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56、57页教材分析: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8和9、7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教材呈现一副“海滨游泳”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由于学生已具有了“6、7的加减法”的学习思路,学生能提出不同的加减法的问题。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算一算”,教材第一次呈现了大括号线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括号线的意思,能正确列式计算。
在“练一练”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8、9的加减法的口算,让学生自己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2题是一个示意图,是一道6、7、8、9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题,设计的示意图趣味性很强,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2、会计算得数是8 、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8 、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精品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8和9,掌握8和9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运用8和9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数学教具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数字8和9,引导学生认识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2. 学习
•讲解8和9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1. 复习
•进行前一节课内容的复习,以加深学生对8和9加减法的理解。
2. 拓展
•引入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总结
•整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精品课教学设计的总结,希會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会看图写一图四式,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使学生明白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会看图写一图四式,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明白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做个小游戏吧,猜猜水果后面藏着几?【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8和9的组成,为本节课学习8和9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粉花。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吗?生: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粉花。
一共有几朵花?5+3=8(朵)(板书)师追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生:5表示左边的部分,3表示右边的部分,8表示整体(总数)师引导:左边的部分+右边的部分=总数生:右边有3朵粉花,左边有5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3+5=8(朵)(板书)师追问: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总数生:3表示右边的部分,5表示左边的部分,8表示整体(总数)。
师引导: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总数生:一共有8朵花,去掉左边的5朵花,右边有几朵花?8-5=3(朵)(板书)师追问:8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生:8表示一共有8朵花,是总数或整体,5表示左边的5朵花,3表示右边的3朵花。
师引导总数(整体)-左边的部分=右边的部分生:一共有8朵花,去掉右边的3朵花,左边有几朵花?8-3=5(朵)(板书)师追问: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通过追问学生更明确谁是部分谁是整体,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生:8表示一共有8朵花,是总数或整体,3表示右边的3朵花,5表示左边的5朵花。
师引导: 总数(整体)-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启发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并结合之前学过的6.7“一图四式”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谁是部分谁是整体以及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为下面教学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模板第【1】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3页,练习十一第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9张卡片。
教师准备:8和9的加减法卡片若干;3、5、6、8、9的信箱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复习巩固8和9的分与合。
2.发现问题,引入新课讨论:看着数的合成与分解图,你找出三个数的关系吗能不能将这种关系用加法或减法算式表达出来二、新知探究师:今天我们大家主要通过这个关系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的加减法师:出示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整体与部分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列算式。
(1)一共有几个苹果5+3=8 3+5=8(2)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8-5=3(3)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3个,左边有几个8-3=5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
的加减法自主学习任务:拿出学具(两种不同颜色的9只纸鹤),摆一摆,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列算式。
4+5=9 4+5=99-4=5 9-5=4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学具,相互合作探索发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1.不摆学具,不用手指,我会算。
做一做第一题7+1= 7+2= 8+1=1+7= 2+7= 1+8=8-1= 9-7= 9-1=8-7= 9-2= 9-8=设计意图:2.转盘游戏算题王!设计意图:3.鸽子送信。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8和9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8和9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和9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和9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第56页情景图课件、贴图、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口算题卡片等。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及学具盒。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A.激趣谈话: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恐龙话题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复习口算:通过抢答口算题的形式,复习之前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如2+4=、1+5=、6-1=等,为学习8和9的加减法打基础。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A.观察看图:出示“恐龙图”,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信息。
提问: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B.看图写算式: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汇报交流,相互评价,教师板书算式,如6+2=8、2+6=8、8-2=6、8-6=2等。
C.操作悟理:小组合作,摆圆片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汇报评定,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加法、加法与减法算式之间的规律。
3.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A.看一看,想一想: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如5+3=、8-3=等,让学生尝试计算。
提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如利用加减法的关系等。
B.教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8和9章节的加减法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8的加减法运算:8加1、8加2、8加3、8加4、8加5、8加6、8加7、8减1、8减2、8减3、8减4、8减5、8减6、8减7。
2. 学习9的加减法运算:9加1、9加2、9加3、9加4、9加5、9加6、9加7、9减1、9减2、9减3、9减4、9减5、9减6、9减7。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动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8只小鸟和3只小鸟,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来表示这个问题。
2. 讲解8的加减法: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8的加减法题目,如8加1、8加2等,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题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8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讲解9的加减法: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9的加减法题目,如9加1、9加2等,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题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8和9的加减法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8加3、9减4等,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计算过程。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有关8 和 9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喜欢吃水果吗?谁能猜出每个水果背后藏的是那个数?二、探究新知1、8和9的组成把8颗五角星分成2组,你会怎样分?先动手分一分,再汇报你分分法。
(1).预设:有4种分法即7和1、2和6、3和5,4和4。
(2)把9个圆片分成2组,你会怎样分?先动手分一分,再汇报你分分法。
(3)预设:有4种分法即1和8、2和7、3和6,4和5。
(4).小结: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会做到不丢啦,不重复。
2、探究8和9的加减法:(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捏那个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吗?(2)分组讨论,分别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3)左边有5朵花。
右边有3朵花,一共有几朵花?(4)求一共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计算。
即5+3=8 3+5=8 (5)通过图片你还可以怎样想?A:一共有8朵花,去掉左边得5朵,右边还剩几朵?B:一共有8朵花,去掉右边得3朵,左边还剩几朵?(6)求还剩用什么方法计算?求还剩用减法。
即8–5=3 8–3=5 (7)请思考通过一幅图可以列出几道算式?(8)预设:可以列四道算式。
