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f0fc3e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c.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检测内容:第一单元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 )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A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3.XXX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B ) A.XXX时期B.XXX时期C.XXX时期D.XXX时期4.XXX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D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C.完善科举制度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5.XXX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之治”。
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D )A.XXX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B.XXX正视纳谏,善于用人,前进行政效率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D.提拔XXX、XXX等一批有才干的人6.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XXX作为我国汗青上唯独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这些批评中,最准确的是( B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很有作为,推进了社会经济文明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7.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能促使盛世场面的形成。
下列搭配精确的是( D )A.文景之治——汉高祖B.光武中兴——汉武帝C.贞观之治——武则天D.开元盛世——唐玄宗8.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下图是唐朝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A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9.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7b4cb0066f5335b812116.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隋唐和辽宋夏金元1、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康熙帝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4、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这体现出唐代()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5、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是()河姆渡人的骨耜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汉代牛耕图唐代曲辕犁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6、唐朝诗人元禛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经济繁荣,国库充盈C.文教昌盛,人才辈出D.民族交融,相互学习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澶渊之盟8、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①日本遣唐使来华②鉴真东渡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1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163beb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e.png)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A.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C.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2.“吾为官择人,唯才是用。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C.节俭治国D.唯才是用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4.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下面所示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5.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
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6.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A.李渊B.杨坚C.武则天D.赵匡胤7.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选择的有()①鲜卑族②党项族③契丹族④女真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0.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建立了蒙古国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2.《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19bb327d3240c8547ef1e.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
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
”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1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国B.齐国C.秦国D.燕国12.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657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0.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d653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4.png)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是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A. 明经B. 进士C. 举人D. 解元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睿宗3. 下列哪项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A. 扬州B. 广州C. 明州D. 泉州4.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5. 下列哪项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割据政权?()A. 前蜀B. 后梁C. 南吴D. 北汉6. 下列哪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A. 沈括B. 苏轼C. 欧阳修D. 范仲淹7. 下列哪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A. 辛弃疾B. 李清照C. 周邦彦D. 柳永8. 下列哪项是元朝时期著名的农民起义?()A. 红巾军起义B. 白莲教起义C. 黄巾军起义D. 李自成起义9. 下列哪项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戚继光C. 郑成功D. 唐顺之10. 下列哪项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王夫之D. 黄宗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唐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设立了______制度。
12.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______和______合称为“李杜”。
13.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其中南吴和______是著名的割据政权。
14. 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磁偏角。
15. 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______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
16. 清朝时期,著名思想家______提出了“民为邦本”的观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7. 请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特点。
18. 请简述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19.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2b7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8.png)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40分)1.博物馆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文物故事”为主题,展出了精品文物如下图所示。
观察文物并判断,此次科普展所讲述的文物故事是关于()头盖骨化石复原头像石器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B.黄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4.《礼记·礼运》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候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A.礼仪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5.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6.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昏聩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7.右图大鼎是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为“司母戊鼎”。
在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将其首次定名为“后母戊鼎”。
下面有关此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世界现存最重的青铜器②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③“司母戊”三字应为甲骨文④是商王权力的象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战国时期,多国进行了变法。
它们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秩序9.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下列反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儒家名言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温故而知新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9fc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范围: 七年级下学期全册;考试时间: 100分钟一、选择题1.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兴起于唐, 繁盛于宋。
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①苏轼②柳永③李清照④辛弃疾A.①..B.①..C.②..D.③④2.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 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 史料翔实, 文笔生动, 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A. 《春秋》——孔子B. 《天工开物》——宋应星C. 《史记》——司马迁D. 《资治通鉴》——司马光3. “今天, 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 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 ()A.中书省辖..B.宣政院辖..C.江浙行..D.辽阳行省4.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历史上, 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A.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B.在会宁称帝, 建立金C.建立元.....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5. 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八旗制..B.分封..C.行省..D.三省六部制6.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扬州②广州③泉州④莱州A.①②③..B.②..C.①..D.③④7. 有人说: “…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正式诞生于()时期。
