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倡个性化文本解读,提倡“三维”目标的贯彻。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若以“对话”为核心来构建,能极大程度的体现新理念,极大程度的回复到语文教学的本真。
一,师导入导入的作用与方法多有论及,不再赘述。
二,生本对话建立预习作业本(或叫学案),进行“生本对话”,自主研读文本,完成下列学习项目: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写了什么。
2,列出你认为重要的或需要同学注意的生字词,注音、释义、辨形。
(文言文列出重点词句)3,设计(或提出)两个你认为重要(或有疑问)的问题(或话题),并初步解答。
4,用“------(词、句、段)写得好,好就好在------”的格式,至少写一段赏析性或评论性的话,品赏、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5,以上四点之外,你还学得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写下来。
“生本对话”可课前进行,也可课上进行。
目的是保证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完成个体阅读,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群体阅读性质的阅读教学的前提。
避免出现导入之后先是自读课文,读书不到几分钟就急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悟,而学生并不理解文本的现象。
三,师生(包括生生)对话课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就质疑的共性的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对话,或就学生所写赏析性或评论性或感悟性文字进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话题(或问题)出自学生,课堂话语主动权也会在学生,师生、生生“对话”有了前提,可保证群体阅读的高效进行。
学生自己提问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真正体现自主。
老师作用定位在引导、点化。
比如课堂组织、兴趣激发、方法指导、适时讲授(学生会受到学识、阅历的影响)、调控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围绕课本探究,避免信马游缰)、纠正错误等,不可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新课改背景下《病梅馆记》的教学设计现实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病梅馆记》的教学设计现实意义
通过教学设计《病梅馆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
《病梅馆记》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痛苦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其中蕴含着鲁迅对残酷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追问。
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鲁迅生活在动荡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深受病痛折磨,对于生命和人性的矛盾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思考。
学生能够通过深入阅读和解读《病梅馆记》,把握鲁迅的创作背景与动机,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故事情节和文学形式。
通过教学设计《病梅馆记》,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病梅馆记》虽然以病梅馆中被折磨的病鬼为中心,但是其中的冷嘲热讽和深刻思考,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他们思考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挖掘其中的隐喻和批判精神,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辩证。
通过教学设计《病梅馆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这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科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和实践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其中,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大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将一篇或几篇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包括文本的选材、阅读、理解、分析、评价等环节。
相比于传统的单篇文本教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会对整个文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局部的了解。
这种整体把握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去分析和理解文本,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和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
最后,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大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文本的选材。
选取文本时,要注意其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要注重阅读和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理解和解读文本,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过程。
最后,要注重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总之,大单元整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思维深度和广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文本的选材、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以及评价和反思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摘要】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关。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首先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这就无形中让教师要依赖于参考书,依赖于网络资料,定势的影响让教师自己的东西缺失了,这样再去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也就有局限性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解读文本【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提倡阅读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体会和感悟,但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主导,是课堂的组织者,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解读文本,那么又何谈引导,何谈组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就成了核心问题,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就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一、教师解读文本现状及原因分析文本解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教师站在专家或学者的角度来分析、解读文本。
但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一)标准化、模式化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下,分数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根”,于是,一些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忽略了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一核心,而是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阅读考试的题型和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一个套路,再在教学中用这一套路去影响学生。
