以来,质子泵抑制剂己成为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消化性溃疡病的治愈率也提高了近20%[2]。
1 研究发展史1973年Ganser等证实在壁细胞微粒体内存在H+/K+-ATP酶,即质子泵(Proton Pump)。
当时认为咪唑环结构对H2受体拮抗作用是必须的,但研究发现某些含咪唑环的化合物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又不具有H2受体拮抗作用,而是对H+/K+-ATP酶起抑制作用,由此发现了PPI。
1979年Hassel研究所合成了奥美拉唑(Ome-prazole),1988年奥美拉唑(Losec)在瑞士上市。
随后上市的有兰索拉唑(Lansoprazole,日本武田公司开发,1992年在日本上市)、泮托拉唑(Pantoprazole,1995年在德国上市)、雷贝拉唑(Rabeprazole,1998年在日本上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2000年在英国上市)、莱米诺拉唑(Leminorazole,2000年在日本上市)。
2 作用机制质子泵分布在壁细胞内的光面管泡及分泌小管的膜上,近年研究表明H+/K+-ATP酶是一个多功能的酶,有H+、K+离子结合转运,水解ATP,C1-离子转运等功能[3]。
在受体和第二信使的作用下,质子泵分解ATP获得能量,通过H+、K+转运机制,将胞浆内H+泵入胃腔,再与C1-形成胃酸。
抑制H+/K+-ATP酶的活性即可阻断由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质子泵的半衰期只有30~40小时,每72~96小时所有质子泵要更新一遍。
PPI吸收入血后,进入到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小管泡腔中的酸性环境后,与H+结合,失去膜通透性,并在酸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活化产物。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情况探讨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情况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2020.5-2021.6,选取11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替硝唑、果胶铋治疗,观察组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8%大于对照组80.00%(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45%与对照组7.27%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消化道溃疡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美拉唑,可提升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消化道溃疡;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消化道溃疡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两大类[1]。
疾病发生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反酸、嗳气以及上腹疼痛等多种症状表现[2]。
若患者病情严重,还会有呕血、胃穿孔等多种症状发生。
疾病确诊后,多给予抗生素联合治疗,达到促进溃疡病灶愈合的目的[3]。
但近年来,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道溃疡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文以2020.5-2021.6收治的110例消化道溃疡为研究对象,探讨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5-2021.6,选取11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法分组,每组55例。
对照组,男:女是32:23,年龄20-65岁(42.68±5.19)岁,溃疡直径0.3-1.7cm(1.04±0.28)cm,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与复合型溃疡比是29:20:6。
观察组,男:女是34:21,年龄20-64岁(42.43±5.18)岁,溃疡直径0.4-1.7cm(1.10±0.29)cm,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与复合型溃疡比是27:21:7。
