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代码: 8234950 题目: 四川省岳池县运输系统主要乡镇之间交通分配分析年级/专业/班: 2008级物流管2班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 2010 年 6 月 14 日完成时间: 2010 年 6 月 25 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 引言 (3)1.1背景 (3)1.2研究现状 (3)1.3本文研究内容 (4)2.1 第一章四川省岳池县关于现有交通分配调查情况 (5)2.1.1 调查准备——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网络表示 (5)2.1.2运用地形图画出抽象的交通网络图 (6)2.1.3交通网络图的邻接矩阵 (6)2.1.4邻接目录表 (7)2.1.5阻抗矩阵 (7)2.2第二章四川省岳池县交通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分配 (9)2.2.1交通分配的目标和方法 (9)2.2.2容量限制分配法 (9)2.2.3最短路分配法 (10)结论 (12)总结与心得体会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各地交通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和发挥出来,因而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就是合理规划地区交通运输量,从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正确配置运输生产力和运输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生产的需要;同时合理布局,比例协调,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和居民提供优质的运输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最终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即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运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中合理进行交通分配的方法,根据岳池县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量,选择行进路线,把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分布量具体地分配到各个路线上。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构成、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其树立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具备一定的交通运输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交通运输基本概念与分类- 交通运输的定义、功能及其发展历程。
- 交通运输的分类: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2. 我国交通运输网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布局和特点。
-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
3.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影响-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
-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交通运输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我国交通运输网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三课时: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影响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8801781 题目: 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课程设计年级/专业/班: 06级物流管理1班学生姓名:学号: 200603050126开始时间: 08 年 6 月 15 日完成时间: 08 年 6 月 26 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 引言 (3)1.1 目的和意义 (3)1.2配送中心及其作用 (3)2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3)2.1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原则 (3)2.2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4)2.3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4)2.4配送中心的分类 (5)2.4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5)3 实例分析. (8)3.1 求解过程 (8)3.2 设计结论分析 (9)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也发展迅速。
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方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他们之间的优缺点。
运用这些方法为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择一个合理的地址。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1 引言1.1 目的和意义本设计以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为例,通过对该中心选址的分析,设计经济合理的地址,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熟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相关知识。
增加我们实际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社会工作能力打下铺垫。
并且通过老实的细心指导,让我们找到自身的不足。
1.2配送中心及其作用配送中心是指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
运输规划问题课程设计
运输规划问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输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运输规划问题在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3. 引导学生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方法解决运输规划问题;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描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运输规划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如Excel、Lingo等)进行运输规划求解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运输规划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到运输规划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运输规划问题基本概念:介绍运输规划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运输规划问题的基本结构。
2. 运输规划问题建模方法:讲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建模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运输规划问题的建模过程。
3. 运输规划问题求解方法:讲解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如北西角法、最小成本法、位势法等,并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求解。
4. 运输规划问题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运输规划问题案例,使学生了解运输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运输规划问题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第二周: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在运输规划中的应用;第三周:运输规划问题求解方法及数学软件操作;第四周:运输规划问题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课程设计交通运输
