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绪论
《金匮要略》序文
《金匮要略》序文《金匮要略》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历代医家倍为推崇,被奉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由于年代久湮,几经兵燹,加之印刷术所限,流传者意取传抄,注释者立意发挥,因此,所成之帙各异,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和注家。
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流传、版本和注家分别作一探讨(重点探讨流传与版本,因注家较多,年代较近,故仅略述其大概)。
1《金匮要略》的流传1.1 仲景之书据张仲景原序自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于是,作者“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并以此为动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自己“平脉辨证”的经验总结,参考《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禄》,撰成《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据《后汉书·志第十七·疫》所记,自“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始,到“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至,共9次发生疫行。
其间在汉末的“中平二年正月”及“建安二十二年”,就有两次大的流行。
《后汉书·纪》对建安二十二年这次大疫也有记载,云:“是岁大疫。
”《曹集诠评·卷九》曹植对建安二十二年这次大疫的厉害程度,曾这样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病气流行,家家有僵死之痛,室室有号泣之有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说明自仲景所述家族的沦丧”始,疫气一直流行,且愈演愈烈.广大民众惨遭死亡已达相当严重的地步。
仲景卒约公元219年(据《伤寒论》教参),若属实,这年即是建安二十四年,而大疫流行则是建安二十二年,说明仲景之书成即赶上一次大疫,或在大疫流行之间书成。
其书既成于建安之后,这一阶段除疫气流行外,仍属多事之秋。
据《通考·帝系考》及《后汉书·纪·传》所载,自光武称帝至献帝禅位曹丕,凡十四主,共196年。
曹丕得帝,反封献帝为山阳公。
《金匮要略》绪言
④配合治疗做护理。
五、《金匮要略》的学习方法
(一)《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会 通。
(二)注意古代文法
①省文法。
②倒装文法。
③倒叙法。
④插入法。
(三)各篇互相对照
(四)采用旁证法
(五)从证测药 从药测证 (六)条文分类归纳
(七)理论联系临床实践
(四)脉法有独到之处
①各病有主脉。 ②一脉主数病。 ③一病见数脉。 ④脉法颇灵活。 ⑤用脉象解释病机。 ⑥以脉象指导诊断。
⑦以脉象指导治疗。 ⑧据脉象推测预后。
⑨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
⑩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
(五)注重证候鉴别
(六)将治则治法具体化
①治未病,做到无病先防, ⑤准确运用标本缓急。 有病早治,治未病的脏 ⑥准确运用同病异治和异 腑。 病同治的治则。 ②扶正兼以祛邪。 ⑦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 ③治疗杂病虚损注重补益 脾肾。 ④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
《金匮要略》绪言
一、《金匮要略》的沿革
成书 散佚 整理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
三、《金匮要略》的编写体例
四、《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思想及 贡献
(一)继承发挥《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 (二)科学的发病观点 ①多因杂至的发病观点。 ②强调内在因素。 ③重视外在因素。
(三)创立脏腑经络辨证方法
(七)方书之祖,医方之经
①立方谨严,用药精当, 化裁灵活, ②原书所载方剂,八法具 备 ③重视单味药的主治功 能。 。 ④注重药物经过配伍所发 生的协同作用。 ⑤注重药物在方剂中的加 减变化 ⑥注重药物的炮制、煎煮 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八)注重整体护理①适应生存环境的护理。 ②注意心理护理。 ③强调生活起居的护理。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金匮要略》原文金匮要略方论序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
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
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
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
臣奇尝读《魏志·华伦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
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
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金匮要略》----卷上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二条)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重点内容第一篇绪言一、《金匮要略》的作者、沿革《金匮要略》原名《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的专书。
“金匮”是指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是指重要的韬略,“方论”是指有方有论,以方言论,以论言理。
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及治疗杂病的典范。
二、《金匮要略》的主要助学成就及基本论点1、简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2、创智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经方;第二篇《金匮要略》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发病与预防:条文(1)、(2)2、疾病防传,虚实异治:(1)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本条论述了治未病的法则,具体可分为已病防变和虚实异治。
