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合集下载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的工业革命理论综述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的工业革命理论综述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的工业革命理论综述摘要:自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相继在其他西方国家爆发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当时各国经济的增长。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开端的,它使工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加大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力度,它使工人的工作强度急剧加强,夜以继日的围绕机器一同旋转,生活及健康状况因而严重恶化。

本文认真梳理了马克思的有关工业革命的理论,并做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而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图再现大工业生产繁华背景下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关键词:工业革命;大工业;机器;生产方式变革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十三章中系统全面介绍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从工业革命的起点,即工具机的出现,到机器生产机器,再到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然后是马克思的新国际分工理论等等,都给与了细致严谨的论述。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马克思有关工业革命的理论进行综述。

一、马克思关于工业革命理论之工业革命起点论马克思的关于工业革命理论是从机器的发展开始论述的。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开端的,“机器的一部分——工具机①,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

在今天,每当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②“……这些工具部分地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个别地甚至在更早以前,就已经发展为机器,但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革命。

”③“17世纪末工场手工业时期发明的、一直存在到18世纪80年代初的那种蒸汽机本身,并没有引起工业革命。

相反地,正是工具机的创造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④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才真正触发了机器的革命。

尽管在此之前动力机如蒸汽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工业生产效率相较过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革命因而由此发端。

而资本主义社会一般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点,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汇总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汇总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 3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 北京 100872摘要 :学习《资本论》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 , 而是要运用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

本文批驳了人们对《资本论》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 并讨论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

关键词 :《资本论》 ; 研究对象 ; 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 :F0-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2 11-26-07一、学习《资本论》的意义当前 , 在一些高等学校或在一些理论研究单位 , 有很多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 , 没有重新学习的必要。

由于受到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 社会上也出现了《资本论》过时论。

有些人还认为 , 《资本论》或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破坏旧世界的一种革命的学说 , 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 , 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必要去学习和研究它。

那么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 学习《资本论》有什么意义 , 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加以说明。

从大的方面来说 ,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我们的整个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 七・一”讲话中 , 有几个地方谈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意义。

比如 , 他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 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 ,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批判旧世界的革命的强大武器 , 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在另一个地方 , 江泽民总书记又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 否则 , 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 就会归于失败。

论述《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论述《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论述《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中第一卷在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认识世界、指导革命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要探讨的内容,并介绍了《资本论》第一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

然后,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以及带来的重大发展。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深入研究《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以及其重大发展。

最后,第四部分给出文章的结论,并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贡献进行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探讨其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资本论》第一卷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做出重要贡献的。

同时,希望能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2.1 唯物史观概述唯物史观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变革和物质条件的变化而推动的。

它强调社会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即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被广泛运用于对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资本论第一卷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是由卡尔·马克思写作并于1867年出版的著作。

在这本巨著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商品交换和剩余价值等基本经济概念,并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内在矛盾。

《资本论》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系统和主要内容概要:《资本论》科学地说了然雇用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构造、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向。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资本家盘剥雇用工人的节余价值。

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定致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消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论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定致使社会重生产实现条件不停被损坏,惹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迸发;第三卷研究了节余价值的分派理论,从而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构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经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

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纳由抽象上涨到详细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经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睁开论述。

《资本论》是对雇用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

它第一论述了整体研究的解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说了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节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节余价值的据有,展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构造,说了然资本主义经济不行战胜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限制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定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向《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流经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自己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观察时呈现的各样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样状况惹起的全部次要影响”。

而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质是资本家盘剥雇用工人的节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中心是节余价值生产。

1、解析基础:价值理论价值观点是马克思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解析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了然作为资本主义财产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资的劳动,从而为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生产、分派和社会构造确立了科学的基础。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二篇到第六篇: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 值的生产,阐述了剩 余价值生产理论,揭 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 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 削关系。
•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 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 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通过对资本 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 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 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 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资本论》三卷体系框架综述
• 提高剩余价值率有两种方法:绝对 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 存在着辩证关系。
•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 式,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 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
• 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 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 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四篇: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 本来在生产中才能产生的剩余价值,不仅 表现为资本带来的利润,而且在商业资本 的场合,进一步表现为流通中的价值增值。
• 这一篇更具体考察商业资本怎样从产业资 本中分裂出来,利润如何表现为商业利润 和产业利润。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源自第五篇:生息资本与利息《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货币理论
•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 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 关系。

第一讲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第一讲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第一,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货币形式,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而人们日常看到的 却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发育的身体。对已经发育 的身体的观察和对它的细胞形式的观察相比,后者 当然要困难得多。“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 细胞容易研究些。” 第二,人类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两 千多年的历史中,尽管对一些发展了更复杂的经挤 范畴作过一些或多或少的科学分析,但是,对经济 运动中最简单,因而也是最基本的经济范畴却没能 作出什么科学的分析。
两千多年是指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是第 一个研究价值形式的学者)算起,到马克思以前,没有 任何一个人能够把价值形式讲清楚,从而阐明货币的起 源和本质。

