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988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e.png)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一、应急概述急诊急救应急预案是指对突发意外事件或其他紧急状况下的急诊抢救工作进行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要求。
该预案旨在确保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科学、有效地处理急诊病患的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应急流程1. 应急报警与启动a) 当发生急诊突发事件时,首先由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报警电话;b)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并调动相关医护人员以及急诊设备和资源进行抢救准备。
2. 事故现场组织与疏散a) 现场负责人及时赶到现场,确认事故情况和伤者状况;b) 组织力量对伤者进行分类评估,按照优先级进行救治;c) 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防止人员踩踏和次生灾害,并保障自身安全。
3. 急诊病患救治a) 急救医生根据病情紧急状态判断,迅速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和现场救治;b) 快速评估病情并确定紧急抢救措施,包括各种急救药物、设备和技术的使用;c) 根据伤者状况迅速安排转运,确保病患尽快送达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4. 应急后续处理a) 抢救结束后,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记录抢救工作的各项细节;b) 给予病患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及时安抚其家属情绪;c) 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开展善后工作,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调查。
三、应急措施1. 呼叫急救a) 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如急救电话、120等,提供准确地址和伤者状况;b) 在通话过程中冷静、清晰地回答接线员的提问,提供所需信息。
2. 初步急救a) 如果有医务人员在场,立即进行初步急救,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b) 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引,配合其进行急救操作。
3. 疏散与安全a) 确认事故区域是否安全,如果有尽快疏散伤者和其他人员;b) 避免二次伤害,确保现场秩序。
4. 医疗资源调配a) 联系医疗机构,协调安排空余床位和相关医疗资源;b) 根据伤者情况选择适宜的就近医院进行转运。
5. 事后处理a) 组织事故现场清理和恢复,保障环境卫生;b) 整理相关资料,准备后续的报告和调查工作。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979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6.png)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一、前言急诊急救工作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医疗救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外各种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一)成立急诊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
职责:全面负责急诊急救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制定和完善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协调与外部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二)设立急诊急救应急工作小组1、医疗救治组组长:急诊科主任成员:急诊科医生、各临床科室值班医生。
职责: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
2、护理组组长:急诊科护士长成员:急诊科护士、各临床科室值班护士。
职责: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执行医嘱,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后勤保障组组长:后勤科科长成员:后勤科工作人员、设备科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急救物资、设备的供应和保障,确保水电供应、通讯畅通。
4、安全保卫组组长:保卫科科长成员:保卫科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区域。
四、应急响应(一)信息报告1、医院内任何部门或个人在发现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向急诊科报告。
2、急诊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简要说明事件的性质、地点、伤亡人数等情况。
(二)响应启动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三)现场救援1、医疗救治组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按照“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优先抢救危重伤员。
2、护理组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
3、后勤保障组应迅速准备好急救物资和设备,确保其及时供应。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919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a.png)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在医院的急诊科,每天都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当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拍打患者肩部并呼喊,同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2、呼叫急救团队:大声呼喊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如呼叫院内急救小组)。
3、进行心肺复苏(CPR):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
4、连接心电监护仪:快速评估患者的心律情况。
5、准备除颤设备:若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进行电除颤。
6、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7、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抢救,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或急救团队决定停止抢救。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病情危急,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
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心肌酶学等相关检查。
2、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5、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6、在等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快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快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水平、言语、肢体活动等。
2、立即进行头颅 CT 检查,以明确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
3、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 45 小时内,符合溶栓条件的,尽快进行溶栓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评估是否进行血管内治疗。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582d4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7.png)
一、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急诊科医护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二)护士接到批量食物中毒病人通知后,立即通知各相关科室人员,随时与120现场人员保持联系,根据中毒人员多少,通知护理急救小分队队员各就各位,必要时启动医院大型应急抢救系统。