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病名解释:(1)、痉病:其病位在筋脉,由外感风寒、体内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项背强急、四肢搐搦,甚至角弓反张等为主症。
(2)、湿病:为感受外湿并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
(3)、暍病:暍即伤暑,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虚为主症。
2、湿病(1)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2)风湿在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3)风湿兼气虚:防己黄芪汤(4)风湿兼阳虚[1]、风湿兼表阳虚:桂枝附子汤[2]、风湿表里阳虚:甘草附子汤三、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百合病(1)定义:由于热病之后,或情志不遂引起心肺阴虚内热所致,临床以神志恍惚不定,饮食、感觉、行动、起居异常及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等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2)病因病机:心肺阴虚内热(3)条文:(4)百合病正治法:百合地黄汤2、狐惑病(1)定义:由于湿热虫毒所致,临床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甚或酿脓为特征,伴神情恍惚、狐疑惑乱等症的一类疾病。
(2)病因病机:湿热化生虫毒(3)条文:(4)狐惑病内服方:甘草泻心汤;外治法: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金匮要略》复习试题及答案第0章绪论
习题部分一、名词解释.金匮要略方论二、填空题.《金匮要略》约成书于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的专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医学家所著。
1.《金匮要略》共有篇,条原文,载方首,用药味。
2.《金匮要略》是由朝、、等整理的。
3.《金匮要略》的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是属于总论性质,该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都以举例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 在全书中具有意义。
4.《金匮要略心典》的作者是;《金匮要略本义》的作者是o.注释《金匮要略》原著的第一人是一代的,他的著作为o5.《金匮要略论注》的作者是;《金匮要略编注》的作者是o二、选择题(-)Ai型题(单项选择题).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王洙C.林亿D.张机E.巢元方.《金匮要略》的全称是()A.《金匮要略方论》B.《金匮玉函要略方》C.《金匮玉函经》D.《伤寒杂病论》E.《金匮玉函要略》(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金匮要略》的内容包含()A.内科学B.妇科学C外科学D.护理学E.预防医学.《金匮要略》的治疗手段包括()A.药物B.针灸C.食疗D.外治E.按摩.《金匮要略》写作特点有()A.开门见山与借宾定士B.以脉喻理C证以方略或方以证略D.重视比较E.略于一般与祥于特殊6.《金匮要略》以病分篇排列,其中数病合为一篇的类型包括()A.病机相仿B.证候相似的病C.病位相仿的病D.不便归类的病E.分科合篇.《金匮要略》体现出的基本论点有()A.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B.辨证论治C据脉论理D.治未病,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E.因势利导三、是非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 在错误的命题后打“义”)7.《金匮玉函要略方》最早是由北宋王洙发现的。
().《金匮要略》原著共有二十五篇。
()8.《金匮要略》均采用以病分篇的形式编排。
()五、问答题9.《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绪论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金匮谓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指重要的韬略,方论乃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
《金匮要略》绪论ppt课件
02
《金匮要略》历史沿革
古代医学典籍传承
医学典籍的重要性
01
古代医学典籍是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对后世医学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医学典籍的传承方式
02
古代医学典籍通过师徒传承、官方编纂、民间流传等方式得以
传承至今。
《金匮要略》在医学典籍中的地位
03
《金匮要略》是古代医学典籍中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方
举一反三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中去,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和思路。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针对《金匮要略》的 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 思考。
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组 回答,加深学生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 注意事项
强调在临床应用经典方剂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 注意事项,如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等。
05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阅读原文,理解精髓
精读原文
认真阅读《金匮要略》原文,逐 字逐句理解其含义。
领悟精髓
深入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方 法,领悟其精髓和要旨。
