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

合集下载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EL)是一种通过施加电场使特定材料发出光的物理现象。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发光器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电激发发光(OEL)和柔性显示器等。

本文将对电致发光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电致发光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电流通过特定的发光材料时,电子和空穴会在材料内部重新组合,释放出能量并激发光子的发射。

这一过程涉及到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激发态的转变,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材料的能带结构。

在晶体中,原子的价电子会形成能带,其中价带是填满电子的能级,而导带是电子可以自由移动的能级。

在电致发光材料中,通常存在着能隙,即导带和价带之间的能量差。

当电流通过材料时,电子会从价带跃迁至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会在材料内部扩散,最终导致电子和空穴在特定区域重新结合,释放出能量。

其次,电子激发态的转变也是电致发光的关键。

在电流的作用下,电子会被激发至高能级态,这些激发态的电子在重新组合时会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的能量与电子跃迁的能级差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激发态的能级来实现特定波长的发光。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原理,电致发光还涉及到材料的选择、电流的控制和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等方面。

不同的发光材料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和发光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可以调节发光器件的亮度和稳定性。

同时,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也对电致发光的效率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电致发光原理是一种基于材料电子结构和激发态转变的物理现象,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控制电流和优化器件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发光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在照明、显示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致发光的原理和应用,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第5章_电致发光(ELD)

第5章_电致发光(ELD)

主动式与被动式特性相反,成本较昂贵、 制造较复杂,它在面板上增加了一层电子 底板,每个像素通过在电子底板上相应的 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来进行独立的寻址。 即每个像素可连续与独立驱动,并可记忆 驱动信号,不需在高脉冲电流下操作,效 率较高,寿命也可延长,适用于大尺寸、 高分辨率之高信息容量的全彩化OLED显示 产品。
图5.2 ACTFEL结构示意图 1金属电极;2绝缘层;3发光层;4绝缘层;5透明电极;玻璃衬底
ACTFEL优点是寿命长(大于2万小时), 亮度高,工作温度宽(-55℃~+125℃), 缺点是只有掺Mn的发光效率高,且为橙黄 色,对全色显示要求三基色研制高效的发 光材料是当今研究的课题。EL器件目前已 被应用在背光源照明上,在汽车、飞机及 其他设备仪器仪表、手机、手表、电子 钟、LCD模块、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方面 获得应用。也作为交通安全标志,公司标 志,出口通道等发光指示牌上的发光显示 器件。
交流电致发光显示是目前高场电致发光显示的主 流。ACEL结构如图5.1所示。 它是将电致发光粉ZnS:CuCl或(ZnCd)S:CuBr 混合在环氧树脂和氰乙基醣的混合物的有机介质 中,两端夹有电极,其中一个为透明电极。另一 个是真空蒸镀铝或银电极,构成一个EL。 实质上,ACEL是大量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发光粉 状晶体悬浮在绝缘介质中的发光现象,也称德斯 垂效应。ACEL所加的电压通常为数百伏。ACEL 是晶体内的发光线发光,不是体发光。线发光强 度可达3.4×105cd/m2,总体发光亮度约40cd/m2 功率转换效率为1/%,寿命约1000小时。
5.3、OLED
图5.3 柯达L633数码相机显示屏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又称有机EL,是以有 机薄膜作为发光体的自发光显示器件。 它是固体自发光器件,可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它 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对比度高; 它可在5V~10V的低电压下工作,功耗低,工艺简 单;制造成本低、有机发光材料众多、覆盖发光 光谱从红外到紫外,适合全彩色显示;价廉、易 于大规模生产;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 产品,可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质上生产,产 品的机械性能好,不仅可以制造出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适用的显示器,还有可能创造出墙壁大小 的屏幕、可以弯曲折叠的屏幕。人们预言,随着 规模量产的到来,OLED可以比LCD成本低 20%。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是一种利用电场激发物质产生发光的原理。

当一个外加电场施加在某些特殊材料上时,这些材料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并在返回低能级时释放出能量。

这个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过程中,能量的差异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造成电致发光现象。

关键的原理是在特定材料中的电子跃迁能级间存在能量差异,这样在施加电场时,电子会被激发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可能是由于材料的晶格结构或材料中特殊的离子所引起的。

当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能量差额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在电致发光器件中,一般会使用发光层和两个电极。

