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超敏反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趋化因子、IFN-γ、IL-2、IL-3和GM-CSF等 →以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损伤。
2、 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释放穿孔素; 2、释放颗粒酶; 3、通过Fas/FasL途径→靶细胞凋亡。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诱导
释放
再次 接触
二、 临床常见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2.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局部过敏性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花粉症
2.消化道过敏反应
3.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眼睑水肿
皮肤过敏症
湿疹
四、防治原则
(一)变应原检测 找出变应原,避免接触 询问病史、皮肤试验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syndrome) 6.甲状腺功能亢进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与血细胞结合 药物+血浆蛋白 +血细胞表面的药物 +药物再吸附到血细胞上 溶血性贫血 血细胞溶解 粒细胞减少症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激活补体 调理作用 ADCC作用
免疫学检验
(一)皮肤试验 有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两种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四)免疫新疗法 1.下调IgE的产生 2.诱导Th1型应答 3.FcεRⅠ人源化单抗的制备 4.重组可溶性IL-4受体
第二节 II 型超敏反应
IV型
T细胞
肥大细胞致敏过程
(二)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ab特异性结合(变应原-IgE-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脱颗粒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1.预先形成的介质:组胺、激肽原酶 2.新合成的介质:
抗原: 内源性抗原:变性IgG;核抗原;肿瘤抗原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 抗体: IgG和IgM为主;少数为 IgA 免疫复合物:中等大小
中等大小可溶性IC的形Baidu Nhomakorabea:
可溶性抗原 + IgG、IgM 类抗体
免疫复合物
1)大分子量→吞噬清除
2)中分子量→不易清除,易沉积
3)小分子量→滤过排出
(type Ⅲ hypersensitivity)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 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 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中性粒细胞参 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 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 伤。
一、发 病 机 制
(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免疫学教研室 2011-05
主要内容
1、 概述 2、Ⅰ型超敏反应
3、Ⅱ型超敏反应
4、Ⅲ型超敏反应
5、Ⅳ型超敏反应
教学要求
掌握: 1、超敏反应的概念 2、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及常见疾病 3、I 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概 述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是机体 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 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 疫应答。
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超敏反应分为:
Ⅰ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I 型超敏反应
(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
I型
II型
IgG或IgM、补体、 巨噬细胞、NK细胞
III型
中等大小的IC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它组 IgG、IgM或IgA、补 织间隙; 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 体、中性粒细胞、嗜 体酶, 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凝聚,微血栓形 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 成,导致局部缺血、瘀血和出血 抗原使T细胞致敏; 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物质 相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 起炎症反应
2.由致敏T细胞受抗原再次刺激造成;
3.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4.反应慢,12-18小时后出现;
5.一般没有个体差异。
一、发 生 机 制
(一)
抗原与相关致敏细胞
抗原: 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 虫和化学物质。 细胞:APC ,T细胞
(二)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1、 由Th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第四节
Ⅳ
型超敏反应
(type Ⅳ hypersensitivity)
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 发生的,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 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此型超 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 原后48-72小时出现炎症反应,因此 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特点:
1.没有抗体和补体参与;
兔抗马血清的抗体
4-6次注射后 马血清—抗体 形成 IC沉积局部
注射局部出现剧烈的炎症反应, 皮肤红肿、出血、坏死
类Arthus反应
初次接受大剂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7-14天后 抗异种动物免疫血清抗体 结合 残余的动物免疫血清 形成
IC
局部红肿、皮疹、关节肿痛、 淋巴结肿胀、发热、蛋白尿
Serum sickness
传染性超敏反应(麻风病人皮肤慢性肉芽肿)
三、 Ⅳ型超敏反应皮试的检测
Ⅰ、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参与的分子与细胞 发生机理 IgE(IgG4)、 肥大细 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过 胞、嗜碱性粒细胞、 敏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脱颗粒释放活性 嗜酸性粒细胞等 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 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吸附于细胞表面; 补体参与引起细胞溶解或损 伤;巨噬细胞吞噬杀伤靶细胞;NK细胞通过 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主要由IgE,少数由IgG4抗体介导 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 2)发作快,消退也快; 3)通常只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allergens)
是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 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变应 原主要有: 1)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青霉素; 2) 接触或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异 种动物蛋白质成分等; 3) 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防腐剂等; 4)其它。
白三烯(leucotrienes,LTs)
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D2,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细胞因子
(四)局部或全身性I型超敏反应发生
即刻反应(或早期反应):接触变应原后 数秒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晚期反应: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 时,可持续数天或更长。
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特点
(1)早期反应特点 1)发生迅速; 2)多为功能紊乱; 3)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4)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2)晚期反应特点 1)发生较慢; 2)伴有炎症改变; 3)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要
参与晚期反应。
初次
产生
吸附
再次 FcεR交联
三、 临床常见的疾病
链球菌感染后 产生 抗链球菌的抗体 2-3周 链球菌细胞壁抗原—抗体 形成
IC
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肾小球肾炎
RF—抗自身变性IgG的抗体(IgM)
结合 循环中的自身变性IgG 形成 可溶性抗原—抗体IC 反复沉积
关节滑膜
进行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可能是持续感染导致组织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刺激机体产 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血管导致。 男女比约为1:9,多见于年轻女性
不同大小IC的特点