勤于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不断 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分组进行讨论,每组 选取代表回答问题, 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 与碰撞。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和体会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金匮 要略》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谈 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分享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 启发和激励。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金匮要 略》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临床场景中。
金匮要略复习汇总
4.*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填空题也。
二.单选题1. 至而至 说明季节与节令相符2. “五邪中人”中的五邪是指: 风,寒,湿,雾,宿食3. 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 风邪4.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是: 其吸远5.不属于《金匮》中“五邪”范畴的是: 热6.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 肾水反侮脾土7.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其中湿邪易伤的部位是: 伤于下8. 《金匮》整体观念主要是指: 脏腑整体、天人整体 三.判断题1. 表里同病者,可选用 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等治法。
2.“厥阳” 为无阴独阳。
1、试归纳并分析《金匮》首篇的治则。
(1)虚实必须异治。
(2)表里当分缓急。
(3)新久宜有先后。
(4)攻邪当随其所得。
2、简述首篇肝虚的治法及道理。
五味补五脏,“酸入肝”故肝虚证以味酸的药物补肝脏。
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同时,火旺可制金,以防金乘木,故以焦苦的药物做辅助治疗。
甘入脾,培土能荣木,又可制水助火,使肺金被制,以防乘犯肝木,故更用甘味的药物调补脾脏。
3、试述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依据。
首篇原文“治未病”的含义是什么?(1)含义:“治未病”是指调治未受克我之脏传变而病的脏腑。
(2)理论依据:因一脏有病可依相克关系传变他脏,当某脏还未受克己之脏传变时,即进行调治,目的在于预防脏病相传,如肝实病而脾虚者,当泻肝实脾,以防肝病传脾。
4、“厥阳独行”的含义是什么?“厥阳独行”是指阴气衰竭于下,阳气独盛于上的阴阳失去平衡的状态。
5、整体观念在首篇中是如何体现的?从两方面体现整体观:(1)天人整体观:原文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气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反常的气候在人体正气不足以抗邪的情况下会伤害人体,导致疾病。
(2)脏腑整体观: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之间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金匮要略绪言》PPT课件
13
内容提要
❖ 书名释义 ❖ 仲景生平 ❖ 历史沿革 ❖ 基本内容 ❖ 编写体例 ❖ 主要学术思想 ❖ 学习方法
ppt课件
14
基本内容
❖ 共25篇
❖ 首篇属总论,具纲领性
❖ 2-17篇属内科
❖ 18篇属外科
❖ 19篇将难以归类的几种病合为一篇
❖ 20-22篇专论妇科疾病
❖ 最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 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ppt课件
4
内容提要
❖ 书名释义 ❖ 仲景生平 ❖ 历史沿革 ❖ 基本内容 ❖ 编写体例 ❖ 主要学术思想 ❖ 学习方法
ppt课件
5
书名释义
金匮——表明某种文献极为珍贵和重要。匮与 柜通。
要略——说明本书已非仲景杂病论的全貌,而 是经过后人删节,保留了原著中最重要、最 关键的部分。
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
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
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
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
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ppt课件
3
金匮要略方论序
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
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 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 华伦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 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 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 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 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ppt课件
16
金匮要略选读绪言2
3、发展沿革:共分三个时期:
1、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2、散佚后,西晋王叔和整理《伤寒论》十卷,杂 病部分未见。 3、发现者,北宋初期 ,由王洙发现 《金匮玉函 要略方》。整理者,北宋林亿、孙琦整理 《金 匮要略方论》
4、《金匮要略》书名含义:
《汉书 ·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书,丹书铁 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匮:古字通“柜”。金匮=金柜
痰饮咳嗽病 消渴小便不利病 水气病 黄疸病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呕吐哕下利病 疮痈肠痈浸淫病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 病 妇人妊娠病 妇人产后病 妇人杂病(主要内容共计22篇
二、基本内容1、编写体例
以病分篇:分篇论病。数病合为一篇或一病独 立成篇。 分篇依据:病因相同 ; 病机相仿; 证候近似; 病位相同; 将不便归类的病症合为一篇。
1、诊断肝病(依据) 分阶段辨证论治:肝病实证阶段:虚证阶段 2、在不同阶段分型论治(辨证论治) 实证阶段的邪热盛实型:见肝区疼痛,发热,恶 心呕吐……。 3、视肝病虚实阶段治疗后的结果认识转变 4、依据对疾病全过程的认识而确定预后