发光层是具有发光性质的材料,当施加电场时,发光层中的电子会受到激发并发射光。

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发光层的两端,施加电压可形成电场,从而激发发光层中的电子。

电致发光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发光器件,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和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效的发光特性,耗电量低且寿命长,因此在照明、显示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电致发光分类 (1)1.1 结型电致发光 (1)1.2 粉末电致发光 (2)1.3 薄膜电致发光 (3)二、发光器件分类 (4)2.1 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4)2.1.1无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4)2.1.2无机电致发光应用及展望。

(6)2.2 OLED器件 (6)2.2.1 OLED器件的结构和原理 (6)2.2.2 OLED发光器件结构 (7)2.2.3 OLED发光材料的选用 (9)2.2.4 OLED的优缺点 (10)2.2.5 OLED器件的现状及展望 (10)三、总结 (10)参考文献 (12)摘要电致发光又可称电场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能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本文通过介绍结型电致发光,粉末型电致发光和薄膜型电致发光,从不同发光原理上对电致发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比了不同类型发光的优点和缺点。

而电致发光器件是基于电致发光技术的一种显示器件,本文介绍了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OLED 的发光原理,材料选用,优缺点以及电致发光器件在各方面的应用,虽然电致发光器件现在存在诸多不足,但是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市场的崛起,电致发光在显示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市场,而且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具有许多其他发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OLED技术也吸引了大量的研究投入,所以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很多研究表明,电致发光以后将很有可能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存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个角落。

关键词:电致发光有机电致发光EL 器件AbstractElectroluminescent,it also can be called electric field shine,here we referred to as EL,it is a phenomenon when adding two electrodes with voltage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spired light center which change energy level or combine hole and electron to produce light,This paper,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ype electrol -uminescent,powder type electroluminescent and film type electroluminescent,through analysising and studying different principle to shine on electroluminescent we go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is based on electroluminescent technology,this paper introduced inorganic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OLED and light emitting principle,material selec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ifferent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in all aspects of application,although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now exist some shortcomings,but wit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rket's rising,electroluminescent have made a certain progress and market,and because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has many advantages which other luminous technology did not have,OLED technology attracted a lot of notice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many studies say that electroluminescent will probably become mainstream display technology in future and exist in people in every corner of the production and life.Key word::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前言电致发光是电场作用在发光材料上,直接产生发光的现象。

电致发光实验报告

电致发光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电致发光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和现象;2. 掌握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性能;3. 通过实验验证电致发光的基本特性;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指当电流通过某些物质时,物质会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根据发光机理的不同,电致发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发光二极管(LED):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产生光子;2. 场致发光(EL):在电场作用下,材料中的电子与空穴分离,产生光子;3. 热致发光:由于温度升高,材料中的电子与空穴复合产生光子。

本实验主要研究LED的电致发光特性。

四、实验器材:1. LED发光二极管(红色、绿色、蓝色各一只)2. 电流表(量程0~0.3A)3. 电压表(量程0~15V)4.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5. 电源(最大输出电压5.6V)6. 开关7. 导线若干五、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图连接电路,确保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LED和电源正确连接;2. 打开电源,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3V;3. 观察LED的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4. 逐渐增大电压,观察LED的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5. 当LED的亮度达到最大时,记录此时的电压和电流;6. 改变LED的正负极,重复步骤3~5;7. 将红色、绿色、蓝色LED分别接入电路,重复步骤3~6;8. 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LED颜色------- | -------- | -------- | --------1 | 3 | 0.1 | 红色2 | 4 | 0.15 | 红色3 | 5 | 0.2 | 红色4 | 3 | 0.1 | 绿色5 | 4 | 0.15 | 绿色6 | 5 | 0.2 | 绿色7 | 3 | 0.1 | 蓝色8 | 4 | 0.15 | 蓝色9 | 5 | 0.2 | 蓝色七、实验结果分析:1.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LED的发光强度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颜色的LED发光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2.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LED的亮度达到最大,此时电流也达到最大;3. 改变LED的正负极,发光强度和电流基本不变,说明LED的发光特性与极性无关;4. 不同颜色的LED发光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最大发光强度不同,说明不同颜色的LED发光效率不同。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Schen
---14/09/26
现象: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又可称电场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解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eg.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蓝色钻石。