影响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
(1)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的作用 1)胺类活性物质的释放 * IC直接与血小板表面FcγR结合→释放组胺等 * 补体活性片段作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释放组胺等 2)组胺的效应 * 增加血管通透性,有利于IC沉积和嵌入
(2)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
2.嗜酸性粒细胞 *分布
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 * 细胞生物学特征 1)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
颗粒蛋白及酶类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
生物;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的脂类介质类似;
2)也能释放大量的致炎介质; 3)作用具有双重性。
二、 发生机制
(一)机体致敏 变应原初次刺激机体 →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 →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 胞表面FcεR I 结合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二) IgE 及受体
1.IgE
* IgE 的产生; * IgE 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 Fc 段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 I结合,使机 体处于致敏状态; * IL-4是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的重要细 胞因子。
CD4+初始T细胞 IL-4等
CD4+Th2细胞 IL-4等
特异性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IgE
2.IgE受体
IgE FcεR I ——高亲和力受体
FcεR II——低亲和力受体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分布 肥大细胞: 血管、神经周围及皮下 嗜碱性粒细胞: 外周血 * 细胞生物学特征 1)表面均表达高亲和力FcεR I; 2)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3)抗原特异性结合的IgE与FcεR I 结合, 可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 粒,释放活性介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 多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此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细胞间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
6、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可能因病毒感染造成肺组织损伤,致抗原变性,诱生自身抗体 而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 引起肺出血和肾炎。 7、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特殊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病人体内产生一种自身抗体—长效甲状腺刺激素
+甲状腺细胞表面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
肺—肾综合(Goodpasture综合征) 病毒(A2型流感病毒)、有机溶剂 吸入 肺组织损伤 产生 肺泡壁与肾小球 基底膜为共同抗原
自身抗体
交叉反应 肾小球损伤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抗体: IgG、IgM 等。
2、效应细胞: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
IgG、IgM类抗体+靶细胞表面抗原
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 激活吞噬细胞→调理吞噬 * 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 结合 →刺激或抑制靶细胞功能
刺激作用
二、临床常见的疾病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一 、发 生 机 制
(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 胞、抗原表位结合的自身组织细胞; * 抗原: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 和HLA抗原等)、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 与自身组织结合的药物半抗原等。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循环IC易沉积于静水压较高的 毛细血管迂回处。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 Arthus反应:动物实验性超敏反应 2.类Arthus反应:病人多次局部注射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 2. 3. 4. 血清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马血清多次给家兔皮下注射 产生
2、 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释放穿孔素; 2、释放颗粒酶; 3、通过Fas/FasL途径→靶细胞凋亡。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诱导
释放
再次 接触
二、 临床常见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2.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局部过敏性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花粉症
2.消化道过敏反应
3.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眼睑水肿
皮肤过敏症
湿疹
四、防治原则
(一)变应原检测 找出变应原,避免接触 询问病史、皮肤试验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syndrome) 6.甲状腺功能亢进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与血细胞结合 药物+血浆蛋白 +血细胞表面的药物 +药物再吸附到血细胞上 溶血性贫血 血细胞溶解 粒细胞减少症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激活补体 调理作用 ADCC作用
免疫学检验
(一)皮肤试验 有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两种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四)免疫新疗法 1.下调IgE的产生 2.诱导Th1型应答 3.FcεRⅠ人源化单抗的制备 4.重组可溶性IL-4受体
第二节 II 型超敏反应
IV型
T细胞
肥大细胞致敏过程
(二)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ab特异性结合(变应原-IgE-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脱颗粒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1.预先形成的介质:组胺、激肽原酶 2.新合成的介质:
抗原: 内源性抗原:变性IgG;核抗原;肿瘤抗原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 抗体: IgG和IgM为主;少数为 IgA 免疫复合物:中等大小
中等大小可溶性IC的形Baidu Nhomakorabea:
可溶性抗原 + IgG、IgM 类抗体
免疫复合物
1)大分子量→吞噬清除
2)中分子量→不易清除,易沉积
3)小分子量→滤过排出
(type Ⅲ hypersensitivity)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 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 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中性粒细胞参 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 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 伤。
一、发 病 机 制
(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免疫学教研室 2011-05
主要内容
1、 概述 2、Ⅰ型超敏反应
3、Ⅱ型超敏反应
4、Ⅲ型超敏反应
5、Ⅳ型超敏反应
教学要求
掌握: 1、超敏反应的概念 2、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及常见疾病 3、I 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概 述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是机体 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 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 疫应答。
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超敏反应分为:
Ⅰ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I 型超敏反应
(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
I型
II型
IgG或IgM、补体、 巨噬细胞、NK细胞
III型
中等大小的IC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它组 IgG、IgM或IgA、补 织间隙; 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 体、中性粒细胞、嗜 体酶, 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凝聚,微血栓形 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 成,导致局部缺血、瘀血和出血 抗原使T细胞致敏; 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物质 相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 起炎症反应
2.由致敏T细胞受抗原再次刺激造成;
3.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4.反应慢,12-18小时后出现;