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一次口服0.5g,一天用药3次;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034,0.25g*10s*2板)、替硝唑(一次口服1.0g,一天用药1次;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90,0.5g*8片)、果胶铋(一次口服50mg,一天用药3次;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76,100mg*12粒*2板)治疗,观察组联用奥美拉唑(一次口服20mg,一天用药1次;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80308,20mg*14s)治疗,连续用药4周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探讨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宝贵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所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
观察组患者每天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西米替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奥美拉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奥美拉唑;药理;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一系列消化道溃疡疾病[1]。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效果良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
现结合本院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来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所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組,每组各80例。
对照组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4岁;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39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3.9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20 mg/次,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米替丁治疗,0.15 mg/次,2次/d。
两组疗程均为1 w,1 w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反酸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1.3药理分析奥美拉唑可选择口服亦可选择静脉滴注,一般在用药后2 h左右达到血浆峰浓度。
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并不高,单剂量口服仅为30%左右,直到重复给药1个疗程即1 w之后,生物利用度可增至65%。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体胃酸的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的常用药物。
其药理作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酸分泌:奥美拉唑能够与质子泵结合,阻止质子泵在胃酸分泌过程中释放质子,进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酸和胆汁对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的刺激,起到保护作用。
2. 促进胃黏膜愈合:奥美拉唑的使用可以增加胃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加
速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促进溃疡的愈合。
3. 抗菌作用:奥美拉唑还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等胃肠道致病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4. 抗酸腐蚀作用:奥美拉唑可与胃酸结合,形成一种保护性的胶体层,降低胃酸对
胃和食管黏膜的腐蚀作用,对胃肠道溃疡和食管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能够抑制胃泌酸,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得到修复和愈合,有
效治疗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2.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肠胃黏膜损伤:奥美拉唑可以保护肠胃黏膜,减轻非甾体抗
炎药对肠胃黏膜的损害。
3. 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可以降低胃酸的分泌,减轻反流引起的症状和损害,缓
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总之,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药物,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抑制酸分泌、促进胃黏