(三)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立即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诊,较重者送抢救室进行抢救,轻者送急诊观察病房。
(四)护士立即协助医师作出诊断,遵医嘱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1 .催吐:无呕吐者可催吐,机械性刺激或用催吐剂。
2.洗胃:立即用温开水或0.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澄清液为止,收集第一次洗出的胃内容物送检。
3.导泻:中毒时间较长者,可给硫酸钠15~30g,一次口服。
对吐泻严重的病人,可不用洗胃、催吐、导泻。
(五)对吐、泻较重,丢失大量水分者,根据失水情况,适当补充水分。
凡能饮水者,应尽力鼓励病人多喝糖盐水,淡盐水等,不能饮水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六)对腹痛、呕吐严重者,遵医嘱给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或654—2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如有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
(七)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八)做好病人登记及抢救护理记录。
【程序】分诊→协助医师作出诊断→催吐→洗胃→收集胃内容物送检→导泻→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二、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二)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 ,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三)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dcf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0.png)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紧急的科室之一,经常接诊各种紧急情况和病患。
为了能够在应急情况下迅速、高效地处理病患,急诊科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讨论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拯救更多的生命。
1. 意识丧失的应急预案:意识丧失是急诊科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对于意识丧失的病患,以下预案应予以执行:- 快速判断病患是否无意识,并确保病患的气道通畅;-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联络其他医务人员以获取进一步的支持,如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 迅速将病患转移到适当的治疗区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抢救。
2. 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立即将病患转移到设备齐全的复苏室;- 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同时启动自动体外除颤(AED)设备;- 快速联络心血管科或其他相关科室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3. 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大出血可能是外伤或疾病引起的紧急情况。
以下是处理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空气、清洁伤口,务必采取无菌技术;- 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尽快止血;- 若压迫无效,可尝试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 保持病患的血压和心率稳定,补充失血量;- 根据病情,尽快采取止血措施,如手术止血或介入治疗等。
4. 呼吸窘迫的应急预案:呼吸窘迫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给予病患氧气治疗,并密切观察氧饱和度;- 使用适当的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治疗;- 联络呼吸科或其他相关科室以获取进一步支持和建议;- 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5. 中毒的应急预案:中毒情况下,需要快速采取应急措施来阻止中毒物质对身体造成的进一步伤害。
以下是中毒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立即停止病患的接触中毒物质;- 物理上将病患移离中毒环境;- 快速清除病患的体外毒物,如通过洗胃、吸引等方法进行液体排毒;- 使用特定的解毒剂对中毒物质进行中和处理;- 监护病患的生命体征,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7c6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紧急救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经常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
为了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诊科常见的一些应急预案。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之一。
当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快速判断:医护人员迅速通过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表现判断患者是否为心脏骤停。
2、启动急救系统: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并通知医院的急救团队。
3、心肺复苏(CPR):迅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应持续 1 秒以上,确保胸廓有明显起伏。
4、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5、除颤:如果有除颤设备,应立即进行除颤。
6、持续监测和评估:在抢救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电图、血压、呼吸等,并根据情况调整抢救措施。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1、症状识别: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2、心电图检查:立即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心肌梗死的类型和部位。
3、绝对卧床休息: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
4、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5、止痛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吗啡等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6、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同时准备溶栓或介入治疗。
7、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发症。
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急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需要快速诊断和处理。
1、快速评估: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初步判断脑卒中的类型。
2、影像学检查:尽快安排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明确诊断。
急诊门诊应急预案
![急诊门诊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81e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1.png)
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急诊门诊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财产的安全,确保医疗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2. 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始终将患者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救治伤病员。
(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应急处置迅速、高效。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风险意识,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诊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医院院长;(2)副组长:分管副院长、急诊科主任;(3)成员:医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2. 急诊门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急诊科主任;(2)副指挥长:护士长、相关科室负责人;(3)成员:急诊科医护人员、各部门联络员。