课程设计交通运输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作用,能够分析评价交通运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3)了解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4)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评价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性;(2)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和规划;(3)能够就交通运输问题进行研究和撰写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特点和优缺点;3.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4.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5.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各种方式的特点;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交通运输案例,如我国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3.讨论法:学生就交通运输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交通运输实验,如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和规划。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提供丰富的交通运输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运输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交通运输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准备交通运输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地图、数据资料等。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运输规划课程设计
运输规划课程设计
一、课程名称:运输规划
二、课程介绍:
运输规划是指对于某一特定区域内交通运输需求和运输系统状况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和规划的系统工程,旨在为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提供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策略和方案。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学习运输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运输规划工作。
三、课程内容:
1、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运输规划中的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方法;
3、交通调查和数据分析技术;
4、交通模型和模拟技术;
5、运输分区和模式选择分析;
6、路网分析和交通组织规划;
7、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设计;
8、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物流配送等相关运输规划领域;
9、实践案例分析和实际运输规划项目工作。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
2、案例分析;
3、参观实践;
4、小组讨论。
五、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报告等;
2、期末考核占40%:包括闭卷考试和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书目:
1、《交通运输规划导论》,赵葆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运输规划基础与应用》,万华东,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交通运输规划实例》,李泽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4、《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庄正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王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七、教学时长:36学时。
交通运输规划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工具。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交通运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规划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2. 交通运输规划中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际案例资料3. 交通运输规划相关书籍和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提出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
2. 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规划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1.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讲解交通运输规划的定义、范围和作用- 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等2.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讲解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如: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多目标决策法等- 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步骤,如:现状分析、需求预测、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实施与监控等三、案例分析1. 选取实际案例,如城市交通规划、公路建设规划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交通运输规划过程。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某一交通运输规划案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规划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二、讲授新课1. 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讲解交通运输规划中的跨学科知识融合- 介绍交通运输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2. 交通运输规划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实施效果-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运输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货运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选择运输方式的原则。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主要的运输方式,并理解各自的运作原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进行简单的物流规划;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货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各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其次,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够理性地评价和选择;接着,讲解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决策;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其次,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运输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首先,教材《交通运输货运》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再次,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感受;最后,实验设备,如物流模型、运输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整合,我们将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交通运输规划基础教案
交通运输规划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规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理解交通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规划的概念与意义2. 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3. 交通规划的方法与工具4. 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交通运输规划的认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交通运输规划的概念与意义1. 阐述交通运输规划的概念:交通运输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交通需求,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方案,以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讲解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因素,以满足综合发展的需要。