电致发光EL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

早在20世纪初虞瑟福就发现了SiC晶体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光。

而电致发光作为一种平面光源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爱好。

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发光现象发射光的颜色是由激发态到基态的能级差所决定的。


原理:
通过加在两极的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场,激发电子轰击荧光物质,引起电子能级的跳跃、变化、复合而发射出高效率冷光。

从发光原理分析,电致发光可分为高场电致发光和低场电致发光。

高场电致发光是一种体内发光效应。

发光材料是一种半导体化合物掺杂适当的杂质引进发光中心或形成某种介电状态。

当它与电极或其他物质接触时其势垒处于反向时来自电极或界面态的电子进入发光材料的高场区被加速并成为热电子。

它可以碰撞发光中心使之被激发或被离化或者离化晶格等。

再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输送过程,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而发光。

低场电致发光又被称为注入式发光,主要是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电致发光要点

电致发光要点

电致发光要点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物理现象。

它通过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产生电场,激发电子与空穴复合,导致电子在能级间跃迁、变化、复合,从而发出光。

这种现象不同于热发光、化学发光、声致发光等其他发光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电致发光材料通常包含发光中心和基质。

发光中心是电子和空穴复合的场所,而基质则负责传输电子和空穴。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从阴极注入并迁移到发光中心,同时空穴从阳极注入并迁移到发光中心。

当电子和空穴在发光中心复合时,释放出能量并以光的形式发出。

电致发光器件通常由多层结构组成,包括电极、绝缘层、发光层和透明电极等。

其中,发光层是电致发光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荧光粉或半导体材料。

当外加电压作用在电极上时,电流通过绝缘层进入发光层,激发出光子并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电致发光具有许多优点,如高亮度、高效率、长寿命、快速响应等。

因此,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平板显示器、照明、背光等。

在平板显示器方面,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高清晰度、低功耗、视角大等优点,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总之,电致发光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物理现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
科技进步。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简称EL(Electroluminescence),也称“电光”,是一种物质在通过电流的作用下从其本来处于非发光状态的化学结构中释放出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现象。

它是一种特殊的热发光,是电子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从低能量态向更高能量态跃迁时释放出光照而产生的现象。

电致发光原理是利用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电子系统,在其中加入电场和受到外力的作用,使电子由低能状态转移到高能状态,在转移过程中释放出可见光和紫外线,从而达到发光的效果。

电致发光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电子的激发:电子被激发到一个比普通状态更高的能量水平;
2、电子的放射:当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具有一定波长的光;
3、电子放射所释放出的光被人眼所感知:当释放出的光被人眼所感知时,就可以达到发光的效果。

电致发光原理是一种微弱的光效应,它需要一定的电压来激发电子,才能达到发光的效果,它的发光强度比一般的热发光效应要弱得多,所以需要大量的电子来激发,
以达到发光的效果。

此外,电致发光原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可以避免造成热损耗,保证了发光效率持续高。

电致发光原理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照明、航天科学和科技、医学成像仪器、航空航天技术等。

目前,电致发光原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如LED显示屏、LCD电视机、投影仪、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等等。

电致发光原理不仅实现了发光的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染和节省能源,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发光技术。

电致发光性能实验报告

电致发光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致发光性能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光电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致发光(EL)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学习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3. 测试并分析不同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材料中复合,释放出光子的现象。

电致发光器件主要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和无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组成。

在器件中,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注入到有机发光层,在有机发光层中复合,产生光子。

三、实验器材1. 有机发光材料:聚苯乙烯基聚乙炔(PPV)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

2. 电子传输材料:N,N'-二甲基-4,4'-二氰基苯并-1,3-二噻唑(6,6'-DPC)。

3. 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苯基-4,4'-二氰基苯并-1,3-二噻唑(6,6'-DPC)。

4. 电极材料:银电极。

5. 基板:玻璃板。

6. 真空镀膜机。

7. 光谱仪。

8. 电致发光测试仪。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有机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极材料。

2. 使用真空镀膜机将有机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极材料依次镀在玻璃板上,形成器件结构。

3. 将制备好的器件放入光谱仪中,测试器件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4. 将制备好的器件放入电致发光测试仪中,测试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包括亮度、电流密度、电压、外量子效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实验结果显示,有机发光材料PPV在吸收光谱中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位于520nm左右;发射光谱中有一个较强的发射峰,位于660nm左右。