1843年底,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目的是要写一部批判现存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的巨著。他在这方面的最初研究成果反映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 宣言》等著作里。这些著作已经揭示了资本主义剥 削的原理、资本家的利益和雇佣工人的利益之间不 可调和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 的对抗性和暂时性。
(一)第一版序言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
讨论内容:1、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必须运用抽象法问题。 2、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2、资本论研究对象和任务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 4、预告以后各卷的内容和欢迎科学批评
3、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必 须运用抽象法问题 “现在我把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我
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 马克思首先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和 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我的工作。”

从《资本论》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

从《资本论》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

从《资本论》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部经典巨著,其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到社会主义能否实行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但是它间接地阐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能决定社会制度。

本文从《资本论》第一卷所阐述的三个理论,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来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从而得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结论。

关键词:《资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据《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所以说,从表面上来看,《资本论》并没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直接的理论基础。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资本论》为它提供了间接的辩护,就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

所以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一、《资本论》相关内容《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经典著作,耗费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半个多世纪的心血。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一直到1883年3月14日去世时仍在修改《资本论》的手稿,可以说,它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一部科学巨著。

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集中体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资本论》共分三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和货币入手,阐释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集合4篇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集合4篇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集合4篇【篇1】《资本论》第一卷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读,总算是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看完了。

本来文章标题想用“悲惨世界”来命名,又觉得如果只关注资本论中悲观凄惨的社会现实的描述的话,那必然属于管中窥豹,没有高度了。

综合来说,资本论第一卷包含了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理论、制造业及工业的规模发展理论、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等内容。

其核心从个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延展出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其二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是基于劳动创造,但劳动能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给劳动也就是与工资和劳动报酬对应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无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享有者是资本家。

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来源于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持续永无止境的剥削。

其三提出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业领域,会出现劳动的相对过剩,同时也会因为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贡献日益增大,小资本逐步会转化为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也会由于竞争的关系导致被大资本家剥削而最终成为无产者,生产的规模效应会日益提高,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会逐步拉大,当无产阶级穷苦到无法维持必要生计时,资产阶级将面临暴动、革命甚至战争等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届时无产阶级将从被剥削者转变为剥削者,而资本家必将消亡。

以上三个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内容,在接近70万字的著作中,马克思可以说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纪及18世纪英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就业人口数量、制造业规模化现象等。

而且资本论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等当时研究经济的各类著作及学说,也包括大量登载于报纸上的与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各种经济理论于一体,并引导出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主张的一本经典著作。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1)《资本论》的体系(A)最初拟定的体系——马克思最初所拟定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比现在的《资本论》体系要大很多。

他在1844年开始计划写两本大书:一本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另一本则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但未能实现。

后在1851年他又拟定写三本书的计划,一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三是论述政治经济学史;也没有实现。

此后他既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部分的研究,在他的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把他所拟定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下面各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过的意义上。

(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

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

它们的相互关系。

城市和乡村。

三大社会阶级。

它们之间的交换。

流通。

信用事业(私人信用)。

(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

就它本身来考察。

‘非生产’阶级。

税。

图债。

公共信用。

人口。

殖民地。

向外国移民。

(4)生产的国际关系。

国际分工。

国际交换。

输出和输入。

汇率。

(5)世界市场和危机。

”后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修改如下:“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二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后,继续修改稿子,在他的1861—1863年手稿中,又将以前拟定的整个体系改变,以相当于第一卷部分而论,又修改为:“(1)导言;商品,币。

(2)货币转化为资本。

(3)绝对剩余价值(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e)同一时间的工作日。

剩余价值额和剩余价值率(大小和高低?)。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资本论》第一卷名为“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内容为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四梁八柱之一,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才能明白马克思对工人的同情和对资本家无情的批判。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生前所写,后两卷是由恩格斯整理马克思遗稿后出版的,相较而言第一卷读起来会比剩余两卷更加容易。

需注意的是马克思的写作基础是由哲学和政治学为基础的,资本论的逻辑推论基础也是由此而来,所以不能单纯的从经济学角度去解读。

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马克思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贪婪侵占造成的贫富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升级,由此解释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宣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将发生的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只有劳动者才创造价值,资本家不创造价值。

由此一来,资本家的财富一定的来自于对劳动者的剥削,而非自身创造,进一步说明是由劳动者创造了一切的价值和资本。

这么论述一定有人有疑问,因为在现在的观念中,资本家前期投资的资金和设备都做出了一定贡献,那么问题就要再来往前追溯一下,资本家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设备又是谁造的,如果我们能够无限的回溯一定会发现一切又要再回到劳动者身上。

那么在这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形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