一谈《孔乙己》就是揭示封建制度的毒害,一说《红楼梦》就是宝黛爱情故事,凡此种种,教师自身就陷入到了既定的模式中,无法走出考试的圈套。
再说《藤野先生》就定位为对藤野的描写,而忽视了这是从《朝花夕拾》中选出的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真正内涵。
(二)肤浅化、片面化虽然目前中学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知识层次上都向“本科”靠拢,但受工资、课时和绩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容易受教参和网络资源的影响,甚至一些教师迷信教参等参考资料,照本宣科,从而导致对文本的解读过于肤浅和片面。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探究报告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探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文本解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在教学中如何解读文本,探寻解读文本的一些根本对策,这既为研究者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思路,也努力为一线的教师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文本解读方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它不只是对客体把握的技术性(方法论)问题,也是主体存在的根本方式。
解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开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文本意义的创成过程,目的是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的已有内容和学生的已有认识,对文本做出恰切的解读,以此领会作者的写作意旨,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
三、研究目标1. 探求文本解读的方式和策略。
2.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内容1.探索文本解读的关键点,找到既符合新课改,右适合自己的教学和文本解读的方式方法。
2.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自己解读文本的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研究对象1. 在文本解读中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作为解读的策略探究。
在文本解读的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高17级〔16〕班作为实验班,高17级〔11〕〔12〕〔13〕〔14〕〔15〕班为比照班。
2.在高中课本中,分别以小说、文言文、散文各找一篇课文,进行重点解读,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六、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利用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图书馆网站电子图书,搜索与此研究相关的“文本解读〞等相关材料,分析目前研究的现状,从中吸取有参考价值的材料进行整合梳理,寻找新的着眼点进行文本解读。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整本书阅读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一本书与阅读一篇文章的意义完全不同,在阅读整本书中,学生会制定长期的阅读规划,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势明显,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注度,而且要在日常教学中科学指导学生。
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突出地位,为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热情,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积累更多知识,努力提升学生阅读的广泛性。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意义(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好处的习惯。
整本书阅读过程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进行有规律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人文内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为了增强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教师会在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也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详细、全面地了解文本知识,进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提升学生写作素材和阅读资源的积累量。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会全面了解该教学模式,并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掌握高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的过度现象及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的过度现象及对策研究作者:崔冬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7期崔冬梅(山东德州宁津一中,山东宁津253400)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个性等多重特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文本的精细化解读是我们语文老师展示自己语文教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方面、语感的正确定位方面存在过犹不及的现象。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拓展延伸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7-0115-02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个性等多重特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基本功。
文本的精细化解读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展示自己语文教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然而,“过度”的文本解读在掀起一个个课堂高潮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尴尬”。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以下是笔者对文本过度解读现象的梳理,仅供参考。
一、过度地提出和启发问题文本解读,就是我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的过程。
文本解读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文本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
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启和净化学生心灵。
但是我们有些老师已经习惯了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出一套套问题,把文本解读变成了一个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连续不断地回答问题的过程。
提问形式主义严重,课堂讨论中“伪问题”不断出现。
我们老师有的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早就知道,根本不成问题;有的一看就明白,一问就知道,根本不需要讨论;有的提出的问题偏离了课本,失去了讨论的实际意义。
教师总是给学生带着紧箍咒,总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启发”,一直等到学生说出我们心中的那个答案才为止。
这样一来,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回避了学生真正的疑点,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深入不下去。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者:赵晓丽来源:《江西教育B》2018年第12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广大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具备了充分的认识。