电制发光的原理和应用

电制发光的原理和应用

电致发光的原理和应用一、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电致发光是指通过施加电压或电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一种现象。

其基本原理是当某些材料在被电压激发后,能够产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释放出光子。

电致发光的原理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能级跃迁:当材料中出现能级跃迁时,光子将被激发并发射出来。

这种跃迁可以是由于电子与空穴复合或电子在能带间跃迁引起的。

例如,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通过与空穴复合的方式释放出光子。

2.发射激活:某些材料只有在被激活后才能发光。

电场激活和电压激活是电致发光的两种常见激活方式。

在电场激活中,施加电场使得材料中的电子被激发,从而产生发光。

而在电压激活中,施加电压会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使电子跃迁释放出光子。

3.能量转换:电场或电压施加在特定材料上,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这种能量转换过程可以通过电子行为、能带结构变化及电子与空穴复合来解释。

二、电致发光的应用电致发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电子显示器电致发光技术是现代平面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

例如,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中使用的LED背光源,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都是基于电致发光原理。

这些显示器具有高亮度、广色域和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

2. 照明LED照明是电致发光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由于LED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

LED灯泡、灯管、路灯等产品在照明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3. 汽车照明电致发光技术在汽车照明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LED大灯在汽车前照灯和尾灯中被广泛采用,其高亮度和耐用性使得驾驶者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车内阅读灯、仪表盘背光灯等也都基于电致发光技术。

4. 光电器件电致发光技术在光电器件中应用广泛。

例如,激光二极管(LD)和近红外二极管(NIR)等器件在通信、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致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电致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电致发光的原理及应用1. 电致发光的原理电致发光是一种通过电场或电流激发材料发光的现象。

它利用一种被称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的器件实现。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半导体材料。

1.1 LED结构LED的基本结构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相互夹杂而成。

其中N型半导体的掺杂原子主要是五价元素,如磷、砷等;P型半导体的掺杂原子主要是三价元素,如硼、铝等。

在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交界处形成PN结。

1.2 PN结的原理当向PN结施加逆向偏置电压时,发生反向击穿,电流通过LED非常小,不产生发光。

而当向PN结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随着电流通过LED,光子被发射出来,形成发光现象。

1.3 发光原理LED实际上是通过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释放能量所产生的发光。

当电子从N型半导体跃迁到P型半导体区域时,电子会与空穴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从而产生可见光。

2. 电致发光的应用2.1 家居照明由于LED具有低能耗、长寿命、可调光和无紫外线等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家居照明选项。

在家庭中,LED被广泛应用于普通照明、装饰照明以及灯具设计等方面。

2.1.1 普通照明LED灯泡已经成为替代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最佳选择。

LED灯泡具有较高的能效,节省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

2.1.2 装饰照明由于LED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使其非常适合在家庭中进行装饰照明。

它可以通过改变颜色和亮度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2.2 电子产品显示屏LED在电子产品的显示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LED被广泛用于电视屏幕、计算机显示屏和手机屏幕等。

由于LED显示屏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等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显示技术。

2.3 交通信号灯LED交通信号灯是近年来替代传统灯泡的一项重要应用。

LED交通信号灯具有高亮度、快速响应和长寿命等特点,使得交通信号具有更好的可见性和可靠性。

电发光的原理

电发光的原理

电发光的原理电发光是一种通过电流作用下导体或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发生跃迁,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光的现象。

它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通信和光学器件等领域。

电发光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类:电致发光和电解发光。

一、电致发光电致发光是指在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导体或半导体中的电子在特定跃迁能级之间发生跃迁,从而产生光的现象。

导体和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能级结构决定了其电发光的特性。

导体的电发光是由于自由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出。

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处于连续能带结构中,能带上的电子可任意跳跃到其他能级上。

当外加电场或电流作用下,电子能被激发到高能级,当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通过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从而产生电发光现象。

半导体的电发光是由于电子在带隙中发生跃迁而产生的。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相较于导体是离散的,包括导带和价带。