A.隋文..B.隋炀..C.唐太..D.唐玄宗8.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机..B.城管机..C.枢密机...D.按察机构9.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 久为贵国所踞, 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 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 ()A.西班..B.葡萄..C.荷..D.英国10. 元朝时创立、现在还在实行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制度是()A.行省制..B.郡县..C.三省六部..D.分封制11. “胡人有妇解汉音, 汉女亦解调胡琴”, 这首诗写于元末, 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B.文化事业发..C.中外交往频..D.民族融合发展12.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a0b1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b.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证据。
下列发掘于北京人遗址中且能够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的化石是()A.骨耜B.猿人头盖骨C.烧骨D.石制的纺轮2.在陕西出土的一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有石斧、石锄、石刀、粟粒和蔬菜籽粒,以及窑穴、墓葬等。
据此可知,当时此处居民已经进入原始()A.农耕定居生活B.海上捕捞生活C.游牧迁徙生活D.采集狩猎生活3.《古史考》记载:“黄音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黄帝作瓦甑(蒸食用具)。
”该记载表明了黄帝()A.懂得吹弹骨笛和琴瑟B.已经学会炼铜和造车C.开始从事养蚕和缫丝D.已经懂得烹饪和制陶4.《辞海》曰:“启,夏禹之子,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开君主世袭之风。
”可见王位世袭制始于()A.舜B.禹C.益D.启5.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其中约40%的文字是采用如表所示的造字方法。
这一造字方法是表()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据《左传》记载,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该材料表明了周王分封诸侯凭借()A.功劳大小B.血缘亲疏C.品德优劣D.长幼尊卑7.孔子告诫季康了:治理政事,君子无需用杀戮手段;君子只需行善,则民自然也会行善。
在此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思想是()A.礼治B.德治C.法治D.兼爱8.自古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结合如图推断该工程兴建的主要意义是()A.增加了观光旅游收入B.改善了生活用水环境C.改变了山势险峻局面D.提高了防洪灌溉能力9.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总数约69件,其中铁农具高达58件,这一情况说明当时该地区铁农具()A.工艺高超B.种类丰富C.使用广泛D.外形精美10.关于战国时期的战争,在《孟子》一书中这样说:“争地以战,杀人盈(满)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5ea62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4.png)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分析本题,这是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是排除法,就是在给的选项中找出一个或两个和题意不符的选项排除掉,经过一次或两次排除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了。
观察该题①、②、④并仔细分析可知,三个盛世局面的出现,都和统治者政治、经济、文化的宽松政策有关,所以,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2.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列的:()【答案】C【解析】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和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比较著名,秦统一后规定了圆形方孔钱为统一的货币,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宋朝造船业的准确认识。
题干中引文强调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就造船技术而言,福建的船是最为精良的,广东的次之,而温州与明州的又次之。
选项中只有泉州属于福建,广州属于广东,温州与明州(今宁波)均属于浙江。
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房玄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魏征的相关史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c48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4.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50分)1.游客可以在北京地区实地考察到下列哪个古人类遗址?A.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元谋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北京人遗址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A.小麦、玉米B.小麦、水稻C.水稻、粟D.水稻、玉米3.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的首领是:A.XXX、XXXB.XXX、XXXC.XXX和XXXD.XXX和XXX4.能反映出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A.XXX传位给XXXB.XXX传位给XXXC.XXX建立夏朝D.启登上王位5.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和弊端分别是:A.拱卫周王室、诸侯势力越来越大B.拱卫周王室、中央集权加强C.教育感化民众、诸侯势力越来越大D.密切与少数民族关系、中央集权加强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A.白渠B.灵渠C.XXXD.都江堰8.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和确立它地位的帝王分别是:A.儒家思想、XXXB.道家思想、XXXC.法家思想、XXXD.儒家思想、XXX9.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急剧变化,其中推动社会变化的根本动力是:A.分封制的积极作用B.农业生产的出现C.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D.商鞅变法10.有诗曰:“XXX扫六合,虎视XXX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诗反映的是: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XXX起义D.秦统一全国1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XXX,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2.XXX曾这样赞美XXX:“生当作人杰,死亦为XXX。
至今思XXX,不肯过江东。
初一历史考试题期末人教版及答案
![初一历史考试题期末人教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fb40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d.png)
初一历史考试题期末人教版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3.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对外政策是:A. 闭关锁国B. 丝绸之路C. 征服四方D. 和亲政策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A. 军事B. 经济C. 文化D. 外交5.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繁荣主要体现在:A. 农业的发展B. 手工业的兴起C. 城市的兴起D. 交通的便利6.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平等D. 民族压迫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资源D. 军事征服8.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的主要贡献是:A. 统一全国B. 推行改革C. 扩大疆域D. 维护稳定9.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10.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是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1. C2. B3. B4. C5. C6. B7. B8. C9. A 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制12. 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化人物有李白、杜甫,他们分别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诗仙、诗圣13.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由_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
答案:北方、南方14.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________的所见所闻。
答案:中国15.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航行,这些航行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世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708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3.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灭掉XXX,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答案:A解析:文章没有格式错误,该题无需改写。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便利了XXX南巡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答案:C解析: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句话表明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所以选C。
改写: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右侧示意图是隋唐时期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该示意图是行省制,所以选D。
改写:隋唐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将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行省,行省设有巡抚、观察使等官员,对地方进行管理。
4.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洛阳B.XXX.江都D.成都答案:B解析:文章没有格式错误,该题无需改写。
5.唐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密切的交往。
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XXXB.XXX.XXXD.XXX答案:D解析: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XXX,所以选D。
改写:唐朝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XXX被尊为“天可汗”。
6.“XXX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越窑的青瓷②邢窑的白瓷③唐三彩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以及唐三彩,所以选D。
改写:唐朝时期,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等陶瓷制品精美绝伦,享誉海内外。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https://img.taocdn.com/s3/m/59f588d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1.png)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40分)1.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A.②①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2.假如你生活在隋代,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 )A.涿郡——江都——洛阳——余杭B.洛阳——涿郡——江都——余杭C.涿郡——洛阳——江都——余杭D.余杭——江都——洛阳——涿郡3.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5.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从中得到的重要信息是( )A.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B.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6.“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这首诗直接颂扬的是唐朝的( )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开明的民族政策7.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如下图所示的文字,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A.新疆B.云南C.台湾D.西藏8.下列有关朝代的更迭与并立的图示,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9.从唐朝中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10.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河北设立了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78e23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5.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晋D. 吴2.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杭州D. 成都A. 杜甫B. 白居易C. 王安石D. 李白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玄宗时期的治理成就。