如何有效地实施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能否顺利实现。
而在实施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本解读切入的美学意义毋庸置疑,文本解读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文本解读的美学的意义更加凸显。
如果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应根据美学理论的指导,从自然美(文本输入)、社会美(文本输出)和艺术美(文本辐射)等角度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并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使语文美育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审美阅读中得到提升。
这里,我们不妨以文学作品的解读为例来阐述这个话题。
我国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从取向到方法上受我国传统解读理论的影响非常深远,表现为:肢解文本式的技术化解读和“教学生说套话”式概念化、模式化文本解读。
虽不能完全否定,但是至少也影响了一代人,也禁锢了一代人的思维。
但是由于教学主体——教师和教学客体——学生的差异性,解读文本的角度和解读后得出的结论必然会出现千差万别。
而这种差异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解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从哪里着手,就必须强化切入口。
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都是一种全新的引导。
无论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还是文本切入,其作用都在于给学生以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领悟思路影响学生的解读,影响学生的思维,而非让自己解读的结果替代学生的解读过程、认识过程、思维过程,否则只能人云亦云。
广西贺州学院的中文系教授付煜在《文本解读切入点的美学基础及其应用》一文中提到,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角度去寻找文本解读切入点的理念,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立足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特别推荐□【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要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实施的需求。
本文围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阅读 文本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大哥”,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
只有深入了解了语文,才能为其他学科的前进道路铺砖添瓦。
教师要擅于利用语文文本,引导学生去与语文灵魂共舞交织,运用科学的视角去观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文化素养因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阅读,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动力。
教师要擅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与热点新闻,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构建和运用能力,教师要以此为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例如,在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与同伴协作探究,就烛之武德智慧德体现进行讨论。
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直观教学情境,邀请学生共同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以话剧的形式进行彩排演出。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语言实践,练笔中学会运用创造通往语文知识殿堂的道路上,写作是一道沟壑,它阻挡了许许多多怀揣梦想的学生,但如果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那么学生将如鱼得水,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的不仅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还需要有着良好的理解能力、构建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只有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写作期间一马平川,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病梅馆记》的教学设计现实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病梅馆记》的教学设计现实意义一、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及分析《病梅馆记》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2)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及寓意。
(3) 理解文章结构和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的命运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安排:1. 了解小说背景和作者背景(1) 了解小说背景:让学生了解战乱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当时文人对于命运的思考。
(2) 了解作者背景: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理念,让学生对于鲁迅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1)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及人物的命运。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让学生明白小说的深层含义。
3.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特点(1) 分析小说的结构,让学生明白小说的布局及其对故事的展开起到的作用。
(2) 分析小说的写作风格,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训练(1)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人的命运等议题。
5.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1)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小说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整理小说的关键信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6. 综合评价和交流分享(1) 设计小组报告或个人写作作业,让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进行归纳和总结。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文本解读的方法步骤
文本解读的方法步骤作者:暂无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第4期文林天宇图王小坡一篇好文,能让读者有很多发现、感受。
然而,如果要我们说出它好在哪里,就会发现,读者着眼的角度往往千差万别。
比如,有人欣赏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立体生动,有人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文采,有人津津乐道于它结构上的回环呼应,也有人会心于其深刻的思想情感……如果要全面地、有层次地说它的好处呢?难。
这个现象首先表明,一个文本的内涵是多维的,便给读者解读文本造成了困扰:把不清标准,摸不准方向,解读偏向靠感觉,而非理性、有方法步骤的分析。
在特别强调文本解读的语文新课改大背景下,读一篇文章,需要我们去解读的是什么?有什么解读的方法与步骤?落实在考查里面,又如何跟题目对接?必须肯定的是,文本和读者,都是有个性的,它们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理性,来寻求偶然的巧合。
所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期待的便是这种效果。