在原子尺度上,半导体的原子核与价带中电子形成共价键,使得带隙较小,相对于导体,半导体的带隙更适合电子跃迁,从而产生光发射。

当半导体材料被激发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载流子。

由于载流子在导带中运动时会损失能量,当它们重新回到价带时,会通过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产生光。

二、电解发光电解发光是指由于电解液中存在可发光的物质,在电解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光的现象。

在电解发光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下,电解质中的离子或分子发生电解,产生光和其他化学反应。

这种现象常见于电解池、蓄电池和化学发光器件等。

典型的电解发光现象是电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在电解质中产生活化控制产生光发射的离子或分子。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电解发光现象是氧化磷光发射。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由金属氧化物催化产生超氧离子并被还原为氢氧根离子。

然后,超氧离子与产生的有机光谱试剂发生反应,产生五环幺嗪离子和激发态的超氧离子,随后发生荧光发射,释放出能量并转化为可见光。

综上所述,电发光的原理可以分为电致发光和电解发光两种方式。

《用电致发光(EL)法分析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范文

《用电致发光(EL)法分析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范文

《用电致发光(EL)法分析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晶硅太阳电池已成为现代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

为了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其制造工艺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简称EL)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分析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用电致发光法分析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二、电致发光(EL)法基本原理电致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外加电场使半导体材料产生光发射的检测方法。

在晶硅太阳电池中,EL法通过在电池两端施加电压,使电池内部的缺陷和不良连接处产生光发射,从而揭示电池内部的缺陷和问题。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光发射现象,可以评估晶硅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和质量。

三、EL法在晶硅太阳电池工艺分析中的应用1. 缺陷检测:EL法可以检测出晶硅太阳电池中的微小缺陷,如裂纹、杂质、掺杂不均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EL法,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修复这些缺陷,提高电池的质量。

2. 工艺评估:EL法可以揭示晶硅太阳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如烧结温度不够、电极接触不良等。

通过对EL图像的分析,可以评估制造工艺的优劣,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3. 质量控制:EL法可以作为晶硅太阳电池质量控制的手段。

通过设定一定的EL图像标准,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电池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四、EL法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流程1. 准备电池:将待检测的晶硅太阳电池准备好,确保其表面清洁无尘。

2. 施加电压:在晶硅太阳电池两端施加电压,使电池内部的缺陷和不良连接处产生光发射。

3. 采集图像:使用高分辨率相机采集EL图像,记录电池内部的发光情况。

4. 分析图像:对采集的EL图像进行分析,找出电池内部的缺陷和问题。

5. 评估与改进:根据EL图像的分析结果,评估晶硅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评价OLED的一些主要参数
一般来讲,有机EL发光材料及器件的 性能可以从发光性能和电学性能两方面来 评价。发光性能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光 亮度、发光效率、发光色度和寿命;电学 性能主要包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发光亮 度与电压的关系等。这些都是衡量有机EL 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发光的 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极为重要。
电致发光材料
1 2 3 4 5
电致发光的简介 电致发光的机理和器件结构 有机电致发光简介 有机电致发光的分类、优点及性能参数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发光材料的主要分类