即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9)你们是怎样计算得?(10)通过上面得图片可以列出几道算式?4+5=9 5+4=9 9–4=5 9–5=4(11)你们是怎样计算得?(12)小结:解决“一图四式”的问题时,要弄清楚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的联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进行 8、9的加法计算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与关键: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6 + 2 = 8 (为什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2 + 6 = 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8 - 6 = 2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8 - 2 = 6(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6 + 3 = 9 3 + 6 = 99 - 6 = 3 9 - 3 = 6(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7 + 2 = 9 9 - 7 = 22 + 7 = 9 9 - 2 = 7(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7 = 2(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2 = 7(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其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运算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加法运算。
2. 8和9的减法运算。
3. 8和9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理解8和9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减法运算,如7以内数的加减法。
(2)情境导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有8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几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2. 探究新知(1)8和9的加法运算①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加法运算,发现规律。
②教师总结规律:8加几等于9,9加几等于10。
③学生练习:完成教材上的加法练习题。
(2)8和9的减法运算①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减法运算,发现规律。
②教师总结规律:9减几等于8,10减几等于9。
③学生练习:完成教材上的减法练习题。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4. 总结反馈(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和9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孩子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让学生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对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探究和练习。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的加减法,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三、练习巩固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竖式计算法准确地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理解8和9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认识和掌握8和9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小学数学上册》;2.教学投影仪;3.教学用具:数字卡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利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回顾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8和9的加减法。
2. 讲解数学概念通过示例演示,向学生介绍8和9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解释竖式计算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3.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 练习和巩固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并相互检查。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鼓励学生多使用竖式计算法,提高他们的运算效率。
5. 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关于8和9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答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6. 总结和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可以提问一些关于8和9的乘法和除法的问题,适度延伸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此外,我还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和9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8和9的加减法》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10以内的加减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8和9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8和9的加法运算方法。
a.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8 3=11,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8和9的加法规律,如8 1=9,9 1=10。
c.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8和9的加法运算。
2. 讲解8和9的减法运算方法。
a.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9-4=5,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8和9的减法规律,如9-1=8,8-1=7。
c.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8和9的减法运算。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和纠正答案。
四、拓展(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强调计算过程的准确性,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计算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fef2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8.png)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感受“两个数相加,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使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学生自由回答0~9)同学们的脑子真是聪明!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8和9的组成,你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8和9的组成都有哪些?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再来玩玩算式游戏好不好?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出示题目。
让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依次口算。
(二)引入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7以内的加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学8的加减法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特别棒,吸引来了一位好朋友,看,它是谁?(机器人)机器人要带大家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数学王国。
你们想去吗?(想)师: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的第一站就是美丽的花园。
这里五颜六色,芬芳迷人。
(出示教科书第53页小花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算式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自主列算式,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集体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板书:5+3=83+5=88-5=38-3=5师:其他小组列的算式和他们一样吗?预设:一样。
师:好,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算式,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你又是怎么计算的?预设:有5朵红花,3朵粉花,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列式就是5+3,数一数一共有8朵花,所以5+3=8。
师:你是从左向右看的,如果从右向左看呢?谁来说说第二道加法算式?预设:有3朵粉花,5朵红花,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列式就是3+5,数一数一共有8朵花,所以3+5=8。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
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
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5+4= 4+5= 9-4= 9-5=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 抢答:8-7=师:怎么想出来的?3、指导小结,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板书课题:8、9的加减4、阅读课本“生活中的数”。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图并能口述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
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
(举例)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2+6=8,6+2=8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4+4=8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3+5=8,5+3=8。
……学生说教师板书:6+2=82+6=84+4=81+7=87+1=83+5=85+3=80+8=88+0=8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例如: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二)画一画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2)出示图片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3.组织全班交流。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和9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为后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发现加减法的规律,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幼儿园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但系统的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培养运算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8和9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8和9的数字卡片。