例1、辨病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
1、症状:卒发肝区疼痛一周,发热,恶心呕吐。 2、病因为邪热、侵犯肝脏。 3、病位在肝传脾、 4、病性属实、邪实伤正。 5、诊断肝病,邪实阶段 6、辨证分型论治:邪热盛实型 7、经过治疗疼痛缓解,无呕吐,但是疲乏,不思 饮食,即转为虚证阶段
病位在脏腑为深,在经络为浅
症状表现为脏腑部位者,为脏腑病; 症状表现为四肢肌肉部位者,为经络病; 症状表现为固定不变化者,为脏腑病; 症状表现为变化不定者,为经络病;
举例: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1、
《金匮要略》课件
王不留行散
01 02
组成
王不留行(八月八日采)、蒴藋细叶(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 ,三月三日采)、甘草、川椒(除目及闭口者,去汗)、黄芩、干姜、 芍药、厚朴(炙)。
功效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03
主治
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痈肿疮毒。
三物备急丸
组成
大黄、干姜、巴豆(去皮心膜,熬外研如脂)。
功效
攻逐寒积。
学术价值与贡献
该书所创立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方法、理法方 药体系等,对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学 术价值。它系统阐述了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
此外,《金匮要略》还收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和 药物配伍方法,为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 时,该书所体现的医者仁心、济世救人的医德精神也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不断前行。
辨证论治原则
强调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则和治法, 实现个体化治疗。
方药运用规律
探讨中药的配伍禁忌、剂量掌握等运用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传承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古代传承
《金匮要略》自问世以来,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注释、发挥,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流派。
现代传承
近年来,《金匮要略》的研究逐渐深入,不仅局限于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还涉及到临床 应用和基础实验研究等多个领域。
影响。
内伤七情
喜、怒、忧、思、悲、 恐、惊七种内伤情志的 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饮食劳倦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及引
起的疾病。
痰饮瘀血
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的形成原因、致病特点
金匮要略-绪论_真题-无答案
金匮要略-绪论(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何种病证不属《金匮》肾气丸的治疗范围______A.虚劳腰痛 B.短气微饮 C.男子消渴 D.水气浮肿 E.妇人转胞2. 原书在治疗慢性衰弱性疾病时,重视下列哪两脏______A.脾肾 B.心脾 C.肺肾 D.肝脾 E.心肾3. 《金匮要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的代表方是______A.肾气丸 B.黄芪建中汤 C.大黄磨虫丸 D.薯蓣丸 E.竹叶汤4.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代何人所著______A.华佗 B.王叔和 C.扁鹊 D.赵开美 E.张仲景5.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______A.公元1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3世纪 D.公元前1世纪 E.公元4世纪6.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______A.《内经》B.《难经》C.《金匮要略》D.《脉经》 E.《中藏经》7. 《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有______A.寸关尺合诊 B.趺阳诊法 C.寸口与趺阳诊法并存 D.寸口与趺阳、少阴诊法并存 E.寸口、趺阳、少阴及少阳合诊8. 首先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是______A.魏晋·王叔和 B.北宋·王洙 C.北宋·林亿 D.明·赵以德 E.明·赵开美9. 《金匮要略》以何种辨证方法为主______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三焦辨证 D.脏腑经络辨证 E.病因辨证二、双项选择题A.林亿B.王洙C.赵开美D.张仲景E.王叔和1. 《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作者是______2. 在宋·翰林院发现《金匮要略方》的是______A.宿食下利用大承气汤治疗B.胸痹心中痞属停痰蓄饮偏盛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C.虚劳腰痛用肾气丸治疗D.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E.热盛致痉者用大承气汤治疗3. 上述哪种治法体现了因势利导的精神______4. 上述哪种治法体现了治未病的精神______A.调和营卫B.散寒止痛C.健运中气D.发汗解表E.散结行瘀5. 桂枝在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作用是______6. 桂枝在乌头桂枝汤中的作用是______7. 桂枝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中的作用是______A.回阳救逆B.温散寒湿C.峻逐阴邪D.温中止痛E.缓急止痛8. 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______9. 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白术的作用是______10. 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乌头的作用是______A.苦参杀虫除湿热B.蜀漆祛痰截疟C.百合清心润肺D.