光致发光 阴极射线发光 电致发光


热释发光
光释发光 辐射发光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又称电场发光,EL)是某些 物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而发出光,也就 是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 具有这种性能的物质可作为一种电控 发光器件。一般它们是固体元件,具有响 应速度快、亮度高、视角广的特点,同时 又具有易加工的特点,可制成薄型的、平 面的、甚至是柔性的发光器件。
(1) 载流子的注入。 (2) 载流子的迁移。 (3) 载流子的复合。 (4) 激子的迁移。 (5) 电致发光。
EML
阳 极
HTL
ETL
阴 极
空穴
电子
OLED分类
1、根据采用有机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技 术:一种是采用小分子材料,简称OLED; 另一种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简称PLED; 2、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被动式矩阵PMOLED和主动式矩阵AM-OLED,前者采 用ITO玻璃基板,后者采用TFT基板。
计算机领域: 主要有家用和商用 计算机(PC/工作站 等)、PDA和笔记 本电脑的显示屏。
工业应用场合: 主要应用有各类仪 器仪表、手持设备 等的显示屏。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 头戴显示器。 • MP3,手机等显示器。 • 汽车收音机、移动电话、掌上型电动游乐 器。 • LCD显示器的背光源。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优势
• 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 重量也更轻。 • 固态机构,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 更好,不怕摔。 • 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 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 • 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 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展望
• 人们相信只要不断加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和器件的研究,就一定能够在新材料、新 结构和新方法上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和光电信息产业,提高在有机信息功能材 料领域研究的整体水发展越来越盛,在各个 显示器技术争相竞争的同时,电致发光器 件在一些行业内也取得一定市场,特别是 近几年有机电致发光(OLED)的迅速发展, 使得电致发光在大面积平板显示,照明行 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很多人相信,OLED将 来会代替LCD成为主流显示技术,而且随 着研究投入的越来越大,OLED技术也会越 来越成熟,电致发光产品会给我们的生产 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电致发光分类
• 是具有结型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场作用 下产生的发光现象,目前比较成熟的结型 电致发光器件都具有p-n结结构, 就象半导 体二极管那样, 被称为光二极管。在它上面 加上正向偏压时, 引起电子由n区流入p区, 空穴由p区流入n区,发生了电子和空穴复 合而产生发光, 所以结型电致发光也称为注 入式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强鹏飞 理工学院物理系
主要内容
• 电致发光分类
• 结型电致发光 • 粉末电致发光 • 薄膜电致发光
• 电致发光器件分类
• 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 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物理现象。

当通过一定电压施加在发光材料上时,材料会发生电子激发的过程。

在材料的内部,存在着能级结构,包括基态能级和激发态能级。

当电压施加在发光材料上时,电子会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

在这个跃迁的过程中,电子会释放出能量,即光子。

这些光子具有特定的能量和频率,通过材料的不同能带结构,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发光。

电致发光的关键在于材料的能带结构。

一般来说,发光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具有禁带。

材料的禁带宽度决定了材料吸收和发射光的能量范围。

当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时,会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现象。

为了实现电致发光,一般采用具有p-n结构的半导体材料。


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施加正向偏置电压,使得电子从n区跨越能带到达p区,与空穴复合后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

这些光子经过衰减和反射,最终逃逸出材料形成可见光。

此外,还有其它形式的电致发光原理,如有机发光材料、电致荧光管等。

不同的发光机制和材料特性导致了不同的发光效果和应用。

总之,电致发光原理是通过电子在材料能带中的跃迁过程,将
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

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显示技术、照明、传感器等。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原理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EL)是一种通过电流激发材料发光的物理现象。

它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过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显示、照明、标识、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致发光的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特性。

当半导体材料受到正向电压作用时,电子和空穴在材料内部重新组合,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这种现象是通过激子的辐射复合来实现的,激子是由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态构成的,它们在材料中移动并最终复合,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

这种发光过程是一种自发的辐射复合过程,不需要外部的激发光源,因此被称为自发辐射。

电致发光材料通常采用有机发光材料或无机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是一种具有有机分子结构的发光材料,具有柔韧性、可塑性、低成本等特点,适合用于柔性显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无机发光材料则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基础的发光材料,如硫化锌、氧化铟锡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适合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电致发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显示领域,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快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产品中。

在照明领域,电致发光照明具有节能、环保、色彩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照明方式,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光源。

此外,电致发光技术还被应用于标识、装饰、生物医学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总的来说,电致发光技术作为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技术将在显示、照明、标识、装饰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致发光的原理

电致发光的原理

电致发光的原理
电致发光是一种通过电流激发材料产生光辐射的现象。

它基于半导体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内层电子激发和能级跃迁机制。

一般情况下,电致发光主要依赖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半导体材料由两种导电型杂质组成,一种为电子施主,另一种为电子受主。

当施主和受主浓度较高时,形成 p-n 接面。

在这种结构下,半导体材料在未施加电压时处于平衡态,能级呈现堆砌排列。

当施加电压后,电子从 N 侧向 P 侧流动,同
时空穴从 P 侧向 N 侧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和空穴在接触面附近重新结合,出现能级跃迁的现象。

当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时,能级差会释放出能量,发生光辐射。

具体来说,当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能量差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个能量差决定了光子的能量大小,从而决定了发出的光的波长和颜色。

另外,半导体材料的带隙宽度也会影响电致发光的特性。

带隙宽度指的是半导体材料的最高占据能级和最低未占据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距。

带隙宽度越大,光子的能量就越高,发出的光也就越紫蓝色;反之,带隙宽度越小,光子的能量就越低,发出的光就越红黄色。

总而言之,电致发光的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压使半导体材料中的
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光辐射。