然而,学科的学习,讲究系统方法。
所以,找到对文本切实可行的解读方法与步骤,来指导、实现对文本的全面解读,是语文学科必须解决的问题。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分析的逻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自有它们的共性,也便有了可供解决的共同问题,进而有了解决共性问题的统一方法与步骤。
从内容上看,文本有它们所写的对象,这要解决的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写什么”;从形式上看,文本的形成是有内在门道的,这要解决的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怎么写”;从目的上看,文本被生成是有其主旨情感的,这要解决的是第三个层面的问题,“为何写”。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再到“为何写”的探究,基本可以涵盖对文本全方位的解读,从而落实到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对考点的把握。
对内容的把握是首要的,就如看人先看外观是什么样子,看一个东西先看清有哪些组成,看风景先看都有哪些景物,读文章一样得先梳理它写的内容是什么。
宏观上分类,文章写的对象有“人”“物”“景”,以及由人物、事物、景物所共生的“事件”。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解读与思考:语文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探索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解读与思考:语文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探索摘要我对语文教学理论的探索,是从文本解读切入的,力图解决文本教学迫切需要的问题。
随后,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致力于语文教学理论的研讨,包括解读理论、文化理论、本体理论、陶冶理论、语用理论等,逐步开拓了语文思想的天地、语文智慧的原野、语文建构的场域,以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发现语文教学活动内在的尚未发现的真义。
关键词解读、文化、本体、陶冶、语用我是从七十年代初做民办教师教语文的,后来上大学留校又到山东师大附中教语文课数年。
那个时候,我最深切的教学感受,就是沒有什么教学方面的书读,很缺乏教学理论读物引领教学实践,陷入“教什么,怎么教”的困惑之中。
给本科生讲“教材教法”这门课,就是讲教材课文和什么教学步骤和环节,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为“没什么用”。
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很“瞧不起”,大都不重视这个学科。
特别是有学生说山大的毕业生当语文老师上语文课可好了,可并沒学过什么“教材教法”,我们还上这个课吗?这种说法深深刺痛了我。
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我就下决心要改变学科的这种“尴尬”处境,打破“教材教法”的教学局限,开拓教学的新路径,要建构象其他学科一样的理论体系。
或许这是对学科建设的教学期望吧。
为此,我怀抱着一种对语文学科的期望冲动,逐步开拓了教学研究的一条路,这就是从文本解读切入,探索文本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即,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展开语文教学理论的研讨,包括解读理论、文化理论、本体理论、陶冶理论、语用理论等,逐步开拓了语文思想的天地、语文智慧的原野、语文建构的场域。
这里不再以原有的僵化教学模式作为施教的起点,而强调的是语文课改取向和教学新思想,强调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发现语文教学活动内在的尚未发现的真义,重新审识和调整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并力图作出更为简洁和合理的概括描述,强调在创新探索中实现语文教学切有成效的理论与方法、理念与智慧、思路与秩序的新建构。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一、文学类文体分析本套教科书共有66课,涉及81篇作品,其中文学类选文67篇,占所选篇目的82%。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
审美属性使文学类教材具有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和意义性特征,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文学类文本。
1.诗歌文体的解读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精粹,结构跳跃驰骋,富于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无论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还是现代新诗,都以其特有的音韵之美、意象之美、色泽之美和情感之美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鉴赏诗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水平,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新教材从第一到第四册,每册都安排了一个诗歌单元,共收录了现代诗歌和古代诗词26首。
对于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或清新自然,或华美绚丽,或雄浑豪放,或委婉含蓄,品味诗歌语言时可以从炼字、押韵、用典、修辞、结构等几个角度入手,反复朗读和吟诵。
二是把握情思与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它诱发和开拓我们审美想象的空间。
把握意境的方法是想象画面,潜心静悟。
如《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雨雪纷飞的画面,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
用春风杨柳来渲染昔日士兵离家戍边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
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新课标语文解读发言稿范文
新课标语文解读发言稿范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对新课标语文的一些解读。
新课标语文的推出标志着我们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它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的教学大纲下,我们也将要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新课标语文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真正掌握学科知识。
其次,新课标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加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最后,新课标语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和体验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新课标语文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希望我们能在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进步。
谢谢!。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探索篇•课改论坛“解读文本”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等,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文本的编排意图开始,图文结合弄懂提示语与注解现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文,是从多方面进行安排的。
这些图文都是与所学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
表格图、线路图、几何图等,在相关插图的旁边还进行了文字标注。
教师必须充分理清自己的思路,了解这些编排背后的内涵,这样才能将它们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数学文本的编排是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它将数学与社会、自然相结合,代表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代表着数学的思想精髓,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深入了解并弄懂。
例如:对教材中“圆的面积”这节课进行教学时,它采用的是数形结合的方法,由圆面积的计算向长方形面积计算进行转化,最终得出相应的解答。