3. 各部门职责:(1)急诊科:负责突发事件现场救治、转运、信息报送等工作;(2)护理部: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医疗设备保障等工作;(3)保卫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交通疏导、人员疏散等工作;(4)医务科: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指导临床救治、信息报送等工作;(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医疗设备、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6)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相关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情况发现:(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2. 现场处置:(1)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除颤等紧急措施;(2)现场秩序维护:保卫处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3)信息报送:急诊科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情况,同时向医院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
3. 转运患者:(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2)医护人员陪同患者转运,确保患者安全。
4. 后期处理:(1)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原因,完善应急预案;(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做好善后工作,安抚患者家属。
急诊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应急预案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acdb6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0.png)
一、概述急诊科作为医院中负责处理紧急医疗情况的前线部门,其应急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理,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应急预案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医院成立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急诊科应急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驾驶班、急诊科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2. 救护小组急诊科成立救护小组,负责具体指挥和抢救工作。
救护小组由急诊科主任任组长,急诊科护士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总护士长、麻醉科医师、药剂科主任等人员为成员。
3. 应急物资储备急诊科应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4. 应急培训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援技能。
三、应急程序1. 突发事件报告(1)分诊台和急诊科工作人员接急救电话后,应立即了解事件的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
(2)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和总值班(夜间)。
(3)医务科、护理部向业务院长汇报,与事故或抢救现场取得联系,根据情况启动医院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护小组,指挥和协调抢救工作。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
(3)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员的准备。
(4)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根据需要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或通知并组织第二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 抢救工作(1)现场救护:救护小组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
(2)紧急转运: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急诊科抢救室,继续进行抢救。
(3)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救治工作: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应急结束(1)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
急诊应急预案及处理
![急诊应急预案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a0ac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5.png)
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紧急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为了提高急诊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以下急诊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二、应急预案1. 组织架构(1)成立急诊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设立急诊科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指挥和调度。
2. 应急预案内容(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如地震、火灾、爆炸等,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转移,维持急诊科正常运转。
(2)公共卫生事件类: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院感防控,确保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
(3)突发事件类:如停电、网络故障等,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急诊科正常运转。
3. 应急处理措施(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①迅速组织人员对患者进行安全转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②加强院区巡逻,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③维护急诊科正常秩序,确保患者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公共卫生事件类①严格执行院感防控措施,加强医护人员防护。
②加强患者就诊流程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③密切监测疫情动态,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3)突发事件类①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②确保急诊科设备正常运行,维持患者救治工作。
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实施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处置、协调沟通、信息上报等方面。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总结急诊科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急诊科在各类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c46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e.png)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医疗常识告诉我们,危急时刻需要有科学有序的处理方式和应急预案。
在急诊科这一重要的医疗场所,我们也需要常备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应急医疗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场景通常是救护车撞,病人停车场或者医院护士站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有序的措施来保证病人的安全。
首先,将病人放置在硬支撑面上,通过肋骨下压等操作来进行复苏。
如果病人没有立即复苏,可以使用手的腔静脉的心肺复苏器进行操作。