膜愈合、抗菌作用、抗酸腐蚀作用等,临床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
在
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副作用发生。
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近 午米. 着^们对 胃擘细胞分泌功能盟 胃粘膜防 御J 随 能 A研究 .抗消化胜溃疡 药物取得 r突破 进展 药物作用 从 传统 的抗 菔 解痉 发 展 到 抑 制 胃壁 细 胞 的 胃酸 分泌 功 能 和增 l 强 胃壁细胞防御功能 质子泵抑 ̄l1 ,f即为新一代抗消化 溃疡 l / 药物中 的佼使者
1
W a g Q ga g H M ie ) , ta fc ) h g n n l r1W e lEfe tt l 『_ eP l
y t  ̄ [ i i lo y l , o i c t n i b b t rc co p rt J u e / 】A Ol【 e d s r 【 l [ i h i 【i | _ )t
消 比性 溃 疡病 包 括 胃和 f二 指 啦溃 疡 是 一 种 所 史悠 九 的 r 病 奠发病机制较 为复杂 , 迄今仍 术阐明 , H前公认 的说法 匙 由 于 胃 酸 ; 胄蛋 白酶 对 胃搜 十 指 肠 的 腐 蚀 件 片 口 j 肠 道 社 膜 的 防 御能 力之 问 的不 平 衡造 成 的 '外 赛 部幽 r螺 旋 j J 杆 尚 【 ) 感 染 电是 导致 译 化 性 溃疡 病 的 重要 . 除 此 之 Hp j 外, 环境 、 理、 地 精种 、 个体神 经 分泌反应和遗传 素 的差 异
州, 对慢 性溃疡模 型中醋酸所 绣发 的胃溃疡 有明显的促进愈合 仵 卅 . 果化 于 奥 美 拉 唑 一 效 19 年 在 德 上 市 的 泮 妥 拉 唑 为 l 氧 基 毗 啶结 构 。在 95 烷 吡 啶环 4位 上 去 甲 并与 硫 酸 盐 结台 赢药 在 胃壁 细 胞 小管 中 转化为嗜硫的环化次硫酰胺, 可与膜表面的 H / AT KL P酶第 5 6节段 的半硫氰酸作用形成 复合物 , 、 使酶失话 其特 点是对 细胞 色素 P 依赖酶的抑制作用非常崩 , . 对壁细胞 的选 择性 作 用 比 臭美拉唑史 专 … 而 生物利用度较之奥美拉 唑提 高 7 信 . 与其它药物伍 用叫安伞 性和有救 均高 于奥美拉唑和兰 在 索拉唑 . 在弱酸性环境 F电较奥姜拉唑和兰索拉唑稳定 动 物 实验表明 ,。 。 者的抑酸能力大致相 当一泮妥拉唑 因具有选 择 高、 疗效好 、 低毒性的特点 . 而被认为是 个很有前途的 H / K A TP酶抑 制剂 19 年 市的雷 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相 比,是 一个更有救的 98 H。K / A 酶及畦分泌抑制剂 雷 _拉畔对质子泵的抑制 J j 速度快 于其它同娄产品. 这反映了其对胃壁细胞细管有更 的激 活作用。 国外报道. 对健康志愿者 2 h胃内 p 4 H的监测 ,I V服宙皿 拉唑 1次 2 rg l 『连续 4 .H 由2 1 升高至 59 。雷 0 , 敬/ , a 1 dp 5 0 J _拉唑 对 Hp具有 体 外抗 菌活 性.最 小抑 菌淮 度 为 1 5 j 7~ 3 1rg ml . 3 / 低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 a 这可能 与 皿拉唑 雷 对 Hp有较 强的亲和作用有关 20 0 0年问世的依索拉唑作用较奥美拉唑强 6 %, 0 对胃酸的 持续控制和维持 胃内酸度大于 4的时间更 臣, 是迄今抑制胃酸能 力最强的质子泵抑制剂 另一于 2 ( 00年在 日本上市的莱米诺 1 拉唑 ( enn paoe ,为 一 I rio z[) r 种既抗 胃酸 又兼 具胃粘膜保护 作
奥美拉唑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品人体耐受性较婷, 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 : 奥 美拉唑 ; 国 内外; 临床研 究
1 临床 药 理 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 2 O例服用 本品 2 0 m g , 1 9例服法莫替 丁 4 0 m g , 2 壁细胞泌酸过程分为三步 : 周和 5周时溃疡愈合率分别 为 8 0 %, 1 0 0 %和 4 0 %, 7 9 %,两组有显 ①组织胺 、 乙酰胆碱 或 胃泌素刺激 壁细胞基底及侧膜上相应 的 著性 差异 。王 氏等对 2 0例 病人 清晨 空 腹给 予本 品 2 0 a r g , 6周 后 受体 ; 9 0 %溃疡愈合 , 总有效率为 1 0 0 %。 ②经第二信使 c A MP或 c a + + 介质 , 使刺 激由细胞 内向细胞腔面 2 . 2 胃溃疡 传递; 西德一项 研究 中 , 3 2例年龄 1 8 ~ 7 5岁 溃疡 面直径 3 ~ 1 5 m m 的 ③ 通过质子泵 H+ _ K A T P酶的作用 ,将 H+从细胞泵 向胃腔 , 胃溃疡 , 每晨空腹本 药 3 0 mg 共 8周。 治疗 2 、 4周后 胃溃疡治愈率 分 与从 胃腔进入 细胞浆 的 交换 , C l 一 则 与 H+ 经 顶端膜转 运至 胃腔 别 为 2 2 %和 7 2 %, 治愈率与西咪替 丁( 每天 1 0 0 0 m g , 每 日 4次 ) 和雷 生成 H C I 。 尼 替 丁( 1 5 0 mg , 每 日 2次 ) 相似, 患 者疼 痛迅 速缓 解 , 治 疗 2周后 奥美拉 唑通 过选择性 、 非竞争性抑制壁细胞 中的质子泵而产生 7 0 %患者溃疡症状消失 , 本药耐受 性 良好 , 无副反应 。