教材中经常出现数形结合的现象,教师不光要以教材为基准,同时也要与生活相结合,进行生活与数学的合理转化,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提示语与旁白不光是对图片的反应,也是为解题提供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做出正确的分析,克服难点抓住重点,给予学生启发,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发挥自主能力,掌握知识要领。
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中典型的例子“可能性”的插图就配有旁注文字“哪个盒子能肯定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从不同的观点出发进行旁白。
三个提示语中信息不一样,但是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全部表达出来了。
它可以引发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从猜测到实践进行结果的验证。
在实践中,体验三者不同用语的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通过与案例的结合,学生会将不太确定的知识要点进行再一次的巩固,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供便利。
二、合理分化例题与习题,了解例题的主要目的,梳理传授新知识点例题在数学教材中起到领军的作用,它既典型又规范。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事物、表达思想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研究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设置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
教师可以设计一次野外郊游的情景,让学生阅读游记、地图、指南等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理解内容,并进行相应的交流和表达。
二、阅读活动策略阅读活动是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各种阅读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让学生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读文本中的信息。
三、多媒体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音频、视频等,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所传达的信息。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通过配音录制音频,让学生倾听和模仿,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四、思维导图策略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分支和层次展开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合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内容结构,梳理故事情节或观点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材料。
五、学科整合策略学科整合是指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教学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如与历史学科结合,阅读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与科学学科结合,阅读科普文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通过学科整合,可以丰富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需要注重情境教学、阅读活动、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和学科整合等策略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而新课改则提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我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作品创作、课外阅读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中,学生被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导学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新课改提倡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思维活动。
我常常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改提倡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常常安排一些与生活经验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从传统的考试导向转变为实践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华玉亚(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江苏无锡)摘要:新课标新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新的角度理解教材,对教学有新认识,对文本解读有新发现。
初中语文是中学生深入接触语文知识的核心载体,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理解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同时,师生要利用感知与文本产生对话。
教师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教参,而是要用自己的悟读、思辨,进而教授来唤起、激发学生的学与思。
基于此,以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为研究对象,从文本解读的必要性到当前学生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自然提出解读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而初中课文都是人文情感和语文知识的载体。
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以及感知等,都离不开文本,教师的个性解读直接影响着三维目标的实现。
因此,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必须要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不能仅采用单一的解读方式,否则学生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也不利于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
因此,要想使学生高效地解读文本,教师在教学前必须结合自己的悟读、思辨,进而教授来唤起、激发学生的学与思,在此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否则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误读文本。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必要性近年来,新课标明确提出文本解读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思考方法以及社会阅历等都存在差异,导致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存在不足,所以他们在理解课文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解读也有所不同。
这样,相同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观点就不同了,这就使得文本解读虽然多样却流于简单。
因此,为了明显改善此现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解课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重视文本解读的细化和深入。
文本解读之专题教学
文本解读之专题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以书本为依托,处理好语文文本学习与其他资源开发的关系,立足文本,不断拓宽语文学习和适用的领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因而正确解读文本,是新课改能否落实的关键,准确的、创新的文本解读是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语文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涉及到文本解读问题。
可是语文课和其他课不同,我们要教什么并不是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