二、急救车急救车也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之一。
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将病人送往医院急救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病人放置在急救床上,同时连接好相关的监控设备。
这可以让我们在车上实时了解病人的状况,并且对病情进行顺畅的诊断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急救车需要具备相关的设施设备和条件,以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
三、创伤处置创伤处置也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之一。
针对不同种类的创伤,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医疗手段和操作。
比如,在破损的骨头上使用石膏来进行包扎,或者使用相关的创伤材料来进行止血操作。
这些处理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指南,并需要医生在实践中进行培训和技能提高。
四、溺水救援在夏季,很多人爱好户外水上运动,但是也很容易发生溺水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尽快捞起溺水者。
如果第一时间无法捞起,也可以使用安全绳或者救生艇等设备来进行救援。
在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简单检查,以了解其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总结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是抢救病人生命的有力手段。
并且,针对不同的病情,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因此,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需要对这些应急措施积极进行学习,以提高抢救病人的效率和成功率。
最后,希望大家铭记这些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并为病人保驾护航。
急诊急救各种应急预案
![急诊急救各种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fa6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0.png)
一、概述急诊急救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高效地处理各类急诊急救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1. 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就地抢救,畅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
2. 护送人员在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对出现的情况作出判断并采取应急措施。
3. 如发生在途中或辅助科室,护送人员应边抢救、边电话通知急诊室,急诊室派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去接应抢救患者。
4. 如发生在离住院病区较近时,首先通知病房医护人员接应抢救患者,同时通知急诊室,急诊室医护人员去病房共同参加抢救。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成立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救护小组,负责院内急诊救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分诊台和急诊科工作人员接急救电话后,应立即了解事件的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并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
3. 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
4. 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员的准备。
四、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成立医院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相关预案,统一指挥工作。
2. 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 保证急救药品、器械、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 负责对有关科室落实应急措施和人员的自身防护与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
五、急救设备与药品管理1. 所有急救队人员平时要熟悉急救设备和药品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并由专人保管。
2. 定时检查,确保做到应急无误。
3. 药品器械负责人负责药品和器械的采购、储备、分发及使用。
六、总结急诊急救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是医疗机构应对各类急诊急救事件的重要保障。
各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类急诊急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192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8.png)
2.严重外伤
(1)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判断有无生命危险。
(2)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初步救治措施。
(3)通知值班医生,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进行紧急手术。
(4)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抢救记录。
1.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2.加强急诊科设备、药品的检查,确保急救物资充足。
3.加强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4.对急诊科应急预案进行不断总结、改进,使之更加完善。
5.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救服务。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
3.急性中毒
(1)了解患者中毒原因,评估中毒程度。
(2)立即给予针对性解毒药物,如洗胃、导泻等。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4)及时通知专业科室会诊,协助救治。
(5)做好患者中毒情况的详细记来自。4.严重过敏反应(1)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观察患者过敏症状。
(2)给予抗过敏治疗,如激素、抗组胺药物等。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急诊科突发事件分类
1.心跳呼吸骤停
2.严重外伤
3.急性中毒
4.严重过敏反应
5.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6.群体伤害事件
二、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心跳呼吸骤停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支援。
(2)迅速准备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
(3)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汇报患者病情。
-增加条款:
a.提前制定针对活动期间的急诊预案,增加急诊科值班人员及急救物资。
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b8404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1.png)
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通用5篇)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1第一节总则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以及辽宁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1、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院长总督导:党委书记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2、办公室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后勤保障组:总务科信息宣传组:政工办安全保障组:保卫科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范文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228e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f.png)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急诊急救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重大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降低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发生突发事件、重大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急诊急救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急诊急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