带隙宽度和能级差决定了发出的光波长和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个阶段。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阶段。
1) 载流子的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

阴极和阳极注入到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层。
2) 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

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
3) 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激子。
4) 激子的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
2)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的单位是cd·m-2,表示每平方 米的发光强度。发光强度一般用亮度计 来测量,通过测量被测表面的像在光电 池表面所产生的照度即可获得,因为这 个像面照度正比于物体亮度,且不随物 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3)发光效率
有机EL的发光效率可以用量子效率、功率效率和流明 效率三种方法表示。量子效率ηq是指输出的光子数Nf 与注入的电子空穴对数Nx之比。

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 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

能量。
评价OLED的一些主要参数
一般来讲,有机EL发光材料及器件的性 能可以从发光性能和电学性能两方面来 评价。发光性能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 光亮度、发光效率、发光色度和寿命; 电学性能主要包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发光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等。这些都是衡 量有机EL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参数, 对于发光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极 为重要。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 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在制造上,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可以通 过有机合成方法获得,与无机材料相比 较,不仅不耗费自然资源,而且还可以 通过合成新的更好性能的有机材料,使 OLED的性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
有机电致发光常见英文缩写
LED (light emit diode) O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diodes)
PL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s) EL (Electroluminescence) PL (photoluminescence) HT (hole-transporting) ET (electron-transporting) HOMO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五.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 某些物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而发出光, 也就是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具有这 种性能的物质可作为一种电控发光器件。 一般它们是固体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 亮度高、视角广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易 加工的特点,可制成薄型的、平面的、 甚至是柔性的发光器件。
2. 2 掺杂发光
❖ 掺杂分子是具有高荧光或高磷光量子率的有机染料。它 们在能量从主发光体转移时被激化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蓝、绿、黄和白色),这种掺杂的方式有利于有机EL器 件功能的分工和优化,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随 着掺杂浓度的不同,发射光谱的位置也会变化,从而改 变了发光颜色。
❖ 尽管通过掺杂提高器件性能的机理还不太清楚,但用于 EL全色显示器的掺杂分子应满足以下条件:(1)高的荧 光量子产率;(2)在主发光体的辐射和掺杂物的吸收峰间 有重叠,以确保能量的有效传输;(3)可见光范围内的荧 光辐射;(4)发射带较窄,以获得高色纯度。
OLED分类
1、根据采用有机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技术: 一种是采用小分子材料,简称OLED;另一种 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简称PLED;
2、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被动式矩阵PM-OLED 和主动式矩阵AM-OLED,前者采用ITO玻璃基 板,后者采用TFT基板。
对于聚合物电致发光过程则解释为:在电 场的作用下,将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到 共轭高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 低空轨道(LUMO),于是就会产生正、负 极子,极子在聚合物链段上转移,最后 复合形成单重态激子,单重态激子辐射 跃迁而发光。
缺点: ➢生产成本太高——高温、高真空、不易大规模生产 ➢对环境有的影响大——无机物不易降解 ➢无机EL是在高电场下发光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简称 OLED。