黄连泻火解毒E.鸡屎白利水泄热11. 《金匮要略》中之狐惑病用专药______12. 《金匮要略》中之百合病用专药______三、多项选择题1. 《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分篇,有以数病合为一篇者,其依据是______A.病机相同 B.证候近似 C.脉象相同 D.治则相同 E.病位相近2. 参加《金匮要略方论》的编校整理者是______A.林亿 B.孙奇 C.高保衡 D.王洙 E.成无己3. 《金匮要略》的书写方法有______A.开门见山,给疾病明确定义 B.性质相似的条文类比其异同,性质不同的条文则对比说明 C.许多条文解决一个问题,一条原文说明许多问题 D.前后呼应,以药测证,据证立方 E.略于一般,详于特殊4. 桂枝配伍于《金匮要略》不同方剂中,发挥的效能有______A.调和营卫,宣通阳气 B.温化水饮,下气降逆 C.健运中气,散寒止痛 D.散结行瘀 E.清热泻火5. 附子配伍于《金匮要略》不同方剂中,其作用有______A.回阳救逆 B.温散寒湿,缓急止痛 C.峻逐阴邪,温中止痛 D.温阳通便 E.温脾摄血6. 《金匮要略》首创的杂病诊疗体系具有如下特点______A.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主要辨证方法 B.倡导治未病 C.紧扣病机施治 D.以六经病机进行证候分类 E.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7. 《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是______A.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B.以卫气营血为主要辨证方法 C.创立了六经辨证 D.创制了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可靠的经方 E.强调体质辨证8. 学习《金匮要略》的目的是______A.掌握杂病证治规律 B.强化中医辨证思维 C.提高把握治疗疾病全过程的能力 D.提高诊治奇难病证的能力 E.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9. 《金匮要略》中大承气汤治疗了下列哪几种疾病______A.痉病热盛致痉者 B.腹满病里实积胀俱重者C.宿食病食积在下者 D.实热下利病 E.产后实热瘀结腹痛10. 《金匮要略》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______A.杏子汤 B.黄连粉 C.藜芦甘草汤 D.附子汤 E.胶姜汤11. 《金匮要略》的内服药剂有______A.汤 B.丸 C.散 D.酒 E.膏12. 《金匮要略》的外治药剂有______A.熏洗 B.坐敷 C.滴耳、灌鼻D.含舌下 E.膏药13. 《金匮要略》提出的治未病原则包括______A.未病先防 B.谨防误治 C.有病早治 D.调补脾肾 E.已病防传14. 《金匮要略》以脉论理的特点体现在______A.以脉诊断疾病(包括推测病因、确定病位) B.以脉阐述病机 C.以脉指导治疗 D.以脉代表主方 E.以脉判断预后四、名词解释题1. 金匮要略五、填空题1.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______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______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
金匮要略绪论
之原穴。《灵枢·本输篇》曰:“胃脉过于冲阳。” 少阴脉是指太溪穴上之动脉,即足内踝后5分处。也称太溪脉。
37
(一)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施治杂病诊疗体系 2、据脉论理
2)、据脉论理的实际运用。
29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二)编写体例 1、分篇编排,以病分篇。 原著共25篇,
首篇为总论,其余均可视为各论,除首篇及最后3篇外,其中 第2篇至第22篇均采用以病分篇。 以病分篇中,
数病合篇者,共三种类型(1、病机相仿、证状相似或病位相
近者。如痉、湿、暍三病。2、将不便归类的病合为一篇。如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疣虫病》。3、分科合篇,如疮痈、 肠痈、浸淫疮皆属外科病。)
36
三、《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 (一)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施治杂病诊疗体系 2、据脉论理 1)、原著对脉诊的阐发 原著篇名形式:大多冠以“××病脉证并治”,强调诊治疾病
当脉证合参。 原著论脉条文: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上。 仲景三部诊法:诊脉部位常用寸口诊法,另有趺阳诊法,少阴
8 消痰化积剂 枳术丸 17
9 补益剂
肾气丸 18
安神剂 固涩剂 理气剂 理血剂 祛湿剂 润燥剂 祛痰剂 驱虫剂 疮痈剂
酸枣仁汤 桃花汤 半夏厚朴汤 桂枝茯苓丸 茵陈蒿汤 麦门冬汤 皂荚丸 乌梅丸 大黄牡丹汤
43
1、载方205首,临床应用广泛 1)、经方分类: 2)、经方应用:非常广泛
病证 胸痹心痛
24
历史沿革:
25
成书期(东汉·公元3世纪初200~210年)
《伤寒杂病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金匮要略-绪言七版
三、《金匮要略》的主要精神、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 一)、主要精神: 二)、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 1.提出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 合的辨证方法。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 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以病分篇 强调病脉证治 包含因、机、症、法、治、药
该体系体现了如下基本观点: 1.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 例如在病因发病和病理传变方面: 病因——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了“千般 chen难, 不越三条” 发病和传变——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若五脏 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在诊断方面: 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临床表现落实到脏腑经络 上,示范性地运用了病与证相结合的方法。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1.本书的内容: 2.本书的体例:总论与各论,基本上以病分篇。 病机、证候相似或病位相近 1).数病合篇:不便归类者 分科合篇 2).一病成篇: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1.本书的内容: 2.本书的体例:总论与各论,基本上以病分篇。 写作方法:1)常以问答形式 2)重视比较 3)证以方略或方以证略(详方略证或 详证略方) 4)略于一般与详于特书,丹书铁契、金 匮石室,藏之宗庙。” 清· 陈念祖:“要略者,盖以握要之韬略也。”