3.教学场地:教室内的座位排列以方便学生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个物品。
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数数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8和9的加减法算式。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8个苹果,然后又加入了1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答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设计第【1】篇〗8、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指名同学回答,全班订正。
(答:8可以分成6和2,4和4可以组成8,9可以分成4和5,3和6可以组成9。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一起认识了8和9,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二、动手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小黑板出示问题:7根小棒添上2根是几根?2根小棒添上7根是几根?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还剩几根?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7根还剩几根?学生写出算式,并汇报结果。
师:上面这么多的算式的得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7+2=9,那么2+7就一定等于9吗?”“你怎么知道:7+2=9,那么9-2就等于7吗?”这类问题,来激发、引导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7+1=8 8-7=()让学生进行抢答,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指明说,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这节课你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收获,用加法来计算减法能用在哪?使学生加深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6题。
3.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7题。
4.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10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23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和9的加减法(教案)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图四式的过程,掌握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及 8 减几、9 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8和9的分与合进行相应的口算。
2.通过观察对比,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运算规律,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运算规律,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8和9的分与合师:同学们,下面这些水果表示几?【设计意图:通过对8和9的分与合复习,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为本节课利用8和9的分与合计算做铺垫。
】二、新课教授1.看图提问并解答(1)加法①师:这里有一些小花,你从图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左边有5朵红色的花,右边有3朵粉色的花,一共有8朵花。
②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加法问题吗?生:左边有5朵红色的花,右边有3朵粉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③师:谁来列算式?生1:5+3=8生2:还可以3+5=8(2)对比观察①师:为什么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生:5+3=8是从左往右看;3+5=8是从右往左看。
②师: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1:相同点都是把5和3合起来等于8。
生2:不同点是3和5交换了位置。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发现,这两个算式加号前后两个数交换了位置,但得数相同。
(3)减法①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生:一共有8朵花,左边有5朵红花,请问右边有几朵粉花?②师:如何列式?表示什么?生:8—5=3,表示一共有8朵花,去掉左边的5朵粉花,右边还剩3朵花。
③师:那这幅图又是什么意思?生:一共有8朵花,右边有3朵粉花,请问左边有几朵花?④师:谁来列式?并结合图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生:算式是8—3=5,表示一共有8朵花,右边有3朵粉花,左边有5朵花.(4)对比观察①师:观察这两个减法算式,有什么发现?生1:都是用8来减。
8和9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8和9的加减教案

8和9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8和9的加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解决与8和9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片中的信息。
2.教学新课(1)教学8的加减法a.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8的加减法规律。
b.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8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c.让学生独立完成8的加减法练习题。
(2)教学9的加减法a.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9的加减法规律。
b.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9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c.让学生独立完成9的加减法练习题。
3.练习与巩固(1)课堂练习a.让学生独立完成8和9的加减法练习题。
b.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2)课后作业a.布置8和9的加减法家庭作业。
b.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4.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2)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3)汇报解题结果,分享解题经验。
(2)让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8和9的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2.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是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作业布置是否适量,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8、9的加减法》冀教版一年级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列示计算的过程。
2、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根据括线图写出加法或减法算式。
3、能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题卡1知识位置结构图一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9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上: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下: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上: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一)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连乘小数、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四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二)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整数六上:按比例分配百分数的应用2本课教学结构图3本课详案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7以内的口算题卡,学生抢答。
2.师:我们刚才的抢答练习是考查的什么知识?生:7以内的加减计算。
3.师:大家在前面几课的表现都非常好,所以能够很快地回答出题卡上的答案。
希望今天能够继縷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一起来学好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掌握8、9的加减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情景图。
引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在海边玩要过吗?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海边。
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描述内容,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
2.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人呢?请小朋友互相交流、讨论,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
意图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
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
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
学生听教师导入新,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看一看,算一算:
+4=()
4+=()
9-4=()
9-=()
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
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
抢答:8-7=()
师:怎么想出来的?
3、指导小结,揭示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
板书题:8、9的加减
4、阅读本“生活中的数”。
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然后和同桌同学交流图上内容。
根据图上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写四道算式。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先看教师摆学具,然后观察自己动手摆学具,同桌合作摆后写出四道算式。
同桌互相说说算理,重点说说减法的算理。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学生汇报加减法算式。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路,做做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交流、发现:做加法,还可以想减法。
试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生读本,说说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提出数学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畅游乐园,寓练于乐。
、看图列式,并计算。
(出示)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
6+2=
4+=
8-1=
8+1=
9-1=
7+2=
7+1=
8-2=
+3=
9-8=
4+=
9-6=
3、比一比。
(出示)
7○9
6+1○8
3+4○9
8-0○8+0
3○9-7
+1○6+2生观图,列算式,并交流。
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并评价。
交流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
四、全总结,分享收获。
你们喜欢今天这节吗?这节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6+2=8
2+6=8
+7=8
8-7=1
8-2=6
8-6=2
做减法,想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