1960 年代,多环和稠环的有机化合物,如:萘、蒽、 苯并蒽、芘、苯并芘、咔唑、芴、二联苯、三联苯、 1,4-二苯基丁二烯等。
不足之处是器件的驱动电压较高、发光效率较低,如 二(苯乙烯)胺Bis(styryl)amines体系中的DPVBi,属空穴 传输发光材料。
2.1.2 有机金属配合物类材料
有机金属配合物类材料属于内络盐类,配合物为电中 性,配位数达到饱和。此类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强 度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有望最先成为实用的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当前,研究得最多的有机金 属配合物材料为发绿光(530nm处)的8-羟基喹啉铝。
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属于注入式的复合 发光。
一般认为,聚合物和小分子电致发光的 机理是: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 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物中复合,释放出能量, 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当受激分nski能级图如图 1所示:
1)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又称荧光光谱,是发射的荧光相对强 度随波长的分布,一般用荧光测量仪测得。发 光光谱通常有光致发光(PL)光谱和电致发光 (EL)光谱两种。PL光谱需要光能激发,并使激 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EL光谱需要电能 激发,可以测量在不同电压或电流密度下的EL 光谱。通过比较器件的EL光谱和不同载流子传 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PL光谱,可以得出复合区 的位置以及实际发光物质的有用信息。
▪ 5)发光寿命
▪ 寿命定义为亮度降低到初始亮度的50%时所需 的时间。应用市场要求OLED在连续操作下的使 用寿命达到10000小时以上,储存寿命达到5年。 目前,绿色OLED在恒电流和100 cd·m-2的初始 亮度下,已经达到了实用化要求。研究中发现, 影响OLED寿命的因素之一是水分子和氧气,特 别是水分子对有机EL材料的光氧化作用,因此 需要将器件封装,以隔绝水和氧。
1.2 空穴注入层( HIL)
Copper phtalocyanine (CuPc) 、卤代碱金属(LiF)、 无定型碳、电子接受体(如2-氯乙磷酸)自组装 的单层膜、SiO2、导电络合物(如聚噻吩和 PEDOT/PSS等均可作为HIL层材料:
1.3 空穴传输层层(HTL)
对于电子传输能力强的发光材料器件的制备需 引入空穴传输层(HTL)。作为HTL材料须具备 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较好的成膜能力和较低 的电离势。芳香三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空穴 传输能力和成膜能力。
❖ 由在荧光基质材料中掺杂百分之几的荧光掺杂剂来制备。 基质材料通常与ETM或HTM采用的材料相同,荧光掺 杂剂是热和光化学稳定的激光染料。荧光染料必须具有 较高的量子效率和足够的热稳定性,升华而不会分解。
一些重要EL掺杂物结构
黄光
蓝光
红光
开发具有较高色饱和度和良好操作性能的红光材料是 实现全色显示屏的关键问题。常见红光掺杂物有 DCM(4-二氰基甲基-2-甲基-6-(p-二甲基胺苯乙烯)H-吡 喃)、DCM 的类似物(如DCM2,也称DCJ)、Nile红、 Perylene dicarboxyimide衍生物、Europium铕络合物(如 Eu(DBM)3Phen、Phorphyrin)等。
4)发光色度
由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不同,不能用来测 量颜色,仅能判断颜色相等的程度。为了客观 地描述和测量颜色,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 E)建立了标准色度系统,推荐了标准照明物和 标准观察者。通过测量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X, Y,Z)或色品坐标(x,y,z)来确定颜色。实验 中,—般用色度计来测量颜色。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 W. Tang(邓青云博士)及其 合作者首次将空穴传输材料联苯二胺作为空穴传输层 (HTL)、把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8-羟基喹啉铝作为电子 传输层(ETL)和发光层,制成了薄膜双层结构有机电致 发光器件。器件的驱动电压降至10V 以下、发光亮度超 过了1000cd/m2、发光效率约为1.5 lm/W,电致发光的 量子效率约为1%(光子/电子)。
1.4 电子传输层(ETL)
用来作为ETL材料的主要特性为:(1)普遍具有高的电子亲和 势和电子流动性,用以有效的电子注入和传输;(2)有大的 激子能量,为的是阻止激子的能量转变到ETL,这一转变是 在发射层 (EML)中由电荷复合产生的。电子传输材料大多 为金属络合物(如Alq3和BeBq2)、1, 3, 4-嗯二唑(如PBD) 和1, 2, 4-三唑(如TAZ) 等。
6)电流密度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反映了器件 的电学性质。OLED的电流密度和电压的 关系类似于发光二极管,具有整流效应, 即只在正向偏压下才有电流通过。在低 电压时,电流密度随电压的增加而缓慢 增加,超过一定电压,电流密度会急剧 上升。
7)亮度和电压的关系
亮度和电压的关系曲线反映OLED器件的 光电特性,与器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相似,即在低电压下,电流密度缓慢增 加,亮度也缓慢增加,在高电压驱动时, 可以得到启动电压信息。启动电压定义 为亮度等于1 cd·m-2的电压。
无机电致发光元件:
早期的电致发光元件,使用的是由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过电流能发光的二 极体,简称为LED (light emit diode)。然而,LED真正作 为全彩色的室内外影像显示系统,还是近几年的事,因 为一直找不到性能足够好的发蓝光的LED无机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