历代医家对本书的评价: 朱丹溪-“方世医门之规矩准绳”,“引例推类可 谓无穹之应用。”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引易水张氏:“仲景药 (方)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如神,后之 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一、沿革、作者、性质与地位 1.沿革: 2.作者: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人(今河南邓县) 约生于汉桓帝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卒于建安二 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自幼聪敏好学,曾官至长 沙太守。久慕名医之术,始从学于同郡名医张伯祖 尽得其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元205年左右完 成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伤寒杂 病论》十六卷。
金匮要略绪论感悟800字
金匮要略绪论感悟800字《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阅读《金匮要略》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因对于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以“风寒湿热虚实”为疾病的分类,强调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通过准确地诊断疾病的病因和本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医学领域,对疾病本质和病因的了解是治疗的基础,也是医生必备的知识。
强调调整人体内外环境对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提出了“调摄阴阳,平衡气血”的治疗理念。
他认为,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让我认识到,人体健康与内外环境的协调息息相关。
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很多疗法强调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对于恢复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调整,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医生来说,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古代医学理论,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让我明白,只有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为患者带来健康。
所以,作为一名医生,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
总的来说,阅读《金匮要略》让我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和病因的重要性,以及调整人体内外环境对于恢复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匮要略之序言篇
推荐的当代经方家
• 北派:郝万山之《伤寒论讲稿》 • 南派:黄煌之《经方的魅力》
《金匮》与《伤寒》之不同 金匮》 伤寒》
• 辨证规律不同,彼则六经,此则杂病; • 《金匮》中许多方《伤寒》中未见 • 《金匮》与《黄帝内经》、《中医内科学》 之不同
《金匮》之不足 金匮》
• 错简太多,文意较《伤寒》难通; • 部分条文直接从《伤寒论》摘录,牵强附 会; • 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比较粗糙浅 显,需后人进一步深化发挥
金匮要略之序言篇
江建锋 20112011-9-15
金匮之特点
• 杂:病杂,文杂,方杂,论杂 • 难:文字古奥,古病晦涩,文义颠倒 • 易:专病专方,简单实用,可重复强
《金匮》与《伤寒》相关性 金匮》 伤寒》
• 二者本为一本书,不可割裂开来 • 《金匮》中很多条文直接来源于《伤寒论》 • 《金匮》中大部分方为《伤寒论》所有 • 《金匮》与《伤寒》立方思想是一致的
学习《金匮要略》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
• 《伤寒》是《金匮》的基础,故要熟读伤 寒,精读《伤寒》; • 在原文上下苦功夫; • 构建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 现代生理病理学,解剖学,诊断学,临床 个科学,去解释经典
《金匮要略》参考书目 金匮要略》
中医专业金匮要略教案第1讲 绪论
师的
要求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医圣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因此在讲解的过程应注意与《伤寒论》结合讲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部分是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同时本门课程也是临床与基础的桥梁性课程,需注意临床病案分析的引入;张仲景的书籍为历代医家奉为经典,注释较多,同时因其流传日久有错简漏简之疑,在讲解时需注意不同医家的认识和注解。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学难点
1、《金匮要略》脉学特点。
2、《金匮要略》编写体例。
3、杂病的发病理论及预防治则。
4、《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
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新进展或补充教学内容
张仲景杂病诊疗体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教具
多媒体
专业词汇
金匮要略、杂病诊仲景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什么?试述其主要内容。
2、《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
3、《金匮要略》一书的分篇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4、以原文为例,说明“异病同治”的原则在《金匮要略》中是如何应用的?
5、“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何理解?