研究证 明 , 本 强有力 的 、 剂量依赖的抑制 胃酸分泌的作用 。质子泵是壁细胞分泌 药是 胃溃疡 治疗 的有 效药物 , 疗效 至少相 同于 H 2 受 体拮抗剂 。另 的最后 中心环节 , 任何 情况下 的胃酸分泌均需通过 这一环节 , 当它 项 对溃疡 直径大 于 3 c m的 2 6例 良性 胃溃疡 患者进 行为期 4 ~ 6 受抑制 时, 阻断 了胃酸分泌的最终通道 , 故能抑制基础 胃酸 、 乙酰胆 周研究 , 每天服药 1 次3 0 mg , 4周治愈率 6 9 %, 8例患者进行另 2周 碱、 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 的酸分泌 , 可达完全无酸状态 。 但它不作 治疗 , 又有 6例治愈 , 总治愈率 9 2 %。溃疡治愈前症状 即明显缓解 , 用于 内脏血管 , 在抑 酸的过程 中由于高 胃泌素血症同时增加 了胃粘 未见严重副反应 和实验室异常 。西德另一项多 中心研究 , 对 比本药 膜血流量 , 这不 同于 H 2受体拮抗剂 。奥美 拉唑对组胺刺 激后 胃酸 ( 每晨 口服 2 0 mg ) 和雷尼替丁( 每天 2次 , 1 5 0 m g ) 对1 8 4例门诊 胃溃 分泌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强 1 0倍 ,可抑制 8 5 %五肽 胃泌素刺激 疡患者随机 双盲研究结果 。本药治疗 2 , 4和 8周后 , 治愈 率分 别为 的 胃酸分泌 , 4 ~ 6周溃疡愈合率为 9 0 %~ 1 0 0 %。 4 3 、 8 1和 9 5 %, 雷尼替丁分别为 4 5 、 8 0 . 和9 0 %, 无 明显统计 学差 异 , 奥美拉唑在药理学上的特点为 : 直径 8 mm以下 的溃疡治愈 明显快 于较 大溃疡 ,对 胃体溃疡两 药疗 吸烟对治愈率无 明显影 响。 两药缓解症状相似。此外 , 本 ①在 中性 p H无活性 ,只有在酸性 条件下才能抑制 质子泵 , 故 效 均较差 , 对壁细胞有高度选择性 ; 药对连续服非 甾体抗炎药的 胃溃疡患者相似 , 而雷尼替丁治愈率相 ②抑制作用持久 , 一次服用 2 0 m g , 其抑酸作用可持续 2 4 h , 这是 对较低 。 由于壁细胞在 2 4 h内只能重新合成 1 / 3的质子泵 ; 许 氏治疗 4 6 例 胃溃疡患者 ,治疗 2周愈合 率为 4 5 . 6 %, 4周 的 ③在血浆 中的半衰期仅为 1 h , 如每 日服药一次 , 则一天之 内决 愈 合 率 为 1 0 0 %。 大部 分时间血清药物浓度极地 , 故产生副作 用的危 险性较小 ; 2 . 3反流行食 管炎 ④其作用 是完 全可逆 的, 停药后 3天质子泵通过重新合成便可 8例溃疡性食管炎患者 , 每天服药 3 0 a r g 共8 周。 第 2周除 1 人 恢复原有水平 。 外所有患者烧 I  ̄ ' ( h e a r t b u n) r 完全消失 , 第 4周 内窥镜检查 6 名 患者 2 临床应用 完全治 愈 , 另2 名 患者溃疡面也 明显 减少 , 治疗 8 周 仅一名患 者残 2 . 1十二指肠溃疡 存极小溃疡。认 为该药主要是通过降低返流液酸度 , 而非 影响食管 英 国一项 多中心研究 , 4 3例活动性 十二 指肠溃疡 患者每 天服 括约肌 活性 发挥疗效 。另一项研究 ,用药 8 周后溃 疡治愈率超 过 药 2 0 、 3 0 、 4 0和 6 0 m g共 4周 , 溃 疡治愈 率达 9 5 %( 4 1 : 4 3 ) , 四个 剂 8 0 %, 约2 倍于 H 2 受 体拮抗剂雷尼替丁 。本药能更迅速缓解症状 , 量组治愈率无差异 。 症状缓解迅速 , 治疗第一周 8 4 %患者症状 消失 。 完全无 症状 4周 的患者 6 5 %, 而雷尼替丁为 2 6 %。 英 国研究 了 4 2 例 4 1 例治愈患者追踪半年 , 复发率不高于 H2 受体 拮抗 剂。另一项多 高剂量西 咪替 丁治疗 无效 ( 有些病例 已治疗 5年 ) 的活动性返流食 中心 随机 双盲研 究 , 4 4例 活动性 十二指 肠溃疡 患者 , 2 2例 每天 服 管炎 , 用本药治疗 8 周后 治愈率 9 1 %。 参考文献 4 0 m g 共4 周, 2 2 例第 1 天服 8 0 m g , 以后 每天服用 4 0 m g , 结果在 治 疗1 、 2和 4周后 4 4例治愈率分别为 3 2 、 9 3和 1 0 0 %, 两个 治疗 组无 [ 1 ] 国外 医药 一 合成药、 生化药 、 制剂分册 , 1 9 9 0 , 1 1 ( 2 ) : 1 1 7 — 1 7 8 . 差异 。其 中治疗 开始时溃疡直径小 于 l c m 的患者治疗 1 周治愈率 『 2 ] 国外 医药 一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 1 9 8 9 , 1 0 ( 6 ) : 3 3 8 — 3 4 2 . 7 1 %, 大于 l c m治愈率 5 0 %。除 1 人外 , 治疗开始时均有 日间疼痛 , 【 3 】 中国 医药药学杂志 , 1 9 9 4 , 1 4 ( 5 ) : 2 1 7 — 2 1 8 . 4 】 甘 肃 医药 , 1 9 9 4 , 1 3 ( 5 ) : 2 6 4 — 2 6 6 . 治疗 后症状迅速 消失 , 2周后 日间疼痛全部消失 。无任何副作用或 [ 实验 室检 查异常 , 终止治疗半年后复发率未见升高 。上述治疗结果 [ 5 ] 中国 医药药学杂志 , 1 9 9 6 , 1 6 ( 6 ) : 2 5 6 — 2 5 7 . 优 于过去使用 的药物效果 。 [ 6 】 中国医药药学杂志 , 1 9 9 6 , 1 6 ( 7 ) : 2 9 8 — 3 0 0 . 许 氏等对 内窥镜证实 的十二指肠 溃疡 患者 1 1 4例 , 每天早晨空 [ 7 】 国外医药 一合成 药、 生化 药、 制剂分册, 1 9 9 2 。 1 3 ( 1 ) : 4 0 - - 4 2 .