5.一般没有个体差异。
一、发 生 机 制
(一)
抗原与相关致敏细胞
抗原: 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 虫和化学物质。 细胞:APC ,T细胞
(二)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1、 由Th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第四节
Ⅳ
型超敏反应
(type Ⅳ hypersensitivity)
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 发生的,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 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此型超 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 原后48-72小时出现炎症反应,因此 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特点:
1.没有抗体和补体参与;
兔抗马血清的抗体
4-6次注射后 马血清—抗体 形成 IC沉积局部
注射局部出现剧烈的炎症反应, 皮肤红肿、出血、坏死
类Arthus反应
初次接受大剂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7-14天后 抗异种动物免疫血清抗体 结合 残余的动物免疫血清 形成
IC
局部红肿、皮疹、关节肿痛、 淋巴结肿胀、发热、蛋白尿
Serum sickness
传染性超敏反应(麻风病人皮肤慢性肉芽肿)
三、 Ⅳ型超敏反应皮试的检测
Ⅰ、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参与的分子与细胞 发生机理 IgE(IgG4)、 肥大细 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过 胞、嗜碱性粒细胞、 敏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脱颗粒释放活性 嗜酸性粒细胞等 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 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吸附于细胞表面; 补体参与引起细胞溶解或损 伤;巨噬细胞吞噬杀伤靶细胞;NK细胞通过 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主要由IgE,少数由IgG4抗体介导 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 2)发作快,消退也快; 3)通常只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allergens)
是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 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变应 原主要有: 1)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青霉素; 2) 接触或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异 种动物蛋白质成分等; 3) 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防腐剂等; 4)其它。
白三烯(leucotrienes,LTs)
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D2,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细胞因子
(四)局部或全身性I型超敏反应发生
即刻反应(或早期反应):接触变应原后 数秒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晚期反应: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 时,可持续数天或更长。
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特点
(1)早期反应特点 1)发生迅速; 2)多为功能紊乱; 3)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4)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2)晚期反应特点 1)发生较慢; 2)伴有炎症改变; 3)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要
参与晚期反应。
初次
产生
吸附
再次 FcεR交联
三、 临床常见的疾病
链球菌感染后 产生 抗链球菌的抗体 2-3周 链球菌细胞壁抗原—抗体 形成
IC
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肾小球肾炎
RF—抗自身变性IgG的抗体(IgM)
结合 循环中的自身变性IgG 形成 可溶性抗原—抗体IC 反复沉积
关节滑膜
进行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可能是持续感染导致组织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刺激机体产 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血管导致。 男女比约为1:9,多见于年轻女性
不同大小IC的特点
影响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
(1)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的作用 1)胺类活性物质的释放 * IC直接与血小板表面FcγR结合→释放组胺等 * 补体活性片段作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释放组胺等 2)组胺的效应 * 增加血管通透性,有利于IC沉积和嵌入
(2)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
2.嗜酸性粒细胞 *分布
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 * 细胞生物学特征 1)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
颗粒蛋白及酶类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
生物;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的脂类介质类似;
2)也能释放大量的致炎介质; 3)作用具有双重性。
二、 发生机制
(一)机体致敏 变应原初次刺激机体 →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 →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 胞表面FcεR I 结合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二) IgE 及受体
1.IgE
* IgE 的产生; * IgE 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 Fc 段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 I结合,使机 体处于致敏状态; * IL-4是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的重要细 胞因子。
CD4+初始T细胞 IL-4等
CD4+Th2细胞 IL-4等
特异性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IgE
2.IgE受体
IgE FcεR I ——高亲和力受体
FcεR II——低亲和力受体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分布 肥大细胞: 血管、神经周围及皮下 嗜碱性粒细胞: 外周血 * 细胞生物学特征 1)表面均表达高亲和力FcεR I; 2)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3)抗原特异性结合的IgE与FcεR I 结合, 可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 粒,释放活性介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 多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此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细胞间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
6、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可能因病毒感染造成肺组织损伤,致抗原变性,诱生自身抗体 而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 引起肺出血和肾炎。 7、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特殊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病人体内产生一种自身抗体—长效甲状腺刺激素
+甲状腺细胞表面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
肺—肾综合(Goodpasture综合征) 病毒(A2型流感病毒)、有机溶剂 吸入 肺组织损伤 产生 肺泡壁与肾小球 基底膜为共同抗原
自身抗体
交叉反应 肾小球损伤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抗体: IgG、IgM 等。
2、效应细胞: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
IgG、IgM类抗体+靶细胞表面抗原
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 激活吞噬细胞→调理吞噬 * 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 结合 →刺激或抑制靶细胞功能
刺激作用
二、临床常见的疾病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一 、发 生 机 制
(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 胞、抗原表位结合的自身组织细胞; * 抗原: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 和HLA抗原等)、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 与自身组织结合的药物半抗原等。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循环IC易沉积于静水压较高的 毛细血管迂回处。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 Arthus反应:动物实验性超敏反应 2.类Arthus反应:病人多次局部注射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 2. 3. 4. 血清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马血清多次给家兔皮下注射 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