6、“五脏所喜、所恶”的临床意义。
参考书籍
或网址
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
教材
选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新世纪第二版)范永升主编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阳 伏 牛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 阳 伏 牛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 205年 • 《伤寒论》西晋 王叔和 编次 • 《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 王洙 发现 • 《金匮要略方论》北宋 林亿校订 1066年 • 《新编金匮方论》元 邓珍版本 1340年
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仲景 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为无穷之 应用。”
临床价值:
• 徐忠可:“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 略,医家之六经也。而其金匮即为后世杂病方书之祖,乃有药 味有方论之灵素也。”
• 《医宗金鉴》:“先自张机书起,盖以前之书,皆有法无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创立方法格式,始有法有方,诚医 宗之正派,启万世法程,实医门之圣书也。”
1、《金匮要略》原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2、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
(融中医理论与临床于一体。) 3、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公元152——219) 2、曾官至长沙太守。 3、师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传。 4、公元205年完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方无法。方法具备者,唯仲景此书。(《伤寒论条 辨》) 徐灵胎: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 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伤寒论类 方 自序》)
一、《金匮要略》的性质、沿革及书名含义 性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 沿革:
绪论
一、《金匮要略》的作者、沿革 (一)性质
湖南长沙张仲景祠塑像
湖南长沙张仲景祠水井
湖南长沙张仲景祠全貌
湖南长沙张仲景祠画像
河南南阳医圣祠
南 阳 伏 牛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南阳市共有药用植物1977种,隶属 于21目,127科,779属;药用动 物294种,隶属于51目,126科; 药用矿物和其它类76种,共计 2347种,总储量为25亿kg。《神 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 南阳产的品种就有259种;李时珍 的《本草纲目》所载1800多种道地 药材,仅在伏牛山区就有1300多种。
成书期(东汉·公元3世纪初200~210年)
《伤寒杂病论》
散佚期——东汉、三国、晋、南北朝、 隋、 唐、五代
(部分内容散见于《脉经》、《千金 要方》、 《外台》等书) 整理校订期——宋代(发现于宋仁宗时期, 整理校 订于宋神宗时期)《金匮玉函要略方》
绪论
东汉:《伤寒杂病论》16卷 北宋:《金匮玉函要略方》3卷 北宋:《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
绪论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二)编写体例 1、分篇编排,以病分篇。 • 原著共25篇,
首篇为总论,其余均可视为各论,除首篇及最后3篇外,其中 第2篇至第22篇均采用以病分篇。 • 以病分篇中,
数病合篇者,共三种类型(1、病机相仿、证状相似或病位相
张仲景 · 金匮要略
◆书名含义:
金匮:金,乃世间珍宝;匮,通“柜”,为收藏物品的器
具。
金匮,此引申指某种文献极为珍贵和重要,需
要慎重保藏。
要略:要领、韬略;略谈。
以此为书名,寓示本书内容极为珍贵而又简明扼要,需要
《金匮要略》简介
1、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2、创建中医诊疗体系,奠定中医临床基础。
• 辨证论治的典范。 • 中医经方派代表。
学习目的: • 陆九芝:“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则难,既而易;
若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片语,即是治
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 亦已足矣。”(《世补斋医书》)
学习目的: 方有执:昔人论医,谓前乎仲景有法无方,后乎仲景有
历史沿革:
《伤寒论》
《金匮要略方论》
西晋 王叔和 编次 北宋 林亿 1066
0
500
1000
1500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205
《新编金匮方论》 元 邓珍 1340 《金匮玉函要略方》 北宋 王洙
绪论
一、《金匮要略》的作者、沿革 (三)沿革
1、东汉: 《伤寒杂病论》共16卷,完成后因战乱而散失。 2、西晋: 王叔和搜集整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十卷,未见到杂病部分。 3、北宋: 王洙发现《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共三卷,上卷论伤 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 林亿对节略本进行校订,保留中、下卷,仍编为上、中、下三卷,题书名为 《金匮要略方论》。后人又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
绪论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一)基本内容
2、原著数据(前22篇) • 原文398条。包括40多种疾病。 205首方剂(其中4首只列方名未
载方药)。 155味中药。 3、治疗手段 • 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汤、丸、散、酒。外治药剂:熏、洗、坐、 敷等) • 非药物治疗(针灸疗法、饮食疗法) 4、涵盖学科 • 以内科学为主,包括妇科学,外科学以及预防医学、护理学、营养
绪论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一)基本内容
1、原著内容(共25篇) • 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属于总论性质。
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以举例的 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纲领性意义。 • 第2篇至第17篇论述内科病的证治。 • 第18篇论述外科病的证治。 • 第19篇论述趺蹶等五种不便归类病的证治。 • 第20篇至第22篇专论妇产科病的证治。 • 最后3篇为杂疗方及食物禁忌。
临床价值:
• 徐灵胎:“上古圣人以汤液治病之法,赖此书之 存,乃方书之祖也。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 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 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 证加减之法。”
临床价值: • 喻昌:“读灵素而不了了者,求之金匮,……历代
名贤,屈指不过数人,咸以仲景之学为绝学。” • 《局方发挥》:“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