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
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质子泵抑制药(PPI) 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PPIs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与H2受体拮抗药(H2-RA)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所以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本文针对PPIs常用的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的药理特性、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药;PPI;奥美拉唑;药理特性;常规用法胃酸是消化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适量的胃酸能起到杀菌、初步消化蛋白质,促进胰液、胆汁分泌,促进铁和钙等物质吸收等作用。
但胃酸分泌过高或消化道黏膜保护屏障降低,胃酸就会对黏膜产生损伤,形成炎症、溃疡等疾病[1]。
所以抑制过多的胃酸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及其他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段。
质子泵抑制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利韦廷,奥西康,沃必唑,奥美真,奥韦康)为主要用药之一。
现针对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做如下介绍。
1规格1.1注射剂:40mg(以奥美拉唑计)。
1.2片剂:10mg,20mg。
1.3胶囊:20mg。
2药理特性2.1奥美拉唑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药,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的H+、K十。
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2.2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药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
受体拮抗药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2]。
2.3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2.4静脉注射本品后,半衰期(t1/2)为O.5~1h,慢性肝病患者为3h。
2.5本品主要在肝脏中经细胞色素P450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硫醚、砜和羟基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与应用及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奥美拉唑(,),是近年来研究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的抗消炎性溃疡药。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细胞,降低细胞中的“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
该药1979年由瑞典制药公司合成。
1982年首次应用于临床,由于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而得到临床上的重视,并在1987年在瑞典上市。
在早期的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究中发现,吡啶硫代乙酰胺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但对肝脏的毒性较大,不能作为抗酸药物。
随后进行了以降低毒副作用为目标的结构改造研究。
发现苯并咪唑环的衍生物替莫拉唑()具有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且该作用不是通过拮抗H2受体而产生。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苯并咪唑化合物具有弱碱性,容易通过细胞膜,在到达胃壁细胞的酸性环境后,与其中的氢离子作用,离子化后的活性化合物对酶有抑制作用。
这一发现使早期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集中在苯并咪唑类的衍生物中。
在一系列苯并咪唑化合物中,经过十年的研究,最终得到了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对治疗确实有效、副作用小的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命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砜1苯并咪唑化学式:C17H19N3O3S奥美拉唑在体外无活性,进入胃壁细胞后,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依次转化成螺环中间体、次磺酸和次磺酰胺等形式。