2. 确定各相关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明确应急工作流程。
四、应急工作流程1. 事发前(1)各科室要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确保急救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充足,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2. 事发时(1)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现场救治:根据伤情进行分类救治,优先救治危重伤员。
(3)现场转运:确保伤员安全、快速、有序地转运至医院。
(4)院内救治:迅速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及时、高效。
3. 事发后(1)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2)做好伤员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
(3)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急救药品:包括抗休克、止痛、止血、抗感染等常用药品。
2. 急救器械:包括心脏除颤器、呼吸机、输液泵、吸氧设备等。
3. 急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血氧饱和度仪、血压计等。
4. 通讯设备:确保现场与医院、相关部门之间通讯畅通。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演练。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急诊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可对预案进行修订。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cb855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06.png)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承担紧急救治任务的重要科室,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为了能够在紧急时刻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当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抢救。
迅速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同时,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
尽快连接心电监护仪,判断心脏骤停的类型。
准备好除颤仪,若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进行除颤。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2、流程发现心脏骤停→呼叫协助→摆放体位→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连接心电监护→判断骤停类型→除颤(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用药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药物治疗。
进行心肌酶学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2、流程出现症状→心电图检查→卧床、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用药→相关检查→准备介入或溶栓治疗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时,立即评估呼吸功能。
给予吸氧,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明确呼吸衰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解痉平喘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流程出现症状→评估呼吸功能→吸氧、呼吸机辅助(必要时)→血气分析→病因治疗→病情观察四、脑卒中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迅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头颅CT 或MRI 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评估出血量和位置,决定治疗方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1adc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b.png)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紧急情况而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
在急诊科,由于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一、突发疾病爆发和传染病控制预案:1. 快速反应机制:急诊科应设立快速反应小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疾病爆发,如暴发性感冒、疟疾或流行性腮腺炎等。
该小组应紧急召集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快速会诊和疫情调查,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2. 隔离措施:当出现传染病患者时,急诊科应迅速将患者隔离至特殊隔离病房,确保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隔离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防护服、洗手等。
二、重大创伤和意外事故的救治预案:1. 快速救援:针对重大创伤和意外事故患者,急诊科应与急救中心紧密合作,提前确定转运通道和救援路线,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到达急诊科接受救治。
2. 加强疼痛管理:对于疼痛严重的创伤患者,急诊科应采取快速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如输注镇痛药物或使用局部麻醉等。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预案:1. 相关疫情传播:当急诊科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或化学物品泄露等,应该立即启动有关预案。
包括与当地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开展疫情传播监测和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 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协调非常重要。
急诊科应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合作预案,以便在协调救援和资源调度时能够高效运作。
四、设备故障和电力中断的处理预案:1. 冗余设备:急诊科应备有备用电源设备,以应对电力中断或设备故障的情况,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对患者的诊疗服务产生影响。
2. 快速维修和替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急诊科应该立即通知相应技术维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维修或替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门面”,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时,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提前规划、迅速反应、高效运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9640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f.png)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作为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处理各类紧急病情和突发状况的重任。
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心跳呼吸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当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裤带。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