(×)3.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印刷术、火药。
2.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_______政权。
3. 唐朝的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_______。
5.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 请列举出至少三位唐朝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4. 请简要介绍明朝的“一条鞭法”。
5. 请说出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秦始皇,请阐述你为什么决定修建长城。
2. 如果你是一位唐朝的商人,请描述你的商业活动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3. 请以一位明朝官员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你的上级,报告你所在地区的民生状况。
4. 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请以一位辛亥革命参与者的身份,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的所见所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4aa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1.png)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6)越族(7)氐族)(8)羌族A.(1)(2)(3)(5)(8)B.(1)(2)(5)(7)(8)C.(1)(2)(3)(4)(5)D.(1)(2)(5)(6)(8)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娲补天”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C.小说《封神榜》D.电影《荆轲刺秦王》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 万年前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 年前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6.他 266 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 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 .司马懿B .司马炎C .司马昭D .司马睿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 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A .元谋人博物馆B .北京人博物馆C .山顶洞人博物馆D .半坡博物馆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商朝 ②东周(春秋、战国)B .④①③② ③西周 ④夏朝 A .①②③④C .④①②③D .②①④③ 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8fa65a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f.png)
2024年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朝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多少年?A、221年B、202年C、280年D、256年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什么样的史书?A、编年体通史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3、题干: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创立行政区划,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解决了“焚书坑儒”D. 编撰了《史记》4、题干: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争夺天下,以下关于这场争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B. 刘备占据益州,获得了稳定的后方C.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大败曹操D. 这三方势力互相合作,共同推翻了董卓政权5、题干: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B. 夏朝的都城最初设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C. 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商汤,夏朝灭亡于公元前1600年D. 夏朝的文字是甲骨文,其中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6、题干: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B. 商朝的都城曾经多次迁移,最终定都于河南安阳C.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周武王,商朝灭亡于公元前1046年D. 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其中最著名的是司母戊鼎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增强国家实力。
下列变法中,哪一项最为著名且对秦朝统一六国影响最大?A、齐国的管仲改革B、楚国的吴起变法C、秦国的商鞅变法D、魏国的李悝变法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的统一措施?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建造大运河9、下列关于史前居民的生产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居民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B. 新石器时代开始有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饲养家畜C. 原始社会居民的工具以青铜器为主D. 新石器时代居民使用的工具都是陶瓷制品 10、关于夏朝建立及其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C. 夏朝的统治机构是部落联盟,由世袭首领掌握大权D. 夏朝时期已经出现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11、下列关于秦朝统一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设立西域都护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农业的重视,推行均田制12、以下关于唐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B.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活跃于文坛C. 唐朝与吐蕃、回纥等民族关系紧张,经常发生战争D.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出现了“胡旋舞”等舞蹈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下面是《史记》中的部分内容(选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c346c02020740bf1e9b29.png)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用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伏羲—制造船只 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5.“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世袭制6.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C.隶书 D.楷书7.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8.右面为春秋战车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9.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 B.确立县制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10.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
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
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
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
”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1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12.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13.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有利于统治人民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记录了秦始皇的统一伟业。
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蚁鼻钱 D.刀币
1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盐铁官营 D.建立郡县制
18、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19、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史记》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20、下列谚语中能证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的是()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
2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22、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23、《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作者的作品 B.编写体例不同
C.同一时代的作品 D.记载内容相同
24、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25、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8分,共50分。
26、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
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4分)
(2)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秦皇”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汉武”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3)“秦皇”、“汉武”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
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为加强监察制度,这两位帝王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唐蕃会盟碑碑文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
(2分)
(2)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在唐太宗时期, 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2分)
(3)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 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2分)(4)元朝政府针对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2分)
(5)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6分)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4分)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和新疆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A B B B 6-10: C C C D B 11-15:B A D C D
16-20:A A B D B 21-25:C A B D C
二、非选择题:
26、(12分)
(1)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分)(2)对外开放政策。
(2分)
(3)西域都护。
(2分)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
(4)交通运输先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物品与信息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周边环境;推动沿线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等。
(只要言之有理,2分)
27、(10分)
(1)“焚书坑儒”(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加强思想控制或维护封建统治(2分)
(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4分)
28、(10分)
(1)藏族。
(2分)
(2)文成公主入藏。
(2分)
(3)驻藏大臣,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治。
(2分)
(4)宣政院(2分)
(5)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
(2分)
29、(18分)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分)
(2)郡县制。
(2分)
(3)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6分)
(4)A锦衣卫和东厂B军机处(4分)
(5)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