2.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公平照顾各种交通方式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
3. 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应注重长远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4. 公众参与原则:交通规划应引入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四、讲解交通规划的方法与工具1.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城市现有交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了解城市交通状况与问题。
2. 交通需求预测: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变化。
3. 交通模型建立:通过建立交通模型,模拟并评估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
4. 规划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和模型结果,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五、讲解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1. 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交通规划的合理与否对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2. 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网络、鼓励非机动车出行等策略,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是交通信息工程和控制专业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定义、分类、原则及其相关知识。
课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交通运输手段的规划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
它还重点介绍了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上下游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还系统地讨论了未来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掌握规划方法和技术;(2)熟悉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3)掌握规划应用的经济社会效益;(4)理解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5)实践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三、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定义、分类、原则及其相关知识;(2)不同交通运输手段的规划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5)上下游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经济社会效益;四、教学方法和形式(1)讲授课:以教授文献研究为主,结合相关项目和案例,形成课程框架;(2)实验课:以实际项目为案例,使学生结合实验实践,掌握实际交通规划过程中的手段和运用;(3)课程设计: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自行设计交通运输规划,结合领域学术分析验证;(4)课后讨论:学生利用学习比较课程的知识和实践,进行讨论研讨,并实时反馈进行结果报告。
五、考核方式(1)考试:以期末考试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2)实验报告:根据实践课要求,进行实验实践报告;(3)课程设计:完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4)课程研讨:根据课程学习进行研讨,反映自身学习水平。
六、总结《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使学生有能力进行交通设计规划。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各种规划方法,也能运用知识与实践结合,分析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规划,让学生学有所得!。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用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与基本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规划过程,包括交通规划调查、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交通需求分析四阶段法等内容,重点理解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分担、交通流分配的基本理论与常用模型,初步具备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TransCAD软件的应用,树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促进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四阶段法的理论与方法,能够结合交通规划项目实际情况构建恰当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求解。
课程目标2:熟悉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与基本操作,并能将其用于交通运输规划项目的识别、描述和有效分解,并能综合分析具体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理解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6和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观测点1-2:能针对具体的交通运输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毕业要求观测点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交通运输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观测点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交通运输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交通运输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实验一TransCAD主要功能、交通小区分析1.教学目标(1)了解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
(2)掌握TransCAD的数据类型、结构关系及其导入导出方法,能熟练地编辑数据。
(3)恰当划分交通小区,能利用专题图分析交通小区特征。
2.教学重难点重点:小区专题分析图难点:无3.教学内容(1)学习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2)将电子地图、CAD图等导入TransCAD,并恰当划分交通小区(3)编辑交通小区数据,绘制专题图进行分析4.教学方法:讲解,上机演示,操作练习,PBL,自学5.教学评价:课堂交流,作业实验二交通网络设计与分析1.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分配所需的路网数据需求预测的需要。
交通运输方面的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方面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理解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法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帮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线路、枢纽、工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交通运输情况分析和预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展示对交通运输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投身相关领域的职业规划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绿色出行。
3. 通过对交通运输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交通运输事业的推动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通运输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交通运输概述:介绍交通运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交通运输方式: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相关政策法规。