在这样的论述下就很清楚了,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剖析出的世界里明确指出,谁是生产者,谁是剥削者,并且再更进一步的深入论证,资本主义并将孕育出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资本论》的三个重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的三个重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李江岳麓讲坛《资本论》的三个重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大成,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然而这部科学巨著从一问世就遭到了敌对势力的诋毁,今天仍有人想通过否定《资本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

对此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

本文就《资本论》中最遭敌对势力攻击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谈些认识。

劳动价值论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是指商品的价值。

那么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和古典经济学家都曾进行过论述。

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

“供求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是由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的。

某种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供给,这种商品的价值越大;反之越小。

“生产费用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资本、自然力共同作用决定的。

生产商品时要对使用劳动力、资本、自然力支付费用,这三者的费用决定商品的价值。

“边际效用论”认为,价值起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

某种物品的数量越多,该物品用来满足最后欲望(边际欲望)的效用越低。

所谓边际效用就是物品满足最后欲望的程度,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边际效用决定的。

与庸俗经济学不一样,起源于威廉·配第,经由亚当·斯密而到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派则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这一原理。

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

斯密明确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劳动决定的,并且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归结为无差别的一般社会劳动。

李嘉图更是明确指出“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他还克服了斯密的商品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决定的局限,认为生产出来的价值无论怎么划分,都不会影响到价值的大小;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并不影响劳动决定价值这一原理,并指出,商品价值不仅由生产中新加入的劳动来决定,而且还由物化劳动来决定。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篇1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

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鉴于本人能力与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样求甚解,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

其中几点令我印象颇深。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

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

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

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

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

计时工资是用直接的劳动持续时间来计算;计件工资用间接通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计算。

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资本家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

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

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现在你存在以下问题吗?你的工作日超过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时间吗?你的工资形式是计件工资吗(跟项目走或者叫多劳多得)?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没有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有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

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篇2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三个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

在本文中以这三种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一、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完整word版)《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

(完整word版)《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一、《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1、是指产业资本。

2、分析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3、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4、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

二、《资本论》第一卷体系结构七篇25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篇,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三部分:第七篇,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卷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从分析商品开始第一、是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要求。

第二、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要求。

第三、是资本自身实际运动的要求。

二、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和特点1、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物品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2、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①质:由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物的用途。

包括:一物一质;一物多质。

②量:指使用价值的计量。

使用价值的计量尺度是一种社会尺度。

3、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①-⑥P.2、P6三、商品价值的质和量1、交换价值2、价值的质第一、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第二、价值的实体是凝结状态的抽象劳动;第三、要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劳动的各种形态与价值决定的关系:(撇开供求关系)潜在劳动流动劳动物化劳动(劳动过程前)(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后)↓↓↓劳动力劳动发挥作用凝结为产品的劳动↓↓↓价值形成的基础形成价值价值3、价值的量①价值量的涵义②价值量的决定③价值量变动的一般规律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1、决定商品的要素第一、是否是劳动产品;第二、是否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三、是否通过交换;第四、价值是决定性要素。

2、统一性:3、对立性:第一、质和量的对立;第二、人和物的对立;第三、买者和卖者的对立;第四、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对立;第五、源泉上的对立。

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1.劳动价值论的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

”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

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交换过程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交换必然性的根源在于商品的内在矛盾,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运动。

,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

看《资本论》有感2000字模板

看《资本论》有感2000字模板

看《资本论》有感2000字模板栏目精选:“资本论有感”,欢迎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淹没”在文档处理工作中,写不出来的时候,那就应该看一看优秀的范文,可以参考优秀范文中的逻辑,提高写作完整性,范文的文章大家喜欢吗?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看《资本论》有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看《资本论》有感篇1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三个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

在本文中以这三种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一、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

如果说使用价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换的前提,那么价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换的本质。

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剥离了商品的物理属性、使用价值,单单是各种商品中统一存在的一种质的衡量。

商品的这种价值隐含在商品中,通过交换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则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对商品两重性的论述用的是一种辨证统一的方法。

他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

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

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

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紧接着,马克思提出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2000字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2000字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2000字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读,总算是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看完了。

本来文章标题想用“悲惨世界”来命名,又觉得如果只关注资本论中悲观凄惨的社会现实的描述的话,那必然属于管中窥豹,没有高度了。

综合来说,资本论第一卷包含了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理论、制造业及工业的规模发展理论、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等内容。

其核心从个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延展出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其二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是基于劳动创造,但劳动能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给劳动也就是与工资和劳动报酬对应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无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享有者是资本家。

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来源于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持续永无止境的剥削。

其三提出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业领域,会出现劳动的相对过剩,同时也会因为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贡献日益增大,小资本逐步会转化为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也会由于竞争的关系导致被大资本家剥削而最终成为无产者,生产的规模效应会日益提高,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会逐步拉大,当无产阶级穷苦到无法维持必要生计时,资产阶级将面临暴动、革命甚至战争等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届时无产阶级将从被剥削者转变为剥削者,而资本家必将消亡。