也就是说,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
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教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学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现时的从教材中生成。
因此,文本细读,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是上好现代文的基础。
但怎样挖掘出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之处。
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身上,我受到很多启发。
王君老师提出青春之语文的教学理念,还常常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其中,最能让人惊叹的是她的“大胆”教学。
她常常打破教材顺序,自行进行教材整合,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让学生个个变得像专家学者,真正把语文教学变得青春无敌。
我叹服她的上的课,特别是她的“专题教学”。
所谓的“专题教学”是与“单元教学”相并列、对应的一个阅读教学专用概念。
也可以说,“专题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类型。
所谓专题的“题”,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找到的若干篇课文之间的关联点。
比如从课文内容看,可以整合相同体裁的作品、相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相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等。
从教学的切入点看,可以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规律、创作风格等方面入手加以探究和整合,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高度。
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可以“同中求异”,发现不同文本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异中求同”,把握文本间的共性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作者、文本、读者三中心关系的再思考昆明第十中学语文组李根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课程知识观的改变,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封闭起来供人掌握和贮存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来进行交流和批判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
[①]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我们应该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是为了达到国家语文科课程目标而研制的具有动态形成性的课程具体样式,包括语文课程结构的方式,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与组织等。
在这样的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自由与解放的过程。
在此知识观下,“课程不再被视为由一组固定意义符号构成的封闭结构,而是隐匿着无限多意义的、开放的、不断扩展着的‘隐喻’。
[②]”而现代的课程文本论也否定了文本意义的确定性,而坚持文本意义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读者不再依附于文本的指示和作者的意图,而是独立自觉地参与文本的理解与解释。
语文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和分析阐释,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最大的问题就的对文本的把握问题,因为“从教材到教材文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替换,而包含一个理念的、质的转变:由传统传递作者、编者的意图的教材变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存在——教材文本。
”[③]何为文本?我们首先来看一下。
在西方,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texere),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并由此衍生了建构、构成、建造或制造等意义。
在西方文论里,把文学文本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他们普遍认为,一篇故事或一首诗包含着多层意义,最表层的是字面意义,中间层是形象所寓含的意义,最深层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奥秘的神示。
而在中国文论中“言”“象”“意”的说法也体现了对于文本层次的一种认识。
按照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了文本解读的重要主题,如何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来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遵循的是作者中心论或者说是教材编写者中心论,即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是要去把握作者的原意,所以教学的过程必须尽可能的领会设计者的意图。
探究和再现设计者的原始意图和立场是理解文本的必由之路。
对于教师来说,他对课程文本的解读必须是忠实于原作、忠实于设计者原始的创作意图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创造的,而是再现的和模仿的,而由于文本的教化功能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释活动也是预成的,也就是在事实上的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已经预先规定好了。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是依附的,文本意义不是学生自己去发现而是由教师自上而下灌输的,文本意义的固定性和教师解释活动的权威性都是预先给定的,学生只能服从文本单一确定的意义,缺乏足够的创造空间。
而教学活动也失去了动态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取向是感受和理解。
并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④]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
[⑤]在此理念的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又迅速从作者中心,教材编写者中心转向读者中心。
读者中心主义认为:任何文本都有未定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的空白点,这对于读者来接受就是一种不确定性。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积极思维,完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
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不是追寻文本中隐含的作者意图,而是与读者自身的生存状态相关。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文质兼美,饱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不断扩展自我世界并发现生活的意义。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这赋予了语文教学未定性论和无限的可能性。
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学生对同一篇课文往往有不同的感受,作品中大量的描写性语言包含了诸多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他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学生去想象,去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因此语文课不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冷静分析和解剖的对象,而是应该积极地投入其中,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思考和推求,从中获得的也许是模糊的,说不明白的感受和体验,却有可能是有用的、至关重要的。
对于语文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不在于概括得是否很准确、全面,也就是说不在于是否掌握最后结论性的内容,而在于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和领会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复杂、说不清楚的内容,这比让学生记住现成的、唯一的答案更重要。