4. 交通运输线路与枢纽:介绍交通运输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以及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布局。
5. 交通运输工具:讲解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的技术特点、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6.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探讨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措施。
7. 交通运输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科技创新、智慧交通等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大学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大学交通运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学习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运输工具、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
3. 了解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状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运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交通运输案例进行评价和改进的能力。
3. 提高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其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旨在教授学生交通运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对交通运输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概述- 交通运输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 基础设施:道路、铁路、机场、港口等- 运营管理:运输组织、调度、安全、服务等方面3. 不同运输方式分析- 公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 铁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 航空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 水运: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4.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线路规划与设计- 运输企业运营管理5.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 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政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6. 交通运输案例分析与讨论- 国内外典型交通运输案例- 案例分析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交通运输概述第二周:交通运输系统构成第三周:不同运输方式分析第四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第五周: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第六周:交通运输案例分析与讨论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交通运输知识,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货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货运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政策法规;3. 引导学生掌握货物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运输货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货物配载、线路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物流、环保运输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运输货运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货运基本概念:介绍交通运输、货运的含义、分类及特点;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我国交通运输货运现状及政策法规: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货运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法规;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货物包装、装卸与运输:讲解货物包装、装卸、运输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二章。
4. 货物配送与成本控制:介绍货物配送流程、线路优化、成本控制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5. 交通运输货运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交通运输货运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四章。
6. 绿色物流与环保运输:讲解绿色物流、环保运输的概念及实施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
大学交通运输课程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掌握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复杂性和综合性;2.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案例介绍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重要性;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交通运输课程设计概述(10分钟)1.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定义和目的;2.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特点和意义;3.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交通运输课程设计步骤详解(20分钟)1. 设计准备阶段:明确设计任务、收集资料、分析需求;2. 设计构思阶段:确定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3. 设计实施阶段:制作模型、进行实验;4. 设计评估阶段: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改进。
四、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15分钟)1. 介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典型案例;2. 分析案例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
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运输系统;2. 各组汇报设计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引导学生反思交通运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新思维;3. 学生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教材;2.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相关案例;3.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相关软件和工具。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吉林大学交通学院2010年9月一、设计目的与任务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内容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
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OD量。
三.设计方法1.交通量预测(1)交通发生量预测利用现状各交通分区人口数据与调查的现状出行生成量进行分析,得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自选,但至少包括人口因素)。
(2)交通吸引量预测根据现状调查不同的出行目的的比例和影响出行的各类土地面积,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行吸引率(数据已给出),从而得到规划年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吸引量。
(3)交通分布预测在交通分布阶段,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要求给出充足的选择依据。
推荐采用重力模型结合佛尼斯法或福来特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公式:
ˆ xt +T = at + bt T
α St(1) − St(2) 1−α
参数计算: a = 2 S (1) − S (2) , b = t t t t
三、实验内容或步骤 (一)课程设计基本任务及要求简介: 1.基本任务:应用国际惯用的“四步骤”方法,以“黑龙江省公路网规划”为课程设计 题目,达到初步掌握交通规划的具体设计步骤及实施方法的目的。 2.具体要求如下: 1)已知黑龙江省人口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对 2010 年的人口情况进行预测。 2)已知黑龙江省历年社会经济情况,选择相应的经济预测方法,计算出 2020 年黑龙江 省的社会总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 3)利用上述条件,选择模型预测出黑龙江省 2010 年的公路客、货运量。 4)求出各节点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 5)将各路径上的客、货运量折算成车辆。 (1) 客运量:轿车(4 人)、微型客车(7 人)、轻型客车(20 人)、中型客车(40 人)、大型客车(55 人),所承担客运量的概率分别按 0.5%、10%、30%、49.5%、 10%计算,满载系数为 0.8. (2) 货运量:微型货车(0.5 吨)、轻型货车(2.5 吨)、中型货车(5 吨)、重型货 车(14 吨),所承担的货运量的概率分别按 5%、10%、50%、35%计算,满载系数 为 0.98. 6)已知黑龙江省基年各大区间的公路旅客、货物运输 OD 流表,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法 进行交通量分布预测。 7)按多路径概率法进行 2010 年的交通量分配。 四、数据表格 1.运用罗吉斯曲线预测模型进行人口预测,相应表格如下:
K1=0.0031,K2=0.0033,K3=0.003,K4=0.0019,K5=0.0016,K6=0.0031,K7=0.0019, K8=0.0026,K9=0.0068,K10=0.005,K11=0.0035,K12=0.003,K13=0.0092
′ ′ ′ ′ 再将求得的 K1 K2 K3……K13 代入公式 c,求得 K 1 K 2 K 3 …… K 13 : ′ ′ ′ ′ ′ K 1′ =1.191, K 2 =1.1026, K 3 =0.7887, K 4 =0.971, K 5 =0.8259, K 6 =0.9237, 各路径交通阻抗 ′ ′ ′ ′ ′ ′ K 7 =0.9246 , K 8 =1.0178 , K 9 =1.5085 , K 10 =1.4874 , K 11 =1.0126 , K 12 =0.8568 , ′ K 13 =3.2178 ′ ′ ′ 至此第一次迭代完成。 再将新的 K 1′ K 2 K 3 …… K 13 值代入公式 b, 求得第二次迭代值 K1 K2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班
指导教师: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实习项目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1 2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新实验楼 603 交通运输实物模拟实验室 2011 年 11 月 28 日——2011 年 11 月 9 日 职称 职称 讲师 讲师 所在部门(教研室) 所在部门(教研室)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 ′ ′ ′ ′ K 1′ =1.2507 , K 2 =1.0992, K 3 =0.7766 , K 4 =0.9644 , K 5 =0.8098 , K 6 =0.909 , ′ ′ ′ ′ ′ ′ K 7 =0.9144 , K 8 =1.0059 , K 9 =1.5038 , K 10 =1.5246 , K 11 =1.0099 , K 12 =0.8443 , ′ K 13 =3.2471 第二次迭代结束。再进行第三次迭代,求得 K1= 0.0033,K2= 0.0033,K3= 0.003,K4= 0.0019,K5= 0.0017,K6= 0.0033,K7= 0.002,K8= 0.0026,K9= 0.0067,K10=0.0048,K11= 0.0031,K12= 0.0026,K13= 0.0085。它们与第二次迭代相对误差﹤3%,迭代达到收敛,停 止迭代。求得在γ=1 的前提下: K K K K K1= 0.0033, 2= 0.0033, 3= 0.003,K4= 0.0019, 5= 0.0017,K6= 0.0033, 7= 0.002, K8= 0.0026,K9= 0.0067,K10=0.0048,K11= 0.0031,K12= 0.0026,K13= 0.0085 ′ ′ ′ ′ ′ K 1′ =1.2643 , K 2 =1.0978 K 3 =0.7739 , K 4 =0.964 , K 5 =0.8084 , K 6 =0.9059 , ′ K 7 =0.9138, 8 =1.0043, 9 =1.5008, 10 =1.5304, 11 =1.0087, 12 =0.841, 13 =3.2532 K′ K′ K′ K′ K′ K′ 第三步:把以上参数代入公式 a,根据现状 Oi、Dj 值可算得现状分布理论值,结果列 于理论分布表。 第四步:检验。考察 tˆij 与 t ij 的相差程度。 针对现状实际 OD 表和理论分布表求各自的平均交通阻抗: ˆ R = 6.43, R = 7.15 ˆ R − R / R 〈10% ,认为γ=1 可接受。
一、实习目的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及物流管理方向实践教学的一 个重要环节,在掌握运输系统规划的理论知识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初步掌握交通规 划设计及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通过系统规划的理论学习培养能够运用模型进行某方面的预测解决一定的问题的 能力; 2.初步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应的步骤和方法解决具体 的问题; 二、实习原理
4、OD 表格及客货量折算成车辆 货运量求出量向上圆整得出
客运量求出量向上圆整得出
5、
六、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进一步的想法等 采用指数平滑法需要有比较完备的历史资料;销售预测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预 测的对象。把指数平滑法和定性预测方法正确地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预 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使的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从而做出实事求是的预测结 论。
−r
(公式 a) (公式 b) (公式 c)
− K i = (∑ K ′j D j Rij r ) −1 − K ′j = (∑ K i Oi Rij r ) −1
黑龙江省基年现状 OD 分布量
第一步,给参数γ取初值,令γ=1. 第二步,用迭代法求约束系数 Ki K ′j
′ ′ ′ 首先,令列约束 K 1 = K 2 =……= K 13 =1 代入公式 b,求行约束系数:
K3……K13: K1= 0.0032,K2= 0.0034, 3= 0.003,K4= 0.0019, 5= 0.0017,K6= 0.0033, 7= 0.002, K K K K8= 0.0026,K9= 0.0067,K10= 0.0048,K11= 0.0032,K12= 0.0027,K13= 0.0086 ′ ′ ′ 由新的 K1 K2 K3……K13 值求 K 1′ K 2 K 3 …… K 13 :
黑龙江省基年理论 OD 分布量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O区 1 哈尔滨市 0 牡丹江市 14 鸡西市 22 七台河市 39 双鸭山市 18 佳木斯市 29 鹤岗市 14 伊春市 10 黑河地区 4 齐齐哈尔市 31 大庆市 81 绥化地区 117 大兴安岭 32 总计 411 D区 2 3 19 29 0 11 11 0 15 120 3 9 6 21 2 7 1 3 0 1 3 5 4 7 4 7 3 7 71 224 4 5 6 14 18 79 4 2 11 33 6 45 0 18 134 6 0 121 18 44 0 5 8 72 2 2 21 4 0 2 2 3 13 4 4 19 3 4 20 4 4 19 99 114 556 7 8 9 10 11 12 13 总计 11 29 30 38 109 159 2 536 1 2 2 2 4 4 0 57 4 5 5 4 7 7 0 151 11 13 86 8 16 13 1 473 6 6 3 3 6 6 0 189 20 22 6 6 9 10 1 193 0 13 3 3 4 10 0 141 3 0 2 2 3 3 0 52 0 1 0 1 2 2 0 19 2 4 7 0 28 10 1 109 3 6 11 25 0 19 1 184 6 7 8 9 19 0 1 204 2 5 10 20 17 12 0 135 70 113 174 122 225 256 8 2443
2.运用指数平滑的方法,对 2010 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的预测,相应图表如下:
3. 运用指数平滑的方法,对 2010 年的社会生产总值的预测,相应图表如下:
4.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对 2010 年公路客、货运量的预测,相应表格如下:
5、折算成车辆数: 客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数值
代入数据得
货运
带入数据得
6.用双约束重力模型进行交通量分布预测 双约束重力模型为: Tij = KiK ′j Oi D j Rij
五、数据处理结果(结论) 1、人口预测得出结果为
2、经济预测得出结果为 社会生产总值
. 工农业生产总值
3、客货运量预测 客运 回归方程为 Yt=1104.62117549585+13.29044105*X1-2.34765*X2=39397.65224
货运回归方程为 Y= 5279.76+5.42099X1+7.49763X2=43904.13
(1)一次指数平滑 预测模型: 一次指数平滑值计算公式:
1) ˆ x t + 1 = s t( 1 ) = α x t + (1 − α ) s t(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