准备好除颤仪,必要时进行电除颤。
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2、流程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呼叫医生→平卧、解开衣领裤带→胸外按压→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抢救药物→准备除颤仪→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时,立即卧床休息,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病情。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如除颤仪、多巴胺等。
与心内科联系,做好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2、流程出现胸痛等症状→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给药→准备急救设备药品→联系心内科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发现患者出现急性脑卒中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情况。
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进行头颅 CT 检查。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安静。
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如甘露醇等。
2、流程发现症状→头部偏向一侧→评估病情→通知医生、CT 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抢救设备药品四、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更换输液管道。
使患者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诊突发意外紧急抢救应急预案
![急诊突发意外紧急抢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2762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a.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急诊科突发意外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诊科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各类突发意外事件的抢救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急诊科抢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协调各部门间的抢救工作。
2. 急诊科主任为抢救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指挥抢救工作。
3. 急诊科护士长为抢救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抢救工作。
4. 各班次医护人员为抢救小组成员,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积极参与抢救。
三、预案内容1. 事件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通知抢救领导小组,并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
(3)同时,向医院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
2. 抢救措施(1)现场急救: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初步处理。
(2)紧急转运:将患者迅速送往抢救室,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3)抢救室救治: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4)多学科协作:如遇复杂病例,立即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3. 抢救物资与设备(1)配备齐全的抢救设施和药品,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期检查和补充抢救药品、器械,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3)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通讯与协调(1)确保急诊科内通讯畅通,各班次医护人员保持通讯联系。
(2)与医院急救中心、相关科室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抢救工作高效进行。
(3)向家属告知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取得家属理解与支持。
四、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进行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各部门协作能力。
3.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五、附则1. 本预案由急诊科抢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急诊科抢救领导小组决定调整预案内容。
急诊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4239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1.png)
一、应急预案概述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抢救危重患者、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责。
为保障急诊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救治效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驾驶班、急诊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急诊救护工作。
2. 救护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急诊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总护士长、麻醉科医师、药剂科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院内急危病人的具体指挥和抢救工作。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1)接电话时了解病人情况,快速评估病情,报告值班医生。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3)推抢救车到病人床前,准备好抢救仪器、药品及物品。
(4)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报告二线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5)通知并安慰患者及家属,妥善安置同病室病人。
(6)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7)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2. 急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2)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听从指挥,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并保留各种液体、安培及药瓶等,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班班清点,完好率达100%,保证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急诊疫情防控(1)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急诊应急预案(含多场合)
![急诊应急预案(含多场合)](https://img.taocdn.com/s3/m/ea6172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e.png)
急诊应急预案一、引言急诊应急预案是为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医院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急诊救治工作,提高急诊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本预案旨在明确急诊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应急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为医院急诊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二、组织架构1.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急诊科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制定和修订急诊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应急资源,指挥调度全院急诊救治工作。