研究表明,次磺酰胺是奥美拉唑的活性代谢物,与酶上的裗基作用,形成二硫键的共价结合,使酶失活,产生抑制作用。
实际上,奥美拉唑是其活化形式次磺酰胺的前药。
因次磺酰胺的极性太大,不被体内吸收,也不稳定,不能直接作为药物使用。
而在本药物的作用部位胃部,能集聚奥美拉唑,并有使其活化的条件,这使奥美拉唑成了次磺酰胺的理想前药。
奥美拉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苯丙咪唑类,为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服药2h 后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约1h。
单剂量的生物利用度为35%,多剂量生物利用度增至60%。
由于其强力抑酸作用,使一些以前需要手术治疗的溃疡病经过这种药物治疗即可得到治愈。
近年来开发的奥美拉唑口服混悬剂是首个和唯一的口服迅速释放制剂,是唯一获准用于临床危重患者使用的口服,可通过口胃管或鼻胃管给药,用于减少危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短期(4~6 周)治疗良性活动期胃溃疡。
其起效快、作用强,能持续控制胃酸分泌,使胃液保持在4.0 以上达18.6h。
该制剂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约在服后30 内,可整日有效控制胃酸。
每日口服1 次40 除可控制白天胃酸分泌外,还可有效地控制夜间胃酸(夜间平均 4.1,24h 内为4.7)。
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与应用:1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一般在l~3h选到血浆峰浓度。
单剂量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为35 ,重复给药7d后,生物利用度可增至60 。
在血浆中清除很快.清除半衰期一般在内。
主要经肝脏完全代谢后排出.约有80 的代谢物经尿捧出.约l8 ()、J9 (p。
)由粪便排出在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为磺基奥美拉唑和羟基奥荚拉唑。
前者无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后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低于的1 。
其它尚有少量的硫醚、砜和羟基衍生物。
当肝功能损害时,的血浆清除半衰期延长(2.O9~3.52h).而肾功能损害时,血浆清除无明显变化。
食物可推迟的吸收。
2 药教学的抑制胃酸分泌主要是其作用于酶,而此酶是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卡.在其受抑制时.作用于壁细胞受体上的任何活性药物均受抑制。
由于是弱碱,故可浓集于酸性环境的壁细胞管泡,并很快转变为酶的活性抑制物次磺酰胺,后者很快与壁细胞膜中酶酶硫醇作用.形成酶抑制物复合体。
使其失去活性。
口服20.24h 内仅1/酶在壁细胞内再合成而恢复其分泌功能,故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
志愿者口服40.服药后 1h胃酸抑制率为56 ,每日口服30,连续服药1.基础胃酸捧出量()抑制率为99.0 ,高峰酸捧出量()抑制率为98.4%十二指腑溃疡()患者,每日口服20,连续服药.24h胃内H 活性抑制率为90 .所以有根强的抑制胃酸作用。
由于胃腔内酸度降低,刺激胃窦G细胞释放大量胃泌素,故服用患者血清胃泌索均有升高。
而血清胃泌素升高可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服药4后,可增加23 (13%~ 30 ),服药6,平均可增加44% (30 ~67 )。
这是与H。
受体拮抗剂作用的最大不同点。
在应用使酶活性受到抑制后.增加了与C1在胃粘膜细胞内外的传导,即增加了细胞内之外逸,使粘膜电位()显著增加,从而使粘膜屏障功能受到保护。
提示在细胞稳定性上有积极作用,亦是能迅速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因素之一。
用后42 ~88 患者幽门螺杆菌()能转田,机理不明,是否是它改变了胃腔内环境使不利生长或本身有杀菌作用,尚待研究。
3 临床应用口服20/d.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报道略有不同对,2愈合率为78.5 ~94 ,4 为93.1 ~99.1 ;对,2愈台率为4,5.6 ~ 84.6 .4为8J.3 ~1 00.0 .国内临床治疗协作组报道924倒,654例.2愈合率为95 ,4 愈合率达97.8 ;27倒.4愈合率92 .6 k可达97.7 .与国外报道相似。
溃疡愈合率与患者性别、年龄、饮酒量、吸烟及溃疡大小无关,仅浙医二院报道一倒未愈合者认为可能与未戒烟有关。
对溃疡病的疼痛缓解迅速,多数作用认为在3 ~ 4d内.北京医科大学报道了3d疼痛缓解率为63 , 7d可达93.5 。
对反流性食管炎,氏报道给予0/d 后.治疗4症状消除者为46 .治疗8.愈合率为 7l .活组织检查正常者为67 。
同济医科大学报道l0 例.20/d治疗后.症状在4开始缓解,4 症状基本消失者4倒,明显减轻者5倒,减轻l倒,内镜复查见食管内充血、糜烂、渗血明显好转。