以上三个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内容,在接近70万字的著作中,马克思可以说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纪及18世纪英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就业人口数量、制造业规模化现象等。

而且资本论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等当时研究经济的各类著作及学说,也包括大量登载于报纸上的与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各种经济理论于一体,并引导出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主张的一本经典著作。

《资本论》读后感及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

《资本论》读后感及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

《资本论》读后感及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补充:不平等,突出的是贫富差距,而非贫困。

另外,只讨论经济层面的不平等,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平等,教育、文化、生活等权利层面的平等就无从谈起。

不过,平等确实不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至少显然前面有生存和发展。

所以我们对不平等的忍耐度其实是相当高的。

简单描述两点事实:二、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而2023年全国贫困线标准为4000元。

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演化(附议),今天的生活水平相比马克思时代已经大大提高,因而导致情况全方面发生了变化,根据本书的数据,英国的生活水平相比19世纪提高了10倍。

在当时,你要有30倍于平均水平的收入,才可以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所以现在在发达国家,只要你有3倍于平均水平的收入,就可以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

加之两次世界大战大幅降低了不平等程度,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笼络了大量“中产阶级”的人心(其实是占总体的少数人,但已是一个很好的矛盾缓冲剂)。

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掩盖了依旧显著并在加剧的不平等,但生活要紧,谁又愿意为此打翻自己体面的饭碗呢?而在发达国家,最贫困阶层靠着救济金也可以获得远高于19世纪平均的生活水平的生活。

可平等毕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极端的不平等终会造成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政府肯定还是有意想将不平等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但就全球来说,不平等问题近些年越来越突出,大家应该也有感触,而我则从本书中找到了一个有趣的逻辑链条。

最后,其实我看完整本书后,心情已经很平静了。

理想太远,现实太近,只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把握美好时光,做好自己,实现新年愿望,最终实现属于自己理想的生活即可。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劳动价值论的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

”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

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交换过程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交换必然性的根源在于商品的内在矛盾,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运动。

,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

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3)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货币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它不论就整个货币理论史,还是就马克思本人的货币理论史来说,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所以我们说,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

3.商品拜物教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头部分,集中阐述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最终完成了其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系统阐述。

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指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物化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秘密和根源等,并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一切拜物教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中的劳动产品不存在拜物教性质等。

同时,他还为人们走出商品拜物教的迷宫提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他坚持:"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还勾画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在这里不存在商品和商品经济等,商品拜物教也不复存在。

作为商品经济伴生物的商品拜物教,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变化,也不断改换自己的存在形式,主要演化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两种形式。

拜物教一直依附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蚕食着人们的健康灵魂,影响着人们对商品经济的把握,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良性运行。

4.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

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

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

(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

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

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仍然还有价值,表现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过程。

第二,劳动者的劳动和原料、设备以及资本等生产资料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剩余价值的惟一的来源仍然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

第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正确地解决剩余价值的起源、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实质时特别注重研究劳资关系,因而,它十分注重对工人、资本家等人的研究。

然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主要是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服务的。

在当代,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资本剥削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非劳动力要素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剩余价值理论。

5.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的物质状态,创造某种使用价值的过程。

劳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懂得。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则有两个特点:第一,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所以,而是归资本家所有。

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为了分析价值增值的过程,马克思首先分析了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人不仅生产出与劳动力价值相等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新生产的产品价值量与资本家与资本资本家预付的资本量相等。

价值形成过程与劳动过程也有区别。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6.工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工资的实质、特点及其运作的规律。

现把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概述如下:1、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才能雇佣劳动的载体———工人为其创造新价值。

劳动工人被雇佣后所创造的新价值会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收入,其中,雇佣工人在为自己劳动的部分会创造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种价值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工资。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个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

2、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马克思指出:“工资本身又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这种情况从那些过分注重材料而忽视一切形式区别的经济学教程中是了解不到的。

但是,阐述所有这些形式是属于专门研究雇佣劳动的学说的范围,因而不是本书的任务。

不过,这里要简单地说明一下两种占统治地位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介绍了这两种“占统治地位”的工资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马克思认为,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工资形式,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是工人按一定时间出卖的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和支付的工资。

马克思认为,从本质上说,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形式一样是不合理的。

3、资本主义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马克思指出,考察资本主义工资的数量和它的变化,不仅要看到工人所得货币的多少,还要看工人所得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即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后资本家付给他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则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实际购买到的各种生活资料和服务数量。

实际工资反映了工人所得货币工资实际购买力的大小,反映了工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马克思还指出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与区别。

4、工资的国民差异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在这个强度以下的劳动,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要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

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

在以各个国家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情形就不同了。

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

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