2.应急指挥部:设在急诊科,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急诊救治工作。
3.各专科救治小组:根据急诊患者病情分类,成立各专科救治小组,负责本科室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人员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院急诊救治工作,对急诊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进行监督。
2.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急诊救治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急诊救治情况。
3.各专科救治小组:负责本科室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严格执行急诊救治流程和规范。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急诊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流程1.病情评估:急诊科医生对来院患者进行快速病情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确保危重患者得到优先救治。
2.救治流程:各专科救治小组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救治流程和规范开展救治工作。
3.转诊流程: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与上级医院或相关科室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信息报告:急诊科医生在救治过程中,及时向上级报告患者病情、救治措施等信息。
5.后期随访: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康复情况,提供康复指导。
五、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确保急诊科、各专科救治小组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以满足急诊救治需求。
2.物资资源: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药品、设备等,确保急诊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车辆资源:配备专用救护车,确保急诊患者的转诊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 4、开放性气胸者先闭合伤口 5、异物残留体内时勿拔出、将异物与身体同时包扎
固定 6、避免在伤口、炎症、骨突处及受压部位打结
止血带止血
1、止血带扎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扎在上1/2处、 大腿扎在2/3处、止血带止血不适于前臂和小腿的 止血
踝关节水肿
胸痛
1、心绞痛 2、疼痛的性质、心电图、是否有背痛 3、外伤 4、胸部(疼痛、压痛、挫伤) 5、发热、心跳过缓、室颤
抢救的意义
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备时、单手握拳、掌面或小鱼际肌面
用力垂击心前区2次 3、除颤部位:右锁骨中线下、左腋中线第5
1、测量生命体征 2、病史采集 3、主诉→始发症状→发病地点→症状持续时
间→特征症状描述→加重因素→缓解因素 →到达医院前所做的治疗
既往史
1、过敏史(药物、食物、花粉、装修材料) 2、既往药物治疗史 3、外科病人做后一餐、育龄妇女末次月经
时间 4、创伤患者受伤经过
焦点评估(头晕)
1、心脏因素:流汗、心悸、静息时胸痛、气促、心 电图改变
A
1、发声 2、舌梗阻 3、牙齿松动、异物 4、出血 5、呕吐物及其他分泌物 6、水肿 7、流涎
气道干预
1、打开气道(仰头抬颈法、仰 头举颊法)
2、清理呼吸道 3、维持气道通畅
B
1、胸廓起伏、软组织及胸骨的 完整性
2、皮肤颜色 3、呼吸频率、节律 4、辅助肌呼吸 5、双侧呼吸音、气管位置
呼吸干预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急诊科:杨巧芬
成功的分诊
——能够快速辨别出病人疾病的严重性 分诊的技巧
1、带有疑问的思维 2、高度怀疑 3、明白人体结构及功能的过程 4、赌博的心理 5、人际沟通的技巧 6、公共关系技巧 7、医疗法律方面的知识
分诊系统
1、表征的描述 2、用2分钟测生命体征及主诉 3、5分钟进行综合检查 4、尝试观察所有进入急诊的病人
肋间 4、电击100、150、200或100、200、300焦
心肺复苏
1、2010年改为CAB 2、C:胸外按压 ①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②方法:食指与中指并拢、置于气管正中部位、男
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2-3㎝至胸锁乳 突肌交界处凹陷处 ③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④按压幅度:至少5㎝ ⑤按压-通气比值:30:2
2、松紧度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 3、时间不宜﹥1h每30min松带1次、间歇30-60s、
尽快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有效止血 4、使用止血带的部位要露在衣物外面、在止血带的
上方作明显标志、写上使用止血带的日期、时间、 时间精确到分钟、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 况、皮肤
1、监测血氧饱和度 2、氧疗 3、球囊辅助呼吸 4、穿刺减压(张力性气胸) 5、包扎胸部伤口
C
1、脉搏 2、皮肤 3、出血 4、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5、意识水平
摸到脉搏的位置 颈 股 肱 桡
估计收缩压(mmHg) 60 70 70 80-90
D
1、意识水平 2、瞳孔大小及反应 3、精神状态
进一步评估
急救体系
1、急救指挥系统 2、急救病人病情分级 3、绿色通道运行 4、急救后勤保障
急救护理原则
1、救护人员应保持镇静,辨别患者所患疾病或受伤 2、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 3、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处
置、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转运的原则 4、遇成批患者救护时、按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
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对 轻、重、危重和伤员做出标志(分类标志用塑胶 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 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5、正确保留创伤患者的离断肢体和器官
6、将其用无菌敷料或清洁软物包裹、尽可能 在0-4℃环境保存、避免浸泡。标明患者姓 名、年龄、性别、离断肢体和器官的名称 及数量、离断时间、随患者同时转运。
如何进行分诊
1、初步评估-进行急救 2、进一步评估-优先就诊 3、重点评估-优先就诊 4、再次评估-优先就诊
初次评估(<10秒)
确定和筛选出需要立即施行复苏的病人 当病人进入急诊台即开始快速进行GABCD
一般外观
1、痛苦面容 2、背着入院 3、颜面发红、面部和眼睛水肿厉害
G
1、能否走动 2、意识水平 3、皮肤情况 4、体位、步态、气味 5、面色表情
7、启用绿色通道迅速、安全转运患者。转运 途中应不间断地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措 施、加强监护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正确 搬运、防止二次受伤。
8、严格查对制度、各种急救药品须2人核对后方可 使用、口头医嘱须向医生复述1便、复述药物名称、 剂量、使用方法、途经、双人确认无误后方可执 行、保留空安剖、输液瓶或袋、以便核对统计、 抢救完毕后、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和处方。
2、体液流失:恶心、呕吐、腹泻 3、头部外伤(头部受伤病史、检查头皮完整性、 4、潜在出血:脸色苍白、呕吐咖啡样物、腹痛、女
性末次月经时间、阴道流血情况、下腹疼痛情况 5、低血糖 6、脑血管意外(头晕频率、是否晕厥、肢体力量 7、药物影响
气促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2、气胸(突然出现锐性疼痛) 3、心绞痛(胸痛的性质、心电图) 4、心衰(咯粉红色泡沫样痰、颈静脉怒张、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急救用药途径
1、静脉给药 2、骨髓给药 3、气管给药
急救处理三大步
1、吸氧 2、监护 3、建立静脉通道、在近心端(颈部或上肢)
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
急救处理三要素
1、稳:淡定的心态 2、准:一步到位 3、迅:迅疾如风
抢救分工
1、气道管理与呼吸维持 2、循环建立与维持 3、建立用药通道 4、药物准备 5、急救物品准备 6、文书记录 7、抢救指挥 8、与家属交流获取资料
9、做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疾病种类及病因、病情、急救措施、治疗效果及 患者去向。
10、清点并保管患者财物、有家属陪伴由其清点保 管,无家属需三人同时清点登记、妥善保存。
11、安慰患者/家属、消除恐惧及焦虑心理、边实施 操作边说明操作目的、取得其对救治的配合。
包扎技术
1、包扎顺序由低到高、自左到右、自下到上、从远 心端到近心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