氏报道27例卓一艾氏综合症给予20/d,可有效控制胃酸分泌在10订l /h 下,治疗30,无任何副作用发生南京鼓搂医院报道一例空肠胃泌素瘤(病理证实)用20~ /d 后症状捎失,d3能吃正常软食。
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1:自 1988 年第一个奥美拉唑上市以来,全球已有8 个产品上市。
这些产品制作用显,是目前已发现的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分泌抑制剂。
经过20 年的临床应用已经成为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同时研发的成功在20 世纪胃肠学研究上具有里程碑的义。
现在将对目前已上市的抑制剂以及部分在研产品的研发现状进行简要的概述。
2:第一代第一代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一代抑制剂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第一代主要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450, 450)的同工酶系统2C19和3A4 代谢。
2C19 基因在人群中存在多态性,可分为两种表型:正常代谢型或快速代谢( ,)型和慢代谢( ,)型。
亚洲人群中12 22%属型,而白种人仅有3%属型。
患者的2C19 清除率低,延迟了对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的清除,所以其血浆中药物浓度较高。
在人群中,奥美拉唑的最大血药浓度与者相比约高7 倍。
血药浓度的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患者间抑酸效果的巨大变异。
以上特点决定了第一代的2 个药理学局限性,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明显个体差异及药物相互作用。
3:新一代抑制剂近年来问世的新一代已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原有同类产品的某些缺陷,同时能增强对及其他酸相关性疾病的疗效。
其主要特点包括:①临床抑酸效果好;②抑酸作用起效快;③昼夜均可维持较高的抑酸水平;④疗效确切,个体差异小;⑤与其他药物之间无相互影响;⑥不良反应少。
第一代因为可以引起胃排空延迟、壁细胞肿胀和明显的停药后胃酸分泌反弹,所以临床应用有局限性。
临床实验显示,新一代发生以上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例如:、普拉唑、右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4:研发中的抑制剂4.1替那拉唑()咪唑类的血浆半衰期很短(约为1.5h),夜间抑酸能力不足,难以克服夜间酸突破。
替那拉唑的分子结构为咪唑吡啶类,在酸的作用下转化为氨苯磺氨或次磺酸,与第5—6 跨膜区半胱氨酸残基结合,抑制胃酸分泌。
其血浆半衰期为7h,几乎是其他苯丙咪唑类的7 倍,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受服药时间和饮食的影响小。
国外临床研究报道,对阴性的健康男性,分别给予替那唑40 每日1 次和埃索美拉唑40 每日1 次,连续7d,间隔4 周的洗脱期,结果显示替那拉唑组血浆和半衰期明显高于埃索美拉唑组,抑酸时间长,夜间酸突破短,停药5d 后,替那拉唑的作用仍然存在,以夜间为显著。
4.2钾竞争性的酸阻滞剂( , )药物通过竞争性地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其作用机制明显不同于上述,因此可称为酸泵阻滞剂。
其分为咪唑吡啶(28080,0865 和841)、邻苯二甲酰磺胺嘧啶或喹啉衍生物(如96067 和97574)。
其中部分制剂已进人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
具有亲脂性、弱碱性、解离常数高和在低值时稳定的特点。
在酸性环境下,立刻离子化,离子化形式通过离子型结合抑制、酶,不需要集中于胃壁细胞的微囊和微管及酸的激活,能迅速升高胃内值,离解后酶活性恢复。
人和动物口服后能吸收迅速,达到血浆浓度的峰值。
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比或H2 受体阻滞剂起效更快,升高的作用更强结语第一代因在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的局限性,包括生物利用度、给药时间对药效的影响、夜间酸突破起效慢、对450 酶的依赖性等因素,影响了治疗效果与临床应用。
与第一代相比,新一代在治疗及其他酸相关性疾病时具有明显优势。
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起效更快,抑酸效果更好、更彻底,能24h 持续抑酸,夜间酸突破短,药物代谢对2C19 酶的依赖性小,不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尤以雷贝拉唑为著。
替那拉唑、钾竞争性的酸阻滞剂等新一代正处于积极地研发之中,其临床应用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总之,近年来对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由于在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的应用方式还会发生变化,新的也会很快的进入市场并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