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在大力提倡读者中心的时候,一方面把教师和学生从封闭、单一的教学形式中解放了出来,但一方面却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主观主义的“读者中心”。
笔者认为,承认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多元性并不等于读者可以随意解读文本,把文本看成是绝对自我的东西。
任由我们却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背景去揣测。
从作者中心一下子跳到读者中心,当我们失却了思想的高度统一性之后,我们迫切需要自由表达的空间,我们渴望自我生成和建构,于是我们拒绝否定,只要是学生说的,都是对的。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不论是否符合文本意义都一律加以肯定。
如笔者听过的一节公开课上,课文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师问学生读诗后的感受,有学生说出海子的自杀是一种勇敢,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方式,并表示自己很赞赏海子的这种勇气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对他的这种看法进行及时的纠正,却对他的看法大加赞赏,教师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新课改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阅读教学理念,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人们对于读者中心的理解还是出现了误解。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对文本充分、深入的理解,片面强调阅读主体的看法和观点,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言必“建构”、动辄“对话”,但就是无法真正进入文本、理解文本,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在对文本还没有基本把握的情况下,简单片面地对文本进行判断和处理就有可能造成阅读主体主观化的观点掩盖了文本本身所表达的内容”[⑥] 对于教材文本的解读应该正确理解教材文本在理解中的地位。
“一方面,教材文本是作者、编者表达自己意图的媒体,是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主观心理期待的客观化作品,另一方面,教材文本又是读者(教师和学生)理解活动指向的对象,正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读者才得以实现自身历史性与作者历史性之间的超时空交接。
让有关过去的真理融入到现时态生活之中,创生出文本的当代意义。
”[⑦] 当我们不再把文本当作封闭、不可更改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又因为过于强调读者中心、学生中心,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文本本身。
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虽然不必再依附于作者中心,但文本的自我实现必须进入文本解释与当下读者自我解释交流融合的过程和阅读过程。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提倡以文本为中心的解读。
要更好地理解以文本为中心,首先让我们再来理解一下文本的开放性。
文本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本向其他文本开放。
从文本生成来看,任何文本都不是唯一的,单独存在的,而是继承、吸收其他文本的结果,文本作为一种特定的体裁大多是在相互继承的前提下得到发展的,例如小说就是从神话——传说——传奇——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的,后一种体裁是对前一种的继承。
不同的体裁之间还互相开放,很多体裁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如诗歌和散文之间有时候就很难划定分界线。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文本向读者的开放,离开了读者,文本就失去了意义,而每一个读者对同一个文本往往又有着不同的理解。
以前对于文本的理解,很多人都把它理解为一个名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但随着现代知识观的兴起,文本逐渐被当作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它通过读者的解读来完成自身的解构,从理论上说,读者可以赋予文本以无穷的解构,但在实践中由于读者总是处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以他只能赋予一个文本与他所处历史文化背景相符的结构。
罗曼•英加登在《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一文中说:“每部艺术作品,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它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自身包含具有显著特征的空白,即各种未定之域。
”“一部艺术作品需要一个外在于它的动因,这就是一位观赏者。
为了使作品具体化,观赏者通过他在鉴赏时合作的创造活动,促使自己去解释作品,或者像我宁愿选择的那种表述,即按其有效性的特征去‘重建’作品。
在这样做时,如果作品处在来自它本身的暗示和影响之下,那么观赏者就需要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于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
这样,就产生了艺术作品的具体化的形态。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目的的活动的产品,作品的具体化不仅是观赏者进行的重建活动,也是作品本身的完成及潜在要素的实现。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作品是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共同产品。
”[⑧] 对于文本与读者关系的理解,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客观环境。
首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它已经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学文本,而是“经过了教科书编者的加工,被包围在‘鉴赏提示’‘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之间。
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成了‘教学材料’,成为了一定知识体系的形象化示例,成为一定教学内容的载体——认知的、情感的甚至道德训诫的内容。
”[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不能像处理一般文学作品那样处理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它已经由纯文学作品变成了教学用文本了。
其次,关于读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者,也不是普通的读者,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被塑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旨归,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只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鉴赏过程受制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所以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脱离文本,脱离教学目标的理想状态的完全独立自由的鉴赏者是不存在的。
既然学生的理解不可能离开文本单独存在,那么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主体间性”的对话也是不自由的,不可能充分展开的。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意义的敞开是相对的。
提倡以文本为中心的解读,即不盲目追寻作者、编者的意图,也不完全以学生自我的理解为中心,而是以文本的意义为根基来解读教材文本。
作为阅读教学来说,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不够的,当学生产生看法和疑问的时候,解决学生的疑问也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教育性解读,有选择地打开学生与作品对话的一条通道,力求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既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